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熱門】幼兒園教案範文集合八篇

【熱門】幼兒園教案範文集合八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6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着重要的地位。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教案8篇,歡迎大家分享。

【熱門】幼兒園教案範文集合八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歌曲《拉拉鉤》是一首2/4拍的曲子,歌曲活潑富有童趣,結構簡單,平整,音域比較窄,生動地描寫了兩個小朋友之間因發生了矛盾,從生氣到和好又高興起來的表情和動作。這首歌曲運用了切分音和休止符的節奏來表現生氣與高興的情緒。對於現在獨生子女家庭來說,個個在家備受寵愛,處處以自我爲中心,容易發生爭執吵架等生氣不友好的表現。《拉拉勾》是幼兒身邊的經驗感受,通過這首歌曲的教學對幼兒進行教育,以歌曲的思想情感影響和感染幼兒,使其形成活潑開朗、積極向上的個性,使幼兒身心健康成長。

二、教學目標:

1、感受和表現歌曲中人物情緒的變化,在音樂活動中享受快樂體驗。

2、引導幼兒用自然的聲音有感情的演唱,發展音樂記憶力、表現力,培養幼兒寬於待人、與同伴友好相處的良好性格。

3、引導啓發幼兒能根據歌詞內容,通過簡單的表演動作理解歌曲。

三、重點

理解歌曲內容初步學會演唱,唱好切分音、休止符。

四、難點

運用表情、動作與同伴交流表現歌曲。

五、教學準備

《拉拉勾》音樂課件

六、教學方法

整體教唱法、情緒感染法和節奏朗誦法。交替使用、相互補充,使教學活動動靜交替。

七、教學程序

1、發聲練習,讓幼兒熟悉切分音和休止符。

2、欣賞歌曲、情感體驗:播放課件,幼兒看完形象生動的課件後,對歌曲內容有了初步的瞭解,提問:“這兩個小朋友怎麼了?他們之間發生了什麼事呢?你怎麼看出他們生氣了?那麼他們後來怎樣了呢?和好了嗎?你是怎麼看出來他們和好了?”

3、教師邊表演邊範唱,引起幼兒傾聽的慾望,給幼兒一個完整的印象。

4、節奏朗誦歌詞,首先請幼兒通過自己探索學習切分音和休止符的節奏。教師用形象的比喻引導幼兒學會切分音和休止符。然後在根據歌詞內容運用語言節奏朗誦歌詞。

5、整體跟唱,分別採用集體無伴奏跟唱、根據歌曲情緒分前後兩部分表演唱和分組表演唱的形式。

6、運用簡單動作表演唱,請幼兒自由選擇夥伴兩兩一組嘗試爲歌曲配上簡單的動作,教師對幼兒進行個別指導,把生氣和高興的表情表現出來。重點創編動作:生氣、不理睬、翹嘴巴。

7、再請幾組動作表現好的幼兒進行示範性的表演。

8、活動結束,討論:“和小朋友怎樣才能做到每天都是高高興興的呢?”“團結友愛。”除了拉拉鉤能使兩個好朋友和好外,還有什麼辦法可讓兩個和好?孩子們自由的討論並能將想到的答案用到歌詞中。如:你伸出雙臂我伸出雙臂抱一抱我們又做好朋友。通過創編歌曲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能力和創作能力。

大家一起玩音樂遊戲“找朋友”,在歡快的氣氛中結束本次活動。

八、教學反思

唱歌教學要求幼兒掌握一定的唱歌技能,通過唱歌教學對幼兒進行教育,以歌曲的思想情感影響和感染幼兒,使其形成活潑開朗、積極向上的個性,使幼兒身心健康的成長的要求。通過第一遍欣賞課件,調動幼兒參與的積極性,鼓勵幼兒大膽表述,培養幼兒的發散性思維。第二遍欣賞引導幼兒用動作表情表現出對歌曲情緒的體驗,爲難點的突破做好了充分的鋪墊。整個教學活動要幼兒從頭到尾整首學唱,一遍一遍的重複是不符合綱要精神的,因此,我設計了多種形式,比如無伴奏整體教唱,因爲幼兒跟人聲學唱比跟樂器學唱容易些,在沒有伴奏的情況下幼兒更能聽清歌詞、曲調的特點。另外還運用了分組表演唱、個別和集體的對唱等形式。再針對較難掌握的地方進行分句教唱。這樣不會使幼兒感到乏味和疲勞。最後在嘗試創編歌詞的過程中幼兒表現得非常大膽、自由、認真。使每個幼兒都能全身心投入到活動中去,增強幼兒的自信心,激發了幼兒創造的慾望,同時教師讓幼兒把創編的歌詞填入熟悉的旋律中又大膽又很有創意,使幼兒的興趣達到了高潮。歌聲齊氣又響亮,是孩子們對自己創編結果的肯定,也是孩子們有自信的一種表現。

