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熱】幼兒園戶外活動教案

【熱】幼兒園戶外活動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3W 次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戶外活動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熱】幼兒園戶外活動教案

幼兒園戶外活動教案1

設計意圖:

小羊是幼兒喜歡的動物,救小羊和扮演迷路的小羊幼兒更是喜歡。爲了發展幼兒的基本動作,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體驗與同伴遊戲的快樂,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合作意識,提高幼兒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敏性。

2、綜合練習走、跑、跳的動作,體驗團結友愛的情感。

活動準備

小羊頭飾、錄音磁帶、長繩(小河)、平衡木(小橋)、易拉罐(樹林)拱形門(山洞)

活動過程

1、熱身運動:放音樂《向前衝》帶領幼兒做體操進行熱身。

2、談話激趣:師:有一羣小羊迷路了,小朋友們想不想救小羊。(想)

3、遊戲規則:把幼兒分成兩隊,一隊扮演迷路的小羊,藏在山洞裏或藏在樹後面,一隊救小羊。救小羊的小朋友要鑽山洞、誇小河、鑽樹林、過獨木橋。找到迷路的小羊,然後一對一拉着小羊的手順原路返回。(救小羊的幼兒半路不能鬆開小羊的手。)

4、遊戲:《救小羊》佈置場地:山洞、樹林、小河、獨木橋。把幼兒分成兩隊,迷路的小羊藏起來。放歡樂的音樂,遊戲開始。第二次遊戲互換角色。

5、放鬆活動:老師帶領幼兒隨着音樂輕輕拍打自己的腿和身體做放鬆。最後扮演小羊跟着老師回教室休息。

活動反思:

通過這次活動,鍛鍊了幼兒團結友愛的精神,使幼兒懂得了同伴之間要互相幫助,既幫助了朋友自己又得到了快樂。

幼兒園戶外活動教案2

活動要求:

進一步瞭解鞏固幾種常見的水果並能夠根據其基本特徵進行辨別;能夠說出不同水果的顏色及其形狀;體驗遊戲時的快樂情感。

活動準備:

自制的大樹二棵,自制的水果圖片若干活動過程:

一,出示水果樹,激發幼兒興趣寶寶們,你們看一看李老師給你們帶來了誰啊?哦,你們看到了很多的水果寶寶和大樹媽媽!你們知道嗎,大樹媽媽啊開了一個幼兒園,所以啊有這麼多的水果寶寶來上幼兒園了!你們看看大樹幼兒園裏都來了哪些水果寶寶啊?

二,故事欣賞並討論

1教師操作演示教具並講述故事(1)水果寶寶在幼兒園學本領(2)蘋果寶寶經過香蕉,橘子和生梨寶寶的家(3)蘋果寶寶找到自己的家師問:

(1)蘋果寶寶找到自己的家了嗎?

(2)蘋果寶寶的家是什麼顏色的啊?

(3)蘋果寶寶還看到了誰的家?

討論:蘋果寶寶到家了可是還有香蕉,生梨和橘子寶寶沒找到家呢!我們等一下一起幫他們找好不好?不過啊在找之前我們要先看看他們穿着什麼顏色的衣服長得什麼樣子看好了才能幫他們找不然會幫他們找錯家的對不對?

三,遊戲"送水果"1、送沒回家的送水果寶寶回家(1)遊戲選一個自己喜歡的果寶寶把他從幼兒園裏接出來然後把它送到自己家裏去遊戲開始後,幼兒與家長一起往前走,到達果樹後家長抱起幼兒摘下一個水果,兩人一起手拉手往回跑,以先回到起點爲勝。

2、幼兒扮演水果寶寶再次遊戲添置大紙桶,調換水果房子的位置;自選頭飾;師講解玩法(2)鑽紙箱太陽下山了,水果寶寶要回家了,要鑽過一個黑黑的山洞(3)找到自己的水果房子3、教師小結寶寶們都很能幹把果寶寶都送到了家而且也很勇敢,不怕黑黑的山洞能很快的就找到自己的家了!(簡單的個別點評表揚)四,活動結束:品嚐水果樹媽媽啊覺得我們寶寶很聰明,她爲了感謝你們把果寶寶都安全的送到家準備送給你們一樣禮物。眼睛閉起來(老師在每人面前放一水果)

