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課間十分鐘》幼兒園大班教案

《課間十分鐘》幼兒園大班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W 次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課間十分鐘》幼兒園大班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課間十分鐘》幼兒園大班教案

《課間十分鐘》幼兒園大班教案1

  一、說設計意圖。

大班的孩子,幼兒從幼兒園進入小學,作息制度會發生許多變化,其中“課間十分鐘”是其中的重大變化。許多小學生剛人小學時因安排不好課間活動而影響了上課質量,我認爲,幼兒學會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習和生活,是解決幼兒不能及時完成作業、不會自主安排自習課和課餘活動的有效途徑,是幼小銜接的重要內容。因此我們選擇了“課間十分鐘”這個活動內容,以幫助幼兒順利適應小學的學習和生活。

在本次活動中,我引導幼兒積極學習計劃課間活動的內容、合理安排做事的順序,以培養幼兒自我計劃、自我負責的意識和自我調控的能力。因爲真正的幼小銜接不只是認知發展上的,更重要的是態度和能力層面上的。

  二、說活動目標。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爲依據,確立了認知、能力、情感方面的目標,其中既有獨立表達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標爲:

1、瞭解小學生課間十分鐘適合做的事情。

2、體驗課間十分鐘,嘗試合理安排自己的課間活動內容,並在與同伴的互動中大膽表達。

3、嚮往小學生活,渴望成爲一名小學生。

根據活動目標,我把活動的重點和難點定位於:體驗課間十分鐘,嘗試合理安排自己的課間活動內容,並在與同伴的互動中大膽表達。爲此,我作了以下的準備:書包、 《課間十分鐘》錄像、課間十分鐘的環境佈置。本節活動是建立在幼兒參觀完小學,對小學生活有一定了解的基礎上的,大班上學期,幼兒沒有參觀過小學,對小學生活活知之甚少,所以我爲幼兒準備了小學生課間十分鐘的錄像,視頻中小學生課間的一系列活動直觀生動的再現給幼兒。我在拍攝的時候也是刻意將小學生的活動有一個先後順序的安排,先做準備工作,再去遊戲。這樣的順序給幼兒起到了榜樣示範的作用,避免了簡單生硬的說教。從而很好的達到預設的活動目標。

  三、說教學方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爲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在本次活動中,我還採用了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採用的教法有:啓發提問法、多媒體技術運用法、圖譜法。能充分體現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地位。

1、情景遊戲法:情景遊戲法是我這節活動所採用的最主要的教學方法,《指南》中明確指出:“要利用實際生活情景和圖片,向幼兒介紹一些必要的社會行爲規則,以及爲什麼要遵守這些規則。”因此,我在整個活動中,爲幼兒創設了一個“學做小學生”這樣的情景,使整個活動都在情境中進行。

2、談話法:我在活動中充分運用了談話法,設計許多層次不一的問題,在很大程度引導鼓勵幼兒參與談話活動,與教師形成良好的互動、同時也滿足不同幼兒的需要。促使其得到程度不一的提高。

3、多媒體技術運用法:對於大班上學期的幼兒來說,他們缺乏參觀小學的經驗,對小學生活還不太瞭解。爲此我藉助現代化的多媒體技術,充分調動幼兒視聽的感官,可以身臨其境的瞭解與感受小學課間十分鐘的活動內容,爲本活動的重點解決墊下一定的基礎。

4、圖譜法:圖譜法其圖文並茂的表現手法深受教師喜愛,並在大程度上可幫助幼兒理解記憶內容,本活動藉助圖譜法引導幼兒進一步瞭解並記憶課間十分鐘的幾項有代表性的活動內容,利用圖譜排序的過程,突破了本次活動的難點,也就是如何合理安排課間活動內容。

說學法。

幼兒園的教育應以幼兒爲主體,教師積極創設條件讓幼兒參加探究活動,運用多種方法獲取知識經驗,培養能力。在活動中,我注重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在有趣的氣氛和愉快的體驗中參與活動,努力讓幼兒成爲學習的主體,指導幼兒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讓每個幼兒都受益,讓每個幼兒都發展。從而促進學習方法的落實,促進學習目標的達成。在本次活動中,我採用了"觀察法、猜測法、講述法、引導幼兒通過看一看、想一想、說一說,使活動變得豐富,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此外,活動中我還採用了體驗法,我爲幼兒創設了幾近真實的課間十分鐘的情景,讓幼兒練習、實踐,以體驗課間十分鐘的活動。