幼兒園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知道考試的內容以及爲什麼特殊。

3、懂的小白兔被錄取的原因是因爲他以行動證明了自己是真正的小小衛生員

4、培養學生關注周圍環境,維護公共衛生的意識。

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讀課文。

2、理解特殊的真正含義。

教學難點:

1、理解小白兔當選的真正原因。

2、懂得保護環境,維護公共衛生。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動物頭飾。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出示4個小動物)動物電視臺要招聘一名主持人,看到這個通知後,小熊、小猴,小狐狸,還有小白兔都準備來參加這次考試。那麼,小朋友,你們能說說平時你們是怎麼考試的嗎?

考試的形式可不止這些,今天我們要去看一場不一樣的考試。(出示課題)

 二、學習課文:

  1、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想一想: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件什麼事?

電視臺招聘小小衛生員的節目主持人,小熊,小猴,小狐狸還有小白兔都參加了考試,最後小白兔被錄取了。

如果你是電視臺的臺長,你覺得什麼樣的人能當小小衛生員呢?

愛乾淨、講衛生

2、小動物爲了參加考試,把自己精心打扮了一番,請你找出課文中描寫他們樣子的句子,並用勾出

小熊圍上潔淨的圍巾來了。小猴戴上心愛的白手套來了。小狐狸穿着漂亮的紅皮鞋來了。

小白兔也穿上新衣服,趕來了。

你看他們穿的這麼幹淨漂亮,心裏會怎麼想呢?

你們說的真好,那你們讀一讀這四句話,看看誰讀的好?

(分組讀)看來,他們都是講衛生,愛乾淨的孩子,可是,臺長爲什麼只錄取了小白兔呢?讓我們帶着問題一起學習3-6段。

 3、四人小組學習:

⑴四人小組同學先一起讀一讀3-6段。

⑵再討論:當小熊、小猴、小狐狸看見果皮時,心裏是怎麼想的,又是怎麼做的?小白兔看見後又是怎麼做的,請你用~~~勾出。

 4、彙報:

⑴第一個來到電視臺門前的是小熊,小熊看見果皮,他想了什麼?

這不關我的事

小熊看見果皮時他還會想什麼?

⑵果皮依然躺在地上,第二個看見果皮的是小猴子,他又是怎麼想的?怎麼做的?

別弄髒了我心愛的白手套

手髒了可以洗呀,那麼他怕的是什麼?指名讀這句

⑶小熊,小猴子都沒理會這個果皮,那麼小狐狸撿了嗎?男同學讀5段。小狐狸怎麼做的?

別弄髒我的紅皮鞋

⑷就在這個時候,小白兔來,當他看見地上有一塊果皮時,他怎麼做的?

全班齊讀6段。

5、同學們,小熊,小猴,小狐狸他們都是來電視臺應聘小小衛生員的,但他們見到果皮爲什麼都沒去撿呢?

怕弄髒了自己

小白兔也是來應聘的,她也是穿着乾淨的新衣服來的,難道他就不怕把自己的衣服弄髒嗎?

想一想,小白兔看見果皮時他會說些什麼?想什麼?請你一邊看圖一邊對你的同桌說一說。

(學生自由發言)

6、你們說的都很好,可是究竟誰能當小小衛生員的主持人,還得請我們的熊貓臺長來宣佈。請孩子齊讀7段,想一想你從這一段知道了什麼?

7、當他們還在想考試怎麼還不開始的時候,其實考試已經結束了。這時,臺長向大家宣佈,誰被錄取了?小白兔動物們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門口的果皮就是考題。

三、擴展

那麼,小朋友們,你們明白熊貓臺長爲什麼要錄取小白兔嗎?請你用因爲。。。所以。。。這個的句式說一說。

其實,我們的小猴,小熊,小狐狸並不是不講衛生,不愛乾淨,但他們只關心自己的形象是否衛生漂亮,而忽視了作爲一個主持人的最重要的條件:關注周圍的環境,用實際行動維護公共衛生。也正是因爲小白兔用他的行動去維護了公共衛生,所以,她才當選了這個小小衛生員的主持人,(貼圖)我們也相信他一定能在動物電視臺裏主持好這個節目!

