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品】幼兒園大班教案集合六篇

【精品】幼兒園大班教案集合六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92K 次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品】幼兒園大班教案集合六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主題說明:

學習過程中,學習者總是帶着自己的情感態度、已有經驗、認知習慣進入學習情境的,而不是照單全收地接受客觀事物的映象。因而,關於春天的學習需要創設一個與幼兒的情感態度、已有經驗、認知習慣想契合的情境,而不能把客觀的、現成的知識簡單機械地塞給幼兒。

這一主題的意圖及脈絡正是在上述理念影響下確定、構建的。在這一主題中,我們並不勾畫春天的樹木、花草、氣候的知識網絡,而是和幼兒一起去結識樹朋友、花朋友,以朋友的目光感受朋友、理解朋友,關心、照顧朋友。幼兒給自己的樹朋友製作“身份證”,細緻入微的觀察芽苞苞的色澤、質地、形狀。於是,在情感願望的驅動下,他們徜徉在“花瓣兒魚”的美妙遐想中,爲“不高興發芽的樹”着急,爲“去年的樹”哀傷,在音樂的旋律中,他們用自己的形體語言表現嫩芽、新葉的生長,他們像花瓣兒那樣翩翩起舞,把春天的氣息、生機勃勃的精神有神韻地表現出來,也正是在這樣的心態中,他們積極地探索,驚喜地發現:樹和花不僅美化我們的生活、環境,還是生活用品和食品的來源,是自己須臾不可離開的夥伴。

進入這樣一個學習環境,樹和花是迷人的。幼兒與自然交融,在真實、生動的情景中,獲得了發展。

活動目標:

1、欣賞圖片閱讀教材,理解圖片內容瞭解花草樹木對人類的作用。

2、說出幾種花草樹木的名稱和作用及其保護方法。

3、培養對花草樹木愛的情感。

4、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5、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環境和創設:

1、在幼兒園戶外種植有各種不同的樹木和花卉,便於幼兒尋找樹朋友,觀察大大小小的樹和花。

2、在活動室的一個牆面上,師幼共同製作、佈置“大大小小的樹”和“樹的朋友”。

3、在自然角中擺放一些花卉,供幼兒觀看。另闢一角,放置各組種的花,便於小組成員觀看、照料。

4、佈置“我的樹朋友”專欄,幼兒將自己的樹朋友畫下來,並佈置其中。

5、提供關於樹和花的書籍。

6、在一張大的硬紙板上印上“由樹木和花製成的東西”字樣,教師隨時將幼兒的發現記錄在圖表上。

家園共育:

1、在接送途中,到公園裏去的路上或者在綠化帶附近散步時,可以抓住時機引導孩子觀看花草樹木,親近花草樹木。

2、在家中,與孩子一起動手種植一盆花,觀看花的生長變化,並記錄、表述花的生長變化。

3、協助孩子做好“樹的朋友”的調查,用多種方式瞭解樹的朋友,如:查書、上網、看電視等。

4、關心孩子在幼兒園的“樹朋友”,有條件的話,可以和孩子一起去植樹,讓小樹苗伴隨孩子成長。

5、把拾來的花瓣搗爛,同孩子一起印染手絹等物品。

6、我們來種花不同的花瓣我家種植的花各種各樣的花和樹說說悄悄話製作柳條柳樹木製品展覽各種各樣的木製品會開花的樹葉子像扇子的樹身上會長毛的樹給樹製作身份證照顧樹朋友找認樹朋友有趣的樹葉不同的樹樹的外觀樹的用途戶外觀察我的樹朋友大樹、、、小花大樹和小花請孩子找出家中所有木料做成的東西,說說哪個房間的木製品最多。

主題相關活動:

1、戶外觀察樹

2、我的樹朋友

3、樹朋友的身份證

4、芽苞苞

5、不高興發芽的樹

6、拼小樹

7、花兒開放了

8、花兒真美麗(一)、(二)

9、花瓣兒“魚”

10、我們來種花

11、去年的樹

12、唱個樹的歌

13、盼盼的樹朋友

14、樹真好

15、花兒多美麗(數學)

活動實錄:

實錄一:戶外觀察樹春天已在不知不覺中來臨:陽光越來越溫暖,風景越來越美麗,紅的花、綠的樹、垂柳依依的柳樹姑娘……就這麼誘惑着我們老師以及每一位孩子想要去親近春天!擁抱春天!

