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品】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彙編十篇

【精品】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彙編十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2W 次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品】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彙編十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目標:

1、瞭解常見交通標誌的作用,知道標誌是社會生活環境中不可缺少的一種符號。

2、嘗試按標誌的不同特徵進行分類。

3、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養成看標誌的良好習慣。

準備:

1、交通標誌的PPT及律動音樂。

2、每組交通標誌圖片若干,膠水、白紙等操作材料。

3、交通道路操作圖。

過程:

一、 律動出場《去郊遊》

師:小朋友們集合啦,今天天氣真好,我們一起去郊遊好嗎?坐上我的大巴,我們出發啦!

二、出示PPT,引出主題

1、出示PPT,教師導入

師:路上的風景真美麗,我還看見馬路上有許多交通標誌,

你認識他們嗎?他們表示什麼意思呢?

2、幼兒自由發言

三、幼兒自由按標誌特徵進行分類

1、小組探索,按特徵分類標誌

師:除了這些,馬路上還有許多交通標誌,你們能按特點給它們分分類嗎?

2、教師巡視並參與討論。

3、小組彙報,展示分類結果,師生共同小結得出:

按標誌的顏色和外形的不同可以分爲三類(分好標誌牌)。

四、學習新的交通標誌含義

1、幼兒討論,自由發言,教師小結標誌含義

師:在這些標記裏你有哪些是不認識的?

你見過他們嗎?他們表示什麼意思呢?

2、教師新授新的交通標誌

3、教師引導幼兒說出另一種分類方法

師:這些標誌都表示什麼意思?我們可以統稱爲什麼呢?

4、教師小結

師: a、三角形、黃底黑邊黑圖案一類,表示提醒司機的意思的標誌,我們稱它們是“警告標誌”。

b、圓形、白底紅圈黑圖案,表示禁止司機行爲的標誌,我們稱它們是“禁令標誌”。

c、藍色方形的或圓形的,告訴司機道路方向的標誌,我們稱它們是“指向標誌”

五、交通標誌作用大

師:現在我們都知道了很多交通工具的意義,現在我們就可以幫助司機叔叔認識路啦。

1、出示交通道路圖,教師引導幼兒投放正確的標誌,並在活動中運用這些標誌。

2、師:那小朋友你們想象一下,如果我們生活中沒有了這些交通標誌,那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3、教師小結:交通標誌在我們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沒有了交通標誌,那馬路上的車就會隨意亂行,沒有規則,互不謙讓,很容易引起車禍;如果沒有交通標誌人們就不知道什麼是停車場,那車輛就會隨意停放,這對我們的行走和生活都會造成很大的影響;如果沒有了交通工具,上班的時候馬路就會混亂,這樣會影響人們的工作的等等,所以我們可以看出交通標誌是社會生活環境中不可缺少的一種符號。

六、延伸拓展

1、交通標誌能告訴司機前面的地形,給司機指路並對司機提出要求,那我們小朋友在出行時要注意什麼呢?(看標誌、遵守交通規則)

2、教師小結,提倡幼兒做“小小宣傳員”,爲身邊的人們宣傳交通安全知識。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泥,是我們農村孩子隨處可見的東西,也是孩子們天生愛玩的東西。在平時的觀察中,我們發現孩子們對泥土特別感興趣,結合我園的“農村資源的開發與特色研究”這一課題,我班開展了一系列的關於泥的探索。從認識泥入手,引導幼兒看泥、說泥、玩泥,享受泥給我們帶來的樂趣,引導孩子們展開豐富的想象,滿足他們探索的慾望

[活動目標]

1、通過創作活動,進一步激發幼兒玩泥的興趣,激發幼兒的創作慾望。

2、嘗試用已有的技能,大膽的創作、表達和交流

[活動準備]

醒好的泥若干、廢舊鞋蓋若干、盒蓋做成的材料盒若干(材料:玉米粒、豆粒、牙籤、竹籤、剪刀等)、溼手絹若干、套袖每人一副。

[活動過程]

(一)以民間遊戲“放大炮”的形式導入活動(活動場地)

1、師:“孩子們,猜一猜今天我們來玩什麼?”

