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四年級教案 > 《母雞》公開課教學設計以及反思

《母雞》公開課教學設計以及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7W 次

 教材分析:

《母雞》公開課教學設計以及反思

《母雞》是人教版第七冊第四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描寫了作者對母雞的看法的變化,表達了對母愛的讚頌之情。課文以作者的情感變化爲線索,前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前半部分寫了母雞的無病呻吟、欺軟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現了一隻淺薄、媚俗的母雞;後半部分則描寫了母雞的負責、慈愛、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偉大的雞母親”的形象。作者對母雞的情感由“討厭”轉變爲“尊敬”。本文的語言風格比較口語化,直白自然,發着濃郁的生活氣息,讀起來令人感到親切舒服。

  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已初步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自讀自悟方面的學習能力,本文是一篇略讀課文,內容淺顯,學生很容易理解課文內容,但在體會作者情感和寫作方法時需要教師加以適當點撥、引導。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過程與方法

3、瞭解母雞的生活習性及偉大的母愛在母雞身上的具體表現。

4、 感受作者對母雞的情感經歷。

  重點、難點:

1、瞭解母雞的生活習性及偉大的母愛在母雞身上的具體體現。

突破方法:找重點詞、句,反覆朗讀、理解,從而理解課文內容。

2、學習作者具體生動描寫動物的寫法。

突破方法:從母雞動作、神態的句子中學習寫作方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等

  課時安排:

一課時

 課時教學設計

一、激趣導入

1、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位朋友——出示母雞圖片。請大聲叫出它的名字吧!

2、用你喜歡的詞來誇誇它。

過渡:在老舍先生筆下這又是一隻怎樣的母雞呢?讓我們一同走進他的文章。板書:18母雞(67頁)

二、整體感知

1、按自讀提示默讀課文,並用“  ”劃出作者對母雞不同的兩種態度。(課件出示自讀提示)

2、學生彙報,教師相機板書:討厭——→母雞←————不敢再討厭

三、自讀感悟“討厭母雞”的段落

是什麼原因使作者一向討厭母雞呢?學生自己去課文中找出原因。

1、學生彙報:

討厭的原因有那些?(指名回答)

學生回答後,教師引讀:

無論在什麼地方、什麼情況下它那嘎嘎的叫聲總是——(沒結沒完)板書

特別是到下蛋的時候,母雞差不多是——(發了狂)板書

2、師問:它真是一隻令所有的人都感到怎麼樣的母雞?生(討厭)

3、學生用討厭的語氣齊讀課文1、2自然段。

四、研讀“不敢再討厭母雞”的段落

1、一隻如此令人討厭的母雞,又是什麼原因後來作者不敢再討厭它了呢?文中有一段話清楚的告訴我們,比比看誰先找到並畫上“~~~”。(課件出示提示)

2、指名彙報,課件出示:

它負責、慈愛、勇敢、辛苦,因爲它有了一羣雞雛。它偉大,因爲它是母親。一個母親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學生齊讀這段。

3、母雞的負責、慈愛、勇敢、辛苦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請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學習。

課件出示合作學習要求:文中哪些句子具體描寫了母雞的負責、慈愛、勇敢、辛苦?找出來多讀幾次,讀出自己的感受。

4、反饋、交流

(1)、哪些句子體現母雞的負責?指名回答

出示句子1負責:不論是在院裏,還是在院外,它總是挺着脖兒,表示出世界上並沒有可怕的東西。一隻鳥兒飛過,或是什麼東西響了一聲,它立刻警戒起來,歪着頭聽;挺着身兒預備作戰;看看前,看看後,咕咕地警告雞雛要馬上集合到它身邊來。

1)課件提示“挺着”。

引導理解:它總是挺着脖兒,這個樣子看上去好象是在告訴所有的人什麼?

指名回答(好象是在告訴所有的人我什麼都不怕。)

2)課件提示“歪着、挺着、看看”。

引導理解:只要有一點點聲音,它立刻警戒起來,歪着頭兒,挺着身兒預備作戰;看看前,看看後,它好象是在聽什麼?爲什麼要預備作戰?它爲什麼還要到處看看?

指名回答(它好象在聽是不是有抓小雞的壞蛋接近發出了聲音;爲了保護小雞雛做好準備作戰;它還不放心所以到處看看是不是真的來了抓小雞的壞蛋。)

3)師問:母雞的一舉一動,讓你感覺到它是一隻怎樣的母雞?(負責)板書

4)小互動:老師讀,學生做母雞的動作。

5)看到一隻這麼負責的母雞你們會討厭嗎?(不會),所以作者說——(課件出示讓學生齊說)我不敢再討厭母雞了。

(2)、它不僅是一隻負責的母雞,還是一隻慈愛的母雞,哪些句子又具體寫了母雞的慈愛?指名彙報

出示句子2慈愛:當它發現了一點可吃的東西,就咕咕地緊叫,啄一啄那個東西,馬上便放下,叫它的兒女吃,結果,每一隻雞雛的肚子都圓圓地下垂,像剛裝了一兩個湯圓兒似的,它自己卻消瘦了許多。

1)課件提示“啄一啄那個東西,馬上便放下”,

引導理解:它爲什麼要先啄一啄?又爲什麼要放下呢?

指名回答(啄一啄是爲了試試能不能吃;放下是爲了讓小雞吃。)

2)課件提示“每一隻雞雛的肚子都圓圓地下垂,它自己卻消瘦了許多”。

引導理解:它爲什麼消瘦了?

