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關於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彙編九篇

關於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彙編九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8W 次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教案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於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彙編九篇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1

大班秋天美術教案:美麗的秋裝

設計意圖:

在藝術教育領域中,強調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環境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引導幼兒感受到大環境中的美,引導幼兒利用大自然中的事物進行製作或開展其它活動。本次主題活動正是在一次散步中孩子們發現地上的落葉,繼而與之遊戲而引發的。我們藉助隨手可見的樹葉,讓幼兒說說樹葉的形狀、大小、顏色等,培養他們的觀察與分析能力,引導幼兒在用樹葉拼貼、組畫的過程中,表現他們的創意和審美能力。我們把各領域的內容有機結合,相互滲透,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寓教育於生活、遊戲之中,引導幼兒在生活中主動學習,用兒童的各種語言表示對樹葉的喜愛,增加對樹葉的瞭解。在幼兒瞭解樹葉基本知識的基礎上,我們開展了結合手工製作的美術活動"美麗的秋裝",此活動我們綜合了語言、音樂、律動等來調動幼兒各種感官,引發幼兒的興趣,用剪貼的方法讓幼兒創作樹葉粘貼畫,深得孩子們的喜愛。

一、活動目標:

1、萌發熱愛秋天,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引導幼兒觀察樹葉的不同形態,根據樹葉的形狀進行想象,並嘗試用不同的樹葉剪貼組畫,創造性地裝飾衣服。

3、幼兒能充分發揮想象,結合生活經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大膽地進行創作。並與同伴共同合作完成作品,體驗合作的快樂。

活動重點:利用樹葉裝飾衣服。

活動難點:激發幼兒發揮想象,大膽進行創作。

二、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

1、課前與幼兒共同收集各種不同的樹葉。

2、廢舊衣服、雙面膠、剪刀、彩筆等。

3、收集一些秋裝的圖片,及老師事先裝飾好的衣服。

經驗準備:幼兒會使用雙面膠。

三、活動過程:

(一)創設氛圍,引起幼兒興趣。

1、教師:秋天到了,你發現樹上的樹葉有什麼樣的變化嗎?(請幼兒說說、唱唱、表演一下樹葉飄落的情景)

2、引導幼兒觀察樹葉,進行合理想象。請幼兒找一找自己喜歡的樹葉並說一說它像什麼。(幼兒自己尋找、想象)

(二)觀察服裝,瞭解裝飾特點。

1、今天,邀請大家用我帶來的這些秋天裏的禮物,裝飾一下衣服,使它們變成有自己特色的服裝。

2、幼兒觀察自己及同伴的服裝。

你的衣服是怎麼裝飾的?它有些什麼圖案和花紋?在衣服的什麼地方?

3、與幼兒共同小結:小朋友的衣服是裝飾得各種各樣,很漂亮。老師也收集了一些漂亮的衣服的圖片,我們一起來看看。

4、師幼共同觀察總結:有的衣服領口有一圈花邊;有的胸前有一個大的圖案;有的是條紋衫,一條綠一條紅有規則的排列的;有的衣服上都是樹葉小圓點。

(三)拼拼擺擺,大膽構圖。

1、設

問:你想怎樣來裝飾衣服?引導幼兒抓住動物(或物體)的主要特徵,自選樹葉進行剪貼活動。

2、交代操作要求:

鋪平衣服;合理選材、佈局;用料時,用點拿點,多了放回去。

3、幼兒分小組進行操作。

(老師觀察幼兒選用的樹葉與表現的事物是否相符合,指導能力弱的幼兒合理構圖,表現事物特徵。可以啓發幼兒利用樹葉形狀特徵剪貼成可愛的小動物,或者可以中心貼、對角貼可貼成美麗的裝飾畫)

4、欣賞並簡單評價第一次操作。

(1)師幼一起欣賞幼兒的作品。(流動式)

(2)你在衣服的什麼地方用的什麼裝飾的?

(第一次拼拼擺擺,讓幼兒初步構圖,感受裝飾活動的樂趣。)

(四)拼拼貼貼,裝飾背心。

1、怎樣才能讓漂亮的圖案固定在衣服上?

2、這麼漂亮的衣服如果穿起來一定會更漂亮,可是如果現在就穿起來,上

面的圖案會怎麼樣?(掉下來)那怎麼辦?

