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推薦】幼兒園小班教案範文彙總八篇

【推薦】幼兒園小班教案範文彙總八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6W 次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推薦】幼兒園小班教案範文彙總八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繼續學習畫圓形的物體。鼓勵幼兒大膽用色。

2、鞏固圈塗的技能,發展幼兒的手眼協調能力。

3、引導幼兒感受國慶的歡樂氣氛,培養幼兒養成做事細心認真的習慣。

活動準備:

1、彩色氣球若干、範畫一張、黑板,彩色粉筆若干。

2、油畫棒、紙。

活動過程:

1、出示氣球,引導幼兒觀察,說說氣球是什麼樣子的?

幼兒講述,教師小結:很多氣球是圓圓的,有各種各樣的顏色,國慶的時候人們用彩色氣球來慶祝國慶節。

2、小朋友看,老師的氣球飛到畫紙上去了!我們來看看是什麼樣子的?(圓圓的,有紅的、黃的、藍的綠的等等,圓圓的氣球下面還繫有一根長長的繩子。

3、老師講述示範氣球的畫法:畫氣球像我們以前畫毛線團一樣,用紅色或其它漂亮的的油畫棒從中間往外圈塗,像繞毛線一樣,越繞越大,最後就繞成圓圓的氣球。然後用藍色的蠟筆在氣球下面畫一根長長地線,這樣一個大大的圓圓的紅(或其它色)的氣球就畫好了。小朋友們會畫了嗎?那等下我們就來畫彩色氣球吧,好嗎?

4、幼兒作畫,老師巡迴指導。

鼓勵幼兒大膽作畫,要求幼兒畫出各種各樣的氣球。

5、評價幼兒作品。

引導幼兒欣賞同伴的作品,並試着評價。表揚畫面顏色鮮豔、整潔的小朋友。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積極參與猜謎活動,初步感受猜謎的快樂。

2、鞏固對某些水果特徵的感知。

3、能自由發揮想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

4、大膽地參與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想法,發展求異思維。

活動準備:

1、菠蘿、哈密瓜、蘋果、橘子、草莓等各種水果,水果粘紙若干。

2、錄音機,熱烈歡快的樂曲。

活動過程:

一、產生興趣。

1、今天,有一羣水果寶寶來我們這兒做客。他們是誰呢?

2、逐一出示水果,擺放在桌子上,引導幼兒向水果問好。

3、水果寶寶準備了許多小禮物,他們想請小朋友猜個謎語,猜對了,就把這些禮物送給大家。

二、學習猜謎。

1、教師說謎面:兄弟幾個真和氣,天天並肩坐一起,少時喜歡穿綠衣,老來都穿黃衣裳。

2、逐步分解謎語,引導幼兒學習猜謎的方法。“兄弟幾個真和氣,天天並肩坐在一起“是什麼意思?(這種水果不是單個的,是幾個連在一起的)”少時喜歡穿綠衣“是什麼意思?(這種水果沒有成熟的時候是綠色的)

“老來都穿黃衣裳“是什麼意思?(這種水果成熟時就成黃顏色的了)

3、小結:每句話都告訴我們與這個水果有關的一個特徵,把所有的特徵合起來,我們就知道是什麼水果了。

4、請幼兒一起分析謎面。

5、請幼兒猜謎,並把這種水果從桌子上的水果中挑選出來。

6、教師把粘紙禮物送給幼兒,鼓勵學說謎語。

三、跳水果邀請舞。

1、幼兒挑選自己喜歡的水果粘紙貼在額頭上,扮演水果娃娃。

2、在節奏感強、熱烈歡快的音樂聲中,教師當邀請者做邀請動作,請幼兒到場地中央歡快地舞蹈,鼓勵幼兒用不同的肢體動作來表現。

反思

在《水果謎語》的教學活動中,幼兒的表現沒有我預想的好,在教學活動中我準備了三個謎語,在猜第一個時,“紅果子,麻點子,咬一口,甜絲絲,“ 猜一種水果的名字,一開始幼兒能有興趣的亂猜,不是水果的也猜了進去,對於這樣的問題我也進行了引導而在與幼兒一起分析謎面的時候,發現多是我在講,給我的感覺是幼兒聽不懂,而且興趣也沒一開始好了,因此我也急於把答案說了出來。而在猜第二個謎語時,“兄弟幾個真和氣,天天並肩在一起,少時喜歡穿綠衣,老來都穿黃衣裳。”聽完謎面後,發現幼兒不是很積極的參與其中,幼兒的表現還是不會猜謎語,但是我還是鼓勵幼兒大膽的講述自己的答案。

