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華】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範文錦集七篇

【精華】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範文錦集七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4W 次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華】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範文錦集七篇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1

設計思路:

歌曲選自我國傳統的《司馬光砸缸》的故事,音樂也再現了這一故事。通過音樂遊戲的方式讓孩子們在說說、聽聽、玩玩的過程中感受音樂、表現音樂,增強孩子們對故事的瞭解,同時也讓孩子們知道當遇到意外的時候要冷靜、機智、勇敢。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輕鬆、活潑的情緒,理解歌詞內容。

2.根據歌曲情節大膽想象,嘗試根據不同的角色,用合適的表情和動作變現故事情節,感受音樂遊戲的趣味性。

活動重點:感受歌曲輕鬆、活潑的情緒。

活動難點:根據歌曲情節大膽想象能用合適的表情和動作變現故事情節。

活動準備:《司馬光砸缸》完整的音樂、自制大石頭等。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欣賞前奏,引出司馬光砸缸的故事。

師:很久以前,小朋友很早就起來讀書,司馬光小朋友和他的小夥伴一樣也很早就起來讀書,讀書讀累的時候,他們還會做遊戲呢!我們一起聽一聽他們在做什麼遊戲?

二、分段分析和欣賞音樂,嘗試用動作和表情表現音樂情境

情節一:快樂遊戲

1. 圍着水缸嘗試玩遊戲。小椅子來當我們的大水缸。

2.我們一起捉迷藏。看誰又輕又快藏得好。

3.一起表演。

情節二:夥伴落水

1.不好了,有人掉到大水缸裏了,夥伴們快出來吧。

2.他該怎麼辦呀?

3.其他的小朋友都嚇壞了,嚇壞了是什麼樣子?

情節三:砸缸救人

1.司馬光是怎麼救小朋友的?

2.你是司馬光你會怎麼砸缸?

3.剛破了,小朋友得救了快點鑽出來吧。

4.小朋友得救了,真開心!看來和好朋友玩遊戲,可不能做危險的事,你們記住了嗎?

情節四:向司馬光學習

司馬光可真聰明,我們要向司馬光學習。遇事不慌張動腦筋。

三、完整欣賞表演歌曲,並表演遊戲

1.完整欣賞歌曲,集體表演

師:我們來完整地聽一聽歌曲,想一想剛纔我們是怎麼玩遊戲的。

2.集體完整表演遊戲

請把椅子移到教室旁邊,和好朋友找個空地方圍成圈,做一個結實的大水缸。請兩個小朋友當落水的小朋友,老師當司馬光,玩遊戲。

教師:玩了這麼久我們也該休息了,回去後,可以把這個遊戲帶給你身邊的人,讓更多的人都知道這個故事。

活動反思:本節課以幼兒自己感受理解音樂和表現音樂爲主,通過遊戲的情景導入,激發幼兒的興趣,再分段欣賞歌曲,讓幼兒充分理解歌曲內容,表現自己的情緒體驗,最後以遊戲結束。幼兒能在遊戲中表現故事情節,也能增強對故事的理解。在活動中幼兒積極參與,能通過自己的表情和肢體動作表現對歌曲的理解。整節課幼兒都能在老師的引導下表達自己的感受,但在活動時我的一些語言引導不夠明確,還有上升的空間。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感受與練習四拍的節奏。

2、理解歌詞、學唱歌曲。

3、通過音樂遊戲與表演加強拍子之間的連貫性及體驗 音樂帶來的快樂。

4、在感受歌曲《小花狗》的基礎上,理解歌曲意境。

5、學唱歌曲,掌握斷頓、歡快和連貫、舒緩的不同演唱方法。

活動準備:

1、骨頭卡片、小貓、小鴨圖片、手鈴

2、歌曲《小花狗》、《小狗圓舞曲》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師生問好,以說唱打節奏的形式進行

師:小朋友們好,老師好。(變換不同的形式進行問好,讓幼兒熟悉節奏的形式)

二、基本部分

1、已變魔術的形式出示卡片,激發幼兒的興趣

師:小眼睛看老師,仔細看老師要給小朋友變魔術,看看老師變出什麼來了?(骨頭)

師:誰最喜歡吃骨頭?(小狗)對啦,小朋友們真聰明!

