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集錦五篇

【精選】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集錦五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4W 次

作爲一名教職工,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集錦五篇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將正方形、長方形紙卷貼成圓柱體。

2、根據圓柱體的外形特徵大膽想象,並運用剪貼、繪畫等方法進行裝飾。

3、保持桌面、地面清潔,知道將廢物等垃圾放到指定的地方。

4、培養幼兒良好的作畫習慣。

5、嘗試將觀察對象基本部分歸納爲圖形的方法,大膽表現它們各不相同的特徵。

重難點:

根據圓柱體的外形特徵大膽想象,並運用剪貼、繪畫等方法進行裝飾。

活動準備:

1、在生活中認識過類似圓柱體形狀的物體,如小桶、樹幹、熱水品、杯子等。

2、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長方形紙,彩紙、剪刀、糨糊、膠帶、抹布。

3、幼兒用書《圓柱體和圓錐體》。

活動過程:

1、出示一組圓柱體形狀的物品,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這是什麼?他們在形狀上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2、引導幼兒嘗試用正方形、長方形紙變成圓柱體。

教師:圓柱體怎麼做呢?請你們用哪個紙試一試。說說你們是怎麼把一張紙變成圓柱體的?爲什麼有的圓柱體又短又粗,有的又細又長呢?如果我們需要更細的圓柱體該怎麼做呢?如果我們需要更粗的圓柱體又該怎麼做呢?(較細的圓柱體,可以直接卷搓;較粗的圓柱體,可以把長方形紙再加長。)

3、引導幼兒根據圓柱體的外形進行想象。

教師:你們覺得圓柱體可以變成什麼有趣的玩具?你還可以用圓柱體制作哪些我們生活中常用的東西?怎麼讓它更像呢?圓柱體兩頭是通的怎麼辦?需要用到哪些材料?怎麼用?怎麼樣讓你製作出的物品更漂亮?

4、幼兒參考幼兒用書進行製作,教師巡迴指導。

教師鼓勵幼兒大膽嘗試,耐心製作。

提醒幼兒注意保持桌面地面清潔。

5、欣賞作品並互相交流。

教師:和同伴說說你做的什麼,你用了什麼比較好的方法?你製作的東西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教學反思:

從欣賞繪畫作品入手,使幼兒在一定感性經驗的基礎上誘發想象、循序漸進、大膽構思,從而發掘與培養幼兒的創造能力。在活動中教師輕鬆導入,使兒童的畫面重點突出、主題鮮明。

小百科:圓柱:在同一個平面內有一條定直線和一條動線,當這個平面繞着這條定直線旋轉一週時,這條動線所成的面叫做旋轉面,這條定直線叫做旋轉面的軸,這條動線叫做旋轉面的母線。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嘗試使用鉛筆、尺、橡皮、卷筆刀、墊板等文具,瞭解他們的用途。

2.學着準確的劃直線,提高手部小肌肉動作的協調能力。

【活動準備】

1.各種房屋的畫紙4張。

2.文具人手一份(包括文具盒、鉛筆、直尺、橡皮、卷筆刀、墊板等)。

3.應有電子的繪畫紙(可用電腦打印)。

4.小紅旗若干。

【活動過程】

一、文具盒裏放什麼

1.觀察文具盒裏擺放的物品,說出他們的名稱。

2.嘗試使用這些工具,重點了解橡皮和卷筆刀的使用方法。

二、模擬工程師畫圖紙

1.觀察圖紙上的房屋,談論將圖紙畫的工整的理由

2.確定“工程質量”標準:(嘗試用支持)確定線條是否平直,觀察圖紙是否清晰。

3.教師將房屋圖分別放在活動室得四周,幼兒按自己的能力任選一張。

4.對照圖紙,用鉛筆和直尺在印有電子的繪圖紙上畫直線。

5.嘗試添加門和窗等細節,要求門窗的每根線條都能封口且沒有多餘。

三、誰的圖紙畫得好

1.展示作品,相互檢查是否符合質量標準。

2.爲符合質量標準的房屋貼上小紅旗。

3.將貼有小紅旗的作品貼在教師的牆壁上。

小結:畫圖紙要符合標準,一是線要直,二是畫面要清晰。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3

 案例背景:

繪畫教學內容來源於生活,在學校的荷花池裏,小朋友們看見了遊動的小金魚在粼粼的水波中自由地嘻戲,孩子們興奮得問着:“水裏有什麼呀?小魚在水裏做什麼呢?這些魚怎麼都長的不一樣呀?結合小朋友們對魚兒的興趣,設計了本次活動,孩子們已經積累了豐富的表象老師爲孩子門創造想象提供更爲廣泛的空間。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欣賞大膽表現各種姿態的魚和魚兒的生活空間。

2、嘗試用線條分割的方法,用點、線、面進行塊面裝飾。

3、感受線描畫的樂趣,培養想象、創造能力。

 活動準備:

知識準備:有線描畫的基礎

材料:

1、空白的魚2條、表格一張、各種線條小圖片。

2、勾線筆、圖片、白紙。

3、顏料、毛筆。

重點難點

掌握線描畫的技能,能用流暢的線條、圖形表現魚身上的花紋。

 活動過程

一、通過欣賞圖片,瞭解魚的各部位及各種形狀。

師:小朋友都見過魚嗎?

