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熱門】幼兒園安全教案範文6篇

【熱門】幼兒園安全教案範文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4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着重要的地位。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安全教案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熱門】幼兒園安全教案範文6篇

幼兒園安全教案 篇1

活動過程:

1、觀看第一段視頻

(1)今天孫老師帶來了一段視頻,請你仔細地看一看,有誰?他們說了什麼?幼兒觀看視頻。

(2)結束提問:你看到了誰?發生在什麼時候?早上來園哥哥姐姐見到叔叔、老師他們說了什麼?(你早)在說“你早”的時候,他們不僅會停下小腳說,而且還做了一個什麼動作?哪個仔細觀察的小朋友發現了(老師示範彎腰動作)仔細看看我的頭有沒有低下呀?

(3)原來要做個禮儀好寶寶,早上到園見到老師、叔叔會彎下腰來說你早,我們跟着哥哥姐姐來學一學。(輕輕起立)幼兒模仿動作(幾遍)(老師提醒邊說邊做動作)學說兒歌:你早你早彎彎腰

2、觀看第二段視頻

(1)小朋友走進了幼兒園,這時她見到了好朋友,會說什麼?說的時候可以做什麼動作與人有禮貌的打招呼?(幼兒先說後觀看第二段視頻)請你看看姐姐是怎麼說怎麼做的?

(2)觀看結束提問“朋友見面了,說了什麼?邊說邊做什麼?教師總結:你好你好點點頭。

(3)哪兩個小朋友來學一學

3、看圖模仿動作學兒歌

(1)做個禮儀好寶寶,除了會你早你早彎彎腰,你好你好點點頭,平常,在教室裏老師還聽到小朋友說“謝謝”,我們什麼時候要說謝謝?說謝謝的時候可以做什麼動作?引出兒歌:“謝謝謝謝拱拱手”一起學一學

(2)那請你看看老師在做什麼動作?(伸手)在哪裏看到過這個動作?(幼兒先說後呈現圖片)爲什麼要做這個動作?引出兒歌:請進請進伸伸手。

(3)做個禮儀好寶寶,伴隨着禮儀動作說禮貌用語寶寶像個小淑女、小紳士,老師這還有一些動作圖片,請你去看一看,學一學圖片上的動作,想一想,什麼時候做這個動作?(幼兒看圖並模仿動作)

(4)結束:你看到學了什麼動作?誰和她學了一樣的動作,誰來說說什麼時候要握手?引出兒歌:歡迎歡迎握握手,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5)誰和她學了不一樣的動作,請你來表演一下(拍手、揮手動作)引出兒歌:真棒真棒拍拍手,再見再見揮揮手

4、完整兒歌表演學着做個禮儀好寶寶,相信大家都會喜歡你,生活中的禮儀還有很多呢,現在我們先把今天學的這些禮儀看着圖完整的做一做、說一說。

5、遷移經驗討論:

剛纔老師說生活中的禮儀還有很多,那生活中還有什麼地方也要講禮貌、學禮儀?幼兒自由表達(如喝水要排隊,滑滑梯要排隊,走路要慢慢走,上下樓梯要靠右邊走……

6、延伸活動:

在以後的娃娃家遊戲時創設做客的情景,到客人家做客先要按門鈴,見到主人要說什麼?(你好),娃娃家的主人要說什麼?(歡迎光臨)請進動作……

附兒歌:

我有一雙小小手,要拉許多好朋友,你早你早彎彎腰,你好你好點點頭,謝謝謝謝拱拱手,請進請進伸伸手,歡迎歡迎握握手,真棒真棒拍拍手,再見再見揮揮手,做個禮儀好寶寶。

備註:

爲了避免活動的說教與枯燥乏味,考慮到動靜交替的原則,我加了一點模仿動作的圖片讓幼兒看一看、學一學、做一做,不知是否合理,本次活動整體感覺是在幼兒的學說與學做中展開,大家看過後,有什麼問題或是寶貴的好建議提出來哦!

幼兒園安全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進餐時菜湯潑在桌子上或身上時的簡單處理方法。

2、能根據圖片大膽講述畫面內容。

活動準備:

故事《碗裏的湯潑了》

活動過程:

1、教師講故事,引起幼兒興趣,討論:湯潑了怎麼辦?

