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小班《蹺蹺板》教案彙編9篇

幼兒園小班《蹺蹺板》教案彙編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8.53K 次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小班《蹺蹺板》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小班《蹺蹺板》教案彙編9篇

幼兒園小班《蹺蹺板》教案1

活動目標:

1、能按照序觀察圖片,學習描述小動物的表情。

2、懂得小夥伴要友好相處。

3、引導幼兒細緻觀察畫面,積發幼兒的想象力。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活動前組織幼兒玩蹺蹺板,讓幼兒自由交際玩蹺蹺板的感受,學念兒歌《蹺蹺板》。

2、材料配套:掛圖、幼兒活動操作材料《語言·蹺蹺板》

活動過程:

一、以"蹺蹺板"的兒歌引出活動的內容。

引導語:小朋友們都喜歡玩蹺蹺板,玩蹺蹺板真快樂。我們一起朗讀一遍兒歌《蹺蹺板》:"蹺蹺板,真好玩,你上天來我入地。上去好像坐飛機,下來好像坐飛船,一上一下真快樂"。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圖片上小動物玩蹺蹺板時發生了什麼事情。

二、一次性出示四幅掛圖,引導幼兒自由觀察和交流。

啓發幼兒交流:小兔子在做什麼?小熊來了以後怎麼做?結果怎麼樣?

三、引導幼兒觀察圖片,逐幅啓發提問,幫助幼兒理解和講述圖片內容。

1、圖①:公園裏,小白兔和小灰兔在玩什麼?它們玩得怎麼樣?(豐富詞彙:開心)

2、圖②③:這時來了一隻小熊,它做了哪些不對的事?它是怎樣對待小灰兔和小白兔的?小白兔和小灰兔的表情怎麼樣?(豐富詞彙:害怕)

3、圖④小熊還說了什麼?小白兔和小灰兔怎麼樣了?

四、引導幼兒相互講述圖片的內容。

五、要求個別幼兒利用掛圖或操作材料中的《蹺蹺板》,在集體面前完整講述圖片的內容。

六、討論交流,給圖片取名。

議一儀:小熊做了哪些不對的事情?它應該怎麼做纔對?小夥伴要怎樣玩蹺蹺板纔會玩得高興又快樂?我們可以給圖片取個什麼名字

教學反思:

在進行本課教學的時候,我首先出示圖片蹺蹺板。問大家:玩過蹺蹺板嗎?這個問題較具有激發性,學生能夠較好的根據生活經驗進行發言。學生的'思考方向被指引到這個較爲情景較爲單一的環境中,這樣學生就能夠更好的的思考。從學生的回答中看,學生能夠進行較好的思考和解決問題。

幼兒園小班《蹺蹺板》教案2

活動目標:

1、用等量代替法理解物體重量間的關係。

2、用判斷推理法靈活解決活動中的問題。

活動準備:

教具:天平一個、塑料水果、實物圖片

學具:人手一份操作卡。

活動過程:

一、出示天平介紹原理

1、天平幹什麼用的?

2、介紹原理:指針在中心時,左右兩個托盤平衡時說明什麼?

左邊高右邊低說明什麼呢?

右邊高左邊低又說明什麼呢?

3、示範用天平稱塑料水果

稱一個蘋果和一個草莓,蘋果那邊的托盤低,草莓那邊的.托盤高,說明誰重誰輕呢?

稱一個蘋果和兩個草莓,兩邊的托盤平衡,又說明什麼呢?

小結:一個蘋果等於兩個草莓的重量。

二、出示實物圖片瞭解重量關係

一個西瓜等於兩個菠蘿的重量

一個菠蘿等於三個蘋果的重量

一個西瓜是幾個蘋果的重量呢?

幼兒先索,教師介紹用等量代替法換算。(用圖片演示)

(即把西瓜和菠蘿全換成蘋果的數量)

三、出示蹺蹺板圖片進一步換算

圖片:一個長方體積木等於兩個正方體積木等於三個圓柱體積木的重量。

1、蹺蹺板左邊放兩個長方體積木右邊可放幾個什麼積木,讓蹺蹺板平衡呢?

2、蹺蹺板右邊放四個正方體積木左邊可放幾個什麼積木,讓蹺蹺板平衡呢?