不知不覺,我們的學習也進入了《大樹和小花》的主題活動中,這是一個能充分調動孩子運用各種感官去學習、去探索的主題活動。很多活動需要孩子們在戶外完成,或觀察、或記錄、或比較。

活動反思:

1. 我從教學目標上我有認知、情感、技能、但是科學活動應落在探索上,這是我以後科學活動中應注意的。

2. 活動中我應考慮在幼兒的水平上來安排內容。如理解光合作用這是難點,應建立在平時經驗之上來教學。

3. 通過遊戲活動幼兒對花草樹木的情感提升了,瞭解了保護花草樹木的方法。

小百科:樹,木本植物之總名,主要由根、幹、枝、葉、花、果組成。隨着計算機的發展,在數據結構中樹被引申爲由一個集合以及在該集合上定義的一種關係構成的,由根結點和若干顆子樹構成的。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一、設計意圖

子們在幼兒園的生活馬上就要結束了,要升入小學了,要離開喜歡的老師、同伴,不免有不捨之情,爲了緩解幼兒的這種情緒,特設計了此活動。

二、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參與數學活動的興趣,培養幼兒團結協作、關注他人的情感。

2、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思維的敏捷性與靈活性。

3、複習鞏固10以內數的加減。

三、活動重難點

重點是培養幼兒參與數學活動的興趣,難點是讓幼兒自己設計題卡。

四、活動準備

每人一套數字卡片;題卡三份、每人一盒彩筆、名片紙若干、電話機一部。

五、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玩“補數”的遊戲,複習10以內數的組成。

給孩子每人一套1——10的數字卡片,提問:“小朋友,我問你,?的補數在哪裏?”孩子回答:“老師老師告訴你,?的補數在這裏。”孩子說的同時,舉起自己手中的卡片。

2、組織幼兒用數字卡片擺出自己家的電話號碼,並用完整的語言表達出來。

擺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有的孩子卡片不夠用的情況,這時候請孩子之間自己解決,提高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鼓勵他們互相幫助。

3、交流討論:

(1)在別的什麼地方還看見有數字?

(2)你還知道哪些特殊的電話號碼? 引出“110、119、120”.

4、分組做題,得出幼兒園電話號碼。

每組一套設計好的題卡,7道題的得數,放到一塊就是我們幼兒園的電話號碼。做題的過程中提高孩子的合作意識。

5、分組讓幼兒自己設計題卡。

寫出一組電話號碼,讓幼兒根據數字設計得數是號碼的小。

6、引導幼兒自己設計名片。

要求:名片要漂亮,要有電話,姓名。

7、玩打電話的遊戲。

幼兒交換名片,互相玩打電話的遊戲。

8、遊戲結束後,自然結束教學活動。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認知目標:

讓孩子學會報數,在範圍類有目標的做事。

 情感目標:

讓幼兒學會合作,以及有團隊感。

技能目標:

訓練幼兒的追逐,躲避等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重點:

在遊戲中學會有目標的做事,合作與團隊意識。

難點:如何讓孩子學會合作。

活動準備:鈴鼓

活動過程:

一、開始環節老師用鈴鼓組織好幼兒站成一排。

基本環節:

當老師讓幼兒組成一排後,一個接一個的報數,報完數後,老師讓報單數的幼兒拉成一個大圓圈,再讓報雙數的幼兒貼在每一個拉成大圓圈幼兒的背後。

老師:孩子們都貼好了嘛?

