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熱門】幼兒園社會教案彙編5篇

【熱門】幼兒園社會教案彙編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7W 次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社會教案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熱門】幼兒園社會教案彙編5篇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故事,引導幼兒學習正確與人交往的方法,懂得初步的交往禮儀。

2、通過遊戲,增強幼兒講文明、懂禮儀的意識。

3、培養幼兒觀察、分析和探索的能力。

4、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5、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動準備】

1、故事《粗魯的小老鼠》課件。

2、小老鼠、蝸牛、小魚、小豬的頭飾各一個。

3、幼兒日常行爲(包括文明的和不文明的)圖片若干,即時貼做的哭臉、笑臉幼兒人手各一個。

4、自制的"文明小天使"胸貼若干。

【活動過程】

一、播放課件中的兒歌《小老鼠》,導入課題。(計劃用時4分鐘)(老師帶領幼兒隨兒歌的節奏,做身體律動進入活動室,引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提問:

1、兒歌中說的是誰?(小老鼠、小貓)

2、小老鼠平時喜歡幹什麼?(偷吃別人的東西;挖別人的牆角····)

3、小老鼠見了貓會怎樣?(會害怕,然後逃跑,是個膽小的傢伙。)小結:一般的小老鼠比較膽小,見到有動靜就趕快逃跑。可是有一隻小老鼠可不是這樣,它總覺得自己了不起,結果吃到苦頭了,我們一起來看看這隻小老鼠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故事。

二、播放課件《粗魯的小老鼠》,引導幼兒瞭解故事內容。(計劃用時8分鐘)提問:

1、故事中的小老鼠是什麼樣的?(自以爲了不起,說話粗魯,對別人很不禮貌。)

2、小老鼠是怎麼對蝸牛的?(兇巴巴地讓蝸牛滾開,並一腳把蝸牛踢得很遠。)

3、小老鼠對河裏的小魚做了什麼?(用石頭扔小魚,把小魚嚇跑了。)

4、小老鼠後來碰到了誰?(小豬)小老鼠的腳怎麼腫起來了?(小老鼠踢到了硬硬的豬蹄上。)

5、小老鼠爲什麼低下了頭?(小老鼠知道自己對別人不禮貌,結果嚐到苦頭了,覺得自己做錯了。)

小結:小老鼠自以爲了不起,說話粗魯,對人很沒禮貌,最後得到教訓了。

三、展開故事,分角色扮演,引導幼兒懂得正確與人交往的方法。計劃用時8分鐘)小朋友們,你們有過對別人不禮貌的行爲嗎?如果你是小老鼠,你會怎樣很有禮貌地對待蝸牛、小魚和小豬?

(教師分別依次請出蝸牛、小魚和小豬,引導幼兒探索正確與人交往的方式。)

1、你碰到正在慢慢爬行的蝸牛,應該怎麼做?(可以這樣說:"對不起,請讓一下可以嗎?我想先過去!")

2、你想喝水時,有小魚在游泳時怎麼說比較好?(這樣說比較好:"小魚,你好!我口渴想喝水,你能等我喝完水再過來游泳嗎?")

3、小豬睡覺擋住了你的去路,你該怎麼辦?(應該這樣做:先叫醒小豬,然後對它說:"打擾一下了,小豬,你睡在這裏可不好,別人過路會不小心踩到你的,你還是換個地方去睡吧,你說呢?")

4、如果小老鼠很有禮貌地對待別人,那它的腳會不會受傷?(不會,你不去傷害別人,別人也不會傷害你的。)

5、在生活中,我們還應該怎樣做個文明懂禮的人呢?(鼓勵幼兒暢所欲言。如:不要瞧不起別人,要學會謙讓;別人有困難時要出手相助;和朋友要友好相處等等。)

四、遊戲:《我是小法官》,增強幼兒講文明、懂禮儀的意識。(計劃用時5分鐘)遊戲規則:將幼兒分成五組,每組八人,五組依次進行。教師出示圖片,請幼兒判斷對錯,對的在圖片上貼笑臉,不對的貼哭臉。

五、總結:(計劃用時1分鐘)小朋友們從小要學習文明禮儀,和別人說話時要輕聲細語,不要說髒話、粗話,做人要謙虛,可不要象小老鼠那樣,自以爲了不起,最後吃虧了才後悔。只有懂得尊重別人的人,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活動延伸:

1、幼兒根據自己所知道的交往禮儀,自編兒歌。

2、家長可以請朋友或同事來家做客,讓幼兒學習待客禮儀。

活動反思:

本此活動中,通過生動形象的課件播放,讓幼兒懂得故事中的小老鼠的做法是錯的,特別是看到小老鼠踢到豬蹄,腳腫起來的時候,表現得非常開心。在進行角色扮演的過程中,大大的激發了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和表現力,如:他們在扮演小老鼠看到小魚時,會想到友好地和小魚握手,說明他們對平時生活的觀察是很細緻的。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一直扮演着合作者,支持者和引導者的角色,和幼兒共同完成整個活動過程,同時又引導幼兒從活動中得到啓發,達到了預訂的教學目標。

小百科:老鼠是哺乳綱、齧齒目、鼠科的齧齒類動物,俗稱“耗子”,是哺乳動物中繁殖最快、生存能力很強的動物。全世界約有三千多種老鼠,無論室內、野外都可以看到它們的足跡。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肚臍形成的原因,瞭解自己的身體與媽媽身體的關係。

2.用動作表現在媽媽肚子裏的快樂生活,感受媽媽的愛。

3. 體會媽媽懷胎十月的辛苦,激發對媽媽的愛。

4. 初步培養幼兒有禮貌的行爲。

5. 大膽說出自己的理解。

活動準備:

1.PPT課件,電腦,磁帶,錄音機。

2.靠墊若干,人手一個等

活動過程:

一、看看講講:“你是從哪裏來的'”引出話題(出示兩幅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圖片,互相討論圖片內容)

圖片一:這幅圖說的是什麼意思?圖片上有什麼?心代表什麼意思?

圖片二:這張圖片又有什麼意思呢?

圖片三:過了一段時間,有一件事讓叔叔和阿姨特別高興,會是一件什麼事呢?

圖片四:小寶寶在媽媽的肚子裏慢慢長大,他需要什麼?

二、觀察肚臍瞭解其形成的原因,知道自己的身體與媽媽身體之間的關係。

1.播放PPT,介紹肚臍形成的原因。

——你知道這是身體的哪個部位?肚臍到底有什麼作用呢?

2.引導幼兒感受媽媽對自己的愛。——媽媽給寶寶什麼樣的營養?

3. 寶寶生下來第一件事是什麼?

師小結:寶寶哭了,說明他可以用自己的嘴巴呼吸了,可以開始用嘴巴吃奶了,這下臍帶就沒有用了。醫生會用剪刀把臍帶剪斷,打一個結,包上紗布,過了幾天那個結幹了,再過幾天那個結就掉了,就成了我們的肚臍。看看你的肚臍中間是不是有一個結。原來我們的肚臍是一個充滿愛的地方,是誰對我們的愛?

三、創編活動:在媽媽的肚子裏

1.提問幼兒“你在媽媽肚子裏都做什麼了?”

2.引導幼兒用相應的動作和表情來表示。

四、遊戲:我來做媽媽

1.請快要做媽媽的老師來到現場,爲小朋友談一談作媽媽的感受。

2.遊戲:我來做媽媽 請小朋友每人自己的衣服裏塞上一個靠墊,跟着老師的要求表演一位懷孕的媽媽。”(按照慢慢走路- - -扶着肚子散步---彎腰撿東西---輕輕坐下)

3.請小朋友談做“媽媽’的感受,激發幼兒愛媽媽的情感

五、情感遷移,樂於表達

1.情感遷移。

——除了媽媽,還有誰也愛我們?

——用什麼方法能告訴他們,你也很愛他?

2.拓印。

——將愛的印記永遠留在幼兒園,留在大家的心裏。

活動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幼兒通過猜想、表達、觀察,享受了活動帶來的快樂。整個教學活動始終深深吸引着幼兒的注意力,他們表現出色,特別是在情感體驗這一方面,幼兒瞭解了自己的身體與媽媽身體之間的關係,知道了原來媽媽把愛留在了我們的肚臍裏。整個活動都是在溫馨、愉悅的氛圍中進行的,以愛爲主線,貫穿於整個活動中。

小百科:愛,是指人類主動給予的或自覺期待的滿足感和幸福感。愛是人的精神所投射的正能量。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及認識各種基本圖形寶寶,並用各種圖形拼成一幅畫;

