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初一語文課文教案

初一語文課文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2W 次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教案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一語文課文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初一語文課文教案

  初一語文課文教案1

第一課時

預習,聽寫。

範讀(聽錄音),齊讀,一人一句開火車讀,結尾齊讀。

分析第一、二小節詩的含義、修辭。

第一小節:理想是前進的方向。

運用了比喻、排比、頂針的修辭。頂針是學生第一次接觸,應該揭示其特點,並且舉例:“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木蘭詩》)

第1、2個比喻是什麼意思,起什麼作用?(

第4句中的“黎明”比喻什麼?

第二小節:理想有時代性。

第12和34句之間爲何是句號而不是分號?

[作業]:模仿第一、二小節寫8句詩,要運用三種修辭,內容自定。

聽寫改錯。

第二課時

齊讀。

分析第三至第十二小節。

三:人類一代又一代的理想,推動歷史的發展。

“歷史的脊樑骨”如何理解?

四:理想的實現要經歷多次的挫折和失敗。

與《在山的那邊》相同的詩句是哪些?

五:理想給人力量。

指出每一句寫理想給人何種力量?

與34句含義相同的古詩:“烈士暮年,壯心不已”(《龜雖壽》曹操)聯繫書後背誦篇目

六:理想是崇高的。

如何理解“理想既是一種獲得,理想又是一種犧牲”?

七:有理想的人常感寂寞。

如何理解“理想如果給你帶來榮譽,那隻不過是它的副產品”?

八:理想對人生的意義。

“不幸”指哪些?

“大寫的人”指什麼樣的人?

九:理想使人重新做人。

十:對理想要執著。

“玷污”和“被扒竊”如何理解?

十一:理想對人生的重要性。

[作業]:做課程探究。

第三課時

交流仿寫的詩。

十二:鼓舞人們樹立理想,爲理想而奮鬥。

比喻的內涵。

結尾抒發了什麼樣的感情?

與本詩結尾含義相同的《在山的那邊》的詩句是哪些?

記憶附錄中關於理想的名人名言。

講課程探究。

  初一語文課文教案2

  學習目標

(一) 理清文章結構,概括各部分的內容。

(二) 體會愛心能給世界也給自己帶來美好的歡樂,自私會給世界和自己帶來不幸和痛苦的道理。

(三) 能體會文中擬人句的效果,掌握文中字詞。

  學習重點

目標1、2、3

  學習難點

目標2

  學法指導

1、 熟讀課文,掌握童話的內容。

2、 查找工具書,讀準字音,解釋生詞。

3、 小組交流,領悟童話的深刻內涵。

  自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預習導學:

1、 查找工具書,爲下列加點字注音並解詞。

棲息( ):

聆聽( ):

肆意( ):

咆哮( ):

嬉戲( ):

徘徊( ):

翩翩起舞( ):

樂不可支:

2、 查找作者的資料,爲同學作介紹。

3、 朗讀課文,簡要概述課文描繪了一個怎樣動人的故事?

二、探討交流

1、導入

2、預習展示

3、聽讀課文,討論:

A:巨人的花園有過幾次變化?

B:巨人是怎樣由自私變得充滿愛心的?

C:這則童話告示我們怎樣的道理?

三、課堂鞏固

1、《巨人和孩子》選自 ,作者 , 國作家。

2、造句:

翩翩起舞:

樂不可支:

四、課堂小結,佈置作業。

作業:完成思考與練習二

自我評價:優 良 可 劣 家長評價:優 良 可 劣 教師評價:優 良 可 劣

時間:

  初一語文課文教案3

  (一)知識目標:

1、學生通過查閱資料,瞭解作者、作品。

2、學生通過多種閱讀方式,熟悉文章內容,掌握字詞,品味文章語言。

3、體會文章表現的童真、童趣,初步瞭解中國畫與西洋畫的不同特點。

  (二)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樹立“生活中處處有美,但要我們用心去發現。”的觀點。讓語文課具有開放性。

