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初一語文開學第一課教案(精選10篇)

初一語文開學第一課教案(精選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8W 次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一語文開學第一課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初一語文開學第一課教案(精選10篇)

初一語文開學第一課教案 1

教學目標

1.感受漢語之美之奇之瑰麗。

2.明確閱讀的重要性與個性化寫作的必要性。

學習重點

感受語文之美,明確學習方法及要點。

教學流程設計

一、問大家一個應該非常簡單的問題:

什麼是語文?(自由回答)組織討論。

二、剛纔的回答我們似乎是在力求科學。我們能不能改變一個風格,回答得儘可能詩意一些,這樣,我們以“語文是……”的形式在練習本上儘可能地多地寫一些話,給大家三分鐘時間,然而小組內交流,請把大家認爲精彩的話作上記號,待會兒請一個同學組織一下代表小組發言。

1.獨立書寫,小組交流;

2.各組奉獻,前面已經被人講過的就不必再說(發言者自己先報姓名。老師遇到十分精彩的,要問這個創作者的姓名,要求課後交上來)。

三、出示袁衛星的有關語文一段話,請大家儘快記誦。

1.大聲地朗讀。

語文是炫目的先秦繁星,是皎潔的漢宮秋月;是珠落玉盤的琵琶,是高山流水的琴瑟;是“推”“敲”不定的月下門,是但求一字的數莖須;是莊子的逍遙雲遊,是孔子的顛沛流離;是魏王的老驥之志,是諸葛的錦囊妙計;是君子好逑的《詩經》,是魂兮歸來的《楚辭》;是執過羊鞭的《兵法》,是受過宮刑的《史記》;是李太白的杯中酒,是曹雪芹的夢中淚;是千古絕唱的詩詞曲賦,是功垂青史的《四庫全書》……(袁衛星)

2.提問:你知道其中的哪些典故?哪幾本書?

3.你還想知道其中的哪些典故?哪幾本書?

4.背誦,默寫。

(二)如何學好語文

你聽說過什麼辦法?你認爲哪些比較可行?(自由發言,小組討論,請另一人發言。也要先報姓名。)

老師的辦法,這個辦法是得到所有語文學得好的人,所有優秀的語文老師肯定的辦法。非常簡單,那就是多讀書,尤其是大量的優秀的課外閱讀,多練筆,尤其是要養成寫隨筆和日記的習慣。

古人講“一日不讀書,則語言無味,面目可憎”。又說“正其義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可見,讀書並非爲了眼前的功利目的,而是自我發展,自我完善的需要。

學習語文的過程正是思想意識、道德情操、人格精神、人文素養的不斷培育和提升的過程。讀書人之於文盲,不僅在於他們認識字,能讀書,更在於他們能通過讀書而知道越來越多的道理,增長越來越多的智慧,培養成真正屬於人的性情。“人之異於禽獸者幾希”,這“幾希”就是人類具有的良知,能夠同情,並且有求進步的願望。

記得一位哲人說過:“在高尚的人中,一切本能都服從良知的命令——責任發言時,一切私慾都啞口無言了。”他又說:“凡人都是同胞。我們都來自相同的生命的源泉,我們都同樣的易感受痛苦,同樣的有弱點,走入相同的最後命運……現在的.世界是一灰色的世界,我們就算不互相爲難,也還有不少的憂慮——如飢餓、火災、地震、風浪、疾病、死亡等等。我們應當互相信託,互相親愛,互相同情和扶助,忍耐和寬容。”努力培養這樣的感情,就是個人最重要的進步,也是人類最偉大的進步。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儘管不同的人對“向上”的理解不同,但我始終堅信,任何物質和技術的進步,如果不能同時伴隨着人性的進步,就必然使人越來越淪爲感性的奴隸。現代人並不比古人更有智慧,古人思考過的許多問題,如生與死、義與利、天與人、善與惡等等。現代人並沒有解決,反而更加曖昧。科學技術的發展,物質條件的改善並沒有給現代人帶來多少幸福。有着數千年文明的人類,其精神究竟進步了多少?其品性究竟發展了多少?人類將走向何方?還能走多遠?這些問題應該成爲時時抽打現代人靈魂的鞭子。

爲什麼要對廣大青年(少年)進行語文教育和教學?就是要讓他們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求發展,求進步。不從人性發展、人類進步的這樣的高度來認識語文學科的性質和功能,就難以把握語文教育的命運,難以樹立正確的語文教育思想。

語文,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科,需要有學習興趣,好的學習習慣

等都是很重要的。有人感到學習語文很吃力,我想主要是由於沒有掌握正確的方法,沒有擁有一把打開語文之門的金鑰匙。

學好語文,要注意培養學習興趣,養成好的學習習慣,積累學習方法,增強學習能力等。我希望當你讀完這篇“爛文”後,能爲你的語文之路,墊石鋪地,爲你的語文大廈添磚加瓦,爲你學習鋪上一條通天大道。

初一語文開學第一課教案 2

教學目標:

1、幫學生確立語文很重要,要學好語文的觀念。

2、讓學生明白學好語文的途徑,知道如何去學語文。

3、告訴學生本學期學習目標及規劃。

4、準備工具。

5、推薦閱讀書目。

教學過程:

一、自我介紹,導入第一課

二、確立新觀念,樹立自信心

1、你覺得語文重要嗎?你喜歡學習語文嗎?(瞭解學生對語文的興趣)

學好語文的意義:學好語文,是生活的需要。“語”,語言文字,現代漢語;“文”,文學。我們的生活與這兩方面息息相關。除了啞巴,都要說話,我們都要運用漢語與他人交流,漢語是我們交際的工具。文學作品既能愉悅身心,又能增長知識,豐富感情,提高個人修養。學好語文,是應試的需要。語文是中考高考三大學科之一,學好語文,是你成爲一個優秀學生的必需,是你過關斬將劈波斬浪的利器。所以,必須學好語文。

2、語文難學嗎?

