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錦集六篇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錦集六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8.1K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教案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錦集六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觀察畫面,想象和講述富有情趣的內容。

2、激發幼兒創編詩歌的興趣,嘗試創編詩歌活動,體驗創編詩歌的快樂。

3、引導幼兒感受詩歌的韻律美,培養幼兒的勇敢精神。

活動準備:

小熊、烏鴉、鯉魚、河水頭飾各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引導幼兒有秩序的依次走過"小橋"進入活動室入座,提示幼兒講一講自己過橋有什麼感覺?自己還知道什麼樣的橋?

  1、逐幅出示課件,引導幼兒觀察並創造性的講述詩歌內容:

引導語:

(1)小朋友看這條河上架着一座什麼橋?

(2)小朋友想一想小竹橋走上去會有什麼感覺?

(3)大家猜一猜誰會來過橋?

(4)原來是小熊來了,小朋友看小熊過橋害不害怕?你是從哪裏看出來的?

(5)看見小熊走在橋上搖搖晃晃, 誰看見了?他們會怎樣笑話小熊呢?

(6)這時,要是有人來幫幫小熊就好了,大家猜一猜誰會來呢?

(7)啊,原來是鯉魚,鯉魚有什麼辦法來幫小熊過橋呢?

(8)鯉魚不能來扶小熊,只能鼓勵小熊勇敢些,不要怕,眼睛看着前方,你們看,小熊是怎樣向前走的?

(9)小熊過了橋心裏高不高興?小朋友是怎樣看出來的?鯉魚高不高興?鯉魚高興是什麼樣子?(在此過程中讓幼兒嘗試學小動物們的表情、動作)

  2、逐次展示課件,引導幼兒根據圖意,嘗試用規範的句子來編詩歌:

引導語:

(1)剛纔,我們一起編了一個很好玩的故事,我們給這個故事起個什麼名字好呢?(幼兒討論)

(2)我們還可以把"小熊過橋"的故事編成一首兒歌,你們願意試一試嗎?

(3)(提出要求)小朋友編的時候,要把這個故事內容說清楚,語言要簡練,每一句的字數要一樣多或差不多,讀起來還要非常順口。(老師和小朋友一起編前半部分,引導幼兒掌握創編兒歌的方法)

  3、讓幼兒分成兩組看桌子上的圖片,一名幼兒到前面來做排圖遊戲,

集體創編詩歌的後半部分:

(1)提示幼兒按小熊表情樣子的不同,看看哪張圖片應該放在前面編?

(2)師生共同討論幼兒自己創編的詩歌,糾正不順口的地方。

(3)幼兒集體朗讀編好的詩歌,體驗成功的快樂。

表演遊戲:

引導幼兒嘗試表演詩歌內容,分組表演詩歌中人物。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設計思路:

通過聆聽和表演,感受音樂,讓同學們體驗快樂,以“快樂”爲主線,將愉悅,歡快的氣氛貫穿於整個學習過程中。

教學目標:

1.聆聽《堆雪人》,讓同學們走進音樂的世界,享受音樂帶來的快樂!

2.學唱《堆雪人》,感受三拍子韻律的美感。

3.律動:三拍子舞步

  教學重點難點:

1.感受三拍子韻律,讓同學們對歌曲進行綜合性,創造性的表演。

2.通過聆聽和表演,感受歌曲的音樂情感。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泡沫地墊雪人圖片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情景定向——導入學習

1.師:同學們,你們喜歡下雪嗎?生:喜歡

2.師:老師想知道下雪天裏你們最喜歡做的事情是什麼呀?

生:堆雪人,打雪仗

3.師:今天呀,老師想和同學們一起來學唱一首《堆雪人》的歌曲,你們喜歡嗎?生:喜歡。

三、歌曲教學:

1.初聽《堆雪人》,感受音樂所帶來的情景。

師:歌曲好聽嗎?幼兒園大班堆雪人教案(好聽,那咱們再聽一遍)

2.復聽歌曲,感受歌曲三拍子的韻律。幼兒園大班堆雪人教案(在歌曲中你們一定也聽出強弱弱這種韻律)

3.那咱們再聽一遍,請小朋友們豎起我們的小耳朵仔細聽。幼兒園大班堆雪人教案(師播放)小朋友們聽得真認真,下面跟老師一起讀歌詞,你們一定堵得很棒!

