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關於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模板集錦九篇

關於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模板集錦九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6W 次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9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模板集錦九篇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1

一、活動準備:

1、將各色色紙剪成大大小小的圓,貼在磁鐵黑板上。剪刀、糨糊、圓形貼紙、畫紙、磁鐵、彩色等。

2、幼兒數學用書。

二、活動過程

(一)以講《愛畫畫的波波的故事》的形式引起興趣

隨着故事情節讓幼兒猜猜波波畫的'是什麼?“小豬波波畫了好多大大小小的圓,哥哥姐姐看了好久,不知道波波的圓圈是什麼,就問波波:“你畫的圓圈是什麼呀?”波波說:“這個圓圈裏有兩隻手,一隻長,一隻短,從早到晚繞着轉。”哥哥說:“啊,我知道了,是時鐘”,姐姐說:“那這個是什麼?”波波說:“它下面還有一條長長的線,要抓好,纔不會跑掉”。姐姐說:“喔,是氣球”哥哥姐姐終於知道波波畫什麼了。波波又畫了許多圓圈,連肚臍眼的圓都有呢?媽媽說:“ 波波真是個很棒的畫家”。

(二)運用操作法讓幼兒拼圖

幼兒也當波波,用圓形色紙拼拼貼貼,看可以拼貼出什麼造型。完成後請幼兒欣賞作品,鼓勵幼兒說一說自己用圓形拼貼出了什麼。

(三)帶領幼兒打開《我的數學》第一頁,啓發幼兒觀察畫面內容,讓幼兒給圓形塗上自己喜歡的顏色,再說說圖中還有哪些東西是圓的。

(四)引導幼兒觀察周圍環境,想一想、說一說,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是圓的。

三、活動目標:

1、認識圓形,運用圓形創作造型。

2、發展幼兒想象力及操作能力。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初步嘗試手口一致點數,並能按顏色分類。

2.在說說、玩玩中體驗和點點一起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課件、紅黃藍圓點衣服

活動過程:

一、激趣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師:今天有一個新朋友要來和我們做遊戲,睜大眼睛仔細看,是誰來了?

師:朋友、朋友:快出來!這個圓圓的像太陽一樣的是--"黃點點"(嗨!黃點點好!)過渡:告訴你們這個新朋友他的本領可大了,它有什麼大大的`本領呢?想知道嗎?它呀!

會變魔術,它變魔術看過嗎?

二、黃點點變魔術--從左往右手口一致點數

1.數量變師:寶貝們我請黃點點來變魔術,看好哦!(點點點,變變變)提問:一個黃點點變成了幾個黃點點?你怎麼知道是三個的?

:從左往右數,一個黃點點變成了三個黃點點。

2.顏色變過渡:黃點點還要繼續變魔術,我們一看吧。

提問:黃點點還會怎麼變?誰來試一試?(幼兒操作) :點點點、變變變,黃點點變成了一個紅點、一個黃點、一個藍點啦。

三、點點找朋友--從上往下手口一致點數

1. 黃點點找朋友。

提問:還有好幾個黃點點也來來我們一起玩,看看,一個有幾個黃點點?(老師操作、引導幼兒手口一致點數):從上往下數,一共來了4個黃點點。

2.紅點點找朋友。

提問:還有幾個紅點點也來了,誰來把他們請出來。(幼兒操作)來了幾個紅點點?(手口一致點數):一共有4個紅點點。

3.藍點點找朋友。

提問:只有藍點點的朋友還沒來,一共需要幾個藍點點,才能和紅點點黃點點一樣多?誰來試一試?(幼兒操作) :我們還需要3個藍點點,就能和黃點點紅點點一樣多,都是四個。(手口一致點數)

三、變成點點做遊戲--嘗試按顏色分類,體驗遊戲的快樂

1.排排隊。

要求:點點們排隊啦,我們怎麼排?(幼兒根據變化及自己身上點點的顏色嘗試排隊,幼兒穿上點點衣,介紹:我是紅/黃/藍點點。)

:紅點點一排,黃點點一排,藍點點一排,同種顏色的點點排在一起。

2.找點點。

要求:咦,天黑啦,點點去哪兒啦,你能找到他們嗎?

