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一年級教案 > 人教版語文第一冊《靜夜思》教學設計及感悟

人教版語文第一冊《靜夜思》教學設計及感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5W 次

  《靜夜思》教學設計

人教版語文第一冊《靜夜思》教學設計及感悟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目、耳等四個生字。

2、讓學生了解古詩的意思,培養學生觀察與說話的能力。

【教學重點】

朗讀、背誦古詩,認識10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

【教學難點】

有韻律地朗讀、背誦詩歌,展開想象體會詩歌意境。

【教具準備】

課件 、生字卡。

【教學過程】

一、畫面激趣,談話導入

1、電腦放夜空課件。

2、小朋友你看到了什麼?喜歡嗎?今天我們學習一首與月亮有關的詩。

板書:靜夜思

二、初讀古詩感知整體美

1、電腦出示古詩。

2、看課文,聽錄音,整體感知。

3、讀課文,讀準字音:

⑴自讀課文。

⑵指名讀課文。

⑶互相交流,讀懂了那些詞語。

⑷配音朗讀。

4、指名到講臺前背誦,其他學生點評。

5、認記生字交流學法:

⑴認識要求會認的10個字,自讀課文、開火車讀、分組讀。

⑵學生交流學習方法。

三、品讀課文,領悟要點

1、合作探究:

我們一起來讀讀這首詩,比一比誰讀得最好。

2、課件出示全詩,放手讓學生自己讀,用自己的方式來理解詩句,誦讀詩句。

3、指導朗讀,領悟要點:

讓我們跨越時空,跟詩人一起在月光下思念家鄉的親人。

⑴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讀、想象聯繫生活實際等手法感悟詩的意境,感受語言文字的美。

⑵在理解詩句的過程中指導朗讀:

①教師引導學生自由讀後,問:“在這個明月夜,你知道李白在幹什麼嗎”“你是從哪句知道的?”

②引導學生理解“疑”,讓學生用“疑”組詞。然後:“爲什麼使人將月光疑是霜呢?”讓學生聯繫生活實際說說。

③第3、4句引導學生用動作來領會詩句的含義,展開想象:

“坐在窗邊的同學擡起頭來看看窗外,你看見了什麼?”“那要是夜晚,又會怎樣?”然後讓學生讀讀這句詩。“我們把頭低下閉上眼睛,十秒鐘後告訴大家,你想到了什麼?”月光下李白又會想到什麼?讓學生讀一讀,怎樣才能把詩人思念家鄉的感情讀出來。

④教學生讀詩句時,先讀一句,讓學生跟讀。熟讀之後,配樂朗讀,最後練習背誦。

四、課外延伸

課下讓學生找一找有關月亮的美麗傳說及描寫月亮的詩句,大家交流。

【板書設計】

靜夜思

窗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靜夜思》教學感悟

《靜夜思》是我們第一冊語文中學到的第二首古詩,整首詩語言精練,感情真摯,意境深遠,堪稱李白詩中的經典,所以大部分學生都會背誦了,故教學重點放在了讀準字音和理解古詩上。

家長教孩子背古詩,一般不會注重字音有沒有念準了,所以聽孩子們背誦這首詩,要麼全都是前鼻音,要麼全都是平舌音,所以糾正字音,要花一定的功夫。首先課題中的“靜”,很多孩子都沒讀準,它是後鼻音,比較難度,“思”是平舌音,個別孩子常讀成翹舌音了,把古詩的題目讀正確,也花費了不少時間。

其次在理解詩意時,大部分孩子都對第二行有疑問——疑是地上霜。抓住了這個難點,我首先讓孩子們瞭解什麼是霜,恰好今天早上發現塑膠跑道上有一層白白的霜,就帶孩子們去看了看,並加以解釋,當氣溫下降到0℃以下時,近地面空氣中的水汽附在地面的土塊、石塊、樹葉、草木、低房的瓦片等物體上,就凝結成了冰晶的白霜。接着讓孩子們讀讀第一行和第二行,說說李白覺得什麼像地上的霜,到底是一年級的孩子,很多孩子沒認真讀就開始亂猜“月亮”、“牀”,甚至猜到了“李白”,於是我讓孩子們別急,再仔細讀讀一、二兩行,第二次讀,很多孩子都有了新的體會,“月光像地上霜。”是啊,李白覺得月光灑在牀前就像地上的霜一樣。

此時如何讓孩子們體會到,當時李白外出遊子的靜夜思鄉之情,如霜的月光就好似一隻看不見的手,無聲地撥動着作者的心絃,此時的淒涼孤寂讓孩子們去體會可能困難了點。於是我試着讓孩子們想一想,你們覺得月光灑在地上像什麼,孩子們對這種充滿想象力的問題最有興趣了,有的說像一層白白的紗,有的說像白糖,有的說像條白裙子……是啊,爲什麼作者不把月光比作白紗、白裙,而是比作寒冷的霜呢?說明當時李白的心情如何?孩子們慢慢地體會到,李白當時孤單、寂寞的感覺,這樣對讀好這一句和理解第二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有很大的幫助。正因爲思念家鄉,思念親人,無法立刻回去和他們團聚,所以纔有“疑是地上霜”的感覺。

像這樣突破難點,以點帶面的教學方法,在本課中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