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熱門】幼兒園優秀教案合集八篇

【熱門】幼兒園優秀教案合集八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5W 次

作爲一名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優秀教案9篇,歡迎大家分享。

【熱門】幼兒園優秀教案合集八篇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1

一、設計思路:

樹是兒童生活中熟知的事物,本課以此爲題材,對兒童進行初步的立體造型練習。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創設“爲小鳥建新家”的生動情境導入新課,並以此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引發學生的好奇心與豐富的情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創作慾望。學生在生動有趣、輕鬆快樂的氛圍中,充分體驗美術創作活動的樂趣與成功感。學生不僅學會了用廢棄物品做“小樹”的方法,而且培養了他們愛護樹木、愛護大自然,以及創造美好生活的願望與能力。

二、教學目標:

1、利用廢棄材料(舊掛曆紙、捲筒紙芯、礦泉水瓶等)製作立體的樹。

2、瞭解樹的基本結構,以及幾種常見樹的外形特點。

3、激發學生愛護樹木、愛護環境的美好情感。

三、教學重難點: 指導學生利用廢棄物品製作各種立體造型的小樹。

四、課前準備:

學生: 1 、觀察各種樹的外形特點。

2 、收集生活中的廢棄物品(舊掛曆紙、捲筒紙芯、礦泉水瓶等)。

3 、剪刀、雙面膠、竹籤。

4 、用紙袋裝好的“小鳥”(課前發給學生,每人一隻,評價時用。)

教師: 1 、多媒體課件

2 、廢棄物品(舊掛曆紙、捲筒紙芯、礦泉水瓶等)。

3 、製作好的示範作品(不同立體造型的“小樹”)

4 、用泡沫塑料製作的場景(展示作品用)

5 、竹籤、剪刀、雙面膠

五、座位設計: 六人一小組,共六組。

六、教學時間: 一課時( 40 分鐘)

七、教學過程:

情境導入

1 、師:小朋友,老師要帶你們去一個地方,請看,(伴隨優美的音樂,展示課件。)在一片美麗的小樹林裏,住着許多快樂的小鳥……

2 、課件演示動畫:一片美麗的小樹林,許多小鳥在林間飛舞、歌唱……(鏡頭推近,特寫:一棵大樹上有一個鳥窩,裏面住着鳥媽媽和三隻小鳥。)鳥媽媽對小鳥們說:“孩子們,你們都已經長大了,該有自己的家了!”小鳥們聽了說:“媽媽,我們要建自己的新家,一定要找一個比這裏還要美的地方。”

3 、師:小朋友,你們都聽見了嗎?你們願意讓這些可愛的小鳥到我們這兒來建新家嗎?

4 、師:咦!我們這不是有一大片空地嗎,(走到課前準備好的場景前)哎呀!怎麼是這個樣子,到處是人們扔掉的廢品,一棵小樹也沒有,小鳥會來嗎?我們該怎麼辦呢?(種樹)

5 、師:對,我們要種樹,把這片荒地變成一片小樹林,小朋友,那你們準備種些什麼樹呢?它們長得什麼樣子?先在小組裏跟小夥伴們說一說。

6 、學生在小組裏進行交流。

7 、師:誰來說給大家聽。

8 、請幾位學生說說自己想種什麼樹?它們都長得什麼樣子?並用肢體語言學一學。

9 、根據學生的回答,利用課件逐個展示出各種造型的樹。

製作小樹

1 、(指着場景上的廢棄物品)師:小朋友,讓我們來想想,這些廢棄物品能變成一棵棵小樹嗎?

2 、師:(舉起一個礦泉水瓶)這個能變成小樹的什麼?(樹幹)

3 、師:有了樹幹,小樹還缺什麼?(樹枝、樹葉)

4 、師:樹幹上部的樹枝和樹葉叫做樹寇,我們用什麼來做樹寇呢?(拿起一張掛歷紙)這個行嗎?讓我們來試一試。

5 、把掛曆紙剪成條狀,用雙面膠貼在“樹幹”上。

6 、(舉起做好的“小樹”)師:瞧,在小朋友的指導下,一棵小樹就做好了!老師這兒還有幾棵小樹,讓我們來看看,它們是用什麼做的。

7 、出示用不同的廢棄材料製作的幾種造型各異的小樹,讓學生欣賞、觀察。(教師可做提示)

8 、師:現在,老師把這幾棵小樹種好,(把做好的幾棵小樹用竹籤固定在場景上,讓學生觀察“種”小樹的方法。)

9 、師:小朋友,你們願意用身邊的這些廢棄物品(指着每個小組的桌上準備好的一袋廢棄物品)變各種各樣的小樹,在這塊空地上爲小鳥們種上嗎?

10 、師:小朋友,現在我們來齊動手,讓小樹快快長起來吧!(課件出示課題-“小樹快快長”)

11 、伴隨着“小松樹”的伴奏音樂,師生同共製作小樹。(鼓勵學生製作出與老師做的不一樣的“樹”。)

組織評價

1 、(課件播放鳥鳴聲)師:小朋友聽見了什麼聲音?小鳥們快飛到我們這兒來了!小朋友,趕緊把你們的小樹種好,合成一片大樹林,讓更多的小鳥到我們這來建新家!

2 、師:看,小鳥來了!讓他們看看我們種的這片樹林。

3 、課件展示動畫:許多小鳥在空中飛,突然,他們睜大了眼睛說:“哇!這片樹林太美了!我們就到這兒安家吧!”,小鳥們伴隨着歡快的音樂,高興地在空中跳起了舞。

4 、師:看,鳥兒們高興得跳起了舞,小朋友,讓我們一起來分享鳥兒們的快樂,也跳起來吧!