可是還是沒有我預想的那樣。因此再一次的對謎面進行分析。在分析的過程中,我爲了吸引幼兒的興趣,出示了準備好的實物,邊講邊讓幼兒觀察,發現幼兒對實物是比較感興趣的。但是我也發現幼兒還是不會猜謎,興趣沒有故事的高。

對於這樣的現象,我也進行了一定的反思,小班的幼兒對猜謎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因爲他們還不具有一定的知識經驗。,所以謎底應是幼兒熟悉的,謎面描述事物特徵是明顯而生動的,用的比喻應和謎底實物相似的。再次,教給幼兒解謎技巧,即讓幼兒仔細聽謎面所描述事物的主要特徵,然後要求他們對每一句描述應引起聯想與分析,從事物特點上去猜。

教師在組織幼兒進行猜謎活動之前,對於小班的幼兒教材的選擇很重要,應該是幼兒所熟悉的水果,而且要形象,這樣才能引起幼兒的興趣。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遊戲目標

1、發展幼兒四散跑的能力和鍛鍊快速躲閃的能力。

2、遵守遊戲規則,體驗遊戲的樂趣。

3、積極嘗試鬆緊帶圈的多種玩法。

4、瞭解鬆緊帶的多種玩法,大膽創新。

5、發展走、跑、跳等基本動作。

遊戲準備

1、活動場所準備(最好是戶外場所)。

2、鬆緊帶圈人手一個;錄音機、磁帶。

3、課前讓幼兒瞭解鬆緊帶圈的特性,知道它具有可變性,可以由短變長,由圓變長;利用其有彈性可以射出等等。

遊戲過程

一、開始部分

聽音樂玩變形人的遊戲。拿鬆緊帶玩變形的遊戲。(可以變成8字、小園、長園等)

二、基本部分

1.分散玩鬆緊帶圈。

師:我們每人手中都有一個圈,鬆緊帶圈有許多種玩法,看哪個小朋友玩的方法最多。(幼兒嘗試練習)

2.集中演示。

排成男孩和女孩兩路縱隊,師:哪位小朋友來介紹一下,你有幾種玩法,你是怎麼玩的?(幼兒討論玩法:手指繞圈跑、拉弓射箭、背拉鬆緊帶圈、打氣筒、拉力器、兩人玩炒豆子、捉尾巴、二人三足走等等)

3.幼兒再次分散練習。

師:請小朋友試一試你沒有玩過的方法,也可以和你的朋友一起玩。(幼兒再次嘗試)

4.遊戲“捉尾巴”。

規則:教師做捉尾巴的人,小朋友將鬆緊帶圈當尾巴塞在褲腰上,左右躲閃捉尾巴的人,保護自己的尾巴不被揪下來。

三、結束部分

1.放鬆活動。

2.最後兩組幼兒排成火車狀隊列開出場外,結束活動。

遊戲反思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特別是對於小班的孩子,跑跑跳跳的戶外遊戲,對他們來說具有很強的吸引力。

戶外遊戲《捉尾巴》,是孩子們最近時常玩的一種新的遊戲。在遊戲開始時,大部分幼兒不知道怎樣逃避別人的追趕,只顧自己跑自己的,不知道去抓同班的尾巴,沒有一定的技能和技巧。

經過幾次反覆的遊戲後,幼兒的積極性被調動了起來,同伴間合作的意識也更強了。

在整個遊戲過程中,孩子們十分興奮和喜歡,當夾尾巴的同伴來抓他們的尾巴時,他們都開心地跑向四周,角色很投入,所以面幾次的遊戲進行的較順利,孩子們真正的從中體驗了合作遊戲帶來的快樂。

遊戲優點:

儘可能給了幼兒自主學習的機會,沒有過多限制幼兒。

不足之處:

缺乏教師更大的靈活性、應變性。

分析:

小班的孩子其實還是喜歡玩易掌握的單一的動作的遊戲,他們喜歡玩同一類遊戲尤其喜歡角色化的遊戲內容,而角逐、競賽、運動量大的遊戲,對他們來說具有一定的挑戰性。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喜歡閱讀活動。

2、理解作品中每個角色發生的有趣的“故事”,並認識顏色。

3、能專心的傾聽故事。

4、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故事內容的猜測與想象。

5、讓幼兒嘗試敘述故事,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活動準備】

1、空白圖書:《神祕寶寶》。

2、透明的色紙:紅、黃、藍若干。

3、大的紅、黃、藍的色紙,小的橘黃、橘紅、紫色的色紙若干。

【活動過程】

1、“魔術”導入,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出示紅色和藍色的色紙,引導幼兒思考:它們疊放在一起會變成什麼顏色?