3.做遊戲。

要求:跟着屏幕上的點點一起做遊戲。

4.小點點乘火車(離場)。

要求:點點們去找新朋友啦,趕快上火車?你站在哪裏?(幼兒根據畫面變化及自己和同伴身上點點的顏色嘗試排隊)

:原來同種顏色的朋友在一起真開心。

結束語:讓我們也開着火車一起去教室找找一樣顏色的朋友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3

設計思路

當我看到《收集東 收集西》

這篇有趣又富有幻想的散文詩時,就迫不及待地把它講給班上的孩子們聽。詩歌從自己的收集延伸到他人的收集,進爾延伸到自然界,以媽媽的收集爲結尾,既滲透着母愛,又拉近了文學作品與幼兒生活體驗之間的距離,爲幼兒的理解,模仿及創造提供了空間。

正值秋季,戶外活動的孩子們經常撿拾院子裏掉落的小葉子,小花瓣,花種子,樹根,甚至小石子,像找到寶貝似的攥在手裏。這些在成人看來毫不起眼的東西卻分外吸引孩子,他們還套用了散文詩裏的句子————這是他們的收集。我想既然孩子們那麼喜歡拾撿自然物,何不滿足他們,讓他們把自己撿拾的自然物收集起來呢?在撿拾和遊戲中,我發現孩子們對點數及類概念還不太清楚,因此,幼兒的收集正是積累分類經驗的好機會,還能發現他們的點數能力。

活動目標

1. 利用文學作品激發幼兒收集的興趣。

2. 利用幼兒收集的自然物,發展幼兒點數及分類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欣賞散文詩《收集東 收集西》。

2.秋天的自然物,信封,大白紙,小筐等。

活動過程

1. 激發幼兒撿拾多種自然物的興趣。

老師:小朋友每天都能在院子裏收集許多大自然送給我們的寶貝,尹老師發給每個人一個小信封中,看誰收集的寶貝多,而且它們的樣子還不一樣。幼兒自選信封。

2. 到戶外指導幼兒撿拾多種自然物。

老師:你都收集到什麼了?哪種最多?還能收集到什麼其他東西麼?

老師:你撿到的樹葉真多呀,還能收集到什麼其他的`寶貝嗎?

老師:你都有什麼寶貝?是從哪撿到的?

3. 回教室指導幼兒把收集的寶貝進行分類。

老師:你們收集的東西真是太豐富了,尹老師發給每個小朋友一張大大的白紙,把你們收集的寶貝都倒在大白紙上,看看你收集的寶貝有沒有長得一樣的,我們把它放在一起。

老師:你收集到什麼了?

幼兒:我收集到了好多種樹葉。

老師:它們都是樹葉,都有什麼樣子的樹葉呢?

幼兒:有楊樹葉,小扇子葉,像小手的葉子,好多種呢。

老師:這是什麼葉子呢?

幼兒:楊樹葉。

老師:你能挑出和這片葉子一樣的樹葉放在一起嗎?

幼兒:我撿到的東西名字都不一樣。

老師:都有什麼?

幼兒:小花瓣,小草,還有樹葉,還有……都數不出來了,我先把一樣的放在一塊兒再數就行了。

老師:對,那我們把一樣的放在一起,然後再數數。

幼兒:我找到了5樣寶貝呢。

幼兒:老師,我自己分了11種。

老師:你是怎麼知道的?我們一起分分好嗎?

幼兒:花種子放在一起,小樹枝放在一起…….原來我撿到了4類東西呀,我撿到了11片核桃葉,還以爲是11種東西呢。

幼兒:我收集到8種東西。樹枝是一種,但是有楊樹枝和泡桐樹枝,樹葉是一種,也有很多種樹葉。

老師:一種東西也可以分很多類,對麼?

