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模板彙編六篇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模板彙編六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7W 次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模板彙編六篇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知道春天許多野菜都長出來了,泥土裏、草地上、樹叢中、小河邊到處都有,他們可以吃,營養豐富;培養幼兒挖野菜的興趣和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

新鮮的薺菜若干,每人一個小塑料袋,選擇一塊生長野菜較多的草地。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察薺菜的外形特徵。幼兒每人拿一棵薺菜,仔細觀察薺菜葉子的形狀和顏色,聞一聞它的氣味。(有些開花的.薺菜還可以讓幼兒看看它的小白菜和鏟形的小種子)。

(1)提問:薺菜長在哪裏?是人們種出來的嗎?(長在草地上、小河邊、樹叢中,是自己長出來的,我們又叫它野菜。)

(2)提問:你還知道哪些野菜?你吃過哪些野菜?怎麼吃的?有什麼感覺?

:野菜有許多種,可以吃,營養好,現在人們已經開始種野菜了。

2.組織幼兒到戶外去採摘薺菜。

(1)組織幼兒在戶外的草地上。樹叢中採摘薺菜。邊採邊引導幼兒發現薺菜生長的地方和人們種菜的地方是不一樣的。

(2)教師與幼兒共同把採摘的薺菜去除雜草後加工,大家品嚐。

活動建議:此活動可以結合春遊開展進行。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2

一、設計意圖

幼兒對水的喜愛似乎是一種天性,只要有時間、有機會他們總愛在水裏玩耍、嘻鬧,但又往往受到大人的制約,無法盡興地去玩水。我們經常發現在洗手時幼兒們經常把衣服袖子弄溼,或者是洗一次手要花很長的時間。他們相互澆水,潑水,並堵住出水口囤積水……玩得不亦樂乎。《綱要》中指出"幼兒的科學探索應從身邊的事物開始。"爲了徹底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尊重他們對水的興趣,使他們對水有更多的瞭解,我由然而生,何不安排一次《玩水》的活動,讓他們從自由玩水到有選擇地使用工具玩水。爲了給孩子們提供一個更加充分感知水的特性的機會,讓他們在玩水中積累更多的生活體驗,充分體現"玩中學"這一教學理念,使幼兒在豐富適宜的環境中獲得自然的發展。於是我設計了教學活動《運水》。

二、活動目標

1、幼兒在運水遊戲中,再次感知水的特性。

2、幼兒能認識和選擇在不同情況下適宜運水的工具、材料,並用語言表達出來。

3、幼兒在活動中充分感受玩水帶來的樂趣,體驗成功的快樂。

三、活動準備

水、充氣盆、空桶、漏斗、瓶子、小水桶、小杯子,小鏟子,小筐、小勺子、毛巾、棉花、吸水紙、海綿等。

四、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起幼兒對水的興趣。

師:"小朋友,你們玩過水嗎?""水是什麼樣的?""玩水的時候應該注意些什麼呢?"(不能把自己和小朋友的身上弄溼)

(二)通過玩水,自由探索。

1、徒手運水。

(1)、角色扮演,完成任務。

師:孩子們,我們今天接到一個新任務,就是把這邊的水運到那邊的水箱裏去。我們一起用手把水捧過去吧。

(2)、幼兒徒手運水。

(滲透教育"水是很珍貴的,別把它漏到地上了。"引導幼兒發現把手指閉得更緊,水就漏得少些。)

(3)、教師小結用手運水情況,鼓勵幼兒尋找更好的運水方法。

師:孩子們,來看看我們的水運得怎麼樣了?(引導幼兒在說用手運水的困難時,進一步感受水的流動性。)用手運,水容易漏掉而且很慢。有其他好辦法嗎?(用 工具運)

2、 活用工具,巧妙運水。

(1)、通過觀察,引導幼兒思考,並自由選擇工具運水。(增添教師語言)

(2)、幼兒通過觀察、比較、操作,選擇和判斷出適宜且高效的運水工具。

教師參與到運水中,鼓勵孩子們敘述他們做的事,並與孩子們分析爲什麼有些工具更有效。("這個水桶好大,可以裝那麼多水!""這個工具有洞,水都漏掉了"……)