不難!其實語文就在我們身邊,在我們的言語裏,在我們的環境中,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時時刻刻與語文相伴。語文不是狼外婆,不是踩高蹺,沒有什麼可怕,也沒有什麼高難度。我們可以在生活中學習語文,在語文學習中感受生活的真諦,逐漸成長。“處處留心皆語文”,“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學生說經歷是最好的老師,頗有道理。)

3、如何培養興趣呢?

可以從積累好詞佳句美段開始,多讀多摘抄多誦讀,當你積累到一定程度,你會發現自己是如此博學的人,成功的感受會讓你喜歡上語文。平時勤於練筆,長期堅持下來,你會發現你真的'很能寫。到那時候,你說你不愛語文,還真的不可能。語文學習不難,難在我們能不能堅持。同學們,你們有這樣的韌性嗎?有信心學好語文嗎?

三、養成好習慣,把握好方法。

“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

培根曾說過:“習慣是一種頑強而又強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人一旦養成一個習慣,就會自覺地在這個軌道上運行。是好習慣,會讓人終生受益,反之,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你一輩子。”

養成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對於語文能力的提高,非常重要。可以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入手。

1、仔細聽。

學會傾聽,聽老師講,聽同學發言。聽的過程中要勤思考,學會抓要領,善比較,有自己的觀點。聽的時候要有禮貌,不隨意插話,打斷他人。

2、大膽說。

這裏的說不僅是指課堂上回答問題,也指課內外的提出問題。大膽發言,質疑答問,是積極思考的表現。唯有做個思考者,積極主動學習,做學習的主人,我們在學習中才能真正有所收穫。我們不少同學,不敢發言,可能是因爲不能肯定自己的答案,更多的是害怕,害怕老師批評,害怕同學們笑話。我們可以換個角度考慮問題。犯錯、批評與成長相關。課堂上,問題回答錯了,挨老師批評了,被同學們笑話了,這個問題我必然會記憶深刻,今後碰見,再不會犯錯。人總是在錯誤中成長,在批評自我批評中成熟。這樣一想,我們在課堂上不僅要大膽發言,更要踊躍發言了,對不對?

3、廣泛讀。

有位名師說:“一個初中生只要在初中三年裏讀的書疊起來等於他的身高,寫的本子疊起來等於他的身高的一半,他的語文(讀寫)能力不用老師教也會形成。”廣泛涉獵,博採衆長,可以獲得豐富的生命體驗、閱讀經驗、寫作技巧,這對於我們寫作閱讀都有極大的啓發幫助。古人不是說過,“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在廣泛讀的同時也提倡深入的讀,讀熟一部作品,讀透一個作家。高考滿分作文《赤兔之死》作者在介紹經驗時說他前後把《三國演義》讀了有三十幾遍,不但熟悉了書中的每一個故事、每一個人物,而且連作者羅貫中的語言風格都模仿的很像了。唯有精讀深入的讀,我們的思想纔會因之深入,我們的文筆才能在模仿中形成自己的風格。

4、勤奮寫。

這裏的寫包括寫作文,寫日記,寫隨筆等,也包括抄寫字詞,摘抄美詞麗句、精彩段落這些積累工作。讀得多,不代表就寫的好。勤於動筆頭,記錄自己所見所聞所感,留住自己一瞬間的靈感,寫得多了,自然就能悟出寫作技巧。再說當自己回頭看自己一點一點碼起的文字已成摞成堆成山,心底成功的喜悅自不待言。我們不求自己能成名成家,就爲了記錄自己的青蔥歲月,爲了提高語文成績,爲了在中考高考中勝出,這一份辛苦,也是有價值的。

四、明確學習目標,堅持執行規劃

本學期學習目標:

1、練出一手好字;

2、掌握閱讀記敘文、敘事散文、小說的技巧;

3、讀幾本名著;

4、提高敘事寫人的作文水平。

本學期教學設想:

1、國學積累,第一個月背誦完本冊所有古詩和文言文;

2、堅持每課一練——基礎訓練冊;

3、可以嘗試寫隨筆,每週必須寫有一篇不少於500字作文;

4、每週堅持練字10分鐘。字寫得不好的,練習正楷,正楷寫好的,練習行楷或行書。

五、準備文具

《古文翻譯》、《新華字典》、《成語字典》、筆、課堂筆記記在課本上、默寫聽寫本、隨筆本、練字本、作文本等。

六、推薦書目

1、《繁星春水》

2、《泰戈爾詩選》或者《飛鳥集》

3、《男生賈裏》

4、《湯姆索亞歷險記》

5、《朱自清散文選》

6、《論語》

初一語文開學第一課教案 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整體感知課文,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品味文章畫面的優美和細節的動人。

過程和方法:學生通過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來理解課文內容。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體會祖孫三代人之間的互敬互愛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培養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珍愛生命的情感。

教學難點:理解文章的深刻含義。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孝敬父母、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體現着人世間美好的情感——親情。其實,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一直都沐浴着親情。哪位同學能聯繫生活實際,說說你都感受到了哪些親情?(學生舉例回答,教師予以肯定)像在日常生活中全家人一起吃飯、看電視、聊天等等。哪怕是一家人一起散步這樣平常的小事,也能體現出濃濃的親情。《散步》這篇課文就爲我們講述了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

二、初始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整體感知課文內容,體會祖孫三代人之間的互敬互愛的思想感情

3.體會人物的形象美

4.感受文章對稱的語言美

三、自學指導

(1)請同學們用溫和、親切又含着莊重的語氣,平穩的語調將課文自由地朗讀一遍(6分鐘完成)

(2)輪讀課文(一人讀一節,共八人讀),比誰讀得準確、流利、有感情(如有讀錯字音的,則老師叫停,引導學生更正,並板書正確的字音)(6分鐘完成)

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後,思考以下問題,8分鐘後比誰能正確回答。

1.去散步的一家人有哪幾個人?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散步?