幼兒:因爲它們都不是一種樹上的樹枝和樹葉……..

4. 利用集體分類幫助幼兒更加明確類的概念。

老師把幼兒收集的每類中取出一個,放在不同的大筐中。小朋友們帶着自己分好類的寶貝去給它們找家。

老師:請小朋友把自己分好類的收集分別放在屬於它的家中,看看我們全班小朋友共收集到幾類寶貝。

5.我們今天收集了許多寶貝,小朋友們平時在回家的路上,小公園中發現了什麼新鮮的東西還可以收集起來,和大家一起用這些寶貝玩遊戲。

延伸活動

1. 鼓勵幼兒開動腦筋想出各種遊戲的玩法,如,比比誰的樹葉項鍊長,樹葉拼擺畫,樹枝長短的排列,裝飾畫等。

2. 家園配合激發孩子收集自己喜歡的東西的興趣,如各種各樣的書等。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感知5以內的數量,能手口一致地點數5以內的數,並說出總數。

2、嘗試按物取數和按數取物,瞭解數的實際意義

3、體驗數學遊戲的樂趣。

4、培養幼兒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習慣。

5、培養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活動準備:

背景圖一張(1只毛毛蟲、2只小白兔、3只蝴蝶、4條小魚、5只刺蝟),1—5的`大小數卡各一份;磁帶一盤;生日歌、錄音機、房子圖5座。幼兒人手一份的刺蝟圖片、數卡、生日蛋糕圖、蠟燭等。

活動過程:

一、 玩手指遊戲“手指變動物”引入。

二、 利用圖片,初步感知5以內的數,練習手口一致點數5以內的數。

1、複習3以內的物體數量。(1只毛毛蟲、2只小白兔、3只蝴蝶)

2、感知4、5的物體數量。請個別幼兒操作小魚和刺蝟圖片,學習手口一致地點數5以內的物體數量。

三、遊戲“刺蝟背果子”,進一點感知5以內的數,鞏固手口一致點數。

請個別幼兒按要求將果子送到刺蝟身上並驗證,數量爲1—5。

四、 操作活動“送刺蝟回家”,引導幼兒嘗試按物取數和按數取物。

1、 找朋友:引導連續劇兒按刺蝟身上的果子的數量找出相應的數卡。

2、 送刺蝟回家:引導幼兒點數刺蝟身上的果子數量,並將刺蝟送到對應的房子裏,再集體驗證。

五、 遊戲“過生日”,啓發幼兒嘗試按數取物,進一步理解數的含義。

啓發幼兒嘗試根據自己的生日插相應數量的蠟燭。

活動延伸:

繼續探索教室內、家中5以內的物品,鞏固按物數數的方法,並說出總數。

反思:

1、 目的明確也完成得較好,可改爲“感知4、5的數量”更好些。

2、 設計的環節圍繞目標而實施;活動層次性十分明顯:複習→學習→應用→生活中應用。

3、 情境性強、遊戲性突顯:以小刺蝟爲背景貫穿始終,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

4、 教玩具美觀、實用,易於操作。

5、 幼兒學習主體性要再加強一點,操作應注重全體幼兒,複習3、感知4和5的環節最好是面向全體。

6、 掛圖應該往下移一點,幼兒才貼得到。

7、 小白兔應該貼在背景圖的中部,刺蝟貼在下部,便於幼兒操作。

8、 “找朋友”的環節應該驗證一下。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認識圖形(正方形、圓形、三角形)。

2.讓幼兒能正確的分辨正方形、圓形、三角形。

活動準備

1.ppt課件:送圖形寶寶回家

2.圖形卡片若干。

教學具圖片

幼兒園課件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教師:小朋友們喜不喜歡交新朋友啊?

今天老師請來了三個圖形寶寶,小朋友們歡迎不歡迎它們啊?