教師:午餐時,大家都在吃飯,吃着吃着,玲玲突然叫了起來:"哎呀,不好了!我的湯潑了......"玲玲的湯潑到哪裏了?(桌上)如果你的湯也潑在了桌上,你會怎麼辦?

瞭解正確的處理方法。

教師小結:吃飯時,湯潑在了桌子上,要趕緊把胳膊移開,以免湯把自己的衣服、袖子弄髒了,甚至燙傷了自己。

幼兒園安全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幼兒學會用正確的方法玩滑梯。

2、幫助幼兒懂得用不正確方法玩滑梯易造成傷害。初步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重難點:幼兒學會正確的玩滑滑梯,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

二、活動準備:

1、小兔頭飾若干,照相機

三、活動過程:

1、談話方式引出主題

師:寶寶們都喜歡滑滑梯吧!

2、給每個孩子戴上小兔寶寶頭飾,老師戴上兔媽媽的頭飾。

兔媽媽:"今天天氣真好,小兔們,媽媽帶你們出去玩。”

3、向幼兒介紹滑梯及其玩法。

師:我們怎麼樣玩滑滑梯呢?請幾名幼兒滑一下。(:糾正幼兒玩滑梯時的不正確姿勢。老師正確示範然後再請幼兒示範。)

4、人多的時候應該怎樣玩滑梯

師:玩滑梯人多時要先排好隊,一個跟着一個,不擁擠推拉。從樓梯這邊上去兩手扶好了,一層層地往上爬。眼睛看好樓梯,爬到頂,坐穩後,兩手扶着滑梯兩邊,兩條腿併攏,再滑下來。如果不這樣好好玩滑梯,做不正確的動作,就會發生危險。

5、幼兒練習玩滑梯,教師指導幼兒按正確的方法玩滑梯。

(1)兔媽媽:"剛纔我們看了兔媽媽滑滑梯,你們會不會象它們那樣玩?"

(2)兔媽媽:"孩子們,你們想不想再玩一遍?這次,你們玩的時候,媽媽給你們每個拍張照,看誰滑的好。"(及時糾正幼兒不正確的動作,鼓勵幼兒用正確的方法玩滑梯。)

四、結束活動:

讓幼兒自由玩滑梯,老師巡迴觀察,注意小兔寶寶們的安全。

幼兒園安全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知道中暑的原因。

2、瞭解一些預防中暑的有關常識。

3、知道中暑後如何簡單處理。

二、活動準備

關於中暑的圖片、雨傘、帽子、冰塊、毛巾

三、活動過程

(一)引入

師:小朋友,夏季太陽高照,烈日炎炎。如果長時間在烈日下曝曬,或者在高溫環境下活動,而人體內的熱量又散發不出去時,就很容易引起一種急性病。這種疾病通常叫做“中暑”。爲了避免發生這種疾病,我們就要知道如何預防中暑?那你們知道怎麼樣預防中暑嗎?(幼兒自由回答)

師小結:我們都知道夏天最容易中暑,而中暑是在高溫環境下引起的一種疾病,所以我們就要了解預防中暑的方法。

(1)夏天在家時應該多喝白開水,補充身體因流汗而失去的水分。

(2)夏天出門時要帶帽子或者撐雨傘,不在太陽下暴曬。

(3)從空調房間到戶外時,要有一個適應過程,否則冷熱變化太大,身體不易適應。

(4)夏天我們活動時不宜太大,人在疲勞的情況下一受熱就很容易中暑。

(二)出示圖片

師:小朋友,中暑時會怎麼樣呢?現在你們來看看圖片,看看中暑時會怎麼樣?

幼兒自由回答

師:剛纔小朋友都知道中暑之後會怎麼樣?那你們知道中暑後應該做呢?(幼兒自由回答)

師小結;如果在我們生活中有人出現中暑的情況,那麼我們要發揚互相幫助的好精神,馬上對中暑的人進行急救措施也可以請別人幫忙。中暑後我們應該採取一下的解救措施:

(1)我們首先要讓中暑的人儘快脫離高溫環境,把病人擡到附近陰涼或通風的地方,也可請附近的人幫忙。

(2)也可以讓中暑的人喝中草藥、多喝白開水。

(3)我們也要根據病情的嚴重情況,如果病情嚴重時應及時送到醫院。

(4)你們還要告訴爸爸媽媽每天要與幼兒園配合做好防暑降溫的工作。

(三)情境遊戲:中暑了怎麼辦?

