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手工活動教案【熱門】

幼兒園手工活動教案【熱門】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6W 次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手工活動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手工活動教案【熱門】

幼兒園手工活動教案1

活動目標:

1、幼兒積極參與摺紙活動的興趣。

2、提高幼兒動手能力,學習看圖示摺疊。幼兒耐心細緻的手工習慣。

3、學習鞏固雙三角的摺疊方法,並在雙三角的基礎上摺疊成熱帶魚

活動準備

1、摺紙步驟圖一張。

2、已摺好的熱帶魚若干只。

3、色紙、油畫棒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出示摺好的各色熱帶魚,啓發幼兒欣賞,激發幼兒的製作興趣

二、出示摺紙步驟圖,教師示範摺疊一遍。

1、取正方形的色紙,將下邊對上邊折,顏色面朝外。

2、將左右兩角沿箭頭方向內折成雙三角(可先折出痕跡再向內折,這樣更容易)。

3、將面層上端兩角沿虛線交叉在下角上。

4、將後層上下兩角沿虛線折,然後翻面。

5、用油畫棒添畫眼睛,花紋即可。

三、幼兒看摺紙圖,一步一步折熱帶魚,教師巡迴指導。

鼓勵幼兒耐心看圖,折平整,大膽地添畫。

四、將幼兒摺好的'熱帶魚貼在一張塗成藍色的大紙上,讓幼兒添畫水草、泡泡等,做成一幅《海底世界》圖,引導幼兒同伴的摺紙作品。效果分析:

幼兒園手工活動教案2

【活動目標】

1. 體驗創造性的裝飾面具的樂趣,在交流中感受成功的喜悅。

2..嘗試用各種輔助材料進行臉譜裝飾,聯繫粘、畫、剪的技能。

3. 瞭解多種動物的輪廓並能畫出來,能夠用鮮豔的色彩大膽的繪製面具。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卡紙或掛曆紙、毛線、彩條、彩筆、膠棒

心理準備:根據主題活動,爲幼兒創設相關的環境,激起幼兒興趣,同時爲幼兒提供一個自由寬鬆的學習氛圍,讓幼兒更好的參與活動,發揮幼兒的主體性。可把桌椅圍成圓圈,讓孩子更方便的交流操作。

【活動過程】

 (一)遊戲導,吸引孩子學習的興趣

師:叮鈴鈴……

幼:誰呀?

師:我是小小郵遞員呀!

幼:哪裏來的信呀?

師:東營來的信呀!

幼:送給誰呀?

師:送給***

幼:叮鈴鈴……

(這個小遊戲孩子們都會玩,在課後已經玩過幾次。信依次送給34個小朋友,最後送到老師手裏)

師:哈哈,信又送回老師手裏了,那讓老師幫小朋友們看看信上都寫了些什麼呢?豎起耳朵仔細聽哦!噢!信上說啦,森林裏呀,要開一個聯歡晚會,請咱們大一班的小朋友參加。小朋友們你們想不想去森林裏和小動物們一起開晚會啊?

幼:想……

師:恩,老師也想和小朋友們一起去,但是信上說啦,這是動物的聯歡晚會,每一個小朋友都必須親手做一個面具,帶着這個自己做的面具才能和小動物一起玩呢!

幼:老師,可是我不會做啊?

師:看,這封信裏小動物已經告訴小朋友們面具應該怎麼做了,讓我們一起來學做這個動物面具好不好?每個小朋友都仔細聽哦!仔細聽你纔會做,老師看看那個小朋友做的最好看,能第一名去參加晚會!

(二) 結合圖片,講解動物面具的做法

師:看,這是什麼動物?邊說邊出示老虎面具的圖片,看看他有什麼特點?頭上寫着一個字,是什麼字?

幼:老虎,上面寫着“王”,老虎是森林之王。

師:對,這是老虎,森林之王,看看他的毛是什麼顏色的?形狀是什麼樣的?

(老師邊說邊在小黑板上畫老虎的輪廓,依次引導幼兒觀察動物的外形特徵)

師:我們做面具的第一步是畫,首先在你的卡紙上畫出你想畫的動物的圖案,然後給它塗上相應的顏色。

師:看,這是什麼動物?它的身上有很多的什麼啊?

幼:獅子,身上有很多的毛,長長的鬍子

師:對,獅子的身上有很多的毛和鬍子,那麼老師請小朋友們想一想,獅子的鬍子用什麼來做的,想想老師讓你們帶什麼來了?

