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六年級教案 > 語文六年級上冊全冊教案(精選16篇)

語文六年級上冊全冊教案(精選1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6W 次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語文六年級上冊全冊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語文六年級上冊全冊教案(精選16篇)

語文六年級上冊全冊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瞭解葡萄的生長習性,豐富知識。

2、通過討論簡單瞭解本文嚴謹別緻、詳略有致的結構特點。

3、通過朗讀品味本文淳樸自然、閒適自在的語言。

4、通過想象和聯想體會作者文人的靈性和雅緻的情趣,激發對生活的熱愛。

教學重點:

通過對文本的研習,認識狀物的常見表現方法,明白根據表達的需要對這些表現方法進行選擇和運用的道理。

教學設想:

本文是一篇非常別緻的狀物散文。教學重點應該是狀物,學習時要看文章按照月份寫了葡萄種植和收穫的各種知識,同時,由文及人,整體感受汪曾祺熱愛生活、積極樂觀的情懷。

教學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生活中並不總是驚濤駭浪,也不是處處都需要正襟危坐。很多時候,我們大多數人都處於一種平常甚至平淡的生活狀態中。有人告訴我,只有認真地去感受和體味平常生活中那些快樂、悲苦、平淡以及詩意,才能真正體會到生活的滋味。想着這句話,我想到了汪曾祺。今天,我們要隨着汪曾祺走進那個美麗的葡萄園,在四季變遷中認識葡萄,認識人,認識人生。

二、由狀物散文的特點進入對文本的初步解讀。

狀物是文學作品特別是散文作品常見的寫作類型與表達方法,它將物作爲主要的表達對象,根據需要,對事物的部分或全體,或者對某一類事物進行描寫,使人對描寫對象有比較清楚的瞭解,同時,在描寫中適當穿插記敘、議論、抒情等內容,使人感受到作者對事物的態度,與事物的關係,事物在起生活中的意義,以及作者寄託在描寫中的感情。但是,對事物的描寫始終是這類文章寫作的中心,接下來,我們看作者是如何完成狀物任務的。

1.通讀全文,看文章圍繞葡萄一共寫了哪些方面?重點是哪些?

寫了出窖、上架、澆水、噴藥、打梢、掐須、打條、追肥、結果、下架、入窖。重點寫了三、四、五、八這四個月的上架、吸水、抽條、長葉、開花、結果來寫。

2.爲什麼這樣安排?

因爲這是葡萄生長過程中最有情味的內容,是整個葡萄園生命涌動的時刻,是充滿活力、蓬勃生長的季節,也是最能讓人爲所見到的自然生命而感動的時刻。

其實,略寫的部分也不是草草了事的,比如第一月,雖然只有短短的三行字,卻寫出了果園的寧靜和美麗,大雪,無聲,葡萄“睡“着,多麼祥和安靜啊,而到結尾處,葡萄又入窖了,“熱熱鬧鬧的果園,現在什麼顏色也沒有了”,與開頭呼應起來,雖然簡略,但意韻深遠。

3.寫景狀物的一般方法有(1)描繪景物的色彩、形狀、聲音,讓景物具有立體感。(2)調動自己的視覺、聽覺、觸覺、味覺等多種感覺描摹景物,突出其可感性。這也就是歐陽修所講的“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然後爲至矣”。(《六一詩話》)當然這些離不開仔細的觀察,請同學們通讀全文看文章如何體現這一特點的?

形態:有的稍頭已經綻開了芽苞,吐出指甲大的蒼白的小葉。

顏色:不大一會,小葉就變了顏色,葉邊發紅;——又不大一會,綠了。

長勢:葡萄抽條,絲毫不知節制,它簡直是瞎長!幾天功夫,就抽出好長的一節的新條。

果實:白的像白瑪瑙,紅的像紅寶石,紫的像紫水晶,黑的像黑玉。一串一串,飽滿、磁棒、挺括,璀璨琳琅。

月令,農曆某個月的氣候和物候。

4.當然只靠觀察是不行的,觀察必須與知識相融合,其中關於時令、農學、博物學、和古代文學方面的知識俯拾皆是。

5.狀物散文有別於一般說明文,但還是要運用一些說明方法的,同學們找一找,看運用了那些說明方法,有引用(。《圖經》雲:“根苗中空相通。圃人將貨之,欲得厚利,暮溉其根,而晨朝水浸子中矣,故俗呼其苗爲木通。”)、列數字(在葡萄根的後面,距主幹一尺,挖一道半月形的溝,把大糞倒在裏面)、作比較(葡萄的卷鬚,在它還是野生的時候是有用的,好攀附在別的什麼樹木上。現在,已經有人給它好好地固定在架上了,就一點用也沒有了)、打比方(白的像白瑪瑙,紅的像紅寶石,紫的像紫水晶,黑的像黑玉)。

6.狀物散文有別與一般說明文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它常帶有情感、理趣,並不從科學的角度排斥主觀因素,而且使用手法也常常是文學的,如比喻、誇張、擬人、比擬等等。請同學們找一找,有哪些例子?

比喻:白的像白瑪瑙,紅的像紅寶石,紫的像紫水晶,黑的像黑玉。

葡萄粒長了一點了,一顆一顆,像綠玻璃料做的紐子。硬的。

誇張:你就把《說文解字》裏的玉字

偏旁的字都搬了來吧,那也不夠用呀!

擬人:葡萄藤露出來了,烏黑的。有的稍頭已經綻開了芽苞,吐出指甲大的蒼白的小葉。它已經等不及了。

三、“這篇散文果然很‘散’,初次讀來感覺象流水賬。作者通過自己的細緻觀察,詳細介紹了葡萄十二個月的生長情況。語言平實自然,很口語化,作者爲什麼寫這篇文章,難道僅僅是想寫出葡萄一生的生長狀況嗎?”

當然不是,以時間爲序,作者不但寫了葡萄在每個月的生長狀況,對根、藤、蔓須、葉、果實在不同時節的狀態都有描寫,同時,更寫出了人的勞動,人對葡萄的感情,也抒發了作者豁達開朗的人生態度。這也是他散文的一個重要特點:記人事、寫風景、說文化、述掌故,兼及飲食瓜果、草木蟲魚,無不集於筆下,閒淡中有滋味,閒適中有意味,給讀者以文學藝術的審美享受及文化修養的提高。

語文六年級上冊全冊教案 篇2

《長江之歌》教學反思

這課是上完了,可以看到課堂上學生們學習積極性非常高,尤其是課前播放這首歌,並教會他們唱歌,引來學生嘖嘖的稱讚,調動了學習積極性;課中進行的美文朗讀比賽再一次調動學生的學習慾望,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瞭解了詩歌的含義;討論喜不喜歡重複出現的句子“我們讚美長江,你是無窮的源泉。我們依戀長江,你有母親的情懷”這一環節,把自主學習的權利還給了學生,學生願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別人,甚至出現了爭搶的現象。當然教學本課着力點還是應讀出詩歌的情感、讀出畫面、讀出詩歌的音樂美。這一點今天我似乎做得還是不夠,我希望是新學期的第一節課,學生和我都還沒有找到感覺!

《三亞落日》教學反思

《三亞落日》是一篇文質兼美的寫景短文。作者運用活潑、清新的語言描繪了三亞落日的美麗景象,抒發了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下面我就將自己在這一課教學中的得與失與大家交流:

首先,在朗讀中感受落日的美。朗讀是閱讀教學中最常用的,也是最有效的教學方法。因此在對課文一遍又一遍的梳理中,我有層次地訓練了學生的朗讀,使學生在讀中感悟,讀出畫面,讀出意境,讀出情感,最後達到熟讀成誦的效果。文中的每一句語言都很精妙,因此積累這樣的句子、語段,對於學生今後的習作也是非常有幫助的。

其次,在重點詞語中領略落日美。文中有好多詞語既形象又生動,抓住了這些詞語,就能很好地引導學生理解語句的內涵。如“紅撲撲、赤朱丹彤、金紅一片”等繪色的詞語,能讓人感受到落日那最後的絢爛、熱烈。又如“快樂、抖落、懸在、頑皮地蹦跳”等描摹形態的詞語,能讓人感受到落日的頑皮、可愛。從而油然而生一種喜愛、讚美的情感。

第三,在畫面中欣賞落日的美。文中在描寫落日的經過時,向我膠展現了幾個畫面,並且運用了大量比喻和擬人,使落日富有了情趣和感情。在教學中我通過圖文結合,引導學生欣賞了落日的整個過程:落日像孩童時的頑皮;像大紅燈籠時的柔和;像跳水員時的優美。在教學最後一個畫面“入水”時,我還引導學生給落日這位跳水員打分,學生在讀文後,都給它打了滿分,並且緊扣文中詞句列出能說服人的理由,從而感受到了落日入水時的美妙。

讓學生欣賞和感受美好的事物,也是對學生情感的一種薰陶,同時也爲他們確立正確的審美觀奠定了一定的基礎,這對學生今後的發展都是很有益的。

但是也有一些不足之處。備課時對學生課堂中可能出現的情況預設不充分,導致課堂上不必要的浪費了很多時間。例如:在處理“第一自然段”、“第五自然段”在文中起的作用這一問題時,本想學生很順利就會完成,但事實上事與願違。又如:處理“漲溢”這個詞語時,由於自己課前沒有去關注這個詞語,所以在引導學生理解時,花費了很長時間。通過這一課的教學,我深切地感受到備課備學生的重要性。

《煙臺的海》教學反思

《煙臺的海》以優美的筆觸,形象地再現了北面臨海的煙臺一年四季獨特的海上景觀。我在教《煙臺的海》一課時,根據教材和學生的特點,依據課改新理念,設計了一個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案,並且靈活駕馭課堂,學生的學習興趣濃厚,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一、自主閱讀促進自得

我讓學生進行內容的自我選擇:選擇一個季節(一段)進行重點學習。夥伴的自由選擇:選周圍的幾個同伴成爲四人小組進行合作學習。情感的自我選擇:說說春日煙臺的海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或給你怎樣的感受?這樣的教學拓展了學生個性化學習的時空,讓學生的個性在課堂上得以展現和發展。這種自主選擇正是學生自主意識、自主行爲、自主能力的具體體現。

與此同時,在這一教學片斷中,學生以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進行學習,通過四人小組共同努力,探究某個季節煙臺的海的特點,這一過程,不僅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給學生提高了廣闊的自由空間,同時讓學生在合作取長補短,互相啓發,促進學生全面深入地探究問題,理解課文內容。

二、品詞品句,以讀促情。

學生小組學習後交流對春天煙臺的海的感受,有學生認爲是“綠盈盈的,富有生機。”也有學生說是“活潑的”、“輕盈的”、“春天煙臺的海像個頑皮的孩子”,我都給予充分肯定,表揚,接着我引導學生針對這些特點進行深入的朗讀體會,最後我還爲學生配上音樂進行感情朗讀。這一過程中,學生讀出了趣味、讀出了個性,讀出了積極的思維活動,讀出了豐富的信息含量。從“讀通”課文到“讀懂”課文,學生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預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提高了閱讀質量。這種讓學生品詞品句,以讀促情的教學,讓學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提高了閱讀質量,培養了學生愛祖國大自然的情懷。

三、仿寫指導,積累好詞句。

在學完了本文後,我對學生進行了仿寫指導訓練,讓學生用上課內積累的好詞好句,把曾看到過的海上景觀描繪下來。可以寫一個季節,有寫作能

語文六年級上冊全冊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瞭解傾聽的重要性;

2、讓學生從小養成傾聽的習慣,學會傾聽,懂得傾聽;

3、對學生進行傾聽訓練,提高人際交往能力。

教學重點:

從實踐中鍛鍊傾聽能力。

教學難點:

鍛鍊傾聽能力,提高傾聽素養。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請大家聽故事,聽完後說說你的感受?