師:小狗看見骨頭會怎麼樣呢?(把它吃掉、會叫)那小狗怎樣叫?(汪汪汪)

教師小結:繼續出示卡片,小狗看見骨頭就叫“汪”,兩個骨頭就叫“汪汪”,如果沒有骨頭就不出聲。

2、出示四張骨頭卡片組成一個節拍,進行交換練習節奏(此環節重複進行)

3、以小狗唱歌爲由引出歌曲

師:小狗玩累了聽到有人在唱歌,(教師演唱歌曲幼兒欣賞)唱的好不好聽?(好聽)

師:小狗也想唱歌,可是小狗怎樣唱?(引導幼兒學習在結尾處唱汪汪)

師:教師領唱,幼兒在最後一個拍子處唱

師:小朋友唱的真好聽,除了小狗會唱歌還有哪些小動物會唱歌?(小鴨子、小兔)那我們請他們出來唱唱吧!(出示小貓、小鴨子圖片)

4、運用身體動作代替“汪”的節拍

師:小朋友唱了這麼長時間,我們聽音樂跟着音樂休息休息好不好?(好)(放音樂帶領幼兒做動作)

5、聽音樂用樂器演唱

師:小朋友表現的真棒,看老師請誰來和小朋友做遊戲!(出示手鈴)

師:每個小朋友兩個小手鈴,拿到的小朋友使勁搖一搖你手裏的小手鈴,看老師的手一收,看誰的小手鈴收的最快沒有聲音。(幼兒玩手鈴)

三、結束部分

1、音樂欣賞《小狗圓舞曲》

師:小朋友的小手鈴真聽話,現在把小手鈴放好,老師要給小朋友講個故事,故事裏也有隻小狗,看看這隻小狗在幹什麼,好不好?(好)(教師講故事,帶領幼兒放音樂跟隨音樂玩遊戲)

2、以說唱的形式結束整節課

師:小朋友玩的開不開心(開心)我們下節課再一起玩好不好?(好)

小朋友再見,老師再見。(以打節奏的形式結束)

評價反思:

1、教師指導:音樂戲課程之前沒有接觸過,所以在上課之前讓幼兒對打擊樂器有所瞭解,帶領幼兒玩手鈴,以多種形式瞭解打擊樂器。活動過程以小花狗唱歌的形式讓幼兒熟悉歌曲,整節課以幼兒爲主,教師引導,讓幼兒多唱、多聽、多玩。在熟悉歌曲後讓幼兒創編歌詞,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及興趣。

2、幼兒反應:以骨頭卡片的形式體現樂句,幼兒能夠積極參與,個別幼兒精神不集中,拿到手鈴後秩序有些混亂,精力集中到手鈴亂敲亂玩的現象。欣賞《小狗圓舞曲》時隨音樂不太熟悉但是都可以跟隨老師做動作。

3、反思:整節課比較順利,幼兒挺感興趣也很配合,但是時間過長,中間銜接不是很好,最後音樂欣賞可以作爲另一節課單獨進行,這樣效果可能會更好。這節課重點難點不突出,沒有明確的目標,再加上幼兒對歌曲本身已經熟悉,所以在學唱部分很輕鬆。在玩手鈴的部分有些混亂,需要課後讓幼兒多接觸多練習。

小百科:狗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哺乳綱、真獸亞綱、食肉目、裂腳亞目、犬科動物。中文亦稱“犬”,狗分佈於世界各地。狗與馬、牛、羊、豬、雞並稱“六畜”。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活動中能大膽闡述自己的觀點,認真傾聽他人發言,積極參與活動。