(3)、水越來越少了,觀察幼兒是否會轉換工具運水。

(原本高效的大工具變得不適用了,觀察幼兒是否用小工具操作。)(開始拿着小工具運水的孩子會發現,此時手中的工具比那些大工具更能舀起水來)(用小工具舀起來就運會很累,孩子們會用小工具舀起水裝進大工具中再運)

(4)、結合實際情況,引導幼兒用吸水材料運水並用語言說出吸水材料是怎樣運水的。

師:水只剩一點點了,我們要把水池裏的水運得一滴也不剩。看看還有哪些材料我們沒有用過?

("我一壓海綿,水就跑到裏面去了,再擠,水就流出來了""紙也是這樣""毛巾也可以"……)(孩子們在之前小工具和大工具合作中積累了經驗,現在也知道把水吸進材料裏擠在大工具裏再運)(有的孩子還是堅持用小工具舀,他們會把充氣水池按住,這樣水會方便舀起來些)

(三)師幼互相交流探索結果。

1、請出勤勞的工具。

師:水終於運完了,我們坐下休息一會兒吧!剛纔運水,寶貝們用了哪些工具呢?說給大家聽一聽。

(有目的地引導孩子說出爲什麼有的工具不可以運水;吸水材料是怎樣運水的)

2、工具寶寶細分類。

師:工具寶寶們幫我們運了那麼多水,也累了,他們想回家休息了。看,可以運水的工具寶寶的家在這裏,不可以運水的'工具寶寶住在這個房子裏。請小朋友們把他們送回家。

3、檢查工具是否擺放正確。

(四)活動延伸:

師:今天我們的任務都完成得很好。下一次,我們還要想辦法把這些漏水的工具改裝成可以運水的工具。

五、活動反思

玩水對於孩子來說是一件很感興趣的事。利用孩子這一天性,在運水活動中,爲幼兒營造了輕鬆、愉快、自主的運水氛圍。使幼兒能夠積極參與到運水活動中來,盡情地表達着、思考着、表現着。活動中孩子們通過玩水、運水,充分感受了水的特性,享受到了玩水帶來的樂趣,探索在不同情形下選擇最適合的工具和材料來運水。從而獲得粗淺的科學知識和科學體驗,並懂得珍惜每一滴水,從小養成節約用水的好習慣。通過此次活動,給我最大的啓示是:讓孩子們在探索的世界中得到自由和快樂,少一些約束,少一些畏懼。架起一座幼兒嬉戲與學習之間的橋樑,讓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全面發展。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認識並瞭解鏡子的基本特徵及用途。

2、知道每個人的體形是不同的,每個人都是獨特的。

3、細心觀察,體驗探索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各種鏡子、大口袋、萬花筒、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認識鏡子1、遊戲:摸口袋

師:①今天老師的口袋裏藏了一個有趣的東西,我請一個小朋友來摸摸它是什麼?②摸上去感覺怎樣?你覺得它是什麼?

2、自由探索

看看摸摸,鏡子是用什麼材料做的,他有什麼特點?

3、教師小結

我們剛纔見到的鏡子都是用玻璃做的,是平滑的、涼冰冰的、可以反光的,背面塗了層特殊的材料,叫金屬漆,這樣就可以清楚地照出物體了。(幼兒學說金屬漆)

二、探索發現鏡子的用途1、回憶經驗

師:你還在哪裏見過鏡子,它可以用來幹什麼?

2、討論鏡子除了幫助人們整理儀容,還有什麼用途。說說汽車、商店等生活環境及自然環境中安裝鏡子的原因。

3、通過照鏡子使幼兒明白每個人的體形是不同的,每個人都是獨特的,要尊重別人。

4、請幼兒說出還見過什麼樣的鏡子。(幼兒說出各種鏡子,教師出示如凹透鏡、凸透鏡、平面鏡、凸面鏡、凹面鏡、望遠鏡、放大鏡、顯微鏡、眼鏡)

5、鼓勵幼兒將兩面鏡子擺放在不同的`位置,說說有趣的發現。

6、教師小結。

三、遊戲:照鏡子1、介紹規則。

師:現在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玩照鏡子游戲,老師做照鏡子的人,小朋友做我的鏡子,我做什麼動作,你們鏡子也做什麼動作,好嗎?