教師出示故事,學生傾聽併發言。

師:故事裏的小朋友不但自己不能學到知識,還影響了老師和同學,是對老師、同學的不尊重,是沒有素養的表現,長久下去會形成不好的行爲習慣,不利於自己的成長。所以我們要學會傾聽,做一個合格的傾聽者。

板書課題:學會傾聽

二、合作交流:懂得怎樣傾聽

1、師:認真地“聽”別人說話,似乎是一件很簡單的事,但並非每個人都能做得到,那麼怎樣才能做一個合格的傾聽者呢?請小朋友們四人爲一小組,進行討論交流,看哪組想得最周全,隨時作好筆記。

2、生以小組爲單位討論、交流,小組代表發言。

3、教師歸納爲傾聽的方法,即“四心”

誠心:抱着謙虛態度聽;

專心:仔細地聽,不要三心二意,上課時聽到重要的地方可作筆記;

耐心:不要輕易打斷別人的話;

應心:給予適當的迴應,鼓勵對方說下去。

師:通過剛纔的討論,我想大家一定都掌握了傾聽的技巧,接下來老師要來考考大家。

三、活動:踐行傾聽之道

1、活動一:玲玲在傾聽時犯了哪些錯誤?

教師出示材料:

時間:早上地點:上學的路上人物:玲玲和媽媽

“玲玲,小孩子要講禮貌,不能罵人,要尊敬老師,團結小朋友……”

“媽,我知道了!還用你來講!”玲玲打斷了媽媽的話。

“你上課要認真聽老師講課……”

“媽,我知道了!知道了!你還要講!

”玲玲極不耐煩地說道。

“玲玲,你怎麼能這樣跟媽媽說話呀?”

“我不說了!”於是,一溜煙地跑了,只剩下媽媽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那。

學生討論、交流玲玲在傾聽時犯了哪些錯誤,併發言。

師:和長輩交談要有禮貌,要虛心接受長輩的意見和建議,自己才能更快的成長。

2、活動二:播放各種聲音,測測學生傾聽能力。

師:下面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放鬆心情,聽老師播放一些聲音,看看誰的傾聽能力,聽的時候可適當作好記錄。 學生認真傾聽,發言。

師:同學們的傾聽能力可真強,說出了這麼多,可見同學生們都在用心地傾聽。

四、自我剖析環節

師:請大家回想一下,近段時間,面對父母的嘮叨,你傾聽了嗎?面對老師的教誨,你傾聽了嗎?面對同學的苦惱,你傾聽了嗎?把你做得好的地方及不足之處寫下來。 生活動,交流。

五、總結提高

師:的確,傾聽自然,傾聽生活,傾聽他人,你將會有一種美好的享受,一份意外的收穫。傾聽父母的嘮叨,愛意滿滿;傾聽老師的教誨,知識多多;傾聽同學的苦惱,友情濃濃……同學們,做一個合格的傾聽者吧!

語文六年級上冊全冊教案 篇4

一、教學要求

1、認識、會寫“啃、聊、嘮、濾、聆、皿”等生字,理解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前三個自然段。

3、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可以想象與可以聽見的聲音,善於傾聽,感受美好的心靈之聲。

4、在日常生活中學會傾聽,體會並掌握設問開頭引領段的方法。

二、重點難點

1、感受生活中可以想象得到的聲音和可以聽見的聲音。

2、學會傾聽,感受美好的心靈之聲。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聲音和圖片)

四、課時安排

2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課題

1、出示詞語:傾聽

2、說說“傾聽”的意思。

3、板書課題,導入新課學習:學會傾聽

(二)初讀課文,感受內容

1、輕讀課文,讀準字音。

2、出示生字詞並認讀

頃刻 啃骨頭 聊天 奔馳 嘮叨 過濾 聆聽 器皿 嘈朵

辨析:

柳-聊 皿-血 嘈-遭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說說課文描寫了幾類聲音。請用筆劃下來。

2、課文中多處用了一種方法引領開頭,你認爲這是一種什麼方法?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設問。給人以親切交流的感覺,讓人從心底感到自然、和諧)

3、找出自己最喜歡的段落,多讀幾遍,讀出感受來。

4、“聰明的人”和“沒有感覺的人”是怎樣對待“聽”的,畫出相關的句子。

5、你從聲音的遊戲中明白了什麼?交流各自的感受,教師巡視指導。

第二課時

(一)理解課文,想象聲音之美。

1、讀課文1-3自然段,談談你最喜歡哪種聲音,爲什麼?(引導學生感受,運用擬人的手法來形容大自然的聲音,讓學生體會聲音的美,並張開想象的翅膀,展現畫面的美。)

2、帶着自己的想象,有感情地讀自已認爲最美的部分。

3、用換詞法理解“頃刻”。

4、體會雪花滿足而溫柔的感覺是什麼。面對這種境界你想說些什麼?你認爲美嗎?

(品讀:善良的雪花吻了吻孤燈的面頰,憐愛的淚水奪眶而出……)

5、想象這三種聲音會是什麼樣的聲音。(沙沙嚓嚓嚓咻咻)

(二)思考、概括、感受生活中可以聽得見的聲音。

1、默讀4-9自然段。思考:生活中有哪些聽得見的聲音?畫出課文中的動詞。

(吹掀啃撥唱吵啄打落掃搖衝開關……)

2、你從聲音裏感受到喜、怒、哀、樂了嗎?

3、將這些聲音進行分類。再讀一讀,融入自己的感情。

4、小結:是啊,我們什麼都聽得見。我們在聲音的世界裏,漸漸成長。)

(三)重點理解如何過濾聲音,學會選擇和思考。

1、自由讀,學習10-13自然段。

2、說說“聰明人”和“沒有感覺的人”各是怎樣對待“聽”的?理解什麼是“過濾”,什麼是“聲音的過濾”。

3、聯繫自己的生活實踐,談談你在生活中是如何“過濾”聲音的?

4、小結:在聲音的世界裏,你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用心看、用心聽、也用心想,就能感受到這個神奇的世界了。

(四)感受聲音,學會聆聽。

1、多媒體展示,傾聽各種聲音的美妙,比較各種聲音,讓學生學會聽辨,並寫出相應的擬聲詞。

2、聽一首曲子,把它編成一個小故事。

3、聽一段話,感受心靈之聲。

(五)總結昇華,拓展延伸。

1、昇華:聲音無處不在,只要你用眼、用耳、用心,各種美妙的聲音便在你耳邊

縈繞,在你心間流淌。學會傾聽,來自大自然的聲音很美,來自心靈的聲音更美。同學們,你聽得見嗎?

2、拓展:看到汶川大地震,你聽到了什麼?看到北京奧運賽場上運動員額頭的汗水,你聽到了什麼?看到神舟七號上天,你聽到了什麼?

板書設計:

想象的聲音 美

學會傾聽 現實的聲音 趣 世界在歡笑

過渡的聲音 妙

語文六年級上冊全冊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讀準並積累本課詞語:奇異、玲瓏多姿、凝結、細膩、呈現;理解詞語“玲瓏多姿”。

2、知道課文寫了五彩池的幾方面。

3、能用聯繫上下文的方法來正確理解語句,感受文章前後聯繫的緊密性。

4、能借助板書,概括池水的奇異,積累有關語句。感受五彩池的奇異。

重點難點:

1、能用聯繫上下文的方法來正確理解語句,感受文章前後聯繫的緊密性。

2、通過圈詞劃句,感受五彩池的奇異。能借助板書,概括池水的奇異,積累有關語句。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一)欣賞圖片,感受五彩池景色的奇異。

1、欣賞圖片,初步感受五彩池的神奇。

(媒體音樂,出示:欣賞圖片)

(二)揭示課題。

有一位在遊覽之後,將這番美景化作文字。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板書:17五彩池)齊讀課題

二、反饋預習,梳理文章的脈絡。

(一)反饋預習,瞭解1、4節的總起、總結作用。

1、反饋預習,交流寫出五彩池特點的詞語。

(出示預習要求)讀了文章後,五彩池留給你什麼印象呢?

2、引導學生關注文章的開頭和結尾,梳理文章結構,學習1、4節。

交流:(板書:奇異)對呀,這是五彩池留給我們的總體印象。在開頭總起介紹了五彩池的特點,最後又再次總結了它的特點。就讓我們拿起書來讀讀1、4節。

(二)瞭解從哪些方面介紹五彩池。

1、交流課文從哪些方面介紹五彩池。

中間兩個小節,又爲我們介紹了五彩池的哪兩個方面?

2、交流並板書。(板書:池子、池水)

3、小結並明確本課的學習目的。

文章就是抓住(點課題“池”)池子及其中(點課題“五彩”)五彩的池水這兩方面來介紹五彩池的奇異的。我們讀這類寫景物的文章一定要先了解是從哪幾方面來介紹這個景物的。現在就讓我們來深入學習,看看是怎樣把五彩池奇異的特點寫具體的。

三、學習第2小節,瞭解五彩池大小、形狀上的奇異,積累有關語段。

(一)瞭解本節是圍繞那句話寫的。

1、指名讀第2節,正音。

我們先來看看文中對池子的描寫。指名讀第2節。(媒體:“玲瓏、恰似、一畝、盛開”的拼音)正音。

2、默讀第2節,思考本節是圍繞哪句話來寫的。

那這一節是圍繞哪句話來寫的?用直線劃出句子。

3、引導學生通過聯繫上下文辨析本節是圍繞哪句話寫的。

交流:(板書:大大小小、玲瓏多姿)

引讀體會:這裏滿山坡的五彩池卻多得數不清。這些五彩池——大的——小的呢——池子的邊沿是金黃色的,像一圈圈金色的帶子把池子圍成各種好看的形狀——

(二)引導抓住句中關鍵詞,聯繫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體會的情。

1、自讀第2節,初步感受是怎樣描寫五彩池的。

(出示:滿山池子的圖片)如果你是遊客,此時你會做什麼呀?如果不能用相機,要讓你用文字來描寫美景,該怎麼寫呢?讓我們來看看是如何用文字來吸引我們的。(出示:“這些五彩池大大小小??蓮花”)自己再讀讀這段話,體會一下。

2、出示句子,引導感受的描寫中流露出的驚訝之情。

(1)媒體:音樂;師範讀,學生想象。在文中說——(出示:大的面積不足一畝,水深不到三米。)這大的池子在眼中是不是很大很大的呢?