那我們就一起來聽聽圖形寶寶的自我介紹吧。

二、出示圖形並學着圖形寶寶的口吻來自我介紹。

1.出示正方形寶寶

小朋友們好,我是圖形寶寶,我的名字叫正方形。我想你們成爲好朋友。

2.出示三角形寶寶

小朋友你們好,我也是圖形寶寶,我的'名字叫三角形,我也想和你們成爲好朋友。

3.出示圓形

小朋友們好,我也是圖形寶寶,我的名字叫圓形。我想和你們成爲好朋友,你們能接受我嗎?

教師:小朋友們聽圖形寶寶的自我介紹了,現在都知道它們的名字了。

那我們看看我們生活中的哪些東西分別像這些圖形寶寶啊?

4.引導幼兒說說圖形像什麼?

啓發幼兒如說正方形像手帕時要是幼兒想不起,就可以提示說我們在吃東西時,

把小嘴弄髒了幼兒園裏的老師是用什麼給小朋友們把小嘴擦乾淨的呀?等之類的話來引導幼兒

三、送圖形寶寶回家

1.課件:送圖形寶寶回家

你能將圖形寶寶送回到它們自己家裏嗎?它們叫什麼名字?是什麼顏色的?

2.遊戲:送圖形寶寶回家

(1)在地板上分別畫出大的正方形、圓形、三角形。

遊戲規則:當老師拿出正方形全體小朋友就要站到正方形裏去。

當老師出示哪個圖形小朋友們就站到相應的圖形裏去。

(2)把圖形卡片發到幼兒手裏

(一人一張,一部分幼兒發三角形,一部分幼兒發正方形,一部分幼兒發圓形)

遊戲規則:當教師是說請小朋友們把圖形寶寶送回家時,

幼兒們就要站到與自己手中相同的圖形中去,這樣再讓幼兒互換手中的卡片重複遊戲。

動力和方向。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6

活動領域:

遊戲化的教育活動,正確排序。活動前評析最近發現許多幼兒對排序不太瞭解,通過這堂課能有所進步。

活動目標

1、樂意參與活動,體驗玩石頭的樂趣

2、學習按石頭的特徵有規律的進行排序

3、發展幼兒的數數和分類、排序的能力

活動準備小豬洗澡的圖片,1―5圓點卡片和數字卡片。

活動過程實錄 (一)引題

回憶故事,引導幼兒一起去鋪路

(活動一開始通過老師簡短的話,既幫助幼兒複習了有關故事的角色,同時也揭示了本次活動的主題。運用開門見山的方法和去幫兔姐弟來引起幼兒鋪路的興趣。爲整個活動的有序開展奠定了基礎。)

(二)撿石頭

1、觀察石頭 1)看看這裏有多少石頭?

2)這些石頭是怎麼樣的?

3)小結:原來石頭是各種各樣的。有大有小,有的粗糙,有的光滑。

(讓幼兒通過自己的觀察,進一步掌握、瞭解石頭的特徵,並突出了石頭特徵中的大和小,粗糙和光滑,爲後面的根據石頭的特徵進行排序埋下了伏筆。同時在這一環節中,既發展了幼兒的觀察能力,又使他們的語言得到了發展。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幼兒不僅說出了石頭有各種各樣的顏色,有粗糙的,有光滑的,有大的,有小的,還有的幼兒說出了石頭是冷冷的,摸上去象冰一樣,這些都說明了幼兒比較細緻的觀察能力。如果在教學中老師能及時的抓住幼兒的這一回答引導幼兒再細緻的進行觀察、描述,那麼更加體現了多種教育內容的整合。可見老師心中應該時時裝有整合的目標。使整合真正落實、體現,而不是單純的爲了整合而整合。)

2、撿石頭――能數量撿石頭

1)聽口令撿石頭

2)聽拍手聲撿石頭

3)石頭排隊,你撿了幾塊石頭?