2.你可以感受到一家人去散步時是怎樣的心情?說說你是從哪些文字中感受到的。

3.在散步的過程中發生了什麼事?最後是怎麼解決的?

4.我和妻子是如何揹着母親、兒子走過那條小路的?爲什麼說“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1.通過散步這件事,你對這個家庭的四個成員都不陌生了,請你給這個家庭的`四個成員分別加上一個修飾語。並說出這樣加的理由。

一個()的“我” 一個()的母親

一個()的兒子 一個()的妻子

2.我們常常把鮮花送給最可敬的人,這裏只有一束鮮花。如果是你,你會把這束鮮花送給這個家裏的哪個成員呢?你送鮮花給他時,能否說出送花的理由呢?(5分鐘完成)

速讀課文,採用畫波浪線的方法將文章中那些兩兩相對稱的句子找出來,然後同學之間交流一下品味語言的精美,3分鐘後比誰找的最多。示例:我和母親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兒子走在後面。  你喜歡這個家嗎?它讓你感受到了什麼?如果要使每個家庭都變得和睦、溫馨、幸福,你覺得家庭成員之間應該怎樣相處呢?(獨立思考2分鐘後,比誰能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

四、課內練筆

你擁有一個溫馨、和睦的家嗎?請用你的筆來記下發生在你家的親情故事吧!(200字左右)

五、課外作業

1.真誠行動

回家爲自己的父母、家人做一件事:捶捶背、洗洗腳、揉揉肩、陪父母散散步……

2.抒寫親情

用一段話或一首小詩寫寫你對親情的感受。

七年級的學生正處於發展獨立思維的重要階段,他們的主動性和求知慾都已大大提高,不再喜歡被動地接受知識,已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但同時缺乏良好的觀察生活的品質,對生活缺少體驗,而且由於受社會上許多不良因素影響和家庭的誤導,許多學生沒有形成正確的家庭道德倫理準則。因此,我通過引導學生去自讀自悟,運用自主探究的方法學習,通過朗讀、圈畫、小組討論、揣摩鑑賞從中體會課文濃濃的親情。

在教學方法上,將朗讀作爲主線貫穿整個課堂教學,讓學生在朗讀中進入課文,在理解課文的同時反覆吟誦,最終用朗讀表達出自己對作品的感悟,對親情的感悟。在突破教學重難點時,我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運用圈點勾畫法、品讀法、討論法,讀與寫(讀與說)結合的方法抓住關鍵語句、反覆咀嚼,從而領悟平易樸實的文字下深長的意味。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聯繫生活,運用課內外結合的方法,以外促內,以內促外深入理解文本體察生活,將自己的獨特體驗表達出來。

範例四教學藝術是不完美的藝術,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還存在很多不足。

首先是課堂的氣氛還有些緊張,這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學生在課堂上有很多老師聽課,導致了害怕的心理,還有我在佈置預習時也出現了一個漏洞,就是沒有具體地落實到問題。在這一課中有很多的內容可以作爲重點來講,我主要是選取親情方面來延伸。在備課過程中,對《散步》這文本剖析得不夠透徹,文中的有些語句還是可以挖掘得更爲深入的,比如文中的“生命”一詞的深刻含義。

其次是學生的競爭機制沒有有效的發揮,比如小組打分不及時,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積極性。這可能是我在實行課改上的一個缺失。

再有,學生在談感想時,很多同學語言蒼白,不夠深刻。鑑於此,我以後的工作有了方向。

初一語文開學第一課教案 4

教學目標:

1.默讀課文,能準確理解文章內容。

2.對批註進行再批註,品味文章風趣幽默的語言。

3.感受科學研究者專注忘我的工作精神以及對動物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默讀文章,運用互評批註的方式,品味文章語言風趣幽默的特點。

教學難點:品味語言風趣幽默的特點,形成表達完整的語段,並能夠獨立按要求做批註。

一、導入

進入初中後,我們的閱讀質量有了飛躍性的提升。看到大家越來越多地沉浸在書香之中,老師非常欣慰。週末期間,很多同學都閱讀了《所羅門王的指環》一書,現在哪位同學願意把自己讀書的體會與大家分享一下

(白板操作)生簡要介紹:

1.作者勞倫茲;2.《所羅門王的指環》;3.精彩片段朗讀和賞析。

這個片段真是讓人忍俊不禁,其實這本書裏有意思的片段非常之多,我們的課文亦取自此書的精華之一,下面讓我們一起來走進《動物笑談》吧!相信大家會有更深的瞭解和體會!

二、閱讀課文,提出問題

1.請大家默讀課文,圈點勾畫。並思考:要學好這篇課文,我們需要弄清楚哪些問題呢

(6分鐘,生閱讀勾畫課文)

2.生根據閱讀及理解的情況,自主提出需要學習的問題。

(經過開學以來的學習,以學生自學能力,大致提出的問題類型應該是圍繞“寫了什麼”、“怎麼寫的”和“爲什麼寫”這幾個板塊。)

3.生提出問題,師當堂板書:

生1:本文的題目----動物笑談如何理解

(由於該題目比較簡單,學生已可以回答,所以直接提問並明確《動物笑談》的題目含義——談論與動物有關的趣事,及題目的作用。)

生2:勞倫茲是一位怎樣的.科學家

生3:文章寫了哪些趣事

生4:本文的語言有什麼特色

生5:作者是怎麼寫這些與動物有關的趣事的

4.整理排序:我們應該先解決什麼問題爲什麼

明確:先解決生3的問題“寫了哪些趣事”——應先分析“寫了什麼”,再考慮其他。

三、問題化學習:概括事件

1.迅速閱讀文章,概括“有趣的場景”。

要求:(1)語言準確簡潔;(2)突出“有趣”。(生速讀勾畫,師巡視指導。)