(2)交流。

點評:

“一畝”相當於我們14個教室那麼大!可能我們感覺很大。但同樣是池子,.的天池有7畝多大。而五彩池,大的——並不大呀。一個“不足、不到”把的感受表達出來了。

(3)小的呢——男女生分讀兩句話,你們發現了什麼?(池子大小差異很大)

3、小結:就是用了強烈的對比來讓我們感受到池子的奇異的。(板書:對比)

(三)感受池子形狀各異,有感情朗讀有關語句

1、知道用比喻的方法來介紹池子的形狀。

又是用什麼方法來介紹池子的形狀的呢?(板書:比喻)引讀有關的語句。

2、聯繫課文內容,理解“玲瓏多姿”。

讀了句子,你理解什麼是“玲瓏多姿”了嗎?(小巧精緻,形狀各異)

3、剛纔我們讀了句子,理解了詞語的意思,也感受到了五彩池的美。讓我們再把第2節讀好。

四、學習第3節,瞭解五彩池池水的奇異,簡要概括“池水顏色奇異”。

(一)瞭解第三節的結構特點,概括每層要點。

1、默讀第3節,分層。

我們跟隨去領略了池子的奇異,讓我們再去看看那鮮豔多彩的池水吧!(板書:鮮豔多彩)默讀第3節,想想從哪兩個方面來介紹池水的?做好分層記號。

2、巡視,(媒體出示答案)

3、理解這樣分層的原因。交流:(板書:現象、成因)

(二)瞭解五彩池池水的奇異之處,根據板書提示簡要概括。

1、讀懂並簡要介紹池水奇異在哪裏。

(1)這節課,我們先跟隨來了解池水奇異的現象,並把關鍵的內容提煉出來簡要地說給別人聽。引讀:站在山上,向下望去——自己往下讀,把這段話讀正確。(媒體出示原第二層)

(2)指名讀。

(3)(媒體:隱去後半部分)這池水實在太使人驚奇了——(男生讀)

(4)在交流中引導學生用抓關鍵詞的方法來概括池水的奇異。

語文六年級上冊全冊教案 篇6

大自然充盈着躍動的活力和生命的靈氣。走進大自然,那美麗的風景會讓人陶醉,那盎然的生機會讓人激動……大自然中的一切都是那麼美妙,它等待着我們用心靈去傾聽,去感受。本組教材就是以感受大自然爲專題編排教學內容的。

《山中訪友》向我們傳遞了作者對山裏“朋友”的那份深厚的感情。《山雨》一文爲我們描繪了一幅有聲有色的山村雨景圖。《草蟲的村落》以豐富的想象,帶我們走進了一個童話般的草蟲世界。離開想象世界,走進美麗的大自然,我們感受到的是《索溪峪的“野”》那獨特的景緻帶給人們無限的美感。

本組課文在表達上有一個共同點:作者展開豐富的聯想和想象,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從不同角度展示了大自然無窮的魅力。《山中訪友》把山林中的景物想象成與“我”訴說心聲的朋友,《山雨》以合理而新奇的聯想把雨景描繪成一場音樂會。《草蟲的村落》以獨特的描述、豐富的想象賦予小甲蟲以生命、美麗與智慧。《索溪峪的“野”》一文,生動的語言讓讀者感覺身臨其境。

編排本組課文的目的,一是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的美好情操;二是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如何進行觀察、如何展開聯想和想象,表達自己獨特的感受;三是品味優美的語言,通過背誦、練筆等形式不斷豐富語言的積累。

圍繞本組專題,“口語交際·習作”安排了三方面的內容供選擇:想象自己成爲大自然中的一員,說和寫自己想象到的內容;聽音響,說和寫自己想到的和感受到的;交流暑期生活感受。“回顧·拓展”中的“交流平臺”“日積月累”“趣味語文”等欄目,安排了引導學生交流對課文表達特點的認識,積累詩句,閱讀與語文有關的有趣的故事等內容。教學時,教師要從整體上把握本組教材的特點,融會貫通,達到教學的最優化。

教學本組教材可用11~14課時。其中精讀課文4~5課時,略讀課文2~3課時,口語交際1課時,習作2~3課時,“回顧·拓展”2課時。

一、教材分析:

《山中訪友》是一篇構思新奇、富有想像力、充滿童心和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帶着滿懷的好心情”,走進山林,探訪“山中的衆朋友”,與“朋友們”互訴心聲,營造了一個如詩如畫的童話世界,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山中訪友》這篇文章景物優美、寫法獨特、感情真摯、語言精彩,對初一學生來說應該是一篇能打動他們的文章,在講課過程中應着重調動起他們對於美好的自然景物、優美的語言的體驗和感悟,讓他們進入作者用文字營造的優美的自然世界中。本文講課中的最大問題可能是對景物的描寫過於繁多和零散,如果逐一分析,難免會顯得零亂,而且逐一講解的後果是課文給學生的感覺會支離破碎。如何使學生既能細緻地體味課文,又保持着課文的整體感、一氣呵成的美,這是教材處理中的一個難點。

在教材處理中儘量注意給學生空間和時間去與文本進行充分的接觸,在與文本的直接接觸中產生個性化的閱讀感受,進行交流。注重對文本的體會和感悟。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把握作者把進山看景說成是“山中訪友”所傳達的思想感情;揣摩欣賞精彩語段,領會文章第二人稱的妙用、擬人手法的運用。

2、能力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品味優美的語言,鑑賞本文新奇浪漫的想象美。

3、情感目標:體味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培養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

三、教學重點:

欣賞品味文章的語言,在欣賞和品味中受到情感的薰陶、思想的啓迪,享受審美樂趣。

四、教學難點:

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體會文章寫景狀物的技巧(細心觀察、用心領悟、細膩的描寫),學習運用。

五、教學方法:

情境教學法、導讀法、點撥法

六、教學過程設計:

1、導入新課:

我們非常地幸運,生活在一個羣山環抱的小山城。相信我們同學都有過走入山林,到山林中去遊玩的經歷,可以說說你走進山林時有些什麼感受,有些什麼收穫嗎?

(和我們的同學一樣,作家也非常地喜歡爬山,而且對他來說,爬山還有另一種樂趣,那就是可以拜訪山中的衆朋友。這些好朋友將會讓他忘卻疲乏,帶回滿懷的好心情、好記憶 。在山裏他究竟拜訪了哪些朋友呢?這些朋友又各有什麼魅力呢?讓我們跟隨着作者的腳步,一起開始我們難忘的山中之旅。)

2、通讀課文,整體感知

首先請大家通過欣賞課文朗讀來進行這次特殊的山中旅行,在作者的帶領下、描述中我們會依次發現作者許許多多的藏在山中的好朋友,那麼這些好朋友都有誰呢?請大家在山中之旅的過程中把這些好朋友找出來,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這些山中好友。

(1)學生欣賞課文配樂朗讀,明確文章寫作內容、表現對象。解決字詞問題。(3-5)

(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帶着閱讀期待走入課文所營造的意境中。優美的配樂朗讀爲學生想象的空間,讓學生產生獨特的閱讀體會,爲下文交流個人閱讀體會作準備。)

(2)全班交流:作者在山裏見到了哪些朋友?(1-2)

學生明確:古橋、大樹、山泉、瀑布、溪流、白雲、懸崖、老柏樹。 雲雀、小花、

石頭、雷陣雨、螞蟻、歸鳥。 (對課文內容的整體把握。)

(3)這些“朋友”我們平時也常常見到,我們通常稱之爲什麼?(景物)

文章寫的是作者“山中觀景”的過程,爲什麼要以“山中訪友”爲題呢?

這兩個標題有什麼不同?有什麼區別?用心體會,認真思考。

(學生思考、討論:用朋友稱呼山中的景物,表現了作者對它們的喜愛、與它們的親近,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把景物寫活了、運用了擬人的手法)

(4)作者喜愛、親近大自然的感情還可以從哪些詞語、句子中感受出來?

(作者是“訪友”而非“觀景”從哪些語句中可以進一步感受出來?)

(景物後面的稱謂,將景物進一步擬人化了,;一些極具個性的句子;活用的詞語。)

在學生列舉句子時進行引導,讓學生對一些有特點的句子進行分析、感悟、閱讀理解並通過朗讀加深體會。

3、欣賞品味,領悟感受

在作者的筆下,各種各樣的景物好像都活了,都有了它們自己的生命,在朗讀中,哪一樣景物深深地打動了你?如果可以,你最希望自己成爲作者筆下的哪一種景物,爲什麼?(靜心默讀。一邊讀一邊想象文中動人的畫面,並且給畫面配上色彩和聲音,讓畫面在腦中動起來;也可以聯想生活中或者書中,影視作品中相似的情形。請同學們用自己的心去感受作者的心,透過語言文字看看那詩情畫意的畫面,好,請進入角色。找出自己最喜歡、最令自己感動的景物,欣賞領略語言之美、景物的形象之美。)

(1)學生默讀課文,畫出描寫自己喜歡的景物的語句。

(2)全班交流:你最希望自己成爲作者筆下的哪一種景物,爲什麼?

我希望自己成爲xxxx,因爲xxxx。

(通過學生的表述,反映他們對於課文語言的理解和領會,同時也是一種創造性的表達。在學生描述的過程中,選擇有代表性的幾句話,着重朗讀,深入體會,再朗讀的過程中注意引導學生對於重要詞語、關鍵語句的理解)

(3)不知道大家感受到了沒有,爲作者所讚揚的、被我們所喜愛所肯定的景物都是因爲

他們身上有着一種爲我們所熟悉的,在我們身邊存在着的可貴的品質,有哪些呢?(無私奉獻、自我犧牲、清澈純潔、充滿智慧……)——正是由於大自然中的景物能給人以真的感悟、美的享受、善的啓迪,所以才讓我們這樣流連忘返吧。(對學生進行思想情感教育和薰陶。使他們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薰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4、聯想創作:

我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亦如是,在我們的眼中,山中的朋友是如此的真、善、美,讓人忍不住想要去親近。在作者的親切的`呼喚聲中,在作者熱情的讚美聲中,山中的景物會有怎樣的感悟和迴應呢,試着猜想 一下它們的內心世界,試着以某一種景物的語氣給作者寫一段迴應的話吧。

要求:①同桌兩位同學互相配合,一位同學讀原文,一位同學進行相應的想象,然後互換角色,再試一次。

②要儘量地喚起自己的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體會自然景物的特點。

③要恰當地運用修辭手法、人稱的變化,恰當地選用詞語,儘量做到語言生動形象。

(1)同桌配合,按要求完成相關練習。

(2)全班交流,教師和同學及時予以點評,肯定優點,指出不足。

(小組中的交流與合作,這個過程體現了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關注,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

例句:你好,懸崖爺爺!高高的額頭,刻着玄妙的智慧,深深的峽谷,漾着清澈的禪心,擡頭望你,我就想起歷代的高僧和隱士。你也是一位無言的禪者,雲霧攜來一卷卷天書,可是出自你的手筆?

