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品】幼兒園大班教案合集6篇

【精品】幼兒園大班教案合集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W 次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品】幼兒園大班教案合集6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數學知識與生活的聯繫十分緊密,只有讓幼兒感到數學就在我們的生活中,才能引發他們更積極地投入到數學學習之中。《有趣的數字組合》就是根據這一理念,做到數學活動生活化。隨着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大街上的汽車越來越多,不少幼兒的家長都擁有私家車,孩子對車也越來越熟悉,在平時,孩子間對車也討論的比較多。傾聽他們的談話,他們討論的大多是車的顏色,種類,但關注車牌號碼的幼兒並不多。其實不僅是在車牌號碼中,在我們的生活中也蘊涵着很多的知識,特別是數學知識,排列與組合則是最大的數學知識。

活動目標

1.感知數字在生活中的運用,體驗數字的不同組合帶來的樂趣。

2.學習對給定的幾個數字進行不同的排列組合,學習運用記錄表記錄。

3.樂於與同伴、老師交流自己的發現,能在合作討論的基礎上發現問題。

活動準備

教具:教師自己車。學具:兩人一套數卡(1 3 7)、筆和白紙。

教學重點:瞭解幾個數字排列組合的規律。

教學難點:尋找又快有全的排列組合方法。

活動過程

一、情境激趣

1.師:現在什麼季節?幼答

教師:有一羣小動物它們開着自己的車去郊遊,你們看來了。

2.師:小豬和小猴爲什麼不上車呢?幼答:一模一樣的車。

師:那怎樣才能很快認出自己的車呢?幼答:給車上車牌號。

二、幼兒操作,學習三個數字的不同排列組合並使用新記錄表記錄

1、幼兒兩人分工合作給車牌車牌號。

師:老師的車牌上有137三個數字,你們猜猜我的號碼會是什麼?有幾種不同的排列方法?

幼兒兩人結對合作,用三張數卡進行排列組合,一人排另一人記錄。(一組車牌一張紙)

2.展示車牌引出新記錄表,讓幼兒觀察新表的不同。

每對孩子上交一張車牌,教師把上交的車牌展示在黑板上。

137 317 713173 713 137┄┄

師:看看車牌號有重複嗎?假如大街上車牌一樣,警察會怎樣?

幼:警察就不會知道哪輛車闖紅燈。

教師和幼兒一起檢測,拿掉重複的車牌。

師:有什麼辦法又快又好地檢查出來。

師:運用新表進行記錄

(教師放手讓幼兒自己去發現不同的排列組合,自己總結3個數字的6種排列組合,並重視對幼兒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這一環節較好地解決了本活動的重點)

三、親子活動,學習4個數字的不同排列組合

1.師:我們去看看動物們出發了沒,誰在叫?(美羊羊)它也想去郊遊,可它的車沒車牌號咋辦?

在1,3,7中加個8,大家試試用這4個數字可以排出幾組不同的車牌。

2.師:想想用什麼方法能又快又全排出來。

3.親子合作,共同尋找和記錄四個數字的不同排列組合。

4.張貼幼兒記下的車牌,師生共同檢驗。

(在第一次操作基礎上教師提升了難度,要求幼兒找出記得又快又全的方法,這一環節很好地解決了難點)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內容:古詩《絕句》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對美好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2.在給詩配畫的基礎上理解古詩的內容,學會整首吟誦。

3.採用字圖搭配的方法理解動詞“鳴”、“上”、“含”、“泊”的含義。

活動準備:課件、掛圖、畫有古詩內容的小圖片、字卡:鳴、上、含、泊。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師幼自由交流認識的飛禽引入課題。

2.教師利用課件引導幼兒簡單瞭解黃鸝和白鷺:黃鸝:羽毛的顏色非常好看,經常站在樹枝上展示它動聽的歌喉。白鷺:是一種水鳥,會用嘴捉魚,當它們成羣的飛上天空的時候,經常是排成一行。

3.師幼一起或請個別幼兒朗誦這首關於黃鸝和白鷺的古詩《絕句》。

二、展開

1.前兩句採用幼兒給詩配畫的方式,引導幼兒理解內容。

老師朗誦“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請幼兒根據自己對詩句的理解和想象畫出這兩句的意思,並請幼兒解釋其含義。(兩個黃鸝在翠綠的柳枝上鳴叫,白鷺排成一行飛上晴朗的藍色的天空。)

