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六年級教案 >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集合15篇)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集合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W 次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那麼什麼樣的教案纔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集合15篇)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1

  教學目標:

1、學會“踉、蹌”等生字,理解並積累“防不勝防、躍躍欲試”等生詞。

2、理解關鍵詞句的含義,體會父親對兒子的期望,懂得人生之路亦如學步,要獨立地、勇敢地、腳踏實地地走。激勵學生要不畏艱險,以極大的勇氣和毅力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用第二人稱敘事的好處,欣賞本文親切委婉、富有哲理、耐人尋味的語言。

  教學重點:

1、結合自己學步時的真實的體驗,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作者的感情變化。

2、感悟勇敢地、腳踏實地地走好人生旅途的哲理。

  教學難點:

理解文中“你的生活從此開始有了全新的內容和意義”“你要勇敢地走,腳踏實地地走”等句子的含義。

教學準備:

1、學生蒐集作者的資料,向父母詢問自己學步時的情形。

2、教師準備課件。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初讀課文,感知文意,學會生字詞,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課件1)(播放孩子學步視頻)師:你剛纔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

2.作家趙麗宏就將他兒子學步的情形寫成散文《學步》。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學步》板書課題。首先我們來了解作者,(課件2)趙麗宏照片及趙麗宏簡介:詩人、散文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上海作協副主席。1951年出生於上海,其散文創作被譽爲“捕捉生活色彩和芬芳的詩”。代表作有《三峽船伕曲》《雨中》《雨中的鴿子》《學步》。板書課題(齊讀二遍)

過渡:課文寫些什麼呢?我想聽聽你們預習後的看法。

二、檢查預習

1、請學生說課文內容。(課文主要寫了作者的兒子學步的情形,文中寄託着作者對兒子的期望。)

2、檢查生字詞的讀音,課件三

3、理解詞意:

躍躍欲試樂此不疲防不勝防踉踉蹌蹌心如刀割

4、彙報朗讀情況

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並評議糾正讀音

三、讀文理清層次

1、請同桌兩人一起讀文,讀完一個自然段議一議本自然段的內容,之後理一理本文的層次。

2、指名交流分段情況,課文分爲三部分:

(一)(1-3自然段)詳細寫兒子剛學步時的神態、動作,帶給父母的興奮,驚訝和思考。

(二)(4、5自然段)寫在兒子懵懂無知的情況下,父母發現兒子在學步時遇到的種種坎坷,卻不知疼痛,不知退縮,樂此不疲,由此祝願孩子,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不要失去學步時的勇氣。

(三)(6自然段)議論點題。在心中叮囑兒子,走好人生之路遠比學步艱難,需要付出勇氣和毅力。

四、自讀自悟,寫上批註,找出疑難點。

提出疑點:

1、只要不摔倒,你總是樂此不疲。

2、在你未來的人生旅途上,必然會遇到無數曲折和坎坷,兒子啊,但願你不要失去剛學步時的那份勇氣。

3、你的額頭留下難以消退的疤痕,這是你學步的代價和紀念。

4、生命的過程,大概就是學步和尋路的過程。兒子啊,你要勇敢地走,腳踏實地地走。

五、播放課件,幫助解疑

放課件,學生看課件,聽課文,理解內容

六、小結佈置作業

1、這節課我們初讀課文,整體感知了文章所寫內容,學習了字詞,理清了作者的寫作思路,同學們還自讀了課文,寫出了個人的感悟,找出了疑難點。下節課我們深入理解課文,解決疑難點,學習課文的寫法。

2、詢問父母自己學步時的情形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關鍵詞句的含義,體會父親對兒子的期望,懂得人生之路亦如學步,要獨立地、勇敢地、腳踏實地地走。激勵學生要不畏艱險,以極大的勇氣和毅力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用第二人稱敘事的好處。欣賞本文親切委婉、富有哲理、耐人尋味的語言。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我們初讀了趙麗宏先生的《學步》,知道課文講述了作者回憶自己的孩子學步時搖晃、踉蹌、摔倒的情景,表達了一位父親對孩子走好人生道路的囑咐和期望。那是怎樣的囑咐和期望呢?請看大屏幕(出示最後一段)齊讀:

兒子,你的旅途還只是剛剛開始,你前面的路很長很長,有些地方也許還沒有路,有些地方雖然有路卻未必能通向遠方。生命的過程,大概就是學步和尋路的過程。兒子啊,你要勇敢地走,腳踏實地地走。(板書:學步————————尋路)師:初讀課文時,有的同學覺得“生命的過程,大概就是學步和尋路的過程。”這句話很費思量——生命的過程非常豐富,爲什麼作者卻說“大概是學步和尋路的過程”呢?

