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品】幼兒園社會教案模板彙編九篇

【精品】幼兒園社會教案模板彙編九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4W 次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社會教案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品】幼兒園社會教案模板彙編九篇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的:

1、通過參觀肯德基,幼兒瞭解有關肯德基內食品的加工,初步感知服務員工作的辛苦。

2、在看看講講吃吃的過程中激發幼兒珍惜食物的情感。

活動準備:

幼兒事先提出一些有關肯德基的想法和問題,並作好記錄。

活動過程:

一、引起幼兒參觀肯德基的興趣與願望,教師提出要求。

1、小朋友,你們最愛吃什麼?

2、那麼你們知道肯德基裏的薯條,漢堡包,土豆泥,雞翅都是怎麼做成的?

二、組織遊戲,體驗快樂

1、肯德基的姐姐和幼兒做操。

2、互動遊戲:通過幼兒和肯德基工作人員進行互動遊戲,進一步激發幼兒的興趣。

三、幼兒參觀肯德基,瞭解製作過程。

1、參觀肯德基店,對其有一個初步的瞭解。

2、參觀買賣過程,瞭解如何正確購買。

活動反思:

少一半的幼兒對教師的提問能積極反應,大部分幼兒比較被動,需要鼓勵和再次引導。大多數幼兒能簡單自我介紹,在遊戲互動環節裏,幼兒都能參與活動,在旦表述時語句單一,缺完整、連貫說話的表達能力。所以,有勇氣在同伴面前大聲說話、用比較完整的句子表述還需要在不同的領域教學中滲透能力培養,多給幼兒表達的機會。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玩遊戲,知道遵守規則的重要性。

2.在玩玩、說說中願意積極想辦法解決遊戲中遇到的問題。

3.體驗與同伴共同遊戲帶來的快樂。

4.培養幼兒與他人友好合作的意識,能與其他幼兒共同遊戲,樂意與他人交流、分享不同的玩法。

5.主動參與遊戲。

活動準備:

1.有1—7數字的格子毯四塊。

2.四種跳的不同路線,記錄單,各種規則圖片。

3.音樂:甩蔥歌。

活動過程:

1.自主玩跳格子”遊戲。

——看一看,地上有什麼?(數字)還有呢?

師小結:這些毯子上有數字,有格子,而且顏色都不同,今天我們要在這個格子毯上面玩一個“跳格子”遊戲。這個遊戲可是要比賽的,我來當裁判,現在小朋友上來每人找一塊毯子,站在毯子前面。(注意起點的位置,找到紅線。)——幼兒跟音樂自主玩遊戲。

2.通過自主玩遊戲,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師:誰是冠軍?你們覺得今天的比賽秩序怎麼樣?(很亂)哪裏亂?

幼兒說一種亂的問題教師就用畫畫的方式記錄。從而發現三種亂的地方:①跳的線路不一樣。②兩個小朋友容易撞在一起。③沒有排隊,人數不相等。

——師:既然我們發現問題了,是不是要解決問題?怎麼解決讓我們的比賽公平一點呢?幼兒相互討論商量。

(1)解決第一個問題:跳法不同。

——教師出示四種跳法,讓幼兒通過投票選擇一種共同的線路進行比賽。

——師:你想用哪種方法來跳?每個人跳的線路不同比賽公不公平?所以我們要選擇一條共同的線路來比賽這樣才公平,對嗎?那這樣吧,我們來投票決定哪種跳法,每人只能選一次,少數服從多數。