2.後兩句採用看大掛圖的形式,理解其詩句的內容。

(1)“窗含西嶺千秋雪”。西嶺:是一個地方的名字;千秋雪:一年又一年,幾千年都化不了的雪;窗含:從窗戶裏向外望去,這些景色好像含在窗戶裏一樣。幼兒用手勢當作“小窗戶”,看一看西嶺的千秋雪是不是含在你的“小窗戶”裏了。

(2)“門泊東吳萬里船”。東吳:是一個地方的名字,離這裏有幾萬里路,這些船有將要駛向東吳的,也有從東吳來的,都停在這裏;停也叫停泊,或者直接叫一個字“泊”;門外停着將要駛向幾萬裏外東吳的船和從萬里東吳駛來的船。

3.老師示範朗誦並演示操作活動教具,請幼兒完整欣賞古詩。

4.教師採用字圖搭配的方法,幫助幼兒理解古詩中的動詞。

鳴:鳥的叫聲;上:飛上;含:向外望去,西嶺的景色好像含在窗戶裏一樣;泊:停泊、停靠。

5.知識拓展:古詩是描寫人物的還是描寫景色的?哪個季節的景色? 你是從哪裏知道的?作者是誰?他爲什麼要寫這首古詩?

三、結束

幼兒自由朗誦學過的古詩。

大班語言領域活動:反義詞

大班語言領域活動:反義詞

一 活動目標

1、對實物,圖片的觀察比較,使幼兒初步理解反義詞的含義。

2、發展幼兒思維敏捷性和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

3 、學會正確運用反義詞

二 活動準備

1實物:娃娃,書,糖,藥

2多媒體課件

三 活動過程

1、通過實物引導幼兒理解反義詞的含義

(1)出示寶貝盒引起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了一個寶貝盒,裏面住着很多對好朋友,老師請一個小朋友來摸寶貝。

(2)請幼兒觀察比較老師和小助手有什麼不同。引導幼兒說出高矮,長短。

師:像高矮,長短這樣意思相反的詞叫做反義詞。

教師與幼兒以摸寶貝的方式,利用實物,各種器官,理解什麼是反義詞。

如娃娃,引導幼兒說出大小;如書,引導幼兒說出厚薄;如聽拍手速度,引導幼兒說出快慢

3、請幼兒說說自己還知道什麼反義詞。

4、利用幻燈片圖片,玩遊戲“找相反好朋友”。並讓幼兒用反義詞正確表達

5.師幼互動遊戲“和我說的做的不一樣”,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

6.帶小朋友出去找反義詞。

師:總結:小朋友們,只要我們有一顆善於發現的心,我們就能在生活中找到很多反義詞,那現在老師帶你們出去找反義詞,看哪個小朋友找到的反義詞最多。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願意積極想辦法,讓紙張站起來。

2、通過實踐,瞭解紙的承載力。

3、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4、培養探索自然的興趣。

活動準備:

操作卡若干、小筐、卡紙、記號筆、若干本同樣的書、雙面膠。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今天有幾位紙家族成員要來我們班做客,我們來看看它們是誰。它們想考考小朋友們,怎麼樣讓它們站起來。

二、引導幼兒積極動腦,想各種辦法讓紙站起來。

1、老師已經爲你們準備好了紙,請小朋友動手試一試。

2、幼兒自由操作。

3、請小朋友介紹自己的方法。

三、幼兒猜測,實驗站起來的紙能否承載書本。

1、教師出示記錄紙。

2、猜一猜哪種折法放的書最多。

3、教師提出要求。

4、幼兒分組操作並記錄。

四、集體交流。

教學反思:

一次科學活動的開始,應該來自幼兒已有的經驗,一次科學活動的結束,並不是真正的結束,應使幼兒有進一步的探索可能,成爲獲取經驗的開始。幼兒是學習的主人,所以我們老師要盡其所有、創設各種學習環境,讓幼兒能夠用眼看、用耳聽、用嘴說、用腦思考,全身心地積極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給幼兒自由展現的空間。讓幼兒在遊戲中、快樂中獲得知識,學得經驗。

小百科:紙 : 紙(紙) zhǐ 用植物纖維製成的薄片,作爲寫畫、印刷書報、包裝等。紙張:紙的總稱。紙以張計,故稱。紙張一般爲分:凸版印刷紙、新聞紙、膠版印刷紙、銅版紙、書皮紙、字典紙、拷貝紙、板紙等。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認識各種動物的尾巴。

2、瞭解動物尾巴的作用。

【活動準備】

歌曲《小畫家》磁帶、故事《神奇的尾巴》磁帶,各種動物身體和尾巴分開的圖片(金魚,松鼠,猴子,燕子,老牛,壁虎)

【活動過程】

一、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曲,咱們來一起聽一下吧!(歌曲《小畫家》)

提問:1、歌曲中的小畫家是誰啊?(丁丁)2、丁丁畫的什麼?畫的怎麼樣啊?(螃蟹四條腿,鴨子小尖嘴,兔子圓耳朵,大馬沒尾巴)3。丁丁是不是一個優秀的畫家?