能夠大膽、獨立地運用圖標、語言等方式表達自己對音樂的感受。

通過欣賞一首樂曲的多種表現形式,感受樂曲所表達的情感。知道相同的音樂,在不同的演奏方式下,能夠表達出不同的'情緒、情感。

活動準備

電腦多媒體、影音光盤、圖表及標記(附後)。

舞曲版:摘自陳美小提琴《康康舞曲》。

歌唱抒情版:剪輯自香港電影《河東獅吼》片斷。

交響樂版:選自音樂光碟《世界名曲集》——《地獄與天堂》。

活動過程

1.引入課題,導語。

前兩天,老師聽到一首好聽的音樂,是在手機上有的,好像是……”(播放樂曲)

2.欣賞樂曲,《地獄與天堂》(片斷)。

(1)、教師:“這首曲子你們聽過嗎?在哪裏聽到過,叫什麼名字?”

(2)、幼兒欣賞樂曲《地獄與天堂)(片斷)。

①教師:“老師這兒也有3段和這段音樂一樣的曲子,我們先叫它《菠菜歌》吧,你們想不想聽?”

②討論: .

(a)這3首樂曲聽起來一樣嗎?(實際上3首樂曲曲譜相同,讓幼兒籠統的感知,描述同一首樂曲有三種演奏、表現形式上的不同)

(b)我們來討論一下,所聽的3段曲子有什麼不同?

我們先看看在速度上這3段曲子有什麼不同點?(有的快,有的慢……)再看看在強弱上它們有什麼不同?(有的聽上去聲音很強,讓人覺得有點吵;有的聽上去較柔弱,讓人聽得很舒服……)

最後看看所聽3段音樂在感覺上有什麼不同?(有的音樂聽過後讓人很開心,想笑;有的音樂昕上去讓人很興奮,想跳舞;有的音樂聽上去感覺很溫柔,很抒情……)

(3)、幼兒再一次完整地欣賞樂曲。

①介紹圖表和卡片,幼兒瞭解使用的方法。

教師:“下面,我們聽這3段音樂玩一個好玩的遊戲。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張卡片,在這張卡片的反面有許多符號圖標,我們現在一段一段地按順序來欣賞這三段不同的音樂,請你在聽過音樂以後,在卡片反面選擇一張你認爲最能夠表現這段音樂的符號圖標,貼在正面代表那段樂曲的號碼和格子裏面。”幼兒教育網()

②幼兒逐段欣賞樂曲,分別根據三段樂曲的風格選擇一張相應的圖標貼在卡片正面的格子裏。

(a)鼓勵幼兒根據自已的感受,獨立地選擇圖標,不受其他人的影響。

(b)幼兒根據自己選擇的圖標,大膽地表述自己選擇這張符號圖標I撤理由,並能夠和大家交流對每一段曲子的感受。

③播放3段樂曲,讓幼兒逐段驗證樂曲風格和自己的感受是否一致。

(4)、幼兒結合生活經驗再次討論:

①教師:“我們都能聽出這3段曲子能夠給人不同的感覺,那我們來討論一下,這3段曲子比較適合在什麼時候聽呢?”(快的曲子,適合在購物、鍛鍊的時候昕;抒情的曲子,適合在睡覺前或者傷心的時候聽;節奏很強的曲子,適合跳舞;幽默的曲子在難受、傷心的時候聽……)

②幼兒再次欣賞音樂與音像畫面,驗證自己的討論結果是否正確。

3.瞭解樂曲的作者,欣賞樂曲最初的演奏風格。

“這段樂曲,人們給它起了好多名字。我們聽到它時,因爲裏面有‘我是一棵菠菜’的歌詞,我們就叫它《菠菜歌》;當它用來給別人跳舞時,名字又叫做《康康舞曲》;其實,這首樂曲真正的名字叫《地獄與天堂》,它是由法國的一名叫奧芬·巴赫的作曲家寫出來的。後來人們覺得這首曲子非常好聽,就把它變化成不同的節奏和風格,在不同的場合進行演奏,給人們帶來了不同的感覺。現在,你們想聽聽這首樂曲最初是怎樣演奏的嗎?”

