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蘇教版語文《國寶—大熊貓》教學反思

蘇教版語文《國寶—大熊貓》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6W 次

  《國寶—大熊貓》教學反思1

《國寶——大熊貓》是一篇較有特色的科普說明文,它從多方面介紹了大熊貓的特點和習性,寫出了大熊貓的珍貴,而且文章的語言準確、生動、形象。這樣一篇文質兼備的文章,有必要讓學生進行閱讀賞析,讓學生從中品味如何駕馭語言進行準確、生動、形象的描寫,同時讓學生從中感受作者在其中滲透的對大熊貓的喜愛之情,激發他們對動物的關愛、保護熱情。可以說,學習本文,既可以達成本單元的學習目標,也可以在品味語言的過程中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能力。

蘇教版語文《國寶—大熊貓》教學反思

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爲減少教學的盲目性,做到教有目的,學有目標,我制定出瞭如下的學習目標:1、瞭解大熊貓的特點、習性; 2、品味文中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描寫; 3、激發保護動物、關愛動物的熱情。在教學教程中,我採用知識競答、興趣引導、小組討論等方法來完成,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使學生成爲學習的主體。具體來說,我是這樣來開展活動的:第一步:在學生通讀課文的基礎上,通過以小組爲單位知識競答的方式使學生充分認識大熊貓的習性特點。第二步,釋題引入,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我設置了這樣一個問題:題目是《國寶——大熊貓》,很自然,介紹的是大熊貓,那爲什麼要加上“國寶”二字,還要放在“大熊貓”之前?根據學生的能力,能回答出是顯示出大熊貓的珍貴,順勢引導,激發學生的自我表現慾望,“那它的珍貴表現在哪些方面?”這個問題可以促使學生去讀課文,探究答案。下面就可以分組討論,老師提出要求:以學習小組爲單位,把你的觀點表述出來,讓組員聽聽,然後歸納出本組的觀點,推出本組的中心發言人,準備班級交流。第三步:在上一步的基礎上,進行班級交流,歸結各組的觀點,加之老師的點撥,就可以得出大熊貓珍貴的原因,:體態可愛、數量稀少(包括分佈地域窄、食性單一、活動區域少、繁殖力低)、有研究價值。這既鍛鍊了學生的主動探究、團結合作精神,也鍛鍊了學生對課文的整體把握能力。

在學生自主學習、整體把握課文之後,啓發他們:“通過大家的賞析,是否發現本文的語言上的獨到之處?你從中學到了什麼?你覺得文中有哪些可取之處?能否向大家推薦一下,讓大家共同分享你的成果。”這樣配合老師的點撥,學生自己探究出來,既使得他們有了成功的嘗試,更有利於學生能力的培養。在學生自我表述的過程中,很有可能提出下面的一些典型的句段,若能分析到位,自然就鍛鍊了學生的能力;若分析不妥切,我打算用“增刪替換比較”和“設疑問難”的方法加以補充,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體味作者用詞的準確性、生動性、形象性。

通過以上的幾步,學習目標已經基本能達成了,但學生的'學習不能只侷限於課堂,還得有課外的延伸,爲此,我還設置了遷移訓練,請同學們在課下利用圖書館、上網、調查等方式蒐集有關大熊貓的資料,利用課後時間相互交流。

以上是我上這堂課的整體思路,雖然這節課我採用的教學方法比較靈活,但在細節上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比如說忽略了對說明文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的講解,而是一味把重點放在課文內容的瞭解和語言的賞析上。其次,我在對了解大熊貓習性特點的模塊花的時間太多了,使得後面的教學環節略有緊湊。