2.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和動手能力。

3.提高幼兒思維的敏捷性。

4.養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活動準備:

1.將色彩卡紙剪成大小不同的各種形狀;

2.糨糊、水彩筆或者油畫棒;

3.視頻轉換儀、視頻素材。

活動過程:

一、導入我的小手拍一拍(拍拍 拍拍拍),我的手指彎一彎(彎彎 彎彎彎),我的手指彈一彈(彈彈 彈彈彈),我的小手放放好(放放 放放好)。

二、視頻展示

1.基本圖形寶寶展示師:小朋友,首先複習一下上一節課我們學過哪些圖形,我們啊,一起來看一看是哪些圖形寶寶呢?提問:有哪些圖形寶寶呢,看看小朋友都認識不?

幼兒:有正方形寶寶、圓形寶寶、橢圓形寶寶、三角形寶寶、半圓形寶寶、長方形寶寶師:小朋友回答得真是棒。小朋友,你們知道嗎?這些圖形寶寶啊!它們還會變魔術呢?它們在一起還能組合成更多的圖片,小朋友想不想看一看這些圖形寶寶都變成了什麼樣的、漂亮的圖畫呢?

幼兒:想

2. 圖形創意畫展示師:好,小朋友,那我們今天就一起來學習圖形寶寶是怎樣變成一幅漂亮的圖畫的。來,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小朋友這幅圖片上都有什麼啊?幼兒:小魚師:那小朋友和老師一想來看看小魚是用哪些圖片組成呢?幼兒:三角形和圓形。

師:小朋友們都非常的棒,回答的很好師:那我們一起來看看,三角形寶寶都變成了什麼呀?幼兒:小魚的身子和尾巴。

師:圓形寶寶變成了什麼啊?幼兒:小魚的眼睛。

師:小朋友們真的太棒了,我們再來看一幅圖,哪個小朋友能告訴老師,你在圖片上看到了什麼?幼兒:房子

師:那哪個小朋友能告訴老師房子都是用什麼圖形寶寶組合成的呢?舉手回答。

幼兒: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師:我們班的小朋友都非常棒,也非常的聰明。

師:那我們一起來看這些圖形寶寶都變成了房子的什麼呀?三角形寶寶都變成了什麼呀?幼兒:房頂。

師:長方形寶寶變成了什麼呀?幼兒:門。

師:正方形寶寶變成了什麼呀?幼兒:房子的牆和窗戶。

3. 小朋友自己動手展示師:大家都非常棒!剛纔老師給小朋友看了這麼的圖形組合的圖。現在啊!老師想請兩個小朋友上來跟老師一起製作一幅圖形畫。

讓兩個小朋友上來拼圖形。

三、自主設計:我能行師:今天老師也給小朋友準備了一些圖形寶寶,等會老師發給你們,你們用這些圖形寶寶拼出一幅漂漂亮亮的畫,小朋友們能做到嗎?幼兒:能。

1.發各種形狀圖形、白紙、糨糊;2.放音樂《形狀變變變》,在優美的音樂聲中,幼兒身主設計,作畫;3.老師巡迴指導,鼓勵幼兒設計各種漂亮的圖畫;4.對能力較弱的幼兒進行個別指導。

四、作品展示:我真棒1.評出優秀作品。

2. 表揚作出優秀作品的小朋友五、活動延伸1.通過複習,小朋友鞏固及認識了基本的圖形寶寶,掌握了一定的圖形知識。

2.通過組圖活動,小朋友們提高了動手能力,而且啓發了小朋友的想象能力,培養了小朋友一定的創新能力。

3.通過創意大比拼,簡單圖形的組合,下一節課,小朋友能拼出更復雜的更漂亮的圖片來,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課是一節中班美術課,我力爭要求以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的活動,讓幼兒樂於參加活動,並對此有所收穫。孩子們的興趣很高,也很積極。首先我用了動畫課件的形式,吸引了幼兒的興趣,在幼兒再次感知幾何圖形的特徵。並根據特徵發揮孩子們的想象力。通過讓幼兒觀察周圍的事物,結合現實生活中的,發現事物中的美,感受生活的樂趣。

