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有關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模板錦集5篇

有關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模板錦集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2W 次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模板錦集5篇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綱要》在科學目標裏明確指出:能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因此我將生日派對這一真實的生活情景引入幼兒的學習生活中,通過超市購物、開火車、送禮物、統計等環節,涉及了數的分解組合、排序、量詞的正確運用、分類、統計等方面的數學知識。讓幼兒感受數、量的`關係,提高解決身邊實際問題的能力,彰顯幼兒的數學意識。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中提高解決身邊實際問題的能力;

2、讓幼兒感受數學知識的重要性,激發幼兒參與數學活動的興趣;

3、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以及與他人分享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小貓頭飾?小貓寫給小朋友的信??小超市及超市商品(根據幼兒人數確定商品數量的多少)商品標籤、購物劵、1-24的數字胸卡分類櫃、統計卡?生日派對的用品、樂曲《開火車》《生日快樂》、售貨員

2、知識的準備:學習正確運用數量詞、如:

活動過程:

一、教師引出話題,激發幼兒興趣

1、教師:今天我收到一封寫給我們中四班小朋友的信,你們猜猜這封信是誰寄來的?信裏說什麼了?(教師出示信)

2、教師給幼兒念信,提問:小貓請我們去參加他的生日派對,我們該爲小貓帶些什麼呢?(禮物)

二、超市購物,爲小貓送禮物

1、超市購物。交代注意事項:購買禮物的時候,小朋友要看清楚商品的價錢,該用多少錢去買。

2、小朋友排隊結賬,"售貨員"要注意看幼兒付的款對不對。

三、參加生日派對

1、放音樂《開火車》,幼兒排成一隊模仿開火車去參加生日派對。要求數字1當火車頭,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排隊。

2、給小貓送禮物。每個幼兒說一句"小貓,祝你生日快樂,我送你一?"

3、統計統計參加生日的人數,男孩子()人,女孩子()人;統計各類禮物的多少。幼兒按照玩的、吃的和文具統計各類禮物的多少

4、慶祝生日,共享美味,分享快樂全體幼兒爲小貓共唱《生日快樂》歌,慶祝生日,吃生日蛋糕,分享小貓節日的快樂。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常見汽車的名稱、外形特徵和用途。

2、認識轎車的主要組成部分,引發幼兒對汽車奧祕的探究興趣。

3、感受汽車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和對環境的污染,具有初步的環保意識。

4、安靜傾聽同伴的講話,並感受大家一起談話的愉悅。

5、讓幼兒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表演、表現自己。

活動準備

1、請家長帶領幼兒觀察馬路上的各種汽車,並統計自己看到的汽車。

2、教師與幼兒共同收集各種玩具汽車。

活動過程

1、請幼兒結合統計表交流“我在馬路上看到的汽車”,瞭解汽車的名稱和外形特徵。

提問:說說馬路上都有什麼汽車?它們的外形特徵是怎樣的?

2、引導幼兒分組玩玩具汽車,並向同伴介紹自己喜歡的汽車的外形特徵及用途。

3、讓幼兒結合生活經驗,交流“汽車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和對環境的污染”。

(1)談談都做過什麼汽車?去過哪裏?如果有汽車會怎樣?感受車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

(2)引導幼兒討論:汽車除了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方便,但同時也給生活帶來了哪些不好的影響?如大量的汽車尾氣使空氣變得渾濁,損害了人們的健康,給環境造成了污染。,

4、引導幼兒探索轎車的奧祕,瞭解轎車的組成部分和用途。

(1)讓給幼兒看一看、摸一摸、坐一坐轎車,如玩玩方向盤,打開前蓋和後備箱看看、轉動雨刮器,看看反光鏡、遊標及時速控制表等。

(2)請幼兒找找轎車部件的數量。如方向盤一個,後備箱一個,前面車燈兩個,後面車燈兩個,有四個車門。

5、鼓勵幼兒交流自己發現的祕密,說說自己對車裏的`什麼東西最感興趣?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問題?