幼兒討論,教師小結可有多種方法,讓蹺蹺板平衡。

四、操作遊戲“我是小小天平”

老師出示圖片:一棵白菜等於兩個蘿蔔等於三隻茄子的重量

要求:幼兒的身體做支點,左右手做托盤,到操作藍裏找兩種蔬菜,要使左右手托盤中的蔬菜種類相等。

幼兒園小班《蹺蹺板》教案3

設計意圖:

《蹺蹺板》一課是青島版科學教材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常見的力》的第三課。“遊戲”是孩子們童年生活的一部分,而“蹺蹺板”這一活動更是孩子們樂於參與的。教材從引導學生回顧玩蹺蹺板時的發現入手,引領學生提出問題,進而利用槓桿尺“想辦法找平衡”。使學生在動手中尋找槓桿平衡的規律。

探究怎樣才能讓天平和槓桿保持平衡;

教學目標:

1、能用觀察、體驗和已有知識經驗對槓桿尺平衡作出假設性解釋;能通過觀察、實驗等方式認識槓桿尺平衡規律。

2、學會在遊戲中合作交流,善於提出和發現問題;關心人們運用槓桿原理的技術成果,樂於用學到的知識改善生活。

3、知道槓桿平衡的條件,瞭解天平的主要構造,瞭解生活中的平衡現象。

教學準備:

1、槓桿尺、鉤碼、蠟燭、火柴等。

2、有關平衡現象的圖片、製作簡易天平的材料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導入新課

1、觀看資料-玩蹺蹺板

師:看過這段資料後,你們有什麼發現嗎?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嗎?

2、學生交流彙報。

3、師:我們這節課就來研究蹺蹺板平衡的祕密。(板書:蹺蹺板)

(二)制定計劃,實驗探究

1、師:請看,這是一個特殊的蹺蹺板,它叫槓桿尺,這是底座、豎杆、平衡尺,仔細觀察槓桿尺,大家有什麼發現?從中間往左數是第1格、第2格、第3格、第4 格,從中間往右數是第1格、第2格、第3格、第4格,左邊第一格和右邊第一格到中間的距離是一樣的,那麼左邊第4格和右邊第4格到中間的距離也是一樣 。這是鉤碼,它可以掛到槓桿尺上。我在左邊第一格掛1個鉤碼,有什麼現象發生?(左邊沉下去了)看到這裏,你有什麼想法?你想怎樣做?其他同學的想法和他一樣嗎?好,你來試一試,如果成功了,給他點掌聲好不好(鼓掌),現在我把他的方法記錄在槓桿尺圖上,貼到黑板上。

2、師:剛纔,我們演示的只是一種玩法,要想研究平衡的祕密,僅靠一種玩法是不行的,需要大量的玩法,你們還想怎樣玩,使槓桿尺平衡呢?

學生自由發言,如實驗中要做好記錄,教師予以鼓勵。

3、師:同學們使槓桿尺平衡的方法可真不少!下面讓我們按自己的想法使

桌上的槓桿尺平衡,注意兩點要求:一是小組要分工,要有操作員、記錄員、彙報員、問題員,問題員可以隨時提問題,讓操做員講一講爲什麼能平衡?二是平衡了的槓桿尺可以放到一邊,別亂動。開始做吧。

(師巡迴指導,督促學生做好記錄,問是怎麼想的,爲什麼平衡?兩邊比較,兩邊掛一樣多鉤碼會怎樣,兩邊不一樣多時會怎樣?)

4、師:同學們找到這麼多平衡的方法,真了不起,下面讓我們以自己喜歡的方法交流一下,可以拿着平衡了的槓桿尺作介紹,可以展示你的槓桿尺圖,誰的玩法有趣,我們就把它貼在黑板上。

(學生在實物投影前介紹,教師提問“你怎麼想的?”“一邊一個還可以怎樣掛”“大家看他畫得對不對,誰畫這種玩法的圖了?”“有沒有一邊掛兩個的嗎?” “誰能給他提問題,誰來補充一下?”等,適當進行鼓勵性評價,如“你的想法真奇妙,還有別的掛法嗎?”“你的掛法還挺複雜呢?有沒有用很少的鉤碼讓它平衡的?”)

5、師:同學們,仔細觀察這6幅平衡圖,你們有什麼發現?你們覺得哪些槓桿尺的平衡很相像?(學生彙報)

師板書:一樣多(重)一樣長(格),平衡;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平衡。

6、師:如果一樣多,不一樣長能不能平衡?(可以演示一下)

(師生討論分析第二類爲什麼能平衡?總結出掛的多的一邊離中間近,掛得少的一邊離中間遠;重的一邊離中間近,輕的一邊離中間遠。)

(三)聯繫生活,知識應用

師:同學們,平衡現象在我們生活中的應用十分廣泛,你們瞭解多少?

