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熱門】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錦集5篇

【熱門】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錦集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5W 次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熱門】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錦集5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小班的幼兒往往以自我爲中心,缺乏與同伴交流的意識。爲了把幼兒培養成一個在集體中受歡迎的人;爲了培養幼兒的情緒管理能力;爲了使幼兒能與人和睦相處、能與人分享,特設計了本次活動。活動中我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結合本次活動的內容,以整合的理念和方法,組織幼兒開展活動,在活動進行中穿插幼兒喜歡的各種模仿動作、遊戲等,既體現了課程的整合性又讓幼兒在玩中得到了知識。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瞭解分享的好處。

2、瞭解分享的重要。

3、學習如何與人分享事物。

活動準備:

1、水果盤、水果四種、小叉子、方便袋若干。

2、幼兒情景錄像(幼兒一起看圖書、幼兒一起玩小轉椅、幼 兒一起玩盪鞦韆、幼兒一起拍皮球)。

3、活動音樂磁帶。(《走路》、《找朋友》、《月光下的鳳尾竹》。)

活動過程:

1、激發興趣,導入活動。

播放音樂學小動物走路進活動室。

師問:剛纔,我們和小動物朋友一起走路,你們高興嗎?在幼兒園裏你們都有朋友嗎?那讓我們玩一個找朋友的遊戲?(激發幼兒的興趣。)

2、“找朋友”遊戲,感受分享。

(1)教師一個人玩找朋友,大部分幼兒等待。

(2)教師與幼兒一起找朋友。

提問:剛纔,大部分小朋友等着,我一個人找好玩,還是我們一起找好玩?

(3)小結:朋友們在一起玩一個遊戲多開心。

討論:那麼,還有什麼事,小朋友可以一起做?

3、播放情景錄像。(教師依次播放朋友在一起玩的錄像,請幼兒進一步認識可以分享的事物。)

4、水果拼盤(盛有各種水果的盤子放在一起),讓幼兒體會分享的樂趣。

(1)幼兒分成四組坐好,每組發放一種切好的水果,讓幼兒品嚐,介紹水果的營養價值,鼓勵幼兒多吃水果。

(2)啓發引導幼兒把水果放在一起共同分享

5、播放音樂,幼兒共同分享,體會分享的樂趣。

6、活動結束

教師帶領幼兒與客人老師一起分享水果,活動自然結束。

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在日常活動多與小朋友一起玩,體驗分享的快樂。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主題

(1)激發孩子增加對爸爸關愛的意識

(2)儘可能讓幼兒體會父愛的情感,讓孩子知道爸爸工作的辛苦,自己也應該多多關心爸爸,並能用相應的語言把關愛表達出來。

(3)簡單瞭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4)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父親節的由來:

1910年,美國最先提出慶祝“父親節”的倡議,並從1934年開始,將每年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定爲“父親節”。日本從1950年左右開始,將“父親節”正式定爲國民的節日。

日本長期以來形成的一個慣例是爸爸在外工作,媽媽在家料理家務,教育孩子。經常是爸爸每天天不亮就去上班,孩子還未醒;晚上回到家時,孩子早已入睡。到了星期天,父親矇頭大睡,真正陪孩子的時間很有限,因而爸爸在孩子心目中的分量比較輕,爸爸與孩子的感情也比較淡薄。針對這種情況,日本的幼兒園在“父親節”到來之前,會有重點地指導幼兒通過多種形式瞭解父親的責任和工作;自制小禮物贈送給父親;選擇“父親節”那天與父親共同玩的遊遊戲;學唱“父親節”的歌曲。

(2)“父親節”上午,幼兒園請父親們來園參加半日活活動。

活動過程

①父親觀看幼兒入園;

②全園集中幼兒與父親共同遊戲(以分組遊遊戲爲主);

③全體人員遊遊戲,如父親與教師、父親與幼兒拔河,猜拳,小製作等;

④父親代表1~2人作自我介紹;

⑤幼兒唱“父親節”的歌曲;

⑥幼兒向父親贈送小禮物。下午幼兒離園後,父親參加幼兒園組織的演講會或懇談會。

活動延伸

將活動過拍攝下來,然後將相關的攝影文件都發給家長,讓家長好好珍藏與孩子玩耍的記憶。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探索並感知球的基本特徵。

2、瞭解球的種類,體驗玩球的樂趣。

3、通過動手製作球,激發幼兒的探索慾望。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5、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各種各樣的球:如:籃球、足球、乒乓球、鐵球、氣球、網球、壘球等。

2、裝有水和吹起來的氣球若干。

3、製作球可選擇的材料:報紙、海綿、棉花、泥土、沙土、布、橡皮泥、膠帶、塑料袋、水、藥丸殼等。

4、木板做成的斜面若干。

活動過程:

一、幼兒自由玩球,探索球的特性。

1、提供各種球,請幼兒自由玩球。

2、提問:球是什麼樣的?(幼兒自由討論回答)

3、教師在幼兒探索的基礎上小結:球大多數是圓的,能滾動,能跳起來,有的輕有的重,有的大有的小。

二、幼兒動手操作,探索空心和實心球的不同。

1、提供裝有水和吹起來的氣球若干個,請幼兒試着玩一玩。

2、提問:這些氣球有什麼不同?

