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熱門】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集錦5篇

【熱門】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集錦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4W 次

作爲一名教職工,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案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熱門】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集錦5篇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中國武術的魅力,培養幼兒的愛國情懷。

2、提升幼兒精、氣、神。通過學習武術操培養幼兒的勇敢、自信。

3、讓幼兒在快樂中學習,強身健體。

4、幫助幼兒瞭解身體結構,對以後的成長會具有一定的幫助。

5、瞭解多運動對身體有好處。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中國武術》

活動過程:

預備姿勢:雙手握拳,拳心向上置於腰間,雙腳立正,雙眼向前平視。

第一節:側上出掌

第一拍:雙拳同時自腰間向兩側出掌,掌心向外,手臂與肩平。

第二拍:還原。

第三拍:右手貼身向頭頂出掌,掌心向上;同時頭轉向左側,左手保持不動。

第四拍:還原。

第二節:左右劈掌

第一拍:左腳向左側邁步後成馬步,左手自胸前、頭頂劃弧線,向左側劈掌,立掌,掌心向左,右手保持不動。

第二拍:還原。

第三拍:又叫向右側邁步後成馬步,右手自胸前、頭頂劃弧線,向右側劈掌,立掌,掌心向右,左手保持不動。

第四拍:還原。

第三節:劈掌衝拳

第一拍:雙手自頭頂向兩側劈掌,拳心向前,同時左腳向左跨一步,成馬步。

第二拍:右手經腰間向前衝拳,左手還原,放腰間同時成弓步。

第三拍:轉身,成右弓步,左手經腰間向前衝拳,放腰間。

第四拍:還原。

第四節:砸拳展翅

第一拍:雙拳於腰間向兩側出掌,掌心向外,同時左腳向左跨一步成馬步。

第二拍:兩臂經兩側至胸前交叉,掌心向內,同時雙腳併攏成半蹲。

第三拍:雙臂側平舉,立掌,體前屈。右腳後踢,左腳伸直,目視前方。

第四拍:還原。

活動反思:

武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體育項目,也是小學體育課的一項主要教學內容。這學期要求推廣武術操—————旭日東昇,感覺教學有一定的壓力。六年級的孩子較活躍,尤其是男孩子更是活躍分子。

這一段的教學工作重點是以武術操的教學爲主,從前兩個星期的武術操教學來看,應該說武術操教學的速度是所有廣播操中最快的,在教學過程中,我用到了分解教學法,示範採取鏡面示範、以及背面示範,以方便學生觀看模仿,這樣學生更容易上手,但學生的情況是學得很快,學得不實,想要真正的做好這套操,做到精氣神俱在,眼隨手走,意與心動,還有着一定的距離。學了,需要苦練。

我在上課時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在宣佈課的內容,引入正題時得講究點藝術,既要激發學生的興趣,又要有的放矢,收放自如,否則課堂會亂成一鍋粥,上這樣的課教師的課堂駕馭能力一定要很強。第二次課時,我先提出了要求,再引入課題,同樣的情景,能夠很快收場,進入正常的教學中。

在今後教學內容時,我會讓學生更多的瞭解武術操。對於學生動腦動手動口的引導方面,我要多花心思,讓引導的方式更豐富,使引導的效果更突出。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2

活動設計背景

針對現在班上一部分孩子在午餐時不愛惜糧食,把米飯和菜故意掉在桌上,還相互打飯仗這種不良現象設計了這個教學活動。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瞭解人類爲什麼要吃飯,知道吃飽飯的重要性。

2.讓幼兒瞭解農民生產糧食的不容易,知道不愛惜糧食是可恥的行爲。

3.讓幼兒養成愛惜糧食的好習慣。

4.初步瞭解健康的小常識。

5.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讓幼兒養成愛惜糧食的好習慣。

2、難點:幼兒瞭解農民生產糧食的不容易,知道不愛惜糧食是可恥的。

活動準備

農民在不同氣候條件下勞動的圖片,孩子們在不同情形下浪費糧食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在教師提問的基礎上,瞭解我們爲什麼要吃飯。

1:我們平時都要吃飯,點心,水果,那我們不吃會怎麼樣呢?

