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七年級下《觀舞記》教學反思

七年級下《觀舞記》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1W 次

  《觀舞記》教學反思1:

《觀舞記》是一篇精美的散文,著名作家冰心在欣賞印度舞蹈家卡拉瑪姐妹優美的舞姿有感而作的,文章以對卡拉瑪姐妹的讚美之情爲感情線索,通過生動細膩的描繪,把異國的文化風情形象地展現在我們面前。本文的主要特點是以生動優美的語言來寫視覺形象,用高超的語言技巧來表現舞臺藝術,主要運用比喻和排比等修辭,形象生動地表現卡拉瑪姐妹精妙的舞蹈,儘可能把視覺形象轉化爲語言形象,激發了讀者的想象空間,使讀者在回味文章的同時,彷彿身臨其境地欣賞了舞蹈藝術所特有的形體美,以獲得語言和舞蹈的雙重美的享受。

七年級下《觀舞記》教學反思

教學本文,我立足在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的基礎上,鼓勵學生接觸、吸收、借鑑外國優秀文化,從中得到精神上的營養,開闊胸懷,其次有感情地朗讀是學生與文本最直接的情感交流,以發展學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爲宗旨,指導學生深入領會文章的意境美。

《觀舞記》這一課成功之處:

一新課標多處提到“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而《觀舞記》正是對學生進行文化感染、審美薰陶的好例子。因此,教學中,將朗讀與想象充分結合,在讀中感受美、體驗美、思考美、延伸美,進而得到審美體驗、提升審美品位。

二.根據新課程改革的精神,在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爲主體,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運用小組討論的方式,解決學習中出現的問題。

三.合理運用教學媒體,巧妙整合內容。《觀舞記》寫的是有關印度舞蹈家舞蹈的魅力, 非常適合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教學時我利用多媒體播放舞蹈《千手觀音》以此導入,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再一次欣賞了,《千手觀音》。在此基礎上導入本課效果不錯。

四.課堂教學中注重創設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點燃學生的求知熱情,喚醒學生的學習潛能,用真誠的微笑,樸實的語言以及教育智慧與學生融合在一起,引導學生真正動起來,課堂真正活起來。

五.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強,有強烈的參與意識,能把自己融進學習的環境中,善於表現自己,樂於表現自己。

當然,教學是遺憾的藝術,在感覺有些值得肯定的同時,也有不少遺憾 :

一. 由於時間關係,課堂上容量很大,但無形中也產生了腳步匆匆地感覺,像拓展延伸部分,假如時間允許,練習面完全可以再廣一些,還有,這篇文章的語言很有特色,運用大量的比喻、排比來表現卡拉瑪姐妹舞蹈的魅力,可以讓學生充分討論,體會語言特色。

二. 學生審美能力很差,缺乏深厚積澱。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千手觀音》這個舞蹈時,出現無法用準確的'語言進行描繪的現象,究其原因,一是對舞蹈藝術缺乏瞭解,二是學生語言比較蒼白。這也是今後教學應該努力的方向。

三. 教學設計與學生的表現和理想相距仍有一段距離,自己期待的高潮和精彩往往難以出現,這說明教師自身應加強理論學習,提高自己的教育機智。

總之,作爲一名教師,應該時時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爲,總結自己的教學得失,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只有這樣,才能走得更遠!

  《觀舞記》教學反思2:

法國雕塑家羅丹說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冰心的《觀舞記》讓我再次領略了生活中美的真諦!零碎的舞步,豐富的表情,婀娜多變的舞姿,秀麗可人的容貌,令人歎爲觀止。而文中生動形象的語言更是宛如天成。藝術和藝術的融合,美與美的交織,促成了一段難忘的文化之旅。

說實話,教學之前我感覺很緊張,假如不能讓學生領略這種藝術之美,對於我來說真的很遺憾。帶着壓力我走進了九班的課堂,四十分鐘裏我收穫的只是沉悶。卡拉瑪姐妹的舞蹈沒有出現在學生們的腦海中,甚至連冰心如此細膩的語言都沒有太多的感觸。因此,十班的語文課我及時的調整了教學方法,總算激起了一點點漣漪。