5 、師生共舞

6 、(樂聲止)師:好,現在請小朋友打開老師課前發給你們的小紙袋,看看裏面有什麼?(小鳥)假如你是一隻可愛的小鳥,你想在哪棵小樹上安家(手指師生共建的“樹林”),就把小鳥貼在這棵小樹上。

7 、學生把“小鳥”貼到自己喜歡的小樹上。

8 、請學生說一說:你爲什麼選這棵小樹?它哪裏漂亮?

9 、教師對有特色的小樹給予表揚,對沒有小鳥的小樹給予鼓勵。

總結

1、師:小朋友真棒!你們用自己的巧手,變廢品爲寶貝,這“寶貝”就是這一棵棵小樹。樹不僅是小鳥的家,而且可以美化環境,這片草地現在不是變得更美了嗎?小朋友,那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小樹呢?(愛護樹木)

2、師:愛護樹木,不但是愛護了小鳥的家,更是愛護了我們自己的家,小朋友,你們說對嗎?!

3、師:現在正是春天,樹木抽出了嫩嫩的枝,長出了綠綠的葉,小朋友,讓我們象小鳥一樣,飛到校園裏,飛到大自然中去看看它們吧!

4、老師帶着學生“飛”出了教室…… (南昌市羊子巷小學 郭晨茹 )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理解小狸貓與小白兔的不同做法,嘗試用完整的語言講述畫面內容。

2、學習兒歌,知道應如何尊敬長輩,要時時注意別人的感受。

3、通過傾聽、猜測、討論、加深對故事內容及《弟子規》---出則弟的理解。

活動準備:

1、故事動畫《小狸貓和小白兔》。

2、小白兔和小狸貓筷子偶。

活動過程:

一、 教師出示小狸貓和小白兔的筷子偶,引發幼兒對故事情節的猜測。

師:小朋友們,你們看!今天我們班來了2位小客人,是誰呀?(小狸貓和小白兔),你們想聽聽這2位小客人的故事嗎?

二、 播放動畫

1、 教師播放動畫故事《小狸貓和小白兔》,從開頭播放到:“快走吧,找個安靜的地方住”。

2、 故事中你看到了誰呢?小狸貓做了什麼事情呢?

3、 它的做法對嗎?爲什麼?

4、 小結:小狸貓的這種做法是不對的,我們在長輩面前講話,聲音要柔和適中,聲音太大的話,長輩心裏一定會覺得很難受、不舒服。所以連小蒼蠅也不願意住在小狸貓的家裏。

5、 請幼兒猜猜:小蒼蠅會飛到誰的家裏去?

三、 師生共同欣賞故事的前半部分。

1、 教師繼續播放故事,從:“這裏是小白兔家”播放到“小白兔真安靜,我們就在這裏安家吧!”

2、 提問:小白兔是如何跟長輩說話的?請你也來學一學好嗎?

3、 小狸貓和小白兔你更喜歡誰呢?爲什麼?

4、 播放動畫故事從“爸爸,爸爸,爸爸”播放到“嘿嘿,好玩唄”。當播放到小狸貓爸爸的時候,設置懸念,鼓勵幼兒大膽想像並說說。

四、 欣賞故事後半部分。

1、 播放動畫從“小白兔,你爺爺會去咱們班過端午節”到故事的結尾。

2、 提問:小狸貓和小白兔看見爺爺在寫字的時候,它們是怎麼做的呢?

3、 爺爺寫字的時候,小狸貓說了什麼?你覺得這樣說好嗎?小兔子又是怎麼說的呢?

4、 爺爺拿來2張凳子的時候,小狸貓和小白兔是怎麼表現的呢?你更喜歡誰?請你也來學一學。(幼兒學習動畫上小兔子的做法)

5、 重點引導幼兒對比小狸貓和小白兔的行爲做法,知道我們要向小兔子學習。

五、 學習兒歌《乖寶寶》

1、 小狸貓和小白兔一起去爺爺家,小狸貓最後明白了什麼呢?你也能向小狸貓一樣將過去對長輩的一些壞行爲改掉嗎?(幼兒回答)

2、老師把小狸貓明白的道理編成了一首兒歌,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吧!

乖寶寶

長輩面前別亂鬧,

聲音輕,動作小,

規規矩矩懂禮貌,

纔是可愛的乖寶寶。

六、 總結。

小朋友,你知道怎麼樣做纔是尊敬長輩嗎?(對啦,要向小白兔那樣,和長輩在一起,要讓長輩先坐下,和長輩說話,聲音要柔和清楚,做個有規矩,懂禮貌的好孩子。)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喜歡小動物是孩子的天性,在日常活動中,當談到他們喜歡什麼樣的小動物時,我發現大多數幼兒對小兔子情有獨鍾,他們會情不自禁的學小兔跳,還邊說兒歌邊做動作。爲了滿足幼兒對小動物的好奇心,增強對各種小動物的瞭解,我們通過體育活動,藉助情境模擬化的教學模式,發展幼兒雙腳併攏向前跳的協調能力,同時學習將相同顏色的兩種物體進行匹配,並且讓幼兒體驗與同伴一起遊戲、一起勞動的快樂。

目標預設:

1、練習雙腳併攏向前跳。

2、通過送蘑菇的遊戲,體驗勞動帶來的快樂。

準備:

材料:紅、黃、綠三種顏色的蘑菇,蘿蔔、青菜、黃豆等,紅、黃、綠小兔房子3間,兔子頭飾,事先佈置好場地:動物菜園

活動重點:

教師採用自己示範及部分幼兒示範的方式,指導幼兒練習雙腳併攏向前跳活動難點:幼兒練習雙腳併攏向前跳,將相同顏色的兩種物體進行匹配設計理念:

1、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興趣愛好,並綜合幼兒喜愛的共同點設計本節活動。

2、運用情境模擬及遊戲的教學模式,活動中多請幼兒示範,體現以幼兒爲主體,活動的強密度有層次性,符合小班幼兒的體育活動要求。

3、在體育遊戲中滲透數學活動,通過送蘑菇的遊戲,鞏固幼兒對紅、黃、綠三種顏色的認識,學習將相同顏色的兩種物體進行匹配。

4、通過採蘑菇、送蘑菇,讓幼兒學習勞動,運用遊戲的方式,讓幼兒體驗勞動獲得成功而帶來的快樂。

活動過程:

一、室內活動幼兒與教師戴上小兔頭飾,分別扮演兔寶寶和兔媽媽。教師創設語言情境:這幾天天氣越來越冷了,有可能還要下雪,家裏吃的東西不多了,我們要多找點吃的東西回來好過冬天,你們和媽媽一起去找吃的好嗎?教師帶領幼兒到室外活動。

(分析:通過創設語言情境,角色扮演,激發幼兒採蘑菇的慾望以及參加活動的積極性。)

二、熱身活動"外面好冷啊,我們先來運動一下,身體暖和了就有力氣找到更多的食物了。"引導幼兒做伸手、踢腿、跳等動作,活動身體。

1、場景,自由探索"那邊有一大片菜園,裏面有許多我們喜歡吃的蘑菇,我們去採蘑菇好嗎?""用什麼辦法採到蘑菇呢?"幼兒自由探索嘗試跳着採蘑菇,並跳着回來。

(分析:運用小兔過冬的引,激起幼兒採蘑菇的願望,並讓幼兒自由探索採蘑菇的方法,充分體現以幼兒爲主體,爲幼兒的探索和發現了機會。)

2、重點指導,練習難點請個別幼兒示範採蘑菇,教師講解(這個兔寶寶真能幹,瞧他雙腳併攏,用力向前跳,採到蘑菇又跳回來,我們也來學一學吧!練好了本領就能採到更多的蘑菇了)幼兒再次練習雙腳併攏向前跳,鼓勵其他幼兒跟學。

(分析:請個別幼兒示範,激發其他幼兒學習小兔正確採蘑菇的方法,通過幼兒與同伴之間的相互學習,體現生生互動。)

三、送蘑菇回家"採了這麼多的蘑菇,我們把它送回家好嗎?"

1、引導幼兒把蘑菇送到相應顏色的房子裏。

2、教師和幼兒一起檢查是否送錯,並糾正。

(分析:通過送蘑菇遊戲,鞏固幼兒對紅、黃、綠三中顏色的認識,學習將相同顏色的兩中物體進行匹配。)

四、再次找食物,強化鞏固"那邊還有許多我們愛吃的蘿蔔、青菜、黃豆,我們把它們一起採回家,這樣天氣再冷,我們也不怕了!"幼兒雙腳併攏向前跳,鼓勵幼兒跳的快,跳的遠。

(分析:引導幼兒再次找食物,讓幼兒進一步鞏固雙腳併攏向前那跳,增強遊戲的活動強度和密度。)

五、放鬆身體,結束遊戲"採了這麼多的好吃的,兔寶寶們都累壞了,我們相互按摩一下吧!"引導幼兒相互捶捶腿,敲敲背,放鬆身體。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會選擇相同顏色的麪糰,運用搓、捏的方法制作親親一家人。

2.能自主創意增添五官、手臂。

3.感受一家人親親熱熱在一起的快樂。

活動準備:

每人一份彩色麪糰,每組一份輔助材料(活動眼睛、嘴巴、吸管等),每人一塊泥工板,範例,幼兒姓名標牌。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教師朗誦兒歌:親親一家人。(我的家真溫暖,有爸爸,有媽媽,我們是親親一家人。)

2.我的家裏有誰?

二、出示範例:親親一家人

1.這一家人有誰?你從哪裏看出來的?

2.這可愛的玩偶是用什麼材料做出來的?

3.一家人有什麼地方是一樣的?(穿的衣服顏色一樣)什麼地方不一樣?(個子高矮不一樣)

三、探索如何製作親親一家人

(一)師幼探索需要的材料

彩色麪粉、輔助材料(紙片、活動眼睛、吸管等)。

(二)師幼共同嘗試捏彩色麪粉

1.先將麪糰分成三個大小不一的麪糰。

2.將麪糰搓長,並在中間捏出身形。

3.給一家人增添眼睛、嘴巴和手臂。

(三)用兒歌的形式鞏固製作步驟

先把麪糰分一分,然後搓長捏一捏,添上眼睛和嘴巴,再加兩條小手臂。

(四)介紹入手—份的製作材料

四、幼兒製作

1.教師引導幼兒捏出大小不一的人。

2.鼓勵幼兒創意增添五官、手臂。

3.完成後在自己的作品上插上姓名標牌。

五、評價、欣賞幼兒作品

幼兒園小班手工活動:小火車

材料準備:紙盒、塑料圓盒、樂百氏瓶、一次性餐盒、筷子、硬紙板、彩色紙、線繩、動物卡等。

製作過程:

1.將兩個大小不同的方形紙盒上下粘連。小盒子上挖一個直徑與樂百氏瓶頸一樣的洞,將樂百氏瓶插入孔中做煙囪。再將大盒子前面挖一個洞,插入塑料圓盒。用2根筷子連接4個車輪(用圓形塑料盒製成)。

2.將3個一次性餐盒剪成車廂狀,上面貼上數字。在車身上穿孔,用一次性筷子連接車輪。最後用線繩連接火車頭、車廂。

570) h=570;" border="undefined"/>

幼兒玩小班手工活動:塑料瓶高跟鞋

材料準備:彩色皺紋紙、報紙、廢舊礦泉水瓶、剪刀、膠棒。

製作過程:

1、用剪刀將瓶子中間部分剪下一個長方形。

2、用皺紋紙做兩個小蝴蝶結。

3、在蝴蝶結上抹上膠。

4、將蝴蝶結粘在瓶子的前面。

5、用報紙捲成一個圓柱形做鞋跟。

6、用皺紋紙將鞋跟包好。

7、把鞋跟粘在瓶子的後底部。

8、高跟鞋就做好了。

9、漂亮的高根鞋還可以改裝成手機託。

幼兒園小班手工活動:紙偶的製作

材料及工具:

舊圖畫書、硬紙板、剪刀、刻刀、膠水。

單個紙偶的製作方法:

將舊圖畫書上各種形態可愛、色彩鮮豔的圖案粘貼在硬紙板上,然後按圖案輪廓剪下來,並在圖案底部留一條硬紙板(圖一),將所留硬紙板的A、B兩頭在圖案後粘合,以能輕鬆套入幼兒手指爲宜。

玩法:讓幼兒將紙偶套在手指上,根據紙偶內容進行語言描述。本玩法比較適合小、中班幼兒。

帶操作底板的紙偶製作方法:

1.將舊圖畫書上各種形態可愛,色彩鮮豔的圖案粘貼在硬紙板上,沿輪廓剪時要在圖案底部留一個橢圓形“插舌”(圖二)。

2.將一張大硬紙板三折後粘貼成三角架作爲操作底板(底座狹一些),斜面上事先用刻刀刻些“插口”,以便於“插舌”插入(圖三)。

玩法:將圖案插舌插入操作底板的插口中,隨意組合“畫面”進行有趣的情境性語言表述活動。可以讓幾個幼兒合作操作、講述。紙偶的數量可根據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來靈活組合。本玩法比較適合中、大班幼兒。

幼兒園小班手工活動:奶牛車

材料準備:牛奶盒、少量毛線與彩繩、各種紡織品邊角料、一次性木筷三根、鈕釦玩具若干。

製作方法:

1.在牛奶盒底部開洞,將木筷插入並裝上鈕釦作車輪。

2.在牛奶盒後部上方開洞,裝上用毛線編織的牛尾巴。

3.將綵帶插入牛奶盒口,裝飾奶牛。

建議玩法:

1.可組織幼兒開展拖拉奶牛車的比賽。

2.爲提高幼兒運動興趣,可讓幼兒邊拉奶牛車邊念兒歌:奶牛車,嘀嘀嘀/來來回回送奶忙/白白牛奶真香甜/寶寶喝了身體棒!

實用價值

1.適合託班和小班幼兒開展走、跑等基本動作訓練。

2.激發幼兒參與鍛鍊活動的興趣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5

主題說明:

心理學研究表明,5-6歲的兒童已經形成初步的自我意識。幫助幼兒擁有良好的自我意識,促進幼兒從自然人向社會人過度,是幼兒園教育重要的責任。

主題目標

1.引導幼兒在心存感激之情的同時,學着去關心、愛護、幫助周圍的人,形成親近社會、感恩他人的態度。

2.學習尊重他人,在與他人相處、溝通和合作中,產生並體驗快樂,初步形成社會責任感。

3.讓幼兒明白自己幼小的生命是在親人的呵護和衆人的關心、愛護下成長的。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5.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環境創設

1.活動區環境:

(1)我的成長記錄

材料:幼兒用書A《我的成長記錄》,各種測量工具,剪刀,膠棒,幼兒照片。

玩法:請幼兒在教師的指導下利用各種工具和材料,製作成長手冊。

(2)愛心小貼士

材料:粉紅色紙,剪刀,鉛筆,半心形卡片。

玩法:教師指導幼兒將粉紅的紙對摺,再將半心卡片放上,用鉛筆畫出輪廓,再減去多餘的部分,展開就是心了。

(3)送弟弟妹妹的`禮物:利用各種廢舊材料,運用剪、畫、自制小玩具,送給小班的弟弟妹妹。

材料:各種廢舊材料

玩法:利用各種廢舊材料,運用剪、畫、自制小玩具,送給小班的弟弟妹妹。

(4)認識年曆、月曆、日曆

材料:各種形式的年曆、月曆、日曆,幼兒數學用書《今天誰生日》。

玩法:

(1)請幼兒在月曆的空白處填寫相應的數字,並說說這一天是星期幾。

(2)請幼兒完成幼兒數學用書《今天誰生日》。

(5)食品保質期

材料:幼兒數學用書《食品檢驗員》

玩法:

(1)引導幼兒看懂圖意,運用加減運算,判斷食品是否過保質期。

(2)重點指導幼兒對年、月的換算。

2.牆飾

(1)牆面佈置"心心相印",幼兒表達自己對爸爸媽媽的感激之情。

(2)"我和我的老師"幼兒爲老師畫張像,瞭解自己的老師。

(3)幼兒作品自制"美麗的七色花",激發幼兒同情弱者、關心他人的情感。

(4)"我長大了"收集一些自己近期的照片,並說說自己長大後的理想。

(5)"我是小幫手"收集幼兒在家裏幫助爸媽做事的照片,體驗爸媽的辛苦。

3.資料收集

爸爸媽媽收集幼兒在家做事的照片,老師收集幼兒的作品。

家園共育:

家長給幼兒講講孩子小時候的事情,和幼兒一起收集各種資料。

親子活動:今天我來做爸爸

材料:仿編兒歌《今天我來做爸爸》

方法:

1、請家長幼兒一起參與改編兒歌的活動,並請家長將改編的內容記錄在紙上。

2、教師可以利用吃飯前後等空餘時間,請幼兒相互介紹各自家庭仿編的兒歌。

謝謝爸爸媽媽配合我們的活動,希望繼續支持我們的下個活動。

活動反思:

首先這節課我是先從欣賞孩子自己的照片入手,激發了孩子們很大的學習興趣,他們都很好奇,對同班小朋友觀察的時候相當仔細。正因爲是他們都熟悉的小夥伴,所以他們說起變化來,說的也非常全面。有了好的興趣就是一節課好的開端,接下來孩子們在學習的過程中都較認真,專注,表現欲也很強。整個過程都在老師的引導下自主地發揮着自己的特長,本領。

當然也有不足之處,比如在選孩子照片時,有個別張收集的是孩子的藝術照,跟實際小朋友,相差很大,以至於小朋友都猜不出是誰。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6

在幼兒園階段,老師要做好每一個教案設計。幼兒園優秀教案怎麼寫?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優秀教案設計以供大家學習。

  幼兒園優秀教案(一)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合理想象,創造性地續編故事。

2、大膽參與表演故事,體驗自編自導合作表演的樂趣。

3、知道環境保護的重要性,產生愛護環境的意識。

活動準備:

1、利用玩具圍合小溪情境。

2、故事ppt《美麗的小溪》。

3、提供各色彩紙、筆。表演用的塑料袋、包裝盒、方便麪盒;故事錄音。

活動實施:

1、欣賞故事,瞭解故事內容。

教師:森林裏有一條晶亮的小溪,小溪裏有五顏六色的鵝卵石,小溪兩旁長着綠綠的青草,開着美麗的鮮花,在美麗的小溪邊,來了誰?發生了什麼事?請小朋友來聽一聽。(欣賞故事ppt)

提問:

(1)故事的題目是什麼?故事中有誰?

(2)野鴨、灰兔、黑貓和小朋友們看見這麼美麗的小溪,他們做了什麼?

(3)他們玩過之後,小溪變得怎麼樣了?爲什麼?

2、續編故事。

教師:小朋友們看到小溪變髒了,心裏怎樣?他們會說些什麼?會怎樣做?

幼兒互相討論,自由續編故事。

3、表演故事。

(1)製作人物標誌,準備表演。

自由分組,協商分配角色,並利用彩紙製作胸飾。

(2)分組、分角色表演故事。

  幼兒園優秀教案(二)

活動目標:

1.瞭解故事的主要情節,鼓勵幼兒能用較連貫的語言表述對故事的理解和想法。

2.體驗、感受故事中的情感,知道朋友之間要相互謙讓,不以大欺小。

活動準備:

PPT、相關音樂。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瞭解擁抱,體驗相互擁抱的快樂。

1.師:"老師想和小朋友們擁抱一下,誰願意?誰知道擁抱是什麼意思?

2、解釋擁抱3、師小結:和誰擁抱就表示願意和誰做好朋友。讓我們聽着音樂和好朋友抱一抱。

4.提問:你和誰擁抱的?擁抱在一起的時候,你的心裏有什麼感覺?"師:"今天也是森林城的擁抱節,大熊也來了,大熊在擁抱節裏過的怎樣呢?讓我們一起聽聽故事--大熊的擁抱節二、欣賞PPT《大熊的擁抱節》。

1.傾聽故事內容,瞭解大熊爲什麼傷心。

師:"故事裏大熊遇到了誰?他們擁抱了嗎?爲什麼?他們是怎麼說的?"

2.複述故事第一段,引導幼兒理解、表達故事中小動物的動作、語言。

三、引導幼兒講述故事第二段,並嘗試說出大熊的想法。

1.傾聽故事第二段(悲傷背景音樂)師:"大熊爲什麼難過呢?難過的時候他會怎麼想?怎麼做呢?(先和旁邊的好朋友交流一下)師:"如果是你做錯了事,你心裏會怎麼想?會怎麼做呢?"2.師:"做了錯事,除了道歉,我們還能做些什麼事情讓別人喜歡你呢?"(老師引導幼兒自由講述)四、引導幼兒複述第三段故事內容。

師:"大熊和你們的想法一樣,道歉了以後小動物會怎麼做呢?聽一聽故事看看和你想的一樣不一樣?"師:"大熊的眼淚越來越多,比剛纔沒有人跟他擁抱的時候還要多,那是爲什麼呢?"師:"你有沒有和朋友發生過不愉快的事情呢?是怎麼互相原諒的?朋友原諒你了你的心情是怎樣的呢?"五、跟老師一起完整複述故事。

師:"這是一個讓人聽了很感動的故事,你們想不想自己也來講講這個故事。"六、在《快樂擁抱節》的音樂聲中自然結束。

師:"你們喜歡大熊嗎?爲什麼?如果你是大熊你覺得以後怎麼做會讓更多的小動物成爲你的好朋友?"師:"相信有了你們的建議,大熊一定會有更多的好朋友,那你們願意成爲大熊的好朋友嗎?讓我們也來給大熊一個擁抱吧!"附故事:

大熊的擁抱節第一段:

今天是森林城的擁抱節,和誰擁抱就表示願意和誰做朋友。一大早,大熊就出門了,他遠遠的看見小山羊慢悠悠地走過來了,他連忙張開雙臂走上去:"小山羊,今天是擁抱節,我們擁抱一下好嗎?"小山羊轉身就走,"哼,纔不理你呢!你老是揪我的鬍鬚。"大熊往前走,他看見小兔一蹦一跳地走過來,他連忙張開雙臂走上去:"小兔,今天是擁抱節,我們擁抱一下好嗎?"小兔子轉身就走,"哼,纔不理你呢!你上次把我的蘿蔔全都拔光了。"大熊繼續往前走,他看見紅狐狸大搖大擺的走過來,他連忙張開雙臂走上去:"紅狐狸,今天是擁抱節,我們擁抱一下好嗎?"紅狐狸轉身就走,"哼,纔不理你呢!你仗着力氣大,老是欺負小動物。"第二段:

大熊繼續往前走,沒有一個朋友願意和大熊擁抱,大熊呆呆地坐在大樹邊,眼淚一滴又一滴地落在泥土裏。天黑了,大熊晚飯也沒有吃,他躺在牀上,這時候大熊心裏好難過。

第三段:

聽,咚咚,是誰在敲門呀?大熊打開們一看,他驚呆了,小動物們全來了,他們在門外排着長長的隊伍,微笑着看着大熊,一個接着一個跟大熊擁抱,也不知道是怎麼了,大熊的眼淚越來越多,比剛纔沒有人跟他擁抱的時候還要多,大熊真的感動了,他在心裏對自己說,"我以後要做一個不一樣的大熊,讓小動物都喜歡我。"月光的銀光輕輕地灑在森林城,灑在擁抱着的小動物們身上,這真是一個令人難忘的擁抱節!

  幼兒園優秀教案(三)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並對四季的花卉感興趣,樂意用不同的韻律節奏進行表達。

2、體會“做一件讓世界變得美麗的事情”的美好。

活動準備:

1、四季特徵明顯的花:迎春花、桃花、油菜花、荷花、玫瑰、菊花、桂花、梅花、君子蘭、水仙花、白玉蘭、牡丹花、牽牛花、百合花。

2、《花婆婆》PPT。

3、兒歌“四季花開”:

暖和的 春天 來到 了,什麼 花兒 朵朵開?

炎熱的 夏天 來到 了,什麼 花兒 朵朵開?

涼爽的 秋天 來到 了,什麼 花兒 朵朵開?

寒冷的 冬天 來到了,什麼 花兒 朵朵 開?(備有:我們 種的 什麼花兒 開)

4、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1、引出活動:

師:今天,老師帶來一個故事(出示PPT),認字嗎?《花婆婆》。婆婆是個什麼樣的人?花婆婆是幹什麼的?

2、講述故事

老師:花婆婆到底是做什麼的?我們一起來聽聽故事。(音樂起)

(講到:第三件事後,插問)。

老師:小女孩答應爺爺要做哪三件事?

孩子:做讓世界變得更美麗的事……到世界去旅行……在海邊住……

3、繼續講故事。

二、四季開的花

1、說說四季開的花:講到“花婆婆”準備種花時,引發交流四季開的花。

老師:花婆婆想,如果海邊開滿了鮮花,世界一定變得更美麗;如果海邊一年四季都開滿鮮花,世界一定變得更美麗。

老師:那麼,你知道什麼花兒會在什麼季節開放嗎?

孩子:桃花是在春天裏開得……荷花是在夏天裏開的……

老師:除了這些花,你還能說出其他花的名字嗎?

孩子:梨花……康乃馨……

2、分一分:四季不同的花。

老師:其實,我們現在知道的花的名字有7000多種。我準備了一些花的照片,小朋友現在認一認:這些是什麼花?是在什麼季節開放的?再把它們放在相應的字卡的下面(字卡爲:春天花兒、夏天花兒……)

幼兒操作,教師再和幼兒共同檢查。對錯誤的地方,教師重點講解。

3、不同的韻律節奏表達:四季花兒開。

1]老師:還有許多花,會在四季裏開放,這真是件美好的事。如果,我們可以把花兒在四季開放的事唱出來,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這裏有一些兒歌,我們一起有節奏地唱唱看。

在春、夏讀完後,提問:剛纔是用手來打擊節奏,還可以用什麼來打擊節奏?(用拍手、跺腳、轉手腕動作都可以表示節奏)

老師提示:節奏和別人不一樣,那會更美好。

2]老師:出示“我們種的什麼花兒開”(讓孩子感受16分音符的節奏),是水仙花,怎麼唱着回答?

4.以對唱的形式進行。

師先問,幼對答。過程中引導孩子完整回答。

以孩子問孩子答的方式進行有節奏的唱,師給予一定的幫助。

老師:啊,這真是件美好的事情!

三、一件美好的事

1.迴歸故事。

老師:花婆婆知道了那麼多四季開放的花,寫信買了許多花籽……可是,孩子們也不知道將來會做什麼!

2.美好的事情。

老師:你覺得做什麼事,可以讓世界變得更美好呢?孩子們,你們已經知道了做一件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的事情。請你記住這件事情,努力去做這件事情。知道嗎?等你們長大了,世界因爲有你們,會變得更美好!

