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八篇

精選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八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6W 次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八篇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在遊戲中引導幼兒探索、發現封閉式數數的方法,初步積累封閉式數數的經驗。

2.發展幼兒思維的準確性、靈活性,激發幼兒參與數活動的興趣。

3.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4.發展幼兒的觀察力、空間想象能力。

設計思路:

1.主題活動中融入的數活動

近日我班正在進行“動物世界真奇妙”的主題活動,在認識一些鳥類的過程中,孩子們開始對於各種各樣的蛋產生了好奇與濃厚的興趣,此時抓住孩子們的興趣點,將孩子比較熟悉與喜歡的四種鳥卵作爲孩子們數數的載體,既幫助孩子們積累了相關的數經驗,同時也進一步地增強了孩子們對於各種鳥卵的興趣與認識。

2.數活動中融入的趣味遊戲

數活動本身邏輯性概念性較強,而幼兒又是具體形象性思維,在設計活動時,我將數活動融入到有趣形象的遊戲環節中,讓幼兒通過多種形式的操作,富有情節的遊戲,在輕鬆的環境中,在愉快的遊戲中積累數經驗。

3.本班幼兒數經驗的最近發展區

有序數數對於我們班的孩子而言已沒有多大挑戰性,大多幼兒都能較爲準確地點數,然而在幼兒的生活中,遊戲中我也發現孩子們在點數一些排列成封閉狀的物體時,由於缺少方法,常常出現數錯與數不清的`現象。孩子已經積累了較多的點數經驗,但是在點數中缺少方法,所以在數一些亂序排序與封閉式排序的物體時,出現了困難,因此,只要在方法上稍加引導,就能使幼兒較好地掌握了。

4.活動中的生生互動

在學習活動中,孩子們之間的經驗分享與交流,更能爲幼兒所接受。數活動中我多采用了分組教學的方法,一來在活動中教師能更爲全面地觀察幼兒的活動情況,二來給幼兒較大的選擇與操作空間。此次分組,我主要是隨機抽樣分組,幼兒中存在個體差異、能力差異,在設計活動時我考慮到了給幼兒提供生生互動、相互交流的機會,讓幼兒在探索、發現數數方法之後,與同伴充分交流、分享各自的經驗,讓孩子來教孩子,從中又使孩子們得到了更多不同的數數方法。

活動準備:

1.連線紙、水彩筆

2.雞、鴨、鴿、鵪鶉圖片及蛋樣品各一隻

3.擺放成封閉式的平面雞蛋、鴨蛋、鴿蛋、鵪鶉蛋若干

4.數字卡片

5.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一、引起幼兒興趣、交代主題,活動導入

1.遊戲《連線找客人》

2.幼兒連線後,教師將幼兒作品貼在黑板上,並出示相應的動物圖片。(注意排序:雞、鴿、鴨、鵪鶉)

二、配對

1.教師出示雞蛋、鴿蛋、鴨蛋、鵪鶉蛋(特別介紹鵪鶉蛋)

2.幼兒配對,將蛋放在動物邊上。

三、數雞蛋

1.教師出示雞蛋!

“雞媽媽你們看它下了幾個蛋啊?”

2.發現問題?引導幼兒想辦法解決。

四、幼兒探索嘗試封閉式數數

1.幼兒按意願選擇不同的蛋進行數數。

“請小朋友選擇一種你要數的蛋蛋。想想看有什麼好辦法可以數的又快又對,怎麼才能記住第一個數的那個蛋呢?”

2.總結交流,數數的經驗。總結時,教師出示數字卡片。

幼兒說對後,出示數字,比較誰生的最多

五、遊戲:母雞孵蛋

1.交代遊戲規則

“着音樂一起學母雞圍着雞蛋走路。音樂一停我們就快去找一窩雞蛋蹲下附小雞哦”“快數數你一共附了幾個蛋?”