  四、說活動過程。

要想使活動目標順利實現,要想活動的重難點得於突破,那就要取決於活動過程的開展。《指南》中明確指出:“幼兒的在日常生活和遊戲中通過觀察和模仿潛移默化的發展起來的”。本次活動以"學做小學生"爲主線,將幼兒帶入一個模仿體驗的完整情景之中,以"設置懸念,觀看小學生課間十分鐘視頻"爲切入點,通過"討論交流、瞭解課間十分鐘的作用"、"觀看視頻,梳理課間十分鐘活動的活動內容"、"實踐體驗,感受課間十分鐘的忙碌與有趣""反思調整,合理安排課間十分鐘活動的順序"四個主要環節,使幼兒初步熟悉小學生活。瞭解小學生課間十分鐘的活動內容。嘗試合理安排自己的課間活動內容,萌發對小學生活的嚮往之情。

第一環節:教師從幼兒背書包和座位的變化引發談話,抓住幼兒想要上小學的心理引出小學生上課情境圖,很快將孩子們的注意力集中到該活動中來。緊接着提出問題"小學生除了上課還會幹些什麼呢"啓發幼兒積極思考,討論交流。引出本節活動的中心話題——課間十分鐘,充分調動了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爲下一環節的學習打下了基礎。

第二環節:觀看錄像《課間十分鐘》,瞭解課間十分鐘小學生的活動內容。

通過播放《課間十分鐘》的'錄像,使幼兒身臨其境的瞭解了小學生在課間十分鐘的活動內容,然後再通過教師的提問和圖示的方法幫助幼兒梳理小學生在課間十分鐘裏都做了些什麼,以及他們爲什麼要做這些事。初步引導幼兒理解課間十分鐘是小學生入廁、喝水.、做課前準備和遊戲的時間。

第三環節.實踐體驗,感受課間十分鐘的忙碌與樂趣。

在這個環節,教師爲幼兒創設了近乎真實的小學生活環境,讓幼兒自主安排自己的課間十分鐘,充分發揮幼兒的主觀能動性,使幼兒自我分配,自我管理的能力得到了鍛鍊。通過孩子的親身體驗,感受到課間十分鐘的忙碌與有趣,同時,由幼兒在自主體驗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不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活動引發矛盾衝突,爲下一環節的反思調整做好鋪墊。

第四環節:反思調整,學會合理安排課間十分鐘。

由上一環節的矛盾衝突自然而然的提出“該怎樣合理的安排課間十分鐘的活動內容?”這一問題,引起幼兒的思考。在幼兒給事件排順序的過程中引導幼兒合理安排課間十分鐘的內容,同時,在這個過程中提醒幼兒課間遊戲時要注意強度和安全。“小學生這樣說”視頻,以小學生經驗分享的方式告訴孩子合理安排的重要性,同時激發幼兒對小學生活的嚮往之情。

最後的結束活動中,教師的鼓勵與加油點燃了幼兒想要上小學的熱情,下課鈴聲響起,模仿小學生下課的情景結束活動,整個活動始終以“學做小學生”爲主線,結構更加完整。

以上是我對這節活動的理解與設計,俗話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今天我所展示的這個活動肯定還存在着許多不足之處,如:自己的教態還略顯生硬,缺乏親和力與激情。希望在座的各位領導、老師能給予批評指正,讓我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在新的教育觀念的薰陶下,和孩子一起探索,一起成長!謝謝!

《課間十分鐘》幼兒園大班教案2

活動目標

1、初步感受10分鐘的長短,感知時間與活動的關係。

2、能夠爲自己的課間十分鐘制定合理的計劃。

3、嚮往小學生活,併爲入學做好準備。

重點難點

重點:讓幼兒親身體驗“十分鐘”的長短,並瞭解哪些活動適宜在這段時間進行。

難點:理解活動內容與時間的關係並完善計劃。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計劃制定表;筆;計時沙漏一個;前期有關小學內容的牆面環境。

經驗準備:通過前期已經開展過的有關小學的主題活動,幼兒對小學的生活有初步瞭解。

活動過程

一、活動引入:結合牆飾進行談話,引出“課間十分鐘”。

教師:前幾天,我們一起了解了在小學的一天,你們還記得都有什麼活動嗎?

