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社會教案模板集合七篇

【精選】幼兒園社會教案模板集合七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2W 次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社會教案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幼兒園社會教案模板集合七篇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瞭解多種動畫片,知道中國最早的一部動畫片

2、能夠大膽地講述自己喜歡的動畫片並知道學習其中好的方面

3、能夠有選擇的看動畫片,並掌握正確的看動畫片的姿勢

活動準備:調查表(辯論賽用)、幻燈片、常規音樂、動畫片音樂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師:今天費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段好聽的音樂,你們想聽嗎?

2、播放動畫片《西遊記》的音樂

3、師:剛纔我們聽到的是什麼音樂?原來這是動畫片《西遊記》的音樂。那你們是不是都看過這部動畫片呢?除了這部,你還看過哪一些?

二、幼兒大膽講述自己喜歡的動畫片並說明原因

1、選擇幾名幼兒說說自己喜歡的動畫片,介紹一下其中的主要內容。

師:那你最喜歡哪一部動畫片呢?請你來介紹一下里面講了什麼?

3、出示《奧特曼》中的圖片

師:這是什麼?那你們喜歡看嗎?爲什麼?

4、 師:請喜歡看的小朋友坐這邊,不喜歡看的小朋友做那邊,我們一起來統計一下人數。

三、“陸幼大嘴巴”辯論賽

1、師:有的小朋友喜歡看,還有的小朋友不喜歡看,而且都有自己的理由,那就讓我們來開一個“陸幼大嘴巴”辯論賽吧!

2、首先進入第一環節“辯論題”看“誰最有理”

(1)規則:請你們說明各自的理由;

在別人辯論完之後,有不同意見的小朋友請說“我反對”,就可以開始辯論;

別人在辯論的時候要仔細聽,如果不仔細聽就算犯規;

小結:奧特曼他喜歡打架,但是他打的是怪獸,是爲了保護我們人類,這說明他是很勇敢的;但是如果我們好朋友之間也要打架,那肯定是不行的。

(2)第二環節“必答題”看“誰會推薦”

看動畫片,我們要對它的內容等進行選擇,你們看過哪些有意思的動畫片呢,能不能給小朋友推薦一下,是哪一部?並說出推薦理由。(簡單說說)

規則:認真動腦仔細想;大膽說出心裏話;別人辯論完之後,請說“我推薦”,然後你纔可以開始辯論。

小結:現在,你們知道該怎樣選擇動畫片了吧,選自己感興趣的和需要的,選其中好的內容進行學習。

(3)第三環節“常識題”看“誰最會看”

提問:請你們說一說看動畫片時應注意些什麼呢?我們應該怎樣掌握看動畫片的時間和姿勢呢?

規則: 別人講完之後,請說“我會看”,纔可以開始辯論。把自己的想法大膽表達出來。

宣佈比賽結果

四、突出主題:教育幼兒要有選擇地看動畫片

1、師:我們現在已經瞭解很多的動畫片,你們知道我們中國最早的一部動畫片是什麼嗎?除了這個,還有一些動畫片也非常有名,隨之發展。

2、播放幻燈片

3、小結:我們看動畫片不僅是爲了娛樂,放鬆自己,也是爲了能增長知識;所以,我們在選擇動畫片的時候一定要選擇內容健康的和適合我們看的,要選擇對我們有幫助的,這樣我們才能在輕鬆的同時,得到更多的收穫!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體驗和教師在一起的快樂。

2、能主動走進教師,與教師交朋友。

3、知道被人幫助了自己時,要說"謝謝"。

4、能根據指令做相應的動作。

5、願意參與體育遊戲,體驗在遊戲中奔跑、追逐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活動前教師與幼兒建立親密關係。

2、紙屑;插塑玩具。

3、閱讀材料2《我和老師做朋友》;操作材料2《做朵紅花送老師》。

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討論。

(1)教師自我介紹,表達自己希望與全體幼兒做朋友的願望:你願意和我做朋友嗎?可以用什麼動作來表示我們是好朋友?(擁抱、親吻、握手)

(2)鼓勵願意和教師做朋友的幼兒勇敢走到前面來,握握老師的手(擁抱、親吻)

2、師創設背景,尋求幼兒幫助。

(1)我的身上有很多的紙屑,用什麼辦法幫助我弄乾淨呢?

