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三年級教案 > 蘇教版三年級上冊《航天飛機》課後反思(精選9篇)

蘇教版三年級上冊《航天飛機》課後反思(精選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W 次

在社會發展不斷提速的今天,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反思自己,必須要讓自己抽身出來看事件或者場景,看一段歷程當中的自己。反思我們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蘇教版三年級上冊《航天飛機》課後反思(精選9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蘇教版三年級上冊《航天飛機》課後反思(精選9篇)

三年級上冊《航天飛機》課後反思 篇1

《航天飛機》這篇課文以一個故事的形式,通過智慧老人與飛機的對話,介紹了航天飛機的外形、特點及本領,並且巧妙地借智慧老人之口說明了一個道理:即任何一個人總有自己的長處和特點,互相是不可取代的,因此,不能妄自尊大,也不能妄自菲薄。教材一方面要了解有關航天飛機的知識,另一方面還要學習課文的語言,二者相比,我認爲後者更爲重要。一般人們都會在課的結尾安排“航天飛機設計一張名片”的拓展練習,目的在於把書面語言轉化爲學生的積極語言。我呢,把它設計在講讀課文的過程中。

在教學時讀,我從普通飛機心情的變化“得意——疑惑——不自在”入手,探究一個怎麼樣和爲什麼,這樣就使一堂課的條理非常清楚。課文2、3自然段是重點,我抓住了以下幾點:

1、能體現航天飛機外形特點的詞語,“龐然大物”“無影無蹤”“轉眼間”和“三角形的翅膀,尖尖的腦袋,方方的機尾”。

2、同樣運用比較的方法學習課文第三段,如果去掉具體描寫的句子,只說“航天飛機飛得又高又快,本領還特別大。”行不行?學生在討論之後明白了,作者運用了比較的方法,還讓我們通過具體的數字“兩萬米高”和“幾十萬米高”體會航天飛機飛得高,“四個多小時”和“七分鐘”體會航天飛機速度之快。瞭解航天飛機的本領之後,我又做了一些補充。

3、此時,學生對航天飛機已經有了相當多的瞭解,如果這時候不說,等把課文全部讀完再說,這和請人吃飯時非把飯涼了再讓人家吃有什麼區別。這時我讓學生爲航天飛機寫一份自我介紹,充分利用課文中學到的語言,進行重組,在做了簡單的構思之後,學生們興致勃勃地上來自述,說得挺好。

以前我總認爲這樣的寫話對學生習作沒有多大的幫助,現在我改變了想法。學生才三年級,正是學習語言的最佳時期,課文中的語言生動、規範,如果能讓學生把課文中的語言積累內化爲自己的東西,應該說對學生來說是一筆巨大的財富。我們的語文課上常常要掰開了揉碎了地講,不如多給學生一些語言實踐的機會。

三年級上冊《航天飛機》課後反思 篇2

自從接到阿卓版主的預約,我就考慮選擇那一課較好,剛開始想選名篇,後來想還是選擇沒聽過,沒上過的吧,這樣更有挑戰性,就訂了《航天飛機》這課。

翻開蘇教版第五冊課本102頁,出現在我眼前是一篇科普性文章,當時就覺得很棘手,怎麼辦呢?我已經自斷其路,只好硬着頭皮反覆讀課文,希望能從中找到突破口。哎,眼前一亮,有了。我以普通飛機與航天飛機的比較作主線,抓住詞語,通過例子、數據,讓學生明白道理。在這課教學中,我讓每個學生都走進角色中去,做一架普通飛機,飛遍全文。

一、突破“得意”

自由朗讀第一自然段,談體會。

小飛機抓住“自由自在、俯衝、爬升、翻筋斗”來談自己心中的體會,從而突破“自以爲是,妄自尊大”,爲下面“普通飛機驚訝”做好鋪墊。在處理這部分時,我設計了一個小拓展,讓學生說說現在心中的感受,生1、我好厲害,誰也沒有握本領大。生2、看,我飛的多高,還會翻筋斗呢。說着,這個學生就比劃起來。生3、(握緊拳頭)我飛得最快,誰也比不上我,哈哈!

