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一年級教案 > 一年級語文下冊《雨點兒》教學設計大綱

一年級語文下冊《雨點兒》教學設計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8W 次
一年級語文下冊《雨點兒》教學設計
k 教材分析:
  《雨點兒》一文是人教版語文實驗教材第一冊第五單元的一篇科學童話課文用擬人的手法,通過大雨點和小雨點兒的對話,告訴學生雨點是從雲彩飄落下來的,有了雨點兒的滋潤,花更紅了,草更綠了。
  本課內容淺顯,情節性強,文中第五小節給我們留下了研究空間,有利於學生在閱讀時根據自己的審美體驗加以探究。
  設計理念:
  1、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積極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教學應以學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爲基礎,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而要一年級學生達到這個理想目標還不太可能,因此,教師的有效引導顯得更爲重要。
  2、架起生活與教材聯繫的橋樑,引導和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內心感受,注意培養學生對事物有正確的情感態度。
  3、使朗讀成爲學生學習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讓學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圍中學習,自主地讀、說;在自讀自語中主動探究中識字,讀懂故事,初步瞭解雨點兒的作用,同時對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中的科學奧祕產生興趣。
  教學流程:
  ㈠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春天來了,小雨就沙沙地下起來了,你們想想看會發生怎樣的故事呢?
  (學生各抒已見,引入正題)
  想知道書上定的小雨發生怎樣的故事嗎?(板課題,指導讀準兒化音)
  (齊讀課題《雨點兒》)
  ㈡讀文、識字、探究、感悟
  1、提出自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出自然段。(學生根據要求獨立讀課文)
  2、認讀帶有拼音的生字:數、清、彩、飄落、半、問回答方(反饋時,學生選擇讀,讀對了,其他學生跟讀3遍)
  3、認讀沒有拼音的生字:以小組比賽的形式讀。(小組“開火車”認讀生字,讀得對的小組能得到5顆星)
  4、認讀本課的生詞,教師使用激勵、期待性的語言:“誰會讀?誰讀得最好?誰有辦法記住這些生字?看誰記得多,記得快?”
  5、這篇課文共有多少自然段?(讓學生用手勢表示)
  6、你喜歡讀哪個自然段就給大家讀哪個自然段。(是自由練習讀,然後指自由選自然段讀。其中着重讀第一、三、五自然段)
  7、感悟第一小節:讀了第一小節,你們知道了什麼?
  重點學習三、五段
  8、讀了課文,誰來問一問,你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自由質疑,學生能解答的就讓學生自己去說,教師不作具體的答覆。結合課文語境,學習理解:數不清、飄落、問、回答等詞的意思,並用“數不清、飄落”等練習說話。)
  9、同桌分角色朗讀文中的對話,並相互評價:哪裏讀得好,爲什麼要這樣讀。
  10、戴上頭飾表演:小花、小草得到雨點兒的滋潤,會對雨點兒說些什麼? 文 章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