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春天的教案合集5篇

幼兒園春天的教案合集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8W 次

作爲一名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教案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春天的教案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春天的教案合集5篇

幼兒園春天的教案 篇1

  活動建議

  桃樹開花

● 幼兒園或幼兒園周圍種有桃樹的,可開展此活動。

● 對桃樹的新芽進行觀察記錄。

① 引導幼兒觀察桃樹上剛長出的苞,發現其圓、尖的形狀差異。

② 猜測:“圓頭的苞長出什麼?尖頭的苞長出什麼?”鼓勵幼兒將結果畫下來直接掛在樹上(用透明膠加固,避免被雨淋溼),以激發幼兒觀察的興趣。

③ 每天觀察記錄苞的生長變化,對比、驗證自己的猜測。以問題:“是先長葉再開花還是先開花再長葉?”調動幼兒觀察的興趣。

④ 交流自己的猜想與苞生長結果的對比,獲得圓頭苞開花,尖頭苞長葉,桃樹是先開花再長葉等經驗。

⑤ 當桃樹的花苞開放時,教師利用散步時間與幼兒一起欣賞桃花盛開的景象,感受桃花的美。

⑥ 用同樣的方法,進行桃花開放後的生長猜測、觀察,瞭解從桃花到桃子的成長過程。

● 美工區:製作“桃花”,鼓勵幼兒用粘貼、繪畫、泥塑等多種方式表現桃花。

  春天裏的變化

● 在幼兒園裏找春天:看看幼兒園裏的人和植物,找找他(它)們有哪些變化?想想爲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

● 區域活動:

① 美工區:佈置“美麗的春天”,幼兒將收集到的材料進行加工表現春天的景象,並引導統計圖中紅色的物體有幾種?黃色、綠色……等的物體又有幾種,想一想春天可以用什麼顏色來代表。

② 語言區:春天的圖書,將廢舊圖書中的春天特徵的小圖片進行剪貼製作成春天的圖書,與同伴交流。

③ 小實驗:讓花蕾綻放在水中放一枝水仙花苞,看着它慢慢地綻放,成爲一朵花。往水中加入一些紅色食用色素,看看黃色的水仙花發生了什麼變化?

● 親子活動:

  找春天

① 在家裏、在上幼兒園的路上、在社區的公園裏尋找春天,感受春天的氣息。

② 與爸爸媽媽一起收集春天的資料,收集的方式爲:日常觀察、圖片、書籍、繪畫、VCD等。

● 談話----春天裏的問題。在吃點心前、飯後等進行談話,瞭解幼兒對春天的哪方面話題感興趣,以便有計劃地開展自然角的活動。

  小蝌蚪

● 欣賞故事《小蝌蚪找媽媽》前半部分,思考:小蝌蚪爲什麼找不到媽媽?小蝌蚪的媽媽到底是誰呢?引起幼兒餵養小蝌蚪的興趣。● 到附近的小池塘裏,用自制的捕捉網、小罐等,捕撈小蝌蚪。

● 餵養小蝌蚪

① 觀察小蝌蚪的外形特徵,猜測它長大後的樣子。

② 討論:小蝌蚪喜歡吃什麼?讓幼兒給小蝌蚪帶食物、餵養小蝌蚪,驗證自己的猜想,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小蝌蚪不斷生長變化的過程。

③ 在小蝌蚪長出前腿(後腿)時,教師可提供一個新的魚缸、小勺,讓幼兒把長前腿(後腿)的小蝌蚪分出來,感知小蝌蚪不斷減少、長出後腿的青蛙不斷增多。

繞口令《數青蛙》:當小蝌蚪的前後腿都長出來時,可以結合進行繞口令《數青蛙》,滲透倍數的關係。

⑤ 討論:小蝌蚪變成了什麼?它們應該生活在什麼地方?欣賞故事後半部分,並組織幼兒一起將青蛙送到它們適合的生活環境中。

⑥ 與其他班級飼養的小蝌蚪作比較,當發現它們的生長速度有快慢,與幼兒一起猜測、分析其原因,通過排除的方法,找出最可能的原因;然後創設條件,進行探究性飼養。

● 開展表演遊戲《小蝌蚪找媽媽》。

  小苗苗長高了

● 思考:種植種子需要哪些東西?與幼兒一起收集一些適合春天種植的種子,如:花生、小白菜、蘿蔔、土豆、蒜頭、姜、芹菜頭、綠豆、黃豆等。

● 製作測量尺

① 討論怎樣自制測量尺,製作測量尺要注意哪些問題(刻度的間隔要相等)等。

② 親子活動:自己設計一個測量尺,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尋找一些細小的竹條或木條、色紙邊角料、結構插塑等適合製作測量尺的材料,並動手試着做一個。

● 種植花生

① 教師觀察幼兒的種植情況,開始種植時,幼兒的積極性特別高,經常會出現澆水次數過多的現象,因此教師要特別關注幼兒如何給種子澆水,並提醒幼兒記錄澆水的次數。幫助幼兒發現水與植物生長的關係。

② 教師根據花生的生長過程,提出問題; 花生是怎麼長大的?我們怎麼都看不見花生呢?花生的花象什麼?看看花謝了,莖旁邊的子房柄會有什麼變化?鼓勵幼兒不斷圍繞着問題去觀察。

③量一量、比一比,看小苗苗長多高了,思考:怎樣記錄測量的結果?