二、突破“驚訝”

自由朗讀第二自然段,動手畫出描寫航天飛機的語句,結合多媒體反覆朗讀感悟。小飛機都能說出,從“龐然大物”可看出很大。從“無影無蹤”可體會到快。還有眼前出現一傢什麼樣的飛機。再指導小飛機結合剛纔的情景,說說心中的感受,他們都暢所欲言,從而突破“驚訝”,自然就讀好“想”後面的兩個疑問句。

三、第三自然段是課文的重點,突破“寫作方法”

在朗讀中發現航天飛機的特點和作用,這時可指導分析:怎樣更高、更快、本領可大了?讓學生談這樣寫的好處,我再小結,順勢做一個遷移練習,小飛機談心裏感受,突破“不自在”。

四、感悟道理

我以智慧老人的身份進行語重心長的教育,小飛機在“不自在”的情況下,反覆朗讀智慧老人的話,領悟道理。

五、寫話訓練

自我介紹航天飛機。

上完這課,自我感覺效果不錯,但總覺得設計的問題是否太多,有點偏移重點。不知各位同仁的看法呢?

三年級上冊《航天飛機》課後反思 篇3

《航天飛機》這篇課文以一個故事的形式,通過智慧老人與飛機的對話,介紹了航天飛機的外形、特點及本領,並且巧妙地借智慧老人之口說明了一個道理:即任何一個人總有自己的長處和特點,互相是不可取代的。教材一方面要了解有關航天飛機的知識,另一方面還要學習課文的語言,二者相比,我認爲後者更爲重要。於是在本課的結尾安排了“爲航天飛機設計一張名片”的拓展練習,目的在於把書面語言轉化爲學生的積極語言。讀和記是用的基礎,而爲用而讀的過程才能使學生的頭腦投入到緊張的思考之中。所以在教學時,我抓住這了幾點:

1、能體現航天飛機外形特點的詞語,通過插圖進行比較理解了“龐然大物”,通過“無影無蹤”“轉眼間”的朗讀體會速度之快。

2、同樣運用比較的方法學習課文第三段,抓住“兩萬米高”和“幾十萬米高”體會航天飛機飛得高,“四個多小時”和“七分鐘”航天飛機速度之快。並瞭解航天飛機的本領。

3、讓學生交流,通過說把學到的知識轉化爲自己的語言,然後爲航天飛機設計一張名片。

三年級上冊《航天飛機》課後反思 篇4

《航天飛機》這篇課文是一個科學童話,文章從普通飛機的視角,用擬人化的手法介紹了航天飛機的基本特點和相關知識,展現了現代科學技術在航天事業上的新成果。在這課教學中,我讓每個學生都走進角色中去,做一架普通飛機,理解全文。

我沒有找到語文課的感覺,一節課的問題設計太多,沒有抓住主要問題去擴展,而是一個小問題一個小問題的在肢解着課文,把課文講散了。應該設計一個跨度很大的問題,重點的來說。我卻沒有設計這種可以統領、貫穿全文的問題。而且課堂形式單調,就是老師問,學生答,老師再問,學生再答。語文課是要培養孩子的聽、說、讀、寫、問5個方面的技能的,我沒有重視這些方面的訓練,尤其是“寫”,我應該讓學生學完課文後,用筆把航天飛機的外形、特點和作用用自己的話寫下來,訓練他們寫話的能力。而我讓他們通過對話說出航天飛機的特點。還有“問”,我應該讓學生找問題,再引導他們自己找答案。而我卻沒有給他們問問題的機會,我自己根據課文內容設計了很多問題,我一直在牽着學生,讓他們跟着我的思路走。課堂是要面向全體學生的,我讓學生自己讀書讀的太少,應該多請幾個學生來讀,各個層次的學生我都應該叫到。先讓差生讀,再讓中等生讀,最後再叫好同學來讀。

三年級上冊《航天飛機》課後反思 篇5

我是這樣幫助孩子們學習航天飛機的特點的。

(1)抓住“兩萬米”和“幾十萬米”,體會航天飛機“飛得高”的特點。

學生通過“幾萬米”與“幾十萬米”的數據比較和運算,發現普通飛機的飛行高度對於航天飛機來說是微不足道的,再從充分朗讀中領會航天飛機“飛得高”的特點。

(2)抓住“四個多小時”和“七分鐘”,體會航天飛機“飛得快”的特點。

從祖國的最東部東海之濱到祖國的最西部帕米爾高原,約有4000公里長,地域之廣,距離之長,學生頭腦中的印象是比較模糊的。在這時出示中國地圖,學生通過看地圖,真實地呈現在他們的眼前,對“橫跨祖國東西”有了較清楚的概念,飛機飛行要——四個多小時,而航天飛機只要——七分鐘,學生體會速度的“快”也就水到渠成了。

