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熱門】幼兒園教案範文6篇

【熱門】幼兒園教案範文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8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教案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熱門】幼兒園教案範文6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感知詩歌內容,理解詩歌中事物間的對應關係。

2.嘗試按詩歌的句式進行詩歌仿編活動。

3.提高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ppt課件:路

2.圖片:過馬路

幼兒園課件

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入課題

1.圖片:過馬路

提問:你在這張圖片上能看出什麼事?

(小朋友在過馬路)

小朋友走的是什麼路?

(人行道路)

小結:清潔的行道是行人走的路。

2.小朋友知道,汽車走的路是什麼路嗎?

(引導幼兒說出:馬路)

二、學習詩歌

1.欣賞詩歌。

教師:你們知道還有什麼路嗎?

今天老師帶來一首詩歌名字叫《路》。

2.教師朗誦詩歌《路》

3.提問幫助幼兒理解詩歌

(1)藍藍的天空是誰走的路?

(2)滾滾的江河是誰走的路?

(3)亮亮的鐵路是誰走的路?

(4)寬寬的馬路是誰走的路?

(5)清潔的行道是誰走的路?

三、課件演示

1.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來朗誦兒歌好,

老師說前半句,你們說後半句好嗎?

2.演示相應的圖片,師幼對說兒歌。

3.變換方式,幼兒說前半句,教師說後半句。

4.完整朗誦詩歌。

我們一起來把這首詩歌完整地朗誦一遍。

四、仿編詩歌:

1、簡單仿編

(1)藍藍的天空除了是飛機走的路,還是誰走的路?

我們學着用詩歌中的句子來說一說。

(藍藍的天空是小鳥走的路。)

(2)滾滾的江河除了是輪船走的路,還是誰走的路?

(鼓勵幼兒遷移生活中的經驗進行仿編活動。)

3.啓發引導

除了這些路,你還知道什麼路,他們是誰走的?

五、幼兒創編詩歌

請小朋友自由創編,然後說給小夥伴和老師聽。

教師及時鼓勵有新意的創編詩句。

附:

《路》

藍藍的天空是飛機走的路;

滾滾的江河是輪船走的路;

亮亮的鐵路是火車走的路;

寬寬的馬路是汽車走的路;

清潔的行道是行人走的路。

幼兒園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初步學唱弱起的歌曲。嘗試根據前奏的速度變化反映並歌唱。

2、嘗試根據前奏的速度變化反映並歌唱。

3、引導幼兒進行默唱遊戲,能在規定默唱的地方及時控制住自己不發聲。

  [活動準備] 錄音機、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1、歌曲《頭髮肩膀膝蓋腳》導入。

  2、幼兒學唱歌曲《快來拍拍》。

教師師範唱歌曲《快來拍拍》一遍,注意用點頭的動作提前暗示幼兒歌曲即將開始,教師在演唱的過程中不做動作,以避免動作干擾幼兒傾聽歌曲。

教師引導幼兒回憶歌詞內容。

教師:我唱歌中,拍了身體的`哪些地方?

教師再次示範唱歌曲,引導幼兒找出歌詞排列的規律。

幼兒跟着教師邊唱歌邊做動作。

  3、教師變換歌曲前奏的速度,讓幼兒用與前奏一致的速度唱歌,做身體動作。

幼兒跟着教師,隨鋼琴彈奏歌曲的不同速度,邊做動作邊唱歌兩遍。對於有困難的幼兒,教師引導他們聽清前奏並看自己的動作暗示。

教師:這次,我們不僅要把歌曲出來,還要跟着鋼琴的速度做動作。如果你覺得自己跟不上,可以怎麼辦呢?

  4、教師與幼兒玩“藏起來”的唱歌遊戲。

教師指導幼兒以較慢的速度玩“藏起來”的歌唱遊戲。

教師:這個歌曲還可以玩更好玩的唱法,當唱到身體部位的時候,我們忍住不唱,仍做觸摸該身體部位的動作。比如:當唱到“腳”的時候,我們忍住不唱腳,仍做觸摸腳位的動作。 我們來試試!

教師與幼兒嘗試根據前奏的速度變化玩這個唱歌遊戲。

教師:我們的伴奏音樂要快一點,大家試一試,看能不能按快的音樂節奏做動作。

  5、教師清唱《小寶寶要睡覺》,幼兒放鬆,活動結束。

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跟着節奏用形象的肢體表現生活中不同的車輛。

2、嘗試與同伴協調動作,體驗合開一輛小汽車的快樂。

活動準備:

1、選取幼兒生活中較爲熟悉的各種車輛圖片,供幼兒有目的地選擇。

2、開汽車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我喜歡的汽車:

1、結合圖片,說說自己見過或知道的不同的車輛(名稱、顯著特徵、功能等)

2、引導幼兒嘗試用形象的肢體動作表現不同車輛的特徵,鼓勵幼兒儘可能用不一樣的動作。

二、汽車開來了:

用貼切的語言節奏幫助,隨音樂動作

1、警車: X X X X ︱ X X X XX ︱

嗚 哩 嗚哩 快去抓壞 蛋

(雙手放於頭頂,表示警車的警燈。)

