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二年級教案 > 《學棋》教學設計以及反思

《學棋》教學設計以及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W 次

  教材簡析:

《學棋》教學設計以及反思

《學棋》是篇淺顯易懂的寓言故事,講了古時候兩個學生向圍棋能手“秋”學下棋,一個專心致志,一個心不在焉,所學結果截然不同,告訴人們學習必須專心致志的道理。全文共3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講秋是古時候一位下棋能手。第二自然段講兩個學生在跟秋下棋時一個專心致志,一個心不在焉。第三自然段講兩個學生的學習結果各不相同。插圖與課文內容對應緊密,可以好好利用。

 教學要求:

1.能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認識本課10個生字,學會“棋、圍、能、專、致”這五個生字,區分“致”和“志”。

3.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教學步驟:

一、學習形聲字,引入課題。

1.(課件出示下象棋的圖片)同學們請看,圖上畫了什麼?(生齊答象棋)

2.出示:象( )提問: 棋字怎樣寫?

引導學生寫出“棋”字:

•這是用什麼做成的,應該有個什麼偏旁?(木字旁)

•右邊有個什麼字?(“其”字)

3.一邊表示意思,一邊表示讀音,我們把這類字叫做什麼?(形聲字)

4.出示:期。這個字裏也有其字,怎樣讀?(指名讀)

5.糾正讀音:期裏有個其,但它不讀第二聲,讀第一聲。棋與期聲母、韻母相同,只是聲調不同,它也是形聲字,很容易認讀,只是記住聲調不同就行,可用一期二棋或一個星期下兩次棋來記。

6.除了象棋你還知道哪些棋?(指名說)

wéi

7.出示:( )棋 提問:“ 圍”字怎樣寫?

引導學生寫出“圍”字:

•“圍”字有個韋字,把它全部包圍起來了,該怎樣表示?

8.按筆順書寫“圍”字。這是形聲字,只要看見韋字就能讀出圍字。出示:葦、偉。指名認讀。

9.讀詞語圍棋,簡介圍棋。

10.這些棋你全部都會嗎?不會怎麼辦?出示課題:13 學棋。

11.讀了題目你有什麼問題要提出來的?

(1)跟誰學棋?(2)怎樣學棋的?(3)結果怎麼樣?

  二、學習生字詞語,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過渡:同學們提出的這些問題,都能在課文上找到,想知道嗎?請打開課本讀一讀吧!

1.自由地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順。(怎樣做到?看清拼音慢慢地讀,覺得難讀的句子可以反覆讀幾遍)

2.集體檢查讀書情況。

(1)出示生字詞語,認讀,集體糾正讀音。

(2)這篇課文一共有幾個自然段?請大家在書上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分小組朗讀課文。

(3)師指導學生把課文讀準、讀通。

3.齊讀課文,要求: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個什麼故事?引導學生:

(1)跟誰學棋?爲什麼?(向秋學習,因爲秋是一位能手)

•學習“能”字:出示熊的圖片。

師:這是什麼動物?

生:(熊)

師:仔細看的這隻熊,我們把它的樣子畫一畫,好嗎?

師:熊的頭部( ),身形( ),嘴裏有一塊肉( ),兩隻腳( ),就成 形(邊說邊畫)。古人就是這樣用畫畫的方式造出一個又一個的字來表示不同的事物的。

師講解:古人用這個字來表示這種動物的,後來演變成“能”字。因爲熊的力氣大,故引申爲能力,才能。就這樣“能”字被借用了,那用什麼字來表示這種動物呢?因爲熊的身上有很多毛,非常暖和,就像燒火一樣暖,所以就在他的下面加上“火”字,後來演變成( ),就成爲熊字。讀“能”和“熊”字。

•聯繫課文理解“能手”的意思:“能”就是能力、才能,那麼非常有能力的人,我們把他稱爲“能手”。課本上說秋是一位下圍棋的能手,意思就是說在秋哪一方面很有能力?也就是說他的棋藝怎樣?

(2)兩個學生是怎樣學習的?

A一個學得怎麼樣?用課文上的一個詞來說就是( )?出示詞語:專心致志。

•學習“專”:出示圖片。

師:看圖,這個婦女在幹什麼?

生:正在把棉花紡成一根細線。

師:用什麼捲起來?

生:紡磚。

師:以前科技不發達,用手工做的,現在用機械就快多了,很快紡成一個一個的線團。出示圖片。我們也把它的樣子畫一畫吧。上面的頭( ),把線捲成圓形,上面有線( ),下面露出的部分( ),用手來拿( )就成( ),後來演變成“專”字。帶有這個部分的字有:轉,有旋轉之意。

師:這些線總是圍繞着線軸來轉,不會轉到別的地方,所以“專”又有了“專一”的意思。如果說用心專一,就是指專心。

•學習“致”:課件出示古文字“致”的圖片。

師:看圖。這是一個古文字,你看得出它的今文字是哪一個嗎?