懸崖爺爺:你好,我矗立在這裏,看風雲變幻,看人世滄桑,深感時光易逝,幾百年,幾千年就這樣匆匆而過,孩子,要珍惜現在的一切啊。

(在感受的基礎上進行創作,是對課文的深入理解,同時也是對知識方法的一種靈活的運用,在這個過程中使知識得到豐富,能力得到提高)

5、文章小結:通過對課文的學習,我們也好像和作者一起經歷了一次精彩的森林之旅,這次愉快的旅行真是令人難忘,最重要的是它提醒了我們,大自然是我們的好朋友,能給我們以許多啓迪,我們可以盡情地去親近大自然,放鬆我們的身體,同時也應該愛護大自然。

6、佈置作業:

(1)熟讀課文,進一步欣賞文章主題美、語言美、形式美。

(2)仿寫片斷《秋日的山中訪友》

板書

山中觀景(事)

山中訪友 擬人手法(手法)

熱愛自然(情)

教學反思:

作爲一堂在設計中以品味語言、訓練想象爲主要方向的課,本課的操作有一定的難度,因爲本課的教學必須以學生的認知和理解程度作爲出發點,以學生的個性閱讀體會爲教學的着力點,以學生的思維創造火花爲突破點。在實際操作中由於在把握大方向的前提下給學生以充分的思維空間和表達自由,所以預先設定的一些目標和環節可能不能完全實現,但是,有些問題上學生思維的深度和思想上的創造力會大大超出老師的想象,閃爍出智慧的光芒,這也就是新課程標準中的“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創意的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節,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等理念的積極體現吧。

語文六年級上冊全冊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學會8個生字,正確讀寫”綴滿、幽雅、伏案、笨拙、單薄、模糊、恍然”等詞語。

2.準確、流暢地朗讀課文,感受丁香的特點。

3.聯繫自身的生活經驗來理解、感悟丁香結的象徵意義,學習作者豁達的胸懷。

4.品讀優美句子,學習借景抒情的寫法。

【教學重點】

1.品讀優美句子,學會多角度描寫景物的方法。

2.理解丁香結的象徵意義,體會作者寄寓在丁香結中的情感。

【教學難點】

理解作者對人生的獨特感悟,培養自己以豁達胸懷對待人生中的“結”的能力。

【課時目標】

1、會寫8個生字,正確讀寫“綴滿、幽雅、伏案、笨拙、單薄、模糊、恍然”等詞語。

2、指導學生在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大意的基礎上,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出示圖片)文學作品中許多花草樹木都被賦予某種品格,如梅花象徵高潔,牡丹代表富貴,菊花寓意堅貞,松柏喻指傲岸長青等。今天,我們來學習的課文一《丁香結》,作者又賦予丁香結什麼樣的情感呢?讓我們到課文中去看個究竟吧。?

2.板書課題,齊讀

二、介紹作者

宗璞,1928 年出生,女,原名馮鍾璞,著名哲學家馮友蘭之女。曾就職於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當代作家,從事小說與散文創作。

主要作品:短篇小說《紅豆》《弦上的夢》,系列長篇《野葫蘆引》和散文《紫藤蘿瀑布》等,中篇小說《三生石》。

三、初讀感知

1.聽範讀。邊聽邊畫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讀音。

2.學生初讀。要求: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3.檢查初讀情況

(1)認讀生字

練讀詞語,讀生字,再組詞。

①出示帶生字的新詞,讓學生認讀。

綴滿、幽雅、伏案、笨拙、單薄、模糊、恍然

(重點指導生字“綴、拙”爲翹舌音;,後鼻音“恍”等。)

②你認爲哪些詞語易讀錯或難讀,再反覆讀。

指導讀以下的詞語:幽雅 笨拙 恍然 注意讀準“幽、雅、拙、恍”的字音。

(2)學習多音字:糊(húhù)

練①讀句子,找發現。

他快把我氣糊塗了。

②讀一讀:姐姐可真糊(hú)塗啊,怎麼能被他的甜言蜜語給糊(hù)弄了呢?

(3)理解詞語

練把詞語和意思連起來。

窺着自然大方,不呆板,不拘束,無拘束的,不矯揉造作。

瀟灑從小孔、縫隙或隱蔽處偷看。

輕靈不整齊,不一致。

嫵媚指輕快靈巧,又指輕細空靈。

參差憂愁怨恨。

愁怨姿態美好可愛。

(4)指名讀課文,檢查朗讀情況,看字音是否正確,句子是否通順。

4.再讀課文,理清順序。

(1)自由朗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什麼?(主要寫描寫了城裏街道旁、宅院裏、城外校園裏、他住了三十年的斗室外丁香的不同形態。)

(2)梳理課文思路

練填空: 課文先寫(城裏街道旁、宅院裏、城外校園裏的丁香);再寫(城外校園裏、他住了三十年的斗室外的丁香);最後寫(作者的人生感悟)。

四、學習“會寫字”

綴 幽 雅 案 拙 薄 嫵 媚 糊 苞 襟 恍 怨

1.學生字

認讀含有會寫字的詞語,讀會寫字,觀察筆順,掌握結構、音序、部首,組詞,造句。

2.指導書寫

(1)觀察生字書寫特點,交流。

(“案、薄”,上下結構。 “綴、雅、拙、恍”左右結構,左窄右寬。“幽”半包圍結構。)

(2)老師範寫,重點指導上下結構的字“薄”,半包圍結構的字“幽”,左右結構的字“雅”和左中右結構的字“糊”,學生練寫。

幽:先寫裏面,撇折、撇折、點、撇折、撇折、點,再寫外面,豎、豎折、豎。

雅:右邊不是“住”,有四橫,要注意。

薄:上下結構,草字頭下面右部是“甫”,不要少一點。

糊:左中右結構,“古”要寫得扁而窄,“月”的一撇要穿插。

練學生練寫,教師巡視指導。投影展示書寫正確、美觀的字詞,相互借鑑。和課本對照,及時改正。

六、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通過朗讀、指讀,讀熟了課文,掌握了字音,學習了本課生字,理解了詞語含義,並掌握了識字、理解詞語的方法。另外,讀完這篇課文,讓我們知道了作者描寫的是丁香的不同形態,表現出作者對丁香的喜愛讚美之情

七、當堂檢測

八、課後作業

語文六年級上冊全冊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學習《長歌行》,知道“行”是古代詩歌的一種形式。

2、學習課文中的“葵”“羹”“煎”三個生字。

3、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4、領悟學習古詩的方法,理解古詩的含義,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1、瞭解古詩的意境,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默寫古詩。

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背誦古詩,激情導入

同學們,中國是詩的國度。中國的古文學源遠流長,豐富多彩。而中國詩歌就像一朵馨香獨具的奇葩,一直盛開在世界文苑之中。學習古詩,能使我們領略古代詩人豪放、婉約的藝術風格,更能使我們領略詩中描繪的雄壯、優美的意境。

大家曾學過不少古詩,那就把你最喜歡的一首背誦下來吧!(先自由背,再指名背。)

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三首古詩。(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介紹詩人

1、三首古詩的作者分別是誰?哪個朝代的?(板書作者和朝代)

2、根據課前查閱的資料,說說你對其中兩位詩人的瞭解。

三、學習《長歌行》。

1、教師導入:我們曾經學過唐代大詩人李白所作的《古朗月行》,哪個同學能爲我們背一背呢?(指名背)通過學習,我們瞭解到“行”是古代詩歌的一種形式。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這種形式的詩——《長歌行》。

2、(出示多媒體課件——全屏顯示全詩)學生自由朗讀古詩,一邊讀一邊展開想象。

3、學習嚮導:(出示多媒體課件——全屏顯示“學習嚮導”)

(1)讀一讀《長歌行》,想一想這首詩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查字典或結合上下文理解詩句的意思,並在學習小組間展開交流。

(3)記下不懂的問題,畫在書中,尋求同伴的幫助。實在解決了的,在全班討論交流。

(4)選擇喜歡的形式進行彙報。

4、給足自學時間,指導學生按照“學習嚮導”進行學習。

5、組織學生彙報自學情況。

(1)(出示多媒體可見——全屏顯示動畫版的課文插圖)出示《長歌行》動畫插圖,教師配樂朗誦,學生看、聽、思考,這首詩給自己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按照“學習嚮導”中問題的順序,依次進行彙報,交流自學情況。(再次出示多媒體課件——“學習嚮導”)

(3)學生充分談,教師隨時進行朗讀指導。

甲組:彙報詩句的意思。

園中的葵花綠油油的無比茂盛,清晨的露珠亮晶晶的期待陽光。溫暖的春天雨露滋潤陽光照,世上的萬物欣欣向榮多輝煌。常常擔心寒秋季節將要來到,到那時花卉草木都衰敗枯黃。時光流逝像萬條江河流東海,什麼時候呀它會在向西流淌?年輕時不珍惜時間努力向上,年老力衰只能白白悔恨悲傷。

乙組:主持開展“考考你的理解力”環節。目的在於考察學生對詩句的理解能力。

丙組:以朗讀作爲主要的回報形式。教師提供相應的音樂錄音。

彙報的形式力求多樣……

(4)教師參與環節:同學們設計的彙報形式真是太精彩了!我也想借此機會出幾道題,考考大家。(出示多媒體課件——練一練)

練一練:

先解釋加點的詞,再說說詩句的意思。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佈德澤,萬物生光輝。

6、通過學習這首詩,你能體會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長歌行》勸導人們珍惜青春年華,是一首傳誦經久的勸誡詩)

7、帶着這種感情再次朗讀古詩。

8、教師請一名同學配樂朗誦,其他同學閉上眼睛,想象古詩描繪的畫面。

9、詩中的哪句話,對世人有規勸的含義呢?(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10、教師小結:《長歌行》是一首漢代樂府民歌。這首詩從“園中葵”說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復還打比方,說明光陰似流水,一去不復回,最後勸導人們,要珍惜青春年華,發奮努力,不要等到老了再後悔。

11、大家把這首古詩背誦下來,也可以加上適當的動作。

四、佈置作業:

1、背誦古詩。

2、蒐集有關勸誡後人勤奮好學的詩句。

語文六年級上冊全冊教案 篇9

【學習目標】

1.品讀優美句子,理解丁香結的象徵意義。

2.學習本文多角度描寫景物方法,仿寫作文。

3.比較古人寄寓在丁香結中的情感,學習作者豁達的胸懷。

【教具準備】

xxx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師:上節課,我們跟隨作者宗璞初步領略了美麗的丁香花,丁香花的形象已經深深印刻在我們的心裏,你喜歡哪部分,想不想把你喜歡的句段讀給大家聽?

指名讀自己喜歡的部分。

2.師:作者筆下的丁香花到底是什麼樣子的?作者是怎樣描寫丁香花的?又賦予丁香花什麼樣的情感呢?這節課,讓我們繼續學習第二課《丁香結》。

二、品讀釋疑

(一)研讀課文第一部分。

1.指名讀第1至3自然段。

2.思考:這三個自然段分別寫了哪裏的丁香花,各是怎樣的?找出你喜歡的描寫丁香花的句子。

3.交流彙報。

第一自然段描寫了城裏街旁、宅院裏的丁香花:第二自然段描寫的是校園裏的丁香花:第三自然段描寫的是我家屋外的三棵白丁香。

(1)有的宅院裏探出半樹銀枝妝,星星般的小花綴滿枝頭,從牆上窺着行人,惹得人走過了,還要回頭望。

這句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好在哪裏?(這句話運用擬人的手法,寫丁香花呈現的樣貌,“探"“窺"兩個動詞形象地突出了丁香花的體態嬌小,姿態動人。)

(2)月光下,白得瀟酒,紫的朦朧。還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蘭,在夜色中也能讓人分辨出,這是丁香。

你從這句中,能知道什麼? (丁香花的顏色、氣味。)在晚間能辨出是丁香花的原因是什麼? (丁香花獨特的淡淡的幽雅的甜香,能使人一下子辨別出來.)