請幼兒模擬中暑之後的場景,並會用教師提供的道具爲中暑幼兒降暑。

(四)學會中暑順口溜

師;小朋友今天這節課我們都瞭解了什麼是中暑?從中明白了中暑的原因,預防中暑的方法和中暑的預防措施,老師也編了一首預防中暑的順口溜,讓我們一起來學學。

(出示順口溜)

師;嘿、嘿、嘿、嘿?

炎熱季節防中暑,?

運動時間不宜長,?

淺色衣帽最適宜,?

最佳飲料淡鹽水,?

預防中暑保健康。

小朋友拍手、有節奏進行朗讀。

四、活動結束

1、評價

2、總結

幼兒園安全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瞭解地震的有關常識,掌握正確的自救方法。

2、能沉着、冷靜面對危險情景,積極想辦法解決問題。

3、激發幼兒觀察周圍環境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課件、泡沫板,地震視頻。

2、急救箱及物品:手電筒、餅乾、水、跳繩、書、玩具、收音機、手套、口罩、哨子。

活動過程:

一、地震的危害1、孩子們,老師蒐集到一段錄像,讓我們看看發生了什麼事情。(播放視頻)提問:錄像上發生了什麼事情?你看到了什麼?(幼兒發言)小結:是啊!剛纔錄像中大樓在搖晃,地面發出了劇烈的聲響,這就是地震。

2、地震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災難,到底給我們帶來了什麼危害?讓我們來看一看。小朋友,可以把你看到的和旁邊的小夥伴說說。(教師走下去,聽一聽,問一問)再請個別幼兒起來說一說。

小結:地震發生後,出現房屋倒塌、大橋斷裂、山體滑坡,給我們的生命、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危害。地震實在是太可怕了。

二、地震來了怎麼辦

1、如果地震就發生在我們的身邊,怎麼辦?

2、地面出現劇烈的震動,我們躲在哪裏安全些?

請個別幼兒說。教師出示圖片,請幼兒判斷誰做的對,教師用泡沫板演示形成的三角區,讓幼兒明白什麼地方安全。

3、如果在這個教室裏發生地震,該怎麼辦?請小朋友找個地方躲起來,看看誰找的地方最安全,保持的姿勢最正確。教師一邊指導一邊給做對的小朋友貼上一個小標誌。

小結幼兒躲的情況。什麼時候往外跑?逃跑時應該注意什麼?(有秩序,沿牆角跑,保護頭部。)可以用什麼來護住我們的頭?

小朋友,聽!是誰的聲音?(放圖片)他沒有跑出去,被困在了裏面,他用什麼辦法讓別人知道被困在裏面?什麼時候喊?(有人時喊)爲什麼沒人時不要喊?(保持體力)沒有勁喊了怎麼辦?(哨子、敲擊、尋找食物、想辦法自救)小結:如果地震發生在我們身邊,我們要先躲後跑,如果被困住好幾天了,都沒有人來救你,不要灰心,相信肯定會有人來救我們。

三、地震的預防

1、日本是一個多震的國家,他們的家裏準備了一個地震急救箱,以備急用。裏面有許多物品,你可以和小朋友商量應該選什麼物品,用它來幹什麼?然後放到你們組的急救箱裏。選好了嗎?請把你們組的急救箱送到老師這,然後回到座位上。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急救箱都有些什麼?(提問:水和餅乾我們需要它嗎?手電筒能派上什麼用場?收音機也能幫助到我們嗎?小小的哨子有什麼用?手套能有什麼用處?)小結:有了急救箱裏的這些東西,我們就可以利用它來幫我們渡過難關了。

2、地震很可怕,如果我們能提前知道地震何時發生該有多好?但現在我們還無法預測地震的發生。如果我們仔細觀察,會發現在地震發生的前一兩天或幾個小時內經常會發生一些異常的現象,讓我們看一看。(請幼兒看課件)小結:這些現象都是通過仔細觀察才能發現的,小朋友發現後可以告訴周圍的人。

四、地震演習

今天,小朋友知道了這麼多關於地震的知識,讓我們來進行一次地震演習,看看小朋友會不會保護自己。

 活動總結

幼兒園安全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知道入園是要和家長在一起,不能隨意跑動。

2、能對各種入園過程中的行爲作出正確的判斷,願意接受成人的建議。

活動準備:

1、小男孩和成人女性木偶各一個。

2、積木搭起的話題,小皮球一個。

3、教學掛圖和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察教學掛圖。

(1)教師出示掛圖:小朋友們,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地方嗎?