每一堂課總有不完美之處,我會不斷摸索,儘可能使每一堂課都呈現精彩。

  《國寶—大熊貓》教學反思2

作爲一篇說明文,具體來說我採用“讀—悟—賞”的語文教學模式。具體作爲一篇說明文,《國寶——大熊貓》一課不象小說、散文等文體可讀性很強,它只是用說明的語言向讀者介紹動物。然而教師並不應該忽略“讀”這一階段,運用自由朗讀、快速瀏覽、整體閱讀等多種讀文方法使學生熟悉課文,既有對全文內容的整體感知,又有精彩語段的反覆體會。在讀的過程中,教師及時更正讀音,使學生能準確地讀準字詞。在“悟”的階段,教師由課題入手,適時地引導學生抓住文章介紹大熊貓的特點——“國寶”二字,進行質疑、解疑。教師帶領學生入門後,重在學生依據自己的基礎知識和能力層次進行感悟。學生完全能夠根據教師的指導自主地把握文章的重點。一下子找準課文17小節,並能準確地概括出體現“國寶”的三個方面:體態可愛,數量稀少,活化石。在這一環節中,教者沒有用傳統的“一問一答”式進行教學,而是根據學生的學習目的、學習需要、學習興趣,運用多種手段,啓發學生思考,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有個體思維、有同桌研討,有四人小組討論等組織學生個個勤動手,並能積極參與,營造一個活躍的課堂氛圍。第三個階段是“賞”,“賞”必須建立在“讀”和“悟”的基礎上。“讀”和“悟”讓學生理解文章的脈絡,掌握文章的要點,從整體上感知課文。“賞”是在這基礎上對學生能力的再次提高。《國寶——大熊貓》一課教學設計的最後環節讓學生爲大熊貓設計家園,正是對學生所學知識的拓展,不侷限於書本知識,訓練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作爲教師就不應該忽略導入,因爲那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我在開始時,就讓我班的那位臺灣來的新同學回答,我國準備送給臺灣同胞的兩個動物是?他們的名字叫?學生們一下子就精神振奮了,積極性也調動起來了。當然更重要的是下面的幾個步驟,對於 “讀”這一階段,運用自由朗讀、快速瀏覽、整體閱讀等多種讀文方法使學生熟悉課文,既有對全文內容的整體感知,又有精彩語段的反覆體會。在讀的過程中,我及時更正讀音,使學生能準確地讀準字詞。在“悟”的階段,重在學生依據自己的基礎知識和能力層次進行感悟。學生完全能夠根據我的指導自主地把握文章的重點。一下子找準課文17小節,並能準確地概括出體現“國寶”的三個方面:體態可愛,數量稀少,活化石。在這一環節中,我沒有用傳統的“一問一答”式進行教學,而是根據學生的學習目的、學習需要、學習興趣,運用多種手段,啓發學生思考,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有個體思維、有同桌研討等組織學生個個勤動腦,都能積極參與,營造一個活躍的課堂氛圍。第三個階段是“賞”,“賞”必須建立在“讀”和“悟”的基礎上。“讀”和“悟”讓學生理解文章的脈絡,掌握文章的要點,從整體上感知課文。“賞”是在這基礎上對學生能力的再次提高。《國寶——大熊貓》一課教學設計的最後環節讓學生爲熊貓館開放寫詳細的介紹文,正是對學生所學知識的拓展,不侷限於書本知識,訓練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其次,注重評價。課堂評價逐漸成爲課堂教學必不可少的環節。這既是對學生參與教學中肯的分析,又能培養他們思考、質疑、大膽表意的能力。《國寶——大熊貓》一課教學過程中評價方法也非一成不變。師生之間,全體動員全體參與。我對學生的評價是爲了達到激勵的目的,但又不是盲目地用 “很好”“不錯”“講得很好”一些評價語,總能在學生答疑之後,作深入淺出的剖析,使他們在得到肯定的同時,對自己的思考有更新更高的認識。生生之間的評價充分體現了這一年齡層次學生的特點,毫無保留,大膽直言。他們大多暢所欲言,既能對學生髮言正確的地方謙虛接受,又一針見血地指出不足之處,或自由發表自己與之相左的看法。整堂課的教學評價使教學環節銜接得更順當,又在教學過程中時時出現充滿激情的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