幼兒園戶外活動教案3

活動目標:

1.學習彈跳的方法,練習跳的動作

2.喜歡參加戶外活動,並能遵守遊戲規則

活動準備:

1.在室外平整的場地上,用墊子作爲荷葉

2.根據幼兒的彈跳能力適當改變圓圈和圓圈之間的距離

3.青蛙圖片

活動過程:

一、熱身活動導入

1.師:寶寶們,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小客人,請寶寶們看一下它是誰。(出示青蛙圖片)

2.師:今天青蛙寶寶要和小朋友們一起玩遊戲,小朋友們高興嗎?不過在玩之前,先請小朋友們和老師玩一個好玩的小遊戲,遊戲的名稱叫"小青蛙",請小朋友跟着我一起做(邊念兒歌邊做動作)"我是一隻小青蛙,抓蟲本領大手兒伸一伸,腿兒蹬一蹬,蹲下找一找小蟲,跳起來-------------吃掉它!"

二、進行遊戲

1.請幼兒分成男孩一排,女孩一排。

2.教師示範一次如何跳荷葉,再帶領幼兒進行遊戲。

3.師:青蛙哥哥和青蛙姐姐們,今天我們要到河對面去抓害蟲;可是,要到對岸我們必須要從荷葉上跳過去,那荷葉在哪呢?這些墊子就是荷葉,小朋友們要跟着老師一起跳過去。寶寶們,跳到河對岸每個青蛙寶寶抓一個害蟲,而且要邊跳邊念兒歌哦!現在我們一起跳吧。"小青蛙要抓蟲,跳一跳,呱呱呱,呱呱呱,抓到了!小青蛙要回家,跳一跳,呱呱呱,呱呱呱,回到家了!"

4.教師再次帶領幼兒進行"小青蛙跳荷葉"的遊戲。

三、增加遊戲難度

1.師:寶寶們,今天表現的都很棒,每個小朋友都抓到了害蟲,我們表揚一下自己吧!不過現在老師要加大這個遊戲的難度咯,因爲老師想看看那隻小青蛙還能跳得更遠。

2.把荷葉距離拉大加大遊戲難度,教師帶幼兒再跳一次荷葉。

四、放鬆活動

1.師:寶寶們,今天我們玩了什麼遊戲呀?

2.師:每個青蛙寶寶都抓到害蟲了,很開心吧,哪現在我們一起坐上小火車到別的地方去看看那裏還有害蟲吧!

幼兒園戶外活動教案4

設計思路:

幼兒對自然界的一切都充滿了好奇,對好玩的沙子更是有着濃厚的興趣,每次玩沙總是樂此不疲,於是我們便抓住了這一幼兒感興趣的課題設計並組織了此次活動——好玩的沙子。讓幼兒在玩沙的過程中充分體驗玩沙的樂趣,培養幼兒初步的探索嘗試精神。

活動目標:

1.在遊戲中感知沙子的特性。

2.初步瞭解沙子的用途,理解沙與人的關係。

3.激發幼兒利用各種工具進行沙中作畫,豐富幼兒的想象力。在遊戲的過程中培養幼兒分工明確,團結協作的精神。在本次遊戲活動中,培養幼兒機智勇敢,互相關心的良好品德。

活動準備:

乾淨的沙地、各種玩沙工具。(鏟、小桶、水、盆、廢舊紙箱等)大型紙箱,並且紙箱兩端相通,大袋子等。

活動過程:

一、漂亮的地下宮殿。

1.準備活動:帶領幼兒活動身體,學各種小動物走路進入場地。

2.向幼兒講述活動內容。

前幾天,老師做了個夢,夢見小螞蟻苦苦哀求我,請小朋友們幫她個忙,小朋友你們願意幫幫小螞蟻嗎?(願意)那先讓老師告訴你們小螞蟻們的心願吧!秋天到了,天氣涼了,別的小動物都有一個溫暖的家,可是小螞蟻卻沒有地方住,他們也想有個溫暖的家和許多可口的糧食,小朋友們讓我們一起幫助小螞蟻完成這個心願吧!