(2)教師變“魔術”,引導幼兒觀察。

師:現在老師要把紅色和藍色的色紙疊放在一起了,見證奇蹟的時刻到了!

(3)鼓勵幼兒說說自己的發現。

師:紅色和藍色的色紙疊放在一起,變成了什麼顏色?

2、教師邊講述故事邊在空白的圖書上貼一貼,引導幼兒傾聽關於顏色的故事。

(1)教師分別出示紅、黃、藍三種顏色的色紙,引導幼兒觀察和認識,並給顏色寶寶分別取一個名字。

(2)教師邊講故事邊將相應的色紙貼在空白圖書上呈現故事內容。

(3)講到“他遇到了紅太太和黃先生…”時,引導幼兒一起討論故事內容。

師:“神祕”遇見了誰?它們是“神祕”的爸爸媽媽嗎?“神祕”的爸爸媽媽是誰呢?

(4)教師完整地講述故事,引導幼兒進一步感知故事內容。

3、引導幼兒通過實驗操作,感知顏色的奇妙變化,發現顏色變化的規律。

(1)請幼兒用透明的紅色和黃色紙進行重合試驗,同時與故事中的“神祕”進行對比,發現橘黃和橘紅像紅太太和黃先生,發現淺綠、翠綠和墨綠像黃阿姨和藍叔叔。

(2)教師講述故事最後兩段,引導幼兒用透明的紅色、藍色進行顏色重合試驗,發現“神祕”的由來。

4、師幼一起製作大書《神祕寶寶》,感知顏色的變化。

(1)師幼一起商量協作,用提供的各種色紙進行粘貼,做成大書本。

師:應該怎樣製作大書呢?“神祕”先遇見了誰?紅太太和黃先生的孩子是誰?黃阿姨和藍叔叔的孩子是誰?“神祕”最後遇見了誰?

(2)幼兒自由看着製作的大書,一起講述《神祕寶寶》的故事。

活動延伸:

在科學區角中投放紅、黃、藍色的顏料及裝有清水的礦泉水瓶,引導幼兒自己探索,通過實驗操作感知顏色的奇妙變化,發現顏色變化的規律。

小百科:顏色是通過眼、腦和我們的生活經驗所產生的對光的視覺感受,我們肉眼所見到的光線,是由波長範圍很窄的電磁波產生的,不同波長的電磁波表現爲不同的顏色,對色彩的辨認是肉眼受到電磁波輻射能刺激後所引起的視覺神經感覺。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小班正在進行“真好吃”主題活動,在區域活動中,我們會發現孩子一邊玩彩泥一邊自言自語:“這是必勝客的匹薩。”、“那是元祖Much蛋糕。”……應該說,他們對身邊熟悉的食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也積累了一些粗淺的生活經驗;小班後期,孩子對於顏色的認知又處於敏感期,因此,旨在培養孩子對玩色興趣的角度,圍繞“真好吃”主題的脈絡,我預設了這一美術遊戲“烤麪包”:

以各種顏色和熟悉的水果相對應想象,引出整個活動,孩子們會根據自身的經驗,擴散思維:“黃顏色的果醬是檸檬醬,也可能是香蕉醬。”“紅顏色的`果醬是草莓醬,也許是紅蘋果醬。”“綠顏色的果醬大概是獼猴桃醬。”有一個孩子還說:“綠顏色的果醬是西瓜皮醬。”……這種用顏色和實物“替換”的想象符合小班孩子的心理特點,也留給孩子滿足自己大膽想象的空間,無所謂唯一的“標準答案”,只要樂意表達。

我提供的材料是普通的漿糊裏摻入各種顏色的顏料,調勻後與真的“果醬”十分相似,也滿足了小班孩子喜歡模仿成人生活真實場景的遊戲意願,通過“舀”、“抹”、“塗”、“撕”等各種小肌肉動作的練習,小班孩子精細動作得到進一步發展,在活動臨近結束時,又加入了小年齡孩子最喜歡的“娃娃家”的遊戲情節——扮演“爸爸”“媽媽”給娃娃吃麪包,再一次滿足孩子的遊戲需要,將自己的繪畫作品轉化爲遊戲中的“模擬道具”,從而進一步推動班上孩子社會性角色遊戲的發展。