6、活動延伸

啓發幼兒提出關於汽車的更多問題,請教師、家長和幼兒一起參與討論。

教學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利用幼兒的好奇心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並且達到了預期目標,效果非常好,甚至超過了預期效果。整個活動既讓幼兒體驗了實驗成功時的快樂、增強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護環境的必要性,同時也培養了幼兒的觀察力及動手操作的能力,這個活動在中班開展是非常有意義和有必要的。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發現事物不同的排列規律。

2、嘗試自己設計排列規律,並能用較準確的語言表達。

活動準備:

1、厚薄不同的圖書,顏色不同的紙杯,大小不同的摺紙小鴿子。

2、幼兒操作材料:大小、顏色、形狀不同的可操作的圖形若干。

3、畫有不同排列規律的圖片三幅。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組織幼兒坐好。

基本部分:

1、請幼兒觀察教師按不同規律排列(大小、厚薄)的紙製品,如:紙杯、圖書、摺紙小鴿子等,引導幼兒發現並說出排列的規律。

2、請幼兒觀察圖片,發現並說出不同的排列規律。

出示兩組高矮不同的樹,請幼兒想想可以怎樣有規律地排列?引導幼兒說出按高矮、高矮、高矮排隊或矮高、矮高、矮高排隊。

3、遊戲:“猜猜看”,讓幼兒觀察圖形的排列規律,並能快速說出空位置上的相應的圖形是什麼圖形。

4、出示按數量遞增的排列規律,讓幼兒尋找規律,並嘗試繼續往下排列。

5、啓發幼兒創造新的排列規律,如:綠紅、綠綠紅、綠綠綠紅。

6、幼兒操作:

結束部分:

啓發幼兒自己設計排列規律,用操作卡片拼擺出來,並與小朋友說說自己是按什麼順序排列的。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走進夏天-雪糕好吃我不貪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走進夏天之雪糕好吃我不貪

目標:

1、介紹吃冷飲的衛生常識,引導幼兒認識貪吃冷飲的危害。

2、教育幼兒天熱少吃冷飲,應該多喝水。

準備:圖片

過程:

1、幼兒觀察畫面,講述故事《冰淇淋羅羅》。

(1)小猴商店是賣什麼的?

(2)誰來買了?他們每人買了幾隻冰淇淋?

(3)小豬羅羅也買了一隻嗎?他爲什麼肚子疼?

(4)醫院裏,鹿醫生爲羅羅做什麼?

(5)回來後,羅羅能和小動物一起玩嗎?

2、幼兒完整傾聽故事。

3、討論:

(1)羅羅肚子疼應該怪誰?

(2)能不能一下子吃很多冷飲?

4、引導幼兒認識吃冷飲的衛生常識。

小結:我們平時要多喝白開水和新鮮的果汁,少吃冷飲。

延伸活動:學着衝各種飲料招待客人。

中班科學教案:奇妙的電池

中班科學教案:奇妙的電池

活動目標:

1、瞭解電池的種類和用途,知道電池有“+”“-”兩極。

2、感知電池給生活帶來的便利與危害。

3、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電動玩具 各種型號的電池 記錄本 課件演示

活動過程:

一、1、引入:和孩子一起玩電動玩具,一些裝了電池,一些沒裝電池

T:今天小朋友有帶了一些玩具來,老師都沒玩過呢,咱們一起來玩好不好?

C:老師,你看,我的恐龍走得很快,還有叫聲呢!

C:老師,你看我的電子琴漂亮嗎?還有音樂呢!

C:我的汽車怎麼不會動啊?

C:你的汽車有沒有電池啊?是電池壞了吧?

C:老師啊,我的這個電話也沒聲音!

C:我的機器人怎麼不會走啊!

2、猜想預測

T:剛纔一些小朋友問我們,爲什麼他的玩具不會動也沒有聲音呢?

C:是他們的.玩具壞了吧。

C:可能是用太久了,電池沒電了吧。

C:我看了,是沒裝電池呢!

T:那怎樣才能讓我們這些玩具都能動起來,有聲音呢?

C:裝上電池就可以了。

C:要裝上好的電池纔可以,壞的電池就不可以。

C:可是,我剛纔裝了啊,裝了以後還是動不了!

C7:我也裝了,裝了以後電話還是沒有聲音。

T:那我們應該怎樣裝才能讓玩具動起來,有聲音呢?