(第一次讓幼兒撿石頭的環節中老師給了幼兒多種的刺激,通過聽口令、拍手、小鈴的聲音等不同的方法來讓幼兒撿相應的石頭。然後又讓幼兒自己數數撿來的石頭一共有幾塊。同時老師又把石頭的數量控制在6以內。使的幼兒能數的清楚、正確。然後讓幼兒根據石頭的光滑、粗糙的特徵分類,使得幼兒對於石頭的這兩個特徵有了進一步的鞏固瞭解,又爲下一環節的撿石頭奠定了物質的準備。)

3、分類

把撿到的石頭送回家:光滑的石頭放在紅筐裏,粗糙的石頭放在綠筐裏

4、撿石頭

1)要求幼兒在規定的.時間裏撿不同的石頭

2)數數你撿到了多少石頭?

(再一次讓幼兒來撿石頭,而這次撿石頭老師充分的放手,讓幼兒自由的撿石頭,但是在放手的同時又有一定的控制,如讓幼兒一塊一塊的撿不同的石頭,主要是爲後面的排序作好準備。由於幼兒動作有快慢,撿的時候有的幼兒一塊一塊的在挑選,有的則見一塊撿一塊。因此幼兒撿的數量都不一樣,這樣在數數的時候也顯示了差距。同時每位幼兒不同數量的石頭也爲後面的排序鋪路造成了數量上的差距。但是在教學的時候,老師的時間沒有很好的控制,給幼兒的時間稍長了點,導致有的幼兒撿了17、18塊石頭,數量過多。不僅爲數數帶來了難度,更影響了後面的排序。)

(三)鋪路

1、幼兒自由鋪路

2、交流:你用石頭是怎麼鋪的?(老師把幼兒的鋪法陳列在黑板上)

3、學別人的方法鋪路

4、學習按間隔的方法進行鋪路

(用石頭鋪路是本次活動的重點,也是難點。由於有了前面對石頭特徵的瞭解的鋪墊,因此在幼兒自由鋪路的時候,有的幼兒是按照大的石頭排好再排小的石頭,有的幼兒則是先排光滑的石頭再排粗糙的石頭。而有的幼兒雖然整條路是沒有規律的,但是在路的某一段有一定的規律,如有的幼兒用大小間隔的方法拍了四塊石頭。有的幼兒用光滑粗糙間隔的方法拍了三塊石頭。老師在孩子自由鋪路的時候進行了細緻的觀察,敏銳的觀察到孩子的排序方法。在孩子交流的時候讓他們把好的方法說給同伴聽,並通過在黑板上的現場圖示,讓幼兒更加的看清楚排序的方法。在圖示的基礎上讓幼兒根據圖示來進行對應的排序。在幼兒自己經驗的基礎上老師加以提升,讓幼兒學習間隔的排序方法。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對於幼兒原有經驗的提升顯得着急了點,如果在提升的時候能更仔細、詳細就更加完美了。)

(四)延伸活動

1、今天我們一起鋪了一條石頭路,上次我們去哪裏走過?

2、一起去踩踩自己鋪的石頭路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7

一、活動目的:

1、鞏固幼兒對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的認識。

2、引導幼兒在分析圖形特徵的基礎上,自己尋找分類標準進行分類。

3、培養幼兒對數學的興趣。

二、活動準備:

1、磁性教具,畫有三座房子的背景圖,六個有臉譜的圖形娃娃。

2、每人一套不同顏色、各種形狀的幾何圖形18個,顏色有紅、黃、綠,形狀有圓形、三角形、正方形,每一種形狀的幾何圖形有大小兩種,大小對比度比較明顯。

3、每人一個分類盒、每人一個圖形掛飾。

三、活動過程:

(一)體活動——分析圖形特徵,學習按一個特徵分類。

1、師:小朋友今天有好多的圖形娃娃呀來我們班作客,小朋友歡迎嗎?好!我們來看看它們都是誰呢?老師逐一出示6個圖形娃娃,我們來看看它們都是什麼顏色的?什麼形狀的?小朋友我們再來觀察看看兩個圓形哪個大,哪個小呢?我們把大的圖形叫哥哥,小的圖形叫弟弟,三角形、正方形方法同上。

2、出示背景圖,告訴幼兒是圖形娃娃的家。

圖形娃娃準備回家了,它們的家在哪裏呢?哦!在這裏小朋友它們的家漂亮嗎?