活動目標:

1、認識各種常見的顏色,說出它們的名稱

2、嘗試在“娃娃家”中運用繪畫材料進行遊戲,豐富遊戲內容

活動準備:

1、在黃、綠、藍、玫紅、白等水粉顏料內調入少許漿糊,盛在小罐裏,每個小罐內放一把小勺

2、用稍厚的白紙剪成兩片連在一起的“切片面包”

3、餐巾紙盒做成的“麪包烤箱”若干

4、各色彩紙若干,淡黃色油畫棒若干

活動過程:

一、分辨顏色名稱,聯繫自己生活經驗,想象各種常見的果醬顏色,如黃色爲色拉醬、綠色爲獼猴桃醬、白色爲奶油、藍色爲藍莓醬、玫紅色爲山楂醬、大紅色爲草莓醬、橙色爲橘子醬等

二、操作過程:

1、將兩片“麪包”打開,“麪包”上塗抹果醬:任選一、兩種顏料,用小勺舀少許,四散地放在麪包上塗抹,,再加上少許白色後,把兩片面包合攏。

2、烤“麪包”:用黃色油畫棒在“麪包”外面隨意塗色,邊塗邊說“烤麪包,烤麪包,麪包烤得香噴噴”

3、夾“麪包”:將“麪包”打開會發現顏色已調和成美麗的淺色花紋,然後撕些彩紙想象成蔬菜、魚、肉夾進“麪包”內。

[NextPage]

三、我做爸爸,我做媽媽,抱抱娃娃一起吃“麪包”

第一次活動效果記錄:

週三進行了第一次活動,由於人數較少,時間持續了15分鐘左右,雖然幼兒的參與度很高,興趣也很濃厚,但我還是發現了不少問題:

首先開始部分我還是太着急,急於過渡到下一部分講解環節,因此,幼兒沒有充分地圍繞各種顏色的果醬討論,每一種顏色的果醬也只講了一種水果醬的名稱,其實,完全可以放輕鬆一些,讓孩子多講一些果醬的名稱,擴散思維做得還不夠;問題與迴應的方式可以再多樣化一些,如:“是嗎?紅顏色果醬是不是隻有蘋果醬呢?”“綠色的果醬除了西瓜皮醬,還會是什麼醬呢?”“白色的是什麼醬呀?”……

其次在講解示範的環節中,我的思路還有些混亂,沒有將“塗抹果醬”的過程講清楚,結果造成幼兒操作時使用不當,“漿糊”要麼太多漏出來,要麼太少擠在角落裏;其實可以通過形象的兒歌進行講解:“舀上一點點,倒在麪包上,輕輕抹一抹,果醬到處有,合上小麪包,輕輕按一按,打開瞧一瞧,哇!顏色真好看。”

在示範講解時出現一個亮點,可以在後一次活動中加以借鑑,就是孩子生成的語言——“果醬不能塗很多,否則太甜了吃了要蛀牙的。”這樣就形象生動的解決了塗抹漿糊“量”上的指導問題。

用餐巾紙盒做成的“麪包烤箱”可以事先放在桌上,上面還可以粘貼一些“按鈕”“開關”等,更具真實性,可以讓孩子一邊操作一邊自由模仿“烤麪包”的動作,滿足想象。 提供的黃色蠟筆太硬,不適合小年齡孩子,在後一次活動中改換成油畫棒,可以減少操作難度,效果也好一些。等到幼兒塗抹得差不多了,再介紹“撕貼夾心”的方法,這樣,幼兒比較容易接受,比剛開始一股腦兒講完要好,更適合小班孩子邊做邊想的心理特點。

第二次活動效果記錄:

第二批幼兒人數比第一次多了一倍,但幼兒的興趣和參與度還是很高漲,吸取上一次活動的教訓,我在開頭環節裏讓孩子充分談論有關各種果醬的顏色和味道,每種顏色的果醬孩子們都能能講出好幾種味道的名稱,“綠色的果醬是獼猴桃醬、西瓜皮醬”、“紅色的果醬是蘋果醬、草莓醬”、“黃色的果醬是檸檬醬、香蕉醬”、“藍色的果醬是藍莓醬”、“橘黃色的果醬是橘子醬、橙子醬”、“白色的果醬是奶油、色拉醬”……這樣讓孩子們充分地講,滿足了幼兒表達的願望,自然過渡到下一環節講解示範;