二、品讀第一部分(1—3自然段)(5分鐘)

過渡:首先,我們細細研讀,體會父親是懷着怎樣的心情看着兒子學步的呢?引讀第一部分。(大屏幕出示句子)

兒子,你居然會走路了!我和你媽媽永遠不會忘記那一天。

師:從沙發到房門不就四五步路嗎?父親爲什麼如此欣喜?出示:

從沙發到房門不過四五步路,這幾步路對你可是意義不凡,是你人生旅途上最初獨立行走的路。

師:是怎樣的行走?(獨立)這就意味着:(出示句子)

靠自己兩條腿,就能找到爸爸媽媽,就能到達你想到達的地方,那是多麼奇妙多麼美好的事情!

師:從那時起,你的生活有了全新的內容和意義,這裏的“全新的內容和意義”指什麼呢?難怪父親發自肺腑的驚歎:(出示句子)

兒子,你居然會走路了!指導感情朗讀

師:再看看兒子呢?(大屏幕出示句子)

你竟然推開包圍着你的椅子,然後不依靠任何東西,自己走到了門口!我們看到你時,你正站在房門口,臉上是又興奮又緊張的表情。看到我們注意到你時,你咧開嘴笑了。你似乎也爲自己能走路而感到驚奇呢。想象下,如果兒子會說話的話,他此時會說些什麼?

小結:是啊,這可是你邁出生命中的第一步!你也將從這裏踏上你的人生旅途,這一步留給父母和孩子多大的快樂呀!

三、品讀第二部分。

過渡:學步僅僅給父母和兒子留下了快樂嗎?請默讀4——5自然段,邊讀邊想:學步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留下什麼樣的紀念?(自讀4、5自然段)

第一次,你摔倒在地上,膝蓋上烏青,但你——(齊讀)爬起來繼續走你的路

第二次,你撞到桌角上,頭上起了個大包,但你——(齊讀)爬起來繼續走你的路。

第三次,你絆倒在石塊上,額頭被戳出一道血口子,血沿着臉頰直往下流,但你——(齊讀)爬起來繼續走你的路。

第十次,你滑倒在水中,衣服全溼了,但你——(齊讀)爬起來繼續走你的路。第一百次,你踩空臺階,摔得鼻青臉腫,但你——(齊讀)爬起來繼續走你的路。師:已經數不清你曾經多少次摔倒,數不清你頭上曾被撞出多少烏青和腫塊,每次你都哭叫兩聲,然後臉上掛着淚珠——(齊讀)爬起來繼續走你的路。

師小結:學步讓兒子付出了很大的代價,兒子身上的塊塊疤痕,不正是學步留下的紀念嗎?而這種在哪裏摔倒,就從哪裏爬起來的勇氣,不就是學步留給我們最最珍貴的紀念嗎?

說說看,你學步時付出了什麼代價?或者留下了什麼紀念?

摔跤摔得冷你渴望學步的熱情嗎?是啊,只要不摔倒,你總是樂此不疲。結合課文,聯繫自己學步的實際,想想“此”指什麼?什麼樣的路?(高低不平、雜草叢生、水窪泥濘)

師:用一個詞概括.(坎坷、曲折、危險……)

師:這樣的路,孩子卻走的樂此不疲。(指導朗讀)

小結:任何事情都是興趣始,毅力終。這種對學步樂此不疲的勇氣、熱情和堅持正是學步留給我們最最珍貴的紀念。(板書:勇敢地走)這是怎樣的勇氣啊?(不怕失敗,不怕挫折,百折不撓的大勇氣)難怪父親會說:

在你未來的人生旅途上,必然會遇到無數曲折和坎坷,兒子啊,但願你不要失去剛學步時的那份勇氣。

小結:在如此平常的學步中,卻蘊含着豐富的人生哲理,說“人生亦如學步”太恰當不過了,這也是父親想告訴孩子的。

再次出示最後一段,齊讀。

四、從寄語中體會父親的期望。(12分鐘)

自然過渡:爲什麼作者還說“生命的過程就是尋路的過程”呢?再次出示最後一段,指名讀(2名)邊聽邊思考。

1、聯繫上下文理解,相機板書小結。

兒子,你的旅途還只是剛剛開始,你前面的路很長很長,有些地方也許還沒有路,有些地方雖然有路卻未必能通向遠方。生命的過程,大概就是學步和尋路的過程。兒子啊,你要勇敢地走,腳踏實地地走。

點評:這句話,意味深長!蘊含着什麼意思呢?(學步和走人生之路是一樣的,也要付出代價,也需要熱情,勇氣,堅持不懈,但人生之路遠比學步艱難得多。)這句話,是父親對兒子的期望,父親期望兒子怎樣地走?(板書:勇敢地腳踏實地)其實,天下父母對兒女都有着這樣的期望,(齊讀)

讀着父親意味深長的話,感之於外,受之於心!你心裏一定有很多話想說吧!2、聯繫自己的成長經歷,用簡明的語言寫一寫你對父親這幾句話的理解。3、交流所寫的感悟,師適時點撥、提升。

五、結語:讀課題,同學們,這篇文章,作者用第二人稱敘事,其間夾雜着自己的看法,既讓我們覺得特別親切,又讓我們明白了父親想告訴我們:人生亦如學步,我們每一個人都要獨立、勇敢、腳踏實地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你們即將告別童年,踏上人生旅途的新徵程,希望你們帶着學步時的勇氣,熱情,帶着這位父親的寄語,獨立的,勇敢地,腳踏實地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吧!