3、“怎樣幫小螞蟻完成心願”展開討論

A、我們給小螞蟻造個家。

教師:“小螞蟻喜歡住在什麼樣的`地方?”

幼兒:“住地下,我們給小螞蟻造個地下宮殿吧!”

教師:“地下宮殿怎麼造呢?”(展示材料給幼兒想象的空間)

幼兒展開豐富的聯想進行討論。

B、給小螞蟻準備食物。

4、漂亮的地下宮殿。

A、先用鏟子、手將沙地挖成一個大坑,再將紙箱連成一個長長的通道,然後放入挖好的通道。

B、將桶、布袋裝滿沙子。

C、用沙子將紙箱蓋起來,造成一個地下房子,兩個通道口不蓋沙保持通暢。

D、將裝滿沙子的布袋打上結做成糧食袋,擡進糧倉。

5、我說我評

幼兒互相欣賞作品。

二、過生日

教師和幼兒一起用溼沙子、紙杯、小盆等工具,將溼沙子做成一層層“蛋糕”,然後把冰棍棒插在“蛋糕”上面當蠟燭,玩過生日的遊戲。

三、攻城遊戲

教師與幼兒一起建堡壘。(小朋友們幹勁十足、堆了毀、毀了堆,在大家的合作下一座堅固的堡壘建成了。)

小朋友們手裏拿着“槍”,有的在守衛,有的在攻城,戰鬥在教師的帶領下進行的非常激烈。

小結:教師指出在遊戲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表揚了在戰鬥中表現好的小朋友。鼓勵那些膽小的小朋友要積極參加這些集體活動,培養堅強勇敢的精神。

幼兒園戶外活動教案5

一、名稱:

勇敢的小青蛙

二、目標:

1、讓幼兒勇於克服困難,挑戰各種障礙;

2、鍛鍊幼兒身體的平衡能力,能保持平衡在間隔的物體上行走,鍛鍊跳、躍的能力;

3、熟記遊戲規則,遵守遊戲規則。

準備:1、幼兒已有經驗,能根據老師的指令做相應的動作;

2、易拉罐若干(每3個用寬膠帶綁在一起),平衡木,有一定高度的紙箱,青蛙玩偶若干;

3、歡快動感的音樂;

4、中場佈置兩組相同的場地:小溪(有高度的紙箱)--獨木橋(平衡木)--沼澤地(間隔擺放的易拉罐),距離沼澤地3米處放上若干個青蛙玩偶。

三、過程:

1、準備活動:

師:"小朋友們好,今天天氣真好啊,我們一起做運動吧"。

聽老師的口令隨音樂模仿各種小動物的動作,如大象、小鳥等等,教師不做規範,幼兒可憑想象自由四散活動,進行熱身,最後要做小青蛙的動作。

2、(導入)師:"小朋友們學得可真像。今天有幾隻青蛙寶寶也像小朋友們一樣出來玩了,可惜迷路了回不了家,我們來幫助他們回家吧。你們有信心嗎?"

"先來學一些幫助小青蛙的本領吧,試試看,誰能走得穩。"

幼兒練習跨過小溪(有高度的紙箱),走過獨木橋(平衡木),走過沼澤地(間隔擺放的易拉罐)

幼兒自願分成幾個小組,自由練習,教師巡視指導,讓動作標準的幼兒演示,其他幼兒學習。

3、師:"本領學會了,下面我們要比賽,看誰先幫助小青蛙回家。"

佈置兩組相同的場地:起點--小溪(有高度的紙箱)--獨木橋(平衡木)--沼澤地(間隔擺放的易拉罐),距離沼澤地3米處(終點)放上若干個青蛙玩偶。

說遊戲規則:幼兒分成兩組分別站在起點處,遊戲開始,幼兒學青蛙跳至小溪處,跨過小溪,跳至平衡木處,走過平衡木,跳至沼澤地處,走過沼澤地,跳至終點拿起一個青蛙玩偶,跑回起點,下一位幼兒依次進行,最先完成的組獲勝。遊戲過程中一定要教育幼兒注意安全,觀察幼兒狀態。

