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向沙漠進軍》第二課時教案

《向沙漠進軍》第二課時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8.17K 次

 第二課時

《向沙漠進軍》第二課時教案

 教學目標:

1、瞭解作者的構思及本文的說明順序(邏輯順序);

2、學習本文運用準確語言,如實反映客觀事物的寫法;

3、掌握本文的說明方法——舉例子、分類別、作比較、列數據、作詮釋、打比方等;

4、植樹、節水、保護生態環境的教育。

 教學重點:

目標2、3

 教學難點:

目標2

 教學設想:

①封面:背景——大沙漠 課題 背景音樂——《喜瑪拉雅》 字幕——溫馨提示(課堂是你展示才華的舞臺)

課前演講(張嬌)

  研讀文章:(前節課內容:朗讀、字詞、中心句、段落層次)

1、瞭解作者的構思和文章的層進式結構:作者緊緊抓住向沙漠進軍這一中心,從爲什麼向沙漠進軍,怎樣向沙漠進軍,向沙漠進軍的前景如何三個方面進行了闡述。(先請一生上臺畫一片沙漠,然後和學生一起完成構思圖。②課件展示構思圖)

2、本文的說明順序是什麼?

本文的說明順序是邏輯順序(從現象到本質,從原因到結果)。

3、品味語言——準確、嚴密

文章題目是《向沙漠進軍》,進軍,就好比軍事上的一場戰鬥。文章選用了哪些動詞表示這場戰鬥的激烈、你死我活的呢?

③課件:請同學們瀏覽第一部分,找出沙漠對人類侵犯的動詞:

併吞、侵佔、侵入、襲擊、進攻、肆虐、打死、摧毀、埋葬、逞強施威。

瀏覽第二部分,找出人類向沙漠進軍的動詞:

抵禦、防禦、固定、收復、保護、防護、開闢、征服。

本文語言上的一個特色是準確地使用了一些起修飾、限制作用的詞語。由教師讀第一節。在讀的時候有意識地漏掉一些詞、句,請同學們在聽教師讀時,注意把漏掉的地方作好記號,然後研究漏掉了一些詞後會給說明帶來什麼影響。(正確使用表示範圍、程度的限制性的詞語,更可準確的說明事理,做到表達嚴謹周密)。

課件④"沙漠是人類最頑強的自然敵人之一。

有史以來,人類就同沙漠不斷地鬥爭。

課件⑤揣摩畫線詞語的含義和作用:

1、陝西和山西北部許多人移居到榆林以北關外去開墾。當時的政府根本不關心農業生產事業。

2.風沙的進攻主要有兩種方式。

3、這種固定的沙丘,只要能妥善保護草皮和灌木,防止過度砍伐和任意放牧,就可以固定下來。

4.征服沙漠的最主要的武器是水。

5.所以要取得向沙漠進軍的勝利,必須有充足的水源。

6.我們有計劃地向沙漠展開攻勢,已經取得了若干成績。

7、……估計將來有可能在沙漠用便宜的半導體做屋頂……

4、課件⑥中考鏈接:

閱讀第4-6自然段,完成下列練習。

(1)在文中找出有關沙漠危害人類的句子。

①春天四五月間禾苗剛出土,正是狂風肆虐的時候。一次大風沙襲擊,可以把幼苗全部打死,甚至連根拔起。

②沿長城一帶風沙大的地區,農民常常要補種兩三次纔能有點收穫。

③沙丘的移動雖然慢,可是所到之處,森林全被摧毀,田園全被埋葬,城郭變成丘墟。

(2)培植防護林和培植草皮的作用是什麼?

防護林的主要作用是減小風的力量;草皮的作用是減少沙粒的來源。

(3)第5、6自然段能否換位,爲什麼?

不能,因爲第5段所說的內容是抵禦風沙襲擊的方法,對應第4段的"游擊戰";第6段所說的內容是抵禦沙丘進攻的方法,對應第4段的"陣地戰"。5、6兩段順序與第4段相一致,所以不能換。

(4)防護林的兩列之間的距離不能超過林木高度的20倍,爲什麼?

因爲風遇到防護林,速度就減小70%-80%,到距離防護林等於林木高度20倍的地方,風又恢復原來的速度,所以防護林兩列之間的距離不要超過林木高度的20倍。

(5)根據第6自然段的有關內容給溼沙層下定義。

溼沙層就是水分含量達到2%以上的沙層。

5、寫說明文除了用清晰的思路,合理安排文章結構層次,運用準確的語言外,更重要的是作者還善於恰當地運用各種說明方法。仔細閱讀課文,看看作者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試從文中找出來,並簡要談談其好處?討論。(課件⑦:說明方法——列數據、作比較、分類別、打比方、下定義、作詮釋、畫圖表、摹狀貌、引用)

討論後,明確:

舉例子:(例如:課文的第2、3自然段,舉了"地中海","榆林地區"這兩個有代表性的例子。說明沙漠對人類的危害嚴重,這樣使要說明的內容更明確,更具體。)

分類別:(如:風沙的進攻方式分"游擊戰"和"陣地戰"二類。又如:介紹對沙漠採用"守勢"時,又分兩種方法:①抵禦風沙襲擊的方法②抵禦沙丘進攻的方法。)

打比方:(如:①將地中海沿岸比作西方文明的搖籃②把風沙進攻的兩種方式比作"游擊戰"、"陣地戰"。)

作比較:(如:文章開頭說:"過去人類沒能征服沙漠"。而結尾處:"征服沙漠的理想會實現"。又如:原來地中海沿岸被稱爲西方文明的搖籃,而如今卻有部分地區逐漸變爲了荒漠。)

列數據

作詮釋

小結:這是一篇充滿激情的說明文,讀後可以感受到一種征服大自然的偉力和必勝的信念。我們要學習竺可楨先生對科學認真嚴肅的態度,積極樂觀、永遠進擊的精神。

  拓展(課件⑧展示一些優美風景畫)

人們曾佇足“刺勒川,陰山下”感悟“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愜意。人們曾陶醉於“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的人間仙境。曾幾何時,樓蘭古國不再?曾幾何時,沙漠肆虐全球?沙漠雖然敦厚俠義,有創造神奇的魔力,但沙漠彪悍兇猛,有摧殘生靈的殘忍。雖然王維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李賀的“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還算神奇壯觀,但岑參的“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王之煥的“羌苗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足以讓我們毛骨悚然。課件⑨課堂練筆:竺可楨先生筆下的《向沙漠進軍》誕生於六十年代初,它似一隻號角,激勵着幾代新中國人爲征服沙漠而憚精竭慮。身處21世紀的我們,是否也該就防沙、治沙、用沙思考些什麼呢?(寫隨筆並交流)

 板書:

《向沙漠進軍》

竺可楨

構思圖

說明順序:邏輯順序

語言:準確、嚴密

說明方法:舉例子、分類別、作比較、

列數據、作詮釋、打比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