3、幼兒討論回答:一個裝了水,一個沒裝水;裝水的沉,沒裝水的輕;一個軟一個硬;裝水的彈不起來,沒裝水的能彈起來。

4、教師在幼兒討論的基礎上小結:裝有水的氣球是實心的,沒裝水的氣球是空心的。

5、請幼兒嘗試將教師提供的各種球按空心和實心分開。

三、提供多種材料,請幼兒動手做一個球。

1、教師爲幼兒提供多種材料,請幼兒尋找自己認爲最適合做球的材料,動手做一個球。

2、請幼兒說一說自己使用了什麼材料,是怎麼做的。

四、遊戲:看誰的球滾得遠 教師提供斜面若干,請幼兒嘗試滾動自己的球,比一比誰做的球滾得遠。

五、討論: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球?它們都是圓形的嗎?

六、延伸活動:

請幼兒找一種材料,做一個跳得最高的球。

教學反思:

通過這節活動《好玩的球》,幼兒們都能體驗到一起玩球的樂趣。在開始部分幼兒們做運動的過程中,幼兒們興趣都很高。

在選擇喜歡的材料來玩球時,幼兒們積極性非常高。但個別幼兒由於性格內向、接受能力差,所以不能自己去選擇材料,需要老師的幫助,老師需要加強練習這方面的知識,爭取面向全體,要使每個幼兒都能全面發展。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1.讓幼兒在理解詩歌的基礎上,有表情的朗誦詩歌。

2.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3.豐富幼兒的詞彙:田野、拔

活動準備ppt課件:

課件-聲音:下雨的聲音。

活動過程一、導入課件-聲音:下雨的聲音

小朋友,你們聽,這是什麼聲音?(下雨聲)

二、展開1、你們喜歡下雨嗎?爲什麼?

(引導幼兒說出,下雨對農作物的好處)

2、如果好長時間不下雨了,你們想一想,會出現什麼情況呢?

ppt課件:沒有水的話

花園裏的花兒渴得閉上了嘴巴,

魚池裏的魚兒渴得不要尾巴了

田野裏面的苗兒渴得不長了。

3、小朋友想一想有什麼辦法,才能不讓他們不渴了呢?

(引導幼兒說出下雨)

(1)下小雨的時候,小雨發出什麼聲音?

(引導幼兒說出——小雨點,沙沙沙)

(2)請小朋友聽一首《小雨點》的兒歌,教師朗誦。

小雨點,沙沙沙,

落到了什麼地方?(花園裏),花兒樂得怎樣——張嘴巴

又落到了什麼地方?(魚池裏),魚兒樂得怎麼樣――搖尾巴

最後落到了什麼地方?(田野裏)苗兒樂得怎麼樣——向上拔。

4.幼兒學說兒歌

請小朋友跟老師一起朗誦兒歌,注意感情和語氣。

三、結束生活經驗講述

小朋友想一想下雨的時侯,小雨點還能落在什麼地方?

(大樹上,房屋上,麥田裏,小河中……)

活動延伸教育幼兒熱愛大自然,保護環境。

【附】小雨點小雨點,沙沙沙。

落在花園裏,花兒樂得張嘴巴。

小雨點,沙沙沙。

落在魚池裏,魚兒樂得搖尾巴。

小雨點,沙沙沙、

落在田野裏,苗兒樂得向上拔。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一、學情分析

初中學生由於生活範圍的擴大,已經接觸到了社會生活中的各種規則包括法律,但也有不少學生認爲,在學校裏遵守校紀、校規,遵守中學生日常行爲規範,是因爲教師、家長、學校要他遵守所以才遵守,沒有真正意識到規則能夠幫助人們開展正常的生活。因此必須通過教學讓學生了解身邊的一些規則,體會到每一個人都必須遵守制度、規則和程序,沒有人可以例外,並進而瞭解法律也是一種特殊的規則,從而樹立起最基本的法律意識。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知道社會生活離不開規則,社會生活離不開法律,法律是一種特殊的行爲規範。