幼:毛線

師:對,毛線可以當成獅子的鬍子。那要怎麼做呢?看,把毛線剪成一截一截的然後用膠棒把毛線粘上,就是獅子的鬍子了。如果不想用毛線的話可以直接畫在卡紙上,圖上相應的`顏色就可以了。

(老師依次呈現多種動物的面具圖片,兔子、貓咪、蝴蝶等,簡要介紹各種動物的畫法及做法。比如說兔子的頭髮可以用膠棒把彩條粘成小卷,粘在兔子頭上就是頭髮了。)

這一環節是關鍵環節,知識目標3在這一環節得到解決。

(三)提出要求,教師指導,孩子自己動手做面具

孩子們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動物面具,老師在做之前再依次強調,先在卡紙上畫出圖案,然後塗上相應的自己喜歡的顏色,再用剪刀按照輪廓剪下來,最後用毛線穿上戴在頭上。

這一環節是解決能力目標2的關鍵環節,孩子在操作時教師適時根據隨時出現的問題給予指導,注意特別照顧操作能力較差的幼兒,並記得隨時提醒幼兒注意使用剪刀的安全。

(四)引導幼兒相互欣賞,互相評價對方的作品

好,我們的面具做完了,但是啊,森林晚會要求很高,你們做的面具必須很完美才行,現在請小朋友欣賞、評價一下,你的小夥伴的作品,有哪些好的地方,有哪些不好的地方,比如說,我覺得她畫的很好,或者塗的顏色不夠亮,給你的夥伴指出來,並給你的面具起個好好聽的名字,我們互相改正,爭取做一個最最完美的面具,好不好?

這一環節是解決活動重難點的關鍵環節,情感目標1在這一環節得到實現。在互相交流欣賞的的過程中,孩子們學會如何與其他小朋友友好相處,並感受成功的喜悅。

【活動延伸】

對幼兒的教育不是一節課一個活動就可以完成的,而是與活動的前延後續分不開的,所以在活動結束後,播放《森林進行曲》,組織幼兒帶上自己製作的面具,加上班上的動物木偶,一起開一個小小的聯歡晚會。

幼兒園手工活動教案3

美術手工活動教案

活動名稱:《奇妙的圓》

年齡班:大班

活動目標:

認知目標: 讓幼兒認識各種不同材質的圓。使幼兒在添畫過程中知道圓能變成各種有趣的東西。

技能目標:幼兒可以學習各種剪、貼、畫、捏等各種手工技法,可以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

創作目標:幼兒能運用不同技法和材質製作出不同造型的圓的模型。在顏色和造型上創新。

情感目標: 讓幼兒和幼兒之間學會相互合作幫助。

重難點: 幼兒能夠正確的在圓形上運用各種添加和畫法。

教學準備:PPT、水彩筆、各種不同材質的圓形(熟雞蛋、紙筒、紙盤子)、各種顏色的卡紙、橡皮泥、剪紙工具、膠水

教學過程:

(一)導入部分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圖形寶寶,讓我們來看看是什麼吧!

用PPT播放圖片:

幼兒回答:圓形寶寶

老師:小朋友們你們還知道有什麼東西是圓的嗎?

幼兒回答:略

(二)示範講解’

好了下面來和老師一起去看看有哪些東西是圓的

這是一個紙盤子,它是不是圓形呢,但是呢它現在是白白的我們可不可以讓它變一變。來看看它可以怎麼變

咦,變成了一個娃娃的臉,它是怎麼變的呢?對是畫的和粘的。

我們在看看下一個圓吧!

這是一個雞蛋,它是不是圓的

呢!我們看看它可以變成什麼樣子,看看小朋友還認識它。

小朋友們

還認識它嗎,對是雞蛋,不過它變漂亮了,他們是怎麼變的呢,他們是用橡皮泥和各種紙來裝飾的。

我們在看看另一種圓

在家裏看見過嗎,現在我們看它變裝吧, 這是一些圓形的紙筒,你們

哇!變成各種可愛的娃娃了。他們是用各種顏色的紙剪出眼睛,頭髮,鼻子等把它粘在紙筒上,然後就成了可愛的娃娃了。

(三)佈置作業

好了現在呢小朋友們用老師帶的各種材料的圓來製作你喜歡的`圓形寶寶,不過老師有要求哦,

1、可以2個小朋友合作一起商量製作,也可以自己單獨製作。

2、製作過程中不可以大聲說話和吵鬧。

3、不可以在別的小朋友的作品上製作。

4、可以自由選擇不同的製作方法,比如繪畫、剪紙、橡皮泥等方法。

(四)巡迴指導

1、對能力好的幼兒在造型方面要求創新。

2、對能力中等的幼兒可以運用自己會的技法獨立完成作品。

3、對能力弱的幼兒手把手的指導他們完成最基本的上色、剪貼和造型製作。

(五)評價小結

造型:造型美觀、好看,材料運用恰當。

色彩:顏色搭配好看,色彩鮮明,與作品顏色要求合適。

創意:作品製作大膽、有含義,構思新穎、有創造性。

構圖:構圖組合正確,構思與技巧達到意返天成、率真自然。

態度:態度認真,積極。

課程總結:

1、本節課可以讓幼兒在生活中細心地觀察不同事物的另一面。

2、可以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

3、展示幼兒作品,教師與幼兒共同欣賞。並從造型、色彩、創意、構圖、態度等方面評價幼兒作品。

4、幼兒與幼兒合作完成,可以讓他們養成一個相互合作的習慣。

20xx級31班

第五組:彭紅玲

幼兒園手工活動教案4

製作意圖:

1、在教學中只單純運用圖片、掛圖進行操作來吸引孩子的興趣是不夠的,不能更好的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2、孩子的天性是好奇的,總是喜歡看一看,摸一摸,爲了讓幼兒在探索、思考、操作、觀賞中掌握有關的平衡知識,從小培養孩子愛科學,因此,我們製作了這個玩教具。