六、板書設計

代價紀念

學步————(人生之路)——————尋路

(難)(更艱辛)

勇敢地走

腳踏實地地走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2

一、教材解讀:

本課講的是作者童年時的一個發現,反映了兒童求知若渴的特點和驚人的想象力。

課文先概述了作者童年時的發現,然後具體敘述這項發現的經過,最後寫這個發現在幾年後老師講課時得到證實。

課文的重點是寫作者童年時發現胚胎髮育規律的過程。這個過程大體經歷了三個相互聯繫的階段:先是夢中飛行;由夢中飛行引出了爲什麼會在夢中飛行及老師對此所作的解釋;由老師的解釋引出了人究竟是怎麼來的疑問以及對這個疑問的大膽猜想,這個猜想就是作者的童年發現。

作者語言幽默,對自己童年的發現頗引以自豪,對因童年的發現而被老師誤解有一絲的憤懣。

選編本課的目的,是通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作者童年時代的求知慾望、探究精神和大膽的想象,體會作者回憶童年生活時自豪和憤懣交織的情感;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培養想象能力。

二、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感受人物的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目標:

1.會寫14個生字,會認7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胚胎、禍患、滑翔、雙臂、天賦、妨礙、豈止、癡迷、釐米、羞愧、幸虧、驅逐、迫害、隨心所欲、運轉自如、釐米、絞盡腦汁”等詞語。讀讀記記“澄澈、困窘”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領悟作者童年時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象的精神。

四、教學過程:

1.詞句解析。

(1)對句子的理解。

①我在九歲的時候就發現了有關胚胎髮育的規律,這完全是我獨立思考的結果。

進化論是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所創立的關於物種起源和發展變化規律的學說。按照進化論的觀點,母腹中的胎兒再現了從簡單生命進化成人的過程。我們不能不注意作者的有意強調:“九歲”“完全”“獨立”等詞,這些詞語無不在顯示着“我”這個發現的不同凡響,和對這個發現抑制不住的自豪!所以在讀這句話時,要注意引導學生體會其中的情感。

②聽完這句話,你大概忍不住會哈哈大笑,願意笑你就笑吧,反正笑聲不會給你招來禍患。我跟你可不同,事情過去了三年,有一次我想起了自己的發現,情不自禁笑出了聲音,竟使我當衆受到了懲罰。

作者這種想法不是沒有來由的,因爲這樣重大的科學問題,九歲的孩童,通過自己獨立的思考就能發現,在常人眼裏簡直是天方夜譚,所以作者說“聽完這句話,你大概忍不住會哈哈大笑”;而後面的句子,恐怕纔是作者真正要說的意思,作者的語言不乏幽默,後面也有類似的句子(幸虧她沒有容我解釋,不然的話,同學們聽見我說自己三年前就發現了進化論,還不笑塌房頂!),但我們明顯地感覺到童年這段故事讓他在自豪之餘,也有着絲絲的憤懣。這種複雜的感情,要反覆地朗讀課文才能體會到。

另外,這樣的開頭,巧妙地利用了讀者的閱讀期待,製造了懸念,足以激發起讀者的讀書慾望,這是作者寫故事的高明之處。

③老師誤解了我的笑聲,以爲我的笑不懷好意。

當老師講到“母腹中的胎兒再現了從簡單生命進化成人的過程”時,“我”想起了自己的發現居然跟進化論的觀點完全一致,因此,“情不自禁”地笑出了聲音。本來,我已經爲自己的發現而格外高興了,現在知道這發現果然是了不起的事情,簡直是心花怒放,情不自禁就在情理之中了,這是再正常不過的反應,絲毫沒有惡意。

那麼,爲什麼老師會以爲“我”不懷好意呢?從課文中看,這位老師是一位“年輕的女教師”,講的又是“人的發育和進化”,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婚姻和性,可能這位老師對這類問題非常敏感,所以講課時是“一本正經板着面孔”。“一本正經板着面孔”,顯然是要用這種表情控制學生不許胡思亂想,事實上也達到了這個目的,“教室裏安靜得出奇”“大家都默不作聲”。可就在這時,“我”笑出了聲音,所以老師認爲我“不懷好意”。

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

這句話一語雙關。其一,它講出了科學事業發展過程中的某些真實情況,阿基米德、哥白尼等都有過這樣的遭遇;其二,是“我”用幽默與自嘲的方式,表達了對此事的看法,意思是說,誰讓我有這樣重大的發現呢?被轟出教室也就不足爲奇了。作者把自己跟世界上有重大發明與發現的人列在一起,這是真正能讓自己得到安慰的理由。這句話可以作爲作者對童年發現一事的評說吧。當然,話裏不乏憤慨的成分。