(2)我兩隻手上都拿着東西,xx掉在地上了,怎麼辦呢?誰來幫助我?

(3)你幫助了我,我該怎麼說、怎麼做呢?

3、師幼一起玩遊戲。

(1)教師躲在幕布後面和幼兒說話,請幼兒猜猜是哪兩位老師。

(2)教師從幕布下面露出鞋子,請幼兒猜猜是哪位老師。

(3)教師提供插塑,提問:誰願意請老師一起玩?(教師儘量和每組幼兒玩一會兒)

活動建議與提示:

1、這個活動也可當作遊戲來開展,主要是爲了增進幼兒與教師的情感,增進幼兒對班級保育老師的認識與瞭解,讓幼兒接納自己班級的教師和保育老師。

2、提供閱讀材料2《我和老師做朋友》,指導幼兒閱讀,說說、試試圖書中的內容。

3、指導幼兒從操作材料2《做朵紅花送老師》中取下花,用棉籤給花朵塗上紅色,作爲禮物送給教師。

4、在一日生活各個環節多與幼兒親密接觸,使幼兒儘快消除陌生感,和教師成爲朋友。

活動反思: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社會領域的教育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幼兒社會態度和社會情感的培養尤應滲透在多種活動和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之中,要創設一個能使幼兒感受到接納、關愛和支持的良好環境,避免單一呆板的言語說教。”它的意義是顯見的,它所提倡的是賦予幼兒一個良好的“社會的界定”,給他們一個積極的“他人眼中的自我”。孩子們渴望愛,渴望對他人的歸屬感,“好朋友”正是這種渴望的外在體現。因此我們應該多爲他們提供人際間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動的機會和條件,並且加以指導。“千里難尋是朋友”,真心希望每個孩子都有許多真誠的朋友。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3

本課通過整理書包萌發做小學生的願望。並知道整理書包的重要性,學習整理書包,有初步的責任意識。在參觀小學後。孩子們對課程表上寫着什麼、書包內該放些什麼、每天怎樣整理書包等問題產生了興趣。爲了幫助孩子瞭解上述內容,養成自我服務的意識,並進一步激發他們當一名小學生的願望,我設計了“整理小書包”活動。預設活動有三個環節:第一部分是激發幼兒的興趣,說說書包裏該放些什麼;第二部分是學看課程表:第三部分是學習整理書包。

在這節課上主要是讓孩子們對書包內該放些什麼、每天怎樣整理書包讓他們產生興趣,並加以瞭解。爲了幫助孩子瞭解上述內容,養成自我服務的意識,並進一步激發他們當一名小學生的願望,我還讓他們來比賽整理自己的書包活動,並一起討論。在教學設計上,按照書本的教案原則:來上這節課。並對這節課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如有以下幾點不足:

1.在教學中要重視關注全體學生。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學生,要讓學生自己發揮。

2.在孩子們整理書包時,沒有很好的給他們歸類,有些幼兒還特別的迷茫,還不知道該怎麼整理。

3.在課上也沒有讓更多的幼兒介紹自己帶來的書包,也沒能讓幼兒在互相欣賞中瞭解書包的作用,我只是請了一小部分幼兒來介紹自己的書包。

4.在幼兒自己整理書包時,也沒有也沒有給幼兒講明白書包有很多夾層,具體怎麼來把自己的書包歸類,也沒有講清楚。

5.如果我能在課上給孩子們第二次給書包分類,再次強調物品的分類,那孩子們可能還會更加記住每天應怎樣整理書包,會對這節更加感興趣的。

孩子們通過這節課瞭解小學生也是有書包的,並會初步的給書包裏的東西分出一些簡單的類,這點還是可以的。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4

目標:

1、初步瞭解服裝的起源與演變。

2、知道服裝從面料製作到成衣加工最後到穿衣的過程。

3、知道服裝來之不易,懂得愛護服裝的道理。

過程:

1、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出主題。

師:小朋友,你知道遠古時代,原始人身上穿衣服嗎?後來,古代的人們穿什麼呢?(用樹皮、樹葉以及草織成的衣服,還有野獸皮衣)

1、討論:現代我們穿的衣服是怎樣的?我們穿的衣服是從哪裏來的?製作服裝需要什麼材料?服裝是怎麼做出來的?

