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錦集五篇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錦集五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4W 次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錦集五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在遊戲中的一次次探索,掌握了集體合作釣魚的方法:一個接一個按順序。

2.結合自己的已有經驗,通過觀察圖片,感知人們生活中處處都要遵守秩序。

3.體驗遊戲的快樂,培養初步的規則意識、安全意識。

4.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5.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準備:

1.礦泉水瓶5個,小魚若干,繩子(彩色繩)。

2.圖片6張:乘汽車擁擠圖,排隊上車圖,幼兒排隊喝水、滑滑梯圖等。

3.1—4的胸卡24張。

4.火災警報一段

5.釣魚記錄表一張,記號筆四支。

活動過程:

一、出示魚,幼兒第一次釣魚。

師:小朋友看,這是什麼?(瓶子)瓶子裏有什麼?(魚)。

今天我們來玩一個釣魚的遊戲,我們分成四組進行比賽。等會兒請你們根據自己的胸卡站到相應的桌子周圍,我們來比一比在相同的時間內哪一組釣出的魚最多?記住一定要聽好口令,當老師說開始,小朋友才能釣,當老師說停,大家就要立刻停止釣魚。把你們釣的魚放在桌子中間,看一看你們這一組總共釣出了多少魚?聽明白了嗎?好,走吧!

師:準備好了嗎?預備——開始(幼兒操作)

師:停,時間到,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各組的成績。

第一組_____ 第二組_____ 第三組_____ 第四組_____

師:請小朋友們回到座位上,看黑板上有一張記錄表,請每組派一名代表到上面把你們這次的成績記錄下來。

師:小朋友看,我們釣出來的魚都很少,爲什麼?(時間少,擠在一起) 擠在哪兒啦?(瓶口)是啊,小朋友一起拉,誰也不肯鬆開,小魚都擠都擠在瓶口,很難拉出來。那我們該怎麼辦?(一個一個拉)

二、幼兒個別嘗試。

師:這個方法行不行呢?我來試試吧,(教師示範)。看,我們一個一個拉真的不會擠在一起。

誰也願意上來試試?(請四位幼兒)

師:小朋友們看,他們一個接一個地很快就把魚釣出來了,原來啊他們在一個一個拉的時候還注意順序呢!小朋友,我們也用這樣的方法再來一次釣魚比賽,好嗎?這一次我們還用同樣的時間看看每組的成績如何。好,我們走吧。準備好了嗎?預備,開始。

三、幼兒再次操作。

師:時間到,停,請小朋友把釣出的魚放在桌子中間,我們一起來數一數。

第一組_____ 第二組_____ 第三組_____ 第四組_____

好,小朋友,我們一起到這邊坐下來看看這次哪一組釣出的魚最多呢,我們一起來爲他們鼓鼓掌。再看看我們第二次釣魚的成績和第一次相比怎麼樣?(多)。看來,當瓶口很小的時候,我們只有一個接着一個按順序地拉,才能把魚順利地釣出來。

活動反思:(周駿)

以前在開展活動設計時,我總是躲在老教師背後,附和着大家的意見,此次活動的設計過程中,我也嚐到了殫精竭慮、絞盡腦汁的滋味。這種由被動轉向主動的過程,雖然很痛苦,但在積極的思維方式、教育理念的轉變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收穫。

這次我們是一個三人組的小團隊,大家齊心協力共同解決困難。在思想火花的碰撞中,我學會了尊重別人的意見,逐漸與夥伴們找到了分工合作的契合點。我看到了別人的閃光之處,對我今後的教學有了許多啓示,並學會取他人之長補己之短。

活動中,我發現了自身的不足,對於課堂的掌控以及應變能力都有所欠缺。擔心“放”了“收”不回來,留給孩子主動活動的時間、空間不夠。教學活動離不開教師的指導,但絕不是對孩子實行控制。這種控制會讓孩子失去積極性和興趣,使師生之間的互動流於形式,抑制了孩子觀察、操作、探索、思考的過程。看來,想在課堂上運籌帷幄,收放自如,絕非一日之功。沒有大量的實踐積累,不斷地磨練是不可能實現的。在今後的活動中,我會改進自己對實踐的自覺意識,提高開展教學工作的理性程度,從而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適用範圍:

用於複習鞏固拼音字母、音節、生字、詞語等。

這個遊戲適用範圍比較廣,所做準備也比較簡單,這種遊戲很適合課堂操作,能使全體學生興奮起來。但比較適合複習鞏固階段運用。

遊戲準備:相關字母、聲母卡片

操作過程:

1.做這個遊戲可以根據不同的內容採用不同的形式。開火車可以橫着開,也可以豎着開,還可以開雙軌列車。

2.導語:小朋友,我們一起來開小火車,看哪一列火車最先開到我們首都北京。

開火車時,其他孩子學着很輕很輕地發火車開動的“嗚──咔嚓、咔嚓”的聲音,有利於營造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在複習學過的生字時,可以用卡片先出示一個生字,然後讓一組學生輪着讀生字字音、組詞。

師:請第一組開雙軌列車,先讀讀字音,再給它找個朋友。

誰說錯了,火車就停下。

師:哪個修理員來幫着修理一下?

選其他組的修理員修理(重讀字音、字母),修理好了繼續開。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幽默、滑稽引人發笑的原因是奇巧。

2、激發幼兒愛聽笑話故事。

3、引導幼兒學看漫畫,嘗試說及創編笑話故事。

4、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5、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活動準備:

1、故事圖片四幅。

2、收集一些笑話圖片,多媒體展臺。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感知笑話故事,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讓幼兒結合實際談話,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小朋友聽過笑話嗎?能講給大家聽聽嗎?你們覺得好笑嗎?爲什麼好笑?

2、讓幼兒初步瞭解好笑的故事。

(1)出示掛圖1——3,初步感知故事。

提問:萬爾福叔叔愛自己的頭髮嗎?他是怎樣愛惜自己頭髮的?(讓幼兒自由說說,然後教師小結)。

(2)讓幼兒猜測,體驗自由表達的樂趣。

萬爾福叔叔這麼愛惜自己的頭髮,你覺得他的頭髮長得怎麼樣呢?(幼兒自由猜測,教師不作肯定與否定回答)

(3)出示最後一幅圖,揭開事實。

我們一起來看看萬爾福叔叔的頭髮究竟有多少呢?(讓幼兒自由說說,重點說出只有一根,讓幼兒初步感知故事好笑)。

(4)引導幼兒討論交流,理解好笑的原因。

提問:你們爲什麼笑得那麼開心呢?(因爲萬爾福叔叔只有一根頭髮,他還堅持天天梳頭、照鏡子、洗頭髮撐着遮陽傘、帶保暖帽等),(引發幼兒說出故事有趣、滑稽、與我們想的不一樣)你們覺得什麼地方最好笑?

(5)完整講述笑話故事。(引導幼兒完整講述)。

萬爾福叔叔可愛自己的頭髮了,他每天都要照着鏡子梳梳頭,用洗髮水洗頭,用電吹風吹乾,夏天他怕曬着頭髮,撐上了遮陽傘,冬天怕凍着頭髮,戴上了保暖帽,萬爾福叔叔的頭髮長得怎麼樣呢?原來只有一根。

  二、看漫畫,學說笑話。

1、找好笑的地方。

問:這幅漫畫好笑嗎?什麼地方好笑?(讓幼兒發現老爺爺腳踩香蕉皮,滑了一跤,柺杖正好打在了鼻尖上)。

2、學說笑話故事。

你能把這個笑話講給大家聽聽嗎?(讓幼兒個別講後集體說說)

3、用同樣的方法引導幼兒看、說其它的笑話故事。

  三、看漫畫的前幾幅圖,創編笑話的結尾。

小朋友看看這幾幅圖講的使什麼?它會發生什麼好笑的事情?(讓幼兒相互說說,然後請個別幼兒上前編,引導幼兒編出不同的好笑的結)。

  四、鼓勵幼兒多說笑話,這們可以令人開心,解除煩惱,消除疲倦。

小百科:頭髮,指生長在頭部的毛髮。頭髮並不是器官,所以不含神經和血管,但含有細胞。頭髮除了使人增加美感之外,主要用於保護頭部。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能用完整連貫的語言介紹文具盒。

2、在教師的示範指導下,能按照一定順序介紹文具盒的外形和功能。

3. 認真傾聽教師的講述,嘗試發現講述的不同之處。

4. 探索、發現生活中文具盒的多樣性及特徵。

5. 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

佈置“文具盒”商店、實物投影儀一臺、圖標(形狀、顏色、圖案、功能)黑板,電視機布、簍子。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師:“小朋友,你們馬上就要從成爲一年級的小學生了,高興嗎?(高興)上小學要準備什麼什麼呀?”(幼兒自由發表意見)

二、感知理解講述對象。

1、師:“你們知道這是什麼?(文具盒)

這是什麼形狀?什麼顏色?有什麼圖案呢!