下面老師要請小朋友來幫圖形娃娃送回家,怎麼送呢?聽好了。

(1)圖形娃娃想形狀一樣的住在一起。誰來送的?

(2)圖形娃娃要搬家了,它們想顏色一樣的住在一起。

(3)圖形娃娃這次又想大的大的住在一起,小的小的住在一起。

(二)幼兒操作活動——幼兒自己尋找分類的標準,按一個特徵將圖形分類。

小朋友真聰明幫圖形娃娃都送回了家,今天老師給每個小朋友還準備了一個分類盒,小朋友看好了這個盒子分三格,老師還爲每個小朋友準備了各種形狀和不同顏色的幾何圖片,形狀有圓形、正方形、三角形,顏色有紅、黃、綠色,每一種圖形有大小兩種。

下面老師請小朋友把圖形娃娃送回家,這個分類盒就是它們的家,怎麼送呢小朋友自己要先想好了,你是按照形狀分還是按照顏色分還是大小分呢。

結束後提問:你是怎麼分的?按什麼特徵分的.?誰和誰住在一起的?讓小朋友互相檢查。

(三)集體遊戲——“圖形作客”按兩個特徵進行分類。

小朋友都分的不錯,會按照圖形娃娃不同的特徵送它們回家。接下來老師要和小朋友做一個圖形作客的遊戲,老師做房子的主人,你們呢做圖形娃娃,我要請你們到我的房子裏來做客,但是我請的客人是有要求的哦,你們先看看自己脖子上掛的是什麼圖形?是什麼顏色的,什麼形狀的,是大的呢?還是小的呢?看好了嗎?好,我要請了:

1、請紅色的三角形。

2、請綠色的大圖形。

3、請黃色的小圖形。

4、請大的圓形。

5、請小的正方形。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學習手口一致點數4以內數量,並說出總數,鞏固按標記進行分類。

2、通過貼一貼、數一數、說一說的方法感知糖果的數量。

3、喜歡參與做做玩玩的活動,並對數數活動有興趣。

4、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5、能與同伴合作,並嘗試記錄結果。

活動準備:

教具:糖罐子若干,一罐二個,一罐三個,一罐四個(紅色、黃色、綠色、紫色)貨架4個分別貼有草莓、香蕉、葡萄、西瓜的圖片標記。

學具:

1、膠棒人手一個,各種顏色的糖果若干(綠色、紅色、黃色、紫色)

2、印有糖罐子的紙每人一張。

活動過程:

1、通過“糖果”的遊戲形式,學習手口一致點數4以內的數量。

(1)師:老師今天帶來了好吃的東西,你們猜猜是什麼?一起來看看。每一瓶有幾顆糖果?你是怎麼知道的?