(3)每到春來,伏案時擡頭便看見檐前積雪。雪色映進窗來,香氣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輕靈的多,不那麼渾濁笨拙了。從外面回來時,最先映入眼簾的,也是那一片瑩白,白下面透出參差的綠,然後才見那兩扇紅窗。我經歷過的春光,幾乎都是和這幾樹丁香聯繫在一起的。那十字小白花,那樣小,卻不顯得單薄。許多小花形成一簇,許多簇花開滿一樹,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夢想。

“檐前積雪”指的是什麼? (丁香花。)“香氣直透毫端”說明了什麼? (說明香氣非常濃郁。)爲什麼說“那十字小白花,那樣小,卻不顯得單薄”? (丁香花雖然微小卻繁多,單個的固然單薄,可是衆多的花聚到-起就形成許多簇,使整棵樹耀眼奪目.)

4.思考:想想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描寫丁香花的?

(1)形狀:星星般的小花,許多小花形成一簇。

(2)顏色:紫色、白色:

(3)氣味:淡淡的幽雅的甜香。

從感覺角度分析,形狀,顏色,氣味是哪種感覺? (視覺、 嗅覺)

作者賦予丁香什麼樣的品格? (結合課文,圈劃出關鍵詞,總結歸納)

靈動優雅、潔白無瑕,可愛芬芳6.再指名讀第1至3自然段。

(二)研讀課文第二部分。

1.指名讀第4至6自然段。思考:在這部分,哪些是作者對丁香花的具體描寫?哪些是作者對丁香結的感悟?

讀後小組裏交流,說一說自己的感受。

2.研讀第4自然段,感受雨中的丁香。

(在細雨迷濛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嫵媚。花牆邊兩朱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畫,線條模糊了,直向窗外的瑩白滲過來。讓人覺得,丁香確實該和微雨連在一起。)

師:在這幾句中,雨中的丁香具有什麼特點?作者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來表現雨中的丁香? (格外嫵媚, 作者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紫色的丁香比作印象派的畫,表現了雨中的丁香色彩彷彿流動一般,紫色與白色自然交融,給人極美的感受。)

3.研讀第5自然段。

(1)寫出了丁香什麼特點?

①繁密耀目

②幽雅的甜香

③嬌俏靈動

④鮮潤嫵媚

(2)作者爲什麼把丁香花比作丁香結?

作者把丁香花比作丁香結的原因有兩個:一是丁香花的花苞圓圓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盤花扣。二是丁香花負擔着解不開的愁怨。

4.研讀第5自然段。

(1)這段話主要講了什麼?

(每個人一輩子都有許多不順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來,正因爲如此,人生纔多彩多姿。)

(2)作者對丁香結什麼態度?你從哪裏能看出來?

作者對丁香結的態度是從容、豁達、積極的。古人寄託在丁香結的情感是愁思,是憂怨,這從李商隱的《代贈二首》和李璟的《攤破浣溪沙》就可以體會到。而作者一反古人寄託在丁香結上的情感,以開闊的胸襟爲今天的讀者開闊一個”丁香結”全新的藝術境界。

三、讀寫訓練,拓展延伸

1.如何運用借景抒情的寫作方法

運用借景抒情法,首先,必須對所寫的景物有細緻的觀察和感受,要把景物描寫得逼真傳神,爲抒情打好基礎,做好依託。本文中從丁香的形狀(星星般的小花,許多小花形成一簇)、顏色、氣味(淡淡的幽雅的甜香)等方面描寫,賦予丁香靈動優雅、潔白無瑕、可愛芬芳的情感。其次,要把真切的感受融入所寫的景物之中,使景物具有濃厚的思想和感情蘊涵,做到情景交融。再次,要把立足點放在抒情上,因爲借景抒情,關鍵在”借”,即寫景是次,抒情是主;寫景是手段,抒情是目的。要爲抒情而寫景。

課文寥寥數百個字,丁香的魅力躍然紙上,作者描寫了城裏街道旁、宅院裏、城外校園裏、他住了三十年的斗室外丁香的不同形態,表達自己對丁香的喜愛讚美之情,由物及情,最後寫到丁香結是每個人一輩子中都有的不順心的事,而我們能做的是採取樂觀豁達的心態去對待,自然能夠解開這個結,由物及人,結構清晰精緻。

2.舉一例: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寫於1927年7月的散文名篇。由於蔣介石叛變革命,中國處於一片黑暗之中,作者“心裏是一團亂麻,也可以說是一團火”。作者在文章中描述了一幅清幽美妙的圖畫——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着些白花,有嫋娜地開着的,有羞澀地打着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裏的星星。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並肩密密地挨着,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

這“曲曲折折的荷塘,密密田田的荷葉,星星點點的荷花,淡淡的月色,脈脈的荷香”,都交融着作者那隱隱的、卻又深沉的孤獨與苦悶的心緒,這正是那個黑暗的時代在作者心靈上的折射,表現出淡淡的哀愁、淡淡的喜悅。

3.體會學習本文借情抒情的寫法,選擇你喜歡的一種花,寫一個小片段。

示例:

校園桂花?

在飄飄忽忽的秋雨中,校園的那株桂花開了!(首句點題。)它亭亭玉立於花壇之上,宛若披着輕柔薄紗的新娘。(從遠處寫桂花樹靜止的形態。)走近一瞧,銀灰色的?樹幹托起一團綠雲般的樹冠,密密肥實的葉片中點綴着一簇簇星星點點的米黃色的小花,好像秋天田野沉甸甸的稻穗,又似節日之夜金燦燦的焰火,煞是好看!(從近處寫樹幹、樹冠、葉片、花朵的形狀、色彩。)清風徐來,桂枝瑟瑟,芳香四溢,把整個校園都薰醉了!(從視覺、嗅覺、味覺寫桂花的動態。)吸一口,甜津津的;掬一把,清爽爽的。(從味覺、膚覺寫花的香味。)只要你從這兒經過,準會給你染上一身濃濃的馨香。古詩讚桂花:"月中有客曾分種,世上無花敢斗香。"可見,桂花的芳香在花的王國裏是出了名的。(在嗅覺基礎上結合詩句寫出總的感受。)?

四、總結課文主旨

本文寫了什麼?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作者描寫了城裏街道旁、宅院裏、城外校園裏、他住了三十年的斗室外丁香的不同形態,表達自己對丁香的喜愛讚美之情,由物及情,最後寫到丁香結是每個人一輩子中都有的不順心的事,而我們能做的是採取樂觀豁達的心態去對待。

五、當堂檢測

1.完成課後練習第二題。

六、課後作業

板書設計

課後反思

《丁香結》是部編版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一篇課文。在教學過程當中,我認爲以下幾點處理的很好。

1.自由朗讀課文,面向全體,還學生讀書的時間,使每個學生都能在讀書過程中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第二步學習生字詞,指導學生讀準字音,能正確書寫字詞;第三步是藉助字典或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有了這三步,基本就掃清了文字障礙,爲學生學習文本,打下堅實的基礎。

2.在充分讀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使學生從整體上感知文本的內容;分段並概括段意,促使學生理清了課文的層次。通過這幾個環節,從整體上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內容,形成了一個清晰的脈絡,培養了學生的整體感知能力。

3.以問題作爲牽引,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自主探究,注重培養了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其中,本環節特別注重引導學生朗讀,通過朗讀,使學生對文本的內容有更加清晰的認識,然後再着重引導學生抓關鍵的句段揣摩體會句子的含義,以期達到較爲理想的學習效果。

但教學永遠是有缺憾的,在本課時的教學中,我認爲還有不足的地方。存在的不足主要存在於以下兩個方面:

1.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沒有發揮好。老師在教學中放手不夠,使學生自主學習、自主質疑、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沒有得到充分的鍛鍊。

2.面對學生出色的表現,我不能及時地找出更爲合適的評價用語。

語文六年級上冊全冊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通過創設具體的語言情境使學生理解並感悟“賣藝度日”“坎坷”等詞語的意思。

2、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有感情地朗讀來表達對文本的理解。

3、在對文本的逐步解讀中感受和體驗民間藝人阿炳創作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艱辛歷程,從而學習阿炳熱愛生活,熱愛音樂,敢於同命運抗爭,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指導學生認真朗讀、感悟、理解課文,從而體驗盲人阿炳創作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艱辛歷程。

教具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第一節課我們瞭解了阿炳的悲慘身世,十多年過去了,阿炳的師父早已離開人世。阿炳也因爲患眼疾而雙目失明。他整天帶着墨鏡,操着胡琴,賣藝度日。但是生活的貧窮和疾病的折磨,泯滅不了阿炳對音樂的熱愛和對光明的嚮往,又是一箇中秋夜,阿炳在鄰家少年的攙扶下,再一次的來到二泉。

2、這一次的到來和以前相比有什麼不同呢?他想起了什麼?下面我們帶着這個問題學習第四自然段。

二、學習第四自然段。

1、自學第四自然段,比較這一次的到來和以前相比有什麼不同?這時他想起了什麼?

(以前他是跟着師父來賞月,他看到了水面的月光如銀,聽到了淙淙的流水聲音。這一次他什麼野看不見了,只有那淙淙的流水聲縈繞在他的耳畔。)

(他想起了師傅說過的話,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經歷。)

2、小結:多麼美好的中秋之夜,但飽經風霜的阿炳已經無法欣賞眼前的美景,卻回想起了辛酸的往事。美好的景,傷心的情,構成了多麼強烈的對比。

3、一讀,指導朗讀

漸漸地,漸漸地,他似乎聽到了深沉的嘆息,傷心的哭泣,激憤的傾訴,倔強的吶喊……

4、你從這句話當中體會到了什麼?

(這是阿炳的心聲,也是師傅的心聲,更是窮苦人民的心聲......)

(板書:嘆息、哭泣、傾訴、吶喊)

5、二練

阿炳爲_________而深沉地嘆息。(自己坎坷的人生)

阿炳爲_________而傷心地哭泣。(自己師父的離去)

阿炳爲_________而激憤地傾訴。(自己的坎坷命運)

阿炳爲_________而倔強地吶喊。(自己追求幸福的生活)

6、三聽、《二泉映月》

(過度)師述:就這樣,一曲《二泉映月》從阿炳的琴絃上流瀉出來,它久久地迴盪在二泉池畔,久久地迴盪在我們的心裏.下面我們學習第五自然段。

三、學習第五自然段

1、自由讀

(1)找出表現阿炳演奏二胡時的動作的語句,用“——”畫出;(聽着,聽着,......他的手......瀉出來。)

(2)找出描寫音樂變化的語句;用“﹋”畫出;(起初......在......在......在......人生道路。)

(3)找出音樂表達的豐富內涵的語句,用“( )”標出;(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他愛......他愛......他愛......他愛......)