文具盒有什麼用呢?(裝鉛筆、橡皮)

2、幼兒自由參觀“文具商店”,每人選擇一個自己最喜歡的文具盒回到座位。

師:“你們想不想要文具盒呢(想)。當……當……當,有這麼多文具盒呀,現在我們小朋友輕輕地上來選一個自己喜歡的文具盒。”

三、運用已有經驗講述。

1、幼兒先與身旁的同伴自由交流自己選擇的文具盒。

師:“好,每個小朋友都找到自己喜歡的文具盒了吧,現在我們和旁邊的好朋友說一說你手中的文具盒。

2、個別講述。

師:誰願意到前面來跟大家說一說。注意哦小朋友在說的時候,我們的小觀衆們要認真聽,尊重他們哦。

四、引入新經驗。

1、從實物投影儀裏觀察老師選擇的文具盒,聽老師用句式來介紹文具盒上的圖案。

師:“我的文具盒的形狀是XX;顏色是XX;圖案有XX、有XX、還有XX;打開裏面有放……我很喜歡我的文具盒。”

師:我是怎麼說的,我先講的什麼?然後說了什麼?最後說了什麼?(根據幼兒的回答教師出示相應的圖標幫幼兒獲得新的講述經驗。)

2、幼兒自由練習按序講述。

師:“現在我們再來按着順序說一說你的文具盒,記住要先說形狀、顏色,再說圖案,最後說功能,別忘了介紹完以後說一說對他的喜愛。”

五、遷移新經驗。

師:“老師還準備了一些文具,有鉛筆、橡皮、刨刀和尺子。請你們每人來選一樣文具給客人老師介紹一下,記住要按剛纔的順序說。”

六、結束活動。

師:今天,小朋友把文具介紹的很清楚,讓客人老師都知道了應該如何使用。可是小中班的弟弟妹妹們還不知道,我們去給他們說一說吧。

活動反思

這次活動,讓我覺得教學活動確實能整合各種各樣的內容,需要老師時刻要有這種整合的理念。活動的選材一定要具有生活化,如果這次的鉛筆盒小朋友沒有實物,沒有對鉛筆盒的瞭解,孩子們是無法做到如此細緻的比較的'。因爲所選擇的是孩子們所生活化的,運用的手段也是貼近幼兒生活方式的,所以更能讓幼兒所接受。使孩子們在比比講講中學到各種知識。

小百科:文具包括學生文具以及辦公文具、禮品文具等。 現代的釋義應該指辦公室內常用的一些現代文具:簽字筆、水筆、鋼筆、鉛筆、圓珠筆等;以及筆筒等配套用品。其他辦公用品還包括:直尺、筆記本、文件袋、文件封套、計算器、長尾夾等。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的:

1、喜歡參與測量活動,樂意運用自然測量的知識來解決所碰到的問題。

2、自主選擇工具,測量物體的長短,初步認識測量工具與測量結果之間的關係,並且初步學習正確測量的方法。

3、在動手動腦的活動中激發幼兒的探究精神,發展幼兒觀察、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瞭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5、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徵進行排序會有不同的結果,初步瞭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動準備:

1、長短不一的測量工具、粉筆

2、故事圖片

3、記錄紙、筆

活動過程:

(一)創設問題情景

以故事的方式引入,提出問題:藍貓和淘氣的爭論如何測量小汽車的車頂長度?

幼兒討論

(二)幼兒嘗試活動

幼兒自選工具測量某一物體

引導幼兒比較觀察測量的結果,並與同伴對比,有什麼發現?