2.師帶同學們讀歌詞。幼兒園大班堆雪人教案(師讀歌詞就體現出強弱弱)

3.學唱歌曲,師帶唱幼兒園大班堆雪人教案(注意提醒同學們三拍子節奏的特點)數遍。

4.同學們跟原唱學唱歌曲。

5.感受三拍子韻律,強弱弱,小朋友親自動手做一做。

四、律動:

1.基本熟練歌曲後,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做律動幼兒園大班堆雪人教案(三拍子舞步)。二人一組跳舞,把地墊放在地上,幼兒隨着老師的口令,在地墊兩邊左右走,注意不要踩到地墊。

2.請一組女生上臺表演,其他同學伴唱,加上拍手動作。

3.小朋友們也可以自由創編動作,來表達活潑,歡快的情緒。幼兒園大班堆雪人教案(小朋友們表演的真棒,老師也很激動,咱們一起堆個雪人好不好?生:好)

五、活動延伸

師生一起邊聽歌曲邊堆雪人,8人一組,全體同學動手做起來。

六、小結:

這節課,老師和同學們一起感受了《堆雪人》的快樂,李老師也希望同學們能象小雪花一樣,永遠健康,美麗,活潑,快樂,自由自在的成長。讓我們在愉快的歌聲中結束這堂課吧。幼兒園大班堆雪人教案(學生邊唱歌曲邊離開教室)

  教學反思:

抓住幼兒好奇、好動,模仿能力強的特點,我在教學中就設計了表演以及律動等環節。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氣氛活躍,以“快樂”爲主線,將愉悅、歡快的氣氛貫穿於整個學習過程中。通過音樂實踐活動,培養了幼兒愛好音樂的情趣,突出幼兒在音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目標

1.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感受世界小朋友都是一家人。

2.學習運用不同的線條變化和色彩及摺疊剪的方法表現各國娃娃手拉手的形象。

準備

1.2―3個外國娃娃或照片。

2.大地球儀一個或世界地圖一張,

3.京劇臉譜、有關京劇和中國功夫的音樂磁帶、漢字卡片、世界盃足球賽、主題曲《手拉手》的中文版音樂磁帶。

4.長條紙、水彩筆。

過程

一.介紹中國文化。

――以“外國小朋友來作客”爲由,引導幼兒討論如何通過大家的介紹,讓外國小朋友瞭解中國。

――鼓勵幼兒從漢字、京劇、中國功夫等方面,通過舞蹈、表演、講解等多種表達方式向外國小朋友作介紹。

二.尋找外國小朋友的家鄉。

――教師出示地球儀或世界地圖,通過中國與全球的比較幫助幼兒感知地球很大。

――請幼兒在世界地圖上找找外國小朋友家鄉的位置。

――幫助幼兒瞭解地球上生活着不同膚色的人們(出示相應膚色的娃娃),他們和我們中國娃娃都生活在地球這個大家庭裏。

三.學習詩歌《我們手拉手》。

――教師朗誦,幼兒傾聽,初步感受詩歌的內容,從教師的表情和聲調中體會情感的表達。

――請幼兒說出自己印象最深的詩歌內容。

――教師配合身體動作幫助幼兒學習詩歌。

四.朗誦詩歌。

――鼓勵幼兒說一說聽了詩歌后的感受,知道要用什麼樣的聲音和表情來朗誦詩歌。

――幼兒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請幼兒扮演不同膚色、不同國家的小朋友手拉手,伴隨着《手拉手》的音樂擺動手臂,朗誦詩歌。

――世界各國的小朋友在一起手拉手念着兒歌跳着舞真高興,讓我們把他們的樣子用剪紙剪下來吧。

五.討論嘗試剪紙方法。

――請幼兒想辦法如何能一次剪出四個娃娃,而且每個娃娃都能手拉手不斷開。

――誰能剪出各國小朋友手拉手的樣子?