(2)對詞語的理解。

澄澈:水清見底。

隨心所欲:指隨着自己的心意,想怎樣就怎樣。

天賦:自然具備,生來就有。

進化:生物由簡單到複雜,由低級到高級,逐漸發展演變。

絞盡腦汁:形容費盡心思。

眉目:事情的頭緒。

困窘:形容爲難;感到難辦。本課指我面對老師的誤解和同學的嘲笑,不知道怎麼辦好。

2.課前,可佈置學生收集有關科學家發明、發現的故事讀一讀。

3.本課的重點是講作者童年的發現。教師引導的着眼點不要放在發現本身,而應該放在發現的過程上。也就是說,應該讓學生知道“我”童年時爲什麼會有這個發現。要讓學生自主讀書,充分地讀書,瞭解作者是怎麼發現的。通過讀議,讓學生明白。作者童年時之所以會有這個發現,跟他的敢於提問、不斷探究、大膽想象是分不開的,從而受到潛移默化的薰陶感染。

4.要鼓勵學生在讀書中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問題,反覆讀書嘗試理解,解決不了的問題提出來跟大家交流討論。學生可能提出“做夢飛行真的是在長身體嗎?”“老師爲什麼誤解我?”“作者最後一句話是什麼意思?”等等問題。對於涉及到的生物學的知識,可告訴學生以後上中學時會學到,有興趣的同學可課外查閱資料解決;跟理解課文有關的問題,可引導學生深入讀書,展開討論來解決。

5.要重視有感情的朗讀,有感情的朗讀,有助於更深入地體會作者好學探究的精神和大膽的想象及作者的情感。要注意指導對發現過程的朗讀。關於描述夢的一段,通過“只要……就……”“甚至”“那樣……那樣……”“似乎”等詞語,要讀出夢的神奇和夢中飛行的美妙;關於請教老師有關夢的問題部分,要讀出好奇的心理和迫切探究的心情。

6.對於選做題,可根據學生實際,讓學生說一說。重點說說發現的過程。

7.關於寫字的教學,應引導學生把字寫正確、寫端正、寫勻稱,筆畫簡單的“汁、虧”兩字,不能寫得過於單薄;並且注意聯繫已有知識,總結書寫規律,如“胚、臂”兩字,部首同是月字,但因爲所處的位置不同,“月”的寫法也不同。結合這兩個字,引導學生回憶學過的其他月字部的字,掌握書寫規律。

8.讀悟結合,體會人物的特點

師:你覺得費奧多羅夫是個怎樣的孩子?

生:我認爲他是一個很天真單純的孩子。

師:能具體說說你從課文的什麼地方體會到的嗎?

生:他對做的夢很感興趣,夢中的情景記得那樣清楚。從夢中的情景看,就能感受到他是天真可愛的,所以夢纔是那樣的富有幻想色彩。

生:做這樣的夢,就以爲自己有飛行的天賦,很爲自己而自豪,也足以說明他的天真了。同時,他還把夢講給同學聽。

師:你怎麼知道他把自己的夢講給同學聽呢?

生:因爲課文中寫着,“可是,有一天我終於弄明白了,每到夜晚,我的小夥伴也都會在夢中飛騰。”“終於”和“弄明白”說明他一定跟夥伴們說過自己的夢了。

師:你說得還真有道理!有時候,不起眼的一個字,一個詞,就能給我們傳遞出一些信息,只有仔細品味語言的人才能感悟到,你的語感很好,我們就應該這樣感悟語言!

生:我覺得他後來關於胎兒發育的想象,也是很天真的,只有孩子纔會這樣想。

師:恐怕從這裏我們不光能感受到他的天真,誰來讀一讀這一段,看看我們還能感受到什麼呢?

生:(讀)

生:我覺得他還是個愛探究的孩子。你們看,他想弄清楚人究竟是怎樣來的,都想癡迷了,看到一條魚,都會翻來覆去地看個仔細。

生:我覺得他是個善於想象的孩子。他從地圖聯想到了人的變化過程,並且,都把每個階段分了時間,摺合成正好是九個月。

師:那麼還從哪兒看出他愛探究呢?

生:從問老師關於爲什麼會飛翔這件事中也能看出作者愛探究。

師:請大家練習讀一讀這個部分,看能不能把“我”的特點讀出來。(指名讀後,請同學評議)

生:我覺得讀出了“我”和小夥伴愛探究的特點,尤其是問老師的話,讀出了追問的語氣,使我們好像看到了“我”和小夥伴的好奇的表情。

生:我有個小小的建議,因爲是追問,是不是問話讀得急迫一點,這樣就更能體現他們的特點了。

師:我也有這樣的感受!我們分角色再讀一讀吧!

師:通過我們讀書,感悟,交流,知道費奧多羅夫是個天真無邪、求知若渴、善於探究和想象的孩子,難怪他有那樣令人難以置信的發現了!

9.理解句子的意思

師:你們能談談“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這句話的意思嗎?