師講解:至表示拜訪,攵是手持物,表示拜訪、送禮。引申爲送達、表達。可以組成:致意、致謝、致詞。

•學習“志”:課件出示古文字“志”字。

師:這個字也是一個古文字。請認真看一看,你能看出是哪一個字呢?師講解:上面部分像是一個很有力氣的人,他是一個大力士,所以是個“士”字;下面像個“心”字,是個心字,表示用心記或記在心上。

•區分“致”和“志”,課件出示練習,做一做(選擇填空);

( )謝 ( )氣 ( )士 ( )詞

專心( )( )

•理解“專心致志”的意思:用自己的話來說就是一心一意地做事(專心),把所做的事送達(致)到心上(志),整個詞就是說很認真地做事情。你能用專心致志說一句話。表示認真的詞語,除了“專心致志”這個詞,還有嗎?(出示:目不轉睛、聚精會神、全神貫注)集體讀一讀。

B 一個專心致志地學,另一個呢?(指名說)

(3)結果怎樣?(結果一個很出色,另一個沒有多大長進。)

 三、課堂總結。

1.課文說了一個什麼故事?

2.這節課學了哪些生字?(出示生字詞語,指名認讀。)

  四、指導書寫生字。(棋、圍、能、專、致)

1.認讀生字。(指名讀並說說你是怎樣記住它的讀音的)

2.指導書寫。

3.抄寫生字。

  板書設計:

13.學棋

棋 圍 能 專 致

  教學反思: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在《關於當前九年義務教育語文教學改革的指導意見》中指出:“應充分考慮漢字的特點,以提高識字教學效率。同時,讓學生在識字過程中初步領略漢字的文化內涵。”在識字教學中,我以字理識字爲主要方法,讓學生站在理性的高度來學習漢字,使學生不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讓學生體驗到了識字的妙趣橫生,激發了學生的識字興趣,使學生牢牢地記住了所學的每一個漢字,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識字效率,切實地提高了識字教學的質量。

一、 學習形聲字,巧妙導入新知

課文題目是《學棋》,重點字眼是“棋”,全文是圍繞棋來寫的,加上“棋”是本課要求學會的生字,我利用“棋”字導入新課,能讓學生掌握了“棋”字的音、形、義,從而較容易的理解了課題意思,可謂是一舉兩得。棋是形聲字,而形聲字的特點是一邊表示讀音,一邊表示意思。我利用這個特點學習“棋”字。通過學習,學生知道了棋是用木頭做成的,所以有個木字旁,其表示讀音,合起來就讀“其”。學生理解了棋的意思,又能很快記住字音。考慮到學生經常會碰到期字,容易把它讀成第二聲,所以我接着出示形近字期,提問;這個字裏也有個其字,那麼它應該怎樣讀?經過指名讀,糾正讀音,學生讀準了字音。接着出示讀音與棋的讀音相比較,學生知道了期也是形聲字,期讀第一聲,棋讀第二聲,用一期二棋或用通俗易懂的一句話:一個星期下兩次棋記住其聲調不同,有效防止學生有邊讀邊的不好習慣。

二、直觀演示,巧教象形字

象形,是最早的漢字造字方法,它是通過描摹事物形狀的方法來造字的。“能”是象形字,在學習“能”字時,我先出示熊的圖片,讓學生看圖,引導學生畫一畫熊的樣子。先畫熊的頭部( ),身形( ),頭和身子都有肉,就在頭和身子交接處畫出( ),兩隻腳( ),就成 形,告訴學生古代的人就是用畫一畫事物的形狀來表示這些事物的,後來演變成能字來表示熊這種動物。又因爲熊的力氣大,故引申爲能力、才能,結合課文理解能手的意思。接着提問:能字被借用了,沒有字來表示熊這種動物,怎麼辦?這樣疑問,激發了學生的很濃的.學習熱情,促使學生開動腦筋,想出了熊的身上有很多毛,像燒火那樣暖和,所以在能字下面加上( ),就成爲熊字。這樣的教學能把實物與字形的聯繫講的更透徹,使學生不僅掌握了知識,還知道了“知識的來源”,瞭解漢字文化的源遠流長,又能幫助學生記憶字形和理解字義。

第斯多惠說過:“知識是不應該傳授給學生的,而應引導學生去發現它們,獨立地掌握它們。”通過學習“能”,學生有了學習“能”這個象形字的基礎,到學習象形字“專”的時候,我先出示線團的圖片,讓學生畫一畫,接着老師邊說邊畫出“專”的古文字畫,把學生的畫與老師的比一比,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參與到古文字的造字活動中,從而激發了學生的思維,充分發揮其潛在的創造能量。也真正實現了從扶到放的教學過程,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漢字,自主探究漢字,培養了學生的識字能力。

三、 古今對照,正確區分同音字。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爲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注重交給識字方法,力求使用結合。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情境教學正是從感受形象開始,以情激情,符合兒童思維的特點。在教學“致”字時,我用字理教學的方法“漢字俗講” 法 ,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我先出示“致”的古文字,提問學生:這是一個古文字,你能看得出它是哪一個今文字嗎?學生看了很久,最後搖頭說看不出,於是我就講解一個人走啊走,走到一個朋友家或親戚家幹什麼呢?學生很容易說出是拜訪。我接着用動畫課件演示“至”的演變過程,解釋“至”表示拜訪的意思。接着說:“你去拜訪的時候不能兩手空空啊。”學生自然想到要拿東西去。用動畫課件演示“攵”的演變過程,講解攵是手持物。“致”就是表示拜訪、送禮。引申爲送達、表達。讓學生了理解了字義,再出示詞語“致意、致謝、致詞”,理解詞語。

這樣的識字教學充分體現了字理教學的靈活性原則,能根據字的類型採取不同的適合低年級學生的教學方法。老師教得輕鬆,學生學得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