學生自由交流,如人們利用平衡現象發明了秤、天平、體重計;挑水時扁擔放到肩部中間;起重機吊起重物而不倒;走鋼絲的`雜技演員做動作時要保持平衡等。

(四)自由活動:玩“蠟燭蹺蹺板”,並說出其中的道理。

(五)總結評價,拓展活動

1、同學們,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你覺得哪個同學表現最好?你覺得自己表現怎麼樣?除了你們小組之外,還有哪個小組表現最好,你們覺得老師今天表現怎樣?

2、師:這節課同學們探究了有關平衡規律方面的知識,你打算用它來幹什麼? (學生交流。)

師:(出示關於平衡的小玩具)請同學們課下發揮你的聰明才智,動動腦,動動手,看誰製作的更好,更新穎。系列資料

第3課《蹺蹺板》教學設計腳本樣稿

教學流程 素材說明

(一)創設情境 導入新課

需要課件或圖片“玩蹺蹺板”

(二)制定方案 實驗探究

1、提出活動指向:“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猜測一下,怎樣才能使保持平衡?”

2、學生預測。以小組爲單位討論,制定研究方案。

3、進行探究實驗。交流實驗情況及發現。

4、總結槓桿尺平衡的規律。 出示槓桿尺、鉤碼、實驗記錄單等

(三)聯繫生活,知識應用:交流生活中的平衡現象。

有關天平的資料和生活中平衡的圖片,如走鋼絲。

(一) 自由活動:玩“蠟燭蹺蹺板”,並說出其中的道理。 出示 “蠟燭蹺蹺板”。

(五)總結評價 拓展活動 做個類似蹺蹺板的小玩具。

幼兒園小班《蹺蹺板》教案4

活動目標:

1、傾聽故事,瞭解“過年”的傳說。

2、知道“過年”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過年”時人們之間要互相拜年,學說簡單的祝福話和拜年動作。

3、感受“過年”喜慶氣氛,激發過年的願望。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重點:

知道“過年”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瞭解“過年”的傳說。

配套課件:小班語言故事課件《過年啦》PPT課件

活動準備:

1、“年獸”的故事課件、將教室

2、環境佈置成過年的喜慶氣氛

活動過程:

1、提出問題,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年是什麼?”

“年最怕什麼?”

“人們想出了什麼辦法趕走了年?”

2、引導幼兒討論過年時,人們要做些什麼說些什麼。

(1)提出問題,引導幼兒討論。

“過年時,親戚朋友之間要互相做什麼事情?”

“拜年時要做什麼動作?”

“拜年時要說些什麼呢?”

(2)教師小結:

過年時,人們之間要互相拜年。拜年時要說一些吉祥的.祝福的話,比如:見到爺爺奶奶要說“祝您身體健康”;見到叔叔阿姨可以說“恭喜發財”“祝您萬事如意”;見到小朋友可以說“祝你越來越漂亮越來越聰明”等等。

3、和幼兒一起玩音樂遊戲“恭喜恭喜”。

幼兒邊唱歌邊找朋友,當歌曲唱完後要向好朋友說一句吉祥祝福的話。

4、自然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在進行本課教學的時候,我首先出示圖片蹺蹺板。問大家:玩過蹺蹺板嗎?現在出了一個問題:只有你爸爸一起玩蹺蹺板,那你怎樣把爸爸翹起來呢?這個問題較具有激發性,學生能夠較好的根據生活經驗進行發言。有的同學說可以自己報一塊大石頭,或者再找一個夥伴。這個時候,我強調一遍,只有你和爸爸,不能抱起她的東西,或者找一個同學。這樣同學們的思維就只能從爸爸,自己和蹺蹺板身上進行找了。學生的思考方向被指引到這個較爲情景較爲單一的環境中,這樣學生就能夠更好的的思考。從學生的回答中看,學生能夠進行較好的思考和解決問題。

幼兒園小班《蹺蹺板》教案5

活動目標:

練習一個跟着一個走,培養幼兒排隊走步的能力。

活動準備:

每個幼兒一條布條。

遊戲前在場地上畫兩條相距1015米的平行線爲河岸。

導入活動:

一、教師:“老師跟小朋友們玩一個遊戲,好不好?”