——選好後,問:這種方法怎麼跳?並請一幼兒進行示範。

(2)解決第二個問題:相互碰撞。

——師:怎樣才能不撞在一起,前面一個小朋友跳完用什麼辦法提醒後面的小朋友可以出發了?(拍手接力的方法)(3)解決第三個問題:人數不相等。

——師:怎樣才能不擁擠?(排隊)怎麼排?我們這裏有20個小朋友,4塊毯子,每塊毯子上應該站幾個人才公平?算一算。

——師:(出示排隊的規則圖)看看怎麼排隊?每隊的人數要相等,站幾個,數數。

——回憶想出來的三種好方法:每隊的跳法要相同;每隊的人數要相等;按照拍手接力的方法一個輪着一個進行比賽。

——幼兒按規則玩遊戲。

3.通過遊戲再次發現問題。

——師:你們覺得比賽什麼時候比完?你們剛纔跳了幾次?那我們要用最快的方法比出冠軍,那我們每人跳幾次?(1次)並出示相應的圖片。

——師:什麼時候知道你們這組比完了?可以用什麼方式表示?(舉手的方法,並出示相應圖片)——從頭回憶所想出來的好方法。

4.按規則玩遊戲。

——師:我是裁判,剛發現有人忘記拍手了,能不能得冠軍?怎樣才能得冠軍?拍手就可以得冠軍了嗎?這是你們想出來的好方法,我們要遵守這些好方法,既然是比賽,我們就要看誰跳得最快是第一名,而且你要遵守規則,這個“O”代表規則,這樣你就能得冠軍,相反,你得了第一名,可是你沒有遵守規則,能不能得冠軍?(教師一邊說一邊出示相應圖片)5.換種方法玩遊戲。

——師:剛纔你們跳得很開心,很熱鬧,想不想換種方法來試一試?選擇剛纔投票數是第二的跳法。這個方法怎麼跳?誰來試一試?

——師:這裏有這麼多的好方法,其實這些好方法也可以被替換掉的。在這裏,我準備了一個小道具,看看是什麼?(出示接力棒)你們覺得可以怎麼玩?

活動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幼兒始終處於寬鬆、愉快的環境中,他們興趣高漲,積極主動地學,真正體現了幼兒的主體性,幼兒的積極性得到了充分的調動,在活動最後應引導幼兒遵循遊戲規則,不推和擁擠,這也是今後活動中值得注意的問題。

小百科:跳,一個物體向下俯衝。定義在原有棋子的同一條直線上,間隔一路下子的着法。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⒈瞭解消防隊員所從事的工作,知道消防隊員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激發幼兒熱愛消防隊員的情感。

⒉瞭解防火知識,培養消防意識,豐富自我保護的常識、方法。

活動準備:

摩托頭盔、塑料袋、玩具滅火器、廢舊消防水帶

活動過程:

㈠參觀消防隊,讓幼兒瞭解消防員所從事的工作。

㈡通過提問題,引導幼兒回憶參觀時看到的和聽到的。

教師:

⒈昨天我們到哪兒了?玩得開心嗎?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請一二名幼兒大膽地講述)

⒉分小組展開討論:你覺得消防員叔叔最棒的是什麼?(教師鼓勵幼兒大膽地參與討論,並完整地表述給同伴聽)

⒊教師進行小結。和幼兒一起回憶消防員叔叔救火的情景,感受火災對人的生命財產的威脅,體會消防員是最勇敢、最可愛的人。

㈠讓幼兒掌握火災發生時自救的常識和方法。

教師:火災真可怕,大家可不能玩火,可萬一發生火災該怎麼辦呢?

㈡展示幼兒園的樓層設計圖,請幼兒展開討論爲樓層設計安全通道。

㈢通過“消防”遊戲,讓幼兒進一步鞏固和遷移火災自我保護的意識和方法。

區域活動:

美工區:爲幼兒提供塑料袋、可樂瓶、易拉罐供幼兒設計製作消防服、滅火器、消防水帶等。如用塑料袋剪開成消防服;用可樂瓶和油漆製成滅火器等。

角色區:爲幼兒提供美工區製作的道具,讓幼兒自主選擇,扮演角色進行遊戲。

語言區:爲幼兒提供有關的防火知識圖片,讓幼兒通過討論作進一步的鞏固。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老師的工作,體驗老師對自己的關心和愛護。

2、通過說溫馨的話,表達對老師的熱愛之情。

活動準備:

1、畫筆、心意卡每人一份。

2、事先帶領幼兒觀察本班教師的工作(如教師在畫畫,教幼兒唱歌跳舞,幫幼兒穿衣、蓋被,與幼兒一起做遊戲,在打掃衛生等)。

活動過程:

1、瞭解老師的工作內容,產生熱愛老師的情感。

(1) 教師:我們班有哪幾位老師,她們是怎樣關心小朋友的?

(2) 教師:老師像媽媽一樣關心愛護小朋友,小朋友也愛自己的老師,你們是怎樣愛老師的?