生:我能舉個例子來說嗎?

師:可以。

生:就說哥白尼吧,在古代,人們由於眼界狹小,認爲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宇宙是有限的,太陽、月亮和衆星都圍繞地球運行。16世紀,波蘭傑出的天文學家哥白尼,根據30年的天文觀察和推算,認爲地球和其他行星一樣,在每時每刻地環繞太陽運轉。但那時歐洲的封建教會不支持這樣的觀點,誰提出這個觀點,就會遭到教會審判異端教徒的法庭的迫害。所以,哥白尼直到臨死前,才把自己關於“太陽中心說”的著作發表。

生:我也想到了這樣一個例子。意大利的科學家布魯諾,他是哥白尼的推崇者,而且發展了哥白尼的學說。他指出宇宙中有許許多多像太陽系一樣的星系,而太陽只是太陽系的中心。由於熱情傳播這一新天文學說,他被教會推到審判異端的宗教法庭,在監禁7年後被活活燒死。

生:伽利略也有這樣的遭遇。17世紀,意大利的天文學家伽利略,非常贊同哥白尼的觀點,他尋找方法,給這種觀點以科學的證實。但是他還是遭到了教會的譴責。宗教法庭把他傳去,不斷地審訊他,折磨他,讓他跪下宣誓放棄自己的觀點。但是當伽利略站起來後,他不禁喃喃自語道:“可是,地球仍然在轉動呀!”後來,伽利略被監禁在家中,不許外出。

師:“太陽中心說”,一個多麼重大而有意義的科學發現,儘管它是正確的,但由於人們當時認識有限,眼界狹小,科學家們爲此付出了怎樣的代價啊!看來,作者的說法不無道理。那麼,作者爲什麼這樣想?這跟他有什麼關係?

生:這是因爲他現在面臨着同樣的問題。他發現了胎兒發育的規律,卻被老師誤解,轟出了教室。這對於一個學生來說,也是一種迫害啊!

生:對,讓他丟了面子,還受到身體上的懲罰。

師:雖然這種“風險”遠沒有剛纔我們說的幾位科學家那麼嚴重,但這種“驅逐”,無論在身體上和心理上,對一個孩子來說都是難以承受的。它會讓一個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傷害,也使這段讓“我”頗引以爲自豪的、本來應該留下美好回憶的童年往事,多了些許不愉快的記憶。這是讓人非常遺憾的事情。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生:他對老師這種做法很不滿。

生:他有點氣憤。

生:他只能這樣安慰自己了。因爲沒有人理解他,老師認爲他是個壞孩子,同學們嘲笑他。

師:是啊,無論如何,這個結果還是讓人不愉快的。如果,這個老師不誤解他的笑聲,而是瞭解他笑的原因,對他的發現給予大力的讚揚,那結果該多麼美好啊!

五、相關鏈接:

草履蟲原生動物門,纖毛蟲綱。體圓筒形,前端較圓,中後部較寬,後端較尖;從背上看,形狀像倒置的草鞋底。全身佈滿大致同長同細的纖毛,縱行排列,用以行動。身體的一側有一條自前端斜向腰部的凹入小溝,稱“口溝”。口溝底有口,口溝內有較爲長密的纖毛,可鼓起水渦而攝取水中的細菌和其他有機物作爲食料。

進化論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所創立的關於物種起源和發展變化規律的學說。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3

教學目標:

1、通過抓重點詞句,感悟蘇武作爲一個偉大的愛國者所表現出的大義凜然、堂堂正氣和忠貞不屈的民族氣節,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

2、通過反覆朗讀和感悟,理解課文內容,用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抓重點詞句,感悟蘇武忠貞不屈的形象。

教學過程:

一、舊知,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介紹蘇武”。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蘇武牧羊》。

2、讀題:蘇武,一個在中國曆刻下名字的人物,東漢史學家文學家班固在漢書中記載並歌頌了這位民族英雄,並且它的被後世廣爲傳頌。讓我們帶着崇敬之情齊讀課題。

3、複習詞語:按自己的理解,正確、響亮地讀出他們。

小黑板出示詞語:匈奴 玷污 使臣 羊羔 旌節 曠無人煙 念念不忘 忠貞不屈

4、概括內容:能運用這些詞語說說課文寫了什麼事情嗎?

5、你能說說蘇武是一位什麼樣的人嗎?用一個詞概括。

二、品詞析句,感悟形象。

1、佈置。指導批註。(培養學生圈點批畫,自主學習的習慣)

哪些讓你感受到蘇武的忠貞不屈?