教師小結:丁丁做事不認真,沒有認真觀察,只說大話,所以沒有畫好,我們小朋友可不要向他學習。

二、找尾巴: 師:今天老師還帶來了一個“寶盒”呢!你們來猜猜裏面有什麼?(教師故作神祕狀)“寶盒寶盒魔力大,裏面到底都有啥?”孩子們,猜出來了嗎?現在我讓一個小朋友來把寶物拿出來!

出示動物尾巴:(一個小朋友拿一個)

金魚的尾巴:什麼顏色?像什麼?(嘴脣,花瓣)金魚的尾巴有什麼用處啊?

松鼠的尾巴:什麼顏色?像什麼?(桃子,雨傘,小船)

燕子的尾巴:像什麼?(剪刀,岔子,牛角)

猴子的尾巴:像什麼?(蛇,蚯蚓,繩子)

老牛的尾巴:像什麼?(勺子。氣球,蝌蚪)

出示每種動物尾巴的時候給幼兒講講尾巴的用處。

師:“魔法盒裏還有啥,讓我再來摸摸她”,幼兒繼續摸出動物的身子。

咦?這是誰啊?它怎麼了?(引出尾巴沒有了)它的尾巴去哪了?我們來幫它找找吧!(讓幼兒自己去幫各種動物找到尾巴,把它們連起來)

最後出示壁虎的尾巴:咦?這是誰的尾巴呀?它的.身子去哪了?(課前把壁虎的身子藏好)咱們來幫它找找吧!這時放故事《神奇的尾巴》

三、欣賞故事:

提問:

1。故事裏都有誰啊?

2。它們發生的什麼事?

3。它們的尾巴斷了怎麼辦了?(知道壁虎的尾巴斷了,可以長出新的尾巴,蚯蚓的尾巴斷了,可以長成新的蚯蚓)

【活動延伸】

遊戲《揪尾巴》

動物的尾巴可真神奇,現在我們也來變成小動物,一起來玩揪尾巴的遊戲吧!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瞭解故事的大致內容,體會父母對克麗桑絲美美的呵護。

2.仔細觀察圖畫,發現並嘗試理解克麗桑絲美美心裏的變化過程。

3.在閱讀過程中不斷產生自我認同感,正確認識自己的民資,不自卑,不驕傲。

教學重點:

讓幼兒仔細觀察圖畫,發現並嘗試理解克麗桑絲美美的心理變化過程。

教學重點:

1.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把幼兒帶入其中,並讓幼兒積極地與討論發言。

2.組織幼兒仔細觀察。發揮想象,學會揣摩故事的內涵,讓幼兒有體驗的快樂。

教學步驟:

一、談話導入

1.孩子們,你們快要上小學了。可是你們知道學校的名字嗎?(引導幼兒積極發言)

2.今天,老師也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本書,在大屏幕上出示書的封面,讓孩子們說出它的名字?

①讀着這個名字有什麼感受?(名字太長了)②長長的名字背後發生了怎樣地故事呢?

二、講述故事

1.講述出生取名(鼠爸爸和鼠媽媽有了一個可愛的女兒,他們要爲女兒取個好聽的名字。鼠媽媽說:"就用一朵菊花來給女兒起個名字吧!這個名字一定是完美無缺的"鼠爸爸說:"就叫克麗桑絲美美菊花")。

師:出示圖畫,讓幼兒觀察。並讓幼兒用完整地話說出克麗桑絲美美在幹嘛?

2.上學前師:在父母的呵護下,克麗桑絲美美和我們小朋友一樣一天天幸福快樂地生活着(依次出示圖畫,仔細看。從圖畫中發現了什麼,又感受到了什麼?)過渡:

克麗桑絲美美有多愛她的名字呢?我們繼續往下看(依次出示圖畫)師:早上,媽媽會叫克里桑絲美美起牀。

爸爸會叫她吃飯。

她還會對着鏡子自己叫自己。

提問:

出示圖片,讓孩子們找一找克麗桑絲美美的名字在哪兒?

3.第一天上學師:出示圖片,讓孩子們找克麗桑絲美美的名片?

提問:

你們怎麼知道那張名片是克麗桑絲美美的名字呢?

(克麗桑絲美美的名字很長……)

4.逐步引導孩子們把自己的名字變長?