2、交流表現寫阿炳演奏二胡動作的語句。

(1)聯繫上下文說說對“傾吐”的理解。

“傾吐”即“傾訴”。

(2)從“禁不住”、“不停地滑動”、可看出阿炳什麼?

(抒發情懷的急切和全身心投入創作的狀態)

(3)阿炳要“傾吐”什麼? (阿炳要通過琴聲傾訴自己積澱已久的情懷。讚歎......懷念......思索......)

(4)通過什麼“傾吐”?(二胡)

3、交流描寫音樂變化和音樂所表達的豐富內涵的語句。

(1)出示字幕

起初,琴聲委婉連綿,有如山泉從幽谷中蜿蜒而來,緩緩流淌。這似乎是阿炳在讚歎……在懷念……在思索……

①再聽音樂起始部分,想象相關畫面,感受樂曲的“委婉連綿”,體會琴聲表現的內涵。

②交流:作者是如何把“委婉連綿”的音樂形象地表現出來的,又是如何通過琴聲把自己要傾吐的情懷具體表現出來的?

(比喻句:月光流水音符,排比句:在…在…在…)

③指導用徐緩、抒情的語調朗讀這一句,加深體會。自由讀,女生讀。

(2)出示字幕

隨着旋律的升騰跌宕,步步高昂,樂曲進入了____,它以勢不可擋的力量,表達出……抒發了……

①說說自己對這兩句話的理解。(阿炳通過琴聲表達自己的情感板書:看到阿炳的堅強)

②指導朗讀,語速加快,音調加高,讀出“勢不可擋”的氣勢。自由讀,男生讀。

(3)出示字幕

月光照水,水波映月,樂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迴響,舒緩而又起伏,恬靜而又激盪。阿炳用這動人心絃的琴聲告訴人們,他愛……他愛……他愛……他愛……

①圈出表現這首樂曲特點的詞語。朗讀理解作者通過這看似矛盾的兩對詞語所表現的樂曲的豐富內涵。 (舒緩而又起伏,恬靜而又激盪)

②樂曲表現了阿炳的什麼?(悲、苦、恨、怒,更表現了他對音樂和生活的愛。板書:熱愛生活,熱愛音樂)

③指導朗讀:他愛......他愛......他愛......他愛......(讀出他對音樂和生活的愛)

4、小結:正是長期積澱在胸中的種.種情懷,化作創作的靈感,才孕育出這不朽的樂曲。就這樣,一首不朽的樂曲《二泉映月》誕生了。相機指導學習第6自然段。

四、學習第6自然段

1、齊讀第6自然段。

2、小結:是啊,就這樣,一首不朽的樂曲《二泉映月》誕生了,幾十年來,這首曲子深受我國人民的喜愛,在國際樂壇上也享有盛譽。

五、課堂教學總結

1、通過聆聽《二泉映月》這首美妙的樂曲,通過文本的反覆學習,我們彷彿聽到阿炳深沉的嘆息、悲傷的哭泣、激憤的傾訴、通過倔強的吶喊,我們看到了阿炳的堅強,感受到了阿炳對生活的熱愛,對音樂的熱愛,說明了阿炳(板書:)敢於同命運抗爭,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2、讓我們再一次欣賞這首美妙的樂曲,感受和體驗民間藝人阿炳創作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艱辛歷程,從而學習阿炳熱愛生活,熱愛音樂,敢於同命運抗爭,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3、再聽《二泉映月》完成對對聯練習

上聯:泉聲 琴聲 心聲聲聲入耳

下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佈置作業

1、有感情的朗誦全文

2、預習下一節課學習的內容。

板書設計:

二泉映月

聽到:嘆息、哭泣、傾訴、吶喊

看到:堅強

感到:熱愛生活,熱愛音樂

說明了:敢於同命運抗爭,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語文六年級上冊全冊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理解革命先烈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和爲此付出的犧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3.體會本文的開頭和結尾相互照應的關係,並感受作者這樣寫的深意。

【教學重點】

理解郝副營長廣闊的胸懷和對未來美好的憧憬。

【教學難點】

抓住主要線索去讀懂課文的閱讀方法。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燈光,我們都非常熟悉,平時並不特別注意它。然而,我們今天要學的《燈光》一課,卻向我們描述了一個動人的故事。

二、介紹作者

王願堅:(1929年-1991年),男,中國電影編劇、作家。1944年到抗日根據地參加革命工作,1945年參加八路軍。1956年至1966年,參加回憶錄《星火燎原》的編輯工作。

主要作品有《黨費》、《糧食的故事》、《普通勞動者》、《足跡》、《路標》、《媽媽》等。

三、初讀感知

1.聽範讀。邊聽邊畫出文中的難讀的字,注意字的讀音。

2.學生初讀。要求: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3.檢查初讀情況

(1)認讀生詞

照耀 豫皖蘇平原 圍殲 黑魆魆 電鈕 千鈞一髮 璀璨

(2)指名讀課文,檢查朗讀情況,看字音是否正確,句子是否通順。

四、自讀課文,整體把握。

1.自由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2.小組討論,交流。

3.全班交流。

(天安門廣場上的千萬盞燈,讓我想起了親愛的戰友——郝副營長。他爲了讓孩子們能夠在電燈底下學習,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

五、品讀釋疑

1.學生默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哪些段落是寫現在,哪些段落是寫往事的?

(全文一頭一尾是寫現在,中間大部分是寫往事。即第一、二自然段和最後自然段寫的是現在,其餘寫的都是往事。引導學生悟文章寫作順序和前後照應的結構特點。(板書倒敘)

2.引起我回憶往事的原因是什麼?

(背後傳來一聲讚歎:“多好啊!”勾起對往事的回憶。這三個字是連接現實和往事的一根鏈條,因爲英勇犧牲的郝副營長也說過:“多好啊!” )

快讀課文,想想“多好啊!”這句話在課文中出現在哪裏,各是在什麼情況下說的,把有關語句畫出來,再深入想想,他們當時看到的是什麼,可能想到什麼。我們可以從中體會到什麼?(完成表格)

3.交流

(“多好啊!”這句話在課文中出現三次。

第一次前的清明節的一天晚上,“我”漫步在天安門廣場上,忽然背後傳來一聲讚歎:“多好啊!”說這話的人也許是第一次來北京,也許是時過幾年又來北京,看到北京的美麗,看到人民的幸福生活,“多好啊!”是出自內心的由衷讚美。

方法指導:這是一個倒敘的寫法,所謂倒敘,是根據表達的需要,把事件的結局或某個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邊,然後再從事件的開頭按事情原來的發展順序進行敘述的一種寫法。能夠增強文章的生動性。

第二次是戰鬥打響前,郝副營長藉着火柴的亮光在看一本破書。書上的插圖畫的是一個孩子在電燈下讀書。“多好啊”是郝副營長看插圖時的自言自語。此時,他也許想到勝利以後,人民過上幸福生活,也許觸景生情,暗暗下決心,爲了戰鬥的勝利,爲了下一代能過上美好生活,要勇往直前,不怕犧牲。

第三次是郝副營長在和“我”交談時說的話,“多好啊”是他對未來幸福生活的憧憬,“趕明兒勝利了,咱們也能用上電燈,讓孩子們都在那樣亮的燈光?

下學習。”)

六、合作交流,質疑並解答

1.圍繞標題燈光,作者在文中多次進行了描寫,找出文中寫“燈光”的句子,在小組內提出一個有價值的問題並解答,想想從這些句子中,你體會到什麼?

2.自由交流

(第一句:廣場上千萬盞燈靜靜地照耀着天安門廣場周圍的宏偉建築,使人心頭感到光明,感到溫暖。

第二句:書上有一幅插圖,畫的是一盞吊着的電燈,一個孩子正在燈下聚精會神地讀書。他注視着那幅圖,默默地沉思着。

第三句:他又划着一根火柴,點燃了煙,又望了一眼圖畫,深情地說:“趕明兒勝利了,咱們也能用上電燈,讓孩子們都在那樣亮的燈光底下學習,該多好啊!”他把頭靠在胸牆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對未來的憧憬裏。

第四句:這位年輕的戰友不惜自己的性命,爲了讓孩子們能夠在電燈底下學習,他自己卻沒有來得及見一見電燈。

第五句:在天安門前璀璨的華燈下面,我又想起這位親愛的戰友來。

3.開頭和結尾都提到天安門前的燈光,有什麼深意?

(燈光象徵幸福安樂的生活,課文以《燈光》爲題,突出了革命烈士對未來的美好憧憬,讚揚了他們爲理想而英勇獻身的崇高精神。)

七、課堂小結

《燈光》是一篇回憶往事的課文。課文通過對一件關於燈光的往事的回憶,歌頌了革命先烈的獻身精神,說明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好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學習,長大成爲一個對國家有用之人。

八、推薦閱讀:

本課推薦閱讀《生死攸關的燭光》《倔強的小紅軍》。

八、當堂檢測

九、課後作業

板書設計

現在

( 多好啊)

燈光 往事 (倒敘) 幸福生活

來之不易

現在

課後反思

《燈光》是一篇閱讀課文。教學本課,我注意對學生進行“展開豐富的想象”的運用訓練。課文第二大段是由景生情,追憶戰爭年代的一樁往事,是全文重點,我指導學生以“燈光”爲線索分小組討論:

1、在戰鬥間隙,郝副營長爲什麼藉着微弱的亮光,在注視着書上的插圖?他沉思什麼,憧憬什麼?

2、課文哪些地方是寫具體的事物?哪些地方是聯想?

通過對以上問題的討論,使學生深刻理解郝副營長的高尚精神世界,但由於本課時代背景離學生生活實際較遠。因此,在課堂上,我用了很多時間去講解當時的環境,這與閱讀課文的教學思想相違背。我應該在課前引導學生去收集有關資料,讓他們學會收集資料,爲第二單元的讀寫例話“注意收集有關的資料”作準備。在這節課中,我努力的嘗試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使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主動的去探索課文中蘊含的內容、意境、思想。傳統教學中,教學的備課、上課關注的並不是學生的學習狀態,經常以成人的心態去看待學生的想法和情感。把自己的看法強加給學生。上課時總是把自己的教案像背臺詞一樣,全然不顧學生接受與不接受。在這節課中我給學生創設了參與和表現的機會,充分發揮學生自主能動性,發揮小組的合作性,以及師生之間、生生之間、文本之間的交互作用,讓學生有機會在課堂上表現自己。保證了學生在課堂上有足夠的活動時間和空間,有足夠的時間讀書、思考、說話。從課堂效果看,學生真正領會到了革命先烈們無私的奉獻精神,激發出了學生心靈深處最細膩的感受。

語文六年級上冊全冊教案 篇12

教學目標

結合重點句子理解文章主旨。

第1學時

一、淺層意思把握

1.我看了九龍泉烈士紀念碑,什麼現象觸動了我的心靈?對我心靈上產生了什麼樣的觸動?

2.作者對人民英雄紀念碑的最初認識是:

後來的認識是:

二、深層意思探究

1.“這一層,看起來容易,確實不易讀出來的最基本的東西”中的“最基本的東西”一詞,它指什麼?