2、引導交流第三段。

句子一:蘇武說:“我身爲漢朝使者,讓我投降,就是玷污了我的使命,絕對辦不到。”

(1)指名談感受,教師指導。

(2)朗讀:

①當你知道這些時,能不能爲這個句子加個,想想蘇武是怎樣說這句話的。

②指名讀。

句子二:蘇武在地窖裏忍飢受凍,渴了,就用手接着從門縫裏飄落進來的雪花止渴,餓了,就撕下身上的羊毛氈片充飢。

(1)理解:指名談感悟。引導抓住“忍飢受凍”“一連好幾天”談蘇武受到的折磨。

(2)朗讀:

找學生先讀接着教師引讀(以學生爲主,以讀爲載體,以語言描寫爲教學重點,讓學生自悟自學)

3、默讀第4、5兩節,思考:課文明明寫了幾件事,作者爲什麼要以蘇武牧羊作爲題目,而且用了2個小節來描述?

句子一:沒有糧食,也沒有棉衣,他只能靠草根和野果充飢,擠在羊羣中靠樣的體溫取暖。

(1)理解:引導通過“沒有”“也沒有”體會這裏的艱苦,不具備根本的生存條件。

(2)朗讀:

①把你的感受送回句子中,讀讀這句話。

②引讀:沒有糧食,飢腸轆轆,乾硬的草根和酸澀的野果多麼難以下嚥;沒有棉衣,渾身冰冷,只好與羊羣爲伴,這是多麼困苦的生活呀!而越是困苦,越是表現忠貞。我們一起來讀。

蘇武呆的是一個怎樣的地方?

預設:“千里之外的北海”,“野草遍地,沒有人煙,和蘇武作伴的,就是那支旌節”

句子二:蘇武趕着羊羣來到曠無人煙的北海邊,只有隨身帶着的那根代表朝廷的旌節與他做伴。

5切入第六段:十九年的期待,十九年的守望,蘇武終於可以歸漢了。(齊讀第六段)(文本主題)

三、總結全文

兩千多年過去了,一切轉瞬成爲了。讓我們記住這個鐫刻在史書上的光輝的名字,蘇武,記住這個動人的音符,蘇武。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4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自愛、自強的健康心理和珍愛生命、正確對待平凡職業的積極人生態度。

2、在概括段意和層意的基礎上,能夠自行分析作者的行文思路。

3、學習多方設喻,綜合運用各種修辭手法進行表情達意的寫作技巧。

教學重點:

1、學生的感悟和體驗。

2、文章總體思路的把握。

3、學習多方設喻,綜合運用各種修辭手法進行表情達意的寫作技巧。

教學難點:

體會和理解個體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教學方法:

1、小組研討法

2、質疑點撥法

3、辯論法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思考:在學習新課以前,請同學們思考:“我到底重要還是不重要呢?”

2、我到底重要還是不重要?”當代作家畢淑敏女士就這一長期無人敢公開談論的話題,進行了深刻的思考。她從人的兩重性,即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上深刻剖析了個體生命的價值,得出了“我很重要”的結論。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近撼人心靈的女作家畢淑敏。

二、檢查預習

1、字詞檢測

戰慄(lì)菽粟(sù)單薄(bó)回溯(sù)

霧靄(ǎi)混淆(xiáo)微蹙(cù)一沓(dá)

生死攸(yōu)關一模(mú)一樣

這一題目的設置旨在幫助學生重視字詞的積累。可採用搶答的方式進行。

2、文章體裁

本文並不是一篇空洞說教的議論文,而是將“理”與“情”融會在一起,以理服人,以情動人。

明確本文的體裁,對理解本文的寫作特點有重要作用。

三、理清思路

1、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明確:本文以“我很重要”爲線索,從長期以來人們認爲的“我不重要”的思想出發,引出了“我很重要”的觀點,最後又勇敢地宣佈了這一主張。

2、全文可分爲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至第7自然段):提出“我到底重要還是不重要”的問題。

第二部分(第8自然段至第29自然段):分析爲什麼“我很重要”?

第一層(第8自然段至第15自然段):從人的自然屬性進行論證。

第二層(第16自然段至第26自然段):從人的社會屬性進行論證。

第三部分(第30自然段至結束),發出了“我很重要”的吶喊,充分肯定了個體的價值。

學生討論回答。在此基礎上理清文章思路。

四、初步體會文章主旨

1、文章開篇爲什麼寫“我不重要”?

明確:作者運用欲揚先抑的筆法。“當我說出‘我很重要’這句話的時候,頸項後面掠過一陣戰慄。”爲什麼會這樣?爲什麼說出這四個字就會有大禍臨頭的感覺?這一懸念很快調動了讀者的好奇心。

2、人們爲什麼不敢說“我很重要”?

明確:首先從文化心理上加以追溯。“許多年來,沒有人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表示自己‘很重要’。我們從小受到的教育都是--“謙虛是做人的美德”,因此,比之於國家、集體、他人,因此個人顯得“不重要”。作者列舉多年來“我不重要”的例證:士兵與勝利相比、個體與集體相比、女性與家庭相比、衆生與物質相比,都是“我”處於次要位置,闡發了這個問題。

引導學生研讀課文,找出內容,理解主旨。

這一環節的處理可以採用搶答的方式。

五、作業

1、完成課後第一題、第三題。作業爲第二課時做準備。

2、班級分成兩個小組,請同學們通過各種方式查找資料爲下節課的辯論做準備。

第二課時

一、導入

學生辯論“我到底重要還是不重要?”。

教師指導:“我到底重要還是不重要”,這需要自己在現實生活中感悟和體驗。無論持怎樣的觀點,都要懂得珍愛生命,欣賞生命,努力實現生命的價值、展現生命的光輝。

二、主旨探討

文章從哪幾個方面揭示出“我很重要”?