4.邊欣賞音樂,邊做遊戲。

(1)、這首樂曲真是好聽,我們一起來邊聽音樂,邊玩個遊戲放鬆一下吧。

(2)、請幼兒在3段不同風格的樂曲中,選擇1段進行遊戲(唱歌或者跳舞)。

5.討論過程中,感受音樂。

引導幼兒注意在前面的討論過程中,別人與自己不同的感受和觀點,明白在音樂欣賞活動中各人對音樂的感受是不同的。

(每個人對音樂的感受其實是不一樣的,比如:你們在難受的時候,想聽幽默的音樂讓自己笑起來,而有的人可能更願意聽一些抒情的音樂,讓自己好好放鬆心情……)

作品分析

這首由法國作曲家寫作的交響樂曲,旋律歡快、活潑,經後人的改變後,廣泛運用於舞蹈、影視作品及電子音樂產品中,爲人們欣賞、接受和傳唱。本次欣賞活動中所採用的這段音樂的三種表現形式,分別具有抒情、搖滾、幽默的風格,特點鮮明,接近幼兒的感知經驗,有利於幼兒感受和表達,並能較好地進行交流。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4

一、設計意圖:

《指南》藝術領域中有兩大目標:感受與欣賞、表現與創造。大班幼兒較小中班幼兒來說,在音樂的感受力、表現力和創造力上都要成熟能幹的多。他們能不僅僅接受常規曲風的學習,對生活中一些創新的音樂元素也會有所感受,而RAP這種形式的歌曲,在現今社會是十分流行的。我們常說藝術源於生活,所以在拿到教材後,因爲教材結構的關係,使用RAP形式來演唱歌曲會比較動感,比較吸引孩子,所以說唱活動便應運而生了。基於教材,因爲元素是動物,大班孩子對動物的形象也比較熟悉了,所以在學唱的基礎上,我又加上了創編這一環節,作爲本節活動的難點。大班幼兒已有初步的合作意識,所以在創編環節與同伴一起學習、一起表演的過程,相信是比較難忘的。在教學策略上,我採用了遊戲法、觀察法、記錄法、演示法等形式,旨在幫助孩子有趣的學、創意的編、大膽的表現。

二、活動目標:

1、初步掌握RAP(說唱)的語感以及肢體動作的特徵,願意大膽學唱rap。

2、嘗試大膽創編歌詞,並能與同伴進行合作表演。

3、感受RAP熱情奔放的特點,體驗與同伴一起學習的快樂。

三、活動準備:

一段RAP音樂、ppt圖片、記錄卡等

四、活動過程:

1、設置情景:“遊覽動物園”,激發孩子的興趣:

師:“小朋友們,今天要去動物園遊玩,現在請你們跟着我(導遊)乘着動感列車一起出發吧。”

要求:動感列車很動感,所以我們的身體要充分動起來,跟隨音樂節奏拍手、做肢體動作,在樂曲結尾加上一個很酷的動作,也可以加上一些“yo”“ye”的“high”詞。

2、感受和學唱RAP:

(1)“動物園”到了,動物園裏有什麼動物呢?老師這裏有一個謎語,仔細聽,我們來猜一猜。(師示範演唱一段RAP,並出示相應的小圖片。)

提問:剛剛我是用什麼方式告訴你們謎語的?老師演唱的方式與平時我們唱的歌有什麼不同?你覺得哪些地方很有意思?(yo、ye等地方、老師的肢體動作)爲什麼我在說唱前要喊1,2,3,4?(說明要做好準備)

“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小結:這種說和唱結合在一起的演唱方式有一個名字,叫RAP,是現在很流行的一種唱歌形式。

(2)師第二次示範,請幼兒仔細聽清謎語裏說了什麼?(出示圖片記錄)我們試着來唱一唱。

(3)“謎底是什麼呢?”(兔子)你從哪些地方聽出來是兔子?(提煉:兔子的外形特徵要講清)

(4)幼兒跟隨教師隨着RAP音樂來說唱1-2遍。(加上high詞和肢體動作)

3、拓寬經驗,創編歌詞:

“動物園裏還有哪些動物,我們一起來看看。”(一起觀察圖片,說說有哪些動物?)