進行遊戲。

4、遊戲結束教師放音樂,讓幼兒隨着音樂隨意的擺動身體進行放鬆。

5、總結,點評,整理物品。

四、活動延伸:

幼兒可將今天練習的本領教會自己的爸爸媽媽,同爸爸媽媽一起做遊戲。

幼兒園戶外活動教案6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內容,喜歡和老師一起朗誦兒歌,並能在老師的幫助下初步創編兒歌。

2.能認真觀察、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3.感受遊戲的樂趣,體驗學習的快樂。

活動準備

泡泡瓶若干。

活動過程

一、在遊戲中引導幼兒觀察並大膽講述

1.師(神祕的口吻):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了一樣很有趣的東西,你們想知道是什麼嗎?(先請小朋友閉上眼睛,教師吹泡泡,讓教室裏充滿泡泡。)小朋友睜開眼睛,快看是什麼呀?

2.師:你看到的泡泡是什麼樣子的?(鼓勵幼兒用各種詞語來描述看到的泡泡)我們一起捉一個大泡泡吧,再來捉一個小泡泡。

3.師:快來看看,我們的泡泡上還有顏色呢!都有什麼顏色?(幼兒邊觀察邊回答.隨着幼兒回答豐富詞彙:五顏六色。)

4.師:小朋友去追一個泡泡,看看能不能用手捉到它。你們捉到泡泡了嗎?泡泡哪去了?

二、師生邊小結邊學兒歌

1.師:剛纔我們看到的泡泡是什麼樣子的?幼兒回答後教師小結:吹泡泡,吹泡泡,吹出一個大泡泡,吹出一個小泡泡(請幼兒和老師一起邊說邊表演)

2.師:泡泡的顏色是怎樣的?(五顏六色)教師小結:五顏六色真漂亮。

3.師:泡泡、泡泡飛呀飛,飛到手心上就怎樣了?(泡泡不見了)教師小結:泡泡、泡泡飛呀飛,飛到手心上,咦?泡泡不見了!

三、再次感受並理解兒歌內容

1.師:老師把剛纔我們和小泡泡做遊戲的事情編成了一首好聽的兒歌,請小朋友聽一聽。(教師有表情地示範朗誦兒歌,幼兒欣賞。)

2.教師用手勢、動作鼓勵幼兒和老師一起朗誦兒歌。

四、通過遊戲,引導幼兒進行創編

1.師:我們一起來玩一個吹泡泡的遊戲吧,我們全班小朋友手拉手,變成一個大泡泡;再向圓心走變成一個小泡泡。(教師與幼兒一起,一邊朗誦兒歌,一邊表演。)

2.師:我們的泡泡還能飛到哪裏去?(將“飛到手心上”這一句進行內容替換。如:泡泡、泡泡飛呀飛,飛到頭髮上。咦?泡泡不見了!泡泡、泡泡飛呀飛,飛到滑梯上。咦?泡泡不見了!)

3.師:小朋友說飛到哪裏,就將它編到兒歌裏去。(依次請幼兒回答,然後邊做遊戲邊朗誦創編的兒歌。)

五、總結活動

師:老師今天還給小朋友準備了許多的泡泡液,我們一起到院子裏吹一吹、看一看,泡泡又飛到哪裏去了,我們再把它編到兒歌裏去,好嗎?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以遊戲貫穿始終,孩子們看泡泡、捉泡泡、說泡泡,他們在遊戲中學習,在發現後表達,在表達後提升,很快就掌握了兒歌內容,而且學習的興趣非常濃厚。特別是在創編環節中,由於有了前面遊戲的鋪墊,孩子們創編思路開闊,創編內容生動,整個活動淡化了“課”的痕跡。

附兒歌

吹泡泡

吹泡泡,吹泡泡,

吹出一個大泡泡,

吹出一個小泡泡,

五顏六色真漂亮。

泡泡、泡泡飛呀飛,

飛到手心上,咦?泡泡不見了!