“好!”老師扮演老鼠媽媽,小朋友們扮演小老鼠,現在我們先把這條布條塞到褲腰來,做老鼠的尾巴。

二、 把幼兒分成人數相等的`四組,各組成一列縱列站在河岸(平行線)一邊。

三、 說明遊戲規則:教師扮演老鼠媽媽,小朋友扮演小老鼠,我們一起過小河,除了第一隻小老鼠外,其餘小老鼠都要抓住前面小老鼠的尾巴。由第一隻小老鼠帶領走到對岸。到了對岸也要排隊站好,小老鼠過河之前還有兩個要求:⑴聽到媽媽說:小老鼠一起過河吧!小老鼠才能過河。⑵過河時,小老鼠一定要拉着前面小老鼠的尾巴,一個跟着一個走。

四、 排隊往回走。(同樣的規則和要求)

五、 結束活動。

幼兒園小班《蹺蹺板》教案6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蹺蹺板》,感受音樂的高和低以及音階的旋律。

2、能設計相應的動作,能跟隨音樂做相應的遊戲,喜歡與同伴互動,喜歡參加音樂活動。

3、初步掌握學唱兒歌的技巧,體驗音樂活動帶來的遊戲快樂。

4、感受歌曲詼諧幽默的特點,能聽着音樂遊戲。

5、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並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活動準備:

音樂及伴奏、圖譜、娃娃、玩遊戲用的道具。

活動過程:

一、遊戲律動:高人矮人

1、帶領幼兒聽音樂玩“高人矮人”遊戲進場。

2、幼兒跟隨老師在教室以圓圈隊形轉圈,隨音樂變換動作,高低起伏,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二、發聲練習

玩吹氣球遊戲,練習用“嗚”髮長短音、高低音。

教師示範:雙手空中比劃氣球,一邊發音,一邊變化氣球大小,運用音階,“123”,“12345”,“1234567”逐步由低到高音,氣球變大,由高到低音,氣球變小。幼兒學習模仿,達到初步練聲效果。

三、以遊戲的形式引導幼兒認識瞭解蹺蹺板。

1、談話引出遊戲內容。

指導語:小朋友玩過蹺蹺板嗎?蹺蹺板是怎樣玩的?

教師用動作講解蹺蹺板的外形和玩法,用身體動作表現蹺蹺板。引導幼兒用動作表現蹺蹺板,體現出蹺蹺板高低不同的變化。

2、兩個小朋友一起合作表演玩蹺蹺板的遊戲。

引導幼兒學會兩人合作找朋友,共同表現蹺蹺板的樣子,在遊戲過程中,初步導入兒歌內容。

四、幼兒學唱歌曲。

1、欣賞歌曲,說說聽到歌裏唱了什麼?

蹺蹺板,真有趣,一會高,一會低,1234567i天上摘星星。

蹺蹺板,真有趣,一會高,一會低,i7654321一下碰到地。

教師先示範演唱一遍,讓幼兒感受歌曲旋律,瞭解歌詞內容,對兒歌有初步的認識。

2、教師示範演唱第二遍,出示圖譜熟悉歌詞。

教師對照圖譜講解歌曲內容,讓幼兒在認識圖譜的過程中熟悉歌詞,並激發幼兒對圖譜的記憶

3、幫小娃娃唱出音樂臺階。

指導語:小娃娃上的.這個臺階叫做音樂臺階,每一步臺階都有不同的發音,請小朋友跟隨小娃娃邊上音樂臺階邊唱出來。引導幼兒學唱並認識音階的從低到高,及從高到低。

4、完整的學習演唱歌曲。

教師一邊唱一邊教,引導幼兒帶上肢體語言來表達歌曲的情感。

五、運用肢體語言進行歌表演。

幼兒在初步熟悉歌曲的前提下,加上蹺蹺板的動作,進行歌曲演唱。

六、兩個小朋友合作,加上蹺蹺板的遊戲進行歌表演。

遊戲:蹺蹺板。玩蹺蹺板的遊戲結束活動。

幼兒園小班《蹺蹺板》教案7

設計意圖

綜述這首歌曲表現了玩蹺蹺板的情景,幼兒在學唱中體驗着玩蹺蹺板的快樂,加上幼兒對玩蹺蹺板的情景很熟悉,因此創編動作有一定的經驗基礎。

活動目標

1、感受三拍子旋律的強弱變化,在音樂中體驗玩蹺蹺板一上一下的感覺。

2、在創編表演動作的過程中,體驗同伴合作表演的`樂趣。

重點難點在音樂中體驗玩蹺蹺板的感覺,並創編表演動作。

教具準備大鼓,音樂磁帶。

活動流程:

一、玩一上一下蹺起來並欣賞音樂。

1、請幼兒用動作來表演坐蹺蹺板。(兩個人面對面雙手拉緊,一蹲一站,一上一下翹起。

2、放錄音,幼兒邊聽音樂,邊哼唱三拍子的旋律表演。教師可以在強拍時擊鼓。

二、學習歌曲《蹺蹺板》

1、教師演唱歌曲。幼兒回憶歌曲的內容。

2、引導幼兒跟着音樂的節奏來念歌詞,並在重拍處拍手或跺腳。教師在重拍處敲鼓配合。

3、聽歌曲搖動身體,每三拍搖動一次,幼兒也可以用身體的其他動作(手臂擺動、雙腳移動等)感受三拍子的變化。

4、輕聲跟唱歌曲幾遍。邊唱邊搖動身體。

三、翹呀,翹呀,蹺蹺板。

1、幼兒自由結伴創編表演動作。

2、幼兒相互交流自己的動作。說說怎樣才能玩得更和諧?

3、引導幼兒思考:怎樣才能唱出玩蹺蹺板一上一下的感覺?4、幼兒兩兩結伴邊唱邊做玩蹺蹺板的動作。

幼兒園小班《蹺蹺板》教案8

活動目標:

1、在操作中比較2--3種物體的輕重。

2、初步學習運用等量替換的方法感知、理解物體之間的重量關係。

3、學習運用推理的方法解決活動中出現的問題。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徵進行排序會有不同的結果,初步瞭解排序的可逆性。

5、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活動準備:

1、天平1臺,玩具水果,教學掛圖二。

2、形狀不同的積木若干,幼兒用書第39頁的.操作材料。

3、幼兒已有使用天平的經驗。

活動過程:

一、教師用天平稱量,感受不同物體的重量之間的關係。

1、教師出示天平,啓發幼兒講述天平的作用及其使用方法。

2、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用天平稱水果,實際感受水果之間的重量關係。

3、教師出示玩具水果,用天平稱量,引導幼兒發現它們之間的重量關係。

4、引導幼兒觀察、瞭解三種物體之間的重量關係,推導、理解西瓜和蘋果之間的重量關係。

二、引導幼兒在操作中進一步感受物體重量之間的關係。

遊戲"那組找得又對又快"。

三、指導幼兒完成幼兒用書第39頁《判斷推理》中"給一樣重的打勾"和"蹺蹺板"的練習。

活動反思:

幼兒,對與數的概念理解難掌握,測量的意義難理解,只有利用日常生活中見到的,加上讓幼兒自己操作自己動手來尋求答案,讓幼兒真正瞭解測量的樂趣。這一活動幼兒比較興趣參與活動,但是測量結果的記錄有所欠佳。雖然幼兒樂與參與了活動,但是實踐過程操作能力還不夠強。在以後的數學教學中,應該多鍛鍊幼兒的動手能力。

幼兒園小班《蹺蹺板》教案9

活動目標

1、瞭解三個物體之間輕重關係,具有初步的輕重守恆能力。

2、有一定推理、比較的能力。

3、能用完整的語言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在生活中感受過物體的輕重。

物質準備:

教具:實物鵪鶉蛋、鴿子蛋、雞蛋各一個,天秤一架。

學具:《幼兒用書》(P32頁),幼兒人手一支筆。

活動過程

1、可愛的蛋寶寶。

教師:爸爸帶寶寶出去玩,他們在小河邊發現了一些可愛的蛋寶寶。你認它們嗎?

教師分別出示鵪鶉蛋、鴿子蛋和雞蛋,請幼兒辨認。

2、誰輕誰重。

教師:寶寶想知道它們哪個輕哪個重,你知道嗎?

請幼兒猜測、比較蛋的輕重,並講述理由。

教師分別引導幼兒比較鵪鶉蛋和鴿子蛋、鴿子蛋和雞蛋的輕重,請幼兒將蛋放在天平上稱一稱,瞭解它們誰輕誰重。

教師:現在我們知道了鴿子蛋比鵪鶉蛋重,雞蛋又比鴿子蛋重,那麼鵪鶉和雞蛋誰輕誰重呢?你是怎麼知道的?

啓發幼兒從鵪鶉蛋、鴿子蛋和雞蛋三者的輕重關係上進行推理。

3、幼兒操作活動。

給重的打勾。觀察畫面上小動物坐蹺蹺板的情景,感知動物的.輕重,認讀字:輕、重。目測下面的三個動物,請你給最重的動物打勾。

觀察數字天枰,感知兩邊的數量,並填寫二、<、>符號。

觀察天平稱上的水果,感知水果的輕重。目測旁邊三個水果的重量,請何最重的水果打√。

4、活動評價。

請幼兒介紹自己的操作,大家檢查,並引導幼兒講述理由,進一步鞏固推算輕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