教師和幼兒一起拿自己需要的泥

2、師“下面我們一起來玩放大炮的遊戲,來把我們的大炮捏好了”

教師與幼兒共同說兒歌“東一炮,西一炮,都來幫我放大炮”比比誰的最響,遊戲反覆。

(二)以遊戲“泥兒做體操”的形式揉合泥。(操作檯)

教師與幼兒一邊說兒歌一邊揉和泥,過程中用溼手絹擦手將泥軟化。

一二三四團一團,團一團;

二二三四搓一搓,搓一搓

三二三四壓一壓,壓一壓

四二三四摔一摔,摔一摔

(三)引導幼兒展開想象,激起創作的慾望(操作檯)

1、師:“泥可以變成很多有趣的東西,真好玩,現在我們就一起來把泥變成好玩的東西吧!”

2、師:“我們來比一比,看誰用泥變的東西最棒,你可以一個人變,也可以和幾個人變,好嗎?”

3、幼兒創作,教師觀察指導。

(四)“泥工展”,講評。

1、請幼兒互相欣賞同伴的作品,然後說一說“你認爲哪個作品好?爲什麼?”

2、教師小結,幼兒聯歡。

[活動延伸]

充實作品讓幼兒進一步體驗,感受泥塑的美。

[活動效果]

充分調動了孩子得參與,想象和創作能力。幼兒興趣高,泥塑水平還有待於鍛鍊和提高。

[注意事項]

(1)做好活動前準備。在操作檯上,把泥工需用的工具和材料擺放好,活動前,幫幼兒戴好套袖,活動後,引導幼兒放作品在指定的位置,不能隨意把泥亂丟,保持桌面和地面的整潔,把手洗乾淨。

(2)妥善處理好幼兒的作品

泥工作品保存較困難,教師要把作品放置在陰涼通風處,不易被人碰撞的地方,晾乾,注意不要讓幼兒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損壞或者處理掉,避免挫傷幼兒學習的積極性。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能自由表現小蜜蜂採蜜和與花兒遊戲的快樂心情,體驗跳集體舞的樂趣。

2、感受樂曲歡快的特點,創編蜜蜂飛舞和與花兒嬉戲的動作,能有節奏、有表情的隨音樂表現蜜蜂採蜜、遊戲的情景。

3、學習蜜蜂採蜜時側身跨跳的動作,初步掌握側身向圓內、圓外和換朋友的隊形變化。

活動準備

紅色、黃色手腕花若干、錄音帶

重點難點

重點:能有節奏、有表情的表現蜜蜂採蜜、遊戲的動作

難點:掌握側身向圓心、圓外採蜜和跨跳步的動作要點

活動過程

一、感知熟悉樂曲旋律

1、幼兒隨音樂用自己喜歡的動作自由表現秋天的花園。“秋天到了,大花園裏可漂亮了,花園裏有什麼?”(幼兒回答)“讓我們隨着好聽的音樂用動作來表現美麗的大花園吧!”

2、老師做蜜蜂媽媽,幼兒做蜜蜂寶寶,站成雙圈(女孩裏圈,男孩外圈),圍成一個“大花園”。

二、創設蜜蜂採蜜的遊戲情節,引導幼兒學習創編舞蹈動作。

1、教師以遊戲口吻,引導幼兒自由創編蜜蜂飛舞的動作。“我們都是快樂的小蜜蜂,我們在花園裏怎樣飛呢?” 教師用欣賞的態度引導幼兒用自己喜歡的動作創造性的表現,並引導幼兒向同伴學習動作。

2、教師以遊戲的形式重點引導幼兒學習側身向圓心、圓外採蜜的動作及步伐。“咦!小蜜蜂發現花園中間有一朵大大的花開放了,它會怎樣去採蜜呢?”教師用小蜜蜂“身體不動向裏看、身體不動向外看”引導幼兒學習手位的變化,用“小蜜蜂伸出腳尖輕輕的點在花瓣上”引導幼兒學習跨跳步和側身向圓內、圓外的動作,幫助幼兒克服學習難點,並鼓勵幼兒表現出蜜蜂的輕巧和神氣。

3、教師鼓勵幼兒創編蜜蜂和花兒遊戲的動作。引導幼兒討論“在花園裏小蜜蜂和花兒交上了好朋友,它們在一起會做什麼呢?”“怎樣用動作表現?”然後教師和幼兒一起交流幼兒創編的動作,並鼓勵幼兒自主的有創造性的表現。