2、幼兒製作心意卡,表達對老師的感情。

(1) 教師:每人都有一個心意卡,請小朋友爲心意卡塗上漂亮的顏色,畫好後想想,你把心意卡送給誰?

(2) 教師:你們做的心意真漂亮,你喜歡老師嗎?那你對老師說句悄悄話,或者抱抱你喜歡的老師,再把心意卡送給她們,好嗎?

活動反思:

小班幼兒以形象直觀的表達形式爲主,在活動的第一環節,如果把班上老師關心教育幼兒的事情拍成照片,佈置主題牆“老師愛我”讓幼兒相互講一講老師是怎樣教育、關心、愛護小朋友的,那就更好了。活動中,通過教師對幼兒親親、抱抱、摸摸等關愛的動作、言語,讓幼兒對教師有依戀感、安全感。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的:

1、學習待客禮節,會使用禮貌用語。

2、培養小主人的意識。

3、樂於探索、交流與分享。

4、促進幼兒的創新思維與動作協調發展。

活動準備:

到小朋友家做客的經驗。

活動過程:

活動一、電話邀請。

設疑:如何邀請?邀請時說些什麼?客人朋友什麼時候來?怎麼來?怎樣打電話?

活動二、招待客人。

1、師生共同佈置教室。

2、招待客人時說些什麼?怎麼招待客人?除了給客人喝水,吃好吃的東西,還可以做些什麼事情讓客人高興?

3、你的客人朋友叫什麼名字?長的什麼樣?(幼兒看客人朋友的照片)你想了解客人朋友哪些有趣的事情?

4、找朋友。

5、幼兒相互交流。在活動中激發幼兒熱情招待客人朋友的情感,鼓勵幼兒大膽交流、表現。

活動反思:

孩子們在活動中已經獲得了一些人際關係方面的初步經驗,感受到了與同伴分享食物的樂趣,並樂於參與集體活動,初步發揮了合作精神。但在禮貌待客、做客方面還很欠缺,並且沒有切身實踐過。我班幼兒的膽子較小,對幼兒園其他老師有陌生感不敢主動親近,爲了使幼兒對幼兒園老師產生親近感,進一步培養幼兒從小養成以禮待人、禮貌待客、做客的良好行爲習慣,我特意製作了多媒體課件《熊貓的客人》,讓幼兒從喜愛的小動物待客、做客的表現中,去體會感受待人接物的方式,並藉此觀摩活動的機會,設置“娃娃家”的環境,讓幼兒以小主人的身份親自體驗禮貌待客、尊重他人的快樂。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6

一、設計思路:

幼兒經常把動物當成和自己一樣生活、遊戲的人,他們對動物有着一種特殊的喜愛之情,“動物聯歡會”所創設的擬人化的活動場景,能夠激發幼兒參加活動的願望,使他們更好的運用已有生活經驗,體驗、分享與同伴在一起的快樂,自然、大膽的投入到節日活動中去。

二、活動目標:

1、通過“小動物聯歡會”,使幼兒感受到集體過新年的樂趣。

2、知道中國農曆的新年爲一月一日,也稱爲元旦。

3、通過各種活動,激發幼兒積極參加新年活動的興趣,敢於在衆人面前大膽的.表現自己。

三、活動準備:

1、幼兒與教師一起進行聯歡活動環境佈置

2、小動物頭飾若干

3、聯歡會中需要的音樂

4、糖果若干

5、皮球等遊戲用品

6、動畫光碟

四、活動過程:

1、教師導入。

2、師幼自選小動物頭飾,轉變角色。

3、唱《新年歌》,瞭解“元旦”。

4、遊戲環節:

集體活動:

a、小動物狂歡(過程略)

b、老鷹抓小雞(過程略)

遊戲一:公雞和母雞

老師將糖果放在一隻手的手心,捏緊拳頭,念兒歌:公雞頭,母雞頭,糖糖在哪頭,在這頭,(伸出左手)在那頭,(伸出右手)請你猜猜在哪頭。幼兒猜猜。猜到糖果歸幼兒。

遊戲二:小熊滾球

將三張桌子並齊,兩名幼兒分別站在桌子的兩端,一名幼兒從桌面上把球滾向對面的幼兒;對面的幼兒接到球后,再從桌子下面把球滾回去。沒有接到球或球從桌面上滾落下來的幼兒要下場,由下一名幼兒替換。遊戲可以反覆進行。