在示範講解時,我也借鑑了第一次活動中以我爲主的介紹方式,而是第一次由我做、第二次由幼兒操作的方法,這樣既能滿足幼兒動手操作的需要,又可以發現幼兒操作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從而及時糾正。同時我省略了“撕貼”夾餡的環節,而是祕而不宣,與操作材料一起投放在桌子上,觀察幼兒是否會使用到,以達到“生成”與“預設”共存的效果。果然,動作快的孩子在塗好顏色後,發現了盤子裏還有一些彩色紙條,就拿了一張放進麪包裏,還樂滋滋地告訴我:“這是胡蘿蔔。”“這是蔥。”“這是辣椒。”“這是雞肉。”“這是香腸。”……有些孩子比較細心,還特地撕成一小條一小條夾進麪包裏,因此,我便“順水推舟”,向其他幼兒作了介紹推廣,這遠比老師單方面的教要來得自然貼切,又容易被幼兒所接受。

結束時孩子們想到了“分享”,於是,他們中,有的把麪包送給聽課的老師品嚐,有的送到娃娃家給娃娃品嚐,還有的走到樓上的班級去送麪包了……整個活動在溫馨的氛圍中自然結束。

總結不足之初,如果幼兒在塗抹果醬的過程中,教師能夠再抓住他們對顏色變化的注意,不露聲色地引導他們觀察變顏色的祕密,就更好了。如“怎麼你塗了藍莓醬和檸檬醬,結果打開來卻變成獼猴桃醬啦?”幼兒也許就會對“藍色加黃色會變成綠色“的顏色變化加以關注了。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進餐時間的行爲符合禮儀要求。

2.培養幼兒良好的幼兒園進餐習慣。

3.養成不挑食的好習慣。

4.樂於探索、交流與分享。

核心要素:

進擦前 手洗淨 入座時 動作輕

細細嚼 慢慢嚥 不挑食 不剩飯

活動準備:幼兒平時使用的餐具:碗、盤子、勺子各一個。

基本過程:

(一)導入活動:

直接介紹活動名稱,導入活動。

(二)關鍵步驟:

1.第一步,餐前準備練習。

(1)取餐墊放在桌子上,取餐具放在餐墊上。

(2)學習用雙手將椅子拉開,在入座。

(3)老師講盛好食物的餐具放在餐車上,幼兒用雙手端起飯碗,放在餐墊上。

2.第二步,吃飯練習。

(1)腳規矩的放在椅子前面。

(2)飯、菜要搭配着吃。

(3)一手扶碗、一手拿勺子吃飯。

(4)需要添飯菜,舉手請求老師的幫助,或經老師的允許後,有自己到指定的地點添飯。

3.第三步,收拾桌面的練習。

(1)清潔桌面:去抹布區取乾淨抹布,擦拭餐墊和桌面後,將髒的抹布放在髒抹布區。

(2)餐墊使用後,放在指定地點。

4.第四步,漱口和擦嘴的習慣。

練習後,要注意幼兒在進餐時的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一、作品賞析

(一)散文原稿滑吧、滑吧,小雨點小雨點排着隊、唱着歌,從天上跳下來。

跳到屋頂上,跳到樹葉上,跳到我的雨傘上。

哎呀呀,小雨點把屋頂當成了滑梯,把樹葉當成了滑梯,把我的小雨傘也當成了滑梯。

滑吧、滑吧,快樂的小雨點。

(二)修改後的散文小雨點小雨點排着隊,唱着歌,從天上跳下來。

跳到屋頂上,哎呀呀!小雨點把屋頂當成了滑梯;跳到樹葉上,哎呀呀,小雨點把樹葉當成了滑梯;跳到我的雨傘上,哎呀呀!小雨點把我的雨傘也當成了滑梯。

滑吧,滑吧,快樂的小雨點。

小班幼兒年齡小,生活經驗不豐富,他們只能聽懂淺顯的語言,喜歡聽有重複情節的故事以及排比句,易於接受富有童趣的文學作品,在聽懂的基礎上學習一些簡單的文學語言,並逐漸遷移到生活中。

