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關於幼兒園小班健康活動教案模板集合7篇

關於幼兒園小班健康活動教案模板集合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8W 次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小班健康活動教案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幼兒園小班健康活動教案模板集合7篇

幼兒園小班健康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初步懂得保持周圍環境整潔的重要性。

2、養成不亂扔垃圾的文明習慣。

 活動準備:

教育掛圖,《不亂扔垃圾》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掛圖《不亂扔垃圾》引導幼兒觀察圖中的內容,猜一猜:小女孩吃完西瓜,會把習慣皮扔到哪裏?

2、教師請幼兒繼續觀察畫面的內容,說一說:小孩子爲什麼摔倒了?後來他怎麼樣做?(西瓜皮,把它扔到了了垃圾箱不亂扔了)

3、教師引導幼兒實地觀察並討論:怎麼樣做才能是我們的教室幼兒園都乾淨、整潔呢?

師:小朋友想一想我們要怎麼做呢?(不亂丟垃圾)。

4、教師請幼兒傾聽《窗外的垃圾》讓幼兒更加知道亂丟垃圾)是破換環境的行爲是不文明的習慣。

(1)師:小朋友們?聽完故事你們都聽到了什麼?故事裏都有誰啊?誰把肉丟到窗外了?分別都丟了什麼?

(2)教師和幼兒一起回憶故事。

小雞小狗小猴兔住在一起,他們開始都亂扔垃圾把吃完的東西都丟到窗戶外面去,不久發出難聞的味道,原來是他們丟垃圾。

(3)他們把垃圾清掃乾淨後,馬路上都變得很乾淨,空氣也好多了。

5、活動總結:小朋友們!那以後你們要不要丟垃圾拉?小朋友亂丟垃圾摔交了,小動物們亂丟垃圾空氣很難聞了。那我們 是不是不能那樣做。要把垃圾啊都丟的丟垃圾的垃圾箱裏對不對!做一個文明的乖孩子。

6、活動結束。

幼兒園小班健康活動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糖果是小班孩子非常喜歡吃的,何況跳跳糖吃在嘴裏會跳會發出聲音。激發了孩子的學習興趣,滿足了孩子的好奇心。使他們在自然的、有趣的情境中用動作表現自己的感受,用肢體表現跳跳糖的各種跳的方法,鼓勵同伴間相互學習的同時也讓他們體驗到分享創造的快樂。

【活動目標】

1、自由創編各種跳的動作,能用身體動作有節奏的表現出跳跳糖。

2、體驗與同伴合作遊戲的快樂,會找空位跳舞。

【活動準備】

1、《會跳舞的跳跳糖》歌曲磁帶、掛圖。

2、在地上畫上巨人的大嘴巴。

3、實物跳跳糖若干,已學會歌曲。

【活動過程】

(一)請幼兒品嚐好吃的跳跳糖,充分感受跳跳糖在嘴裏的感覺。

讓幼兒品嚐跳跳糖,吃到嘴裏有什麼感覺?你覺得跳跳糖在嘴裏是怎樣跳的?(幼兒品嚐後,與同伴相互交流吃跳跳糖的感覺,教師提示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現。)

(二)幼兒自由創編各種跳的動作。

1、你這顆跳跳糖會怎麼跳舞呀?(啓發幼兒自由創編各種跳的動作:有腳的動作,再加上手的動作)

2、放音樂《會跳舞的跳跳糖》,引導幼兒一起來跳舞,可以自由做各種手和腳跳舞的動作。指導小朋友聽着音樂跳,鼓勵幼兒想出各種跳的辦法,注意要有節奏,體現出跳的感覺。

3、帶領幼兒玩“開心跳跳糖”的遊戲

(1)聽歌曲後尾奏一句,自由想象,跳跳糖怎麼了?

(2)看,地上有一張巨人的大嘴巴,跳跳糖到巨人的嘴裏去跳舞一定很有趣。今天我們一起來玩這個遊戲。想一想①跳跳糖什麼時候跳到巨人的嘴裏去好呢?