缺點

1、課前準備的幾何圖形很豐富也很多,但是發現孩子們都喜歡用大塊的,小得幾乎都沒有用上,有些浪費。這些沒有提前預知到。

2、孩子們的想象力很豐富,但有幾個孩子可能讓我用範畫把他們的思維給侷限了,也許是要求沒有到位。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4

一、設計意圖:

幼兒自我保護能力的培養是幼兒園社會領域教育中必不可少的教育內容。在我與幼兒的接觸中發現,孩子對陌生人缺乏自我防範的意識。在日常與幼兒的談話中問到:"陌生人來你家你會怎麼辦?"時,幼兒有的說:"我會請他進來,倒水給他喝。"還有的說:"我把門打開一小點,然後用棍子把他的眼睛戳瞎掉。"……聽了很是讓人擔憂。因此我特設計了此活動,力圖使幼兒在遊戲的情景中學會正確解決問題的方法,知道陌生人到家應如何應對,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

二、活動目標:

1、知道如果有陌生人來敲門千萬不能開門,學會正確的應對方法。

2、知道讓陌生人進家的危險性,並能根據來人的不同,正確應對。

三、活動重點:

學會幾種陌生人來敲門時的應對方法。

四、活動難點:

引導幼兒自主發現問題,正確解決問題。

五、活動準備:

1、兔子布偶兩個,大灰狼布偶一個;2、兔子頭飾,灰狼頭飾;3、多媒體課件《陌生人來敲門怎麼辦?》;4、錄音機,磁帶。

六、活動過程:

1、布偶表演《小兔乖乖》,引出活動內容。

(1)(教師出示大兔子布偶。)兔媽媽:今天我要到森林裏去採蘑菇,得把我的寶寶乖乖一個人留在家裏,可我真有些不放心。瞧,我的寶寶乖乖來了!(出示小兔子布偶)乖乖,你一個人在家可得小心,把門鎖好,任何人來敲門都不能開呀!

(2)小兔乖乖:知道了,知道了,媽媽你就放心吧!

(3)兔媽媽:那好吧,媽媽走了!(大兔子布偶下)(4)(出示大灰狼布偶)師:不好,兔媽媽剛走,大灰狼就來了。

(5)大灰狼:哈哈哈,聽說今天小兔子一個人在家,我得想個辦法讓小兔子把門打開,然後飽飽的美餐一頓。(播放一遍門鈴聲)(6) 師:哎呀,大灰狼在敲門呢。這可怎麼辦呀?快快快,一起幫乖乖想個好辦法!

(7)大灰狼分別裝成不同身份的人,如送煤氣的、媽媽的同事等,請幼兒幫乖乖想出應對的方法。

2、提問:如果你是乖乖,一個人在家,壞人來敲門,你會怎麼辦?

3、引導幼兒討論,說出不同的解決辦法。

4、請幼兒觀看多媒體課件,看看片子裏的小朋友怎樣應對有陌生人來敲門的情況?

(1)師:不僅小兔乖乖遇到了這樣的事情,奇奇小朋友也遇到了同樣的事情,想知道奇奇是怎樣應對的嗎?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2)觀看多媒體課件:先分步觀看,再總體觀看。

5、組織幼兒討論:奇奇教你了些什麼好辦法應對陌生人?

6、引導幼兒根據觀看的內容說出遇到陌生人敲門時應對的方法。

7、小結:你一個人在家時,有陌生人來敲門,如果你開了門,就會很危險,千萬不能開門。

8、角色遊戲:《寶寶在家》。

分組讓幼兒分別扮演寶寶和陌生人,在遊戲中運用正確的方法應對出現的不同情況。

8、師幼共同小結:當你一個人在家時,有陌生人來敲門,千萬不能開門,並想辦法解決。

9、活動在音樂聲中結束。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5

一、目的:

1、培養幼兒“我能行”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難的勇氣、毅力。

2、培養幼兒互助、合作、友好交往等品質。

二、教育過程:

(一)出發前談話,激發幼兒的自信心和努力克服困難的意識。

1、活動特點:

A、今天老師要帶着小朋友揹着書包,走着去雙秀公園, 小朋友高興不高興?

B、以前你們去過雙秀公園嗎?誰帶你們去的?