(2)能力目標:逐步形成自覺按照社會要求規範自己行爲的能力;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約束自己不良行爲的能力;初步學會分辨是非,分析事物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樹立尊重規則、尊重法律的觀念;感受法律的尊嚴,做知法、守法、愛法的公民。

  三、教學難點

法律的三大特徵

  四、教學重點

規則的分類、法律的作用

  五、教學方式

製作多媒體用於教學;運用啓發式教學方法,讓學生自己舉例,用具體、生動的事例教育學生,引導學生尊重規則,尊重法律。

  六、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教師:請大家閱讀一則案例。

有一位父親因爲離婚把怨氣發泄在了兒子身上,他經常打罵兒子,有時還不讓孩子上學,可他卻不知道自己的行爲已經觸犯了法律。還理直氣壯地說:“孩子是我的,我有權這樣做。”

教師:你是否贊同這位父親的說法?爲什麼?

學生1:不贊同,因爲義務教育法規定:凡年滿6週歲的兒童少年必須接受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必須予以保證的國民教育。

學生2:不贊同,未成年人保護法對家庭保護規定: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不得虐待、遺棄未成年人。

學生3:不贊同,因爲這位父親不懂得:未成年人有依法受教育權利,父母不得虐待未成年人,否則要受到法律相應的制裁。他這一說法體現了不懂法、不知法。

教師:是啊,在現實學生活中,一些人對法律的無知和法律觀念的淡薄,導致了違法犯罪現象的發生。因此我們要自覺學法、守法、用法,維護法律的尊嚴,讓我們一起走進法律。

  (二)新課新學:

第七課 感受法律的尊嚴(板書)

第一框 走進法律(板書)

活動一、“方”“圓”大賽──無規矩不成方圓

教師:請兩位同學到黑板前,分別徒手和用尺子、圓規畫一個方、一個圓。

教師:同學們觀察比較他們的畫有什麼差異?

學生:第一名同學畫得不是很好,因爲他是徒手畫的,第二位同學畫得要好些,因爲他用尺子和圓規畫得。

教師:這種差異用中國的哪句古訓可以說明呢?

學生:無規矩不成方圓

教師:對,請同學們仔細觀察教材第86頁上的漫畫,並討論:①同樣是十字路口爲什麼出現不一樣的現象?②交通規則起了什麼作用?③這個現象對你有什麼啓示?

學生:左圖交通秩序井然,儘管人多車雜,可是由於行人車輛各行其道,紅燈停綠燈行,穿梭有序,結果是道路暢通無阻,交通井然有序;右圖則剛好相反,沒有交通規則或者人們不遵守交通規則,南來的北往的.,東行的西去的,行人車輛各不相讓,爭搶阻塞,其結果是誰都不能順利地通過。交通規則在這兒起到了維護道路暢通的作用。

教師:我完全同意同學們的觀點。交通需要規則,社會生活也要有規矩,懂規矩,守規矩。“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社會生活中,如果沒有行爲的規矩,人們各行其是,社會生活就會像右圖一樣混亂不堪,就會陷入毫無秩序的彼此衝突之中。所以,有規矩,懂規矩,守規矩十分重要,社會生活要有共同的規則。

  第一目:我們身邊的規則

教師:什麼是社會生活中的規矩呢?社會生活爲什麼必須要有規矩呢?

學生:社會生活中的規矩就是人們在社會生活中說話、做事所依據的標準,也就是所有社會成員都應當遵守的行爲準則。社會生活必須要有規矩,懂規矩,守規矩。因爲,我們生活的這個社會,是由形形色色的人組成的,社會活動是人的活動。人們在社會中活動的目的、動機往往各不相同,如果沒有行爲的規矩,人們各行其是,社會生活就會混亂不堪,就會陷入毫無秩序的彼此衝突之中。所以,有規矩,懂規矩,守規矩十分重要。社會生活離不開規矩、規則。

1.生活中規則有很多種,社會生活離不開規則。(板書)

  活動二、齊心協力

教師:請小組同學齊心協力,共同尋找生活中的規則(同學們從自身經歷或直接感受到的有關衣、食、住、行、學習等方面),並想象沒有了這些規則我們的生活會變成什麼樣?