幼兒:貼好了。

二、講解遊戲規則老師:(講規則)現在老師當獵人來打獵,所有小朋友都是動物哈,然後有一個小動物在森林玩,當老師追到那個小朋友時,就換那個小朋友來當獵人,老師當小動物,但是我們小動物可以請其他的小動物幫忙,就是當你跑累了,就貼在一個小朋友的身後,這樣你就可以休息,明白了嘛?

幼兒:知道了(可能第一次玩的時候,孩子還不是特別熟,老師多做幾次師範就可以了)老師:好,那麼我們遊戲開始(幼兒在遊戲中以追逐,躲避爲主)

三、結束環節:

老師:好了孩子們,今天我們的遊戲就玩到這裏,老師看到你們都很累了,而且好多小朋友都是滿頭大汗的,現在請所有小朋友排好隊,進衛生間,小便、洗手,然後排隊喝水。

延伸環節:

這個遊戲不需要準備太多東西,只要孩子們拉個大圓圈就可以遊戲,而且也可以在家裏和自己的家人,好朋友玩。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在燒火的活動中瞭解水的特性,培養對自然物的興趣。

2.瞭解水的用途,知道節約用水。

二、重點和難點

1.重點:讓幼兒通過活動感受水的特性。

2.難點:理解水是透明的、會流動的特性。

三、材料及環境創設

1.材料:各種玩水的容器。

2.環境創設:來園或自由活動時讓幼兒自由玩水。

四、設計思路

水的特性是一種物理知識,幼兒掌握物理知識依靠的是作用於事物的動作。因此活動的重點是讓幼兒在玩水的活動中充分感受水的特性。在此基礎上再讓幼兒帶着問題邊玩邊思考,提高幼兒感受的有意性。

感受活動的形成概念奠定了基礎,但概念的形成還需經過概括和提煉。採用實驗的方法突出水的特性,幫助幼兒概括歸納形成概念。

讓幼兒瞭解水的用途既是爲了擴大幼兒的知識面,又是爲了幫助幼兒理解節約用水的重要性。所以活動設計讓幼兒從周圍的實際生活開始,逐步過渡到通過語言交談來了解。經過這樣一個由近及遠的過程,幼兒可能獲得許多關於水的直接和問題知識,同時也可激發幼兒探求知識的主性積極性。

幼兒對水的認識不會停止,隨着年齡的增長知識的豐富會不斷深入,延伸活動正是在啓蒙的基礎上進行激發幼兒的求知慾,尤期是爲能力

強的幼兒提供繼續探索的方向。

五、活動流程

自由探索—實驗歸納—觀察討論—講述交流—探索思考

1.通過自由玩水活動感受水是透明的、會流動的特性。

(1)自由玩水:爲幼兒提供各種玩水的容器和會沉入水底的材料,如彈子、鵝卵石等。讓幼兒在來園或自由活動時玩水。

(2)玩玩想想:自由玩水後讓幼兒帶着問題再玩水。(一直往瓶子裏灌水會怎麼樣?水能不能抓住?水底的東西能看見嗎?爲什麼?)

2.通過小實驗歸納理解水的特性。

(1)灌水比賽:兩個幼兒各自往漏的杯子裏灌水,然後討論灌進去的水到哪裏去了?還從哪裏看到水是流動的?

(2)抓水比賽:讓幼兒用抓水的方式往瓶子裏灌水,然後討論用這種方法行不行,爲什麼?如果要使瓶子裏灌滿水應該怎麼辦?

(3)在不透明的兩個杯子裏一個灌水一個灌豆漿,然後往兩個杯子裏放彈子,請幼兒思考能不能數出每個杯子裏放了幾顆彈子,爲什麼?

3.通過觀察和討論瞭解水的各種用途。

(1)在幼兒羅裏找有水的地方。討論水的用途。如廁所裏有水,廚房裏有水,茶桶裏有水……。

(2)讓幼兒回家與父母討論,還有什麼地方也需要水,爲什麼?

4.通過講述活動讓幼兒交流自己獲得的有關水的用途的知識。

(1)讓幼兒介紹水的用途。

(2)談談爲什麼要節約用水?結合幼兒的生活實際談談怎樣節約用水?