幼兒園優秀教案(四)

【活動目標】

1. 在活動中,幼兒能豐富詞彙和短句:“唯一的,真正的,永遠的冠軍,堅持不懈”,瞭解冠軍的真正含義。

2. 閱讀繪本畫面,猜測並理解故事情節,並能用連貫,完整的語言,大膽地表述。

3. 感受角色,天鵝和鴨子的心理變化;理解在比賽中,友誼重於冠軍的道理,知道朋友的可貴。

【活動準備】

1. 繪本《一根羽毛也不能動》

2. PPT

3. 背景音樂

4. 幼兒的階段發展和生活經驗

【活動過程】

一、通過談話,激起幼兒表達情感的興趣

1. 教師:生活中有沒有自己的好朋友?和自己的朋友做什麼?有什麼感覺?

2. 教師開始講故事的開頭,引出課題。

二、分段講述故事

(一)看PPT繪本,講述故事的第一部分

(天鵝和鴨子是好朋友,可是有一天,他們倆吵架了)

教師:圖片中是誰呀?你們怎麼區別他們呢?天鵝和鴨子爲什麼吵架呀?

(二)看PPT繪本,講述故事第二部分

1.(第一次天鵝和鴨子比賽游泳,結果鴨子贏了)

教師:兩個好朋友比賽了什麼?誰贏了?天鵝,鴨子他們心裏會怎麼想?

(第二次天鵝和鴨子比賽飛高,結果天鵝贏了)

教師:誰飛得高?誰贏了?

2. 引導幼兒思考:兩次比賽是否公平?你能想出什麼辦法讓天鵝和鴨子分出勝負?

(三)看PPT繪本,講述故事第三部分

(天鵝和鴨子想通過木頭人的遊戲分出勝負,比賽中,有許多的小動物前來搗亂,可是爲了得到冠軍天鵝和鴨子都沒有動)

教師:你看誰來了?蜜蜂,小白兔,烏鴨他們分別是怎麼搗亂的?天鵝和鴨子心裏是怎麼想的?

(四)組織幼兒玩木頭人的遊戲

1. 讓幼兒演故事,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

2. 介紹遊戲規則。

引導幼兒換位思考,體驗當木頭人的感受,堅持不懈。

(五)看PPT繪本,講述故事第四部分

1.(狐狸來了,把天鵝和鴨子抓回洞裏準備煮了吃,狐狸先煮天鵝,天鵝想當冠軍還是一動不動,鴨子看到天鵝有危險就跑過去救了天鵝,狐狸最後逃走了)

教師:狐狸準備做什麼?天鵝怎麼想?鴨子爲什麼動?最後你覺得誰是冠軍?大家爲這個故事取個名字吧?

2. 相互討論使幼兒情感提升,學會交流分享。讓幼兒爲故事取名字提高幼兒歸納總結能力。

(六)教師小結:論比賽天鵝是冠軍,遇到那麼危險的時候一動也不動,堅持到底;論勇敢鴨子是冠軍,所以天鵝贏得了比賽的冠軍,鴨子贏得了朋友的冠軍,這個故事還沒有名字呢,小朋友們爲這個故事取個名字吧。其實名字就在封面,名字叫《一根羽毛也不能去動》,如果喜歡可以和小朋友一起在圖書角分享這本書。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在一次的語言活動後,我隨意問了小朋友你們最喜歡哪些兒歌,思欣小朋友說我最喜歡以前中班學的《小熊過橋》,其他小朋友一聽紛紛點頭都說:"我也是,我也是"。接着思欣又說"許老師,你再教我們一些好聽的兒歌吧"。看着小朋友期盼的眼光,我不禁沉思起來,孩子們平常接觸童謠比較少,優秀的的童謠就更少了。《小狗擡花轎》是融知識、教育、審美與娛樂爲一體的優秀文學作品,它朗朗上口,具有深入淺出的詩性深度,淺顯易懂的道理,表演性強,因此,我選中了它。爲了使幼兒充分感知童謠的內容,我製作了形象生動的課件,並通過動作、節奏、表演等多種形式教學,使整個教學活動氣氛活躍,給孩子們創設了一個集故事、音樂、圖像爲一體的動態教學環境。

活動目標:

1、能根據課件內容分析角色形象特徵,想象作品的情節發展,嘗試提煉童謠內容。

2、感受童謠的韻律美,能用不同的節奏進行朗誦。

3、初步學習分角色表演作品情節,體驗表達童謠的情趣。

活動準備:

花轎圖片、課件、打擊樂器、字卡、可插卡的火車圖(如)、表演道具:扇子、繩子、簡易花轎

重點:在理解童謠內容的基本上,學會用不同的節奏進行朗誦。

難點:能根據課件畫面進行提煉童謠內容,學習感受童謠的韻律美。

活動過程:

導入:出示花轎圖片:小朋友,你們有沒有坐過花轎?我們一起來聽聽坐花轎的故事吧。

一、觀看課件,講述、理解童謠內容。

1、演播課件: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幼兒嘗試根據課件畫面提煉童謠內容。

1)圖中有什麼?(幼兒:八隻小狗)

2)它們在幹什麼?(幼兒:小狗在擡轎子)

3)教師引導幼兒把圖中的內容說出完整的一句話(八隻小狗花轎)

出示字卡條:八隻小狗花轎

4)轎中有誰?它在幹什麼?(請幼兒用一句話說出:老虎坐轎把扇搖)

出示字卡條:老虎坐轎把扇搖

3、繼續觀看課件,幼兒自己嘗試根據畫面提煉童謠內容,並逐句出示字卡條。

1)看了這個畫面,你能象前面一樣編一句童謠嗎?(一隻小狗跌一跤)注意字數和押韻。

2)一隻小狗跌一跤,老虎會怎麼對待這隻小狗的呢?(老虎對它踢一腳)