2、灑水車: X X XX X X ︱ X ︱

左邊灑右邊灑 灑水車來了

(五個手指打開,分別於身體的左(右)前下方轉動一下,表示灑水車在灑水。)

3、隨音樂做動作:第一遍:語言節奏的幫助;第二遍:加上音樂。

三、我做司機開汽車:

1、共同商定模仿某輛汽車的動作。

2、一人擔任司機(或隊長),邊做模仿動作邊隨着音樂在圈內跑動。

3、音樂停止時站到一位幼兒面前作邀請手勢。

4、第二位幼兒緊隨其後重複進行。

活動反思:

開汽車是孩子們很喜歡的遊戲,在活動中要求幼兒跟隨音樂的節奏用形象的

動作的表現不同的汽車,因爲有遊戲規則的限制所以孩子們能夠較好的跟隨音樂節奏,但是孩子們的動作比較侷限,創造性不大,所以在以後的類似律動活動中老師要對創造性的動作及時給與肯定和展示,從而能夠更好的激發幼兒創造性的表現。

幼兒園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①、通過活動,引導幼兒熱愛大自然,體驗大自然的美;

②、培養幼兒與同伴團結合作、自我保護和保護他人的能力;

③、引導幼兒學會踮腳、下蹲、後跳。

  二、活動準備:

①、泡泡水

②、幼兒已有牽圓圈進行遊戲的經驗。

  三、活動流程:

①、開始部分

○ 開始部分帶幼兒整隊走到戶外花園,提醒幼兒戶外的常規要求。

○ 教師吹泡泡,讓幼兒自由抓泡泡,比比誰抓的多,提醒幼兒在活動過程中注意安全。

②、基礎部分

○ 引導幼兒學習踮腳、下蹲、後跳的動作,注意幼兒動作的準確性。

○ 教幼兒遊戲的兒歌。

吹泡泡,吹泡泡,一吹吹個大泡泡,一吹吹個小泡泡,泡泡飛高了,泡泡飛低了,泡泡破了。

○ 講解遊戲規則。

當兒歌唸到吹成大泡泡時,幼兒拉成一個大圓圈;唸到吹成小泡泡時,幼兒拉成一個小圓圈.

幼兒園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①能夠仔細觀察圖片,理解圖片內容。

②積極參與課堂,大膽表述自我。

③發現圖片內容與語言表述句式的規律,並能進行簡單的句式創編。

活動重點:理解圖片內容,發現句式與圖片之間的聯繫及規律。

活動難點:根據學習的新句式,進行創編。

活動準備:掛圖。

活動過程:

一、課前遊戲活動(捉泥鰍)

利用歌曲《捉泥鰍》進行手指遊戲活動,課堂活躍氣氛。

二、圖片觀察

①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圖片內容,並用自己的話完整的表述圖片內容。

②教師講解圖片內容,着重講述句式。

③幼兒跟讀文章內容,理解句式。

三、句式創編

①教師出示新內容圖片,幫助幼兒進行創編。

②幼兒自己進行創編。

幼兒園教案 篇6

知識與技能:

1、在理解內容的基礎上,學習字詞:蓋、立柱、砌牆、安窗。

2、提高幼兒的朗誦水平和準確的發音能力。

過程與方法:

上課前帶幼兒觀察蓋房的現場,上課時觀察教室的結構,然後看圖教學兒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感受兒歌的節奏美,學習生動而有表情地朗誦兒歌。

2、有團結互助意識,樂意幫助別人。

教學過程:

一、集體交流。

1、教師提問:小朋友喜歡新房子嗎?蓋新房需要哪些材料呢?一個人蓋新房行嗎?

2、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教室,啓發幼兒用簡潔的語言表述教室的結構。

二、閱讀圖書,導入新課。

1、讓幼兒一邊觀看畫面,一邊自由講述畫面內容。

2、教師引導幼兒理解畫面的內容。

(1)圖上畫的有些什麼?整個畫面告訴我們一件什麼事?

(2)小山羊要蓋新房子,有哪些動物來幫忙?他們分別在幹什麼?

(3)教幼兒練習發準字音:“蓋、立柱、砌牆、安窗”。

(4)請幼兒指認教室的門、窗、牆、柱子。

三、朗誦兒歌。

1、教師示範朗誦兒歌,讓幼兒感受兒歌的節奏美。

2、教師教幼兒朗誦兒歌。

(1)採用分句教和整首教相結合的方式教幼兒朗誦兒歌。

(2)幼兒一邊朗誦兒歌一邊做動作。

(3)注意糾正個別幼兒不準確的發音。

四、編講故事。

1、鼓勵幼兒看圖互相講述《小山羊蓋新房》的故事。

2、引導幼兒講一講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幫助別人的事。

3、表揚幼兒助人爲樂的行爲,讓他們明白有些事情大家一起幹,纔會做的又快又好。

資料

小山羊蓋新房

小山羊,蓋新房,

一人有事大家幫。

熊立柱,兔砌牆,

猴做門,鹿安窗,

新房蓋得真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