2.作者爲什麼說“南泥灣的九龍泉紀念碑,是人民英雄紀念碑的一條極好的註釋”?

3.“每看見人民英雄紀念碑,心中便升騰起一股悲壯感和使命感”中“悲壯感”、“使命感”各指什麼?

第2學時

三、局部語句推敲

1.品析“瞻仰者絡繹不絕,如凝滯的河水緩緩流淌;我比他們看得更慢,是河水中的一塊石頭”的表達作用。

2.“它使我怦然心動,剎那間,昨天,今天,明天,一齊在心頭涌現。”中“昨天”、“今天”、“明天”各指什麼?

四、思維檢測

1.第(13)段“這一層,看起來淺顯,但的確不易讀出它的最基本的東西”一句中“最基本的東西”指的是()

A.比森林還遼闊十倍百倍的烈士的名字。

B.把烈士的名字復活爲血肉之軀,XX廣場是站不下的。

C.紀念碑背後讓人讀不懂的東西。

D.爲了締造我們的幸福生活,這麼多的英雄兒女竟都倒在血泊裏。

2.在課文中快速勾畫能突出“人很多”這個意思的4個片段。

3.判斷下列說法是否合乎作者意思,簡要說明理由。

讀懂了人民英雄紀念碑後,作者感到XX廣場的那個環繞着浮雕的高大建築,不是一個美麗的裝飾。

五、寫作借鑑

從波瀾(過程或情節)、細節(具體化、形象化的描寫)、深度(議論句或主旨句)的角度觀察文章,揣摩自身記敘文寫作與佳作名篇的差別,明確努力方向。

六、語言積累

1.找出句間關係最緊密的段落。說明句子之間關係。背誦。

2.找出最有文采的語句。說明文采體現在什麼地方。背誦。

語文六年級上冊全冊教案 篇13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學習作者欲揚先抑的寫作方法;學習作者運用比喻、排比、反問等多種修辭入情入理的論證特色;學會通過圈點關鍵詞來概括、理解文章的主旨。

2、 情感目標:通過本篇課文的學習能讓學生樹立自信心,能認識生命的價值在於不斷努力與奮鬥,能夠認識到自己所學的專業對社會的重要性。

3、 能力目標:通過對本文多種修辭手法的學習,能用其中的三種以上反饋到寫作練習中。

教學重點:

通過圈點文中關鍵詞、朗讀課文重點語段等方法理解本文的主旨

教學難點:

理解作者運用欲揚先抑這種寫作方法的目的與作用。

教學方法:

朗讀法、設疑法

教學手段:

多媒體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巧設故事導入,激起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樹立自信(多媒體投影故事內容)

2008年,美國一家公司由於金融危機的衝擊運營狀況不是很好,公司高層考慮再三決定用裁員這種辦法來度過危機,最後這樣三種人員進入了被裁的行列:公司的保潔員、送貨司機、倉庫保管員。一天,負責人事的領導把這三類人員集合起來,告訴他們有一半人員將被解僱,假設你是從事這三種工作的一種,想保住這份工作,你該如何陳述自己的理由呢?(學生只要答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及價值就應給予充分肯定)

教師結合回答進行總結:(多媒體投影)

保潔員: 我很重要,我們讓每個員工有整潔舒適的工作環境。

送貨司機: 我很重要,我們讓貨物安全到達目的地。

倉庫保管員: 我很重要,只有我們保管好材料、物品、生產才能正常進行。

教師簡要補充故事結局:公司高層聽到員工這樣的回答,感悟到每位員工都全身心地熱愛、投入工作,於是決定不再裁員,改變策略,並在公司各個醒目的地方打上“我很重要”的標語,公司的每一個員工看到標語都認爲自己對公司來說是很重的,更加積極努力的投入工作,這家公司終於渡過難關。

二、整體感知課文,梳理作者寫作思路,學習作者運用多種修辭來說理的方法。

1、簡述學情,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引導他們對自我價值的正確認識

我們同學們因爲學習成績的原因不能進入普高學習,在我們職業學校學習一項技能,將來從事某一項工作,可能一開始有些同學對將來失去信心,但我們剛纔看了這樣一個故事後,自信心肯定是提高了許多。下面我們一起來進入畢淑敏的《我很重要》,看看作者又是從哪些方面向我們論述的?

2、通讀課文,用圈點的方法梳理作者寫作思路。

①投影課文重點字詞讀音及意義

扼(è)要 菽粟(shū sù) 濡(rú)養 粗糙(cāo)

瞳(tónɡ)孔 裸(luǒ)露 混淆(xiáo) 琴絃(xián)

翱(áo)翔 寰(huán)宇 微蹙(cù) 回溯(sù)

嵌(qiàn)合 悵(chànɡ)然

濡養:滋養。

粗糙:不精細,不光滑。

微蹙:眉頭收縮。

回溯:回顧,回憶。

萬劫不復:表示永遠不能恢復。

生死攸關:生與死的關鍵時刻。

②設置提問:請同學快速閱讀課文,用筆圈點出有關“我很重要”的關鍵語句,並用這樣的句式來表達:面對 我很重要

參考答案示例如下;

面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很重要

面對我們的父母我很重要

面對相濡以沫的同道我很重要

面對後代我很重要

面對友情我很重要

面對我的工作和事業我很重要

3賞讀重點語段,品味作者運用多種修辭入情入理的寫作特色。

①作者寫了那麼多我很重要的理由。哪個方面你認爲寫得?請朗讀你認爲寫得好的段落。(如果大多數同學意見統一就集體朗讀;如果不統一就以小組爲單位朗讀兩個方面)

②這些段落爲什麼讓我們讀起來能產生共鳴?——因爲作者的語言,作者運用了多種修辭讓語言生動形象,說理透徹,我們以“面對我們父母”爲例來學習。請同學們以文中的句子爲例說說都用了什麼修辭並簡要說說這樣寫的好處?

擬人:他們的心就會皺縮成石塊。(皺縮倆字形象寫出父母傷心地速度和成程度)

排比:假如…假如…假如…(增強語氣,強調我們對於父母親的重要性)

誇張:他們的白髮會從日出垂到日暮,他們的淚水會使太平洋爲之漲潮。(寫出父母傷心的程度)

反問:面對這無法承載的親情,我們還敢說我們不重要嗎?(增強語氣)

比喻:我們永遠是不可重複的孤本。(孤本強調獨一無二,性)

三、簡要分析作者欲揚先抑的寫作手法,理解文章主旨

1、設疑:既然作者想要表達的是“我很重要”,那作者開頭寫的是什麼?這樣寫有什麼作用?這裏的“我”該怎樣解釋?

參考回答:千百年來,人們所受的價值觀、傳統理念的影響非常巨大,認爲個體是微不足道的,文中用一系列排比寫出了原因;這樣寫的好處是和下文作者要表達的主旨形成強烈對比,更加突出作者要表達的觀點,這是一種欲揚先抑的寫作手法;這裏的“我”指代的是與集體相對應的一個個單獨的個體。

投影欲揚先抑的解釋:在作文中,採用這種手法,先表達對所描寫的事物或人的不滿之情。然後,一般來說,總是在一兩件小事中,突然轉變了看法。但在轉變過程中,情感自然,才能引起讀者的共鳴。這種手法的好處是,能夠很好的表達出作者充沛的感情。

2、設疑:開頭我們一起學習的故事中,爲什麼公司高層經過考慮將保潔員、送貨司機、倉庫保管員納入裁員的行列?

參考回答:一般學生都可能會回答出這三種人員技術含量低,對公司的發展沒有很大的作用。

教師語:幸虧這些工作人員正確認識到自身的價值,對自己充滿自信,令領導改變了策略,否則真的是要丟了工作。

3、設疑:那麼一開始公司高層是從什麼角度來評價“我是不是重要”?作者又是從什麼角度來評價的?(請用文中的語句回答)

參考答案:從成就事業的角度;重要並不是偉大的同義詞,它是心靈對生命的承諾。

教師語:因此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像作者那樣響亮大聲地說:“我很重要”。並要求同學集體朗讀“我很重要。我對自己小聲說到課文最後”(通過朗讀進一步理解文章的主旨)

四、相信自己

播放歌曲《相信自己》和本校優秀畢業生生方毅、閔琪等成功的事例及照片

例子一:我校05屆電子專業學生方毅,07年獲得浙江省電子比賽三等獎,畢業後自己經營電子廠,並在2010年被評爲浙江省十大傑出青年。

例子二:閔琪,05屆數控專業學生,08年在全國六部委舉辦的數控加工比賽項目中獲得一等獎中的第一名,學校破格聘任他爲數控實習指導老師。

在同學們深受感染之時,讓學生以《相信自己》爲題,發現自己的優點,寫一段話,選取2—3位同學發言。

教師語: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只要每位同學對自己充滿信心,正確認識自我的價值,認真刻苦學習自己的專業,必定會學有所得。

五、課堂小結

也許將來我們不一定每個人都會成功,但我們每個人都是對社會有用的人。因爲唐代大詩人李白說過“天生我材必有用”,因爲“我們時刻努力着,爲光明努力奮鬥着”,因爲“我很重要”。

六、作業鞏固

1、思考題:能不能把題目改成《我最重要》,請說說你的觀點?

2、繼續完成《相信自己》的小作文300字左後,要求:必須運用三種以上修辭方法。

語文六年級上冊全冊教案 篇14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通讀課文,結合課文註釋積累本文中的生字詞和優美語句。

2、查閱威尼斯的有關資料,瞭解威尼斯。

能力目標

欣賞課文優美的語言,學習並恰當使用修辭手法。

情感目標

瞭解威尼斯奇特、瑰麗的風光和文化藝術,感受威尼斯的美。

教學重、難點:

欣賞課文優美的語言,學習並恰當使用修辭手法。

教學方法:

品讀欣賞。

教具準備: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談話導入新課,板書課題材,齊讀課題。

2、讀準字音,認識生字,把課文讀通順、讀流暢。

3、整體感知課文,談談威尼斯這座城市留給你怎樣的印象,並提出不懂的問題。在學生自主閱讀課文後,應給學生提供充足的交流時間,交流各自的學習所得,質疑問難。

二、朗讀、感受威尼斯的美

下面讓我們跟從……同學的朗讀,走進威尼斯,一起領略馬信德筆下的藍藍的威尼斯的美麗風光。

(舉手點名朗讀,要求其餘學生邊聽邊體會文章爲我們展示了威尼斯的哪些美麗風光)

1、朗讀(配樂:蕭邦小夜曲)

2、圖片插入跟蹤展示

三、討論、體會威尼斯的美

文章向我們展示了威尼斯的哪些美麗風光?你最喜歡哪一處?爲什麼?(有選擇性的將學生所談及的景觀放映出來)

——水都美、建築美、秋色美

——學生自由談論,可結合所查閱到的有關威尼斯的資料進行擴展。

師:威尼斯是聞名世界的旅遊勝地。文章通過精心的選材,從

不同方位視角,用一副副色彩明快的畫面,把威尼斯的迷人風采——水都美、建築美、秋色美展現出來,使人們如親臨其境,陶醉其中,享受無窮。藍天碧海、典雅繁華、和諧幸福,美麗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一起構成了藍藍的威尼斯。