指名回答(因爲它把吃的都讓給了小雞雛,自己還餓着,所以消瘦了。)

3)師問:母雞爲了自己的兒女,寧可自己捱餓,很明顯的讓我們感覺到它是一隻怎樣的母雞?(慈愛)板書

4)所有的女生帶着這種感受讀一讀。

5)身邊有一隻那麼慈愛的母雞你們還會討厭嗎?(不會)所以作者說——(課件出示學生齊說)我不敢再討厭母雞了。

(3)、它負責、慈愛還很勇敢,哪些句子能體現它勇敢呢?指名回答

出示句子3勇敢:假如有別的大雞來搶食,它一定出擊,把它們趕出老遠,連大公雞也怕它三分。

在夜間若有什麼動靜,它便放聲啼叫,頂尖銳,頂悽慘,使任何貪睡的人也得起來看看,是不是來了黃鼠狼。

1)課件提示“連大公雞也怕它三分”。

引導理解:爲什麼大公雞會怕它?

指名回答(因爲爲了讓小雞能吃飽,它敢和大公雞拼命,所以大公雞怕它。)

2)課件提示“在夜間若有什麼動靜,它便放聲啼叫,頂尖銳,頂悽慘”

引導理解:“頂”是什麼意思?它發出那麼大的聲音難道不怕黃鼠狼發現,首先就把它吃掉嗎?

指名回答(頂是很、非常的意思;爲了小雞它不顧自己的生命安危,所以它不怕被吃掉。)

3) 它的每一次放聲啼叫、每一次出擊都是爲了兒女,你們認爲它是一隻怎樣的母雞?

(勇敢)板書

4)帶着這種感受,男同學讀上一句,女同學讀下一句。

5)師問:身邊有一隻如此勇敢的母雞你還能討厭它嗎?(不敢)所以作者要大聲告訴所有的人——(課件出示齊讀)我不敢再討厭母雞了。

(4)、它不但負責、慈愛、勇敢,而且十分辛苦,那一句最能體現它辛苦?指名回答

出示句子3辛苦:它教雞雛們啄食,掘土,用土洗澡,一天教多少多少次。

1)課件提示“多少多少”。

引導理解:多少多少次到底是多少次?母雞爲什麼一天要教雞雛這麼次?它累不累?

指名彙報(很多次、無數次;它很累。)

2)它爲了兒女,任勞任怨,你感覺它是一隻怎樣的母雞呢?(辛苦)板書

3)帶着這種感受,學生比賽朗讀。

4)看到如此辛苦的母雞你還忍心討厭它嗎?(不忍心)所以作者說——(課件出示齊讀)我不敢再討厭母雞了。

(5)、課件出示:比較“我不敢再討厭母雞了”和“我不再討厭母雞了”哪句更好?爲什麼?

指名彙報(前一句好,因爲可以看出作者不僅僅喜愛它,還帶着對它的崇敬。)

(6)、師問:它有什麼值得作者崇敬的?

指名回答(因爲它負責、慈愛、勇敢、辛苦。)

帶着崇敬之意分男、女角色朗讀這一句。

(7)、小結:是啊,負責、慈愛、勇敢、辛苦是有了一羣小雞雛的母雞所有的品質的最好濃縮。

(8)、返回到課件:它負責、慈愛、勇敢、辛苦,因爲它有了一羣小雞雛。它偉大,因爲它是母親。一個母親必定是一位英雄。

師問:當你讀到“它偉大,因爲它是母親。一個母親必定是一位英雄”時難道你還僅僅認爲作者只是在讚美母雞嗎?他還在讚美誰?

學生一起回答(讚美母親)

五、拓展文本昇華母愛

1、說說自己的媽媽爲自己做了哪些令你感動的事?(讓學生自由說)

2、你們還想聽有關母愛感人的故事嗎?(想)那就靜下心來好好聽吧!

課件出示:地震中的感人圖片2張,邊看邊講。

3、指名說說聽完故事後的感受。

(母愛偉大)板書

4、師引:是啊,天下所有的母親爲了兒女,任勞任怨、無私奉獻,當災難來臨時,她毫不猶豫地用自己寶貴的生命換取兒女活的希望,如果一定要給母親下一個定義的話,我想你們一定會說——(課件出示齊讀):一個母親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分組讀,再齊讀。

5、最後我提議大家說一句讚美媽媽的話。(讓學生自由說)

課件出示:

1)說說讚美媽媽的話。

2)把讚美媽媽的話謄寫在精美的卡片上,送給自己的媽媽。

 板書設計:

18、母雞

沒結沒完        負責、慈愛

討厭——————母雞——————不敢討厭

勇敢、辛苦

母愛偉大

  教學反思:

《母雞》是篇略讀課文,內容淺顯,學生很容易理解課文的內容,重點是要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的情感變化,感受母雞偉大的母愛。教學中我先讓同學們淺談了他們對母雞這一動物的看法,他們有的人認爲母雞的叫聲十分惹人討厭,有的人認爲母雞是很負責任的,它們要照顧小雞,還有的同學認爲母雞是偉大的,就像我們的母親一樣,無微不至的關懷着我們。

教學中我力爭創設豐富的教學環境,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享有個性化的、自由的發展空間,使課堂充滿生命活力,同時也不忽視語文基礎知識及基本能力的訓練,力求兩者的和諧統一。

教學中,我還抓住重點句來理解作者對母雞的感情:討厭到不敢討厭,再切入課文抓住重點句學習,理解作者討厭母雞是因爲母雞的無病呻吟,欺軟怕硬和拼命炫耀。最後解決爲什麼用“不敢”,讓學生體會到,因爲母雞的辛苦、勇敢、慈愛、負責,所以作者敬佩母雞。

當然,在教學中還發現了很多不足,這是一篇閱讀課文,可是自己因爲覺得這也好,那也好,而捨不得丟掉一些,反而使課堂容量過大。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要注意訓練學生要善於發表不同意見,要注重對學生語文能力的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