我想,現在同學們一定能把課文讀的不僅流利,而且也有感情,對嗎?讓老師聽一聽,你們美妙的朗讀,好嗎?

四、實踐領悟

今天我在教室的前面也扔了一個喝完了的牛奶袋子,同學們因爲各種原因,都沒撿起這個袋子,而()同學卻撿了起來,因此,老師決定把這個小小衛生員的稱號也送給他!

 五、同學們,今後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一定也會遇到很多這樣特殊的考試,相信通過今天的學習,老師相信你們一定能經受的起考驗!

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六月一日是全世界小朋友的節日。

2.藉助日曆進行順數,知道活動當天距離"六一"兒童節的天數。

活動準備:

1.幼兒歡慶"六一"和成人贈送禮物的實況錄像和掛圖。

2.幼兒用書第三冊第28頁。

活動過程:

1.生活經驗回顧。

播放去年小朋友歡慶"六一"、成人贈送禮物的實況錄像或出示自制掛圖,讓幼兒說一說自己"六一"兒童節最高興的事情或印象最深刻的事。

2.瞭解"六一"兒童節的來歷。

(1)請幼兒說一說自己對"六一"兒童節來歷的認識。

(2)教師簡單介紹"六一"兒童節的來歷。

3.認識日曆,瞭解距離"六一"的天數。

(1)請幼兒閱讀幼兒用書第三冊第28頁,讓幼兒找到6月1日所在位置,並做上記號。

(2)請幼兒找到當天的日期,並在日曆上做上標記。

(3)請幼兒數一數,從今天到6月1日還有多少天,並讓幼兒知道每過一天,就距離"六一"兒童節近一天。可以每天在日曆上劃去一天,當劃到6月1日時,就到了"六一"兒童節。

活動延伸:

創設不同的"六一"倒計時展板,引導幼兒關注自己的節日,計劃、安排自己的活動。

幼兒園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感受故事中房子的趣味。

2、喜歡並嘗試創編故事結尾,並樂意和同伴一起學編。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言,並積極思考,體驗文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過程:

1、 引起興趣,拿出字卡“房子”。你見過房子嗎?見過怎麼樣的房子?

2、 (出示圖片“熊哥哥”)這是我的朋友熊哥哥,它在樹林裏發現了一幢有趣的房子,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3、 理解故事 出示背景圖片講述邊提問:小房子的香味可能是什麼?熊哥哥爲什麼不逃?(應該逃嗎?爲什麼?)熊哥哥自己很喜歡吃蜂蜜,爲什麼還要吧蜂蜜塗在牆上呢?熊哥哥發現的房子和我們平常看到的房子一樣嗎?講述故事,並出示圖片“熊弟弟”,提問:熊弟弟會去樹林嗎?爲什麼?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呢?

4、 遷移續編。可以出示圖片讓幼兒給房子塗上有香味的東西。“想想還有誰會到小房子這兒來,來了以後又會發生什麼事呢?幼兒續編故事,並給故事起名字

教學反思:

《果醬小房子》生動地講述了一個故事。故事中所述之事是幼兒能夠理解和接受的。熊哥哥、房子,這兩種事物都是幼兒非常熟悉和喜愛的。敘述過程中情節的發展符合幼兒的智力發展,符合中班幼兒語言獲得的水準。 活動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思維。調動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今後還會通過不斷的努力,更好的爲幼兒奉獻更爲精彩的活動。

幼兒園教案 篇5

  繞口令教案設計:狗和猴

活動目標:

1、在看看說說的活動中理解繞口令所表述的內容,能初步學念繞口令“狗和猴”,進一步激發幼兒對繞口令的興趣;

2、懂得同伴間要相互謙讓。

活動準備:

課件製作、手指偶(狗和猴)、圓舞板等。

重點難點:

初步學念繞口令,分清字音“狗”“猴”“頭”。

活動過程:

一、看看說說,理解內容

1、引發話題: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小小的故事,我們一起來看看故事裏有誰?發生了一件什麼事?

2、播放課件,幼兒觀看、想象

3、幼兒交流:

(1)故事裏有誰?

(2)狗和猴之間發生了什麼事呢?