2、領會蘊含在童稚的活動中的藝術和美。學習作者仔細觀察景物的變化並抓住特點描寫的方法。

3、體會本文生動形象充滿童趣的描寫。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三)情感目標:

1、領會藝術和美蘊涵在童稚的活動中,學會在生活中去發現、創造藝術的美;

2、認識到美在生活中無處不在。領會國畫的內在美,增強民族自豪感。

重點難點

1、瞭解中國畫和西洋畫的不同特點,鼓勵學生初步形成自己的審美觀、價值觀。

2、學習比較閱讀的方法。

3、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對藝術的嚮往和熱愛之情,培養學生文化意識。

一、複習檢查、激趣導入

新課導入

1、我們來猜個謎語:你有我有他也有,黑身黑腿黑黑頭,燈前月下跟你走,就是從來不開口。謎底是影子。我經常想起和兒時的夥伴玩踩影子等各種有趣的遊戲,從中獲得了豐富的情感體驗。今天,我們學習一篇關於影子的文章——《竹影》。

竹是中國人最喜愛的植物之一,“梅、蘭、竹、菊”古稱“四君子”,在詩歌、文章、圖畫中到處可見它的身影。那麼,在幾個小夥伴的眼裏,竹影又有些什麼樣的特殊趣味呢?讓我們一起走進豐子愷先生的文章,感受竹影的趣味吧。

2、作者介紹:豐子愷(1898—1975),我國現代著名畫家、文學家、美術和音樂教育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藝大師。豐子愷風格獨特的漫畫作品影響很大,深受人們的喜愛。他的作品內涵深刻,耐人尋味。他的散文,在我國新文學史上也有較大的影響。主要作品有《緣緣堂隨筆》《緣緣堂再筆》《隨筆二十篇》《甘美的回憶》《藝術趣味》《率真集》等。這些作品除一部分藝術評論以外,大都是敘述他自己親身經歷的生活和日常接觸的人事,表現濃厚的生活情趣。

3、檢查詞語預習情況

蘸(zhàn)愜意(qiè)硃砂(shā)

參差(cēncī)一縷(lǚ)肥碩(shuò)

幽暗(yōu)豐子愷(kǎi)口頭禪(chán)

趙孟睿╢ǔ)水門汀(tīng)

二、提出問題、自主探究

1、用一句簡潔的話概括課文內容。

提示:文題是“竹影”,它是寫景爲主,還是以寫人物活動爲主?

本文以幾個少年月下描竹影的遊戲,引出對中國畫的藝術體驗,獲得了藝術美的發現。(主旨)表現天真爛漫的童真、童趣。

2、童心童趣是天真爛漫的,孩子們看天看月看人影看竹影,在婆娑的`竹影中,他們感受了到美。你覺得文中哪些描寫最生動地表現了童趣?(第三自然段)

有趣的發現:

①細看月光下的人影,頭上有煙氣。

②水門汀上的竹影像中國畫。

3、文章開頭交代天氣悶熱的目的:引出下文,爲下文畫竹影做鋪墊。

三、合作互學、展示交流

1、文中寫到“大家吃了一驚,立起身來,看見爸爸反揹着手立在水門汀旁的草地上看我們描竹,他明明來得很久了。”這句話的含義是什麼?

孩子以爲自己做錯了事情,而且已全被父親看在眼裏,擔心會受到父親批評。

2、文章對父親的描寫,表現了父親的善於引導主要有三處:

第3段:忽然一個大人的聲音在我們頭上慢慢地響出來:“這是管夫人的”……他明明是來得很久了。

——父親早就來了,卻耐心地在一旁觀察孩子的作爲,在合適的時機參與話題,激發孩子們的好奇心,引導孩子。

第3段:爸爸似乎很理解他的意思,立刻對着他說道:“誰想出來的?這畫法真好玩呢!我也來描幾瓣看。”