原作《滑吧、滑吧,小雨點》句式簡單,篇幅短小,語言淺顯流暢、富有節奏感,符合小班幼兒的學習特點;作品描繪了小朋友十分喜歡的"下雨"事件,其中的"小雨點",形象鮮明,富有童趣,猶如一個個活潑可愛的小朋友在雨中歡快地嬉戲,符合小班幼兒的生活經驗;作品內容具有啓迪性,適合幼兒仿編。

該作品雖好,但要作爲小班教材使用,還需適當修改,原因有二:

1、標題不夠精練,改爲《小雨點》更直接,便於小班幼兒記憶。

2、散文中心句的句式鬆散,規律不明顯,不便於小班幼兒誦讀和記憶,改爲排比句後,既易於幼兒理解,又能較好地引導幼兒根據句式仿編散文。

二、活動方案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初步感受散文的優美意境,學習散文中的排比句。

2、鼓勵幼兒積極參與欣賞及仿編活動,指導幼兒用語言、動作表達自己的理解與感受,並與同伴分享。

活動準備:

活動前帶領幼兒觀察雨景;散文錄音,電腦課件,屋頂、樹葉、雨傘圖片各兩張,幼兒人手一個"小雨點"指偶。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師:小朋友看過下雨嗎?雨是怎樣從天上落下來的?小朋友喜歡下雨嗎?

(二)欣賞散文

1、看無聲課件。

師:今天有個地方正下着雨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小雨點跳到了哪裏?小雨點在幹什麼?

(1)幼兒看課件。

(2)教師提問:小雨點跳到了哪裏?好像在幹什麼?老師隨着幼兒發言的內容點擊畫面,鼓勵幼兒充分講述。

2、老師朗誦散文。

設問:小雨點先跳到了什麼地方?它把屋頂當成了什麼?小雨點再跳到了什麼地方?又跳到了什麼地方?(後兩句重點引導幼兒學講完整句。)

3、在場景中感受、理解散文中的排比句。

師:我們和小雨點一起來做個遊戲吧,一邊玩一邊講。

鼓勵幼兒手戴指偶,一邊做"跳"和"滑"的動作,一邊講述散文中的排比句。

4、完整欣賞散文。

(三)仿編散文

1、結合課件,引導幼兒說說小雨點還跳到了什麼地方?

2、鼓勵幼兒手戴指偶,根據生活經驗想像仿編,相互欣賞。

三、教學建議

(一)製作課件、輔助教學散文語言相對而言比較抽象,引導小班幼兒欣賞散文時,需要藉助中介方式,如通過聆聽、誦讀、閱讀圖畫、觀看動畫等幫助幼兒接受、理解散文所表達的信息。結合多媒體課件欣賞散文,是其中較好的一種方式,能幫助幼兒較好地理解、記憶散文內容。

欣賞散文《小雨點》前,教師可以先製作融動畫與聲音爲一體的多媒體課件,用三個畫面分別表現散文中的三個排比句。組織活動時,教師只需根據句子的先後順序點擊鼠標,多媒體課件的動畫效果就能將幼兒帶到雨天富有詩意的情境中。

(二)結合動作、幫助記憶低齡幼兒學習語言是與動作分不開的,當用語言表達或理解有困難時,動作能幫助幼兒理解、記憶語言。視、聽、講、做結合,感知覺的多通道參與有助於幼兒理解、記憶散文內容。教師可以畫三幅大的"屋頂""樹葉""雨傘",佈置在活動室周圍。活動前,教師還可以指導每個幼兒自己製作一個指偶"小雨點",這樣,在活動中,幼兒就可以將指偶套在手指上,模仿小雨點跳到屋頂上、樹葉上、雨傘上。這種身臨其境的活動氛圍,使幼兒在輕鬆快樂的氣氛中得到了多方面的發展。

(三)無聲動畫,利於想像如果在幼兒看第一遍課件時,就將散文呈現給他們,就有可能使幼兒受到思維定勢的影響,使散文失去令人無限遐想的一面。因此,看第一遍課件時,教師可以把聲音關掉,讓幼兒看無聲動畫,邊看邊想:小雨點落到了哪裏?好像在幹什麼?鼓勵幼兒大膽想像。