④找一找:長在地底下的食物有哪些?(胡蘿蔔、馬鈴薯、甘薯、洋蔥、姜等)

● 區域活動:

① 剝花生

② 收集花生製品

③製作花生殼貼畫

● 小實驗

① 找找光在哪裏把一盆室內植物放在窗戶附近。觀察它是怎樣朝着光的方向生長的。把這株植物轉個方向,看看它又是如何轉回頭迎着光生長的。

② 給植物換換土壤先想一想,植物除了泥土,植物還可以生活在哪裏?然後挖三棵小草,把每一棵分別栽入放置有水晶土、沙、水等的塑料盆中,讓它們在其它同樣的條件下生長,觀察、比較它們生長變化。

蠶寶寶

● 飼養蠶寶寶

① 讓幼兒看看蠶卵,說說:它們是什麼樣的?猜猜它是誰的卵?

② 認識桑葉,找一找幼兒園、社區公園裏哪裏有桑樹。

③ 摘桑葉時,爲了安全,應由老師帶領幼兒一起去摘;在換桑葉時,只要讓幼兒把桑葉清潔後輕輕放下即可。注意:不要讓幼兒去抓蠶寶寶,避免幼兒用力過重,將蠶寶寶捏死。

④ 到星期五時,組織幼兒討論:明天是星期幾?小朋友們都回家了,蠶寶寶怎麼辦?並共同制定蠶寶寶在雙休日的去向、飲食安排。

⑤ 每當蠶寶寶有了明顯的變化時,可讓幼兒學習給蠶寶寶照一張相片。

● 領養蠶寶寶

① 如果班級的蠶寶寶比較多,可以邀請有條件拿到桑葉的幼兒將蠶寶寶帶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飼養。

② 當蠶寶寶長到一定階段時,可讓幼兒把家裏的蠶寶寶帶到幼兒園,比一比誰的蠶寶寶養的好,分享各自的經驗。

● 區域活動:

製作-----蠶寶寶生長圖讓幼兒將收集到的蠶寶寶生長照片進行排列,共同粘貼、製作一張蠶寶寶生長圖。 螞蟻

幼兒園春天的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培養幼兒細緻的觀察力。

2.提高有的表達能力。

3.能大膽的表述。

活動準備:春天的圖片;到戶外觀察春天等。

教學過程:

1.出示圖片引起幼兒興趣,請幼兒認真觀察,說說圖片上有什麼?

2.引導幼兒找春天的祕密,1)。先在室內找;2)。再到戶外找。並請幼兒把自己發現的祕密大膽說出來。教師把幼兒發現的祕密記錄下來。

3.開闊幼兒思路,引導幼兒和別人說的不一樣。

4.帶幼兒到戶外觀察。

5.記錄:尤尤:“毛毛蟲”掉下來,就要長出新葉子了。

逗豆:楊樹上的毛毛蟲掉下來了!

超超:我姥姥家那邊的桃花開了。

祉君:草娃娃長出“頭髮”啦!

懷瑾:我去公園看見有桃心的花開了。

宣宣:春天的天氣好,到外面玩高興。

妞妞:我種的小種子發芽了。

可可:燕子從南方飛回來了。

新宇:春天天上有小鳥在飛。

洋洋:小樹發芽了,要長出新葉子了。

格格:外面的.小草綠了。

6.把幼兒說的話貼到牆面上,也讓幼兒參與到牆面環境的佈置中來,有種成就感。

7.回家後,把自己發現春天的祕密告訴爸爸媽媽。和爸爸媽媽再找找春天還有什麼祕密。

教學反思:

通過這個活動,孩子更加喜歡觀察周圍的事物了。不僅能夠通過自己的觀察和探究發現植物的特點,而且可以使幼兒感受到自然界的奇妙和頑強的生命力,培養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植物的熱情、關愛與呵護植物的情感與能力,以及對勞動的熱愛。

幼兒園春天的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初步感知春天的基本特徵。

2、通過活動,提高幼兒的閱讀的興趣和能力。

活動準備:

故事PPT;春娃娃的信封一個;《春天的故事》的圖書人手一本。

活動流程:

一、出示春娃娃的信,引起興趣,師:"小朋友們,春天到了,春娃娃給我們送來了一個禮物,看看她爲我們準備了什麼禮物?"

師:(拿出一本圖書)"哦,原來春娃娃爲我們送來了圖書,看看裏面還有一個好聽的故事,你們想聽嗎?"