4、小結:原來狗和猴都想讓對方先過橋,他們互相謙讓,真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二、感知體驗

1、欣賞繞口令

(1)說繞口令的時候我們要注意些什麼呢?

(2)老師說繞口令

(3)你聽到了什麼?

2、老師戴上指偶,再次繞口令

2、在紙偶的提示下幼兒學念,幫助幼兒糾正字音

3、幼兒戴上紙偶練習繞口令

三、演演練練,快樂體驗

1、幼兒表演(自主選擇紙偶表演或圓舞板)

藉助於圓舞板打出節奏,引導幼兒逐步加快速度。

2、結伴練習

  繞口令教案設計:狼和羊

活動目標

一、在看看,講講,動手操作過程中,激發幼兒學習繞口令的興趣

二、初步學會繞口令

三、鍛鍊口齒的靈活性

教學重點、難點

難點:有的幼兒發音不準確 對圖示不太熟悉

重點:讓幼兒學習繞口令

教學過程

一、老師給幼兒觀看圖片,讓幼兒觀察有哪些圖片。幼兒討論並說出圖片的意思。

二、出示繞口令題目圖片(羊和狼圖片)讓幼兒觀察,自己說出題目。並告訴幼兒今天的題目是羊和狼。

三、出示第一句繞口令圖示(向上的箭頭,字卡,羊的圖片)

----------先讓幼兒嘗試自己看圖組織語言,老師指導說出意思。(上面一頭狼)

四、出示第二句繞口令圖示。(字卡,槍的圖片)讓幼兒自己看圖組織語言(中間一把槍)

五、用同樣的方法出示剩下的句子圖示。 (下面兩隻狼,老狼想吃羊,槍打了狼)

六、讓幼兒看着圖示,連起來讀一遍繞口令。

七、幼兒分組練習繞口令(時間爲2分鐘)

八、幼兒分組比賽。看圖示加深對繞口令的印象。並指導幼兒可適當加快速度。

九、在動手操作中學習仿編動作

延伸活動:表演區進行繞口令比賽

  繞口令教案設計:瓜兒大

活動目標

1.練習繞口令,練習發準易混淆的字音“關”,“誇”瓜“,感知繞口令的韻味。

2.通過看圖文以及輪流接唸的方式學習繞口令。

3.樂意參與遊戲活動。

活動準備

1.圖片:冬瓜、西瓜若干。

2.文字標記:西關隊、東關隊、誇、關、瓜各若干。

活動重難點

1.活動重點:學習繞口令,感知繞口令的韻味。

2.活動難點:發音易混淆的字音。

活動過程

1.遊戲導入

交代規則:老師把“關”字說給一排的第一人聽,一直往下傳,傳到最後一個人時大聲念出,若唸對那全體幼兒就跟着練習發“關”字的音。

2.學習繞口令

(1)教師朗誦繞口令。

(2)繞口令講了什麼?

(3)教師帶領幼兒朗誦繞口令1——2遍。

3.繞口令遊戲

(1)分組開展遊戲。

將小朋友分成“東關隊”“西關隊”兩隊,採用輪流念繞口令的方法,進行遊戲活動。

(2)教師和幼兒扮演角色,輪流接說繞口龍,使幼兒進一步瞭解遊戲規則。

教師:西關隊種冬瓜

幼兒:東關隊種西瓜

教師:西關隊誇東關隊的西瓜大

幼兒:東關隊誇西關隊的冬瓜大

(3)分組一對一開展遊戲

分別請兩隊的幼兒,一對對地輪流接說繞口令。教師和其他幼兒評判,教師分別在黑板上添畫冬瓜和西瓜。

教師帶領幼兒數一數“東關隊”的西瓜和“西關隊”的冬瓜對“的冬瓜數量,評出勝利者,並給予掌聲獎勵。

交換生產隊,遊戲重新進行。

幼兒園教案 篇6

材料及工具:

彩筆、硬紙板、用完的圓珠筆芯、棉線、透明膠、剪刀。

製作方法:

1.先在硬紙板上畫一隻小烏龜,然後將它剪下來備用。

2.剪兩段長2釐米的圓珠筆芯,並將這兩段筆芯呈八字形用透明膠粘在烏龜腹部。

3.將棉線穿過圓珠筆芯(圖一)。

玩法:

將兩段筆芯之間的棉線套在固定的圖釘上,用左右手交替拉,小烏龜就會慢慢地向前爬(圖二)。

幼兒園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教幼兒能排除物體顏色和大小的影響,能真確的按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等不同形狀進行分類。