2.遊戲三邊

活動反思:

在學習活動中,孩子們之間的經驗分享與交流,更能爲幼兒所接受。數活動中我多采用了分組教學的方法,一來在活動中教師能更爲全面地觀察幼兒的活動情況,二來給幼兒較大的選擇與操作空間。此次分組,我主要是隨機抽樣分組,幼兒中存在個體差異、能力差異,在設計活動時我考慮到了給幼兒提供生生互動、相互交流的機會,讓幼兒在探索、發現數數方法之後,與同伴充分交流、分享各自的經驗,讓孩子來教孩子,從中又使孩子們得到了更多不同的數數方法。

小百科:數數兼具動詞和名詞詞性,指通過某種方式或途徑計算詳細的數字,通常採用扳手指或嘴巴唸叨或心裏默唸,爲較普遍且較普通的一種數學行爲。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用連線的方式將小動物和與之匹配的房子相連。

2、學習爲動物的家塗上顏色。

活動重點:

掌握一一對應匹配的數學概念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誰的`房子》、筆若干。

活動過程:

1、出示小動物,幼兒觀看

“這些小動物還沒有找到自己的房子呢,我們一起來幫幫忙吧。”

“小貓應該住哪間房子呢?爲什麼?”

“小狗、小雞、小羊、小兔又該住哪兒呢?爲什麼?”

(幼兒找到小動物們住的房子,用線連起來,並說己的理由。)

2、給小動物的房子塗色

“小動物們找到了自己的房子,但是它們覺得自己的房子不太好看,你們能再繼續幫忙給它們的房子塗上顏色,變成彩色房子嗎?”

3、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4、幼兒相互說說小動物的房子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3

籌備質料:

1、有殼的花生、糖果、紅棗若干粒(別離放在三個盤子裏)。

2、形式分列卡三張:紙製卡片,繪有按必然紀律分列的花生、糖果、紅棗及暗示分列偏向的箭頭。

3、牙籤若干

直接目標:實驗用三種差異種類的食物按必然數量舉辦有紀律地分列。

間接目標:

1、調查本領的造就

2、邏輯思維本領的造就

3、遷移本領的造就

勾當提示:

1、將教具端放到卷毯上,請幼兒說出食物名稱。

2、出示形式卡第一張,請幼兒答覆:“箭頭暗示什麼?”(從箭尾到箭頭暗示一個偏向。)

3、形式卡上按“糖、花生、棗”的順序持續反覆分列三組,西席用牙籤將形式圖分別爲三小節(牙籤放在棗與糖之間)。

4、請幼兒調查並引導幼兒接頭:

他們被分成了幾組?

每組有哪三種食物?

每組中誰在前?誰在後?誰在中間?

三組分列完全溝通嗎?

5、請幼兒隨着老師將形式分列卡的內容點讀兩遍,留意每讀完一小節後要稍作擱淺。勉勵幼兒記着圖形分列紀律。

6、請幼兒將實物與圖形從左往右對應,並按原有紀律繼承分列。

7、分列完畢,老師與幼兒一起點讀並確認分列功效,如發明錯誤要實時調解。

8、別離出示第二張、第三張形式分列卡,引導幼兒獨立完成操縱。

9、教具歸位時要留意從左往右有秩序地整理,可一組一組地收。

錯誤訂正:

1、形式分列卡及暗示分列偏向的箭頭。

2、西席的`引導及輔佐。

延伸變革:

1、進修將物體按組內數量遞增的紀律反覆分列。

2、進修將物體按組內數量遞減的紀律反覆分列。

3、進修將一個物體按數量遞增、另一個物體按數量遞減的紀律同時分列。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小豬變形記》是一本繪本圖畫書。書中向我們講述一隻百無聊賴的小豬,就想體驗別的動物的生活,最後它終於找到了真正屬於豬的樂趣。整篇故事溫馨幽默,書中圖畫色彩歡快明麗,給人愉悅的心情,就如同小豬奇思妙想的創意思維。我設計了這節中班《小豬奇遇記》數學活動,整個活動分“導入”、“複習”、“動物園”、“午餐會”四個環節。以小豬去森林郊遊導入,一路上看見了許多花、小樹、房子,小豬點數複習數字4、5、6。在動物園遇到了不同的動物,小豬開始了數字衝關遊戲,讓幼兒認識7以內的數字,理解它所表示的數量。午餐時間到了,給小豬和它的朋友們送上與數字7相等的食物。這一環節加強對新授數字7的認知。通過課件互動與實物操作使幼兒理解7以內的數物等量關係。充分利用課件的互動性,發展幼兒與小豬一樣的大膽想象力。