幼兒園戶外活動教案7

設計意圖:

中班的幼兒特別喜歡玩球,根據本班幼兒的興趣特點,我設計了戶外拋球這個遊戲活動。在活動中,鼓勵幼兒積極思考、嘗試,動手。活動旨在讓幼兒在愉悅的情緒下,積極動腦,大膽參與,主動地探索球的不同玩法,在不斷地嘗試、遊戲中,提高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 發展幼兒身體的基本動作及創造性。

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的投擲,鑽爬,跳躍等基本動作。

2、體驗合作遊戲的愉悅。

活動準備:

報紙球若干

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

在音樂的情境和節奏下,教師引導幼兒做走、跑等準備動作,活躍活動的氣氛。

二、創設情境,引導幼兒探索報紙球不同的玩法:

1。滾球:兩個小朋友一組,在地上來回滾。

(可以兩個幼兒一起玩,也可以多個幼兒一起玩。)

2。拋接球:多個小朋友爲一組,在空中拋球玩,一個小朋友擲向空中,另外幾個小朋友分別按次序去接,可以跳起來。

3。擺擺跳跳: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經驗和喜好,把報紙球擺在地上,擺成不同的圖形,幼兒自由跳躍。

4。把報紙球放在地上,用小滾打球,激勵幼兒興趣和意識。

三、整理活動:收拾物品,結束活動。

幼兒園戶外活動教案8

教學目標:

1、能用觀察、體驗和已有知識經驗對槓桿尺平衡作出假設性解釋;能通過觀察、實驗等方式認識槓桿尺的平衡規律。

2、善於在遊戲中發現、提出問題;關心人們運用槓桿平衡的技術成果;願意合作與交流;樂於用學到的知識改善生活,

3、知道槓桿尺的平衡條件;瞭解天平的主要構造;瞭解生活中的平衡現象。

教學重難點:

通過觀察、實驗等方式探究槓桿尺平衡的規律。

教學準備:

課件、槓桿尺、鉤碼、等。

教學過程:

一、設置情景,提出問題。

1、觀看課件,看看小豬遇到了什麼麻煩?

2、學生交流小豬犯的錯誤,想辦法幫幫小豬。

3、根據學生的回答繼續觀看課件,看看小豬又遇到了什麼麻煩?

4、怎樣幫它改正呢?

5、根據學生交流的結果,提出問題,水桶在什麼情況下才能平衡?你的猜測對不對呢?我們用什麼辦法來驗證猜測是否正確呢?

二、師生互動探究

1、出示槓桿尺,介紹槓桿尺的部件。

2、學生觀察交流槓桿尺的特點。

3、提出問題:我在左邊第一格掛一個鉤碼,如何讓槓桿尺保持平衡?

4、學生交流自己的想法,並操作演示。

5、教師進一步提出問題,如何驗證?

6、交流實驗注意問題。

7、學生進行實驗探究,並記錄下來。

8、學生彙報交流實驗結果。

9、觀察分析實驗結果,有沒有發現規律?假如我在左邊第四格放2個鉤碼,你能不動手直接說出如何讓槓桿尺保持平衡嗎?假如在左邊第五格放2個鉤碼呢?

10、你找到規律了嗎?

11、應用規律在槓桿尺能夠操作的範圍內你自己提出問題,讓小組同學直接說出結果並進行驗證。

三、生活中的平衡

1、我們已經知道了槓桿尺平衡的規律,我來考考大家看看你能否用平衡規律解決問題,大家看課件。

問題1、爸爸和小朋友怎麼玩蹺蹺板?問題2、3個小朋友呢?