“如果讓你來介紹,你會怎麼樣來介紹呢?”(通過語言來形容動物最主要的特徵)

(1)“接下來我們要用RAP的方式來編出謎語了。”分組創編,一組一種動物,要求:能合作創編,並把創編的內容記錄下來,唱一唱。

(2)幼兒創編,教師巡迴觀察,並循環播放RAP音樂。

4、分組展示:

“哪一組的孩子能大膽上來表演一下?”

(1)教師可以適當選用一些樂器來助興。

(2)引導幼兒把自己創編的一段rap唱給客人老師聽。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公共汽車》是中央電視臺少兒頻道“智慧樹”欄目曾經播放過的一首歌曲,它富有動感,節奏明快,非常適合小班幼兒學習,於是我選擇此內容設計了這個韻律活動。

整個活動以生動、有趣的坐公共汽車情景串聯而成。活動由三個環節組成,即產生興趣、創編動作、欣賞視頻。其中隨音樂大膽創編肢體動作以表現坐公共汽車的樂趣,是本次教學活動的重難點。爲此,我又創設了下雨了和雨停了兩個情節,以便於幼兒理解與掌握。在活動中,我鼓勵幼兒充分發揮想象,自主創編車輪轉動、車門開關、乘客上下、雨刷擺動、寶寶哭泣和媽媽安慰寶寶等一系列動作,在此基礎上幫助幼兒提煉、整理,形成完整的律動。最後,讓幼兒欣賞紅果果和綠泡泡的韻律活動視頻,將活動推向高潮。

目標:

1.感受樂曲的歡快節奏,能跟隨音樂大膽地創編肢體動作以表現坐公共汽車時的感受。

2.充分發揮想象,嘗試根據歌詞創編動作,體驗參與音樂活動的快樂。

準備:

1.“智慧樹”之《公共汽車》MP3音樂,一段表現雨聲的音樂。

2.“智慧樹”之《公共汽車》視頻(可通過百度搜索)。

3.人們乘公共汽車的圖片若干。

4.幼兒熟悉《公共汽車》的音樂。

過程:

一、產生興趣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幾幅圖畫,我們一起來看看圖畫裏講了什麼事情。

1.觀察圖一。

師:你看到了什麼?

幼:公共汽車。

幼:我看到了小女孩、公共汽車。

師:對,是公共汽車。公共汽車的輪子轉呀轉,轉呀轉,帶小女孩去幼兒園。

2.觀察圖二。

師:公共汽車到站了,會發生什麼事呢?

幼:汽車的門要打開來,讓小朋友下車。

師:公共汽車到站了,汽車的門就要開開關關,讓乘客上上下下。

3.觀察圖三。

師:小朋友在哪裏?他們是怎樣的?

幼:小朋友在公共汽車裏。

幼:他們的手拉着扶杆。

師:小朋友在公共汽車裏,有的坐着,有的站着。

二、遷移生活經驗,創編坐公共汽車的動作

1.播放歌曲《公共汽車》,師幼一起自由做動作。

師:有一首歌是專門表現公共汽車的,這首歌裏把公共汽車叫做公車。下面我們就來聽一聽這首歌,還可以一邊聽一邊用動作學一學公車是怎麼開的,好嗎?

(教師用眼神鼓勵幼兒一邊聽歌曲一邊自由做開公共汽車的動作。)

2.幼兒創編第一、二、三段音樂的動作。

(1)討論公共汽車的輪子是怎麼轉的,並用動作表現。

師:公共汽車開起來了,輪子是怎麼轉的呢?請你們用動作表現一下,並和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

師:誰願意到前面來做一做?(請兩到三個幼兒做動作,其他幼兒可跟着學一學。)

師(小結):X X X是用轉動兩隻小手來表現公共汽車輪子轉動的樣子的,XXX還加上了兩隻小腳的動作,他們的動作都很像公共汽車的輪子在轉動。真棒!