教育價值

1、雞媽媽和小雞的製作可以激發幼兒愛科學,瞭解物體不倒的方法和原理。

2、根據物理學平衡知識的種類和物體的穩度,打下了感性的知識基礎,在玩不倒雞時感受到一個物體的底部較重,上部較輕,而且底部凸球形的它就能達到自然挺立的狀態。

3、既可以供觀賞之用,還可以給幼兒玩耍。

4、培養幼兒愛科學的'意識。

選擇材料:大飲料瓶兩隻、綵帶、即時貼、天然泥、一個乒乓球、塑料繩、鐵絲、黑毛線。

製作方法:

1、大雞的製作:將兩個大飲料瓶都從中間斜着剪下來,其中一個下半部分做雞身的底部,上半部分當作雞尾,另一隻飲料瓶的上半部當作雞的上身,把瓶口剪去粘上乒乓球當作雞頭,雞身的底部放上天然泥,能夠自然豎立,雞身的底部、雞尾、雞頭三部分插接好,粘貼牢固,用綵帶剪成羽毛,有層次的粘貼好,即時貼做雞的嘴、眼、雞冠。

2、小雞的製作:用塑料繩做成一大一小的塑料球,用剪刀剪整齊;用鐵絲把兩個球連接起來;用鐵絲做成小雞的兩條腿、一張嘴,漏出鐵絲的地方纏上塑料繩;用黑毛線從頭的中間穿透、打結雞的眼睛即可做成。

幼兒園手工活動教案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看圖折三角,拼插成飛機的方法。

2、培養幼兒探索學習的能力和認真做事的態度。

活動準備:

教具:飛機範樣一架;摺紙步驟圖和拼插順序圖;藍天背景圖一幅,電子琴;課件。

學具:每人一架玩具飛機和兩個摺好的三角形;彩色正方形摺紙若干;每組一套摺紙步驟圖和拼插順序圖。

活動過程與指導:

一、開始部分聽音樂開飛機進活動室

師:小朋友你們看我們的手裏都有一架小飛機,今天我們做飛行員開飛機好不好?(聽音樂)開起我們的小飛機來了!嗚!小朋友自己開起來,自由自在的飛!

二、基本部分

1、組織幼兒觀看飛機課件進一步觀察飛機的外形特點。

師:小飛行員們看天空那邊也飛來了幾架飛機我們去認識一下吧?(幼兒觀察)小飛行員們剛纔小朋友們看了這麼多飛機,你們也都開着小飛機,那誰來說一說飛機是什麼樣的呀?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回答。

教師總結:飛機由機頭、機身、機翼、機尾。

把飛機安全快速的降到飛機場吧!放好飛機就趕快坐到小椅子上吧!

2、觀察拼插飛機範例。

師:小朋友們你們這麼喜歡小飛機,看!這是張老師自己用手摺的一架小飛機,你們喜歡嗎?小朋友們這麼喜歡那我們就自己動手摺一架這樣的小飛機吧!

師:那我們來看一下這架小飛機是怎樣做成的,咦?看後提問:

a、飛機是怎樣做成的?(插起來的)

b、用什麼插起來的?(摺好的三角形插起來的)用幾個這樣的三角形插起來的?(5個)

3、觀察摺好的三角形,並試着把兩個三角形插結起來。

師:這個三角形一頭尖尖的,外面還包着一個三角形,能打開是兩層的。上面有許多的小口袋,讓幼兒尋找小口袋都在什麼地方?

幼:幼兒尋找,回答問題。(上面有橫着的小口袋,左右有斜着的小口袋,後邊有豎着的小口袋,幼兒試一詩、摸一摸這些小口袋)師:小朋友觀察的真仔細,找到了這麼多的小口袋,那小朋友這些小口袋是幹什麼用的呢?

幼:插飛機用的。

師:讓幼兒試着把兩個三角形插結起來。教師示範三角口袋的插法4、幼兒看步驟折三角插飛機教師巡迴指導。

教師交待要求:

a、再折三角的時候注意仔細認真,一定要着的平整。

b、再插飛機的`時候一定要差的牢固結實。

c、還可以自己想象設計飛機。

三、作品展評,注意環保

師:小朋友折的飛機都飛上天空了,你們覺得那架飛機折的最好好在哪裏?

幼:幼兒回答教師問題,並把不對的改正過來。

師:小朋友今天都折得非常棒老師看了非常高興,所以老師一人給你們準備了一個小獎章。(幼兒粘貼小獎章)師:小朋友帶上小獎章可真神氣,真像一個一個的小飛行員,學做飛行員開飛機,到室外參觀風景,結束課堂。(聽音樂)

活動反思:

交通工具與人的生活密切相關。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科技成果在交通工具中的運用,使交通工具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極大的方便。而飛機則是現代交通工具中較爲重要的一族,摺紙飛機是幼兒在瞭解了飛機的種類、主要部件名稱和用途後的一節生成活動,它進一步培養幼兒對飛機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及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動手能力。

在活動前我瞭解到我班有4名幼兒有摺紙飛機的經驗,但大部分幼兒還是第一次接觸。因此我選擇了最簡單的摺紙飛機方法。活動時我先完整演示摺紙飛機的過程,讓幼兒有一個大致知道摺紙飛機的方法,引起幼兒對摺紙的興趣。然後我將廣告紙分給幼兒,讓幼兒與我一起一步一步折飛機,並在每一步講解後出示示意圖。活動結束後大部分幼兒都能完成一隻飛機的任務,目標的達成度高。