2、生活中用到平衡規律的地方還有很多,繼續觀看課件。

(1)雜技演員走鋼絲

(2)介紹天平

四、拓展活動

1、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揭示課題。

2、我們探究了有關平衡規律方面的知識,你打算用它來做什麼?出示桿秤,鼓勵學生課下自己製作。

幼兒園戶外活動教案9

活動目標:

1、喜歡參加體育活動,體驗集體遊戲的快樂。

2、學習助跑跨跳的基本動作。

3、建立與同伴友好合作的意識。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已基本掌握立定跳遠的動作要領。

2、物質準備:拉力器人手一個,廢舊小榻榻米、沙包若干,大灰狼吊飾,錄音機。

3、現場準備:如圖。

活動重點:

引導幼兒學習助跑跨跳,掌握動作要領。

活動難點:

幼兒能在活動中大膽嘗試新動作。

活動過程:

1、教師與幼兒聽音樂做操,充分活動身體。

2、學習遊戲“跳過小河”,探索學習助跑跨跳。

帶幼兒來到教師用榻榻米連接成的“小河邊”,介紹遊戲場地。

3、遊戲“打大灰狼”。

教師與幼兒一起用榻榻米、拉力器拼出一條曲折的小河,河面有寬有窄。要求幼兒用助跑跨跳的方法跳過去,到河對岸用沙包打擊“大灰狼”吊飾。要求:教師觀察幼兒,引導膽小的幼兒大膽練習助跑跨跳,遊戲進行2—3遍。

4、教師帶領幼兒做一些放鬆動作:如深呼吸、放鬆走、擺臂、踢腿等。

活動評價:

活動設計技巧,取材方便,利用幼兒熟悉的材料,圍繞着“跳過小河”這個“任務”,通過設定小河的寬度引導使用不同的跳躍方法。採取引導、示範的方法幫助幼兒瞭解動作要領,並通過請幼兒合作拼擺小河及自己選擇合適的方法過河,使幼兒在探索中得出結論,並發展了體能,促進了動作的發展,很好地完成了預設目標。活動中幼兒能積極動腦思考探究,與同伴合作拼擺小河時,表現出了初步的合作意識。

幼兒園戶外活動教案10

活動目標;

1、 在集體活動中學會輪流和等待。

2、 形成同伴之間謙讓的意識。

活動準備:

1、 幼兒初步瞭解哪些是正確的行爲,那些是不安全的行爲。

2、 教學用圖,《玩滑梯》

活動過程:

1、引出主題談話:——“大家說說我們怎麼樣玩滑梯才更安全?”

教師和幼兒討論活動情況,確定怎樣的行爲最安全。

2、瞭解圖片內容幼兒觀察教師出示的圖片

——“圖片上有什麼?”

“誰玩滑梯是正確的?”

“誰玩滑梯是不安全的?”

“什麼是輪流?大家一起來排隊試試看。”

理解圖片

3、 師生共同理解圖片

活動評析:

玩是幼兒共有的特點,如何培養幼兒正確的玩法,是幼兒上了幼兒園基本要學的,要讓幼兒在學習,玩耍的過程中理解並掌握知識才是幼兒來幼兒園的目的,也同時激發幼兒喜歡上幼兒園的興趣。

幼兒園戶外活動教案11

製作方法、材料及玩法

吹泡泡是幼兒十分喜歡的遊戲,肥皂泡在陽光下可以折射成五顏六色。玩吹泡泡的遊戲主要有兩方面的準備,一方面是肥皂液,一般採用洗滌靈加少量甘油(增強表面張力作用);另一方面是工具的準備。過去是每人一根小管用嘴吹,這樣很不衛生,可以用鐵絲製成多種形狀,或用紗窗做成多種形狀,直接蘸肥皂液後用嘴吹,嘴不直接接觸工具。

教育意義

吹泡泡被孩子們喜歡,通過吹泡泡體會泡泡怎樣才能吹得多,吹得大。泡泡在陽光下折射爲七彩球。

泡泡水的配方

一:材料:杯子2只,袋泡茶1袋,白糖,開水,洗滌劑方法:

1、取一隻杯子倒入開水,放入袋泡茶

2、在空杯子里加入1-2匙白糖,倒入一些洗滌劑,倒入茶水,用筷子攪拌一下,這樣做出來的泡泡水吹出的泡泡大而且不易破。

二:

1、把香皂切成小薄片放在杯子裏,衝進熱水把肥皂片溶化。2、再往杯子里加入適量的砂糖和一包袋袋茶,蓋好蓋子放置一夜即可。

三:將1杯水+1/3杯洗潔精+半勺白糖攪拌均勻後即可。這是已經驗證過的配方了。不象外面賣的泡泡水有一股刺鼻的氣味,而且安全。

四:用洗潔精加一點醋,只要洗潔精的濃度夠,效果也不錯.