2.生分別根據文章內容概括四個有趣的場景。師適時點撥引導,生相互補充。

明確:學母水鴨叫聲,屈膝爬行;

爲喚回可可,在公衆場合模仿鸚鵡難聽的鳴叫聲;可可咬掉老教授身上的扣子,整整齊齊各排一堆;可可把鮮豔的毛線纏到門前的檸檬樹上。

3.思考:作者對於這四個場景,用的篇幅筆墨是一致的嗎明確:有詳有略,作者根據行文的重點和主旨決定詳略。

四、問題化學習:品味細節

1.接下來解決哪個問題爲什麼

明確:應該學習“作者是怎麼寫這些與動物有關的趣事的”——進一步應解決“怎麼寫的”。

2.作者是如何活靈活現地展現這些有趣場景的明確:細節描寫

3.自主學習:再讀課文,尋找喜歡的細節描寫,並進行品味賞析。

4.小組討論交流及展示:獨樂樂不如衆樂樂,以同桌合作的形式,共同賞析,分享交流成果。

(約三對學生上來合作讀、賞喜歡的細節,並操作白板進行批註。)

五、問題化學習:語言風格

1.能活靈活現地展現有趣的場景,作者自身的語言素養也是功不可沒的。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勞倫茲的語言風格。微課:勞倫茲的語言風格

明確並板書:清晰乾淨、生動傳神、富有幽默感。

2.針對他語言的詼諧幽默,你還能找出文中的其他語句來進一步證明嗎

六、問題化學習:探究作者及拓展延伸

1.不管多麼尷尬的場面,作者都能一笑置之。什麼樣的作者才能寫出這樣生動而幽默的語言

解決最後一個問題:勞倫茲是個怎樣的科學家從哪看出生思考並明確:熱愛動物、獻身科學

2.思考:學習本課,我們可以受到什麼啓發

明確:我們要平等對待和尊重其他生命。越走近自然,纔會越熱愛和敬畏自然。

在這一點上,勞倫茲的體會是最深刻的。

3.生齊讀勞倫茲的話:

“你對大自然知道得越多,就會更深刻、更持久地爲它的真相所感動。”

——康拉德·勞倫茲《所羅門王的指環》

七、小結

這節課,我們通過對自己提出的問題的梳理和回答,學會了概括內容、品味細節,並由文及人,探究了作者的語言風格和精神境界,還收穫了思想啓迪。希望大家今後都能以這種問題化探究的形式來走進每一篇課文,相信一定會有更長足的進步!

八、課後作業

1.課後練筆:寫一個與動物相處的場景(模仿勞倫茲的語言風格)或寫寫本課的讀後感。

2.拓展閱讀:《所羅門王的指環》

初一語文開學第一課教案 5

一、知識目標:

依偎 嫵媚 粗獷 小心翼翼 瀟灑 漣漪

二、能力目標:

1.學習《散步》以小見大的寫法,通過細節描寫,展示人物感情。

2.正確、清楚、連貫地朗讀課文,要讀出感情來。

三、情感目標:

在閱讀中體會《散步》這篇散文表現的親情和溫暖。

教學建議

一)、主題思想:

《散步》一文寫了祖孫三代人在一起散步的平凡小事,表現出一家人之間的互敬互愛的真摯感情,體現了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二)、思路結構:

《散步》全文共8個自然段,可分爲兩大部分。

第一部分(①):總起,交代了散步的地點和有關的人物。

第二部分(② ~⑧):重點寫散步的過程。

這一部分又可根據內容分爲三層。

第一層(②)交代母親對這次散步的態度的轉變。

第二層(③ ~⑤)寫田野的春色以及一家人散步的樂趣。

第三層(⑥~⑧)寫產生散步路線的分歧以及解決辦法。

三)、寫作特點:

本文注重語言的藝術特色,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情趣盎然

她現在很聽我的話,就像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這句話寫母子關係,母親明理,兒子孝順,相映成趣。小傢伙突然叫起來: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後面也是媽媽和兒子。我們都笑了。這兩句話充滿生活情趣,既表現了小傢伙的天真、聰穎,又表現了家庭的幸福、溫馨。

2.含義豐富

我的母親又熬過了一個嚴冬,寫出我爲母親最終安然無恙而慶幸的心情。 ……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這句話含義深刻。它以輕襯重,突出了尊老愛幼的重大意義,還寫出了中年人已意識到自己責任的重大,正在繼承和發揚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

3.意在言外

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塊小塊的新綠……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樣東西--生命。這段話通過初春秀色的描繪,表現了春天蓬勃的生機,暗示熬過了嚴冬的母親將會獲得新的活力。

4.細節動人

母親摸摸孫兒的小腦瓜,摸這個細小動作,注入了母親對孫兒的理解、厚愛和期望。。到了一處,我蹲下來,背起了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這是一幅溫馨、明麗的風景畫,這個背母親的細微動作,不只有尊老的含義,也體現出了我具有對生命的一種使命感。

四、朗誦教學建議

朗讀課文,至少讓學生讀兩遍,要求:

1.將不認識的生字、詞畫出來,通過查字典注音、解釋。

可訓練學生自己發現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將自己所畫的生字詞寫在黑板上,查字典後爲大家講解。

2.注意句中、句間的停頓,注意掌握好語速、重音,讀出感情。

提醒學生,朗讀時要注意語調的輕重和語速的快慢,要做到清楚連貫,對多音多義字要注意結合上下文的語言環境確認其讀音。注意句中的停頓和重複,語氣要連貫,一般不讀破句。語速處理與文章內容的推進要相互協調。《散步》一文以中速爲宜,第四段應快些,結尾慢些。朗讀時,需要強調的詞句一般要加重語氣。恰當的'處理重音,能增強朗讀的感染力量。重音重要適度,不等於一定要重重地讀。怎樣讀,要靠慢慢體會。