3、幼兒第二次操作,將圖案固定在衣服上。

要求:用雙面膠時撕下來的紙放在盆子裏;粘貼時可以重新構圖;先完成的小朋友相互幫助穿衣服",並互相看看講講。

4、幼兒展示作品,師生共評。傾聽幼兒介紹,提出恰當意見。

(第二次操作是第一次操作的提升,鼓勵幼兒重新構圖,將圖案、花邊固定在衣服上,讓幼兒看到了自己的成果。互幫互助則讓幼兒體驗到了同伴間相互合作的溫情。

(五)大膽表現,體驗成功。

1、哇,你們的衣服多漂亮呀,我們來場時裝表演,讓大家都來欣賞欣賞我們漂亮的衣服,好不好?

2、幼兒進行時裝表演。

(此處是活動的最高潮,幼兒個個大膽展示自己的衣服,通過表演,他們體驗到了一種成就感以及裝飾活動帶來的樂趣)

3、活動最後,師生共同與作品合影留念,讓幼兒再一次體驗到成功的喜悅,進而在以後的活動中保持這種創作精神。

四、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繼續用秋天的種子、樹葉等進行創作,讓更多的人蔘與時裝表演。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2

【活動設計】

大班幼兒對於美術技能的掌握達到了一定的高度,能夠自由想象繪畫一些簡單的事物,例如,各種花朵、小魚、簡單的小動物等。另外,大班幼兒同伴之間初步開始形成簡單的合作。在此基礎上,我設計了《魔術噴畫》這一活動,讓幼兒在已學繪畫內容的基礎上,學習相互合作,利用漿糊、棉籤、噴壺來進行合作噴畫。

【活動目標】

1、嘗試用漿糊、棉籤、噴壺等材料作畫,初步感知噴畫。

2、通過美術活動,培養良好的同伴合作能力與習慣。

3、體驗魔術噴畫的奇妙樂趣。

4、感受繪畫的趣味性,體會創作的快樂。

5、根據色彩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

【活動重難點】

1、重點:用漿糊、棉籤、噴壺等材料進行噴畫活動。

2、難點:小朋友之間的'合作,如何讓幼兒學會分工合作,一起將大幅噴畫繪畫成功。

【活動準備】

1、大鉛畫紙4張,小鉛畫紙一張,事先畫好的漿糊畫一張;

2、棉籤人手一支,漿糊八份,事先調好的碘水顏料噴壺若干。

【活動過程】

一、通過魔術導入活動。

1、師:今天,老師要給小朋友們變一個魔術,看!這是什麼?(一張白紙)

2、師:老師要將這張白紙變成一副漂亮的畫,你們相信嗎?(不相信、相信)

3、(出示噴壺)小眼睛看好了,這個噴壺裏面裝了魔術水,看,老師朝着白紙噴魔術水會出現什麼呢?(一副漂亮的畫)

4、這個魔術好玩嗎?猜猜看,這個魔術是怎麼變的呀?(幼兒自由講述)

二、教師示範,幼兒學習噴畫。

1、師:看!這是漿糊,老師先用棉籤蘸上漿糊在白紙上畫上自己想變的東西,畫不出來了,再蘸一下,畫好後,拿出噴壺,找到小嘴巴,離畫遠一點,噴一噴,看好看的畫就變出來了。

2、哪個小朋友也想來試一試呢?

3、請小朋友上來試一試,老師在旁邊講解操作,先用棉籤蘸漿糊,在紙上畫,棉籤上沒有漿糊了,再蘸一下,畫好後,拿一個噴壺,找到噴壺上的小嘴巴,對準畫,在離畫紙稍遠一些的距離進行噴畫。噴的時候注意不要朝着一個地方一直噴。

三、討論合作繪畫內容。

1、這個魔術你們學會了嗎?(學會了)

師:第一步怎麼做?(先用棉籤蘸漿糊畫畫)

師:第二步幹什麼?(用噴壺在離畫遠一點的地方噴魔術水)

2、老師想請你們一組上的小朋友一起來合作變一幅很大的噴畫。現在請你們商量一下,你們組想要變什麼?準備怎樣分工合作?

2、每組請一個小朋友來說一說,你們組想要變什麼?準備怎樣分工合作?