――討論後幼兒動手進行嘗試。

六.共同總結關鍵方法。

――剪成四個娃娃手拉手,需要先將長條紙對摺兩次,然後在第一張紙上畫上一個娃娃。

――用剪刀沿輪廓將娃娃剪下,剪時注意不要把娃娃的手剪斷。

――打開紙後,用彩色筆把四個娃娃裝飾成不同膚色的娃娃。

七.進行創作活動。

――提醒幼兒在第一張紙上畫出娃娃的樣子,並注意在合適的位置上畫上娃娃的手臂。

――鼓勵幼兒根據各國的特點,合理、大膽地裝飾娃娃的臉和服飾。

――播放《手拉手》的背景音樂,教師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

八.共同佈置作品。

――展示幼兒作品將每個幼兒的作品佈置在一起,組成許多娃娃手拉手的形象。

――同伴間互相介紹分享自己畫的是哪些國家的'娃娃手拉着手。

建議

可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掌握詩歌中朋友見面的問候語的學習要求,幼兒對外語問候語不感興趣時,可改爲“你好,你好,你們好”,幼兒對外語問候語很感興趣時,不但可以學說英語、日語,還可以增加法語等其他語種的問候語。

附詩歌:我們手拉手

好大好大的地球,哪兒都有小朋友。

黃皮膚,黑皮膚,白皮膚,還有棕色皮膚的小朋友。

地球上的小朋友,大家都是好朋友。

你好,哈羅,歐哈又,我們一起手拉手。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能用肢體語言表現花的姿態,體驗合作遊戲的快樂。

2、遵守遊戲規則,對發出的口令能靈敏地作出反應。

3、進一步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4、體驗合作創編遊戲的樂趣。

5、喜歡參與遊戲,體驗。

活動準備:

用繩子圍一個大圓圈,《馬蘭花》音樂

活動過程:

一:活動身體:

聽歌曲《馬蘭花開》引導幼兒跟着音樂自由活動四肢,激發幼兒玩遊戲的興趣。

二、遊戲《馬蘭花開》:

讓幼兒先在繩內圍城一個圈,教師在圈中講述遊戲玩法:

1、全體幼兒圍成一個圓圈,手拉手邊念兒歌邊向右手方向走。

2、念兒歌:馬蘭花,馬蘭花,風吹雨打都不怕,勤勞的人們在說話,請你馬上就開花。

3、當唸到:請你馬上就開花。幼兒問:幾瓣花?教師回答:×瓣花。幼兒快速反應,相應數量的幼兒抱在一起。

4、數量不符或沒有及時找到同伴的幼兒就要表演一個節目,遊戲重新開始。

集體遊戲:馬蘭花開

師幼一起玩遊戲《馬蘭花開》:

在玩遊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先說兒歌,三遍後師幼一起說兒歌,等幼兒能夠熟練說兒歌后,讓幼兒自己說兒歌,

互換角色,也可以是幼兒與幼兒之間進行遊戲。

三、創編兒歌、繼續遊戲:馬蘭花,馬蘭花,風吹雨打都不怕,( )在說話,請你馬上就開花。

反思:

本活動適合本班幼兒的年齡特徵,孩子們對此遊戲十分的感興趣,個別幼兒參與不積極,是在集體教學中有點照顧不全面。遊戲有點反覆了,失去了遊戲的興趣性。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激發幼兒探索種子奧祕的興趣。

2、引導幼兒在認識各種種子的基礎上,瞭解種子的生長和作用。

3、鼓勵幼兒大膽說己的觀點,發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1、收集各種種子(黃豆、綠豆、赤豆、黑豆、白芸豆、花芸豆、花生、瓜子)

2、蘋果、梨子、石榴、刀四把、石磨六個、白紙、木棍、水

3、種子生長圖、音樂磁帶

4、食物“豆漿”一袋

活動過程:

一、遊戲環節

1、問好:嘿!小朋友好,我是李老師。今天一起來到智慧屋,我們的口號是:“智慧樹下智慧果,智慧樹下你和我,智慧樹下做遊戲,快樂多又多。

2、遊戲“公雞頭、母雞頭”

二、引導幼兒觀察種子,瞭解種子的特徵

1、秋天,兔媽媽收穫了許多的豆寶寶,它想請你們去玩一玩、摸一摸、看一看,它們是什麼豆寶寶?長得什麼樣?有什麼不同?(幼兒觀察種子)

2、提問:請你把你的發現告訴大家?這些豆寶寶是什麼樣子的?象什麼?