幼兒:課間十分鐘、上課、做操

教師:你們還記得課間十分鐘他們都做了什麼嗎?

幼兒:喝水、準備書、去廁所……

二、活動開始:討論並制訂“課間十分鐘”的活動計劃。

1、討論和選擇計劃內容和計劃方式。

教師:我們馬上就要畢業成爲一名小學生了,如果是你,“課間十分鐘”你會做什麼呢?

幼兒:看書、上廁所、喝水、玩遊戲、踢球、跳繩……

教師:哇,這麼多活動!我們能做的事情真多呀!那我們說了這麼多,哪些應該先做?哪些應該後做?怎樣才能讓自己記得住呢?

幼兒1:我可以寫下來,我都會拼音了……

幼兒2:我也會……

幼兒3:我可以畫下來……

2、制訂計劃,教師爲幼兒提供適宜的指導與必要的幫助。

教師:小朋友們真棒。接下來老師請小朋友們用畫、寫或者像有的小朋友提出的用拼音的方法,在計劃制定表上制定你的“十分鐘計劃”。

三、活動高潮:體驗“課間十分鐘”。

1、教師放置沙漏,幼兒開始按計劃來完成“課間十分鐘”。

教師:相信小朋友們的計劃已經制定好了,現在我手上有個10分鐘漏完沙漏,我們課間休息的時間也是10分鐘。那麼接下來就請小朋友們在沙漏漏完之前嘗試完成自己制定的計劃,現在開始~

2、教師觀察幼兒實施計劃的情況。

3、沙漏漏空,課間十分鐘體驗結束。

四、活動總結:梳理與提升經驗。

1、教師通過提問幫助幼兒小結模擬活動的情況,請幼兒來檢查查自自己的計劃完成情況。使其感受內容與時間的關係,發現調整計劃的必要。

教師:你們的計劃都完成了嗎?

幼兒:完成了!

幼兒:沒有……

教師:有的完成了,有的沒完成。那老師問一下沒完成的小朋友,沒完成哪些內容?爲什麼?

幼兒1:我計劃的內容太多了,時間不夠,玩玩具和找小朋友說話沒完成。

幼兒2:我沒踢球,要跑到操場上,來不及。

幼兒3:我上了廁所、喝了水,還看了書,但沒畫畫就上課了。

幼兒4:我沒上廁所,人多,後來就忘了……

教師:所以我們剛剛制定的計劃在課件10分鐘裏可行嗎?

幼兒:不行。

2、集體總結

教師:沒錯,我們的時間是很寶貴的,每分每秒都在流逝,過去了就沒有了。那小朋友們認爲“課間十分鐘”必須要進行哪些活動?

幼兒1:上廁所。

幼兒2:喝水、準備下一節課的書。

幼兒3:玩遊戲!

……

教師:玩遊戲也可以放鬆自己,但是你認爲“課間十分鐘”做什麼內容的遊戲合適?

幼兒:和好朋友說說話、玩翻繩、玩摺紙、跳繩…

教師:怎麼安排這些活動呢?

幼兒:上廁所可以人少時去;應該先準備下次用的書;可以先喝水。

3、教師總結

教師:沒錯,小朋友們都說的很棒。到了小學,我們的休息時間只有課間的10分鐘。這十分鐘如果我們不合理安排,那麼就像剛剛一樣,我們沒有辦法完成我們需要做的事情。所以我們要將重要的事情放到前面做,比如:準備下節課的書、去廁所等等,當然如果等待的人很多,我們也可以先做其他事情。要是最後還有剩餘的時間,我們可以和好朋友在不打擾別人的前提下聊聊天、玩一會兒放鬆一下自己……老師相信小朋友們通過今天的活動到了小學可以合理安排自己課間十分鐘,那現在老師請小朋友們有秩序的去喝點水休息一下。

活動總結

本次活動中通過實際操作讓幼兒親身感受10分鐘到底有多久,活動形式較爲新穎,幼兒參與度高。經過分組討論、設計到最後的實施計劃,總結自己的計劃是否完成,從而明白小學的課間10分鐘我們應該做什麼,學會合理的安排自己的10分鐘。

