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四年級教案 > 第17課《李時珍夜宿古寺》說課稿範例

第17課《李時珍夜宿古寺》說課稿範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4W 次

 一、教學目標的分析與定位

第17課《李時珍夜宿古寺》說課稿範例

(一)教材分析:

蘇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中的課文《李時珍夜宿古寺》講述的是我國古代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李時珍不顧年歲大,爲修好《本草》住破寺、吃乾糧,以及在月光下認真記載尋訪所得的事蹟,表現了李時珍不怕吃苦的可貴精神和嚴謹認真的踏實作風。

本課的教學我準備用兩課時完成。

(二)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學習本課的生字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複述課文。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理解課文主要內容。

情感目標:體會李時珍爲編寫《本草》而不怕吃苦的可貴精神和嚴謹認真的踏實作風。

能力目標:學習理解詞語的方法。

(三)教學重點:

我認爲教學中應突出4個重點:第一點,李時珍因察訪藥材吃不好、喝不好、住不好,從餐飲住三方面讓學生感悟李時珍經歷的艱辛。第二點,引領學生通過課文的朗讀理解感悟李時珍爲寫《本草》,爲與民造福而甘願吃苦的品質和嚴謹認真的科學態度。第三點,文中提到了許多中藥名稱,要通過課文的學習讓學生了解一些常見的中藥。第四點,複述課文。

(四)教學難點:

理解“飢餐渴飲、斷垣殘壁、生嚼涎滑”等詞語。

  二、教學設計的理念與思路

因爲本課中有許多難理解的詞語,教學中我將通過點撥、講解等方法,教給學生一些理解詞語的方法,並針對課文第七小節(李時珍住古寺不覺得苦)和第十二小節(李時珍親自品嚐草藥)的內容組織學生討論李時珍爲什麼這麼說、這麼做,體會他爲編寫《本草》而不怕吃苦的可貴精神和嚴謹認真的踏實作風。通過學生課後瞭解一些中藥名稱和藥效,培養學生收集資料的能力。

  三、教學過程的安排與意圖

我將由生字“宿”導入,先板書“宿”,問學生:認識這個字嗎?你能組哪些詞?哪個詞是“夜宿”這個詞中“宿”的意思?這個環節的設計是兩個考慮,首先“宿”本身是生字,這樣導入可加深學生對這個字的印象,其次,是要告訴學生組詞也是理解詞語的一個方法。接着我會繼續說晚上住宿就是“夜宿”,昨天你們夜宿在哪?外出旅遊一般夜宿何處?古時候把旅館叫做客棧,有位古人出門在外不夜宿客棧,卻夜宿古寺,這位古人就是—李時珍,引出課題並板書。

然後讓學生介紹李時珍。接下來在範讀、初讀課文的基礎上,重點引導學生讀準課文中難讀、難理解的詞語,學習生字詞。因爲這篇課文較長,讀的過程中發現有許多詞語不容易讀好,不容易理解,如飢餐渴飲、斷垣殘壁、生嚼涎滑等,我準備先列出這些生字詞,讓學生讀正確,再將這些詞語重新排序,使每行的詞語之間保持意思上的聯繫,第一行:師徒倆、飢餐渴飲、曉行夜宿;第二行:破廟、灰塵、斷垣殘壁、青苔;第三行:藥材、呃逆、生嚼涎滑、生嚼無涎。讓學生尋找排列規律的同時又一次讓學生讀了詞語,同時這三行詞語也是課文的.三條學習線索。這樣的設計起到了多種作用。

下面的教學就以這些詞語爲線索,找出不理解的詞語,和學生共同學習尋找理解詞語的方法,解決本課的學習難點。學生先找出這些詞語所在的句子,然後邊讀句子邊理解詞語。“飢餐渴飲、曉行夜宿”詞語的理解可結合課文內容,“斷垣殘壁”藉助字典理解“垣”,通過理解關鍵字幫助理解詞,“生嚼涎滑、生嚼無涎”則可以聯繫生活實際理解,通過教學,不僅教給學生理解詞語的多種方法,同時在理解詞語的同時指導學生讀好課文,瞭解課文內容,這樣學生不僅理解了詞語,學習了方法,而且將課文的朗讀也貫穿其中,將初讀與精讀相結合,以達到正確、流利讀通課文的目的。

接下來再結合課文中第7、12小節,展開討論,這樣的生活李時珍不覺得苦嗎?李時珍親自品嚐草藥會有什麼後果?他爲什麼這樣做?在學生討論的同時補充一些資料與故事,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進一步地認識李時珍的爲人,引導學生們重點感悟李時珍爲寫《本草綱目》爲民造福、以苦爲樂、甘於奉獻的精神及嚴謹認真的科學態度。然後引導學生複述課文,再完成書後的練習3、4兩項練習。

本課的板書我結合理解詞語的這一內容,以“飢餐渴飲、斷垣殘壁、記下尋訪所得”

爲內容,這也可以成爲學生概括課文內容的線索。

 四、結語思考

本課的教學中我力圖使一個環節的設計達到多種的作用,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取得更好的效果,同時還想在課文的學習中引導學生探索、積累學習的方法,提高學習的能力,我想這樣堅持教師的教學能力及學生的語文能力都會有一定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