2、教師利用收集的資料和教學掛圖供幼兒觀看,瞭解服裝加工製作的過程。

3、觀察後,教師提下列幾個問題:

(1)衣服的面料是用什麼加工出來的?

(2)做衣服要做哪些事?(旨在讓幼兒明白需要量尺寸,裁剪布料,縫合加工,燙衣服等)

(3)衣服做好了,送到哪裏去?我們穿的衣服從哪裏來的?

4、組織幼兒討論:我們穿的衣服要經過這麼多的程序,要經過這麼多叔叔,阿姨的辛勤勞動,才成爲我們現在穿的衣服,我們小朋友應該怎麼做?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知道不能隨便離開集體和老師。

遵守幼兒園的活動規則。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跟着老師走》故事視頻。

活動過程

播放故事視頻《跟着老師走》,引導幼兒瞭解外出時要跟着老師走。

——小夥伴們出發之前,美美老師對他們說了什麼?

——小猴鬧鬧爲什麼需要警察叔叔的幫助?

——鬧鬧爲什麼說:“再也不亂跑了”?

組織幼兒討論,引導幼兒聯繫實際回答。

1.引導幼兒討論外出時離開老師會遇到的危險。

——小朋友外出時能不能離開老師?

——如果離開老師容易遇到什麼危險?(走失、被車輛撞傷、被壞人拐走等)

2.引導幼兒瞭解在幼兒園裏也不能隨便離開老師。

——在幼兒園裏,小朋友能不能隨便離開老師?

——如果離開老師容易發生什麼危險?(跌倒、有困難時不能及時得到幫助)

小結:在幼兒園裏,小朋友們不能走到老師看不見的地方,要遵守活動規則。外出時,小朋

友們不能到處亂跑,要跟着老師走。

帶領幼兒進行戶外演練活動“我要跟着老師走”。

1.教師說明演練內容。

1)幼兒四散在操場上,教師喊口令“來來來,大家來排隊,快快快,看誰排的對”。

2)幼兒快速排在老師後面,一個接着一個排成一路縱隊。

3)教師帶領幼兒在操場上走1-2圈。

2.師幼進行演練活動。

活動延伸

注意觀察幼兒在日常活動中遵守規則的情況,及時發現錯誤行爲,引導其糾正;多鼓勵、讚揚幼兒的正確行爲。

附【故事】

美美老師帶着小朋友們去秋遊。出發前,美美老師說:“出去玩時,小朋友們要排好隊,一個跟着一個走,千萬不能離開老師和小夥伴們。不然,遇到危險就糟糕啦。”

小朋友們排着隊出發了,美美老師走在最前面,奇奇、妙妙,兔一一、小福、壯壯、鬧鬧一個跟着一個走在後面。走着走着,鬧鬧看見了一隻蝴蝶,跑去捉。蝴蝶飛來飛去,鬧鬧追來追去。蝴蝶越飛越遠,鬧鬧越追越遠,鬧鬧離開了老師和小夥伴們。

蝴蝶飛走了,這時鬧鬧猛地發現自己和老師小夥伴們走散了,害怕地哭了起來。哭聲吸引了公園裏的'保安叔叔,在叔叔的幫助下,美美老師找到了鬧鬧。

鬧鬧撲到美美老師的懷裏說:“以後外出時,我一定跟着老師,再也不亂跑了。”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瞭解前衛村的主要旅遊景點,知道前衛村是崇明的,萌發熱愛家鄉的美好情感。

學做小導遊,能在老師和朋友面前大膽連貫地介紹前衛村的景點。

喜歡參與遊戲,體驗。

主動參與活動,體驗活動的快樂及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幼兒已有參觀過前衛村的旅遊經驗。

前衛村各個景點的典型性圖片,投影儀。

教師爲幼兒準備4張導遊證、4面不同顏色的導遊旗、4個自制小喇叭。

教室邊佈置成瀛洲古村、動物天地、世界木化石和中國奇石展示館、前衛休閒廣場。

活動過程

(一)觀看課件,豐富經驗

教師播放《美麗的前衛村》課件,幼兒觀看。

重點提問:

1.你剛纔看到了哪些地方?

2.你最喜歡哪個地方?爲什麼?