幼:見過。

師:老師這裏有四條魚,我們一起來欣賞好嗎?

這四條魚,有相同的地方嗎?

幼:有,它們都有魚頭、魚身、魚尾、魚鰭、身上還有魚鱗和漂亮的花紋。

師:那它們有不同的地方嗎?

幼:有的魚像雞心一樣的,有的魚是三角形的、有的魚是橢圓形的……

師:它們的形狀不一樣。

師總結:魚有各種各樣的種類,但是不管它們怎麼變化,魚都是以身體爲主,前面是頭,後面是尾巴,上下有魚鰭,上面都是一根根細細的骨頭,身上還有魚鱗和各種各樣的花紋。

當我提問:這四條魚有相同的地方嗎?剛開始幼兒們都是從裝飾上去說的,我及時地引導幼兒們從魚的外形上去欣賞,楊洋說:它們都有魚頭和魚身,魚尾。朱睿怡說:它們都有魚眼、魚嘴……那它們有不同的地方嗎?馬上有幼兒說:有的魚是橢圓形的,有的是三角形的,有的是長長的,還有的魚像一個雞心一樣的,發現了魚的形狀的不同。

二、觀察範圖,交流討論。

1、觀察範例,

師:這四條魚身上的魚鱗都是一樣的嗎?

幼:不是

師:魚的身上用弧線或者直線把魚鱗分成了一塊一塊的。(用手指提醒幼兒)小朋友們在裝飾的時候也要把你的魚鱗劃分稱塊面狀。

師:除了這樣分,還可以怎樣分塊?

(出示空白的魚身,幼兒上來嘗試分塊。)

師:它們是怎麼裝飾的呢?

幼:有波浪線、圓點、直線、弧線……

(教師把幼兒說的相應的線條或者圖像貼在旁邊的表格裏。)

(從畫面佈置的較滿,線條流暢,魚鱗變化的樣子漂亮引導幼兒)

魚兒是怎麼裝飾的?幼兒們通過觀察後說是用圓形、三角形、黑點、正方形、直線、曲線、螺旋線、波浪線等圖形和線條進行裝飾的。於是我引導幼兒觀察分塊的線條,提問:這是什麼?濮子傑說:直線。直線把魚身和魚尾怎麼樣了?楊洋說:直線把魚身和魚尾分成了一塊一塊的。引導幼兒裝飾魚兒時要先分塊再裝飾。在幼兒嘗試分塊時,我又引導幼兒除了用直線橫着分還可以斜着分,豎着分,而且可以用不同的線條來分,例如曲線、波浪線、弧線等都可以分塊。

三、教師示範作底版

引導幼兒在欣賞和交流中瞭解,刻板線條的深淺和版畫的效果關係緊密,運筆力度要重,刻板要細緻耐心,線條要光滑流暢。

吹塑紙版畫的刻版的深淺直接影響到版畫拓印的效果,所以我在示範時重點提醒幼兒注意線條的深淺。魚兒身上的每一條線條都要描深、描粗,刻畫的清清楚楚,這樣拓印出來的魚兒線條才清楚,染線時纔看得清。

四、幼兒創作,大膽表現。

師:你們可以自己設計喜歡的魚。

1、鼓勵幼兒根據想象大膽創造魚的形狀。

2、啓發幼兒大膽運用各種圖形和線條進行塊面裝飾。

幼兒們已經畫過魚,也有裝飾過線描畫的基礎,所以在吹塑紙上構圖時速度很快,大大的魚身,裝飾的空間很大。但是有些幼兒在分塊時卻出現了問題,有的分的太細,裝飾時太密,不清楚。有的分的太寬,裝飾時太空了,影響了染線的效果。

五、塗色拓印

1、提醒幼兒刷藍色底色時注意從左刷到右,顏料不要太多,刷得要均勻。

2、等徹底幹了以後再染線,不要把宣紙弄破。

3、染線時選擇顏色鮮豔的蠟筆均勻地染線,染的線條要滿。

由於有些幼兒在分塊時出現了問題,導致拓印染線後的魚兒看不清楚線條,在染線時幼兒們還要一邊染線,一邊去描線條。有些幼兒沒有及時補上線條的魚兒看起來是不完整的,斷斷續續的,影響了整體的效果。

六、參觀畫展,交流同伴的作品

1、參觀“美麗的大魚”畫展。

2、說說你最喜歡的`大魚,爲什麼?