(例如,畫春天的小朋友XX負責畫地上的事物,XX負責天上的事物等等)

3、現在我們用漿糊和噴壺變魔術吧。變魔術的時候要注意:

(1)用漿糊畫畫的時候要畫的大一些,找紙上空的地方畫畫,夠不着可以站起來畫。

(2)噴魔術水時別人噴過的地方不要再噴。

四、幼兒操作。

1、幼兒開始繪畫,教師巡迴指導,要求幼兒畫的大一些。

2、畫的時候注意,別的小朋友畫過的地方不可以再畫了。

3、全部畫好後,請你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進行噴畫。

五、展示作品,並評價。

1、每組找一個小朋友說一說,你們變得是什麼?是怎樣變出來的?

2、小朋友你們變的漂亮嗎?我們去把這個本領交給班裏的小朋友,好不好?

【教學反思】

該活動,本來是白色的畫,最後變成五彩繽紛,孩子們的興趣是很濃厚的,在活動的同時也能夠體驗噴畫成功的快樂。但是,在噴畫過程中,還是會出現一些問題,例如,有的小朋友力氣比較小,噴壺按不出水;還有的小朋友拿噴壺的方法不對,導致噴出來的效果不是很好,這些細節值得推敲。

小百科:噴繪一般是指戶外廣告畫面輸出,它輸出的畫面很大,如高速公路旁衆多的廣告牌畫面就是噴繪機輸出的結果。輸出機型有:NRU SALSA 3200、彩神3200等,一般是3.2米的最大幅寬。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說、看、畫形式讓幼兒感受春天的美。

2、嘗試用作畫來大膽表現春天的美。

3、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知道經驗準備:瞭解春天的相關知識;已經去大自然尋找和感受過春天。

物質準備:關於春天的情景圖片、與幼兒同數量的繪畫紙、作畫用的廢舊牙刷、瓶蓋、水粉顏料、《春天在哪裏》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組織幼兒隨着歌曲《春天在哪裏》表演進入教室。談話引入主題。

師:朋友們找到春天了嗎?(找到)春天在哪裏?(以孩子的點擴散範圍)誰能告訴我(大家)?(幼兒舉手自由表達自己意見,教師引導幼兒說不一樣的春天)。

二、欣賞春天

出示圖片:師:我也去尋找春天了,把我看到的春天拍下來了,請你們來看看我的春天吧!(就圖片的色彩、形狀的比喻來引導幼兒有具像的印象)

三、幼兒繪畫

1.出示作畫工具,引發幼兒興趣。

師:那我們一起把尋找到的春天畫下來吧!平常你們畫畫是用什麼工具的?今天我要請你們用平常沒用過的工具來畫畫,你們猜猜看是什麼?是牙刷和瓶蓋!

2.初步討論作畫工具

看誰的腦袋轉得最快,想出來怎麼畫了嗎?告訴我們!(幼兒說出幾種常見的畫法)噢,你們的腦袋真聰明啊,一下子就想出好幾種了,肯定還有更多不同的方法,今天畫畫除了可以自己一個人畫春天也可以和你的朋友一起合作畫春天!

3.老師巡迴指導,捕捉幼兒的繪畫內容,用什麼方法畫的。

四、作品展評

自評和互評相結合。(先請幼兒說出繪畫內容,然後作畫方法)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4

一、活動名稱:紙盒製作樓房

二、活動目標:

1、嘗試製作鏤空的樓房。

2、激發幼兒的創作性、想像力。

三、活動準備:大小不同的紙盒、膠水、大紙、彩色紙、建築圖片、彩筆、小木棍、剪刀。

四、活動過程:

1、激發幼兒的製作興趣。

現在蓋起了許多漂亮的高樓、小區、小朋友願不願意當建築師,設計出漂亮的樓房模型呢?

2、討論:如何用紙盒製作樓房

(1)(出於範例)樓房與平房有什麼不同?這個模型是用什麼做的?剪窗戶、陽臺的方法?

(2)你覺得這個樓房還需要做些什麼?如果你在剪盒子,因爲紙盒比較硬,剪不動,怎麼辦?