但是由於不經常接觸摺紙活動,我發現幼兒對摺紙的基本要求還不太瞭解,每次折下去後沒有壓平摺痕,導致飛機的尖角不夠尖,還有些飛機會散架。我應該在這之前強調一下摺紙的基本要求,做到邊與邊對齊,角與角對齊,折現壓平。其次,摺紙飛機第一步中間的摺痕很重要,之後的每一步都要看清這條摺痕,並與之對齊,二我在第一步時沒有強調,導致有些幼兒在之後的步驟中不清楚到底邊與那條線對齊,從而這出來的飛機並不乾淨。折飛機可以在桌子上進行,而我爲了讓所有幼兒看清步驟叫他們坐在上課位置蹲在小椅子上折,在活動中發現幼兒的隨意站立倒是遮住了部分幼兒的視線。

最後可以將多餘的廣告紙投入到區角,供有興趣的孩子繼續折飛機,發展幼兒的摺紙能力。

幼兒園手工活動教案6

活動目標

1、探索、討論如何將紅薯葉變成“鏈子”。

2、嘗試用紅薯葉製作耳環、項鍊或頭飾並佩戴在身上。

3、體驗紅薯葉創意玩兒帶來的樂趣,並能自信大膽地展示自己的作品。

重點難點重點:

用紅薯葉製作配飾並佩戴在身上。

難點:探索如何將紅薯葉變成“鏈子”。

活動準備

1、場地準備:幼兒園屋頂植物園的紅薯地、小椅子圍着紅薯地坐成半圓

2、材料準備:紅薯葉、製作步驟圖、幼兒成品圖、小夾子、t臺秀音樂、黑板、粉筆、拉桿音響、提前用紅薯葉做好的配飾(教師在課前佩戴在身上)

活動過程

一、觀察教師身上佩戴的紅薯葉配飾,激發幼兒的興趣。

孩子們,你們來看看今天湯老師身上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嗎?(幼:你戴着…)

你們知道這些漂亮的配飾是用什麼做的嗎?(幼:葉子、紅薯葉…)

總結:老師身上這些好看的配飾都是用紅薯葉做的,悄悄告訴你們哦咱們的爸爸媽媽小時候家裏條件差,買不起玩具,那時候他們就用紅薯葉做成項鍊耳環玩遊戲,我們今天也來體驗一下爸爸媽媽們小時候的玩具吧!

二、幼兒探索如何將紅薯葉變成“鏈子”

1、教師提問,幼兒探索。

湯老師給你們準備了一些紅薯葉,你們先來探索一下,可以用什麼方法將紅薯葉變成鏈子?想到方法後就去試試看,能不能成功?

2、教師在黑板記錄幼兒的探索結果。

你想到了什麼方法?成功了?還是失敗了?(幼兒分享自己的探索結果,教師用圖記錄)

三、出示步驟圖,總結方法:掰和撕

1、梳理總結幼兒剛纔的探索結果,並分析出方法:掰和撕

你們都動腦筋想了好多方法,其實要把紅薯葉變成鏈子其實是有訣竅的喲,我們來看看這個訣竅你們剛纔有沒有想到過哦,這個訣竅就是掰和撕,我們一起來看看步驟圖。(出示步驟圖)

2、欣賞成品作。

學會了這個方法我們就可以製作出各種配飾:耳環、項鍊、頭飾…(出示成品圖)

四、兩人一組相互合作

接下來請你們來當設計師,兩個小朋友一組用紅薯葉做出漂亮的飾品佩戴在身上。完成後我們一起去參加紅薯葉t臺秀!

五、結束活動:紅薯葉t臺秀

教師播放音樂,進行t臺秀表演。

五、延伸活動

將紅薯葉帶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玩,聽聽爸爸媽媽講他們兒時的故事,聊聊爸爸媽媽們小時候都玩兒些什麼呢。

活動總結

通過本次活動的開展,幼兒認識到原來看似普通的紅薯葉,還有這樣的創意玩兒法。

在探索紅薯葉變“鏈條”的過程中,孩子們從剛開始的不敢動手到後來積極思考,一步一步在探索和記錄中梳理經驗,最後共同總結出方法,幼兒得到了自主的發展。

在操作環節,幼兒兩兩合作用掰和撕的方法,製作紅薯葉配飾並相互佩戴,在培養幼兒動手能力的.同時,讓幼兒體會到合作的快樂。

最後的紅薯葉t臺秀使整個活動達到高潮,孩子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他們的激情在音樂和氛圍中燃起來。

總的來說本次活動效果很不錯,教師充分調動了幼兒活動的積極性,教師與幼兒互動非常好,如果能將記錄的方式換成思維導圖,應該可以更好的效果。

幼兒園手工活動教案7

教材分析:

編織是深受幼兒喜愛的一種美術活動。它造型多變,具有天然、樸素、清新的藝術特色,是傳統民間工藝。中班幼兒動手能力逐漸增強,對色彩的感知能力不斷提高。本次活動帶領幼兒走進“編織地毯”的世界,引導幼兒在動手操作中學習編織方法,感受造型的美,激發幼兒熱愛民間藝術的情感。活動開展過程中,充分給幼兒自主學習與探究的空間,引導幼兒自己看編織圖示學習編織的方法;創設我是“小小設計師”情境,引導幼兒創造性地爲動物家設計不同的地毯;在練習編織同時,鼓勵幼兒關心、幫助他人,體現了整合的教育思想。

活動目標:

1。能夠用兩種或兩種以上顏色的彩條通過疊壓的方法創造性地編織地毯。

2。初步學會看簡單的.編織步驟圖,能大膽介紹自己編織的小地毯。

3。喜歡自己編織的小地毯,感受不同色彩編織出的小地毯所帶來的美。

活動準備:

教師自制課件(《各種各樣的地毯》:不同款式、色彩的編織地毯作品;《森林動物的家》:小兔、大象等動物的臥室、書房等)。

長短不同的彩色紙條若干,編織地毯的步驟圖,水彩筆,剪刀,膠棒。

4。“幼兒學習材料”一—《能幹的我》。

活動過程:

一、播放課件,引導幼兒欣賞各種各樣的編織地毯,引發幼兒學習興趣。提問:你看到的地毯是怎樣的?你喜歡哪種款式?

簡單介紹地毯的作用、種類、功能,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二、出示編織地毯範例,請幼兒看編織地毯的步驟圖,自主探索用疊壓的方法編織小地毯。1。請幼兒閱讀《能幹的我》第8頁,指導幼兒學看編織步驟圖。

提問:你看懂步驟圖了嗎?哪裏還不明白?

指導幼兒學習步驟圖中“之”字摺疊的方法。

2。請幼兒看編織步驟圖,學習“疊壓”的方法,初步嘗試編織地毯。

提供長短不同的彩色紙條,請幼兒按步驟圖嘗試編織,幫助幼兒掌握“疊壓”的方法。

3。可提供編織地毯範例,引導幼兒拆一拆、看一看,進一步瞭解疊壓的規律,再次嘗試編織。

三、創設“我是小小設計師”遊戲情境,引導幼兒爲動物家設計不同的地毯,激發幼兒關心、幫助他人的情感。

1。播放課件《森林動物的家》,請幼兒當小小設計師,爲動物的臥室、書房設計、編織不同的地毯。

提問:動物需要哪些幫助?你想設計、編織什麼樣的地毯?

2。啓發幼兒根據動物的需要設計不同的地毯,進一步掌握編織的規律,鞏固“疊壓”的編織方法,鼓勵幼兒積極幫助他人。

3。可引導幼兒將自己的作品粘貼在《能幹的我》第9頁。

四、用幼兒作品佈置“漂亮的地毯展”,引導幼兒互相評價、學習,感受編織的美。

幼兒園手工活動教案8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用畫大小圓連接的方法,製作雪人賀卡。

2.在大小圓形連接的雪人基本造型上添加材料進行裝飾,開發幼兒想象力。

3.嘗試創造性地表現雪人的各種特徵,提升幼兒創造力。

4.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5.感受作品的美感。

二、活動準備

蟾蜍、松鼠、兔子、長頸鹿、小麻雀、青蛙的大頭飾,各色卡紙,彩紙,油畫棒,剪刀,胡蘿蔔、松果、紅辣椒、豆粒、亮片、乾果殼、樹葉、樹枝、毛根、布片等裝飾物,教學課件

三、教學重難點

1.大小圓連接在合適的位置,並能將白顏色塗在圈內。

2.有創造性地在雪人的身上添加各種裝飾物。

四、活動過程

1.欣賞賀卡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教師:小朋友,你們見過什麼樣的賀卡呢?

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好多的賀卡,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教師播放PPT課件,帶 領幼兒欣賞各種各樣的賀卡,爲後面的活動做經驗準備。)

教師:小朋友,你們知道爲什麼要送賀卡嗎?賀卡上面都寫些什麼呢?

小結:原來各種各樣的賀卡是用於聯絡感情和互致問候的。我們可以把自己的心願和祝福用賀卡的方式送給自己想要祝福的人。所以每張賀卡里面都藏着滿滿的愛。

2.情景故事表演,複習鞏固,並引出雪人賀卡製作方法。

教師帶領幼兒複習故事《有雪人的賀卡》,激發幼兒的興趣,爲接下來的活動做鋪墊。

教師:小朋友,冬天到了,天氣變冷了。蟾蜍和小青蛙都鑽進各自的洞裏再也不見面了。蟾蜍非常想念小青蛙,它準備怎麼樣表達自己對小青蛙的思念之情?

教師:這張賀卡是怎麼製作的?(教師將大頭飾分發給幼兒,引導幼兒進行角色表演。)

教師:雪人是由哪些圖形組成的?它的腦袋大還是身體大呢?上面還有什麼?(教師引導幼兒觀察賀卡上的雪人,加深印象。)

小結:原來雪人有一個圓圓的小腦袋,下面有個圓圓的身體,這兩個圓相親相愛地連在一起,變成了一個大雪人。兩顆松果做眼睛,胡蘿蔔做鼻子,葉子做嘴巴,樹枝變成了雪人的四肢。

3.教師引導幼兒交流討論,並示範。

教師:感恩節馬上就到了,我們也一起做一張漂亮的賀卡送給自己的朋友或者親人,好嗎?