(3)體會航天飛機的非凡本領。

我播放航天飛機工作時的錄像,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感受。航天飛機的本領不僅僅侷限於文本,爲了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使之對航天飛機有更多、更深的瞭解,教師在這裏可以提供一系列航天飛機本領的資料,並引導學生進行說話練習:航天飛機的本領這麼大,他感到非常的自豪,可他現在遇到了一個難題,他發現好多人對他的本領瞭解得不夠全面,你能以“航天飛機”的口吻來自豪地誇一誇自己嗎?學生說:“我是航天飛機,我的本領可大了,我能……,我還能……”,這正是一種由課內向課外的拓展和延伸,也再次鞏固了總分的構段方式,也更加能讓學生認識到航天飛機神奇的本領。

三年級上冊《航天飛機》課後反思 篇6

《航天飛機》是一篇科普性文章,看到這篇文章時我覺得很棘手,怎麼辦呢?我已經自斷其路,只好硬着頭皮反覆讀課文,希望能從中找到突破口。哎,眼前一亮,有了。我以普通飛機與航天飛機的比較作主線,抓住詞語,通過例子、數據,讓學生明白道理。在這課教學中,我讓每個學生都走進角色中去,做一架普通飛機,飛遍全文。

教材一方面要了解有關航天飛機的知識,另一方面還要學習課文的語言。爲了讓學生能在一定基礎上學習本課,在課前我讓學生蒐集了航天飛機的資料閱讀,自己也蒐集一部分易於學生理解的,在課前讀給他們聽,簡介一下中國目前在航天飛機事業方面的現狀,激發學生愛科學,爲國家做貢獻的慾望。爲了學好本課的語言,在結尾安排了“爲航天飛機設計一張名片”的拓展練習,順便也複習一下第五單元的習作練習,目的.在於把書面語言轉化爲學生的語言。讀和記是用的基礎,而爲用而讀的過程才能使學生的頭腦投入到緊張的思考之中。所以在教學時,我抓住這了幾點:

1、能體現航天飛機外形特點的詞語,通過插圖進行比較理解了“龐然大物”,通過“無影無蹤”“轉眼間”的朗讀體會速度之快。

2、同樣運用比較的方法學習課文第三段,抓住“兩萬米高”和“幾十萬米高”體會航天飛機飛得高,“四個多小時”和“七分鐘”航天飛機速度之快。並瞭解航天飛機的本領。

3、讓學生交流,通過說把學到的知識轉化爲自己的語言,然後爲航天飛機設計一張名片,練習學生的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

最後讓學生明白《航天飛機》這篇課文以一個故事的形式,通過智慧老人與飛機的對話,介紹了航天飛機的外形、特點及本領,並且巧妙地借智慧老人之口說明了一個道理即任何一個人總有自己的長處和特點,互相是不可取代的。

三年級上冊《航天飛機》課後反思 篇7

光看課題,內容講述的是科學方面的知識,我想學生未必個個喜歡學,但教學時我感覺學生的興趣還是很濃的。因爲這是一篇科學童話。文章從普通飛機的視角,用擬人化的手法介紹了航天飛機的基本特點和相關知識,展現了現代科學技術在航天事業上的新成果。在字裏行間都體現了人性化,教學中透過語言文字讓學生領悟,是他們喜歡學的主要原因。

讀第一自然段後問學生:你覺得這架飛機怎麼樣?是從什麼地方看出來的?“自由自在”“一會兒……一會兒……”體會普通飛機的本領不俗,在藍天下悠然自得。“很得意”形象地反映了普通飛機有些自以爲是、妄自尊大,接着問學生,它心裏會想些什麼呢?

讀了這段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麼?從“龐然大物”體會航天飛機外形特別大;“一聲呼嘯”“騰空而起”體會航天飛機升空時的氣勢;“突然”“轉眼間”“無影無蹤”體會航天飛機速度極快。這和先前的普通飛機以及他的自以爲是、妄自尊大的表現形成鮮明對比,普通飛機是怎麼想的?