3)想想如果你是小狗擡着轎子,累得不得了,一不小心跌一跤,老虎不關心你,還踢你一腳,你心裏是什麼感受,你會怎樣?(小狗氣得汪汪叫)

4)小狗氣得汪汪叫的時候,老虎卻在幹什麼(老虎呼呼睡大覺)

5)最後看看小狗擡轎子擡到哪裏了?(小狗擡轎到山腰)解釋"山腰"一詞。

6)小狗擡着轎子已經很辛苦了,老虎還那麼欺負小狗,小狗它們想了個辦法?你們也想想有什麼好的辦法?(讓幼兒發揮自己的想象,說說他們的辦法是怎麼教訓老虎的,最後再說說小狗們的好辦法,然後再結合一句話"想個辦法可真妙")

4、請幼兒模仿小狗拋花轎的情景。(噓!一 二 三,往上拋!)

5、結果老虎怎麼樣了?小狗高興得怎麼樣了?(老虎摔了一大跤!哈哈哈哈)

6請幼兒給這首童謠取個名字?(八隻小狗擡花轎)

二.教師把字卡插入火車圖中,並引導幼兒嘗試用各種節奏朗誦童謠。

1.請幼兒用自己平時朗讀的方法讀這首童謠,。

2.教師出示火車字卡板,木魚打擊樂器,然後教師用木魚有節奏的敲打併朗誦童謠。

3.引導幼兒感受其韻律,聽起來感覺怎麼樣?和平時讀詩歌有什麼不同?

4.請幼兒嘗試用教師方法朗誦一遍,感受有什麼不同。(老師用木棒打節奏,幼兒朗誦。)

八隻\小狗\擡花\轎,

老虎\坐轎\把扇\搖。

一隻\小狗\跌一\跤,

老虎\對它\踢一\腳。

小狗\氣得\汪汪\叫,

老虎\呼呼\睡大\覺。

小狗\擡轎\到山\腰,

想個\辦法\可真\妙;

“噓!\一\二.三,\往上\拋!”

老虎\摔了\一大\跤!

“哈哈\哈哈……

5、幼兒分組練習。(一組打節奏,一組朗誦)

6、嘗試不同的節奏朗誦。

1)移動字卡,師:除了用XX XX XX X的節奏朗誦,你還能用什麼節奏來說這首童謠?(鼓勵幼兒嘗試用多種節奏型說童謠,如:八\只\小狗\擡\花\轎,老\虎\坐轎\把\扇\搖;還可加符點節奏等)

2)請個別幼兒用自己創設的節奏朗誦這首童謠。

7、瞭解童謠的含義。

1)師:你覺得這首詩歌和我們平常學的詩歌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2):童謠讀起來特別有節奏感,往往讓人覺得非常有趣,有很多童謠是經過很多年,很多人的流傳,慢慢傳到現在的。

三.幼兒分角色表演童謠。

1、教師幫助幼分析童謠中描述的情景,引導幼兒生動表現童謠中的人物的表情,動態。如老虎坐在轎裏搖扇子的得意神態,小狗擡着老虎上山累得氣喘的表情,老虎踢小狗時的霸道,小狗氣得汪汪叫的動作等等。

2、幼兒分成兩組,9人一組,1人當老虎,8人當小狗。(出示轎子, 一組角色表演,一組打擊樂器朗誦童謠)

四、教師點評幼兒的表現,教育幼兒平常要學會關心他人,樂於助人。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組織層次清晰,目標明確,活動過程自然流暢,適合幼兒的學習節奏,課件的運用,充分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讓一直處於積極的參與狀態和愉快的情感體驗中,體現了情感的自然流露與高效學習狀態的和諧統一。

在活動設計中,觀察性、開放性的提問激發了幼兒的積極思維,幼兒帶着問題觀察、猜想、討論、交流,不僅提高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還拓寬了幼兒的思維,發展了幼兒多方面的能力,並形成了良好的師幼互動。如:當我請幼兒幫小狗想辦法治老虎時,幼兒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和表達慾望,他們發揮想象,樂於交流,表現出較強的想像力、創造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本次活動也存在一些不足,若能在活動前讓幼兒熟練掌握幾種基本節奏型,活動中能用恰當的語言引導,並給予幼兒更多的自主探究節奏型的時間,幼兒可能會創編出與老師不同的節奏型來朗誦童謠,並能充分體現幼兒的主體地位。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8

一、 激發興趣 體驗理解

1、 今天帶來一位客人,看,是誰呀?

2、 師:那你們的小手寶寶呢,伸出來給大家看看。小手寶

寶上有什麼?我們來數數一共有幾個手指?(小手寶寶一共有十個)那小手有什麼本領啊?(

幼兒

自由說)

師:我知道其他孩子小手的本領也很大,一會兒,你們到每個地方都去玩玩,比比看,誰的小手本領最大,本領最多。

二、 幼兒操作 體驗理解

1、 幼兒操作活動,教師巡迴指導問幼兒

2、 集中幼兒,提問:誰來告訴大家,剛纔玩的時候,你的小手有哪些本領?

三、 觀察照片 內化遷移

剛纔你們說的這些本領我們都已經看到了。除了這些本領我知道你們還有更大的本領。今天我們每個小朋友帶來一張照片,誰願意來介紹一下。

1、請個別幼兒根據照片內容說說自己小手的本領

2、幼兒相互交流

3、 我們小朋友小手有許多本領,我們一起給他拍張照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