首先,用課本上的黑白圖畫導入,讓學生用一兩個詞語或句子讚美一下眼前的圖畫,“婀娜多姿”“盡態極妍”“美麗的容貌讓人歎爲觀止”學生們雖然說的不多,但我發現他們都在等待着什麼,渴望的眼神給了我一絲喜悅。介紹完冰心之後緊接着檢查字詞,學生很快掃除了字詞障礙,齊讀時聲音特別洪亮,似乎想快一點看到美的影子。

其次,整體感知時我再次引導學生回到圖畫上來,這次不是去讚美它,而是讓學生去發現圖畫中的美,這時候學生非常活躍,分別找出了容貌美、舞姿美、身段美以及服飾美,我心中又多了一份喜悅。接下來就是讀的環節,讓學生從問中找出美的依據,精彩的語段大家來個齊讀,或男生讀、女生讀,課堂越來越滋潤。讀完後,我又引導學生找出了音樂美,神態美等等,一切都是水到渠成。

賞析語言是本文的一大重點,更是難點。本文運用了大量的排比和比喻來表現卡拉瑪姐妹的舞蹈之美,不僅要找出來,還要會分析。可能是因爲上一環節進行的相對比較到位,學生緊扣容貌美、舞姿美、身段美以及服飾美等暢所欲言,簡直是勢如破竹。

最後是課外拓展,受教學資源的限制,不能安排學生用語言去描繪藝術,所以我讓學生談了下學完本文的感受,圍繞着美學生竟然也說的不亦樂乎。按照慣例,我也說了下我的感受,那就是:藝術永遠是沒有國界的。一箇中國的作家能用熱情洋溢的語言去讚美印度舞蹈的美,這本身就是一種美:心靈美。

  《觀舞記》教學反思3:

教學本文,我立足在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的基礎上,鼓勵學生接觸、吸收、借鑑外國優秀文化,從中得到精神上的營養,開闊胸懷,其次有感情地朗讀是學生與文本最直接的情感交流,以發展學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爲宗旨,指導學生深入領會文章的意境美。

《觀舞記》這一課成功之處:

一、新課標多處提到“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而《觀舞記》正是對學生進行文化感染、審美薰陶的好例子。因此,教學中,將朗讀與想象充分結合,在讀中感受美、體驗美、思考美、延伸美,進而得到審美體驗、提升審美品位。

二、根據新課程改革的精神,在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爲主體,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運用小組討論的方式,解決學習中出現的問題。

三、合理運用教學媒體,巧妙整合內容。《觀舞記》寫的是有關印度舞蹈家舞蹈的魅力, 非常適合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教學時我利用多媒體播放舞蹈《千手觀音》以此導入,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再一次欣賞了,《千手觀音》。在此基礎上導入本課效果不錯。

四、課堂教學中注重創設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點燃學生的求知熱情,喚醒學生的學習潛能,用真誠的微笑,樸實的語言以及教育智慧與學生融合在一起,引導學生真正動起來,課堂真正活起來。

五、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強,有強烈的參與意識,能把自己融進學習的環境中,善於表現自己,樂於表現自己。

當然,教學是遺憾的藝術,在感覺有些值得肯定的同時,也有不少遺憾 :

一、 由於時間關係,課堂上容量很大,但無形中也產生了腳步匆匆地感覺,像拓展延伸部分,假如時間允許,練習面完全可以再廣一些,還有,這篇文章的語言很有特色,運用大量的比喻、排比來表現卡拉瑪姐妹舞蹈的魅力,可以讓學生充分討論,體會語言特色。

二、學生審美能力很差,缺乏深厚積澱。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千手觀音》這個舞蹈時,出現無法用準確的語言進行描繪的現象,究其原因,一是對舞蹈藝術缺乏瞭解,二是學生語言比較蒼白。這也是今後教學應該努力的方向。

三、教學設計與學生的表現和理想相距仍有一段距離,自己期待的高潮和精彩往往難以出現,這說明教師自身應加強理論學習,提高自己的教育機智。

總之,要想成爲新課改的排頭兵,應該時時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爲,總結自己的教學得失,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成爲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