4、教師引導幼兒根據手腕花的提示掌握換朋友的隊形變化。

三、教師將師幼共同創編的動作完整示範,幼兒講評。

四、幼兒隨音樂完整複習舞蹈三遍。教師根據幼兒舞蹈情況指導,鼓勵幼兒動作要和別人不一樣,眼睛看着好朋友、要優美有節奏,要表現出花和蜜蜂相親相愛的情景等要求。

五、幼兒隨音樂連續舞蹈兩遍,連續和兩個朋友舞蹈。

六、教師肯定幼兒是一羣聰明能幹、勤勞快樂的小蜜蜂,並介紹曲名、作者,然後和幼兒擡花蜜飛出教室。

活動結束

熟練後可增加隊形的變化小蜜蜂繞s形穿梭。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讓學生了解早睡早起和午睡對身體健康的重要性。

2.讓學生爲自己制訂起居計劃。

3. 讓幼兒養成按時起居的好習慣。

二、活動重難點:

重點:讓學生了解早睡早起和午睡對身體健康的重要性。

難點:讓養成按時起居的好習慣

三、活動準備:

1.自制故事動畫《淘氣的小黃鴦》。

2.圖片兩幅,內容爲。

(1)一個長得白白胖胖、健健康康的女孩;

(2)一個長得瘦弱矮小的男孩。

3.投影儀一臺,自制鐘錶。

4."我的作息表",上有姓名、睡覺時間和起牀時間三欄。

 四、活動過程:

1、引入激趣:故事引趣。

幼兒觀看動畫故事《淘氣的小黃鶯》,理解故事內涵。

師:小黃鶯的歌唱得怎麼樣?可它爲什麼沒有得到大獎?(引導幼兒明白小黃鶯沒有得到歌唱比賽的大獎是因爲它遲到了)。

師:小黃鶯心裏怎麼樣?第二次小黃鶯參加比賽沒有得到大獎?爲什麼?

2、幼兒對比觀察圖片,感受按時起居和不按時起居對身體健康的不同影響。

師(出示圖片一):"這個男孩長得怎麼樣?爲什麼會長得又矮又瘦?"

幼兒進行討論並回答這個問題。

師(出示圖片二):"這個小女孩長得怎麼樣?爲什麼小女孩長得白白胖胖、健健康康?"

幼兒進行討論並回答這個問題。

師:"你喜歡哪個小朋友?爲什麼?"

幼兒進行討論並回答這個問題。

師(小結):按時起居的好習慣有利於身體健康。

3、討論入睡和起牀的合適時間。

師(出示自制鐘錶):"你們覺得晚上什麼時間睡覺、早上什麼時間起牀合適呢?"

師(小結):晚上大約8點上牀睡覺,早上大約7點起牀,這樣比較合適。

4、幼兒學習制定自己的起居時間表。

師:以後你打算什麼時間睡覺、什麼時間起牀呢?請在表格中的鐘表圖上畫上指針表示時間。(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瞭解幼兒的制訂情況。)

5、比一比誰更棒。

師:"小朋友們,我們休息的時間表已經制作出來了,那我們從現在開始遵守它,下午我們看看那個小朋友更棒好不好。"

五、延伸活動

要求幼兒將制訂好的作息錶帶回家貼在牀邊。請家長督促幼兒按作息表睡覺和起牀,用笑臉圖譜和哭臉圖譜對幼兒能否按時睡覺和起牀進行評價,鼓勵幼兒做按時起居的孩子。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瞭解米的生產過程,鼓勵幼兒運用多種材料,採用不同方法起米。

2、增強幼兒參與探究活動的興趣,培養幼兒嚴謹的科學態度。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知道一些收割程序和工具

2.物質準備:穀子若干,幼兒前期準備工具若干,教師準備工具若干:如磨子,碾子,剪刀,筷子,瓶子等。

活動過程:

一、回憶米的種植、生產過程,引起幼兒興趣。

師:還記得我們的米從稻子到米要經過哪些過程嗎?

幼兒邊講述,教師邊出示圖片

師:從稻子到白米有個很重要的過程就是把稻子的殼去掉,在圖片中我們看到現在的人是直接把稻子放進機器出來就是白米了,可是以前的人沒有這麼發達的機器又是怎麼把稻子的殼去掉的呢?

幼兒猜想應討論,師幼一起觀察PPT

師小結:在以前稻子變米的過程叫“起米”,人們都是用的很古老的工具,你們想不想也來試着“起米”呢?