3.以朗讀的形式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五、課文整體感知教學建議

對課文的整體感知應當起到理解內容,明確主旨的作用。

在初次訓練學生整體感知的時候,可用提問法引導思考。文章講述了一件什麼事?讚揚了什麼?(或者批判了什麼?)表達了作者什麼思想感情?文章裏哪些句子比較重要?將揭示主旨或有深刻含義的句子勾畫下來。這樣帶領學生逐層回答,便可順利地把握文章基本要點。

通過初讀《散步》,進行整體感知,明確以下要點:① 本文通過散步,寫美好的家庭生活,寫一家人的互敬互愛。② 我是個中年人,對生活有一種使命感。如何③ 通過細節描寫表現祖孫三代的感情。

六、比較閱讀教學建議

比較閱讀 ,就是在一定的參照系中進行閱讀,比較閱讀有多種方式,如橫比、縱比、類比、對比等通過比較,可使閱讀中已知和未知、舊知和新知建立聯繫。藉助比較,可以發現不同的觀點和同一材料的各種加工方式以及表達上的差異,給學生創造性閱讀提供廣闊的空間。在教學中,採用比較閱讀教學方法,可以提高學生遷移思維的能力,可以提高學生語文知識系統化、條例化的梳理水平,提高學生閱讀速度,這對以後課外閱讀中如何很快地處理衆多繁雜的信息是很有幫助的。

本課書後練習題中要求將《散步》與《送小龜回家》進行比較閱讀,學生第一次接觸比較閱讀的方法,可以不侷限於練習題目中的要求,除了分析所蘊含的道理有什麼不同,還可以讓學生分析哪些方面是相同的,除了蘊含的道理,還有沒有其它的不同點等。總之,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打開思路,初步學習運用比較閱讀的方法分析文章。新課標明確指出: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教師應當利用一切機會實踐這一要求。

初一語文開學第一課教案 6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詩歌;

2、學習詩人對生活的理性思考,養成勤于思考的好習慣;

3、瞭解一點關於象徵的知識。

教學重點:

理解詩中所蘊含的哲理。詩人爲什麼重點寫那條“未選擇的路”。

教學難點:

對於象徵的理解。

教具:

多媒體。

教學方法:

師生共同探討,師點播小結。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上一節我們欣賞了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騙了你》領悟瞭如何面對誤解和挫折的哲理,這節課我們來一起品讀《未選擇的路》,說道路大家都不陌生,我們每天走來走去腳下他的不就是路嗎?是的,然而我們可曾思索過,這路和我們生活有什麼內在聯繫呢?我特別難忘魯迅先生的一句話“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美國詩人弗羅斯特的《未選擇的路》也有着特別的意蘊,那麼,它要告訴我們的是什麼呢?

二、作者介紹(多媒體)

三、詩文理解

1、學生朗讀詩文查找生字詞。

2、找學生有感情的朗讀。

3、學生放聲自讀。

4、談談感受,結組討論,你感悟深的是那。

5、找各組同學依次概括各節的主要內容。

(1)詩人站在林間交叉路口,久久躊躇,他對兩條路都有嚮往,但卻不能同時都走,必須選擇其中的一條,而且選擇了就再也沒有回頭的機會。這是多麼無奈又無助!

(2)詩人選擇的是一條少有人走的路,也就意味着艱難和挑戰。

(3)詩人心中雖仍躊躇但還是踏上自己選擇的路,開始艱難的`跋涉。

(4)詩人沒有告訴讀者他的結果怎樣,而是未選擇的路嘆息。

(插入課件)

6、小結:詩人重點寫了未選擇的路,爲什麼?其實未選擇也是一種選擇,是捨棄。當我們無法選擇時,其實也已作出了一種選擇。詩人爲什麼把詩題取爲“未選擇的路”?表面是寫自然的路,實際是寫人生的路。這種寫法就是象徵,表面是淺顯的,實質卻是深刻的,詩人所寫的重點不是那條已選的路,而是那條未選擇的路。全詩共四節,第一節寫兩條路,第二節寫選擇的路,第三四節寫未選擇的路,詩人爲什麼要這樣寫?這主要是爲了深化主題,詩人感嘆人生有許多條路可選擇,但一個人往往走一條路,因爲人生短暫,更因爲人生沒有返程而只能放棄其他許多條路,許多人的人生之路的選擇都帶着偶然性和隨意性,那位走的路才更讓人想念、更讓人留戀,詩人不寫已選擇的路,而詩重在對未選擇的路發出感嘆,更能打動讀者的心靈,讓人深入的思考人生選擇的問題,一定要慎重選擇,當你作出了一種選擇你也就放棄了另一種人生的路。

7、能談談你心中從本詩明白的道理嗎?

8、師總結:人生的道路千萬條,但一個人一生中往往只能選擇其中的一條,一旦選擇了決無重走之機,所以必須慎重,不要隨波逐流,而要經過自己慎重的思考作出獨立自主的選擇。誰還有什麼不明白的提出來,大家一起研討。

四、放聲自讀,再次感悟,記下你心中的哲理句。

課後反思:

詩是美的,哲理確實深刻不易理解的,好詩只有結合生活纔有更深的體會,對於初中生來說,還不可能很好的把握,但從淺處去品味,魚和熊掌總的有所捨棄,選擇的求學也就放棄了嬉戲,生活需要有所取捨。

初一語文開學第一課教案 7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掌握生字詞;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正確領會長媽媽這一人物形象。

2、過程與方法目標:瞭解課文圍繞中心選擇材料、安排材料,詳略得當的寫作特點;學習選取典型事例表現人物性格的手法,品味細節描寫。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瞭解課文圍繞中心選擇材料、安排材料,詳略得當的寫作特點。

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瞭解課文圍繞中心選擇材料、安排材料,詳略得當的寫作特點。

【教學方法】

朗讀法、引導法、討論法。

【課前準備】

1、學生準備:學生蒐集有關“阿長和《山海經》”的資料。

2、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X導入

(一)導語

在魯迅先生的散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裏,魯迅除寫了自己的老師壽鏡吾先生之外,還寫到了一個人,這個人是誰呢?對,是長媽媽,她講的美女蛇的故事真是神祕莫測,給百草園蒙上一層神祕的面紗。那麼,長媽媽是萬個什麼樣的人呢?我們一起來看課文。板書標題、作者,

(二)作者介紹

指定學生簡介作者。

(三)出示教學目標

(四)檢查預習情況

學生藉助工具書解決字詞:駭擄悚煌急瘡疤詰問渴慕霹靂煩瑣懼憚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認真閱讀課文,看看文章圍繞阿長寫了哪些事?