教師:小朋友,你想在賀卡上畫些什麼?大家一起來說一說吧。(雪人、聖誕樹、花……)

教師:畫雪人的時候記住要讓兩個圓做好朋友哦,然後想想什麼可以做它的五官?老師這裏有很多的裝飾物品,你想怎麼裝飾小雪人呢?

幼兒:用毛線做雪人的頭髮。

幼兒:用毛根做雪人的四肢。

幼兒:用紅辣椒做雪人的嘴巴。

……

備註:教師呈現各種各樣的裝飾物,引導幼兒發散想象力,用不同的裝飾物創造雪人的各種造型。在幼兒表達創造雪人造型的.想法時,教師需要將幼兒的想法呈現出來,進行雪人造型示範,爲幼兒的製作做經驗鋪墊。

4.製作賀卡

教師:小朋友,你們面前有各種顏色的紙、油畫棒和一些裝飾品,請你選擇一張顏色的紙對摺,做成賀卡的樣子。然後再畫上雪人和其它漂亮的圖案,還可以用這些裝飾品讓你的賀卡變得更漂亮哦!

備註:

(1)教師引導幼兒安全使用剪刀。

(2)幼兒製作賀卡的過程中,教師要進行巡迴指導。

(3)製作完成之後,教師引導幼兒整理桌面及周圍衛生,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習慣。

小百科:起源唐太宗用賀卡給大臣拜年 每到新年和春節,上至國家元首,下至尋常百姓,都有向親朋好友寄送賀卡的習慣。賀卡這一特殊的祝福介質,究竟是何時誕生的,爲何會流傳至今,又經歷了怎樣的發展變化。

幼兒園手工活動教案9

陶土無危險、觸感好、可塑性強,陶土製作有利於幼兒發展小肌肉動作,提高想像力和創造力。幼兒園陶土教學活動應避免使用複雜、不安全的工具,儘量利用幼兒能掌握的簡單有效的方法,引導幼兒運用生活中的各種物品進行輔助製作,創作出豐富多彩的作品。

爲了引導幼兒充分感知陶土的特性,進一步激發幼兒塑造作品的興趣,更好地掌握陶土製作的技能,我們主要採用了以下幾種方法:

1.擀平壓印法。

先用小圓棒將泥擀平,然後利用塑料積木、筆套、蓋子等在泥上按壓,形成各種圖案。如用瓶蓋、梳子、回形針、鈕釦等壓印一張臉(如圖一),用衣夾壓印螃蟹的螯,用各種筆套、火柴盒壓印蝴蝶身上的花紋,等等。

2.平面鏤印法。

先把泥擀平,再用竹籤裁切所需圖形,或使用蓋子、小塑料積木、膠捲盒等當模具壓到底,鏤印出模具原形。這一方法比較簡單,但由於它能“切割”出各種有趣的形狀而深受孩子們喜歡。特別是讓孩子們利用切取的圖形進行組合,有利於他們思維的擴展。當這些分散而不規則的圖形經擺弄變成有趣生動的作品時,孩子們最具成就感。

3 .浮雕塑造法。在壓平的泥上用竹籤劃線成形,製成浮雕,或在擀平的泥上再用泥堆砌成立體造型,或製成各種半立體作品。這種方法跟紙上繪畫不同,它可以隨時描繪或增加、去除,十分方便、有趣。

4.粘土板組合法。

把擀平的泥用竹籤裁切成方形,再把它們組合成各種立體形象。如用四塊粘土板圍合成一盒子狀,加上屋頂,就變成了房屋。用三塊粘土板圍成船身,再用兩塊粘土板圍成船首,就做成了船隻。不斷變換組合的方式,可組合成不同的作品,如火車、鳥籠(如圖二)、隧道等。

5.整體捏塑法。

使用整塊泥,先捏出物體的粗略形體,再加工細部,用捏、雕、抓等方法制成一件完整的`作品

(如圖三)。剛開始,孩子會覺得有些困難,但無意間的成功塑造所帶來的歡樂將會使幼兒更加喜歡這種自由自在的塑造方法。塑造得像不像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培養幼兒的創造意識。

6.藉助輔助物成型法。

①用火柴棒、瓶蓋、冰淇淋匙板、小積木等作爲輔助材料表現作品的細部,可使本來不宜用粘土製作的物體變得可以製作,使幼兒體驗造型活動的快樂,提高造型能力。如用火柴棒做蝸牛的眼睛,用冰淇淋匙板做兔子耳朵等。

②利用小木棍或鐵絲做軸材,外裹粘土,製作飛機、鴕鳥(如圖四)等。還可利用乳酸菌飲料瓶等空容器做芯材,外裹粘土製成指偶等。

③將粘土與繩子粘連,可做成吉祥物、紀念章,供幼兒佩戴或送給父母、朋友,還可製作風鈴、門簾等懸掛起來。

④利用各種形狀的空瓶子,如牛奶瓶、果奶瓶等,在其外面裹上粘土,再塗上色彩或用其他色彩的泥裝飾,製成花瓶(如圖五)等。因爲製作的物品可以實際使用,所以幼兒特別喜歡。