2:幼兒自由討論

3:教師小結, 讓幼兒知道爲什麼要吃飯,如果不吃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

二.教師提問,你們在園裏吃午飯時是怎樣表現的呢?

1.幼兒回憶吃飯的情景

2.教師點評在吃飯時孩子們有那些不良行爲,讓孩子們明白浪費糧食是可恥的。

三.教師出示農民不同時節在田裏耕作的圖片和孩子們在不同情形下浪費糧食的圖片。

1.幼兒觀察圖片後討論農民生產糧食的不容易和自己來浪費糧食的壞習慣。

2.教師總結;讓幼兒明白粒粒皆幸苦,從而教育孩子要養成愛惜糧食的好習慣。

四.教幼兒背誦古詩《鋤禾》,昇華愛護糧食的情感。

教學反思

在本次教學活動中,我利用不同的圖片激發孩子們的興趣,引導他們主動參與 討論,在討論中逐漸明白吃飯的重要性,知道農民生產糧食的不容易,明白要養成愛惜糧食的好習慣,但是在教學活動進行中,孩子們在理解浪費糧食是一種可恥行爲有點難,在以後的日常教學中,我要隨時滲透愛惜糧食的觀念,在有條件的時候帶孩子們到鄉下走走,讓孩子們親身經歷勞動的艱辛,從而使孩子們的認識更加深刻。

小百科:糧食糧食是指烹飪食品中各種植物種子總稱,也可概括稱爲“穀物”。糧食作物含營養物質豐富,主要爲蛋白質、維生素、膳食纖維、脂肪等。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使幼兒知道生氣和快樂是兩種不同的情緒,幫助他們理解情緒與健康的關係,引導他們保持快樂的情緒。

2、使幼兒初步掌握不良情緒的轉化方法,並樂於幫助別人擺脫不良情緒。

3、培養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4、初步瞭解健康的小常識。

5、學會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樂觀的情緒,逐漸養成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幻燈裝置及幻燈故事片《生氣大院和快樂大院》;錄音機及錄音帶《拉拉勾》、《表情歌》。

活動過程:

教師爲幼兒投放幻燈片中小勇生氣的臉譜,讓幼兒識別表情,引起他們對故事的興趣。

一、組織幼兒看幻燈聽故事,讓他們理解情緒的'感染作用

1、看幻燈聽第一段故事。

教師邊放幻燈片邊有感情地講述第一段故事,並向幼兒提問:故事中的小勇爲什麼生氣?小動物們爲什麼也生氣?小兔和田鼠給這個院子取了一個什麼名字?這“生氣大院”有沒有人喜歡?真奇怪,一個人生氣了,給這麼多的小動物帶來了不快樂。那麼,生氣好不好?爲什麼?(不好。影響周圍人的情緒,使得大家都不快樂)教師引導幼兒結合自己的體驗,說說生氣的壞處。(生氣了吃飯不香,睡覺不甜,還會做惡夢,做事不專心。經常生氣還會生病,影響身體健康)

2、組織幼兒一起幫助小勇擺脫不良情緒。

教師:因爲小勇不快樂,惹得大家都不快樂了。現在請小朋友來幫助小勇,讓他快樂起來。你們想對小勇說些什麼?(生氣會影響健康;自己生氣了,也會使別人不快樂;只要改正了缺點,老師還是會喜歡你的等等)

3、看幻燈聽第二段故事。

教師爲幼兒投放幻燈片中小勇快樂的臉譜,並介紹:小勇聽了小朋友的話可高興了,他想使大家重新快樂起來。他對小花貓說什麼了?小花貓又對小花狗說什麼了?小動物們還生氣嗎?可見,一個人生氣會使大家生氣,一個人快樂會使大家快樂。我們小朋友本領可真大,把生氣大院變成了快樂大院。