②把剛纔尾奏的音樂也加到遊戲裏去,可以怎麼玩呢?(鼓勵小朋友自由想出不同的玩法和規則)

(3)根據小朋友自己討論創編的遊戲玩法和規則進行遊戲。(嘗試用不同的玩法和規則遊戲,提醒幼兒遵守規則,體驗自由創編遊戲的快樂。)

4、教師小結。

【課後反思】

根據小班孩子對吃的東西比較感興趣,特別是愛吃糖果的特點,我設計了《會跳舞的跳跳糖》這節課,活動中通過提問讓孩子回憶生活中所吃過的糖果,我們又將真實的跳跳糖發到了幼兒的手中,使他們體驗跳跳糖在嘴裏跳動的感覺,讓幼兒積極地用各種感官經驗用動作表現跳跳糖。

幼兒園小班健康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熟悉同伴的名字

2.學習和同伴滾球的方法。

重點難點:

重點:熟悉同伴的名字。

難點:學習和同伴滾球的方法。

活動準備:

1.皮球若干。

2.幼兒活動前有介紹自己的經驗,會使用‘我的名字叫某某某,我是個可愛的小女(男)孩,希望大家喜歡我’這樣的一段話介紹自己。

活動過程:

一、遞球遊戲

1.幼兒站成一個大圓圈,教師在圓心和幼兒做遞球遊戲,接到球的幼兒向大家介紹己。

你們喜歡玩球嗎?我們今天來玩一個傳球遊戲,球遞給誰,誰就向大家介紹自己。

我的名字叫某某某,是個可愛的小女(男)孩,希望大家喜歡我。

2.在幼兒相互熟悉同伴的名字後,教師退出,幼兒站着圍成一個大圓圈,再做遞球遊

戲。

二、幼兒圍坐成一個大圈,教師坐在圓心和幼兒做滾球的遊戲。教師示範滾球方法接到球的幼兒說出一個朋友的名字,如:我的好朋友叫XXX,並把球傳給對方。教師在旁邊及時指導,如若球滾出圈外,教師幫忙把球撿回來。滾球的時候要對準你的朋友,用力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太大就會把球滾出去;太小的話,好朋友接不到球。

幼兒園小班健康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要求小朋友知道多吃零食會影響一日三餐的進食量,妨礙身體吸收全面的營養,影響身體健康。

【活動準備】

1、掛圖;

2、一些零食的包裝袋,果奶瓶等。

【活動過程】

1、教師分別出示一些零食的包裝袋,果奶瓶等,與幼兒談話,讓幼兒說出這些東西都是裝零食的,並請幼兒說說自己喜歡吃哪些零食。

2、組織幼兒討論:多吃零食有什麼不好。

3、看圖片,回答問題。

(1)明明在家裏喜歡吃什麼?

(2)到了吃飯的時候,明明想不想吃飯?爲什麼?

(3)睡覺的時間到了,明明覺得怎樣了?

(4)明明長得高不高?結不結實?

(5)醫生給明明體檢時,對明明說了些什麼?

4、教師總結:

讓幼兒知道多吃零食也是挑食、偏食的表現,這會影響我們身體生長和健康。

幼兒園小班健康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鍛鍊四肢協調跑的能力。

2.根據摸到的卡片愉快地參加遊戲。

重點難點:

1.鍛鍊四肢協調跑的能力。

2.根據摸到的卡片愉快地參加遊戲。

活動準備:

1.故事紙偶:《大魚吃小魚》。

2.教師提前檢查好場地安全。

3.神祕箱。

活動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教師帶領幼兒到戶外場地,做熱身運動。

三、玩大魚吃小魚遊戲。

1.請幼兒圍坐成圓圈,教師將一套大魚和小魚紙偶放入神祕相中。

2.請兩名幼兒到最前面,兩人從箱子中各抽取一張紙偶,分別大聲告訴全體小朋友自己抽到的是什麼魚,並比較兩條魚的大小。

3.抽到小魚的幼兒要圍繞圓圈外快快跑,抽到大魚的幼兒要追小魚。如果大魚追到小魚,則大魚爲勝利方,需模仿吃掉小魚的動作後繼續參加下一輪遊戲,被吃掉的小魚爲失敗方坐回圓圈休息;如果大魚沒有追上小魚,則坐回圓圈休息,逃走的小魚爲勝利方繼續參加遊戲,並邀請一名新朋友,開始新一輪遊戲。

四、結束遊戲後,教師帶領幼兒做放鬆運動。

五、小結。

幼兒園小班健康活動教案 篇6

c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瞭解自己的眼睛結構、特點。

2。使幼兒懂得眼睛的用途和它的重要,進而培養保護眼睛的.意識。

3。幼兒通過看眼睛、說眼睛,增進與同伴的瞭解和交流;在獲得知識的同時也獲得了快樂。

4。初步瞭解健康的小常識。

5。學會保持愉快的心情,培養幼兒熱愛生活,快樂生活的良好情感。

活動準備:

每人一面小鏡子,“眼睛”畫面兩幅。

活動過程:

1。老師說謎語:“上邊毛,下邊毛,中間一顆黑葡萄”,讓幼兒猜一猜是我們身上的什麼?