2、遊戲:隨音樂做照鏡子的遊戲。

四、延伸活動請幼兒玩萬花筒,進一步瞭解鏡子的特點。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好奇心是中班幼兒典型的特徵表現,而漂亮、鮮明的顏色總是吸引着幼兒的注意和興趣,爲了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我設計了《顏色變變變》這節課,就是結合幼兒對顏色的喜愛,利用魔術、故事這些幼兒喜歡的方式,加深幼兒對顏色的認識,使幼兒感受到顏色的變化多端,知道紅黃、黃藍、紅藍三種顏色兩兩混合就能變出橘紅色、綠色、紫色的顏色常識。

活動目標:

1、鞏固對紅、黃、藍等顏色的認識。

2、通過變魔術遊戲活動,感知兩種顏色混合後變出新顏色的現象。

3、積極參與活動,體驗顏色變化帶來的樂趣。

4、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5、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礦泉水瓶、瓶蓋、顏料。

活動過程:

一、以"變魔術"引入,激發幼兒興趣。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樣東西,我們數一、二、三,把它請出來!

師:瓶子裏有什麼?這個水有沒有顏色?

小結:水是沒有顏色的,是透明的,而不是白色的。

師:水寶寶是透明的。現在,要把瓶子裏的水變漂亮,我們一起念"水寶寶,水寶寶變變變,水寶寶水寶寶,變變變!"(教師搖動瓶身,讓水接觸瓶蓋裏的顏料)師:水寶寶變色了,現在請小朋友來當一回小魔術師。

二、第一次探索,初步感知水寶寶變色的祕密。

1.引導幼兒自由探索。

師:老師準備了好多瓶子,聽好,每個寶寶從桌子上拿一個瓶子,我們一起學老師搖瓶子,要說:"水寶寶水寶寶,變變變"。

師:請幼兒從桌子上取一個瓶子,用力搖,使其變色。

(老師鼓勵孩子用力搖一搖)師:"你們變出來了嗎?變出什麼顏色了?"

2.鞏固對紅黃藍等顏色的認識。

3.集中討論,探索水寶寶變色的祕密。

師:我們的瓶子怎麼能變顏色呢?

請哪個幼兒上來嘗試搖動沒有顏料的瓶子,再換上有顏料的瓶子再次試驗。

師:這個怎麼都變不出來,那個卻變得出?好奇怪哦!

小結:其實老師把一個祕密放在了瓶蓋裏。這個蓋子裏有什麼?蓋子裏有顏料,水寶寶就可以變出顏色了。

三、第二次探索,交換瓶蓋感知兩種顏色混在一起的變化。

1.教師出示瓶子,並進行示範講解。

老師手裏有一瓶紅顏色的水,現在我要請另一個顏色和它做好朋友,兩種顏色加在一起會怎麼樣呢?你們想知道嗎?我們一起來仔細觀察。

2.教師提出操作要求。

師:"在請幼兒進行操作之前,老師有幾點要求。首先去跟其他顏色交朋友的時候一定要輕輕地,不然其他顏色就不跟你當朋友呢。換好瓶蓋寶寶後一定要用力把它擰緊,不然當你在變魔術的時候水就會都倒出來了。

3.幼兒交換瓶蓋,嘗試將兩種不同的顏色混合在一起,觀察色彩的變化。

(1)引導幼兒觀察瓶子的顏色,再取不同顏色的蓋子,換上。

(2)幼兒換好瓶蓋後,搖晃瓶子。

(3)師:瓶子裏的水有變化嗎?變成什麼顏色了?哇,顏色可真有趣,不同的顏色混在一起還會變成另一種新的顏色呢!