1、從人的自然屬性進行論證。首先從人體的物質構成進行論證,每個人都是億萬粒菽粟、億萬滴甘露濡養的萬物之靈。其次從人類的宏觀發展歷史進行論證,我們是人類進化最精緻的一環,擔負着傳承人類文明的神聖使命。最後從每個自我的個體誕生進行論證,每一個“自我”的誕生都充滿了人所不能把握的偶然性,概率如同“壘就的金字塔的頂端”一樣微乎其微,每一個“自我”都是造物主“鬼斧神工”的傑作。我們的降臨是如此的偶然和神聖,所以我們沒有理由說自己不重要。

2、從人的社會屬性進行論證。每個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會關係之中,文章着重從社會關係的五個方面論證了主旨。其一、父母。仰對父母,我們是“孤本”,承載着父母的關愛。此處,連續三段用假設關係的複句,以其強烈的語氣,充沛的情感,寫出了父母對我們情的傾注和愛的奉獻。其二、伴侶。以色彩的調和爲喻,說明終身的伴侶是雙方感情的高度吻合。連用兩個比喻句,寫出了失去愛人的悽楚。失去了另一半,愛人的精神就會變得孤苦無依。其三、後代。我們有撫養後代的責任,失去了父母,孩子就永失淳厚無雙的父愛、母愛,而且永遠無法彌補。這裏作者運用誇張和想象,“天傾西北,地陷東南,萬劫不復。”、“傷口流血了,沒有母親的手爲他包紮。面臨抉擇,沒有父親的智慧爲他謀略……”道出了孩子失去雙親的痛苦,也從另一個角度闡明每個“自我”應負的責任。其四、朋友。“千金難買是朋友”,作者用計算機中“不曾複製的文件”、“沙漠中的古陶”作喻,抒寫了知音的珍貴。假如我們先他們而去,他們將永失可以暢談的知己,逢年過節,只好在風口默默地將我們祭奠。其五、事業。每個“自我”在各自的事業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沒有人能夠替代。運用排比句式,說明每個“自我”在自己的事業中都是一道亮麗的獨特風景。

教師要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問題,恰當的補充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主旨,培養學生揣摩文章關鍵文句的能力。

作者在文章最後發出了怎樣的宣言?

參考:從“身份和地位”,“從成就事業的角度”,對“我很重要”的命題作了進一步補充。“我們的地位可能很卑微,我們的身份可能很渺小,但這絲毫不意味着我們不重要。”一個人的價值,並不在於他的偉大。如一片葉子對於一株新生的樹苗、一段染色體碎片對於一個孕育中的胚胎、一個油封橡皮圈對於馳騁寰宇的航天飛機,都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只要我們在時刻努力着,爲光明在奮鬥着,”就是實現了人生的自我價值。

三、寫作特點

1、本文並不是一篇空洞說教的議論文,而是將“理”與“情”融會在一起,以理服人,以情動人。

某些語句、語段富有哲理,催人思考,令人深受啓迪。如“人類的精神之火,是連綿不斷的鏈條,作爲精緻的一環,我們否認了自身的重要,就是推卸了一種神聖的承諾。”是說人類的文明是代代相傳的,發展到今天,已經到了前人無可比擬的程度。作爲人類精神文明的傳承者,我們有責任推動人類的進步。再如“重要並不是偉大的同義詞,它是心靈對生命的允諾。”說明只要我們時刻努力了,即使不能做出巨大的成就,也會無愧於自己,無愧於人生。

2、文辭優美,比喻、排比、反問、誇張、反覆、設問等多種修辭格運用得恰切得體,增強了語言的表現力。

生動形象的比喻,如:“我們是一株億萬年蒼老樹幹上最新萌發的綠葉,不單屬於自身,更屬於土地。”用綠葉來作比喻,突出新生生命的旺盛。“我們的生命端坐於概率壘就的金字塔的頂端”,用金字塔的頂端體現了生命的來之不易。“我們永遠是不可重複的孤本”中“孤本”一詞比喻我們是父母中無可替代的最獨特的一個。“假如我生了病,父母的心就會皺縮成石塊。”一句中“皺縮成石塊”生動而具體地把沉重的程度體現出來。“相交多年的密友就如同沙漠中的古陶”,古陶亦碎而珍貴,比喻朋友失去再也找不到一模一樣的了。