二、啓發幼兒結合生活經驗談自己生氣和快樂的事,引導他們保持快樂的情緒

教師:小朋友,你們有沒有生氣的時候?(有)爲什麼生氣?生氣了怎麼表現?(星期天,我想上公園,媽媽沒時間帶我去,我就摔東西,大哭大鬧等等)這樣做對不對?爲什麼?(不對。影響自己健康,也不討人喜歡)那我們生氣的時候想什麼辦法使自己不生氣?(想想高興的事;找好朋友聊聊,說說自己的心裏話,與他們一起做遊戲;做做自己喜歡的事,如畫畫、聽事故、欣賞音樂、看電視、參加體育活動等等)你什麼時候感到快樂?(做了好事,受到了表揚、稱讚)你快樂了,怎麼讓別人也快樂?(我把快樂的事告訴別人,讓別人一起分享)小朋友平時應該保持怎樣的情緒呢?(要保持愉快的情緒,不要爲一點小事生氣,這樣才能使我們的身體健康,別人也纔會喜歡我們)當別人不快樂的時候,小朋友應該怎麼做呢?(要幫助別人,與他一起遊戲、唱歌、說話,讓他快樂起來)

活動延伸:

活動結束,教師爲幼兒播放歌曲《拉拉勾》、《表情歌》,幼兒聽音樂自由表演;組織幼兒繪畫“我是快樂的孩子”;設立“快樂星”評比欄;結合日常生活中的事例,經常對幼兒進行引導。

附事故《生氣大院和快樂大院》

一天,小勇在幼兒園打人,受到了老師的批評,心裏很生氣。回到家,小花貓走來和小勇玩,小勇大喊一聲:“去!我很生氣!”小花貓氣呼呼地來到院中,小花狗想和它玩,小花貓大聲叫:“去!我生氣了!”小花狗出大門,小公雞向它問好,可它大吼一聲:“去!我好生氣喲!”小公雞氣壞了,大喊:“我也生氣了!”燕子和麻雀也跟着喊:“我們也生氣啦!”小兔和田鼠嚇壞了,說:“這裏的人都生氣,我們就叫這裏是‘生氣大院’吧。”大家聽說“生氣大院”的事後,都遠遠躲開了,誰也不想來玩。媽媽叫小勇吃晚飯,爸爸叫他到樓下去玩玩,小勇都不樂意,他越想越難過。

小勇應該怎麼做呢?請小朋友一起來幫助他……

小勇聽了小朋友的話,覺得是自己錯了,他對小花貓說:“昨天我錯了,我再也不生氣了。”小花貓對小花狗說:“咳,對不起,我不生氣了。”小花狗去找小公雞,還有燕子和麻雀,大家都原諒了小勇。你也不生氣,我也不生氣,大家一起快樂地做遊戲。大家聽說這件事後,都跑來玩。哈哈,“生氣大院”變成了“快樂大院”啦!

活動反思:

讓孩子們知道:在我們每個人的身上都有過生氣的情緒,它是不可避免的,不可改變的。既然不能避免和改變,我們就要面對,解決,而且用科學的,積極的方法解決。

小百科:生氣是漢語詞語,讀作shēng qì,一是指活力,生命力,生機;二是指發怒,因不合心意而不愉快。風水學中將生氣簡稱爲氣,亦名內氣、五氣、陰陽之氣。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瞭解關於手足口病的傳播和預防的知識。

2、教育幼兒注意個人及飲食衛生,預防疾病的發生。

3、引導幼兒正確對待手足口病,不恐慌。

活動重難點:

瞭解手足口病的傳播和預防的措施。

活動準備:

手足口病例圖。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小朋友們,每天老師都會給你們量體溫、檢查小手和嘴巴,誰知道這是爲什麼?(請幼兒講述)

二、介紹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識

1、看來小朋友們對手足口病都已經有所瞭解,那手足口病都有哪些症狀呢?(幼兒討論)得出結論:症狀:潛伏期2—5天,往往先出現發燒症狀,手掌心、腳掌心出現斑丘疹和口腔粘膜出現皰疹或潰瘍,很疼。還會咳嗽、流涕、食慾不振、噁心、嘔吐、和頭疼,病重的會併發腦炎、心肌炎、肺炎等,若不及時治療可危及生命。所以,小朋友不舒服時要趕快告訴老師和大人,及時就醫。