五:用紅茶水加香肥皂和一點糖,泡一個晚上就做成了,這樣做出來水吹的泡泡又大又不容易破。

六:膠水:水:洗潔精:洗手液(或洗髮水)=1:4:2:2,效果非常棒,還可以加糖,增加效果加藍墨水,按這個配方很容易成功的,如果用帶珠光的洗手液或洗髮水泡泡的顏色更好,如果再加點加糖和醋,泡泡不容易破。

幼兒園戶外活動教案12

遊戲目標:

1、學習運球的技能

2、掌握足球的基本知識

遊戲準備:

足球若干

遊戲過程:

1、幼兒自由玩球

2、學習運球的技能

3、遊戲運球比賽

4、宣佈比賽規則

5、宣佈比賽結果

6、結束活動

幼兒園戶外活動教案13

活動目標:

1、經過嘗試探究廢舊報紙的多種玩法,培養幼兒的創新精神。

2、引導幼兒在活動中感受合作的樂趣,體驗成功的喜悅。

3、培養幼兒的投擲、跳躍、奔跑等綜合運動力和創造力。

活動準備:

報紙、紙棒若干、各種顏色的彩水、拓印用的宣紙,成品範畫。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出示報紙:“小朋友們,今日教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件神奇的禮物,請小朋友們閉上眼睛,猜一猜,我給大家帶來了什麼?

2、提問:“小朋友,你們明白報紙的用處嗎?想一想報紙還能幹什麼?”讓幼兒自由回答,教師引導演示,報紙的玩法。

二、活動展開:

1、斯紙玩:

“小朋友想一想,報紙除了剛纔的這些玩法,還能夠怎樣玩?”(斯紙)引導幼兒邊斯邊說“斯斯斯,變變變,報紙變成”

2、報紙團成團玩:“我們把報紙團起來,看報紙變成了什麼?”(紙球)“紙球能夠怎樣玩?”我們用紙球作出美麗的畫。

出示完成好的“拓印畫”,讓幼兒自由拓印,介紹自我的作品。

3、把報紙捲起來玩:我此刻把這張神奇的報紙捲了起來,報紙變成什麼了?”(望遠鏡,冰激凌,火炬,最終捲成孫悟空的金箍棒)。把報紙捲成金箍棒,教師變成孫悟空,“變出”金箍棒,幼兒變成小孫悟空,引導幼兒玩紙棒。

三、結束部分:

延伸:魔棍的玩法:讓幼兒利用紙棍做遊戲(修鐵路),小孫悟空們變成火車,開着火車離開教室去外。

幼兒園戶外活動教案14

一、活動內容:我會滾皮球

二、活動目標:

1.學習滾球的方法,練習將皮球從起點滾到終點,初步學習直線滾球和繞障礙物滾球。

2.在教師的語言提示和自己的嘗試練習過程中,逐漸探索又快又穩的滾球方法,產生玩球的願望和興趣。

3.在活動中努力聽清教師的要求,堅持將自己的球滾到終點,體驗遊戲的快樂。

三、活動準備:皮球若干。

 四、活動過程:

1.玩皮球,引導幼兒自由探索玩皮球的方法,看誰的花樣多,和別人玩的不一樣。

2. 教師和幼兒邊唱歌曲《大皮球》邊玩大皮球的遊戲。教師邊拍皮球邊念兒歌:"大皮球,真正好,拍拍拍,跳跳跳,一會兒低,一會兒高。"唸到"跳跳跳"時,幼兒就變成"皮球"隨意蹦跳。

3.引導幼兒學習球貼在地面用力向前滾、兩手分開接的方法。提醒幼兒注意兩人之間保持一定距離。

4.學習直線滾球和饒障礙滾球。嘗試把球從起點直線滾到終點直線。

教師:今天,大皮球又想和我們班的小朋友做遊戲了,皮球想從你們的面前一直滾到紅線那裏,小朋友你能幫助它們嗎?