2:複習5以內數數。

3: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想像力的發展。

4: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5:進一步提高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幼兒很容易受圖形大小、顏色的.影響

活動準備:

給每個幼兒準備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塑料片各5個,每種圖形的顏色要不同。其中2個大的,3個小的。

活動過程:

1:觀察

老師在課前發給每個幼兒四種形狀塑料片各5個,上課時讓幼兒先擺弄和觀察,說說自己的塑料片都有些什麼形狀。

2:引導幼兒按形狀分類

先讓幼兒把圓形找出來把他們放在一起。

在依次把正方形、三角形、長方形分別找出來各放一堆。

老師進行檢查對分類有錯的孩子給予啓發幫助。

3:引導幼兒數數

先讓幼兒數一數把塑料片都分成了幾堆。

再讓幼兒數一數每種塑料片各有幾個。

最後讓幼兒數一數每種塑料片各有幾個大的,有幾個小的。

4:拼擺遊戲

讓幼兒拿出一個長方形、一個正方形、一個三角形和兩個圓形任意擺出一種東西來(如可以拼成一輛汽車)。老師巡視,對拼擺的好的幼兒給予表揚。讓幼兒說一說是用那些形狀的塑料邊擺的,一共用了幾個。再把擺的好的粘貼在黑板上讓孩子說提說擺的是什麼叫什麼名字,可以用來幹什麼。

5:小結

對認真學習的幼兒和有進步的幼兒進行表揚。

6: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數學是與生活緊密聯繫的,幼兒通過數學的學習可以去解決日常生活和遊戲中的一些簡單問題,同時它又具有邏輯性和嚴謹性,我們要注重幼兒動手動腦能力的培養,手腦結合,才能讓他們更易理解和接受。

幼兒園教案 篇8

教案目標:

1、感受人與人的不同,知道自己是獨一無二的。

2、敢於大膽的在別人面前表現自己,會自己動腦筋。

3、對自己的與衆不同感到驕傲,樂意觀察和發現周圍生活中的人和事。

教案過程:

1、每個人的名字不同。老師用點名的方法告訴幼兒原來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名字,引導幼兒思考如果每個人的名字一樣會怎樣?

2、每個人的聲音不同。教師帶領幼兒玩遊戲“請你猜猜我是誰”,讓幼兒憑聲音判斷出同伴,並思考爲什麼能夠猜得到?有沒有人的聲音和自己一樣?

3、人都有不同的喜好。老師分別請幾位小朋友用自己最好聽的聲音唱一首歌曲給大家欣賞。唱完後教師分別問:“你爲什麼要唱這首歌?”除了喜歡唱不同的歌以外,你們還喜歡幹什麼?請幼兒說說自己最喜歡的事或物。教師對幼兒個人喜好表示激勵與讚賞。請幼兒說說自己最喜歡自己身體的哪個部位?

4、每個人有不同的想法。鼓勵幼兒用自己喜歡的身體部位作動作,當一位幼兒作動作時,啓發引導其他幼兒用該部位作不同的動作。教師設疑請幼兒思考並實踐。師:“我們的身體各部分可以做很多動作,現在,請你們做一個動作使身體移動。”(幼兒迅即走或跑)教師深入提出問題:“如果不用小腳,可以用其他部位代替腳移動身體嗎?”教師啓發幼兒多角度思考:“大家試試看,還可以用什麼部位移動身體,比比誰的辦法多。”教師觀察、啓發、引導輔助,發現不同的方法時以語言點撥、肢體動作、表情鼓勵幼兒,爲他的獨特想法感到高興。請個別幼兒示範有代表性的腳不沾地移動身體的動作,集體練習,享受合作學習的愉快。如手膝着地挪動、手膝爬、同伴扶助、“牛耕田”(兩人合作)、攀沿繩、橫躺滾、葡匐前進、翻跟頭等。讓幼兒感受每個人有自己不同的想法。

5、請幼兒說說人還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師:“我們知道,人有不一樣的名字、不一樣的聲、不一樣的喜好、不一樣的想法,你們說說還有哪些地方不一樣?”

幼兒回答:“穿戴不同、外貌長相不同、體重不同、身高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不同的家庭、體質不同”等等。

通過這節課幼兒認識到自己是多麼的與衆不同,培養了幼兒的觀察能力,鍛鍊了幼兒敢於在別人面前表達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