但活動過程中,體驗的10分鐘結束,幼兒並沒有按要求回到教室繼續討論得出的結果,導致活動時間過長,幼兒注意力逐漸下降。需要老師下次課上提前做好說明準備,提醒幼兒按要求完成活動小任務。

《課間十分鐘》幼兒園大班教案3

活動目標

1、能夠通過體驗活動感受十分鐘的重要性。

2、能夠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嘗試制訂十分鐘計劃。

3、養成珍惜時間、抓緊時間的良好習慣。

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能夠通過體驗課間十分鐘,制訂十分鐘活動計劃。

活動難點:能夠根據自己的計劃合理安排時間。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參觀過小學,瞭解小學生課間十分鐘的活動。

物質準備:PPT、紙、筆、區域材料、戶外玩具等。

活動過程

一、體驗:課間十分鐘。

1、體驗:十分鐘的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2、十分鐘你都做了什麼事情?

3、小結:十分鐘可以上廁所、玩自己喜歡的玩具、喝水等等。

二、出示圖片,回憶小學生十分鐘做的事情。

1、還記得小學生課間十分鐘都做了哪些事情嗎?

2、小結:他們先準備下節課所需要用的課本、喝水、上廁所、照顧蠶寶寶、跳繩、打板羽球等等。

三、討論十分鐘必須要做的事情,理解做事要合理安排時間。

1、十分鐘有哪些事情是必須要做的?

2、可以怎麼安排課間十分鐘?

3、小結:我們要合理安排課間十分鐘,先做必須做的事情,後做那些做不做都可以的事情,學會抓緊時間,合理使用時間。

四、制訂活動計劃,學習安排自己的時間。

1、如果再給你十分鐘的時間,你想做什麼?

2、制訂自己的課間十分鐘計劃。

五、活動延伸

盥洗後按照你制訂的課間十分鐘計劃活動。

活動總結

一、環境創設與材料的投放

(一)環境創設

我爲幼兒創設了寬鬆的環境,讓幼兒在體驗中感受、學習。

(二)材料投放

1、倒計時器、手機:讓幼兒有初步的時間觀念,爲幼兒上小學做準備。

2、圖片:幫助幼兒回憶參觀小學時小學生的課間十分鐘都做了什麼事情。

3、紙、筆:方便幼兒制訂計劃。在活動中以集體討論、個人體驗相結合的形式讓幼兒在體驗中學習。

二、教育形式與手段

1、提問法:對幼兒進行提問,幼兒回答來幫助幼兒積累經驗。

2、新視聽方法:利用多媒體進行倒計時及利用圖片幫助幼兒回憶。

3、談話法:讓幼兒對我提出的問題進行討論,如:十分鐘有哪些事情是必須要做的?可以怎麼安排課間十分鐘?

4、情景教學法:讓幼兒在體驗中感受時間的重要性。優點:

三、優點與不足

(一)優點

教師:

1、能夠根據幼兒的興趣設計課程,教學方法是根據《指南》實施的,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及發展需要。

2、能夠掌握社會領域的學習特點,讓幼兒在體驗中感受、學習。

3、活動中注重小結,幫助幼兒提升經驗。

幼兒:

1、能夠通過體驗感受十分鐘的重要性,瞭解十分鐘都可以做什麼。

2、能夠制訂計劃。

(二)不足:

1、合理安排時間上幼兒不太理解,可能是因爲場地不同,書本無法準備,考慮不到。

2、手機計時器聲音小,需要教師提醒。

五、改進措施與啓示

(一)改進措施

1、多體驗課件十分鐘,幫助幼兒理解十分鐘概念,知道應該先做必須要做的事情。

2、請其他教師幫忙看時間並播放下課鈴聲。

(二)啓示

社會領域的學習特點是模仿、同化、強化及體驗,而體驗是社會領域中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本節課中讓幼兒通過直接體驗更直觀的感受到十分鐘的重要性。

社會學習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往往不是教師直接“教”,幼兒主要是通過在實際生活中和活動中積累有關的經驗和體驗而學習的。