二、幼兒嘗試“起米”,探索最有效的“起米”方式。

1、選擇工具,自由分組

拿相同工具的幼兒爲一組

2、分工合作,進行“起米”

教師分派給每組同量的米,在規定時間內看哪組“起米”最多。

3、紀錄各組“起米”情況,互換工具再次嘗試

工具起米的效果,幼兒檢驗工具,再次進行起米。

三、各組展示成果

請各組幼兒代表講述自己的操作方法,並展示成果。

活動反思:

《綱要》指出——教育要貼近幼兒生活,又要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怎樣拓展,提升幼兒經驗。於是,我鼓勵孩子們回家,和家長一起討論收集生活中的一些材料,用什麼材料起米,而且不會把米弄壞,這一活動孩子們馬上很感興趣,和家長討論後帶來了各種工具,有石頭,瓶子,錘子,等等。並把自己的猜想記錄了下來。同時嘗試用多種方法,多種材料“起米”(即剝開穀殼)。在活動中鼓勵幼兒合作記錄,操作。最後我們還通過網絡資料展示精米廠生產米的流程,進一步提升了幼兒的生活經驗。

四、主題活動總結

“生活對幼兒發展具有重要的價值,對幼兒而言,生活是重要的'學習內容,也是重要的學習途徑。幼兒的一日生活、與幼兒有關的社會生活及幼兒的遊戲都是重要的課程資源。”我們要善於從幼兒的生活出發,利用幼兒身邊的人和事,利用幼兒熟悉的環境,以適合幼兒的方式,組織我們的教育活動,讓幼兒在生活中學習,在生活中發展。我們的“米”主題就是一個生活的過程,我們和孩子一起收集米的種植生產過程資料、一起認識了各種各樣的米,孩子們在看一看、摸一摸、嘗一嘗的過程中學習了關於米的知識。孩子們在活動中積極主動的探索,在充足的想像空間和時間裏孩子們自主的找朋友、合作,孩子在身臨其境中獲得知識發展了能力。同時在這個主題中的音樂活動裏,孩子們用自己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感受時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在探究性遊戲中,幼兒與同伴的合作遊戲,幼兒團隊精神得到了提升,我也在與孩子的互動中,受到了很多的啓發,真正的體現出了教學相長。在進一步認識米的過程中,我們也讓孩子萌發了尊重人們勞動成果思想,培養了孩子愛惜糧食的習慣。

在這個主題活動中,由於時間等方面的限制,我們雖然沒有能去農村走一走看一看,但是隨着信息技術的發達,我們利用網絡媒體來彌補了我們的缺憾。在這個主題活動中,我們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使孩子在城市中也感受到鄉村的氣息。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組織意圖:

在日常生活中,小朋友都比較常見而又較熟悉交通工具,也比較喜歡玩各種各樣的交通工具,爲此,我設計了這一活動。同時根據《綱要》的理念,讓幼兒的“學習內容來源於幼兒的生活”“讓幼兒在玩中樂,在樂中學”。我設計了這一綜合創新活動,旨在引導幼兒圍繞“旅遊”這一主題,想象出各種各樣的交通工具而進行交談和操作的。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圍繞“旅遊”的話題進行交談,並幫助幼兒用連貫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和願望。培養幼兒在集體面前說話聲音響亮、態度自然大方。

2、通過猜謎活動,讓幼兒初步瞭解水陸空的各種交通工具,形成交通工具的概念,知道其用途和不同的特徵認知。

3、通過操作活動,引導幼兒動手建構各種閃通工具,激發幼兒的創新思維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案准備:

物質準備:

1、各種模型交通工具。

2、廢舊皮鞋盒、牙膏盒、可樂瓶等廢舊材料,雙面膠捲,剪刀、彩筆或彩紙。

3、音樂磁帶、錄音機。

教案過程:

一、用猜謎的形式引出課題。

1、猜謎:“身體像條龍,走路轟隆隆,跨大河,穿山洞,嗚嗚嗚,向前衝。”(出示火車)

提問:這是什麼?有什麼用?

2、猜謎:“水上一幢房,煙囪屋頂裝,有時過大江,有時漂海洋。”(出示船)

提問:這是什麼?有什麼用?

3、猜謎:“有人說我象老鷹,我說我像大蜻蜓,請你到我肚裏坐,立刻帶你去上海。”(出示飛機)

提問:這是什麼?有什麼用?

4、教師小結,初步形成水陸空的交通概念。

提問:水、陸、空分別除了大輪船、汽車、飛機以外,還會有哪些交通工具呢?

二、藉助“旅遊”的話題,要求幼兒自由組合設計自己想象中的交通工具。(重點指導幼兒圍繞“想象”的交通工具而進行操作。)

(1)幼兒自由結合交談,想象設計什麼東西?怎樣做?