師:下面我來唱歌,你們一起來做公車輪子轉呀轉的動作。(教師邊哼唱該段歌曲,邊帶領幼兒表現車輪轉動的情景。)

(2)創編公共汽車開門關門、乘客上下車的動作。

師:有人要上下車時,公共汽車的門就要打開,等客人坐好了,公共汽車的門又關上了。這個動作怎麼做呢?請你們想一想、做一做,和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

師:誰願意到前面來做一做公共汽車開門關門的動作?(請兩到三個幼兒做動作,教師選取其中幾個動作讓其他幼兒跟學。)

師:誰願意到前面來做一做乘客上下車的動作?(請兩到三個幼兒做動作,教師選取其中幾個動作請其他幼兒跟學。)

師(小結):×××是用小手打開和合攏的動作來表現公共汽車開門和關門的動作的,×××是用站立和蹲下的動作來表現乘客上下車的情景的。(教師邊說邊用動作表現。)

師:下面我來唱歌,你們一起用動作來表現車門開開關關、乘客上上下下的情景。

(3)播放《公共汽車》第一、二、三段音樂,教師帶領幼兒用肢體動作加以表現。

師:請你們站起來聽着音樂來表演。

3.幼兒創編第四、五、六、七段音樂的動作。

(1)創編公共汽車雨刮器的動作。

師:聽!什麼聲音?(播放雨聲音樂)啊!下雨了!車前窗的玻璃上都是雨水,司機叔叔看不清路了,怎麼辦呢?

幼:可以用雨刮器。

師:好,司機叔叔把雨刮器打開了。小雨刷,刷刷刷,刷刷刷,刷掉了車窗玻璃上面的雨水,司機叔叔又能看清前面的路了。小雨刷是怎麼刷的呢?

師:呀,大家都想到了左刷一下、右刷一下的動作。那好,伸出你們的小手,我來唱歌,大家一起用小手當小雨刷,左刷刷、右刷刷,把車窗玻璃刷乾淨。

(2)創編表現寶寶哭泣及媽媽安慰寶寶情景的動作。

師:公共汽車到了下一站,一個媽媽抱着寶寶上車了。寶寶餓了,哇哇地哭。寶寶哭的動作你們會做嗎?

師:×××把小手握起來放在眼前舞動,頭還一搖一擺的,表示寶寶在哭。你們同意用這個動作表現嗎?

師:那好,我來唱歌,你們一起來做做這個動作。

師:媽媽看到寶寶哭了,怕影響其他客人,趕緊叫寶寶別哭、安靜。你們想一想,這個可以用什麼動作來表現呢?

師(小結):×××用擺手的動作表示叫寶寶不要哭,×××把小手放到嘴巴上做了一個表示安靜的動作——“噓!”究竟用哪個動作更好呢?我來唱這一段歌曲,你們認爲哪個動作好,就用哪個動作表演。

師:雨停了!我們繼續前進吧!公車上的輪子轉呀轉,轉呀轉,轉呀轉,公車上的輪子轉呀轉,跑遍城市。

(3)播放《公共汽車》第四、五、六、七段歌曲,教師帶領幼兒用肢體動作加以表現。

師:現在我們把小雨刷刷刷刷、寶寶哭了、媽媽說“安靜”這些動作連起來做一遍。

4.幼兒學習完整的韻律表演。

師:剛纔我們學習了《公共汽車》這首歌裏的許多動作,現在我們聽音樂來完整地做一做。(完整練習2~3遍。)

三、完整欣賞歌曲並跟隨音樂表現,進一步體驗音樂活動的樂趣

1.欣賞《公共汽車》視頻,感受歌曲及表演者動作的韻律美。

師:紅果果、綠泡泡也帶着小朋友來開公共汽車了。我們一起來聽一聽、看一看他們是怎麼玩的。

2.幼兒邊看視頻邊進行韻律表演。

師:讓我們跟着紅果果、綠泡泡一起玩玩吧!