C:把那個頭對準另外一個電池的下面,裝進去就可以動了。

T:小朋友都知道電池有兩頭,那電池的一頭有一個突出來的小頭,還有一個“+”的圖案,這邊呢,是正極;另一頭平平的,還有一個“―”的圖案,這邊呢,我們叫它負極。

C:那我覺得把正極對着負極,這樣裝能讓玩具動起來。

C:我認爲,把正極對着正極的裝也可以讓玩具動起來的。

C:我覺得,這個要用5號的電池,然後頭(正極)對着屁股(負極)裝下去,就可以電子琴就響了。

T:那現在每個小朋友都把自己的想法記錄下來,想一想,這三種安裝方式哪種能讓玩具動起來。能和不能要用兩種不同的方式來記錄。

3、分組實驗,並做實驗記錄。

幼兒實驗過程:

C:這是7號電池,我試試看能不能裝到電子琴裏面。(嘗試後他發現不行,換成了5號,裝進了玩具手機,響了,他很高興。)

C:xx裝好了電池,可是電子琴沒響,看了很久,她發現是電線斷開了,於是她換了一個玩具。

C:xx嘗試着裝電話的電池,可是怎麼裝都沒裝好,x看到了,跑過來說:“我來幫助你啊,你要把這個(負極)對着這裏啊(有彈簧的一頭),就可以了。”

4、幼兒交流、討論,引導幼兒將自己在實驗中發現的問題大膽的提出來。

T:剛纔小朋友都做得很不錯,那能上來和別的小朋友說說你的實驗嗎?

C:我剛纔發現把電池正極對負極的裝到玩具裏,玩具就可以動起來,我就給它畫上一個“0”,那兩種不能,我就給它“x”。

C:我開始用的電池是沒電的,後來用了好的電池就可以了。

C:我把負極對着哪個彈簧,然後再正極對着負極,電子琴就響了!

5、集體小結

T:剛纔小朋友說得很好,要合適的電池,裝的時候先把負極對準玩具裏有彈簧的那一頭,然後把正極對準負極的裝就能讓我們的玩具都能動起來、響起來。

二、出示幻燈(電池博士介紹電池的種類)

三、(幻燈遊戲:電池博士考考你―生活中的物品哪些是使用電池的?)

四、幻燈背景:(出現一片綠茵草坪,後出現沙漠的圖片)

因人們亂扔廢舊電池造成土地荒漠化。請小朋友想辦法怎樣解決?

五、出示廢舊電池回收箱,引導幼兒收集幼兒園裏的的廢舊電池。

活動延伸:製作各種標示的環保垃圾箱。

活動反思:

通過這次活動,激起幼兒對探索電池的興趣,很多家長反映孩子在家中尋找用電池的物品研究其奧祕。整個活動以幼兒自主探索爲主線,通過玩電動玩具爲興趣點,激發幼兒的探索慾望,使幼兒在豐富的操作過程中,充分發現電池的特徵用途,加上老師的有效指導和課件的演示更加鞏固了幼兒對電池的認識,特別是課件演示中小遊戲“問題博士考考你”更是的提高了幼兒興趣,在活動中不僅輕鬆完成活動目標,還進一步培養了小朋友們的環保意識。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4

設計思路

自從有關“水”的主題生成了後,孩子們進行了各種玩水、運水遊戲。特別是在開展了一段時間的運用材料進行運水遊戲後,孩子們在探索的真實情景中又發現了新的現象:杯子有的時候會浮在水面上,有的時候會沉到水下去;調羹總是沉到水下去的……因此,經常會出現孩子們故意把運水材料放在水裏的現象。看到孩子們對材料在水中的沉浮現象產生了如此濃厚的興趣,我就組織孩子們開展了沉浮游戲。活動中,孩子們大膽探索,並根據沉浮現象對收集到的材料進行了歸類,然而在歸類的過程中,孩子們發現雪花片、碗、杯子、紙等材料有的時候會沉下去,有的時候會浮在上面,他們對這些會發生沉浮變化的材料產生了更加強烈的探索願望。但是對於現象單一的材料,他們的使用頻率明顯地降低了。

看到這些現象,我想何不利用孩子們對材料沉浮變化的`探索動力,及現有的材料創設一個問題情景,使孩子在問題的指引下,積極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大膽嘗試使材料現象發生變化的各種方法。而活動最重要、也是最關鍵的是讓孩子們在探索沉浮變化的過程中,發現事物之間的可逆性與解決問題的多樣性,體驗到創造性解決問題所帶來的探索快樂。