 活動反思:

活動中,幼兒們通過欣賞和自己以前見過的魚兒畫出了各種形狀的魚,而且在裝飾的時候能先分塊再裝飾,由於在分塊的時候出現了分的太寬和太細的問題,導致在裝飾時很空或者很密,看不清楚。在描線條的時候,有些幼兒很不細心,把線條描的很毛糙,會描到外面去,多出很多的小線條,影響了畫面的效果。有些幼兒描的線條不夠粗也不夠深,在拓印之後看不太清楚,染線時很困難。這些問題在每次的吹塑紙版畫活動中基本上都會出現,幼兒們雖然掌握了刻版的方法,但是總是不夠細心,缺乏耐心,對於刻版的技能還需要強加練習。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4

作者:辛豐中心幼兒園 朱春華

目標:

1、通過觀察瞭解油菜花的主要特徵。

2、學習分工合作用線條和色彩表現春天油菜花金燦燦的美景

準備:

1、油菜花實物若干,供幼兒實際觀察。

2、春遊時的照片,讓幼兒感知油菜花漫山遍野金黃色的美景。

3、教師畫好油菜花枝幹的畫紙若干(每桌一張),水彩筆、油畫棒

過程:

1、導入:

師:上次我們春遊時,在野外看到了一種金黃色的花,今天老師把它帶來了,你們來看看它叫什麼名字?(油菜花)

2、觀察油菜花的外形。

1)觀察花的外形。

師:請你們來看看它有幾個花瓣?花瓣是什麼形狀的?

油菜花的顏色是什麼樣的?

油菜花是怎麼排列在肢幹上的?像什麼?

你還見過什麼花?油菜花和那些花一樣嗎?

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回答。

教師總結:油菜花是金黃色的,有四個花瓣,花瓣是橢圓形的。

2)觀察枝幹及菜葉。

師:油菜花的枝幹是一根還是有很多根?它們是怎樣排列的?

油菜花的葉子是什麼形狀的?它們怎樣排列生長在枝幹上的?

幼兒觀察後回答。

3、幼兒合作繪畫。

師:今天我們就把油菜花畫出來,打扮我們的教室。

1)幼兒自主商量分工。

師:前些日子,我們畫過美麗的檯布,小朋友們回憶一下,檯布我們是怎樣畫的呀?

幼兒回憶上次合作繪畫的場景。

“今天我們也想畫檯布一樣畫油菜花,現在請每桌小朋友自己商量一下,哪幾個人負責畫油菜花的花瓣,哪幾個人負責畫油菜花的葉子。”

幼兒學習自己分工,分好後向大家作介紹,讓大家聽一聽合不合理。

2)幼兒合作繪畫,教師巡迴指導。

要求能力強的幼兒畫好後再添畫一些別的事物。

4、展示幼兒作品,相互欣賞。

1)請每桌幼兒介紹一下自己的作品內容,並說說是如何分工合作的。

2)提問:你最喜歡哪幅作品,爲什麼?

5、教師小結。

表揚分工合理、繪畫有創意的繪畫小組(共坐一桌的幼兒)。

美工活動“牙齒切碎機”活動後感

本週進行了美工活動“牙齒切碎機”,整個活動中,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很高,思維活躍。當我向幼兒展示自己製作的“大嘴怪”時,孩子們的興趣一下子就上來了,紛紛議論“大嘴怪”怎麼吃東西。活動開始我引導孩子們對牙齒模型進行認真地觀察、並互相討論,讓孩子們知道前面的牙齒是門牙,門牙旁邊的是犬牙,犬牙旁邊的是磨牙,並說出它們各自的分工及合作過程。接下來我先請大家討論怎樣製作牙齒切碎機,在親手製作“大嘴怪”時,孩子們顯得更爲積極主動,他們根據牙齒的各部分關係用鉛筆在紙上畫好一排牙齒,然後根據畫好的牙齒剪下來,再把它們粘貼到剪開的紙盒裏。

在這一過程中,很多孩子都做得比較成功,但也有一部分孩子因爲沒有事先設計好就動手剪,結果牙齒的構造沒剪對,被旁邊的小朋友一說,他們只好重新剪過,耽誤了些時間。粘牙齒是本活動的難點,有些孩子一下子就粘好了,有些孩子因爲小手指不夠靈活粘起來很費勁。不久大家都把牙齒粘好了,接下來就是打份自己的牙齒切碎機:給它畫上眼睛,頭髮,耳朵等。這一過程都難不倒孩子,大家都能把自己的牙齒切碎機按自己的意願打扮好。最後我請幼兒給牙齒切碎機餵食,大家用一些廢舊的報紙等給牙齒切碎機做食物,“嗷,咕咚”,牙齒切碎機一口一口吃東西了,哦,大家玩得真開心啊!我把幼兒做好的作品放在區角中,讓孩子可以隨時玩一玩。