(3)樓房作好後襬放在大紙上,許多的樓房在一起就形成了什麼?你看小區裏缺點什麼?可以添上。

3、介紹材料及建築圖片,如果需要,可以自取。

4、幼兒製作:激發幼兒的創造性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支持幼兒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

5、各組互相欣賞,幼兒的製作特點。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用多種顏色暈染的方法添畫水墨畫背景。

2、感受水墨顏色暈染的美,喜歡水墨繪畫。

3、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4、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與創造,喜歡裝飾。

5、體驗想象創造各種圖像的快樂。

活動準備:

水桶、毛筆、宣紙、調色盆、調色盒、墨汁、水墨顏料、範例畫。

活動過程:

一、可愛的貓頭鷹

1、認識貓頭鷹,討論貓頭鷹的特徵及其本領。

(1)這是什麼小動物?

(2)你怎麼知道這是貓頭鷹?它有什麼特徵?

(3)誰能爲我們大家介紹下貓頭鷹有什麼本領?

2、總結大家討論中的貓頭鷹的特徵和本領。

二、夜晚的貓頭鷹

1、觀察討論範例畫中的內容,重點解讀背景的顏色暈染方法。

(1)(出示範例畫)畫中有幾隻貓頭鷹,它們一樣嗎?

(2) 畫中的背景是怎樣的?有些什麼顏色?怎樣來畫出這樣的背景呢?

2、教師示範,讓幼兒認識、學習用毛筆暈染的方法。

3、 幼兒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三、貓頭鷹的畫展

1、作品展示

(1)說說你用了哪些顏色來暈染背景?

(2)你在畫中畫了幾隻貓頭鷹?它們在幹什麼?

活動反思:

捕鼠能手貓頭鷹是幼兒喜愛的一種動物。它大頭圓面,兩隻圓溜溜的炯炯有神的大眼睛,花紋清晰的羽毛,特徵明顯,用繪畫的形式容易表現,能使幼兒得到成功的體驗和美的享受。這一活動不僅能激發幼兒對繪畫的興趣,而且能進一步萌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爲了激發幼兒的作畫興趣,導入部分我採用了猜謎的形式展開的。“遠看像只貓,近看像只鳥,夜晚捉田鼠,白天睡大覺”,從中來理解貓頭鷹的外形特徵,生活習性,我還給孩子們講了貓頭鷹的許多有趣故事。因爲有了前半部分的認識和感知,所以孩子們的作品生動、有趣,有貓頭鷹躲在樹上等待田鼠出洞,有貓頭鷹在夜間捉田鼠、與蛇搏鬥等。

在長期的美術教學過程中,我總結出了一點,在幼兒作畫前一定要講細、講透,並且提出相應的要求,這樣孩子們纔有啥畫,畫地生動、畫地大氣。美術課,我認爲不一定要把大部分的時間放在孩子們作畫上,只有理解了、認識了,畫面才豐富、生動、有趣,我們應該打破以往的思想觀念,即,兩頭短中間長的模式,因爲我們的美術目標是激發孩子們的興趣,培養他們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體驗作畫的過程,體驗成功的喜悅,而不是要求孩子們如何如何畫的像,所以每次活動我們應該根據情況而定,把時間的傾重點放在那裏。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以畫像的方式表達愛媽媽的情感。

2、學習畫人物頭像,能表現出媽媽的主要特徵。

3、簡單瞭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4、體驗人們互相關心的美好情感。

活動準備:

1、我愛媽媽--教師出示自己媽媽的照片,告訴幼兒這是老師的媽媽。

請幼兒看看媽媽的照片,每個小朋友都有媽媽,看着媽媽的照片就像看見媽媽一樣,心裏特別高興。

老師和小朋友都是媽媽生的,是媽媽辛辛苦苦把我們養大的,我們都愛自己的媽媽,引導幼兒對着媽媽的照片個別或集體說一聲"媽媽,我愛你"。

2、媽媽的畫像教師出示畫好的媽媽頭像,老師非常愛自己的媽媽,她雖然有點老了,但在我心裏她是最漂亮的媽媽,我爲他畫了一張漂亮的畫像,你們看看像嗎?