如:姓名↓大名+小名↓花的名字(如:菊花、桂花、荷花……)↓家長的名字

5.國家,看圖片講故事(剛開始,克麗桑絲美美無比喜愛自己的名字。可是時間長了,同學們嘲笑,克麗桑絲美美很傷心,要求爸爸,媽媽改名字。爸爸、媽媽說:"你的名字裏有我們愛的希望,所以不能改"克麗桑絲美美有點難過)

6.再上學出示圖片,講故事(當新音樂老師叫起克里斯桑美美的名字時,音樂老師說"哦,這真是一個完美無缺的名字,我也要給我的寶寶擁有一個花一樣的完美無缺的名字"。最後,音樂老師提出我的寶寶要用冬天的花的名字。)

7.補充後記,把故事講完

三、聯繫自己

1.故事講完了,讓幼兒回去自己在看一看這本書。

2.你的名字一定也有故事,去問問爸爸,媽媽吧!

總結:

小朋友們:在我們每一個父母的眼中,你們懂是獨一無二的,完美無缺的。就像你們的名字,這是你來到這個世界上,爸爸,媽媽送給你的第一份禮物,這份禮物裏面充滿了愛和希望,好好珍惜自己的名字吧!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來源:

《北京市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實施細則社會領域提出了“通過多種媒介和活動,使幼兒瞭解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多文化的國家,懂得尊重少數民族和其他地區的風俗習慣"。於是在班級中我們開展了“中國民族多"的主題活動,在活動中幼兒對於民族舞蹈特別感興趣,於是我和幼兒通過欣賞、學跳、創編來感知民族舞蹈的特點n這次活動是其中的一次。

活動目標:

1、感受蒙古族三段體音樂歡快、優美的音樂風格特點。

2、初步嘗試合作創編蒙古族舞蹈,感受創編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音樂、課件、小水桶。

2、經驗準備:幼兒瞭解認識蒙古族的習俗和蒙古族舞蹈的基本動作。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進教室,感受蒙古舞蹈的音樂特點

1、幼兒聽《草原小牧民》律動進教室。

2、蒙古騎馬、擠奶動作練習。

二、欣賞音樂並觀看課件,幫助幼兒理解音樂

(一)幼兒欣賞音樂。

1、師:今天夏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首好聽的音樂,小朋友認真聽聽這是哪個民族的音樂,你有什麼感覺,好像看到了什麼?

2、幼兒。說出自己對音樂的理解,以及自己的心情。

(二)幼兒再次欣賞音樂並欣賞蒙古大草原的幻燈片,同時感受音樂的快慢變化。

1、現在夏老師帶小朋友一起到蒙古大草原去看一看,看看那裏的人們都在做什麼?

2、幼兒根據幻燈說出人們的生活。

3、你發現音樂有什麼變化?

4、教師爲幼兒介紹音樂。 (這首音樂是三段體音樂表現蒙古族人民在那達慕盛會上騎馬、摔跤、擠奶的歡樂場面)

三、再次欣賞音樂,感受音樂快慢變化

1、剛纔小朋友看到了蒙古族人們有趣的生活,如果你是蒙古人你想做什麼事情?想一想音樂快的時候你在做什麼,慢的時候你在做什麼?

2、分段欣賞音樂:

(1)快的時候做什麼動作,請個別小朋友做動作,其他小朋友來學一學。

(2)跟着快的音樂做一做動作。

(3)慢的時候做什麼動作,請個別小朋友做動作,其他小朋友來學一學。

(4)跟着慢的音樂做一做動作。

四、幼兒分組聽音樂進行編舞

1、請幼兒聽音樂分成5組進行舞蹈創編。

師:剛纔小朋友的動作做得很漂亮,接下來讓我們也來做個蒙古小牧民,一起來編個舞蹈,可以加上簡單的隊形變換,注意音樂的快慢變化,讓你的舞蹈更加漂亮。

2、教師鼓勵幼兒合作,並簡單介紹道具。

3、幼兒自由創編教師巡迴指導。

五、幼兒自由展示

1、幼兒集體聽音樂自由展示。

2、幼兒分組自願展示

六、幼兒聽音樂出教室

活動反思:

中國民族舞蹈體裁、主題、表現形式豐富多彩,幼兒在學習表演舞蹈的過程中,不僅能夠欣賞到民族舞蹈優美的動作、悅耳的旋律,而且能感受到中國各個民族的不同習俗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北京市幼兒園教育綱要》藝術領域目標指出,要鼓勵幼兒大膽表現自己對周圍生活的感受和體驗,培養幼兒藝術表現和創造的初步能力。作爲蘊含了民族文化背景、風土人情、生活習慣、民族精神豐富內涵的中國民族舞蹈是幼兒園舞蹈教學中不可缺少的內容選擇,但是幼兒對於民族的認識比較淺,因爲民族離幼兒的生活比較遠,於是我們以主題活動爲載體,通過視頻、圖片、故事等多種形式豐富幼兒對蒙古族、蒙古舞蹈的經驗。

以前在教民族舞蹈時更多的是讓幼兒模仿學習,幼兒多是單純的訓練,而大班幼兒有創編能力這是我們不能忽視的,於是我在讓幼兒學習基本動作後進行了此次創編活動,意在發展幼兒的創編能力。在本節活動中我選取了三段體的音樂,幼兒能夠大膽創編舞蹈 最重要的就是對音樂的傾聽和理解,於是活動一開始我請幼兒完整 的欣賞音樂,讓幼兒對-I-=樂有充分的瞭解,然後分段欣賞進一步讓 孩子理解音樂,爲幼兒創編舞蹈打下基礎。爲了讓幼兒更豐富的創編舞蹈,我通過同伴學習、小組協商、動作頻率變化、方位變換等方式引導幼兒創編,應幼兒的需要還爲幼兒提供了擠奶筒,進一步激發幼。兒的興趣,爲幼兒體驗成功提供幫助。

本次活動幼兒的興趣從頭到尾始終高漲,整個活動過程注重體驗與感受、交流與發揮,真正達到了活動化的共共同學習。

專家點評:

幼兒園教師在進行傳統民族舞蹈教育活動時,往往注重的是動作的訓練,一般以教會爲目的,過程中要求幼兒單純模仿,忽視幼兒對民族舞蹈的感受力、創造性和表現能力。延慶二幼的夏淑芳老師,在進行蒙古舞蹈《我是草原小牧民》的教育活動時,從藝術領域核心價值入手,旨在激發幼兒對音樂、舞蹈的感受和興趣,運用不同方法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參與性和創造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首先是爲幼兒前期經驗的豐富提供了必要和有效的支持。蒙古族舞蹈對於大班幼兒來講,相對陌生,他們不知道蒙古族的人每天在做什麼,用的是什麼,吃的是什麼,爲什麼要做那些舞蹈動作,夏老師通過圖片、視頻、故事以及日常生活中對蒙古音樂和舞蹈的欣賞,豐富了幼兒關於蒙古的生活經驗,瞭解了一些民族風情和習俗,爲舞蹈的創編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符合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和學習方式以及認知的發展水平,滿足了幼兒好奇、好動、好問、愛模仿的心理特徵,引發了幼兒學習舞蹈的興趣,爲教學活動的成功做了很好的鋪墊。

第二是能夠把活動的重點和難點逐級分化,爲達成目標創造贛是草原小牧民.豢謦蠡琴擎黲》贛澄幼兒園教育活動親例及評析了良好的條件。在有限的教育活動時間內,大班幼兒要欣賞音樂、感受音樂的快慢和特點,還要進行舞蹈動作的創編,如果沒有主次之分、沒有有效的調節,也就是說如果沒有對教材的透徹分析,以及對本班幼兒的全貌瞭解,就不可能十分準確的定位本次活動的重點和難點,而夏老師憑着對職業的高度責任感和對幼兒的愛,以及紮實的專業基本功,很好地把握了重點和難點的逐級分化,爲幼兒能夠有興趣、專注的參與活動,完成活動目標,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第三是幼兒自主自由自願狀態的激發,符合藝術領域中舞蹈教學的核心價值的倡導。舞蹈的學習是富有個性和自我的學習,若千篇一律,統一要求,整齊劃一,就嚴重違背了藝術領域的價值追求,而夏老師在整體教學活動過程中,很好地處理了教師主導和幼兒主體地位的關係,教師始終站在幼兒的角度去實施教育,引領幼兒去發現、探索,整個活動動了起來,充滿了活力、富有朝氣,能夠不斷地聽到教師接近於生活語調的親切、愉快的說話聲、歌聲和笑聲,讓人有身臨其境並渴望融入其中的願望。總之,舞蹈教學對幼兒園教師的要求是非常全面的,不但施教教師要有舞蹈素養,還要有作爲幼兒教師的專業素養,只有瞭解幼兒、瞭解幼兒教育的教師,才能夠根據需要,仔細洞察幼兒美麗的童心世界,潛移默化的陶冶幼兒的心靈,制定合理的教學活動計劃,讓舞蹈成爲幼兒喜愛並對其成長起到關鍵作用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