2、請幼兒觀看手足口病例圖片。(加深幼兒對手足口的認識)

3、瞭解手足口病的傳播途徑手足口病病菌是怎麼傳播的呢?(幼兒討論)

小結:手足口病的傳播途徑:手足口病是一種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好發於小兒的傳染病,主要通過三條途徑傳播:

一是人羣密切接觸;

二是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通過空氣傳播;

三是引用或吃了被病人污染的水、食物。過糞、口傳播是主要的傳播途徑。患兒摸過的玩具、圖書;帶有病毒的蒼蠅叮、爬過的食物我們在接觸都會得病。

全年均可有發病,但3—11月份多見,6—8月份爲高峯期。這種病傳播速度極快,傳播。

三、知道預防手足口病的方法。

怎樣預防手足口病?(幼兒討論)

小結:預防措施:

(1)注意保持口腔衛生,飯後漱口。

(2)早上入園洗手,飯前便後要洗手(用肥皂,六步洗手法)、勤剪指甲、勤洗澡。

(3)健康幼兒可口服板藍根、大青葉等藥物。

(4)不去人羣擁擠的公共場所。不要經常串門;不要和患病兒童接觸。

(5)家長外出回家後,立即讓家長洗手、換衣服,防止將病菌帶給自己。

(6)飯前用84抹布擦餐桌,不吃生冷食物;夏天少吃冷飲,不喝生水,瓜果洗淨削皮,不吃變質的食品。幼兒加強營養,不挑食,注意休息,避免日光暴曬,防止過度疲勞而降低抵抗能力。

(7)保持活動室或家庭環境衛生,經常開窗通風,至少每兩小時開窗一次,每次通風半小時以上。垃圾及時清理、消毒。

四、開展比賽活動。

(1)比比誰的小手最乾淨。

小朋友們都知道了手足口病是怎麼回事,也知道了預防手足口病的方法,現在,咱們就來比一比誰洗的小手最乾淨。以小組爲單位洗手,選出洗手最認真的小朋友。

三、結束部分

一起說手足口病兒歌:

你拍一,我拍一,勤洗澡來勤換衣;你拍二,我拍二,開窗通風好習慣;你拍三,我拍三,肥皂洗手把好關;你拍四,我拍四,人多地方我不去;你拍五,我拍五,曬曬毛巾和被褥;你拍六,我拍六,鹽水天天來漱口;你拍七,我拍七,生冷食物不要吃;你拍八,我拍八,手足口病趕跑它;你拍九,我拍九,太陽下面扭一扭;你拍十,我拍十,良好習慣要保持。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5

活動目的:

1. 初步認識人體內臟器官。

2.對探索人體產生興趣。

3. 學會遵守參觀的規則。

活動準備

錄音機、音樂錄音帶。

幼兒參觀時做的記錄和蒐集回來的資料。

圖畫紙、彩筆、各種美勞材料。

活動過程:

1. 與幼兒做熱身活動,然後提議大家將手放在心臟的位置,感覺心的跳動,再摸摸身體其他部位,感覺人體的肌肉和骨骼。活動時可以播放輕鬆的音樂。

2. 分享查找的資料,討論交流幼兒是如何認識自己身體內臟的名稱和功能。引導幼兒比較各種方法的優點和缺點。

3. 帶領幼兒參觀有關生命科學的科技館或展覽廳,請幼兒記錄有趣的發現,並蒐集有關資料作爲學習資源。

4.回到幼兒園,大家展示記錄和資料,請幼兒輪流說說所見所聞。

5.請幼兒按自己的興趣用文字、圖畫或簡單的模型描述一種器官,並向全班介紹自己的作品,老師可以加以補充。

6. 協助幼兒將全班作品整合成一本《人體百科全書》,放在展覽區。

總結分享

請幼兒說出一個身體器官的名稱。

活動評價

1. 能留心觀看科技館或展覽廳的展品。

2.能遵守參觀的規則。

3. 能整理和展示蒐集來的資料。

活動建議

在活動室張貼一幅人體內臟器官的大掛圖,供幼兒觀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