明確:文章先介紹了人們對長媽媽的稱呼,稱呼的由來和她外形的特點,以及她的一些不好的習慣。如寫她喜歡“切切察察”、喜歡“告狀”、睡覺愛擺“大”字等;接着寫她懂得的許多“我聽不耐煩”的規矩。比如元旦、除夕吃福橘、人死了要說“老掉了”等;最後寫了長媽媽爲“我”買《山海經》的事。

2、思考:課文對哪些內容詳寫?哪些內容寫得比較簡單?爲什麼這樣安排?

明確:略寫了阿長的稱呼的來歷、“切切察察”的.毛病、擺成“大”字的睡相、令人討厭的種。種規矩、“長毛”的往事,詳寫了爲“我”買《山海經》一事。略寫的那些內容能使人對長媽媽有個初步瞭解,她的外形特徵,真實地反映長媽媽的一些毛病,但這些並不能削弱對阿長媽媽的敬意,而詳寫買《山海經》一事,卻令人對長媽媽刮目相看,在作者看來“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情,她卻能夠做成功”,我們可以想到幼小的魯迅對長媽媽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三、精讀課文,研讀賞析

分角色朗讀6—17自然段。

思考:長媽媽懂得哪些“我”所不耐煩的規矩?運用了哪些描寫方法?從對這些規矩的描寫中可以看出長媽媽什麼樣的性格特點?

1、元旦除夕哈福橘,說是吃了它,一年到頭,順順溜溜……

2、說人死了必須說“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裏,不應該走進去;飯粒落在地上,必須揀起來,是吃下去;曬褲子用的竹竿底下,是萬不可鑽過去的……。從對這些煩瑣的規矩的描寫中可以看出:長媽媽是關心愛護“我”的,不然她也不會這樣“切切察察”、不厭其煩地告誡“我”。

3、作者還用詼諧的筆墨敘述長媽媽講“長毛”的故事,令人捧腹的同時,又使人看到了長媽媽的無知、淳樸。這在一個孩子的眼中,她有“偉大的神力”,從此對於她就有了“特別的敬意”。

運用了外貌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

四、質疑問難,合作探究

師:這篇課文中,你還有哪些問題不明白?提出來大家一起解決。

生提出問題,師生合作探究,共同解決。

師補充:文中描寫了長媽媽塞給“我”福橘的往事,是怎樣描寫的?她的這一舉動寄託了她怎樣的願望?

生回答後,師明確:

文中寫她“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將我按住”“惶急地看着我”。“她又有所要求似的。搖着我的肩”。焦急的神態躍然紙上。而當“我”說:“阿媽,,恭喜……”之後,“她於是十分歡喜似的,笑將起來,同時將一點冰冷的東西,塞在我的嘴裏。”欣喜之態溢於言表。作者雖然認爲這是“元旦闢頭的磨難”,但正是這“磨難”中,寄託着長媽媽怎樣善良真誠的願望啊!她希望自己和孩子“一年到頭,順順流流”,這其中更重要的是孩子,因爲並不是她自己吃福橘,而是由她“塞在我的嘴裏”。

五、拓展延伸

元旦的古怪儀式中,特別傳神的是第二天清早阿長的惶急情景,這裏只有動作和神情,動作先是“將我按住”,再是“搖我的肩”,神情是“惶急地看着我”,此時真是無聲勝有聲,有豐富的潛臺詞,你設想一下,阿長心裏最想說什麼?

六、課堂總結

1、學生談收穫。

2、教師結束語:魯迅筆下的長媽媽,她雖然多事饒舌,有些令人厭煩的規矩,但她真誠、善良淳樸、關心孩子,儘自己的可能幫助孩子,這樣的人,怎能不讓魯迅深深地懷念呢?

七、佈置作業《導與學》

八、板書設計

阿長與《山海經》

魯迅

事情:喜歡切切察察睡覺擺“大”字懂得許多規矩講“長毛”的故事買《山海經》

形象特徵:饒舌多事不拘小節迷信但真誠、善良無知淳樸關心愛護、熱情善良

初一語文開學第一課教案 8

一、導入,創設情境,出示學習目標

1、1923年,23歲的我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燕京大學後,準備從上海乘船赴美留學,我又站在一段生命新航線的起點上。在太平洋的舟中,離家越遠,對故鄉,對母親的思念越強烈。海浪滔滔,天風吹卷,遙遙的海岸越來越模糊了,但心中依然清晰的是母親淚光閃閃的雙眼。我輕倚欄杆,精心地將一隻只用思念與淚水折成的紙船拋到茫茫的大洋之中。但這天風、這海浪又怎能知曉我的心願?它們無情地將我的船兒翻卷回我的身邊。船兒啊,求你,平安地駛去,將我的思念、我的愛帶到母親的身邊。就在遠離故鄉、遠離母親的茫茫大海上,寫下了這首思念母親的《紙船》。(背誦)

2、師配樂背誦《紙船》

3、親愛的小讀者們,聽完我的詩,你的內心會產生怎樣的情感呢?(如果提到愛與思念,板書)

今天我們共同學習這首現代詩(板書),我想把我寫作《紙船》這首詩的所思、所想、所念與小讀者們共享。我們共同學習,共同感受,相信你我都會有所收穫。(板書課題)