3、問:“這些豆子都是一樣嗎?那些地方不一樣?

4、除了你們發現的XX不同,還有哪些是不同的?

5、師:我們剛纔說的豆寶寶有個好聽的名字叫種子,它們是各種各樣的,有的顏色不同,有的大小不同,有的形狀不同,很有趣。

三、瞭解種子的生長

1、說了種子的特徵,你猜猜種子是長在什麼地方的?(幼兒猜想)

2、誰說說你知道書上的種子有哪些?(板栗、松果、白果)

3、誰說說你知道泥土裏的種子有哪些?(花生、土豆)

4、誰說說你知道藏在果實裏的種子有哪些?(蘋果、梨子、石榴)

5、到底種子怎麼長大的呢?(師出示種子生長圖,幼兒講述)

6、師:種子是種在地裏,生根、發芽、長葉、開花、結果、又長出新的種子的,真奇怪。

7、那我們用自己的身體動作一起來表演(放音樂,師幼互動)

四、探索“種子變變變”,瞭解種子的作用

1、師:老師這有一袋豆漿,你知道它是怎麼變的?(幼兒答)

2、那老師變給你們看看(師示範磨豆漿)

3、師說:“除了黃豆可以磨成豆漿,你們還知道其他種子還有什麼用?

4、幼答:瓜子好吃,你還知道哪些種子可以吃?

芝麻榨油,你還知道哪些種子可以吃?

5、師:種子除了可以做成食品、做藥給人治病,榨油,還可以種植,有的人還動腦把它們做成工藝品來美化打扮我們的生活。

五、幼兒操作,嘗試尋找種子的新祕密

1、幼兒分小組活動(教師提要求)

2、A磨豆漿

B在果實裏尋找“種子”

C瓜子榨油

D爲豆子磨粉

3、教師

延伸活動:

請食堂裏的工作人員爲小朋友加工豆漿。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探索物體滾動速度與摩擦力、斜坡角度和物體重量的關係。

2.學習記錄,體驗科學探究活動的樂趣。

3.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4.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活動準備

1.自制坡道若干,裝不同量的水和沙子的礦泉水瓶若干,小積木若干。

2.幼兒操作記錄表每人1份,教師用大記錄表1張。

3.摩擦力在生活中應用的圖片或視頻。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發幼兒活動起興趣

師:今天有很多瓶子寶寶要出門去玩,他們要比賽,看誰滾的遠。我們來試一試。

(二)第一次操作,探索坡度相同、坡道表面光滑度不同的情況下,哪種瓶子滾得更遠

1.請幼兒分成兩人一組,取一個表面光滑、一個表面粗糙得長條積木,自己用小積木爲臺柱搭成兩個高度一樣的斜坡。

2.兩人分別將相同的空礦泉水瓶放到坡道上,觀察哪個瓶子滾得遠,並記錄操作結果。

(三)第二次操作,探索坡度不同、表面光滑度相同的坡道上,水量相同的瓶子哪個滾得更遠

1.請幼兒兩人一組選擇相同表面的坡道,搭好兩個高度不同的斜坡。

2.兩人分別拿相同水量的瓶子放在坡道上,觀察哪個瓶子滾的遠,並記錄操作結果。

(四)第三次操作,探索坡度相同、表面光滑度相同的坡道上,裝水和裝沙子的瓶子哪個滾得更遠

1.幼兒兩人一組,將剛纔的高度變成一樣高。

2.兩人分別拿裝水和裝沙子的瓶子放到坡道上,觀察那個瓶子滾的遠,並記錄操作結果。

(五)幼兒交流討論操作結果,教師提升幼兒經驗

請每組幼兒說說自己記錄的實驗結果,教師記錄到大的記錄表上。

請幼兒觀察記錄表後小結:同樣的瓶子在同樣高的坡度上滾,在光滑的坡道上滾得遠,粗糙的坡道上滾得近;同樣的瓶子在不同坡道上滾,坡度陡的的滾得遠,坡度平的滾得近;不同的瓶子在相同的坡道上滾,瓶子重的滾得遠,瓶子輕的滾得近。

(六)請幼兒觀看高山滑雪、下雪後撒沙子的掛圖或視頻,進一步感受摩擦力在生活中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