學生1:在學校自覺遵守班規校紀,按時到校,認真聽講,認真完成作業。

學生2:在公共汽車上主動給抱小孩的婦女或老人讓座。

學生3:遵守交通法規,不攀折花草樹木,不踐踏草坪。

學生4:如果沒有規則的話,每個人想怎麼做就怎麼做,那麼社會就會混亂不堪。

教師:由此可見,規則是社會生活正常進行的保障,是自由的前提。

  活動三:分門別類

教師:同學們通過剛纔的回答我們可以發現,調節我們的行爲規則有很多種,如:紀律、道德、法律等,它們的共同特點就是爲我們提供行爲準則或者行爲模式,對我們的行爲有規範作用。

大家分析一下,剛纔所說的規則哪些屬於紀律,哪些屬於道德,哪些屬於法律。

學生1:給老弱病殘孕讓座是道德要求。

學生2:按時上課遵守課堂紀律是屬於紀律要求。

學生3:遵守交通規則,維護公共場所秩序是法律要求。

教師:道德、紀律、法律這些規則有什麼不同?請大家舉例說明。

學生1:道德,靠輿論、習慣和信念的力量,力求在人們心中定出準則。

學生2:紀律、規章,按本單位,本團體的需要,定出在局部適用的準則。

教師:那麼,法律作爲一種行爲規則,與道德、紀律、規章有什麼不同?它有什麼特徵呢?

學生:法律是社會行爲規範,與道德、紀律等規則相比較,法律具有最爲顯著的特徵:

1.法律由國家制定或認可;

2.法律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具有強制性;

3.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

教師:因而我們說法律是特殊的行爲規範。

2.法律是特殊的行爲規範(板書)

教師:請同學們閱讀教材第87頁的三幅圖,說說各圖說明了什麼問題?

學生1:第一幅圖說明法律由國家制定或認可。

學生2:第二幅圖說明法律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具有強制性。

學生3.:第三幅圖說明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

  活動四:規則比拼

教師:請同學們根據所學知識填寫教材第88頁上的表格。

教師:通過剛纔的學習,我們知道社會生活中的規則是多種多樣的,沒有道德、法律、紀律,將無法支撐一個社會正常運轉,我們的生活將會變得混亂不堪,違法亂紀現象得不到制裁,公民的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

因此,我們的生活離不開規則,尤其離不開法律這種規則。

  第二目:生活離不開法律

活動五:看“小鄭”談法律

教師:請同學們看教材第88頁,小鄭的案例,並思考以下問題:

1.舞迷夫婦的行爲對麼?爲什麼?

2.最後執法部門依照什麼規則阻止舞迷夫婦的行爲?

3.假如沒有法律我們的生活會怎樣?

4.這個案例體現了法律的什麼作用?

學生1:舞迷夫婦的行爲是不對的,因爲他們的行爲擾亂了他人的生活,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權益,違法了我國法律相關規定。

學生2.:執法部門依照我國有關法律阻止了他們侵權行爲。

學生3:通過這個案例我們可以發現,假如沒有法律我們的生活將變得混亂不堪,我們將不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事錯的,不知道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更不知道用什麼方法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學生4:它體現了法律具有規範作用。

教師:法律的規範作用突出的表現爲,它規定人們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什麼,必須做什麼,應當做什麼,不應當做什麼。如果人們違反了法律,就會受到法律的制裁和處理,法律既爲人們的提供了一個模式,一個標準或方向,又是評價人們的行爲是否合法的有效準繩。

  1、法律具有規範作用{板書}

教師:《刑法》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任務,是用刑罰同一切犯罪行爲做鬥爭,以保護國家安全,保衛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保護國有財產和勞動羣衆集體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的權利,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保護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

《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一條爲了保護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促進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體育等方面全面發展,把他們培養成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歐紀律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教師:請大家思考,這些法律條文的規定說明了我國法律有什麼作用?

學生:法律具有保護作用,是國家生活的保障。

教師:正是法律的規範作用使人們知道了怎麼做是對的,怎麼做是錯的,從而約束了舞迷夫婦的錯誤行爲,最終保護了小鄭的合法權益。可見,法律作爲一種特殊的行爲規範,它不但有規範人們行爲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還具有保護人們合法權益的作用。

  2、法律具有保護作用(板書)

活動六、集體智慧

教師:請同學們看教材第89頁中的圖畫,思考、討論並回答問題:

(1)小葉和小靜爲什麼能夠如願以償?

(2)如果沒有法律的相關規定,情況會如何?

(3)這主要體現了法律的一種什麼作用?

學生1:因爲我國有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和勞動法,所以小葉和小靜的合法權益纔可以得以實現。

學生2:如果沒有這方面的規定,他們二人的合法權益就無法得到保障,就會影響社會的穩定。

學生3:這體現了法律具有保護作用。

教師:通過剛纔同學們的討論回答,我們知道,解決糾紛和制裁犯罪需要通過法律,維護合法權益需要法律的支持。可見,我們的日常生活離不開法律,法律是國家生活的保障。因此,我們作爲21世紀的新一代青少年,要學習法律、維護法律的尊嚴和權威。其中,學法、用法、護法是我們應盡的責任;愛法是我們應取得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