(四)仿編中心句、遷移經驗在引導幼兒欣賞散文,感受文中優美的語句和意境的同時,還應該鼓勵他們將自己的生活經驗與作品經驗聯繫起來進行仿編活動,以進一步加深幼兒對散文的理解,使得他們的生活經驗與散文的間接經驗實現雙向的遷移。《小雨點》的中心內容是三個排比句,教師可以利用課件,引導幼兒回憶自己以前觀察到的雨景,改換排比句中的賓語,進行仿編,即"小雨點跳到xx上,哎呀呀!小雨點把XX當成了滑梯"。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能認識胡蘿蔔、芹菜、木耳、香菇四種蔬菜;能說出蔬菜的基本特徵。

2、嘗試品嚐特殊味道的蔬菜;知道它們對身體的益處。

3、喜歡吃有特殊味道的幾種蔬菜。

4、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5、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課件、蔬菜拼盤。

活動過程

一、出示兔子手偶,引起幼兒興趣

小朋友,今天我們班請來一位動物朋友,看,她是誰?咱們和她打個招呼吧。

自述:我是兔媽媽,歡迎小朋友到我們家做客!我準備了很多菜。

二、運用多種感官感知四種蔬菜的外形特徵。

1、小朋友可以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然後互相說一說這些菜叫什麼名字?長什麼樣子?

2、誰來說說你認識哪種菜?它是什麼樣子的?

芹菜:是什麼顏色的?長得怎麼樣?聞一聞,有什麼味道?一起小結:芹菜是綠色的,細細又長長。

胡蘿蔔:什麼顏色的?胡蘿蔔兩頭一樣嗎?一起小結:胡蘿蔔是橘紅色的,一頭粗,一頭細。

木耳:什麼顏色?小手摸一摸,什麼感覺?一起小結:木耳是黑色的,乾乾硬硬的。

香菇:什麼顏色?什麼樣子的?像什麼?聞一聞什麼味道?小結:香菇是褐色的,矮矮胖胖的。

三、回憶已有經驗,聯繫生活,樂於接受幾種特殊味道的蔬菜。

1、這幾種蔬菜你吃過嗎?你吃過什麼菜?

2、欣賞課件圖片:這是什麼菜?看起來樣子怎麼樣?想不想吃?

四、引導幼兒通過觀看課件,瞭解每種蔬菜不同的營養價值

這些蔬菜,不但好吃,還很有營養呢!小朋友,你知道這些蔬菜寶寶對我們的身體有什麼好處嗎?我們來聽聽蔬菜寶寶的自我介紹吧。

分段播放課件,依次提問兩種蔬菜:胡蘿蔔寶寶怎麼說的?芹菜寶寶怎麼誇自己的?

香菇寶寶有什麼好處?木耳寶寶怎麼說的?小朋友,你們願意和這些蔬菜寶寶交朋友嗎?

師幼小結:

原來每種蔬菜都有不同的營養,如果和所有的蔬菜寶寶交朋友,多吃蔬菜,能使小朋友的皮膚怎麼樣?(光滑),大便?(通暢),身體會怎麼樣?

五、品嚐蔬菜熟食拼盤,激發幼兒對蔬菜的熱愛。

1、告訴你個好消息,兔媽媽把菜已經做好了,小客人們快來呀!

2、先聞一聞,什麼味道?想不想吃?

3、請小朋友拿一個小盤子,每一種蔬菜都選一點,到座位上細細品嚐吧!(音樂)

4、教師巡視:兔媽媽問她做的菜香不香?我聽到一種吃東西的聲音,這是什麼聲音?吃什麼東西發出來的呀?我看到有的小朋友在吃木耳,木耳吃到嘴裏感覺怎麼樣?(表揚吃得快的:真是不挑食的好孩子!吃得真乾淨,兔媽媽看了肯定很高興!只要不挑食,多吃菜,我們就會長得漂漂亮亮,健健康康!)

六、延伸

吃完的小朋友把小盤子拿上來,我們一起把剩下的蔬菜拿回班裏洗一洗,摘一摘,送到伙房,讓叔叔阿姨做好了給別的班小朋友嚐嚐,好不好?

教學反思:

通過主題活動中的師生、生生的互動,孩子們的熱情很高,都積極地動腦、動手,在與同伴和老師的交流中,各種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從而認識了各種蔬菜,瞭解了蔬菜的營養,產生了愛吃蔬菜的情感。在逛蔬菜超市的活動中,幼兒的興趣很濃,一邊看,一邊高興地談論,在直觀的觀察,動手摸、玩的過程中獲得了知識和經驗,加強了情感體驗,但是由於活動場所過小,幼兒有些擁擠,影響了觀察和交流的效果,活動場所再大些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