4.小結(1)個別幼兒進行交流討論。

(2)對"魔術"進行驗證。

四、延伸活動:《找顏色》

師:今天我們小熊班的小朋友都很能幹,變出了這麼多漂亮的顏色,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許多其它的顏色。

讓我們去教室外面找一找其他漂亮的顏色吧。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過程始終以幼兒爲主體,以變魔術貫穿始終。創造條件讓幼兒積極參與其中,教師爲主導,讓幼兒在活動中,通過看一看、說一說、做一做等方式體驗,激發幼兒學習熱情,在實際操作探索中發現顏色變化的神祕,感受兩種顏色混合變化的樂趣,從而完成預設目標的要求。在活動中,幼兒充分利用教師提供的'顏料進行操作,在操作中感知、探究顏色的變化,從中獲得有關顏色變化的知識經驗。活動下來,自我感覺幼兒對此活動非常感興趣,教師帶動起幼兒,使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很濃厚,每個環節也初步達到預設的目標。

本次活動但也有很多不足之處:首先,最後環節結束的比較混亂沒有達到一個提升,只有讓幼兒通過用兩種顏色進行配色變色,沒有具體直觀的讓幼兒明白哪兩種顏色混合變出新的顏色,可以準備操作卡或者PPT在幼兒回答的時候教師操作,將幼兒說到的顏色展示出來,讓幼兒直觀的看到顏色混合的變化,作爲活動的延伸。其次,在回答問題時,沒有關注到全體幼兒。如在水變色後的提問以及最後環節的提問只問了個別幼兒,沒有多問幾名幼兒,也沒有一起來總結顏色是怎樣變出來的。最後,教師的語速較快,第一環節導入太快,有的提問方式不夠簡單明瞭,還需要在平時的教學中不斷改進。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幼兒的動手操作,發現硬泥和軟泥、生泥和熟泥的不同特徵。

2、通過幼兒的探索與嘗試,能改變泥塊原有的特性,捏出自己喜歡的形象。

3、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

活動準備:

生泥、熟泥、水、汽車、恐龍,水果等模型和圖片、火柴棍、高粱杆皮、玉米皮花生殼等輔助材料、小圍裙、小套袖

活動過程:

一、導入主題:

師:“小朋友,今天呀,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幾件小禮物,小朋友想不想知道是什麼?

幼:想

師:出示泥做的各種水果,小朋友看,這些小禮物是什麼?它們是用什麼做成的?

幼:是用泥做成的

師:小朋友想不想試一試,用泥來做自己喜歡的東西?

幼:想

師:那在玩泥的時候要注意什麼呢?

幼:不能把泥弄到衣服上

幼:戴上小圍裙和小套袖

二、幼兒自由選擇泥塊玩泥

1、鼓勵幼兒嘗試泥的玩法,引導幼兒探索最基本的玩法,團圓、搓條、壓扁。引導幼兒發現,在玩泥的過程中會出現什麼問題?

觀察要點:

a、幼兒在玩泥過程中,玩了一會兒後泥會變硬,幼兒是否尋找解決的辦法

b、在發現自己捏的作品有裂口時,幼兒是否會選擇其他的泥塊

組織幼兒討論,泥變硬以後,你是怎麼做的?爲什麼有的小朋友捏的作品有裂口?你捏的作品出現裂口後,你是怎麼做的?把自己好的經驗告訴其他小朋友。

通過自己的實踐操作,幼兒總結出,泥變硬後,蘸上點水,泥就會變軟。捏的作品出現裂口,可以選擇摔熟的泥,這樣,捏出來的東西就不會有裂口。

2、鼓勵幼兒繼續玩泥,在學習泥工的基本技法後,鼓勵幼兒有所創新,能根據老師提供的模型和圖片來捏自己喜歡的形象

觀察要點:

a、看幼兒是否有創新的玩法,出現問題後,幼兒是怎樣解決的'

b、在玩泥過程中缺少什麼時,是否能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利用上投放的輔助材料組織幼兒討論,剛纔你是怎麼玩泥的?製作過程中,出現問題,你是怎樣解決的?