(2)請個別幼兒到集體面前講述自己的設計,要求說話聲音響亮,清晰。

三、幼兒操作活動

(1)交代要求

(2)教師巡視指導。

四、教師總結,活動結束。

五、活動延伸:聽音樂,把自已做的交通工具開到一邊進行展覽會。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發現葉子有(葉柄、葉脈、葉肉)三部分構成。

2、通過操作實驗發現樹葉裏的祕密(葉綠素),從而發現常青樹和落葉樹的不同。

3、能相互交流探索過程,激發幼兒積極探索的願望。

活動準備:

1、各種形狀的樹葉若干,葉子結構圖。視頻展示儀

2、木棍、一次性紙杯、記錄單,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教師談話導入

*前兩天我請小朋友收集了很多不同形狀和顏色的葉子,現在請你來說一說,你見過的葉子是什麼顏色?什麼形狀的呢?

*幼兒回答

*教師小結:原來我們發現葉子的有黃色、綠色、紅色很多的顏色,形狀也是各不相同的。

2、認識樹葉的結構

*教師:那麼樹葉除了形狀和顏色不同之外,還有哪些祕密呢?老師爲你們準備了很多的樹葉,請你們每人選一片樹葉,看一看,摸一摸,找找樹葉上面有些什麼?(可以和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

*幼兒觀察並討論

*請幼兒吧樹葉拿到中間坐好,並塞在椅子底下。

*教師提問:你發現樹葉上有什麼?(請一名幼兒拿着樹葉上來講講,教師通過視頻演示。)

*出示結構圖:根據幼兒的介紹引導他們發現樹葉有(葉柄、葉脈、葉肉)三部分組成。

*請其他幼兒把椅子底下的樹葉拿出來,找一找“你的樹葉上的葉柄、葉脈、葉肉在哪裏?找到後把它送回樹葉的家裏。

3、探索樹葉裏面的祕密

*我們剛纔通過觀察發現樹葉有葉柄、葉脈、葉肉三部分組成的,那你們來猜猜看,樹葉裏面會有些什麼呢?

*幼兒回答

*教師請幼兒做實驗:準備兩種顏色的樹葉(黃、綠)請幼兒將兩種顏色的樹葉分別放在一次性被子裏搗碎,看看會有什麼不用的變化?並把發現的記錄下來。

*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請個別幼兒拿好記錄單,來說一說,你發現了什麼?

*教師小結:綠色的葉子有綠色的水分,黃色的葉子沒有水分也沒有顏色。綠色的葉子裏面綠色的汁叫葉綠素。這個葉綠素能夠製造氧氣,有了它我們小朋友就能夠呼吸到新鮮的空氣了。

4、介紹常綠樹和落葉樹

*教師:那黃色的葉子爲什麼沒有水也沒有顏色了呢?(因爲這種黃色的樹葉葉子很薄,裏面不能吸收很多的水分,到了秋天被風一吹就從樹上掉下來了,所以我們叫它落葉樹;而綠色的葉子比較厚,還有一層油膜,能夠吸收足夠的水分,所以它能牢牢的長在樹上,這種樹我們就叫它常綠樹了。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感受作品的藝術風格,大膽表達對作品的認識和感覺。

2.能以變形、誇張的手法,大膽地想象繪畫。

3.體驗作品及創作繪畫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課前組織幼兒進行狂歡節巡遊,作品《哈里昆的狂歡》4幅,狂歡節的照片若干,4開畫紙4張,記號筆若干。

活動過程

一、聯繫生活,感知狂歡時有趣的氛圍。

二、幼兒欣賞名作《哈里昆的狂歡》,感受作品的風格,表達自己的認識。

1.介紹作品、畫家。

2.幼兒分組欣賞、討論,教師巡迴指導。

3.集體交流對作品的感受和認識。

(1)引導幼兒從畫面造型上欣賞,感受作品誇張、變形的手法。

(2)從作品色彩上欣賞體驗作品的感覺。

三、幼兒分組繪畫,進一步表現對作品的感受。

1.引導幼兒交流自己的創作意向。

2.幼兒進行小組合作繪畫,教師巡迴指導。

要求:將物品誇張變形;最想畫的部分畫得要大一些,把畫面佈置得豐富一些;小朋友要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作品。

四、引導幼兒分享交流,體驗創作的樂趣。

1.引導幼兒小組內交流繪畫的內容。

2.集體交流,教師提升經驗。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引導幼兒初步感知並理解任何6個東西或事物都可以用數字6來表示。

活動準備

各種水果模型,動物模型,課件,主題圖一幅,豆子,玉米若干。

活動過程

一、看圖引題引導幼兒說出圖上有什麼?各有幾個?