活動目標:

1、認識7以內的`數字,理解數字能表示物體的數量。

2、樂意通過畫面大膽想象與表達,發展幼兒思維的邏輯判斷能力。

活動準備:ppt;數字4、5、6、7卡片,實物卡人手7張,動物紙盤人手1只;點心卡若干張、水彩筆、實物印章若干;教室內擺放數量7的物品。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 師:你們看,它是誰(播放PPT圖1小豬靠樹下)小豬怎麼了?(很無聊,小豬決定去森林郊遊)我們也一塊去吧。(播放ppt圖2)

2、看,樹林裏有什麼?房子(5間)我們來數一數。 5間房子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數字5)

3. 師:又看見了什麼?花(4朵)我們來數一數。4朵花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數字4)

4. 師:還看見了什麼?樹(6棵)我們來數一數。6棵樹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數字6)

二、小豬遊戲闖關(配合ppt)

1.師:小朋友們,我們跟着小豬一起去動物園玩玩吧。看,它是誰呀?(斑馬7只)

請幼兒點數,7只斑馬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呢?(數字7)

出示數卡7,數字7像什麼?(請幼兒說說)小豬也來點數了,它要選哪一個數字呢,請小朋友上來幫忙指一指哪一個是數字7呢。(點對即小豬得到的獎勵是變成斑馬)

小朋友看一看,找一找教室裏有哪些東西可以用7來表示呢?讓我們再來數一數。

2、這是長頸鹿,有幾隻呢?(5只)小豬要選數字幾才正確呢。請小朋友上來幫忙指一指(點對即小豬得到的獎勵是變成長頸鹿。)

3、啊,小豬變得和長頸鹿一樣高了。太好了,我們再來看看動物園還有些什麼動物

出示大象(3只)3只大象是用數字幾來表示?小豬又要選擇了,請小朋友上來幫忙指一指(點對即小豬得到的獎勵是變成大象。)

4、出示袋鼠(4只)4只袋鼠是用數字幾來表示?小豬又要選擇了,請小朋友上來幫忙指一指(點對即小豬得到的獎勵是變成袋鼠。)小豬現在可以和袋鼠一樣跳得高了。

5、出示鸚鵡(6只)6只鸚鵡用數字幾來表示?小豬又要選擇了,請小朋友上來幫忙指一指(點對即小豬得到的獎勵是變成鸚鵡。)

6、啊呀,小豬從樹上掉到泥潭裏了,快活得打起滾來,小豬玩得肚子餓了。動物們都該餓了吧,我們來給它們餵食物吧。

三、午餐會

1、配合課件,給小動物喂數字7相等數量的食物。

分別請小動物品嚐與數字7相等量的食物,三個盤子中選擇一份,如果答對了,就有鮮花掌聲;否則是炸彈。

2、數操作:給動物餵食。

(1)師示範喂小豬吃餅乾。出示紙盤小豬(盤內數字貼卡是7),“小豬要吃幾塊餅乾,請小朋友把一樣多的餅乾放在盤子裏,你想應該怎麼放?”請一名幼兒操作。“他把哪張卡片送給小豬了,放得對不對?爲什麼?(它們都是7個)

喂袋鼠吃點心,(盤內數字貼卡是7),“袋鼠要吃幾樣點心,你要怎麼放?”請一名幼兒操作。“他把哪張卡片送給袋鼠了,放得對不對?爲什麼?(它們都是7個)