——能細心體察孩子的心情,併爲他們解圍,這真是難能可貴的長者風度。

第8段:我回到堂前,看見中堂掛着的立軸——吳昌碩描的墨竹,似覺更有意味。那些竹葉的方向、疏密、濃淡、肥瘦,以及集合的形體,似乎都有意義,表示着一種美的姿態,一種活的神氣。

  初一語文課文教案4

  教學目的:

1、閱讀課文,通過聯想和想像解讀課文,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2、探究並理解文中“大海”與“山”的象徵意義。

3、學習朗讀技巧,能正確處理重音和停頓,並能正確流暢、有感情地朗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重點:指導學生正確流暢、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難點:抓住“只要翻過……看見大海”一句,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學安排:

兩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自由朗讀。

2、 想像文章描寫了怎樣的一組畫面?跟同學相互交流一下。

想像這組畫面時要注意少年當時所面臨的情境:一是他走在青草溼氣籠罩的崎嶇山道上;二是他已經非常疲憊了,呼呼地喘着粗氣,臉上、背上滾滿了汗珠,可他面臨的依然是不見終點的長長的山道;三是海鷗的出現,給了少年以信心、勇氣和希然,使得他繼續沿着山道緩緩爬去……

3、 與同桌討論一下這組畫面是通過哪句話連接起來的?這句話的作用如何?

明確:這句話在文中反覆出現了六次,從立意上看,它表現了文章的主旨——只要滿懷堅定不移的信念,就能戰勝困難與自我,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從結構上看,它是貫穿全文的線索。從刻畫人物上看,它表現了少年堅定執著的性格。從語言表達上看,它運用了反覆的修辭格,一唱三嘆,蕩氣迴腸。

學生自由討論,不要求學生完整地答出每一點,只要能通過集體的智慧總結出以上幾點即可。

學情預測:這句話對於刻畫人物性格的作用,學生恐怕難以想到,需要教師相機提示點撥。

二、再讀課文,合作探究。

1、 全班分爲若干小組,小組內一名同學朗讀,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如下問題:

①“大海”、“山巒”、“海鷗”具有怎樣深刻的含義?

②我們每人的心中也有這樣的大海嗎?我們該如何去尋找我們自己心中的大海?

2、 小組討論,推薦代表,全班交流。

第一個問題是引導學生探究“大海” 、“山巒”、“海鷗”的象徵意義。學生通過討論應明確:濤聲迴盪的大海已不是自兢界中的海洋,而是一種理想的象徵;連綿起伏的山巒也不是自然界的山脈,而是通往理想的一道道壕溝,一個個關卡;而“海鷗”也不是自然界的小鳥,而是希望的使者,幸福的嚮導。

第二個問題是引導學生聯繫自己的實際經歷去思考文章的象徵意義,使學生的思維由文本延伸到自己的生活和學習中去,用從文本中獲得的啓示去指導自己的生活和學習。

學情預測:學生可能會圍繞“考上好學校”、“成爲名人”、“將來有一份好職業”、“努力實現自我價值”等方面來談,教師不宜隨便否定學生的答案,應引導學生思考:一個人只要有着遠大的理想,有堅定的信念,就能克服千難萬險,戰勝彷徨與動搖,堅持不懈地攀登通往理想世界的高峯。

第二課時

三、精讀課文,訓練朗讀

1、 教師範讀或播放課文錄音。

2、 教師指導學生學會設計朗讀方案。

3、 學生結合練習二和練習三,自己設計朗讀方案。

小組內可分工合作,一人設計幾段,完成對全篇課文的朗讀設計。

4、 根據各自設計的朗讀方案,小組內朗讀。

讀的同時,互評互改,推選讀得最好的同學準備參加全班的朗讀評比。

四.朗讀課文,選評最佳。

1、 由各小組推薦代表進行朗讀。

2、 師生共同評議,評出朗讀效果最好的同學,進行表揚。

3、 全班朗讀,要求準確流暢、有感情。

五.佈置作業:

完成課後練習四,進行拓展與比較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