(1棵樹,2只猴子,3只兔子,4只鳥,5個蘋果,6朵花。)板書 6 讓幼兒觀察6想什麼?

二、學習6

1、出示課件:

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然後回答問題:圖上畫的是什麼?(小朋友在做值日)數一數:有幾位老師?幾個小朋友?一共有幾個人做值日?(6 人)再數一數:圖上有幾張桌子?幾把椅子?小結:剛纔我們數出圖上有6個人做值日,還數出圖上有6張桌子,6把椅子.這圖裏的人和物的數量都是6,可以用 6來表示.

2、動手數數:每人數6個豆子,6個玉米。看誰數的又快又準。

3、指名學生上前撥珠:先撥出5個,再撥出1個。回答一共是幾個?

師問:5添上1是幾?(5添上1是6)數一數:教室裏面哪些東西的數量是6。(每排有6張桌子、6把椅子、每扇窗戶上有6塊玻璃……)

4、擺一擺: 每人拿出5根小棒擺在課桌上,再添上1根,一共是幾根?自己小聲地從1數到6,再從6數到1。

師問:你們誰能用這6根小棒擺一個圖形?指名一人到前面擺,其他人在自己的課桌上擺。

師問:你們擺的是什麼樣的圖形?(6邊形)用幾根小棒擺成的?(6根)你們還可以擺出別的圖形嗎?(自由擺)老師行間巡視,隨時表揚擺得好的。

三、說一說:

讓幼兒用6說一句話。

四、找一找:

在教室裏找六個一樣的物品,比一比誰找的多。

五、遊戲:《聽音舉卡片》:

教師往杯子裏扔石子,幼兒聽一聽扔了幾個,然後舉起相應的數字卡片。

六、畫一畫:

在樹上畫六個果子。

七、活動評價。

1、數學:認識數字1-10

2、大班數學教案:6以內數的守恆

3、大班數學教案:2——7的相鄰數

4、大班數學教案:學習5的組成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和比較正五邊形、正六邊形、正八邊形和正十邊形,感知其主要特徵。

2、通過動手操作,激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3、培養幼兒觀察、辨別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掛圖“美麗的窗戶”;

2、操作學具;

3、《操作冊》P45—P46。

【活動過程】

走線、線上遊戲《積木房》

1、以“小熊設計房子”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森林設計師笨笨熊給小動物們設計了好多房子,這些房子快裝修好了,只有窗戶還沒有裝好,我們一起來幫幫它吧。

2、集體活動(出示掛圖)

——小朋友來看一看,笨笨熊它設計了幾間房子啊?

——那你們發現這些房子的窗戶一樣嗎?

——誰能告訴我怎麼不一樣的?(有五條邊的、有六條邊的……。引導幼兒說出每條邊相同的是正五邊形、正六邊形……)

——我們一起來給這些窗戶裝修一下(一邊數一邊給每條邊塗色)

3、集體操作

——今天老師把這些漂亮的窗戶都帶到了我們大一班,小朋友想不想看一看呢?

——呦,看老師記性多不好,只把窗框帶了過來忘了把窗戶上的玻璃帶來了。那我想請小朋友幫我把這些窗戶根據他的形狀裝上玻璃好嗎?

[老師示範做一個]

——我給小朋友也準備了小窗戶,現在請小朋友把自己的小窗框拿出來放好。

——現在請小朋友給它們裝上玻璃吧。

[老師個別指導]

——裝好的小朋友坐坐好,我們來看一看小朋友裝的漂不漂亮。

[請兩個小朋友展示作品]

4、分組活動

——多邊形不僅是小動物們的窗戶,多邊形還能玩很多遊戲。大家想不想玩?

第1、2桌:玩“種花”遊戲在不同的多邊形紙樣裏面畫上數量與邊數相同的花,如五邊形裏中5朵小花……。

第3、4桌:玩“做花傘”遊戲,在不同的多邊形的傘面上裝飾上漂亮的圖案,做成小花傘。

第5、6、7桌:做《操作冊》第45頁。

5、評價

現在我要請做的最快最好的小朋友把你的作品給大家分享一下。(每組一個人)

【活動延伸】

今天我們幫笨笨熊裝好了窗戶,也認識了正五邊形、正六邊形、正八邊形和正十邊形、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很多多邊形的物品,今天請小朋友回家找一找生活中的多邊形,並且把它畫下來,明天帶到幼兒園和我們大家一起分享,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