社會性學習是滲透在一日生活當中的,會繼續關注幼兒課間十分鐘活動。

《課間十分鐘》幼兒園大班教案4

目標:

1.初步熟悉小學生活。瞭解小學生課間十分鐘的活動內容。

2.嘗試合理安排自己的課間活動,並在與同伴、小學生的互動中大膽表達。

3.嚮往小學生活,渴望成爲一名小學生。

準備:

I.參觀小學並與小學生對話.對小學生課間十分鐘的活動有所瞭解。

2.錄像《課間十分鐘》,邀請一位小學一年級學生。

過程:

1.認識小學生,產生參與活動的興趣。

(1)今天有一位客人要和我們一起活動。你們看,他是幼兒園的小朋友還是小學生?你們是怎麼看出來的?(教師請出小學生,鼓勵幼兒仔細觀察.並通過小學生的書包、紅領巾等特徵進行判斷。)

(2)請小學生自我介紹,師幼共同歡迎小學生。

2.遷移參觀經驗,理解“下課”的意思。

(1)小學生哥哥在××小學上學。你們還記得去這所小學參觀的事情嗎?那天.你們在小學裏看到了什麼?(師幼共同回憶參觀小學的情形,鼓勵幼兒交流在小學校園內的所見所聞。)

(2)小學生上課的時候和我們一樣嗎?哪兒不一樣呢?(先請幼兒根據自己的理解講述,再請小學生介紹.幫助幼兒瞭解小學生每天上午要上四節不同的課。每節課都是四十五分鐘,每上完一節課就有十分鐘的休息時間,這十分鐘就是下課時間。學校裏會有鈴聲或音樂提醒大家上課和下課。)

一3.觀看錄像《課間十分鐘》,瞭解課間十分鐘的作用。

(I)課間十分鐘有什麼用呢?你看到小學生在下課的十分鐘裏會做些什麼事情?(引導幼兒積極回憶,大膽想象,主動表述。)

(2)小學生哥哥給我們帶來了《課間十分鐘》的錄像,我們來看看小學生在課間十分鐘裏都做了些什麼,想想他們爲什麼要做這些事。(播放錄像,師幼共同觀看。)

(3)幼兒自由結伴討論、交流小學生在課間十分鐘做些什麼事,爲什麼要做這些事。教師鼓勵幼兒有疑問時去問問小學生。初步引導幼兒理解課間十分鐘是小學生入廁、喝水.、換課本和遊戲的時間。

4.實踐活動。學習安排課間十分鐘。

(1)如果你是小學生,你會在課間十分鐘做什麼呢?我們一起來試着安排“課間十分鐘”.請小學生哥哥當評委。看看誰安排得合理。

(2)幼兒安排課間十分鐘,請小學生哥哥瞭解幼JL的課間活動內容。

5.交流、討論,知道要合理安排課間十分鐘。

(1)誰願意來介紹自己在課間十分鐘做了些什麼?(請幼兒互相交流,大膽介紹自己課間十分鐘做了哪些事。鼓勵幼兒主動了解同伴對課間十分鐘的安排。)

(2)我們來聽小學生哥哥說說哪些小朋友安排得合理。(小學生說說哪些小朋友安排得合理,讓幼兒知道課間首先要解決入廁和喝水的事、學習上的事,如果有時間再和同伴遊戲。)

評析,賈宗萍

課間十分鐘活動是小學生活中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然而幼兒園的孩子對此卻比較陌生.因此教師在進行幼小銜接教育時有意設計了這一教學活動。在活動中,教師從幼兒的參觀經驗談起,避免了說教。這樣的討論交流既是參觀活動的延伸,又能引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有利於幼兒理解課間十分鐘的內涵。在此基礎上,教師通過錄像短片有重點地引導幼兒觀察小學生課間十分鐘的安排。觀看後.教師有意識地提供機會與條件鼓勵幼兒交流討論.再與小學生互動,並及時小結。這樣的設計使幼兒主動地提出“爲什麼要有課問十分鐘。怎樣安排課間十分鐘纔是合理的”等問題,並積極商討解決的方法,真正成爲活動的主人。邀請小學生來“點評”也是本次活動的一個亮點.一年級的小學生能與幼兒平等溝通,孩子們也更樂於接受並模仿,因而活動效果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