二、欣賞故事

1、聽故事,看PPT,初步瞭解故事內容:

2、再次聽錄音,讓幼兒帶着問題有目的地聽故事:

三、閱讀活動:發給幼兒人手一本圖書,幼兒邊按頁數有序地翻看圖書邊聽錄音故事學講,進一步加深對故事的理解。

四、經驗提升:根據最後一頁說說春天的禮物在都有哪些,引導幼兒根據畫面上的景物,用簡單的語言說一說。

幼兒園春天的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通過看看、聽聽,感知春天的色彩,感受春天的色彩美

技能目標: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春天顏色的感受

情感目標:培養幼兒熱愛大自然、熱愛春天的情感。

活動準備:準備“春天的顏色”教學課件PPT,在PPT上出示春天的花和樹等。準備一個花球。

活動過程:

1、老師播放“春天”的教學課件,引導幼兒仔細觀看課件,說出看到的景物及特徵。

老師:春天來了,讓我們一起看看課件,看看春天是什麼樣的?

老師:剛纔,你們在課件裏看見了什麼?(柳樹、桃花……)老師:柳樹(桃花……)是什麼顏色的?

2、老師引導幼兒把自己看到的事物特徵說出來,示範把幼兒看到的事物組合成一個完整的句子。如(我看到了桃花開出了粉色的花朵、柳樹長出了綠色的樹葉等)。

老師:小朋友們真能幹,那你們知道春天是什麼顏色的嗎?(春天是綠色的)爲什麼說春天是綠色的?(因爲,我看見了綠綠的柳樹)

小結:春天的顏色真多啊!有綠色的、有紅色的、有黃色的、有白色的、有黑色的……春天真美,老師愛春天,你們愛春天嗎?

3、遊戲老師引導幼兒玩遊戲,通過遊戲鞏固本節課所學的句型。

老師:你們也愛春天,那就讓我們和春天玩個遊戲吧!老師這裏有一朵小花球,我們按照順序傳,老師說停,傳到誰那裏誰就要說出春天的顏色。

結束活動:

遊戲活動進行一段時間後,老師引導幼兒結束活動(小朋友們今天的活動就到這裏了,相信大家現在都很喜歡春天了吧,我們回家後可以去外面看看春天的顏色,然後和爸爸媽媽還有朋友們分享一下)。

幼兒園春天的教案 篇5

設計思路:

春天是萬物復甦的季節,在大自然中,處處都表現出春天生機勃勃的景象,到處充滿着春天的祕密。《春天的電話》是一個有趣的童話故事,用小動物打電話的形式向幼兒報告了春天來臨的信息。故事結構簡單、語言重複,符合中班幼兒的認知特點,既能激發幼兒觀察春天變化的興趣,又能通過活動讓幼兒學會打電話,發展語言表達能力。

本次活動以小動物發現春天來了,給夥伴打電話的情景貫穿始終。FLASH、PPT的多媒體閱讀能很好地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讓幼兒更直觀地感受到春天的特徵。教學活動中多采用畫面展示法、設計情境法、親身體驗法。

本活動共有四個環節:

環節一以情境方式導入,激發幼兒傾聽故事的興趣。有趣的開頭,吸引幼兒的注意。

環節二藉助多媒體,讓幼兒初步瞭解故事裏的人物和事件。通過教師提問引導,讓幼兒知道有好消息要告訴好朋友。

環節三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學念動物的話。在學說對話的過程中可進一步感知春天的各種變化,也在討論中知道要互相關心好朋友的愛好。

環節四帶領幼兒一同尋找春天,感受在教室中不能體驗的內容,真正接近大自然,欣賞春的美景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瞭解春天來了的一些特徵學說動物對話。

2、體驗互相關心和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材料準備:

1、《春天的電話》flash、PPT。

2、小熊、小松鼠、小白免、小花蛇、小狐狸圖片各一個。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

1、師:冬天的時候,小黑熊在幹什麼呢?(冬眠)

2、師:可是,“轟隆隆”的一聲把小黑熊給吵醒了,我們一起來看看小黑熊發現了什麼。

二、欣賞故事、討論

1、教師播放flash,幼兒欣賞故事。

2、教師組織幼兒討論:

1)故事中有誰?(小熊、小松鼠、小白免、小花蛇、小狐狸)

2)他們爲什麼打電話?(告訴好朋友春天到了的消息)

3)你從哪些話裏可以聽出春天來了?

3、師:春天來了,他們想把好消息告訴好朋友,希望好朋友一起出來玩。那麼,我們再來聽聽,他們究竟是怎麼說的。

三、理解故事、學念動物的話

1、教師播放PPT,幼兒找找小動物出場的先後順序。

2、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學說動物的話,並說說打電話時爲什麼這麼說。

3、小結:原來,雪融化了、草綠了、冰融化了、蟲子出來了、花開了,這些都告訴了大家“春天來了”。

四、尋找春天

教師:剛纔我們聽了故事《春天的電話》,故事中說了很多春天的變化,現在我們一起到大自然中去找找春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