延伸活動:

1.在角色區提供自制汽車方向盤、小椅子等,讓幼兒自由選擇角色進行坐公共汽車的遊戲活動。

2.在美工區投放各種半成品材料,供幼兒製作或裝飾公共汽車用。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熟悉旋律,理解歌詞,初步學唱《禮貌歌》。

2、體驗歌曲中小朋友之間寬容帶來的快樂。

3、教育幼兒有禮貌。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鋼琴。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練聲:《山谷迴音真好聽》、 《小動物的叫聲》

2、律動:《擠奶》、《手腕轉動》、《金瓶似的小山》

二、基本部分。

1、談話導入活動,激發幼兒參與活動興趣。

教師:小朋友都想做一名懂禮貌的好孩子,那怎樣做纔是懂禮貌呢?(請幼兒說說自己的想法)

2、出示幼兒用書,幫助幼兒理解歌曲。

(1)教師:圖上的小朋友發生了一件什麼是?他們是怎麼解決的呢?(請一些幼兒來說一說)

(2)幼兒欣賞歌曲《禮貌歌》。

教師:老師今天帶來了一首歌曲,歌曲的名字就叫《禮貌歌》。這首歌曲唱的就是這樣一件事。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3)幼兒學唱歌曲。

教師:這首歌曲好聽嗎?哪我們一起來學學這唱歌曲好嗎?

幼兒跟唱歌曲兩、三遍——分角色演唱歌曲。

三、複習歌曲《雨中接媽媽》

要求幼兒學會有感情地演唱。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蛋是幼兒非常熟悉的,他們經常吃蛋,也對蛋有着濃厚的興趣,圓滑滑的蛋惹人喜愛,會滾、會轉、圓圓的蛋還能孵出小雞,小雞是小朋友都喜歡的小動物,而小雞又是怎麼來,從哪裏出來的,小朋友都覺得很奇怪,更從來沒見過小雞出殼的樣子,音樂《小小蛋兒把門開》是一首節奏非常輕快,又富有童趣的曲子,小朋友非常喜歡,利用敲門的情景引出課題,通過演唱這首歌曲,感受歌曲歡樂、好奇的情感,並嘗試用肢體動作來表現小雞出殼的樣子。

教學目標:

1、用好奇、歡快的情緒學唱歌曲。

2、嘗試用各種身體動作有節奏地表現小雞出殼的樣子。

重點難點:

重點:能用歡樂和好奇的情緒演唱歌曲。

難點:能用肢體動作來表現小雞出殼的樣子。

教學準備:音樂。小雞出殼的圖譜。小雞頭飾若干。

活 動 過

一、學習歌曲

1、“篤、篤、篤嘰嘰 嘰嘰 嘰嘰。”,咦!誰在敲門呢?(教師做傾聽狀)幼兒回答:小雞。教師:小雞要出來了,小小蛋兒把門開了!教師邊出示雞蛋教具,邊演示出來的樣子。

2、教師清唱歌曲,幼兒輕輕跟唱。

3、引導幼兒討論:小雞從蛋殼裏出來,心情怎樣啊?

4、教師彈琴,以歡快的情緒唱歌曲一遍。

5、出示圖片,請幼兒看着圖片說一說老師歌裏唱了什麼?聽着旋律,按節奏說歌詞,

6、學唱歌曲。

二、嘗試用肢體動作來表現小雞的動作

1、引導幼兒發揮想象,運用肢體動作表現小雞出殼的樣子。

2、引導幼兒根據歌詞嘗試創編動作。

3、教師和幼兒聽着音樂邊唱邊表演。

三、複習歌曲《三隻雞》

1、幼兒集體歌曲一遍。

2、幼兒分成小雞、母雞、公雞三組表演唱一遍。

四、學小雞走路出活動室。

程設計意圖

通過情景引出課題。開始部分小雞的叫聲嘰嘰 嘰嘰 嘰嘰。,是爲後面學唱歌曲做鋪墊。

通過圖譜,讓幼兒能對歌詞有一個形象的記憶,並更好地掌握歌曲,從而能表現出快樂、好奇的情緒。

讓幼兒嘗試根據歌詞編動作,增加歌曲的趣味性。激發幼兒的表演慾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