(2)小組活動

第一、二組,給動物送餅乾、飲料。動物盤上的數字是幾,你就從操作卡中選一樣數量的給它。

第三、四組,給動物送點心。動物盤上的數字是幾,你就從操作卡中選一樣數量的給它。

第五組,給動物送花片。第六組,給動物送點卡。

(3)點心加工廠。區域遊戲時可以到點心加工廠,加工點心。用彩筆和印章按數印點。

餅乾上的數字是7,即點畫7個點子;蛋糕上的數這是5,即印5朵花;

四、動物回家

天黑了,動物們要休息了,小豬和我們要回家了。

我們想一想今天小豬在動物園裏遇到了哪幾種動物,看圖點數。

回到家小朋友可以和爸爸媽媽講一講這5種動物小豬是怎麼變出來的。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意圖:

電話是現代溝通工具,又是幼兒熟悉的物品,並且電話號碼蘊含了豐富的數知識和經驗。中班的孩子剛剛從小班升上來,由於電話號碼都是9以內的數,數點對應也是中班幼兒需要逐步掌握的,將電話號碼和數活動有機整合。因此設計了此次數學活動《家中的電話號碼》。讓孩子們瞭解家裏的電話對其產生一定的興趣,知道電話號碼是由數字組成的。在遊戲中嘗試數與點對應,瞭解並積累有關數經驗。

活動目標:

1、知道電話給人們帶來的方便與好處。

2、運用數、物、點對應經驗,知道朋友電話號碼。

3、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各種打電話的場景畫面。

2、記錄家中的電話號碼、0----9數字卡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觀察畫面,談論並出示電話記錄紙

1、電話有什麼用?

小結:電話可以讓我們和好朋友互相聯繫,分享彼此的快樂。

2、記住家中電話號碼有什麼好處?

小結:如果迷路,在幼兒園裏身體不適,都可以打電話到家裏。

3、介紹幼兒園電話,數數有幾個數字,記住幼兒園電話有什麼用。

小結:如果生病了,可以打電話給老師。如果爸爸媽媽有事要晚點來接我們,也可以打電話給老師。

二、解讀電話記錄紙

我們如果想和班級裏的好朋友打電話就要知道他們的電話號碼。

瞭解電話記錄紙:我們可以用花紋、點點、小棒變成數字,來記錄每個小朋友的電話號碼,數一數一共有幾個,然後找到相應的數字貼在它的下面,就能把電話號碼變成數字,知道好朋友家裏的電話.

三、幼兒操作

每人一份電話號碼紙,把電話號碼中的.點子變成數字。

四、分享交流

模擬按記錄紙上的電話號碼撥號,如正確,對方即用鈴聲表示打通;如錯誤,則共同檢查錯在哪個數字上,該怎麼變。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環節設計層層遞進,談話導入自然而且直入主題,有效地集中了幼兒的注意力,親切自然地將幼兒的情緒帶入到活動中來。緊密聯繫幼兒生活實際,而且難度不是太大,適合幼兒發展水平。幼兒的學習主動性有了加強,給了幼兒發揮想象的自由和機會,提高了幼兒動腦,動口和動手的自主探究能力。通過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讓幼兒都能真正動起來,使每個孩子都主動、積極地去記,這樣才能使幼兒自己遇到緊急問題時會使用這些號碼,同時也增強了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讓幼兒相互討論,教師、幼兒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形成合作學習機制。爲幼兒提供更加廣泛、自由的探索空間,真正體現幼兒的主體性,使其成爲學習的真正主人。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不受物體大小、顏色、形狀、空間排列形式等因素的影響,初步感知6以內數的守恆。

提升目測點數的能力。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海底的朋友》動畫視頻;“小丑魚的舞蹈”情景圖片;“海星”情景圖片;“海底生物連連看”圖片。

紙面教具:《海底生物連連看》。

活動過程

播放動畫視頻《海底的朋友》,導入情境,激發幼兒興趣。

熊貓奇奇和妙妙要去認識新朋友,我們一起去看看,他們是去哪裏?認識了哪些新朋友?