2。幼兒用小鏡子觀察自己的眼睛是什麼形狀的?引導幼兒仔細看一看,或者用手輕輕摸摸自己的眼睛,知道眼睛像一個小圓球。

3。提問:眼睛什麼地方會動?(幼兒邊看邊摸)知道眼皮會一眨一眨的,眼球會轉動。

4。讓幼兒互相觀察眼睛,進行比較,進一步感知眼睛的結構。(教師引導幼兒說出自己的想法,說一說自己的眼睛與別人的眼睛有什麼不同。

5。引導幼兒討論眼睛的用處。教師小結:眼睛對我們的重要作用,強調在日常生活中要特別注意保護我們的眼睛。

6。出示畫面並提問:眼睛有什麼用?我們怎樣保護眼睛?讓幼兒知道看書、畫畫時要坐端正,平時不用髒手揉眼睛,要用乾淨的面巾紙或手帕擦眼等。

活動結束:

教師對本次活動進行總結,表揚在活動中積極參與的幼兒,同時也要鼓勵那些在活動中較安靜的孩子,讓他們在獲得知識的同時,也獲得了快樂,更體驗到教師的關心和愛護。培養和保持了他們對健康活動的興趣。

活動反思:

活動過程中,我首先利用猜謎語的小遊戲來引入,孩子們都十分的感興趣,但是我在個別孩子說出謎底時,原意是想讓孩子們有個發散性思維,而沒有及時的給予了肯定,造成了在這一環節上浪費的時間比較多。在教育孩子如何愛護保護眼睛的時候,雖然有讓孩子們自由討論,但是孩子們的回答都比較侷限,只能說:“不用手揉眼睛”等等,而老師也沒有進一步的去引導。教師爲孩子們提供了眼睛的圖片讓幼兒觀察,雖然能夠從整體到局部、從成人到孩子來進行展示,可是在選擇圖片上來看,所選擇的個別圖片眼睛部分比較的不明顯。因此在選擇教具的時候需要更加的謹慎。總的來說,今天的這個活動效果還是很不錯的,整個活動氣氛比較好,雖然在活動過程中仍有些許的不足,但是有反思有改正纔會有進步,相信我們班的健康活動一定能開展的更好的。

幼兒園小班健康活動教案 篇7

活動目標:讓幼兒知道不能輕信陌生的話,不能跟陌生人走,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活動準備:

1.請兩位幼兒不認識的阿姨扮演陌生人,並設置好情境。

2.餅乾、巧克力、玩具等。

活動過程:

1.講故事《小華和陌生人》。

2.組織幼兒討論:

(1)小華跟誰走了?

(2)什麼是陌生人呢?

(3)他怎麼會跟陌生人走的呢?

(4)結果怎樣了?

(5)小朋友能不能相信陌生人的話?

(6)爲什麼不能輕信陌生人的話?

3.情境練習。學習一些對付陌生人的方法,培養幼兒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

情境(一):一個陌生阿姨敲門進教室,對某幼兒說:“我是你媽媽的朋友,她今天沒空,讓我來接你回家,你跟我走吧……”

教師提示:

(1)你認不認識她?

(2)如果你不認識她,能不能相信她的話?

(3)小朋友都來想一想,××應該對這位陌生人說什麼?(讓幼兒練習)這樣,陌生人見騙不了小朋友,只好走了。

情境(二):小朋友們正在草地上游戲,一位陌生的阿姨進來,對一位小朋友說:“小朋友真可愛,阿姨給你吃巧克力。”

教師提示:

陌生人給你的東西能不能吃?爲什麼不能吃?

幼兒在教師的提示下,對陌生人說:“阿姨,我不吃巧克力。”陌生人又拿出玩具給小朋友玩,教師提示:“能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禮物?爲什麼不能?

陌生人遭小朋友拒絕後,邊走邊說:“真拿這些小孩沒辦法!“4.結束。提醒幼兒今後不要離開集體或成人單獨活動,遇到陌生人時,不能輕信陌生人。

小結:陌生人可能有壞人,壞人會用好吃的食物、有趣的玩具,或者說好聽的話騙小孩,把小孩拐走,使小孩再也不能回自己的家,所以我們不能隨便相信陌生人的話,更不能跟陌生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