4、那我們先來一起訂一個學習計劃吧,我們學詩該從哪些方面入手呢?提問2-3個學生後,出示教學目標

讀:

品:

悟:(板書)

詩歌的學習離不開朗讀,在讀中感受詩歌的美,感悟詩情,融入情境。好的`詩歌猶如一壺好茶,需要我們認真品味。在品讀的基礎上,還能有所感悟,簡單來說就是讀、品、悟。

二、朗讀詩歌

1、下面請同學們先來讀詩吧,自由朗讀。

2、指名一學生讀,學生評價

3、齊讀,評價

評價要點:

1、把握基調,表達思念的情感(比較哀傷的語調,比較舒緩的語速)

2、語氣強弱,語音的輕重(重音,節奏)

3、入情入境(隨着詩情,進入詩境,每一個字都飽含感情)(板書要點)

4、大家讀得韻味不夠,我覺得是因爲大家還沒有體會我寫作此詩的心情。留學之前,我生活在一個和睦溫馨的家庭裏,有思想開明的做海軍軍官的父親和對我疼愛有加的母親,還有手足情深的弟弟,家裏充滿歡聲笑語。而我現在卻要離開熟悉的溫暖的家,隻身一人遠渡重洋,在風雨飄搖的郵船上,更無法抑制對家的嚮往,對母親的眷戀。我無處傾訴,只有把思念凝聚在這小小的紙船上。大家設想一下,我當時會是怎樣的哀傷與孤獨呀!

大家有沒有相似經歷的時候,你離開母親,離開家,會是怎樣一種滋味?

5、學生自由朗讀體會

6、男、女生各推薦一名學生讀(可以挑選你喜歡的詩節來讀)

7、學生配樂試背《紙船》

三、品析鑑賞

1、這一遍同學們讀得真好,讀出了我對母親的深深思念之情,有的同學已經把詩記在腦子裏啦,我很欣慰。大家知道,我是一位世紀老人,一直活到九十九歲。一九九九年,也就是生命的最後一年,得知《紙船》將要被選入初中語文新教材,我非常高興,於是就給全國小讀者寫了一封信,叫《又寄小讀者》,同學們想不想知道這封信的內容?

初一語文開學第一課教案 9

學習目標:

1、學會細緻地觀察並生動地描寫自然景物;

2、學習文章嚴謹而精美的結構安排

3、靈活運用比喻、排比、擬人等修辭手法

德育目標:

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領會語言的準確性、生動性

2、培養學生“細緻觀察事物,抓住特點描述”的能力

教學方法:

情境教學法、重點切入法

學法指導:

精讀、摘錄

教學工具:

多媒體、錄音機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創景導入:

同學們,春天令人神往,春天充滿生機,春天如詩情如畫意,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美麗的春光中,讓我們的心靈幻化出一派充滿詩情畫意的美好景象。可記得孟浩然的《春曉》(放音樂,看投影,生背詩文);可記得杜甫的《春夜喜雨》(接着聽音樂、看投影,背詩文)。在多少作家的筆下曾這樣深情地描繪過春天,今天讓我們再讀一篇描畫春天的優美的散文《春》(投影出示課文題目及學習目標)。

一、師生共賞:

1、師生同讀

(配樂配畫)師:深情朗誦。生:深情朗誦。師生齊誦。讀後說說文章的行文線索

明確:盼、來、近總領全文,啓開下文——概寫初春的山、水、太陽——細緻描寫春草、春花、春風、春雨、春天裏的人們

2、師生同賞

⑴小聲讀文,把你喜歡的詞語和句子填在表格中並寫出喜歡的理由。(師生分組同時進行以春草圖的`描寫爲例)

喜歡的詞語

⑴嫩嫩的、綠綠的、

⑵偷偷地、鑽

理由:

⑴寫出了春草嫩綠的特點

⑵寫出小草破土而出擠勁,寫出不經意間,春草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驚喜的感覺。這樣使無意識的、無情感的小草似乎有了意識。

3、師生同寫

師生讀最後一組排比句,仿照“春天像~~~~”寫一組比喻或擬人句構成排比,看誰寫得多、寫得好。

4、師生同繪

出示畫板,共同描繪美好的春景圖。(重點讀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然後描畫)

三、精彩展臺

同唱一首讚美春天的歌《春天在哪裏》,唱完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實際說:春天究竟在哪裏?或在哪裏能找到春天?或在你眼中春天應該是怎樣的(描繪你眼中的春天)。

初一語文開學第一課教案 10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學習作者細緻觀察春天的景物、抓住能表現春天景物的主要特徵、有層次地描繪景物的寫法。

2、學習文章嚴謹而精美的結構安排。

3、靈活運用比喻、排比、擬人等修辭手法。

過程與方法: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體會作者對春天的喜愛、讚美之情。

2、練習精讀的技能,學會用摘錄的方法來積累詞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準確把握作者的情感脈絡,體會字裏行間濃郁的情味。

2、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重點

1、理清文章思路。

2、誦讀,結合語境,揣摩詞語、句子的含義及表達效果,體會語言表達的技巧。

教學難點

1、領會狀物抓住特徵、寫景注意層次的寫作方法。

教學方法:朗讀法、點撥法、情境教學法

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2課時

一、導入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對於春天,歷朝歷代的詩人、畫家,總有吟不完的詩句,畫不完的美景。今天,我們通過朱自清先生的妙筆,去欣賞一篇堪稱絕佳的春的散文,感受春的氣息,春的聲響。

二、整體感知

1、走近作者

(生介紹自己所瞭解的朱自清,師補充)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蘇人。我國著名詩人、學者、民主戰士。他一生勤奮,共有詩歌、散文、評論、學術研究著作26種,約200多萬字。散文代表作有《背影》、《荷塘月色》等。他的散文秀麗樸素、真摯質樸。

2、朗讀

(1)師配樂範讀,學生聽準字音、語調,把握情感。

(2)生分組朗讀,把握情感基調。

(3)說說文章的行文線索

明確:盼、來、近總領全文,啓開下文——概寫初春的山、水、太陽——細緻描寫春草、春花、春風、春雨、春天裏的人們(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

(4)分別找出盼春、繪春、贊春的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盼春

第二部分(第2-7段):繪春

第三部分(第8-10段):贊春

三、研讀賞析

1、總體把握

師:同學們,在你們的腦海中,春天是怎樣的一幅畫面?這篇《春》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地方是什麼?爲什麼?