出示情景圖片“小丑魚的舞蹈”,引導幼兒感知物體的數量不受排列形式的`變化而改變,初步感知數的守恆。

奇奇和妙妙在海底遊啊遊,遇到了一羣小丑魚,小丑魚們正在表演舞蹈,請你數一數,一共有幾條小丑魚?

小丑魚們變換了第一個隊形,排成了一排,現在有幾條小丑魚?

小丑魚們變換了第二個隊形,圍成了一圈,現在有幾條小丑魚?

小丑魚們變換了第三個隊形,排成了S形,現在有幾條小丑魚?

小結:6條小丑魚一會兒排成一排,一會兒圍成一圈,一會兒又排成S形,無論他們的隊形怎樣變換,數量都沒有變,還是6條。

出示情景圖片“海星”,引導幼兒感知物體的數量不受大小、顏色、形狀的變化而改變,進一步感知數的守恆。

奇奇和妙妙繼續往前遊,遇到了很多成羣結隊的海星。

這些海星的大小、形狀、顏色有什麼不同?

你覺得哪一羣的海星最多?請你數一數。

小結:每一羣的海星無論大小、形狀、顏色有什麼不同,他們的數量是一樣的,都是5只。

出示圖片及紙面教具《海底生物連連看》,引導幼兒鞏固數的守恆。

1、發放紙面教具,鼓勵 幼兒操作。

奇奇、妙妙在海底還認識了很多海底生物,看看都有誰?把數量一樣的海底生物連起來。

2、出示圖片,驗證正確的答案。

活動延伸

區域活動

在數學區中投放圍棋,鼓勵幼兒用固定數量的圍棋排列出不同的圖案。

日常活動

組織幼兒6人一組,聽音樂隨意走動,每次音樂停止時排列出不同隊形。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體驗四等分的含義,知道整體大於部分,部分小於整體。

2、發展幼兒操作和判斷推理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教具:小熊、蛋糕、各種幾何圖形、四等分圖片。

2、學具:沒組放有小蛋糕、幾何圖形若干。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小熊分蛋糕,引起幼兒學習四等分的興趣。

師:小熊要把蛋糕分乘一樣大的四部分,該怎樣分呢?

二、基本部分:

(一)實物等分

請幼兒把蛋糕分成一樣大的四部分,並說一說自己是怎樣分的。

教師小結使幼兒明白一個物體分成一樣大的四部分叫四等分。初步理解四等分的含義。

(二)圖形等分

1、師:“老師爲小朋友準備了很多的.幾何圖形。你們能不能把它們四等分呢?”引導幼兒把幾何圖形四等分。

2、請幼兒說一說自己是怎樣分的,啓發幼兒想出和別人不一樣的分法。

3、教師總結幾何圖形四等分的方法,使幼兒對四等分的含義有進一步的理解。

(三)比較大小

師:等分後的圖形和原來的圖形一樣大嗎?什麼地方不一樣?誰大誰小?

啓發幼兒觀察比較等分前後圖形大小的變化。感知整體大於部分,部分小於整體。理解整體與部分的關係。

(四)判斷遊戲

教師出示等分、不等分的圖形卡片,請幼兒觀察是不是四等分,爲什麼?

在判斷遊戲中鞏固幼兒對四等分的認識。

三、活動延伸:

師:小朋友,你們能不能把等分後的圖形再四等分呢?