(2)教師:①圖上有誰?他們在幹什麼?(圖中藍衣服小朋友是明明,綠衣服小朋友是鼕鼕。)②明明是和爸爸一起來上幼兒園的,你找到明明瞭嗎?

③明明是怎麼上幼兒園的?

④明明到班上的時候是怎麼做的?

2、引導幼兒觀看木偶表演。

⑴教師:上幼兒園的時候要注意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別的小朋友是怎麼做的吧!

⑵教師操作木偶,引導幼兒理解入院時偷偷亂跑的不良後果。

①木偶表演:鼕鼕上幼兒園啦,今天是他第一天上幼兒園,他早早的就和媽媽來到了幼兒園。一進大門,鼕鼕就看見了一座滑梯,他甩開媽媽的手,又蹦又跳的跑過去,玩起了滑梯。鼕鼕玩累了,發現自己找不到媽媽,着急的直哭。媽媽找到了鼕鼕,對他說:"上幼兒園的路上要緊緊拉着媽媽的手,這樣纔是媽媽的好寶貝。"②教師:"你們覺得鼕鼕這樣做對嗎?爲什麼?離開爸爸媽媽可能會發生什麼事?

⑶教師操作木偶,引導幼兒理解自己隨意跑出去的不良後果。

① 木偶表演:第二天上幼兒園的時候,鼕鼕緊緊拉着媽媽的手,再也不敢鬆開,媽媽把鼕鼕送進了小一班教室。鼕鼕看見操場上的皮球,趁着媽媽和老師在談話,偷偷地跑出教室,在操場上玩起了皮球。鼕鼕玩累了,發現自己找不到小一班。這麼多班級,哪一個纔是小一班呢?鼕鼕着急地哭了起來。老師找到了鼕鼕,告訴鼕鼕:"到了班上可不能自己跑出去玩,如果想玩,老師會帶小朋友們出去玩的。"②教師:你們覺得鼕鼕這樣做對嗎?爲什麼?自己隨意跑出去會怎樣?

3、閱讀幼兒用書,對不同的行爲進行判斷。

⑴教師:①請你們看看書上的小朋友在幹什麼。

②你喜歡哪一個小朋友?爲什麼?

⑵教師小結:我們上幼兒園的時候要拉着爸爸媽媽的手,不能亂跑;如果亂跑,可能會找不到爸爸媽媽,還可能會摔跤、受傷呢。到了班上,不能自己偷偷的跑出去玩;如果想玩的話,老師會帶小朋友們出去玩的。

  幼兒園新生入園須知

新學期初期,是一個令新生家長好奇中夾雜着焦慮情緒的月份,因爲適齡的小寶寶們就要上幼兒園了。從家庭到幼兒園,孩子的生活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所以有些孩子會不習慣新的環境。同樣,家長對孩子的入園,也會產生不適應。那麼,怎樣讓幼兒儘快的'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又如何讓家長適應孩子入園這一轉變呢?

幼兒入園焦慮一部分爲分離性焦慮,持續時間通常是1—3個月。有的幼兒一開始高高興興地上幼兒園,對新環境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和好奇,而隨着新鮮感的消失,他們開始想家,開始哭鬧;有的孩子一入園就表現爲大哭大鬧,不肯上幼兒園;有的孩子則整天眼淚汪汪,神經質地自言自語“我要回家,我要媽媽”;還有的孩子甚至會表現出生理上的種種不適,如頭痛、肚子痛、尿頻等現象,一回家症狀馬上消失。孩子這些不適應幼兒園生活的表現如不及時加以糾正,會嚴重影響其正常學習和生活。

一般幼兒會出現的情況:

(1)哭鬧:二、三歲幼兒年齡較小,正是分離焦慮表現較明顯的時期,所以幼兒來園難免有哭鬧現象。但孩子這時的注意力也容易轉移,在教師組織的情況下,孩子的哭鬧現象會有所好轉,但孩子思維的另一個特點是直覺形象性,看到家長(不僅是自己的家長)又會想家、想爸爸媽媽、所以爲避免增加刺激孩子的機會,家長送完孩子後即可離去,相信教師會用適當的方法轉移的注意力,使之投入到幼兒園的生活中去。如果媽媽捨不得寶寶,一哭,媽媽就妥協讓步,很可能使寶寶形成習慣,久而久之,哭就成了要挾媽媽的手段,“反正媽媽捨不得,一哭媽媽就來抱。”孩子的分離焦慮不但不能很好的解決,反而有可能加重。當然,對媽媽來說,聽着寶寶的哭聲走出幼兒園大門也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但想想小鳥總有一天要獨自飛翔,如今的狠心只是爲了讓孩子起飛更早一點兒,所以媽媽們首先應克服這種與朝夕相處的寶貝分離的焦慮狀態。家長不能太心軟,不要在一天中間到幼兒園去看孩子。可以事先把孩子的一些生活習慣告訴老師,爲孩子準備必備的衣物等,但不要過多幹涉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

(2)不肯上幼兒園:入園的前一兩個星期,孩子可能會對幼兒園產生牴觸情緒,還可能身體不適,不願去幼兒園,這時父母要密切觀察孩子身體、情緒等各方面的變化,但一般情況下不要輕易給孩子請假,在孩子面前要表現堅決要求他去幼兒園的態度。一般來說,幼兒會在20天左右的時間適應幼兒園生活。家長要給多講一些上幼兒園的好處,比如有許多玩具、好多小朋友一塊玩、還可以學習聽故事等,告訴他“孩子長大了,該上幼兒園了,就像媽媽要上班一樣,這是任務”。千萬不要說“不聽話就把你送幼兒園,把你全託了等灰色語言,這樣會讓孩子感到幼兒園是個可怕的地方,那樣孩子就更不願意去了。孩子剛上幼兒園,心理上一時可能受不了,接孩子時儘可能早一點,接完孩子後對他抱一抱,親一親,肌膚之親會給孩子一種安慰,讓他感到不是媽媽不要他了,媽媽還是很喜歡他的。

(3)驚醒:新入園幼兒可能會出現夢中驚醒的現象,主要是因爲孩子進入新的環境,身體、心理不適應。家長應儘量給孩子心理上的安慰,使孩子有安全感,引導幼兒發現幼兒園的樂趣,幫助他們親近班裏的老師和小朋友,對老師有信賴感。一般來說,隨着幼兒對新環境的熟悉,這種現象會慢慢消失的。

(4)生病:一般來說,初入園幼兒由於心理不適應,情緒不穩,會造成免疫力下降,部分幼兒入園一個月左右,體重會有所下降,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病狀。只要不是十分嚴重,均屬正常現現象。家園溝通,加強護理和幼兒心理的調試,一般會度過難關。

(5)情緒波動:有的孩子從幼兒園回到家後,變得動不動就愛發脾氣、鬧情緒,家長就以爲孩子在幼兒園受了天大的委屈,對此不知所措。其實,孩子在幼兒園裏,面對的是陌生的老師,接受的是幼兒園裏的一些規矩,肯定不像在家裏那樣自由,感到受限制和約束,家是孩子最溫暖最舒適的港灣,回家後釋放出來是好事,比憋在心裏好得多,對此家長不要緊張,但如果煩躁、哭鬧得超乎尋常時,家長要主動與老師溝通一下,向老師問問孩子情況,看看有沒有特殊情況發生,讓老師幫着鼓勵說服教育。

幼兒初入園時,家長要經常和老師交換意見,如果發現了什麼問題,家長也要和教師共同商量解決辦法,取得教育觀點的一致,力求和幼兒園配合共同搞好基礎教育。另外家長也要經經常和孩子談話,瞭解他在幼兒園一天的活動情況,不斷以正面教導來強化孩子的入園意識。幼兒園是理想的集體,那裏有教師、小朋友,有活動的場地和較多的玩具。在幼兒園裏的孩子所受待遇是平等的,不能以自我爲中心,處處都要想着同齡夥伴,這是訓練幼兒爲他人着想的絕好機會。這種環境能使孩子們相互交往,從而養成友愛合羣、助人謙讓、遵守紀律的品德。但是這並不是在瞬間完成的,這種適應過程時間較長,需要父母和教師陪伴一起度過時間才能安然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