2、師生同賞第一部分:盼春

師:作者以怎樣的心情迎接春天的來到?哪個詞明確地告訴我們春天還沒有來到?

生:“盼望着”;“近”(擬人)

師:“盼望着,盼望着”,爲什麼要連用兩個呢?

生:這樣疊用,更能表達作者嚮往春天的急切心情。(反覆)

3、同賞第二部分:繪春

師:春終於盼來了,大地回春,萬象更新。作者先粗筆勾勒,用“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總提一筆,然後通過遠近不同的三種事物──山、水、太陽,描繪出怎樣的一幅景象?“欣欣然”、“朗潤”、“漲”、“紅”分別表現出什麼?

生:表現出春回大地,萬物復甦,生機勃勃的景象。“欣欣然”擬人,萬物復甦;“朗潤”潤澤,綠色飽滿起來,鬱鬱蔥蔥;“漲”冰雪融化;“紅”春光明媚。

師:小聲讀課文,把你喜歡的詞語和句子劃下來,並寫出喜歡的理由。

(師生分組同時進行,以春草圖的描寫爲例)

a.喜歡的詞語(1)嫩嫩的、綠綠的(2)偷偷地、鑽

理由:(1)寫出了春草嫩綠的特點(2)寫出小草破土而出擠勁,寫出不經意間,春草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驚喜的感覺。這樣使無意識的、無情感的小草似乎有了意識,有了情感。

b.喜歡的句子:“坐着,躺着,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

理由:寫出了人們在草坪上歡快地玩耍的情景,也寫出了他們的喜悅之情。在我們眼前展現的是一幅春草歡樂圖。

(2)分小組交流,讀自己喜歡的詞和句子,說喜歡的理由

(3)全班交流,生先自由發言,說出自己的理由,最後師交流並總結。

第二課時

一、研讀賞析

1、賞析春花圖

師:在這一幅圖景中,用到了哪些修辭方法,試說說這樣用的好處

生:①“趕趟兒”——擬人,寫出花兒們爭相盛開的情景

②“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三個比喻,從視覺角度寫出花朵的繁茂,花色的嬌豔;它們爭春比美,互不相讓。

③聯想——秋天果實累累,又由花香引出蜂鬧蝶飛(聽覺),襯托春花的萬紫千紅。

④“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比喻、擬人,明豔照人。“散”:多,分散,面積廣。

2、賞析春風圖

師:春風圖,着力體現春風的什麼特點?如何體現?

生:春風的和暖與清新。通過觸覺寫它的和煦、輕柔;通過嗅覺寫出了春風帶給人的特有的清新;通過視覺和聽覺繪出了一副明快優美、賞心悅目的美好畫面。在這幅圖中,作者從觸覺、嗅覺、聽覺、視覺等方面,把無形、無色、無味的春風描寫得有聲有味,有情有感,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3、賞析春雨圖

師:春雨圖,着力描寫春雨的哪些特點?

生:細密輕柔、潤澤萬物。春雨的特徵是,多、細。

師:形容春雨的多、細,作者怎麼體現?

生:一連用了三個比喻,“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這三個比喻非常貼切,不僅展示了雨的特點,而且能喚起讀者對春雨的喜愛。

師:接着作者寫雨中的樹葉兒和小草,“綠的發亮”的樹葉,“青得逼你的眼”的小草。“逼”字寫出雨中小草怎樣的.特點?

生:將小草入目由被動化爲主動,寫出了雨中小草青綠的特點。

師:然後作者又把視線轉移到了何處?

生:又把視線轉移到人間,先寫“傍晚時候”的景象,用“一點點黃暈的光”烘托出“安靜而和平”的氣氛;接着寫行人,寫農民,安寧、悠閒,帶有濃烈的江南地方色彩;最後再寫“在雨裏靜默着”的房屋,與傍晚的寧靜氣氛互相照應。這一段寫出了春雨的特徵,寫出了春雨之中特有的景象,展現出一幅寧靜優美的水墨春雨圖。

4、迎春圖:

師:迎春圖,作者着力寫什麼?

生:着力寫春早人勤。由“天上的風箏”引出地上迎春的孩子,進而帶出“城裏鄉下,家家戶戶,老老小小”一片歡騰的景象,構成一幅春意盎然的圖畫。

師:點出作者寓意的是哪句話?

生:“‘一年之計在於春’,剛起頭兒,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師:前四幅畫面主要寫春天的自然美,這一幅由景及人,頌揚了像春那樣奮發向上的精神,表現了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二、講讀第三部分:贊春

師:結尾三個比喻句,分別把春天比作什麼?分別表現春天景象的什麼特點?

生:“剛落地的娃娃”——旺盛的生命力、充滿生機,新;

“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各種新事物的到來,春天的美,生動活潑,美;

“健壯的青年”——充滿力量,力。

師:三句的順序,從“娃娃”到“小姑娘”到“青年”,又形象地點明春天成長進程。最後說“領着我們向前去”,表達了作者追求美好未來的強烈感情。“去”字正與開頭“東風來了”的“來”字相呼應。開頭是在盼春中到來,最後是進入春天的行列向前去,一來一去,一呼一應,形成一個完美的整體。

三、拓展練習

仿照結尾三個比喻句,試着用其他比喻來讚美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