本次活動在等分遊戲中結束。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引導幼兒比較兩種物體的高矮,懂得高與矮的比較是相對的。培養幼兒比高矮的興趣,發展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懸掛氣球,同樣大小的紅色、綠色大長方體積木各一塊,兩張小雞和小鴨圖片,一把貼絨小椅子。

2.每人一份高矮不同的材料:紅色、綠色的小長方體積木、圓柱體積木各若干,木珠若干,大小不同的量杯各一個,套管、盤子各一個。(盤子的.正面有方格,反面有凸釘)

活動過程:

集體活動:

1.誰拍到了氣球

請甲乙兩名幼兒來拍懸掛着的氣球(不能踮起腳或跳躍),可看到甲拍到了氣球,乙卻拍不到。(教師爲什麼甲拍到了氣球,乙卻拍不到――引出比高矮話題)

2.與同伴比高矮

幼兒兩兩組合比高矮(也可以和老師比),講出誰高、誰矮或兩個人一樣高。自由交換夥伴再比,可多次進行。(教師:甲和乙比,甲高乙矮;甲和丙比,甲矮丙高)

3.比用具

幼兒在活動室中自由尋找兩種用具比較高矮:如熱水瓶高,杯子矮;組合櫃高,小椅子矮……

4.比積木

教師出示紅色、綠色長方體大積木各一塊,變換擺放方法,讓幼兒觀察比較:兩塊積木平放――一樣高;紅積木豎起來,綠積木平放――紅高綠矮;紅積木平放,綠積木豎起來――紅矮綠高。教師拿掉紅積木,問:綠積木是高還是矮?(幼兒無法比)由此使幼兒懂得了一種物體不能比出高矮,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體之間才能比出高矮來。

分組操作:

幼兒人手一份高矮不等的材料進行比較。

1.讓幼兒用同樣方法將相同數量的小長方體積木在桌子上搭高。(教師問:你們誰搭得高,誰搭得矮?幼兒:一樣高)

2.讓幼兒將相同數量的木珠穿入套管,再插在凸釘盤上,相互比高矮。(教師:看看誰插得高,誰插得矮?幼兒:一樣高)

3.讓幼兒將大小不同的兩隻量杯比高矮。(教師問:哪隻高,哪隻矮?幼兒:大杯高,小杯矮)

4.請幼兒把6塊紅圓柱體積木搭在一起,再把5塊綠圓柱體積木搭在一起,然後比一比。(教師:哪個高,哪個矮?幼兒:紅圓柱體積木比綠圓柱體積木高。教師:用什麼方法能讓紅圓柱體積木比綠圓柱體積木矮呢?幼兒:拿走兩塊紅圓柱體積木,或加上兩塊綠圓柱體積木就行了)

演示遊戲:

1、教師出示小雞、小鴨的圖片(遮住下半部分)玩遊戲。(教師用小雞的口吻說我小雞高,你小鴨矮。教師然後又用小鴨的口吻說:不,我小鴨高,你小雞矮)

2、教師請幼兒判斷一下小雞、小鴨哪個高,哪個矮?(幼兒可能回答一樣高,因爲它們的下半部分被布遮住了,從頭部看是一樣高的)

3、教師揭去遮蓋的布,幼兒看到小雞站在小椅子上,小鴨站在地上。再請他們想一想,小雞、小鴨哪個高,哪個矮?教師可邊說邊把小雞從椅子上取下來與小鴨比,使幼兒懂得比高矮必須在同一平面上。

延伸活動:

1、教師讓幼兒到操場上去找任何一種物體與自己比高矮。如,讓幼兒比過後說,我和大樹比,樹高我矮;我和欄杆比,我高欄杆矮。教師提醒幼兒要站在同一平面上做比較。

2、教師請幼兒回家後和爸爸、媽媽分別比高矮,如果小朋友和爸爸、媽媽三個人一起比高矮,該怎樣比?把比的方法告訴大家。

活動評析:

1、設計中將高與矮比較中的相應性、相對性、可變性巧妙地滲透在集體活動和分組操作中。在演示遊戲和延伸活動中,還進一步揭示了不同的物體比高矮時,必須在同一平面上。這樣,有利於幼兒仔細觀察、多做比較。

2、設計中的各環節注意動靜交替,既有拍氣球時的向上跳躍等活動性比高矮設計,又有桌面組合、擺弄操作材料等安靜性比高矮設計。幼兒不僅人人有親身投入比較活動中去的機會,同時還有思考、判斷、應用和再創造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