(三)討論

1、比較測量的結果

引導幼兒尋找測量結果與工具的關係

2、討論測量的方法

找準起點;沿邊線測量,不要偏離邊線;首尾相連

3、小結:使用測量工具的長短不一樣,那麼得到的結果也不一樣。

(四)幼兒自主測量

1、提出測量的要求:選擇一種工具,量時找準起點,用筆畫個記號,沿邊線測量,首位相連。

2、幼兒操作。

3、討論與總結:

(1)你用什麼工具測量的?結果是多少?

(2)誰也是用這個工具的?結果一樣嗎?

(3)你還測了什麼?結果怎樣?有人測的和他一樣嗎?你的結果呢?

(五)延伸活動

1、討論:還有什麼也可以當測量的工具?

2、我們身體的那些部位也可以當測量工具?

3、幼兒遊戲:跳遠。

活動反思:

由於選擇的教學內容——《自然測量》活動是幼兒較感興趣的一項數學活動內容,也是一項操作性很強的活動;而且,我爲幼兒也準備充分的材料,能做到人手一份。所以,幼兒在活動中主動性及積極性都很強,探索活動中個個都表現地很投入,許多平時比較不愛動手的孩子在此次活動中也顯得活躍多了。幼兒通過多次的自由探索活動,已能掌握比較準確的測量方法了;幼兒在測量中,各項能力也得到了發展,特別是動手能力及探索能力。

第一環節

適宜行爲:在第一個環節中,讓幼兒進行探索性測量,並根據自己的測量經驗進行討論,讓幼兒把自己的做法和想法說出來,起到了互相學習,互相借鑑的作用,而且個別幼兒的演示、教師的示範講解,使幼兒對正確的測量方法有了初步地瞭解。

不足之處:

1、幼兒人數較多,而空間有限,選擇椅子的高度來測量,讓孩子的視線受阻,活動不方便。

2、在我示範正確的測量方法時,選擇了和幼兒一樣的測量對象——椅子,由於空間受阻,因此做在後面及旁邊的幼兒觀察地比較不清楚。

問題:

1、如何選擇幼兒的探索對象、教師應發出怎樣的指令很重要,而我在此環節中欠缺充分的考慮。

2、教師是否必須選擇和幼兒同等的測量對象進行示範講解呢?怎樣選擇才能更好地考慮到每個孩子的視線呢?

對策:

1、可以讓孩子們選擇椅子靠背的邊作爲對象進行測量,這樣既能讓幼兒的活動空間不會太窄,又有利於幼兒的探索。

2、值得思考:是否可以在黑板上畫一條直線線段,通過比較清晰的方法來進行示範講解?

第二個環節

適宜行爲:我充分考慮本班幼兒的實際操作特點,採用一放一收、再放再收的方式進行教學,幼兒均能遵守規則,並且學習效果較好;老師組織也比較輕鬆。

不足之處:我設計的小環節比較多,投放的材料也多,幼兒什麼都想試一試,操作時間顯得不夠充分。

問題:

1、各個小環節的設計均爲了一個目標——繼續學習多種自然測量的方法,在活動中發現不同的測量對象適合用不同的測量用具。因此,是否可以把第一個小環節和第二個小環節結合起來,讓幼兒操作起來時間顯得更充足呢?

2、難度會太大了嗎?因爲幼兒要掌握正確的測量方法並不容易,更何況要幼兒初步感受了測量方法後,馬上就步入第二個目標——嘗試讓孩子們自己發現不同的測量對象適合用不同的測量用具,測量工具的選擇和測量對象是有關係的,進程是否會太快?

對策:

1、考慮將這個教學內容分成三個課時,把此次的目標、重點放在“學習多種自然測量的方法”上。第二個大環節,就改爲讓幼兒通過自由探索、操作,繼續學習、鞏固正確的測量方法。當然,我們可以在活動中,有意識地引導幼兒對有圓邊的物體進行測量,學習不同的測量方法。

2、把“嘗試讓孩子們自己發現不同的測量對象適合用不同的測量用具,測量工具的選擇和測量對象是有關係的”這一個目標放在第二個課時來進行。這樣,幼兒學習起來不會那麼辛苦,操作的時間也更寬鬆,又能更有效地突破重難點。

整體感受:設計活動環節,既要根據幼兒的活動特點來設計好環節,又要很充分地考慮各個環節的目的性和可行性,還要考慮好各個小細節的處理。自身的業務水平也是相當重要的,問題的設置、隨機的觀察、引導語的把握均是需要進一步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