5.通過延伸活動讓幼兒繼續探索關於水的其他知識。

(1)讓幼兒回家用塑料杯盛水放入冰箱的冷凍室並觀察其變化。

(2)讓幼兒回家觀察水壺裏的水沸滕時會出現什麼。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知道漢字是中國人發明的文字。

2、能看着圖畫、象形字認讀相對應的漢字,產生對認識漢字的興趣,對漢字符號有一定的敏感性。

3、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4、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活動準備

1、掛圖。

2、幼兒活動材料。

3、漢字卡片。(可以都帶有提手邊旁的)

活動過程

一、認識漢字。

1、出示個別幼兒的名字:小朋友,請看這是誰的名字?請你念一念。

2、原來我們小朋友的名字都是用漢字寫出來的。你們知道是怎麼寫的嗎?(是一筆一劃地寫出來的,教師可在黑板上寫一寫給幼兒看一看)

3、我們現在看過了漢字的樣子,還知道漢字是一筆一劃寫出來的。(出示掛圖一)現在請你找一找哪些字是漢字?你爲什麼覺得他是漢字?(方塊的、一筆一劃)

4、教師介紹漢字的由來:你們知道漢字是哪個國家發明的嗎?(聰明的中國人)所以我們中國人上小學的時候就開始學習認識漢字、寫漢字。

二、認識象形字。

1、最早以前的漢字不是這樣的,看,這就是很早以前的漢字(出示一個象形字)你們能猜出它是什麼字嗎?(幼兒自由想象猜字)你覺得這個字看上去像什麼?爲什麼?

2、出示旁邊的圖畫:你們猜得對不對?它是什麼字?(幼兒猜後就出示旁邊的圖畫部分及相應的漢字)。

小結:你們剛纔看到的這個字叫“象形字”,是我們中國最早發明的文字,它是從各種具體形象的圖畫中創造演變過來的。

3、出示另外的象形字:老師這兒還有一些象形字,你們想來玩一個遊戲嗎?老師這裏有一張操作卡,有的是象形字,有的是漢字,字寶寶都只有一個很孤單,請你們幫這些字寶寶找一個好朋友,讓他們變成一對,好嗎?記住不要送錯了,圖片寶寶在第一間房子裏,象形字寶寶在第二間房子裏,漢字寶寶住在第三個房間裏。(幼兒操作,教師巡迴觀察,及時進行指導。)

4、教師對幼兒的操作進行講評。(講評時注意放的位置和匹配是否正確)

三、有趣的漢字。

1、剛纔我們認識了這些漢字,你還認識什麼漢字?(幼兒自由說一說)

2、(出示吹、喝、吃三個字)請你們看看這幾個字,它們有什麼地方是一樣的?(理解口旁的字和嘴的動作有關)小結:這些真是有趣的漢字,我們看到這樣的旁邊有個口的字,就知道這些字和我們的嘴巴有關係了。

3、我們國家的漢字裏,有很多的字都非常有趣的,請你回家後和爸爸媽媽一起找一找,什麼字和水有關係,好嗎?

活動反思:

我重新把活動的過程梳理了一下,從流程來看,這次活動有四個環節:一、找漢字;二、看圖猜字;三、遊戲:“圖畫、象形字、漢字找朋友”,四、有趣的漢字。由於先前的經驗,孩子已經認識了不少漢字,而且在“中國娃娃”主題的區域活動中,已經玩過文字轉盤的遊戲了。爲了加深難度,我又找了2個象形字雨和羊,幼兒也能說出來。認識漢字對於幼兒來說還是比較建大的,但在操作的時候,卻出現了問題,花了過長的時間,導致最後一部分來不及上。其實在設計的時候可以把它換成以小組爲單位,合作來完成,節約了時間,也能達到很好的效果,孩子之間還可以互相幫助不會的下朋友。

操作的效果不是很理想,可以添加到接下來的區域遊戲中,再次進行配對,加深認識和理解。

小百科:

漢字是迄今爲止持續使用時間最長的文字,也是上古時期各大文字體系中唯一傳承至今者,中國曆代皆以漢字爲主要的官方文字。在古代,漢字還充當東亞地區唯一的國際交流文字,20世紀前仍是日本越南、琉球等國家的官方書面規範文字,東亞諸國都在一定程度上自行創制漢字。在非漢語體系中,日本人自行簡化漢字並制定了日本新字體;而歷史上曾使用過漢字的越南、蒙古等國,現今已廢棄漢字。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前言:昨天媽媽給我買了個直升飛機,真是讓我愛不釋手,我問媽媽它怎麼才能飛起來呢?媽媽說是飛行員叔叔開着來的。我感覺飛行員叔叔真偉大了,長大了我也要當一名飛行員,開着飛機帶着爸爸媽媽周遊世界去!通過此遊戲可以讓孩子知道什麼是理想,我們都要有一個奮鬥的目標!

活動目標:

1、在欣賞、猜測、講述的過程中,讓幼兒瞭解故事主要角色的心願。

2、鼓勵幼兒用完整的語句講述自己長大後的心願。

活動準備:四幅圖片(各種人物圖片等)、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 引導幼兒觀察四幅圖片,通過遊戲的方式,瞭解人的成長過程。

關注點:幼兒能根據教師的提示觀察並找出相應的人物。。

1、師:今天老師和小朋友做一個遊戲,請你們看看這裏有幾幅圖?在圖片裏藏着一些祕密,請你們一起找出來。

2、師提示:第一第二幅圖有,第三第四幅圖沒有。

(幼兒觀察尋找,找出後老師出示相應的圖片,嬰兒及文字)

師提示:第一第三幅圖有,第二第四幅圖沒有

師提示:第四幅圖有,其他人沒有。

3、幼兒共同找出寶寶成長圖(嬰兒 → 幼兒 → 小學生)

師小結:原來我們每個人都是從小到大慢慢成長起來的。

(二) 觀看多媒體課件,在邊看邊猜邊講的過程,瞭解主要角色的心願。

關注點:教師以聽、看、猜等多種方式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講述主要角色長大後的心

出示人物:叮叮和噹噹

師:叮叮和噹噹在一起討論,長大以後做什麼?(出示文字)

出示圖一(猜測蒲公英的心願)

師:他們一起問蒲公英,長大以後想做什麼?請你們猜猜蒲公英長大以後想做什麼

師:那蒲公英的想法和你們猜的是否一樣呢?

幼兒猜測後(放錄音) 理解:威武和善良

3、出示圖二(猜測小魚的心願)

叮叮和噹噹來到了哪裏?遇到誰?他們說了些什麼?那小魚的願望是什麼呢?

(幼兒猜測後,老師放錄音)(理解:暢遊、四大洋)

4、出示圖三

叮叮和噹噹在幹什麼?他們想用蠟筆做什麼?

5、出示圖四、五(講述叮叮的心願)

叮叮用綠色塗出了什麼?

(幼兒猜測後出現文字:用綠色塗出了一片草原啊,跑啊,永遠永遠也跑不到頭的草原。)

叮叮爲什麼要塗出一片綠色的草原,她的心願是什麼?

6、出示圖六、七(講述噹噹的心願)

噹噹用藍色塗出了什麼?(幼兒講述)

噹噹長大後做什麼?噹噹會怎麼說?

7、圖八,引發幼兒講述:小朋友你們長大後想做什麼?

(三)鼓勵幼兒大膽地講述自己長大後的願望。

關注點:幼兒能用完整的語句講述自己長大後的心願。

師:誰願意來告訴我們,你長大後想做什麼?

師小結:每個小朋友都有許多美好的心願,相信長大後你們都能實現這些願望,成爲一名醫生、畫家、飛行員......

(四) 延伸活動,幼兒繪畫自己的心願。

師:出示大張紙,讓幼兒畫畫,講講自己長大後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