活動目標

1、 能根據材料的沉浮特點,結合已有的生活經驗,大膽探索各種使之發生逆向變化的方法。

2、 願意在同伴面前交流自己的方法。

活動準備

1、 幼兒事先在生活環境中收集各種探索活動所需的材料,並已根據材料的沉浮現象對材料進行了分類。

2、 牙膏盒人手一個,裝水用的大臉盆若干,幼兒存放材料的塑料筐若干,塑料袋、氣球、發泡板、石頭、磁鐵等輔助材料若干。

活動過程

一、以前一次沉浮游戲的結果提出新問題,幼兒自主選擇材料開展探索活動。

1、前幾天,小朋友在玩沉浮游戲的時候發現紅筐裏的材料寶寶浮在水上,藍筐裏的材料寶寶是沉在水底下,那你們能不能讓紅筐裏浮上來的材料寶寶沉下去,讓藍筐裏沉下去的材料寶寶浮起來嗎?(幼兒自主回答)

2、你們都說能的,那麼我們今天就來玩“沉浮變變變”的遊戲,讓沉下去的材料寶寶浮起來,讓浮起來的材料寶寶沉下去。等一會兒,請小朋友選一個自己喜歡的材料寶寶,然後試試能讓它發生沉浮變化的方法,看哪個小朋友想出的辦法多?如果你需要使用別的材料幫忙,可以到百寶箱裏去找一找。

3、幼兒自主選擇材料進行探索,教師及時指導。

二、結合使用的輔助材料,交流自己的方法、。

1、跟好朋友說說,你用了哪些好方法讓材料寶寶發生了沉浮變化?(幼兒自主交流)

2、誰願意把自己選擇的材料,使用的好方法介紹給大家?(根據情況進行實驗)。

3、教師小結。

三、創設比賽情景,讓孩子們根據皮鞋油空殼沉下去的特點設想各種使它浮起來的方法。

1、你們想出了那麼多讓材料寶寶發生沉浮變化的方法,我這裏還有一個材料寶寶,看看是什麼?皮鞋油的空殼到水裏會怎樣呢?(教師當場實驗)你們有辦法讓它浮起來嗎?

2、皮鞋油空殼在水裏是沉下去的,我們來比一比,誰讓皮鞋油空殼浮起來的辦法多,誰的辦法和別人的不一樣?

3、幼兒根據皮鞋油空殼的特點進行各種探索,教師觀察使用不同方法的幼兒。

四、結合所使用的輔助材料交流自己的方法,分享探索的快樂。

1、我們來看看誰讓皮鞋油空殼浮上來的辦法多?你幾種讓皮鞋油空殼浮上來的辦法?

2、引導個別方法與衆不同的幼兒介紹。

3、交流中有爭議的可讓個別幼兒操作或延伸至區域繼續探索。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5

幼兒在小班認識過母雞,知道母雞會生蛋孵小雞,但還有哪些動物會生蛋呢?幼兒吃過雞蛋、鴨蛋和鵪鶉蛋,有的小朋友也親手摸過蛋,但蛋的中間是什麼樣的呢?各種蛋有什麼不同?蛋裏面有什麼?孩子心裏充滿了疑問和好奇。本活動通過多媒體、實物、故事,讓幼兒知道許多動物都會生蛋。通過動手操作,摸一摸、推一推、敲開看一看,由淺入深,由表及裏,獲得知識,滿足幼兒求知的慾望和好奇心,並且在活動後仍有濃厚的興趣繼續探索。

活動內容:

1、通過觀察幾種蛋,知道除了雞、鴨、鵝會生蛋外,蛇、烏龜等動物也會生蛋。瞭解蛋有顏色、大小、輕重各不同。

2、認識蛋的外形特徵及組成。學習詞語:滾動、蛋清、蛋黃、蛋殼。

3、知道蛋很有營養,小朋友要愛吃。

層次目標:

高 能說出5種以上會生蛋的動物,有深厚的觀察興趣,能準確地說出蛋的形狀、大小、顏色和輕重。

中 能說出3種以上會生蛋的動物,對觀察有興趣,基本能說出蛋的形狀、大小、顏色和輕重。

低 能說出3 種會生蛋的動物,能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觀察,會跟着大家說出蛋的形狀、大小。

活動重點:

1、知道除了雞、鴨、鵝會生蛋外,還有許多動物也會生蛋。

2、瞭解蛋顏色、大小輕重各不同。認識蛋的外形特徵及組成。

活動難點:如何敲破蛋殼。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雞蛋30個、鵪鶉蛋30個、鴨蛋、鵝蛋、鴿蛋各1個、碗30個。

3、母雞頭飾一個,小雞頭飾30個。

活動過程:

一、遊戲“雞媽媽找小雞”(師扮母雞、幼扮小雞)

今天我帶雞寶寶到草地上做遊戲,可淘氣的寶寶們不知哪裏去了,我得快快找一找。“小雞、小雞你們哪去了,快回來呀!咕咕噠、咕咕噠”。“嘰嘰嘰、嘰嘰嘰,媽媽我們在這裏”。歌曲《老母雞》,然後提問:“雞媽媽有什麼本領?”(幼:生蛋孵小雞)寶寶們想不想知道母雞是怎樣孵小雞的?小雞又是怎樣從蛋殼裏出來的?多媒體課件“世界多美呀”。

二、哪些家禽會生蛋

1、雞媽媽生的蛋叫什麼?(雞蛋)除了雞媽媽會生蛋,還有哪些家禽媽媽會生蛋?

2、播放鵝、鴨、鴿子的圖片和蛋一一對應,並說出誰生的是什麼蛋。

三、比較蛋的顏色、大小、輕重。

“請小雞仔細看一看,這些蛋是不是一樣的?有什麼不同?”

1、蛋的大小不同。

2、蛋的顏色不同。

3、蛋的輕重不同。

4、教師小結。

四、幼兒動手摸一摸、滾一滾,感知蛋的形狀和特點。

1、“摸一摸蛋殼是怎樣的”(光滑)“蛋是什麼形狀的?”“兩頭是不是一樣的?”(一頭大一頭小)。

2、“用手輕輕推一推,蛋會怎麼樣?”(滾動)。

3、教師小結。

五、由表及裏,進一步引發幼兒觀察的興趣。

1、“蛋的外面是什麼?”(蛋殼)“裏面是什麼?”“有什麼辦法看到裏面?”(敲敲蛋殼)。

2、“請寶寶們看‘媽媽’是怎樣敲蛋的,然後大家也像‘媽媽’一樣敲蛋,把蛋打在碗裏,觀察黃的'叫什麼?蛋黃周圍粘糊糊、透明的東西叫什麼!”(認識蛋清和蛋黃)。

3、小結:蛋的顏色不同,蛋黃的大小也不同;蛋很有營養,大家要愛吃;不同的蛋可以孵出不同的“寶寶”,多有趣呀。

六、教師講述故事:誰丟的蛋

提問:“雞媽媽拾到的蛋是誰生的?除了雞、鴨、鵝和鵪鶉會生蛋外,還有誰會生蛋?”(蛇、烏龜)“還有很多小動物也會生蛋的,你們以後知道了,告訴大家好不好?”

附故事:誰丟的蛋

有一天,雞媽媽在草地上拾到一個蛋,她想:是哪一個粗心的媽媽生了蛋忘了拿回家,讓我去找找吧!雞媽媽走呀走,見到駝鳥媽媽就問:“駝鳥媽媽,這個蛋是你丟的嗎?”駝鳥媽媽看了看說:“謝謝你,這個蛋不是我丟的,我生的蛋挺大挺的。”雞媽媽又走呀走,看見鵪鶉媽媽又問:“鵪鶉媽媽,這個蛋是你丟的嗎?”鵪鶉媽媽看了看說:“謝謝你,這個蛋不是我丟的,我生的蛋是花花的殼。”站在一旁的烏龜媽媽說:“讓我看看這個蛋是不是我生的。”雞媽媽睜圓眼睛奇怪地問:“什麼,你們烏龜也會生蛋?”烏龜媽媽說:“你可別小看我們,烏龜也是會生蛋的,可是這個蛋不是我生的。”這到底是誰生的蛋呢?雞媽媽想:過幾天我就孵小雞了,把這個蛋放在一起孵吧。雞媽媽孵呀孵,孵了20多天,一個個雞蛋裂開了,鑽出一條長長的、細細的小蟲。雞媽媽和雞寶寶嚇得逃走了!(小朋友,這是什麼呀?對啦,這是一條小蛇,小蛇遊呀遊,游去找媽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