C、今天去雙秀公園與平時爸爸媽媽帶你們去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以前坐車去或者騎車去、爸媽幫着拿東西。今天我們要自己走着去,自己背東西。)

D、爲什麼要自己走着去呢?(我們是大班小朋友了, 可以走長一點的路了。我們要鍛鍊鍛鍊自己。)

E、我們走很長的路,還揹着包會不會累?(對,看誰能克服困難,不怕累。)

F、那我們自己揹着水、揹着點心,還要走着去, 背不動了怎麼辦?

(對,背不動了,還要堅持。只要努力走,就一定能走到。)

G、那看到別人走累了,咱們怎麼辦?(可以幫他拿東西, 還可以爲他鼓勁。)

被別人幫助的小朋友應該怎麼辦呢?(別人幫助我還是要努力堅持,我可以有禮貌地告訴他,謝謝你,我能行。)

H、小結:好,小朋友們都知道我們是大班小朋友, 我們要鍛鍊自己。老師問問你們有信心嗎?

2、活動的注意事項:

我們走在路上應該注意些什麼呢?(注意看路、不掉隊、不打鬧、互相幫助。)

好,我們背上書包,整理好衣服,準備出發。

(二)注意鼓勵幼兒良好的行爲表現:

鼓勵語:累不累,還走得動嗎?還能堅持真勇敢,××已經累了還堅持要自己背東西。

鼓勵語:看××多棒呀,走這麼長路還這麼有精神。

鼓勵語:看××自己也走了那麼長路,還能主動地幫助小朋友,真棒!

(三)在公園:

1、我們揹着包,走了這麼遠的路,小朋友累不累?

(走了這麼長的路,實際上還是有點累的,可小朋友怕了嗎?沒有,說明我們都很勇敢,能努力地堅持、真棒!)

2、進入公園,參觀環境:

參觀翠石園、入廁等。

3、二人三足遊戲:

A、咱們小朋友都玩過二人三足走的遊戲, 以前是在幼兒園的操場上玩,今天我們要玩二人三足上山坡,小朋友敢不敢玩?那好,我們一會兒分三隊遊戲,先到達頂峯的一隊爲勝。

B、有的小朋友說我累了,又要上山坡,我走得慢怎麼辦?

(走得慢也要堅持着走,我們給你加油。)

C、沒走好摔了怎麼辦?

(站起來再繼續走,我們給你鼓掌、加油。)

好,那咱們玩遊戲時,看哪一隊小朋友不怕困難,勝利登上頂峯。

D、幼兒遊戲:

遊戲中教師注意進行隨機教育:

走得快的:真棒,不怕困難,這麼快就上來了。

走得慢的,沒走完呢,彆着急,加把勁,咱們大家給他們加油。最後,但還堅持着。

摔倒的:摔了還堅持,真勇敢,加油,加油。

E、小結:

兩個人綁着腿走路,不象我們平時走路那麼容易吧?還要上山坡,就更難了,我們小朋友登上山頂後,感覺怎麼樣?

(很勇敢地克服困難,很高興、自豪。以後我們再遇到困難應該努力克服,堅持到底。)

4、吃午點。

5、自由活動。(遊樂場)

鼓動幼兒克服困難、友好、謙讓。

(四)回園:

1、回園討論:

A、累不累?玩了這麼長時間也有點餓了吧?那我們怎麼回去呀?

對!走回去。

爲什麼不坐車回去呢?

爲什麼不讓老師幫你們拿着書包回去呢?

(我們要鍛鍊自己,努力克服困難。)

B、我們走回去,比走着來還困難,走不動了怎麼辦。 背不動了怎麼辦?真好,咱們再加把勁,努把力,看誰能堅持着走回去。

準備出發。

2、路上:

及時發現,鼓勵不怕困難的孩子。

A、走了那麼長的路,玩了那麼長時間還那麼有精神, 你們看××多有精神呀,小朋友是不是也象他一樣不怕累,真棒。

B、能走到這兒已經很不錯了,加把勁,堅持一會就走到了。

C、看××多好呀,自己也累了,還主動幫助別人。××也很好,都累了,還堅持自己背書包。

3、到園:

到幼兒園啦,你們感覺怎麼樣?

今天我們走了這麼長路,走着去,又走回來,而且揹着這麼重的包,還有點餓了,咱們還那麼努力堅持着走回來了,老師爲你們自豪。

老師爲你們鼓掌。

你們是不是也爲自己特別的……(自豪)給我們自己拍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