遊戲三:螞蟻搬豆

將幼兒分成三組,幼兒兩人爲一對遊戲夥伴。他們共同搬起一顆豆子(皮球),到達對面後繞過椅子,然後回到起點,把“豆子”交給下一對夥伴。先完成的一大組獲勝。

4、動物動漫世界。

組織幼兒觀看與動物有關的動畫,讓幼兒體驗快樂。

5、快樂進餐。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知道遇到困難不能哭,要學着自己想辦法解決。

2.學習自己動手解決問題,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準備:每人一個橘子、每人一份含有包裝的糖果。

2.教師準備:"生日歌"音樂、狗寶寶頭飾一個、情景表演的小朋友。

活動過程:

(一)情景表演,創設問題

1.播放生日歌,引發幼兒的興趣。

教師:你們聽到了什麼聲音呀?今天是誰過生日呢?

2.幼兒觀看情景表演。

小狗:小朋友你們好,今天是我的生日,朋友們送給我好多禮物,我真開心!還有棒棒糖呢?這是我最喜歡吃得。哎呀!怎麼打不開呀!嗚嗚嗚……

(二)討論分析,解決問題

1.幼兒討論。

教師:今天是誰的生日呀?小狗爲什麼哭呢?如果你是小狗你會怎麼做?

2.幫助小狗。

教師:誰願意幫助小狗打開棒棒糖?

3.請出小狗教師:我們把小狗請出來吧,小狗你不要哭了,我們幫你把棒棒糖打開了。

小狗:謝謝你們,我太難爲情了,遇到這麼小的事情還哭。以後我遇到困難的時候,一定要學着自己想辦法去解決。

教師:小狗也知道了,當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不能哭,要學着自己動腦筋想辦法去解決。

(三)自己動手,初步體驗。

1.小狗請客。

小狗:小朋友今天是我的生日,我請大家吃橘子。

教師:我們該怎麼說?(謝謝小狗,祝你生日快樂!)

2.幼兒嘗試幼兒學習自己獨立剝橘子,教師給予獨立剝橘子的孩子獎勵。

教師:你是自己剝的橘子嗎?吃到了橘子心裏覺得怎麼樣?

(四)遊戲比賽,體驗昇華。

教師:小狗還有禮物要送給我們呢,猜猜是什麼?

教師:小狗說要讓小朋友進行剝糖果比賽,看那一組的小朋友在規定的時間裏,糖剝的最多。要等老師說開始以後才能剝,剝好的糖果放在中間盤子裏。

教師小結:今天我們和小狗一起過生日,你們開心嘛?我們還發現了,原來我們的小手也這麼能幹,會自己動手來解決問題。

(五)歌曲表演,體驗樂趣。

師生共同參與,表演結束。 活動反思:

1、節省第一次打開包裝前的討論環節,讓幼兒自由探索打開包裝的方法,在品嚐食物後交流自己的方法。

2、活動中引導幼兒邊品嚐邊交流自己吃到的食物的味道,這樣不利於幼兒咀嚼與消化,更容易噎到,這是很危險的,如果提醒幼兒“將口中的食物咽乾淨後再說話”就比較安全了,也有利於幼兒養成良好的進餐習慣。

3、“通過多種途徑解決問題”這一目標更多的傾向於科學領域,即便是作爲社會領域的目標,也應該通過其他活動來實現,

4、在幼兒嘗試打開包裝前,可以請全體幼兒回憶並討論以前吃過的東西是怎樣打開的,在嘗試探索的環節中就可以直接請幼兒操作了。

5、活動中發現有幼兒爭搶、不與他人分享的情況,這是今後在活動中需要重點培養的目標。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8

活動名稱:《我是誰》

活動目標:1、認識自己的身體,說出幾個部位名稱。

2、願意在集體面前介紹自己。

活動準備:音樂伴奏、樂樂玩偶

活動重點:介紹自己的姓名及年齡。

活動難點:鍛鍊幼兒的膽量及願意與同伴親近。

指導要點:通過趣味遊戲,讓幼兒感知集體生活的快樂。

活動過程:

一、玩遊戲“碰一碰”。

遊戲方法:引導兩名幼兒面對面在小椅子上坐好,距離適當(使幼兒可以接觸到對面小朋友的身體部位)。老師帶領幼兒說:“碰碰手”,大家相互碰手;說“碰碰肩膀”,大家相互碰肩膀;說“碰碰膝蓋”,大家相互碰碰膝蓋;說“碰碰小腳”,大家相互碰碰小腳。要求輕輕觸碰。

二、與幼兒討論:

這是什麼?引導幼兒回答“手”、“肩膀”、“膝蓋”、“腳”這幾個部位的名稱。

三、出示樂樂玩偶:提問“他是誰呀”?幼兒回答玩偶名字。

1、老師用樂樂的口吻向幼兒做自我介紹示範,“我是樂樂!我三歲了”!引導幼兒模仿樂樂口吻來做自我介紹,並提醒幼兒向樂樂問好。

2、遊戲“傳樂樂”:樂樂傳到哪位幼兒的手裏,哪位幼兒便在大家面前做自我介紹。(在遊戲時播放快速音樂)。

①老師鼓勵每一位幼兒大聲介紹自己,並在每位幼兒介紹完後帶領小朋友鼓掌以求鼓勵。

②其他幼兒向介紹的幼兒問好:“XX好”!

3、活動延伸

可讓幼兒在活動室裏尋找有自己記號的物品,比如口杯、書包等生活用品。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自得嘗試活動,正確說出嘴巴、眼睛、耳朵、鼻子的名稱和數量,瞭解它門在頭上的位置。

2、知道眼、耳、嘴、鼻的用途。

3、教育幼兒要保護好眼、耳、鼻、嘴這些器官。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5、願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錶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男孩頭像一幅、一面鏡子、一瓶香水(供幼兒聞氣味)、保護五官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利用男孩頭像向幼兒介紹嘴巴、眼睛、鼻子、耳朵的名稱.數量及位置。

教師:昨天,有位大哥哥到照相館照了一張相,他想叫我們班的小朋友看一看,(出示頭像)瞧,大哥哥的樣子多神氣呀,他好像在跟我門說話哩:小弟弟,小妹妹,我想出道題考考你們,你們誰知道我這圓圓的臉上都長了些什麼?

1、幼兒看頭像正確說出眼、耳、鼻、嘴的名稱及數量。

2、告訴幼兒眼、耳、鼻、嘴在頭上的位置。

二、發給幼兒每人一面小鏡子,讓幼兒從鏡子裏看清自己臉上的器官。

1、幼兒人手一面鏡子自己觀察。

2、教師提出:從鏡子裏看看你的臉。

教師小結:我們每個人都有兩個眼睛,兩隻耳朵,一個嘴巴,一個鼻子;眼睛裏有眼珠子,嘴巴里有牙齒和舌頭。

三、讓幼兒知道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的作用,並重點了解鼻子的用途。

1、通過嘗試,讓幼兒聞香水,知道鼻子可以聞氣味的。並引導幼兒回憶:小朋友想一想,你爸爸的鼻子平時是用來幹什麼的?/媽媽平時用鼻子做些什麼的?還有爺爺、奶奶的……

2、幼兒嘗試告訴別人:我們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是人體上最重要的器官,缺少了哪一樣都是不行的。如果沒有了眼睛我們就什麼也看不見;如果沒有嘴巴就不能吃東西,不能說話;沒有鼻子我們就什麼氣味也聞不到;沒有耳朵我們就什麼聲音也聽不到。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保護好自己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

3、看圖片,讓幼兒瞭解如何保護五官。

(1)吃完東西要漱口,不亂吃髒東西。

(2)看電視不能靠得太近,有灰塵或沙子進入眼睛不能用手搓。

(3)不能用手勾鼻子。

四、競賽遊戲:找眼睛、耳朵、鼻子、嘴巴。

教師依次說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幼兒馬上用手依次知道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看誰反應得又快又準。

五、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課程的理念是讓每個幼兒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活動中,我緊緊把握這個理念,使幼兒在積極愉快的氣氛中以遊戲的形式,讓幼兒輕鬆地認識、理解了學習內容。課上的氣氛也是很活躍的,發言也很積極,較好地達到了預期設計的活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