四、品味語言

美的威尼斯需要美的語言來描繪,課文中有許多比喻句,形象生動地展現了威尼斯的水都美、建築美和秋色美。請找出這些比喻句,細細體會。(找出的同時,教師指點領會文章的語言字詞美,如“瑰寶”)

威尼斯如此的美——和諧、美麗、幸福,文章又以優美的語言爲它披上一件藍藍的雲裳,更顯其獨特魅力,令人心馳神往。(作者善於運用語言,我們的同學相比也不遜色……)

五、學習遷移

(同學們,藍藍的威尼斯美,我們的新海口美不美?我們有藍藍的天、藍藍的海、潔白的沙灘、碧綠的揶樹、新鮮的空氣、熱情好客的市民,美麗和諧的建築、以生態爲指標的建設思路……我們海口也是“藍藍”的)

(放映海口景觀宣傳圖片)

亞熱帶濱海城市—海口如此的美,必然會吸引衆多愛美並且懂得欣賞美的遊客前來觀光旅遊,請你噹噹熱情的小導遊

活動:“請你噹噹小導遊”

主題:《藍藍的海口》

要求:選擇海口一處景觀(圖片),以生動的語言並恰當運用比

喻等修辭手法向“遊客們”進行介紹。

工具:多媒體

六、回放海口景觀,再次感受海口的美。

七、佈置小練習。

水多橋多船多

板書設計:

威尼斯聖·馬可教堂廣場風光獨特

飲食文化—麪食爲主

語文六年級上冊全冊教案 篇15

學習目標:

1、學會12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複述課文。

2、通過研讀描寫主人公諾尼心理活動的語句,體會人與動物表現出來的爲愛犧牲的崇高情感,培養關愛他人,關愛生靈的優良品質。

重點難點:

通過對關鍵句子的理解,體會人與動物的情感。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清思路。

2、講讀第一部分。

一、激情導入

1、同學們,在衆多的動物中,狗是人類最忠實的朋友之一,在遙遠的地球北極,茫茫冰雪世界中生活在這裏的人與狗的關係更是非同一般。

2、簡要介紹愛斯基摩犬。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小說《浮冰上》講述的就是發生在地球北極地帶一個少年和一條愛斯基摩犬的故事,請同學們打開課本《浮冰上》。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請同學們讀讀課文,想一想這個故事裏講了什麼?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

三、檢查初讀情況

1、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讀後正音,強調“匱”的寫法。

2、指名概括課文主要內容,複述課文。

3、說說最讓你感動的內容。

四、學習課文第一部分

1、自由讀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

思考:你是怎樣理解,“除了他們兩個以外,再也沒有別的有血有肉的生靈了”這句話?

2、全班交流

3、再讀第一部分

4、教師小結:因爲遇險,飢餓和寒冷讓他們難以忍受,死神正向他們一步步逼近,諾尼殺犬乃萬不得已卻也是情理之中,後來“我”殺了愛犬尼瑪克嗎?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1、繼續學習課文第二至四部分,通過研讀描寫主人公諾尼的心理活動的語句,體會人與動物表現出來的爲愛犧牲的崇高情感。

2、培養關愛他人,關愛生靈的優良品質

一、複習回顧,導入新課

二、講讀第二部分(2——7自然段)

1、默讀課文2——7自然段邊讀邊畫出文中直接表現諾尼對尼瑪克的愛的語句。

“愛是真真實實的……他腿上的陣痛一樣真實”

“愛”、“又冷又餓”、“陣痛”沒有必然的聯繫爲什麼要這樣寫?

2、合作學習,分析諾尼複雜的心理過程。

師:諾尼在是否要殺尼瑪克這一問題上是非常矛盾的,他經過了非常激烈的思想鬥爭,作者是怎樣表現這一矛盾心理的呢?

三、講讀第三部分(8——18自然段)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這一部分,思考:

(1)諾尼幾次下決心殺尼瑪克?

(2)在文中劃出反映諾尼心理矛盾的詞,心理變化的詞。

(3)交流,板書

(4)品讀關鍵句子

“頭靠着頭,他輕輕地哭了……”諾尼爲何而哭?這是怎樣的淚水?

(5)結合文本,再讀課文

2、教師小結:作者正是通過這一系列的動作,神態,描寫來表現人物矛盾的心理活動,這也正是我們在寫作時應該學習的方法。

四、學習第四部分(19——21自然段)

1、齊讀這一部分思考:這是太陽光折射在什麼東西上面,而且一閃一閃的在動?是什麼在一閃一閃的?

2、提問:現在,我們學習了此文後,你感受最深或者困惑的是什麼?掙扎在死亡線上的諾尼,最終選擇放棄生命合理嗎?爲一條狗而選擇放棄自己的生命值得嗎?

3、討論交流

五、教師小結

愛與生命同在,愛與萬物共存,倘若我把生命比作一棵大樹,那麼愛則使它賦有活力,軀幹挺拔,青枝綠葉。

六、作業,有感情朗讀課文

語文六年級上冊全冊教案 篇16

教學目標:

1、抓住關鍵句子,準確把握說明文說明事物的特徵;

2、學習文中準確而生動的語言;

3、瞭解松鼠的生活習性,激發關愛、保護野生動物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學習課文中準確的說明,生動形象細緻的描寫。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同學們,你看過《人與自然》節目嗎?你喜歡其中介紹的動物們嗎?在這些可愛的精靈中你最喜歡誰呢?用一兩句話說說,你爲什麼喜歡它呢?

(溫順的小貓,忠誠的小狗,蹦蹦跳跳的兔子,會唱歌的鸚鵡,憨態可掬的熊貓,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的老黃牛)

從剛纔同學的發言中,你知道老師看到了什麼?老師感受到了同學們的一顆顆博愛之心,正是它構築了我們這個世界的和諧與美好。

今天老師要跟大家介紹的也是一種小動物,它是誰呢?彆着急,它來了(用多媒體播放“松鼠”影片),

看完了影片之後,用簡潔的語言告訴老師,你喜歡這位剛認識的朋友嗎?你最喜歡它什麼?用一個詞概括一下。

那麼,大家想不想了解更多關於這位朋友的祕密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法國著名博物學家布豐的一篇文藝性說明文——《松鼠》。我們先認識一下作者:(多媒體:作者簡介)

經過同學們的預習,現在還有生僻的字詞嗎?沒有了,那我們就來一個課前熱身運動——

二、課前熱身(多媒體演示)

你能讀準下列生字嗎?

馴良( ) 矯健( ) 帽纓( ) 榛子( )

橡慄( ) 蟄伏( ) 苔蘚( ) 櫸實( )

你能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嗎?

馴良 矯健 蟄伏

三、整體感知(快速瀏覽全文)

1、自由朗讀課文,瞭解說明對象的特徵;

2、勾畫圈點,畫出文中運用擬人手法的句子;

3、生疑發問,深入課文,把你發現的問題隨時圈記下來與周圍同學合作解決;(自由組合,六人一組,在小組內把問題進行集中篩選,每小組提1——2個)

四、 合作探究

1、你能用一句話或幾個詞語概括出松鼠的特徵嗎?

明確:松鼠是種漂亮的小動物,它馴良、乖巧、很討人喜歡。

2、分組討論:

A組:

(1)你認爲本文的結構層次是怎樣的?

(2)你喜歡松鼠嗎?請你結合課文介紹的順序說說松鼠在哪些方面討人喜歡?

B組:你在剛纔的閱讀中發現了哪些問題,經過小組討論後,有沒有還未解決的呢?說出來,我們大家一起來解決。(互相質疑,解疑)

A、爲什麼說松鼠最不像四足獸?

B、爲什麼說松鼠不是肉食類的動物?

C、第6自然段起什麼作用?

4、假如你就是一隻最漂亮的松鼠,請你給大家展示一下自己動人的外貌、馴良的性格、乖巧的動作吧!(老師用多媒體展示松鼠漂亮的外形,指導思路:順序、語言)(寫作—交流—點評)

面容 眼睛 身體 四肢 尾巴 體態吃相

清秀 閃閃有光 矯健 輕快 美麗 坐着,用前爪送吃

(剛纔同學的發言,不僅注意了語言的準確,而且還運用了擬人的手法,儘量做到了生動,這也正是本文語言的一大特色。)

5、能言善辯

下列有兩段同樣是介紹松鼠的文字,試與原文比較一下有什麼不同。

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在高處活動,因爲怕強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窩裏歇涼,晚上出來練跑、玩耍、吃東西,它過水的時候,用一塊樹皮當做船,用自己的尾巴當做帆和舵。它十分警覺,只要有人在樹根上觸動一下,它們就從窩裏跑出來。松鼠的窩搭在樹枝分杈的地方,又幹淨又暖和。它一胎能生三四個。

松鼠亦稱灰鼠,哺乳綱,松鼠科。體長20—28釐米;尾蓬鬆,長16—24釐米。體毛灰色、暗褐色或赤褐色,腹面白色。冬季耳有毛簇。林棲,用樹葉、草苔築巢,或利用鴉、鵲的廢巢。嗜食松子和胡桃等果實,有時食昆蟲和鳥卵。年產1—4窩,每窩產5—10仔。分佈於我國東北至西北,以及歐洲各地。毛皮可製衣,尾毛可制筆。

五、拓展延伸

1、學習了本文之後,你覺得如何才能更好地介紹動物呢?(討論)

(A、準確、生動的語言;B、合理清晰的結構;C、鮮明的事物特徵;D、恰當選用說明方法。)

2、讀完本文,你願意成爲一隻可愛的小松鼠嗎?當你左邊是閃亮的屠刀、右邊是漆黑的槍口、眼前蔓延着樹樁,你還願意嗎?當“誰知盤中餐,最愛是松鼠”成爲一種時尚的時候,你是否還願意呢?

那你願意爲保護這些像小松鼠一樣可愛的人類的朋友作點什麼呢?

我們還是先看一則人民網2004年9月登載的一條發人深思的消息吧!

人民網2004年9月

小學生畫哭泣的貓頭鷹 期待人類停止破壞環境

取名《期待》,希望人類停止破壞環境

本報訊(記者王卡拉)昨天下午,觀看北京猛禽救治中心的猛禽時,一位小學生畫了一幅哭泣的貓頭鷹。爲慶祝已經救治了1000只猛禽,北京猛禽救治中心特地將城區青少年科技館生物小組的學生請到了救治中心,給他們上了生動的一課。

活動剛開始時,救治中心的王助理讓24位孩子們畫出自己認爲的猛禽。其中一個孩子畫完後說:“我畫的是貓頭鷹,它正在哭,因爲世界上最後的一棵樹也被人類砍掉了,它的鳥蛋也破了,我希望人類能停止破壞環境,所以給畫起了個名字叫《期待》。”一個小姑娘說,這幅畫表達了她對地球的關心。

爲了喚起人們保護動物的良知和責任,放飛你想象的翅膀,用你喜歡的方式,爲保護這些處境日益艱難的人類的朋友獻出自己的愛心吧!(公益廣告、漫畫、表演……)

六、作業佈置

那現在我們就一展身手,用生動的筆觸記下你喜歡的小動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