(2)我們一起用小手數一數。集體學習手口一致點數。

2、通過幼兒自己貼糖果,感知4以內的數量

(1)出示貼糖果的材料。

(2)教師演示製作方法:每個小朋友拿一個小簍子,把糖果一顆一顆的貼在瓶子裏,一邊貼一邊數一數,注意要把膠棒塗在沒有畫的這面。

(3)做好後請幼兒數一數,說一說:我的糖瓶子裏一共有幾顆糖果?還可以數一數同伴的瓶子裏有幾顆糖果。

3、通過送糖葫蘆回家的形式,練習按標記分類

(1)介紹不同口味糖果的標記。

(2)請個別幼兒說一說糖瓶子裏上有幾顆糖果,並按標記把糖果送到簍子裏。

(3)集體送糖果回家。

4、小結:今天小朋友都貼了不同數量的糖果,而且把它們都送回了家,你們真棒!老師也爲大家準備了好吃的糖果,我們一起去嘗一嘗!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嘗試打破了傳統教學的模式,把數學活動和遊戲活動進行了整合,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對數學活動的要求,教師爲幼兒創設了一個有準備的環境,把抽象、枯燥的數學內容變成有趣的生活活動,讓幼兒在輕鬆、自由的環境中主動地去探索學習。在活動中讓幼兒在活動中感知4以內的數量,對能力弱的孩子給予適當的'提示。在最後一個活動中,教師針對班級幼兒對數量認識水平的不同,幼兒可以自主的選擇適合自己水平的數量卡,找到相應的糖果,使不同層次的幼兒在這個環節中都有所提高,從而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此次活動非常注重幼兒的情感體驗,使幼兒在心情愉悅的情況下,不知不覺主動的學習,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在教學過程中讓幼兒動口、動手、動眼、動腦爲主的學習方法,使幼兒學有興趣、學有所獲。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9

教學目的及要求:

1.能發現物體按兩種顏色交替排列的簡單規律,並會用語言描述,且能進行操作練習。

2.正確感知4以內的數量,感受一起過聖誕節的歡樂氣氛,體驗過過聖誕節的愉快情緒。

3.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的靈活性。

教學重點:

正確感知4以內的數量,瞭解物體按兩種顏色交替排列的簡單規律。

教學難點:

瞭解物體按兩種顏色交替排列的簡單規律。

教學準備:

1.歡快的音樂《鈴兒響叮噹》《小龍人》

2.聖誕舞會的場景佈置(大樹、小松鼠、小熊貓、小兔、聖誕樹、聖誕老人,小彩旗等)。

3.幼兒操作:數字卡,瓶蓋,圓形的彩紙,珠子,毛線繩等)。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聽音樂《鈴兒響叮噹》律動,激發幼兒上課的熱情。

2.談話引入:小朋友們,現在是什麼季節?你們覺得天氣怎麼樣?小動物們也都呆在家裏不願出門,可是今天是個特別的日子,大家都出去了,我們來看看是爲什麼呢?

二、基本部分:

1.情境引入(板面圖):

(1)這是什麼呀?大樹中間的小洞是什麼?是誰的家呢?

(2)(樹洞裏也好冷啊!小松樹也想出去走走,走着走着他聽到了美妙的音樂,小松樹不由自主的循着音樂聲走來了,啊,在它面前展現了一個童話般的世界。)小松鼠的圍巾是什麼顏色的?看到了什麼?

2.感知數、顏色的認識。

(1)這兒的是誰呀?聖誕老人是什麼樣子的?手裏拿了幾個禮物?1像什麼?(出示數字1)

(2)有幾顆聖誕樹?什麼顏色的?聖誕樹上有什麼?分別是什麼禮物?2像什麼呢?(出示數字2)

(3)來參加舞會的小動物有幾隻?(點數),3像什麼?它們分別圍着什麼顏色的.圍巾?(出示數字3)

(4)數字遊戲:

①老師說數字,請幼兒數出相應的瓶蓋。

②老師伸手指,請幼兒找相應的數字卡。

3.按兩種顏色交替排序。

(1)舞會的上空還飄着什麼呀?小彩旗是怎麼排列的呢?先引導幼兒看第一排,再引導幼兒看第二排。

(2)觀察聖誕樹上的一串項鍊,它又是怎麼穿起來的呢?

4.教師簡單介紹聖誕節。

三、結束部分:

1.延伸活動:我們的聖誕節即將來臨,你們想不想參加快樂的舞會,那天你們可以收到聖誕老人送給你們的禮物,現在咱們也來做一件禮物送給你們的媽媽參加舞會好嗎?

①教師簡單介紹串項鍊的方法。

②幼兒串項鍊。

2.一起給媽媽送項鍊。

3.聽音樂活動,感受聖誕節的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