5.幼兒人手一隻皮球,練習將球從起點滾到終點後,再將球取回站在老師周圍。

6.教師:你們覺得皮球怎樣才能滾得又快又穩?

教師總結:小朋友要跟着皮球往前跑,而且滾球時不能用勁太大。

7.幼兒再次嘗試把皮球從起點滾到終點。

8. 引導幼兒把自己的皮球扔進筐子裏,然後帶領所有幼兒坐在場地旁跟隨老師的口令做放鬆腿部的動作。

幼兒園戶外活動教案15

活動設計:

經過一個學期的瞭解,在以往的體育課中,幼兒已有了鑽、爬、跑、跳等多項技能的經驗。在進行體育活動中,啓蒙班的孩子們思維活躍,對新鮮事物有很濃厚的興趣,但是持久度不是很好,團隊協作能力有待加強。隨着幼兒年齡的增長,他們對於一些能幫助到別人的事很有興趣。本節課進行的活動,以培養幼兒團隊協作意識爲主,試着去幫助需要的人,並讓幼兒瞭解掌握一定的救護知識。經過幼兒多次的嘗試練習,總結出活動的重難點,共同商議解決問題的辦法,用實踐來證實自己的辦法的可行性。這不僅培養了孩子們之間的協調合作能力,更加讓孩子們敢於面對問題解決問題。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能快樂的掌握教學內容。

2、通過遊戲的方式讓幼兒掌握跨越、過障礙及多人平衡的方法,培養和加強幼兒身體協調、跳躍能力和不怕困難勇敢堅強的意志品質。瞭解並且掌握簡單的救護方法。

3、能夠與同伴共同討論遊戲的玩法,相應的增加難度。提高幼兒的協作意識。

活動準備:

1、活動材料:平衡木、體操墊、障礙、跳繩、醫生帽、紗布、夾板、膠布等。音樂。

2、環境創設:

3、經驗準備:幼兒對搶救傷員的過程有一定的瞭解。

活動過程:

1、熱身活動:

教師帶領幼兒快慢交替跑步。播放音樂,幼兒跟隨教師進行簡單的熱身活動。

2、幼兒分組集體遊戲:搶救傷員。

(1)幼兒合作進行遊戲活動。

"小醫生們,施工場地有病人需要我們去搶救,大家四人一組準備好墊子,先來了解一下搶救線路。"

材料:跳繩(跨跳)、障礙(繞)、平衡木(平衡)。

方法:幼兒四人一組,按照教師分組進行活動,拿起墊子一起跨過跳繩組成的障礙,走過S形的障礙,走過平衡木後,將等待的幼兒放在墊子上,然後擡着墊子將幼兒送回起點。

規則:搶救過程中不能讓擔架上的小朋友落地,否則任務失敗。

活動嘗試

1、幼兒進行搶救傷員的遊戲,教師觀察,第一輪活動結束後,集合幼兒進行討論,你在搶救傷員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問題?你想想這個問題怎麼才能解決。教師可以給予簡單的提示。幼兒商議出結果時,進行再一次的嘗試。(遇到的問題:墊子比較軟,應該怎麼用墊子擡傷員。過障礙的時候比較吃力,會出現掉隊的現象,怎麼去解決。)

2、經過這次嘗試,幼兒已經基本掌握活動的基本技巧。教師可以提出適當的要求,加大遊戲的難度,幼兒共同討論遇到了新的問題,該怎麼去解決。(從通過障礙的速度和包紮傷員的質量方面增加難度。)

3、最後一次活動,幼兒對整個活動的流程已經很熟悉,可以採用比賽的形式,限定時間看哪組搶救的傷員數量多,包紮的質量好。

(2)活動交流:

"你們搶救了幾個人,是怎麼樣到達搶救地點的?你們現在心情怎麼樣?"

教師總結活動,對孩子們好的表現進行表揚,對出現的問題進行糾正。鼓勵幼兒多動腦,敢於面對困難,解決困難。激發孩子們的探索能力,樹立幼兒的自信心。

3、幼兒聽音樂做全身放鬆活動

集體整理活動用品及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