第三自然段介紹了航天飛機飛得又快又高的本領以及它在人類航天事業中的神奇作用,這是通過智慧老人的話說出來的,學生沉浸在這樣的如普通飛機的好奇中,讓學生充分朗讀智慧老人的兩段語言,兩組數據的比較,明顯發現普通飛機高度和速度對於航天飛機來說是微不足道的,從而領會航天飛機飛得“更高更快”的特點

最後再次讓學生想象,如果自己是普通飛機,聽了後會怎麼想呢?從而感受“不自在”,體會普通飛機此時的內疚、難爲情。讀最後一自然段,學生感覺到智慧老人善解人意,平易近人、和藹可親,讓普通飛機受到教育,普通飛機和航天飛機各有各的長處、作用,既不應妄自尊大,也不應妄自菲薄。這些都是學生在體會語言文字蘊涵的情感中自然領悟的。

三年級上冊《航天飛機》課後反思 篇8

這次的學校人人試教教研活動中,我上的是《航天飛機》,根據單元的學習要點:

第一要求學生掌握課文所介紹的知識點;

第二是懂得課文是怎樣用生動的語言把這科學知識介紹清楚的;

第三便是聯繫生活實際。

在這課的教學中,我設計了這樣三個環節:

1、同學們,銀色飛機和航天飛機兩次見面的時間很短,兩次見面間隔的時間也很短。這麼短的時間裏,銀色飛機的心情卻在不斷變化。請大家讀讀第五自然段,找出描寫銀色飛機心情的詞語。(高興、羨慕、擔憂、惋惜)爲什麼銀色飛機的心情會不斷地變化?在這個環節裏,讓學生通過自讀課文,在瞭解銀色飛機爲何心情不斷變化中,知道了航天飛機的外在的特點。並設計了“銀色飛機爲……而……”的句型說話訓練。

2、師問:銀色飛機只知道航天飛機外形雄壯威武,速度十分驚人。航天飛機有什麼特殊的本領,他知道嗎?(不知道)假如你成爲中國航天站的一名宇航員,你能向來自世界各國的人們介紹我國新研製的航天飛機嗎?學生自讀第六自然段的基礎上。用自己的語言介紹航天飛機:用上“能……能……還能……”

3、對於航天飛機的三大特點,你有疑問嗎?這一問,激起了學生思維的浪花,他們就提出了是否真的有“太空醫院”。這時,學生就有提出,世上還沒有這麼先進的科學技術,有一學生就說:這是一篇科幻文章。學生的思維一下處於高漲階段,對太空,對航空事業充滿了一種嚮往。於是,我讓學生暢談一番,15年後,你成了一名航天飛機的設計研究者,你準備設計怎樣的航天飛機問世?學生興趣盎然,創新的火花頓時迸發。都想一吐爲快。看到學生興趣如此濃烈,我索性讓學生動筆寫寫自己設計的航天飛機。於是,一架架新型的航天飛機在學生的筆下問世了……大家都知道,在激奮的精神狀態下,人的潛能往往會超常發揮。學生在模仿中,走向獨特,學生的語言也豐盈了。

三年級上冊《航天飛機》課後反思 篇9

週五要上課錄像,完成蘆博士佈置的作業,順帶着上完我這學期的輪流課,於是,週四晚上我拿出前幾天備好的教案准備好好過幾遍,背熟。可是,當我拿起前些日子還挺滿意的教案,不知怎的,越看越覺得不行,雖然重點段的處理還不錯,但整體結構沒有體現出蘆博士教給我們的理念:整體把握,突出重點,文眼切入,核心引領。我想,用這份教案去上課,雖然也能把課文講清楚,重點講明白,但學生的思維很有可能不活躍,因爲我的教案裏,思維的矛盾點不夠清晰,不夠突出。

既然不滿意,我就立刻決定連夜重備。我回顧了週三孫老師的《誠實與信任》一課,蘆博士的課後點評及講解,再次仔細閱讀文本,很快找到了課文的眼“得意與不自在”,定下核心問題:小飛機爲什麼會從得意變爲不自在?航天飛機到底有什麼特點能讓小飛機不自在?小飛機的不自在有必要嗎?

這幾個核心問題實際上就是課文的脈絡,提綱,有了這個框架,我的教案每個環節就非常清晰了。我的提問內容集中,不散亂,學生思維活躍積極,學習主動性強,加上適當的課件輔助,孩子們學習的興趣濃厚,效果很好。

週五的課,吳主任和我們學習小組的孫老師,陸老師都去聽了,大家一致肯定了這節課的設計,但由於是臨時該的教案,我還不夠熟悉,所以整節課的節奏就比較慢,加上我上課一貫就是慢條斯理的,所以最後延時了幾分鐘。

如今回過頭我再仔細地比較我的兩次備課,我能深刻地體會到蘆博士給我們講的改變備課思想,就會改變我們的教學,也就會使我們學生的思維品質發生改變。

如今我們的學習班就快要結束了,非常感謝蘆博士教給我們的一種科學的,行之有效的備課思考方法,我將在以後的備課、上課中努力去實踐蘆博士所教的這些理論,並努力在實踐中去融會貫通,舉一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