通過照片和畫像的對照,引導幼兒從髮型、五官等局部特徵進行大致的比較。

3、我爲媽媽畫像小朋友和老師一樣,都愛自己的媽媽。我們來爲媽媽畫張像,畫出自己的媽媽和別人的媽媽不同的地方。

同桌幼兒互相比較媽媽的照片,引導幼兒從髮型和是否戴眼鏡等處進行粗略比較。

小百科:20世紀末,隨着中國與國際的日益接軌,母親節這一節日在中國大陸各地日益推廣開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受母親節概念,在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中國人和全世界其他國家的人們一道以各種各樣的方式表達對母親養育之恩的感謝。當然,中國人的母親節更有中國味道。中國人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表達濃濃的親情,在母親節這一天,人們會送給母親鮮花、蛋糕,親手烹製的飯菜等等禮物。從小就孝敬父母的中國兒童會嘗試着爲母親做飯,洗臉,化妝,演奏音樂,繪製圖畫,讓母親們快樂地過節。人們在這一天除了孝敬自己的生身母親之外,還會以慈善募捐,志願服務的方式向更多的母親回報親情。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7

設計背景

孩子們度過了一個愉快的寒假,與爸爸媽媽親密地相處了一個多月,新學期,剛入學,媽媽的影像一直在幼兒的腦海,媽媽在孩子的眼中是個什麼樣?讓孩子們畫一畫,開心的說一說。

活動目標:

1. 能積極嘗試用不同形狀的材料進行組合創作拓印畫,並在操作過程中掌握拓印的方法。

2. 感受拓印樂趣和美感,喜歡參與拓印活動。

3. 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4. 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5. 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動準備:

各種形狀的材料,紅黃藍綠水粉顏料,抹布,鉛畫紙

活動過程:

一、欣賞拓印畫,感受拓印組合的美

1.今天老師帶來了兩幅畫,你看到了什麼?

2.你覺得它們是什麼形狀組合在一起的?

3.小結:老師用扇形和長方形變成了太陽,用許多個圓形變成了花朵……

二、觀察材料,討論自己要創作的拓印畫,瞭解拓印的方法

1. 出示材料

小朋友一定也很能幹,老師給每個小朋友準備了一份材料,你想用哪些形狀變成什麼?

小結:這些形狀經過組合可以成爲生活中的許多東西。

2. 教師示範拓印的方法

剛纔小朋友想的都很好,可是這些形狀到底是怎麼到白紙上的?

小結:小朋友可以選擇各種形狀的材料,需要用到的那一面形狀蘸滿顏料,輕輕印到白紙上,輕輕拿起來放回盒子裏。像這樣的畫叫拓印畫。

3. 在拓印中要注意什麼?

小結:當你想要另一種顏色時,你可以用另一面。當你覺得顏料蘸太多了,可以在邊沿舔一舔。當你手髒了時,可以在抹布上擦一擦。

三、幼兒操作

桌子上放了許多材料,小朋友可以選擇各種形狀的材料用拓印的方法變成一幅漂亮的畫。

四、集體欣賞、交流

1.教師引導幼兒互相欣賞評議,對畫面清晰、整潔,造型有創意的畫給予鼓勵。

2.你喜歡哪幅畫,它用了什麼形狀的材料組合在一起的。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8

活動名稱:慶元旦活動

活動前言:這個星期日就是元旦了,小朋友們是不是很期待呢,剛剛過了聖誕節又迎來了元旦,相信許多的小朋友都很開心,以下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有關慶元旦的活動項目吧,希望小朋友們都能夠踊躍的報名參加!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和家長感受到節日的氣氛,共同分享節日的快樂。

2、讓幼兒通過遊戲表現自己,體驗到努力就會有成功的快樂。

3、通過遊藝活動,感受到機關幼兒園大家庭的溫暖,加深家園情、師生情、親子情。活動組織者:幼兒園全體教職員工

活動地點:幼兒園內及園外操場

活動對象:

全體幼兒(每位幼兒至少有一位家長陪同來園參與)

活動過程:

1、各活動區域均向家長和小朋友開放,全園分成11個公共活動區域,8個活動區域是孩子參與集印章,3個活動區域是區域,優勝者獲得小禮品一份。全園孩子們都可以參加活動。

2、活動時,每個孩子有一張邀請函,任意選擇自己喜歡的遊藝項目和父母一起進行活動。同一項遊藝活動只能參加一次,每參加完一個遊藝活動後,由負責該活動的老師做標記確認。小班幼兒參加4個、中班幼兒參加5個、大班幼兒參加6個能幹寶寶集印章後,到兌獎處兌換新年禮物。幼兒多集的能幹寶寶印章可以再選擇小禮物一份。