三、成功的快樂

1、請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說說自己捏的是什麼,怎麼捏的,向其他小朋友介紹經驗。

2、音樂聲中,幼兒互相欣賞作品,體驗成功的快樂。

自評:

本節活動,根據我們農村的特點,我選擇了農村的自然材料――泥巴,孩子們在活動過程中,能快樂盡情地玩耍和探索,在動手操作中,發現了硬泥、軟泥、生泥、熟泥的不同特徵。遇到困難能自己尋找解決的辦法。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生活中有很多元素都可以納入到學前教育幼兒園的課程中,往往看似常見、簡單的小事,其中卻蘊涵着豐富的知識和教育價值。“糖不見了”這種現象在幼兒生活中經常可以看見,但是幼兒從來沒有真正瞭解這種現象後的科學道理。這次活動的目的在於給孩子提供一次實踐操作的機會。既滿足幼兒動手操作探索的慾望,又能讓幼兒在活動中主動學習,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積累經驗,從而進一步激發幼兒對日常生活中得一些司空見慣的'現象進行探索的興趣。

活動目標:

學習用實驗的方法瞭解溶解的現象,知道有的東西放在水裏會溶解,有的不會。

活動準備:

1. 若干盛器及小米,沙子,方糖,豆豆,味精,紅糖粉。

2. 溫水、小口杯、小勺、糖、鹽、橘子、草莓奶粉等飲料粉。

教學過程;

一、 以遊戲活動引入主題。

1.玩遊戲"做客"老師以主人的身份說:小客人請進,請喝水。

2.幼兒品嚐糖水和鹽水,引導幼兒說說水的味道。

3.老師示範小實驗:糖和鹽不見了。

T:小朋友看,老師把糖放進水裏糖在嗎?

C:在,糖在水底呢?

C:怎麼糖不會不見呢?

C:有一點糖不見了。老師你搖一搖

C:用筷子攪動,媽媽做糖水給我就是用筷子攪動的

T:好,我用筷子來攪一攪看看有什麼變化。

C:哦,糖越來越小了,

C:糖不見了。

T:糖到哪去了呢?

C:沒有了。

C:跑到水裏去了?

T:糖在水裏就會不見了,這是糖"溶解"了。那鹽呢?

C:鹽也是溶解了。

C:糖和鹽溶解在水裏就成了糖水和鹽水了。

C:那放進奶粉就成牛奶了......

二、幼兒實驗活動。

1.提出問題,幼兒設想,老師做集體記錄。

T:除了糖和鹽,小朋友還知道哪些東西也會溶解呢?

C:棒棒糖,砂糖,雪糕,冰棒,紙,湯勺......會溶解。相片、筆、鞋子、 花、小動物、布娃娃......不會溶解。

T:那小朋友看老師這些東西哪些是會溶解的哪些是不會溶解的呢?

2.幼兒根據提供的材料進行猜想並記錄。

C:"我想沙子會溶解,""方糖也會溶解""豆豆不會溶解"......

T:請小朋友把你的猜想記錄在你的記錄紙上。

C:"老師我猜想味精不會溶解,""我認爲沙子不會溶解""我猜小米會溶解,這樣它纔會變成米飯的"......

T:是不是這樣呢?請小朋友拿實驗材料一一試一試。

3.幼兒做實驗驗證猜想,並記錄實驗及發現。

4.幼兒講述實驗過程及發現。

三、延伸活動:

1.製作飲料。

T:小朋友在剛纔的實驗中已經知道糖放在水裏溶解後就變成了糖水,那如果把橘子粉,草莓粉,等飲料粉放在水裏會變成什麼呢

C:"會變成飲料""變成草莓飲料""變成橘子水"......

T:我們現在就來製作飲料。

幼兒動手做飲料。"老師我做好了。是草莓水,甜甜的""我也做好了是橙汁"他的冰糖還沒溶呢,太慢了"......

2.提出新的問題:溶解的快和慢。

課後反思:

溶解的主題很受小朋友的喜歡,因爲實驗中溶解的物體不斷的發生變化,不斷的變小,變細,消失,甚至會起泡泡,這引起了幼兒探索的興趣,爲了讓幼兒更直接明瞭的觀察到溶解的現象,實驗選擇透明的器皿,讓幼兒一目瞭然看到溶解的過程,並選擇較易溶解和溶解速度對比強烈的材料進行實驗。有效的幫助幼兒掌握理解溶解的有關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