⑤利用貝殼、枯草、樹葉等自然物跟粘土結合,做成有趣生動的作品,格外溫馨。如用貝殼和草穗裝飾“王冠”,用枯草當作刺蝟的刺,用瓜子表現鱷魚身上的突起物,等等(如圖六)。

⑥在粘土塊狀造型上插上各種顏色的厚紙,可製成各種動物。如鳥的翅膀、劍龍的刺(如圖七) 、蛇信子、海豚的鰭都可以用彩紙製作,大大滿足了幼兒的創作願望。

從幼兒創作的陶土作品來看,它們有的稚拙、簡潔,有的怪異、誇張,有的細膩、精巧,顯示出幼兒天真、活潑、樂觀向上的天性。寬鬆、自由的製作過程引發了幼兒的造型興趣。

幼兒園手工活動教案10

材料準備:藥瓶、電光紙、膠泥、硬紙片、針、線

製作方法:

1、你要想辦法找到9個小藥瓶,然後在裏面裝上各種顏色的水,之後還要在每個瓶蓋上穿根線;

2、用硬紙片剪個圓盤,中間穿上線,然後把藥瓶的線固定在圓盤的周圍;

3、用膠泥和電光紙做出各種好看的.圖案粘在瓶上就可以了哈!太好看了!又可以保護環境。

幼兒園手工活動教案11

活動目標:

感知並嘗試分辨長和短

重點難點:

感知並嘗試分辨長和短

活動準備:

遊戲本《毛毛蟲長大了》,根據提示剪開兩條毛毛蟲的卡片,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先將毛毛蟲卡片藏在身後,用神祕的.口吻激發寶寶遊戲的興趣,出示兩張毛毛蟲卡片,鼓勵寶寶說一說它是什麼。

師:今天我們班來了兩個小客人,要和寶寶們一起玩遊戲。

二、示範將兩條毛毛蟲卡片的一端對齊、重疊,請寶寶看一看、說一說哪個長哪個短;將其中一條有折線的毛毛蟲卡片按折線摺疊,然後重疊放在一起,請寶寶再看一看、說一說哪個長哪個短。

三、將毛毛蟲卡片分發給寶寶,鼓勵寶寶將兩張卡片重疊比一比,然後將其中一張有折線的卡片沿着折線摺疊後再比一比。

1.可鼓勵寶寶先隨意地玩一玩毛毛蟲卡片,再提示寶寶將兩張卡片的一端對齊、重疊比一比。

2.可鼓勵寶寶與同伴說一說哪個長哪個短。

幼兒園手工活動教案12

活動目標:

1.認識貓頭鷹,瞭解貓頭鷹的外形特徵和生活習性。

2.學會利用捲紙筒芯擠壓出貓頭鷹的頭部,再粘貼其他身體部位,製作出可愛的貓頭鷹。

3.體驗自己動手製作獲得成功的快樂。

活動重點:

認識貓頭鷹,學習動手製作貓頭鷹。

活動難點:

學習用捲紙筒芯擠壓出貓頭鷹的頭部,並在合適的位置粘貼各個身體部位,完成貓頭鷹的造型。

活動準備:

PPT、裹上彩紙的捲紙筒芯、身體部位、背景板等。

活動過程:

一、猜謎語導入:

枝幹上,站一鳥,不知叫它什麼好?貓的頭,鷹的嘴,翅膀它也有一對。日間睡覺,晚上忙,專抓老鼠保護糧。

二、欣賞貓頭鷹PPT,引導幼兒仔細觀察貓頭鷹的外形特徵。

師:請仔細看看貓頭鷹長得什麼樣子,看到它,你有什麼感覺?貓頭鷹的眼睛什麼形狀、顏色?嘴巴長得像什麼?

引導幼兒從整體到頭、身體、羽毛、腳等局部進行觀察並講述。

老師小結:貓頭鷹有着鷹的三角形尖尖的長嘴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橢圓身體,還有翅膀和腳。在漆黑的夜晚捕捉到老鼠,雖然貓頭鷹長得兇猛,但它是益鳥,是人類的朋友,我們都要愛護它。

三、講解制作過程和方法。

1.介紹製作材料:

出示小朋友們共同收集來的捲紙筒芯,幼兒觀察並討論這是用來當貓頭鷹的'什麼部位。另,老師準備好的貓頭鷹的各個身體部位如何粘貼。

2.講解制作過程:

--將捲筒芯的一頭壓出一個弧度出來,貓頭鷹的頭部兩隻角就出來了。

--找到貓頭鷹的眼睛、嘴巴,在背面抹點膠,粘貼在貓頭鷹身體上合適的位置。

--貓頭鷹的羽毛一排排粘貼在身體上,再將翅膀粘貼牢固,貓頭鷹就完成了。

四、幼兒操作,老師指導。

五、作品展示,討論交流。

請小朋友們一起欣賞大家的作品,談一談最喜歡哪一隻貓頭鷹,老師適當地評價。

幼兒園手工活動教案13

活動目標:

會用團泥和壓泥的方法制作小樹的新芽芽

重點難點:

會用團泥和壓泥的方法制作小樹的新芽芽

活動準備:

1、分好的橡皮泥人手一份

2、活動前與寶寶一起到戶外觀察過小樹的變化,引導寶寶找一找樹枝上的新芽芽,觀察新芽芽長在哪裏,看看新芽芽是什麼顏色的'。

活動過程:

一、將事先準備好的枯樹枝給寶寶看,引導寶寶觀察,並示範團泥和粘的方法,激發寶寶操作的興趣。

師:這些樹枝跟外面的樹枝一樣嗎?怎麼光禿禿的呀?我們一起幫它長出新芽芽吧!