3、幼兒將遊藝券兌換禮物後,將抽獎處投入抽獎箱,等待最後的“年度幸運寶寶大抽獎“

八、注意事項:(各班組織幼兒討論制定)

1、參加活動不擁擠、要排隊。

2、活動時,不高聲喧譁,不亂丟垃圾。

3、活動時要注意安全。

4、活動時儘可能到人少的地方參加活動。

5、中大班幼兒在遊戲中要能夠謙讓小一些的小朋友。

6、每個活動區設定一個排隊等候區,由一名老師專門負責。

7、邀請函由各班老師填好幼兒姓名和班級後提前一天發給幼兒,提醒幼兒注意保管。小編總結:此活動的開展意在讓孩子在歡樂自由的玩耍氛圍中享受節日氣氛,同時也爲家長們與幼兒提供了進一步瞭解幼兒園及親子同時參加活動的機會,希望家長們能夠積極的帶領孩子一起做!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探索嘗試設計賀卡,充分想象畫出與衆不同的自己喜歡的畫面。

2、掌握賀卡的製作的技能,能用不同的力度和色彩表現畫面的主次層次。

3、在學會製作不同類型的賀卡的基礎上,讓幼兒創造性的裝飾各種圖案,發展幼兒的創新能力。

2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活動準備

1、油畫棒、試塗顏色的砂紙、人手一件半成品砂紙賀卡

2、作品展示區 各種賀卡彩筆 各種紙卡、

3、上課用的課件及多媒體教室。

活動流程

一、欣賞各種賀卡,進行發散思維:

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麼禮物?

1、擴散思維:瞭解賀卡的種類:生日卡、賀年卡、畢業卡、聖誕卡、節日卡……、

問:你在哪裏見過賀卡?它們都是什麼形狀的?這些賀卡有什麼用處?讓幼兒知道:賀卡可以傳達友誼,表示相互祝福之情。

2、發散思維:爲不同的賀卡分類:(根據材料、形狀、內容、圖案不同進行分類)

3、一點向多點發散思維:瞭解賀卡的演變:

樹葉賀卡——紙賀卡——電子賀卡(幼兒根據賀卡的不同進行討論,說說自己賀卡的種類。)

二、創新制作賀卡:

1、幼兒觀察砂紙的特點,砂紙和白紙的不同之處。砂紙和白紙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引導幼兒大膽講述砂紙與白紙的不同之處。

(白紙光滑、塗上顏色鮮豔,砂紙底色深、粗糙、上面有小沙礫、對油畫棒的着色力較好。)

2、畫畫時用什麼樣的方法塗色呢?師幼共同用手指撫摸手背的方法感受力度的輕重。(塗底色時用油畫棒平貼在砂紙上輕輕的掃過。畫主要景物時要用力,象手指重重的按在手背上。)

3、你喜歡什麼顏色?

引導幼兒大膽在砂紙上試塗各種顏色,探索發現適合砂紙畫選用的顏色。(白色、粉色、黃色、天蘭色、桃紅色、淺綠色、紫羅蘭等一些色彩豔麗的顏色,還可以讓幼兒試用先塗白色打底,再塗紅色、深藍、綠色等顏色。)

4、引導幼兒大膽講述賀卡準備送給誰?(這麼美麗的砂紙畫賀卡你想送給誰?)

從畫面的主次層次表現情況、顏色的選擇、內容的表現的情況。問幼兒你在賀卡里面畫些什麼內容?鼓勵幼兒大膽講述想要送給什麼人。

三、郵寄賀卡

利用週末請家長幫忙把自己製作的賀卡郵寄給你最喜歡的人。並把結果反饋給老師。

活動反思

活動層層遞進,孩子的感受層層深入。

本次活動由蒐集賀卡、欣賞賀卡、設計賀卡等組成一系列的活動,在整個活動中孩子們通過看看、畫畫、貼貼、寫寫、剪剪這樣由淺入深地進行了探索,他們的感受也應該是層層遞進的。

孩子們從最初的蒐集到欣賞再到設計和郵寄,是一個極其自然而流暢的過程,每一次活動都是下一次活動的基礎和鋪墊,這與老師的精心預設與隨時生成是密不可分的,因爲老師要根據孩子每次的經驗水平和現實表現進行調解,纔會使孩子在每次的活動中都有所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