小結

前衛村的美景可真多啊,真是個好地方。

(二)介紹前衛村內各景點

1.師:我們的前衛村這麼漂亮,所以這幾年許多其他地方的朋友們都想來看一看。可是他們到了我們前衛村後遇到了麻煩,他們不知道前衛村的景點有多少、在哪裏,我們能不能幫幫他們呀?怎麼幫?(告訴他們,介紹等)

2.向幼兒介紹“導遊”這一職業。

重點提問

你認爲小導遊要做些什麼?

小結:

兩個條件,第一去哪裏(帶客人去些什麼地方遊覽)。第二怎麼說(到了景點後要想好怎麼介紹景點,讓客人喜歡那裏)。

3.今天我們是第一次學做小導遊,老師在教室周圍貼了前衛村各個景點的圖片,你們可以挑一個自己最喜歡的景點來介紹一下,一個小朋友當小導遊介紹時其他小朋友都當遊客。(幼兒四散選擇自己喜歡的景點介紹)

(三)幼兒扮演導遊和遊客進行模仿遊戲

1.每個景點選出一名小導遊頒發導遊證和導遊旗。

2.全班剩餘幼兒扮演遊客,參觀前衛村的各個景點,由選出的小導遊分別對各自所負責的景點作簡單的介紹。

3.評選最佳小導遊。

小結

今天的每個小朋友都很不錯,學習當了小導遊,認識了這麼多前衛村的景點。下次我們可以帶爸爸媽媽或者從外地來的親戚去前衛村玩,再好好地給他們當回小導遊。

活動反思與建議

活動比較貼近幼兒的生活經驗。選取在春遊後開展這一活動,幼兒前期的經驗比較豐富,對活動的興趣也就增大了。

始終以幼兒爲主體。整個活動把主導權交給了幼兒,讓幼兒自己說、自己選、自己遊戲,教師只是作爲一個旁觀者、活動的組織者,體現了讓幼兒成爲活動的主體的精神。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瞭解常見的家鄉土特產,嘗試給特產分類。

2、知道家鄉物產很豐富,產生做山東人的自豪感。

3、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重點難點

瞭解家鄉的特產。

活動準備

1、活動前家長帶幼兒參觀市場和超市,增強感性記憶。

2、家長協助收集山東各種特產的實物及圖片。

3、中國地圖一幅。

活動過程

1、分享幼兒收集的特產食物,瞭解各種特產的名稱。

(1)幼兒拿着自己的記錄的調查表,相互交流自己的參觀收穫。

(2)請幼兒將收集的特產擺放在活動室內,仔細觀察特產的外形特徵,說說特產的名字,自己在哪裏收集到的?喜歡哪一種?爲什麼?

2、嘗試對特產進行分類記錄。

請幼兒有序地將特產分類擺放,並相互討論特產分類依據,如:水果、蔬菜、糧食等。

3、說說自己喜歡哪種特產,爲什麼?請幼兒品嚐,欣賞土特產,初步感受特產的不同,知道特產是某種物品在某個特定區生長或製作的。

4、欣賞兒歌《誇家鄉》,進一步瞭解各地特產。

5、結合本地地方特產,可引導幼兒改編詩歌內容。

6、活動延伸

請幼兒觀察中國地圖,尋找家鄉山東省的地理位置,並請幼兒相互交流。

活動反思

在課堂教學中,開放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尋找和介紹家鄉的特產、讚美家鄉的特產、推銷家鄉的特產等活動,讓學生在形式多樣的活動中獲得更多的有關的特產知識,充分讓孩子感受到了家鄉的美麗與富饒。

在課前佈置作業時,強調了收集資料的方法,培養了學生處理材料的能力,以提高合作、交流、探索的能力和效率。對家鄉的滿腔熱愛之情通過走近家鄉特產後,抒發自己的感受來體現,真正使學生感受到:“家鄉的山最青,家鄉的水最甜,家鄉的人最親”。激起熱愛家鄉的豪情,把愛家鄉落實到行(]動上。

總之,本節課我努力挖掘學生資源,家鄉資源,讓學生走進生活,通過多種渠道蒐集家鄉特產的知識,整合教材。讓學生在角色演繹中、親身體驗中,學以致用。在活動中,學習知識,激發學生愛家鄉、愛家鄉人民的思想情感。爲生活在這樣的地方,而驕傲、自豪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