二、請寶寶團泥粘貼,觀察並進行個別指導。

1、指導寶寶兩手手心相對轉動將橡皮泥團成球狀。如寶寶不會團,可進行個別指導。

2、如寶寶沒有把泥團粘在樹上,可用擬人的口吻提示寶寶。

幼兒園手工活動教案14

活動目標:

1、進一步學習撕、貼技能。

2、訓練手指的靈活性。

3、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習有序整理用具。

活動準備:

1、幼兒活動材料《紙工》。

2、漿糊每組一盒。

3、範例一個。

活動過程:

一、美麗的太陽。

1、小朋友,晴天的時候是什麼樣的?(會出太陽)太陽公公出來了給人的感覺怎樣?(暖暖的)太陽公公是什麼樣子的?你看過太陽嗎?對,我們擡起頭看太陽的時候,經常會覺得刺眼,那是因爲太陽發出了強烈的光芒。太陽的光芒是五彩的,你看,老師這裏就有一個五彩的太陽,你知道是怎麼做出來的嗎?

2、請幼兒欣賞老師的範例。

二、引導幼兒學習製作太陽的方法。

1、出示操作材料:今天楊老師就來教小朋友來做太陽,小朋友可要看仔細哦!

2、教師示範講解《太陽》的'製作方法。

(1)教師一邊示範製作一邊講解:

1、將太陽的沿外輪廓取下。

2、再把彩色紙撕下來。

3、再把彩色紙撕貼在太陽的周圍。

三、交待要求,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1、提出要求:要求幼兒先想想應該怎麼做,再動手製作;桌子地面都要理乾淨;碰到問題可以問老師也可以問小朋友。

2、幼兒操作,教師對能力較弱的孩子進行指導,請能力強的孩子幫助別的孩子(語言及動作),提醒保持乾淨。

四、結束活動。

1、小結幼兒製作情況,引導幼兒相互欣賞作品。

2、表揚做的好的幼兒。效果分析:

幼兒園手工活動教案15

目標:

1、 讓幼兒瞭解民間結婚貼紅雙喜的婚慶風俗。

2、初步掌握看圖剪雙喜的技能,

3、培養幼兒對民間剪紙藝術的喜愛之情。

準備:各種雙喜的剪紙範例、剪刀、紅色方形紙。

過程:

一、欣賞雙喜(一)

教師:請小朋友看看這是什麼字?你見過他嗎?在什麼地方見過的?

教師出示不同的雙喜,提問:你在什麼時候見過這些不同的喜字?

這麼多的喜字你最喜歡哪一個?爲什麼?

這些喜字是什麼顏色的?看到這麼多的喜字,你的心裏覺得怎麼樣?

爲什麼人們在結婚的時候到處要貼喜字呢?(幼兒討論)

教師小結:人們結婚的時候貼上喜字表示祝福新娘和新郎幸福美滿、白頭偕老。

教師:這個雙喜還有一個故事呢,你們想聽嗎?

故事《王安石寫雙喜》

傳說,在很久以前,有個人叫王安石,在一次回家的途中,無意間回答了一個問題,那戶人家見他非常聰明,便把他的女兒嫁給王安石,並且就在當天結婚,這真是一件大喜事。就在他結婚的'那一天,又傳來了一個好消息,說王安石考試中了狀元,做大官了,這又是一件大喜事。這兩件喜事在同一天發生了,王安石實在太開心了,於是拿起筆就在大門上接連寫了兩個大大的“喜”字,表達他現在高興的心情。於是,雙喜就在這個時候傳開了,以後人們在結婚的時候都貼上了許多的雙喜,表達美好的祝願。

二、剪雙喜

教師出示老鼠嫁女兒的圖片:知道嗎?老鼠爸爸要嫁女兒了,老鼠女兒有好多的嫁妝,可上面都沒有貼上“喜”字,老鼠爸爸實在太忙了,沒有時間去買“喜”字,咱們一起來幫老鼠爸爸剪“喜”字,好嗎?

教師出示剪“喜”字的圖示,瞭解摺疊方法及陰影部分所表示的意思。

教師示範剪雙喜:結婚的那一天桌子上有好多吃的東西,咱們一起來嘗一嘗。

教師每剪一個口子說一句話:我從右邊開始吃,吃一口喜糖開開心心、吃兩口吃三口喜糖甜甜蜜蜜,到對面吃一口棗子,早生貴子,回過來吃一口雞蛋,五子登科,再吃一口百合,百年好合,最後到對面吃一口蓮子,連生貴子。

三、幼兒操作,剪雙喜

教師提出注意事項:找到開口的地方,不會的可用模型代替等。

四、送“喜”字

教師:咱們一起把“喜”字送給老鼠爸爸,還要說一句祝福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