通過這次活動,孩子們在設計,製作,體驗中進一步對自己牙齒更加了解,並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5

設計思路:

漫畫是來源於生活的喜聞樂見的一種藝術形式,設計的靈感來自老師們看到《父與子》時一陣開心的笑。爲什麼不讓孩子們體驗幽默呢?有幽默感的人一定是有個性魅力的,一定能給周圍的朋友帶來歡樂……!果然,在整個活動的設計過程中,我們大家一起體驗了集體的智慧、幽默與快樂!

 活動目標:

1、通過漫畫作品《最後一個蘋果》激發幼兒對漫畫這種誇張幽默藝術的感受力,體驗詼諧的樂趣和幽默的生活態度。

2、培養幼兒嘗試用不同的幽默語言(肢體語言、表情語言、口頭語言、繪畫語言)表達自己的能力。

3、初步瞭解漫畫的簡單知識和表現技巧。

活動準備:多媒體課件、服裝、手杖、果樹、畫筆、繪畫紙等

 活動過程:

 一、律動導入,引起興趣

幼兒律動《表演者》,在詼諧輕鬆的音樂聲中,幼兒做漫畫中幽默動作編排的律動。

 二、展開欣賞漫畫

1、初步認識漫畫:(出示多媒體課件)

教師:小朋友們玩得開心嗎?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幅畫和一幅照片,請小朋友們看大屏幕。出示父與子的圖片和父子生活照

提問:(比較)哪一幅更好玩兒、更有趣兒?

教師:這種好玩兒、有趣兒的畫就是“漫畫”。

這一對漫畫裏的老爸和兒子平常經常碰到滑稽可笑的事情,咱們來看一看他們今天又碰到了什麼事兒呢?

2、逐幅欣賞漫畫:

第一幅:(出示圖片觀察)

教師:(提問)這幅畫中有什麼?兒子手裏拿着什麼?老爸在幹什麼?爲什麼晃樹…?(啓發表演)咱們一起來學學老爸撅着屁股晃樹的樣子吧!看誰更像漫畫中的老爸。

第二幅:(提問)除了晃樹能得到蘋果,還有什麼好辦法呢?

兒子想出了好辦法(出示圖片),結果手杖砸在了哪裏?老爸被手杖打中腦袋的樣子好笑吧?

(啓發模仿)做一做我們看一看?(出示蘋果樹道具,幼兒表演,做模仿動作)

第三幅(提問)沒拿到蘋果,老爸很不甘心,老爸又有了什麼辦法了(出示圖片)天,好可憐的蘋果樹(幼兒模仿蘋果樹的樣子)

第四幅:(提問)急中生智的爸爸又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什麼好辦法?(出示圖片)請幾位小朋友脫靴打蘋果。

第五幅:(出示圖片)哎呀,蘋果沒打着,靴子又掛在了樹枝上,老爸又在忙什麼?

請小朋友到前面,學一學老爸用手杖打靴子的樣子。

第六幅:(提問)靴子好不容易掉下來了,折騰了半天,結果怎麼樣?(失望地走了),不料這時候……?

(出示動畫)(旁白)哎呀,白忙活了!

3、談話:老爸和兒子雖然沒拿到蘋果,但卻想出了這麼多有趣的辦法,大家一起來說一說用了哪些辦法?

教師小結:小朋友看了這幾幅畫有什麼感覺?這種好笑、幽默的畫叫什麼?請小朋友重複“漫畫”這個名字。漫畫最早在中國是沒有的,是從國外引進來的。

4、完整欣賞:(完整配樂講述)

教師:小朋友,今天咱們看到的這組漫畫名字叫做《最後一個蘋果》,下面咱們和老師一起一邊說一說,一邊表演好不好(師幼隨音樂共同表演漫畫故事)

5、加深理解:(切換大屏幕)

講述:剛纔小朋友表演得非常好,那麼小朋友們你們遇到過什麼的好玩的、有趣的故事,咱們來講一講好麼?

三、創作漫畫:

1、教師:(引導創作)小朋友們講了那麼多好玩兒的事兒,咱們也來創作漫畫吧!不過,小朋友們要注意,漫畫裏的形象是很好玩

兒、很滑稽的,(出示黑板,簡單引導漫畫形象的繪畫技巧。)

2、幼兒自由漫畫創作,教師個別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