排比的運用增強了語勢和情感力度。如開頭列舉四個“我不重要”的排比段,使人感到壓抑、沉悶的同時,又有一種想要大聲吶喊以證明自己價值的衝動。“我的獨出心裁的創意,像鴿羣一般在天空翱翔,只有我才捉得住它們的羽毛。我的設想像珍珠一般散落在海灘上,等待着我把它用金線串起。我的意志向前延伸,直到地平線消失的遠方……”形象地說明了我在事業中“沒有人能替代我,就像我不能替代別人”的獨特作用。

反問句語氣強烈,起了突出強調的作用。如“難道可以對億萬粒菽粟億萬滴甘露濡養的萬物之靈,掉以絲毫的輕心嗎?”“面對這無法承載的親情,我們還敢說我不重要嗎?”、“面對相濡以沫的同道,我們忍心說我不重要嗎?”等等,突出強調了“我”的個體價值。

誇張的運用增強了感染力。如“假如我們先他們而去,他們的白髮會從日出垂到日暮,他們的淚水會使太平洋爲之漲潮。”烘托了父母失去子女後的.悲傷心情。

運用整句形式整齊,音節和諧,氣勢連貫,意義鮮明。如文章中闡述生命的誕生時,運用了三個連續的假設關係的複句,抒寫了個體生命誕生的不可確定性。

四、作業

1、課後第二題、第四題。

2、預習《我的四季》。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5

教學理念

本課教學力求爲學生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設計多層次、多角度的讀書活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學生享有個性化、自由化的發展空間,讓學生真正與文本對話,與文本交流,並在交流中產生成就感,使生與生、師與生之間的對話,成爲自主閱讀後的深層次需求,使課堂充滿生命活力。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9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勾勒、駿馬、無限、鞭子、疾馳、馬蹄、奶茶、禮貌、拘束、舉杯、摔跤。

2、按作者進入草原以後所經歷事情的順序給課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3、瞭解課文內容,學習課文第一段,讓學生通過語言文字展開想象,體會草原的自然風光美。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1自然段,培養學生對語言的感悟能力,品味積累課文中優美的語言。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學習生字新詞,弄清課文記敘順序,理清課文脈絡。學習第一自然段,通過語言文字展開想象,體會草原的自然風光美。

難點:體會重點句子的含義。

教學準備

1、《草原》影像資料。

2、生字與組詞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談話:同學們,你到過草原嗎?有人這樣描述:草原的空氣無比新鮮,天空分外明朗。放眼望去,小丘美如畫,羊羣白似雪,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草原上的人們能歌善舞,熱情好客,如此美麗的景色,如此濃郁的風情怎不令人心馳神往,流連忘返呢?今天就讓我們跟隨老舍先生一起走進草原吧!

2.觀看《草原》電視教材,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和意境。

3.學生簡單談談自己的感受。

二、自讀自悟

請同學們打開書自由朗讀課文,把你喜歡的段落好好地讀一讀,想一想,你爲什麼喜歡這一段?

三、佈置自學

1、學習生字新詞,注意生字的音形義。

2、讀讀課文,想想作者筆下的草原是怎樣的景象。

3、畫出你認爲寫得最美的句子和含義深刻的句子,試着體會這些句子的意思。

4、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問題。

四、檢查自學

投影出示:

1、讀生字組詞,並讀讀生字在文中的句子,注意正音。組詞:

駿( ) 俊( ) 竣( ) 限( ) 馳( )

峻( ) 唆( ) 梭( ) 垠( ) 弛( )

蹄( ) 茶( ) 貌( ) 杯( ) 跤( )

締( ) 荼( ) 藐( ) 懷( ) 膠( )

2、理解詞語:

渲染 迂迴 襟飄帶舞 羞澀

五、質疑問難

小組內討論,交流。

六、理清脈絡

1、自由讀課文,思考:作者初到草原和快到目的地時,看到草原景象是怎樣的?

2、默讀思考:本文是按作者進入草原以後的經歷事情的順序來敘述的。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寫了幾個意思?

3、交流、整理:

(1)草原美景(2)歡迎遠客(3)親切相見(4)熱情款待(5)聯歡話別

七、精讀品味

學習第一段,引導學生感悟草原的美麗景色。

1、自由讀、思考:這一段主要寫了什麼?草原的美,你是從哪些句子中體會到的?

2、再讀,思考:作者初入草原,看到的景色怎樣?作者是抓住哪些景色來寫的?爲什麼抓住這些景物寫?

(讀後討論。作者初入草原,看到草原的奇麗景色,他抓住天空、空氣、小丘、平地、羊羣這些景物來寫的。因爲這些景物顯示了草原的特色。)

3、細讀、思考:

①、作者是按什麼順序寫這些景物的?(從天空到地面,按從上到下的順序寫。)

②、作者是怎樣從天空到地面,抓住這些景物的特點,運用生動的語言來描繪草原的美麗景色的?(讓學生邊讀邊畫出重點語句。)

③、體會重點句子的含義。

讓學生自己出聲讀第1段第1層,圖文對照,細心體會,認真想象。重點說說下面三個句子:

A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

B 、“羊羣一會兒上了小丘,……繡上了白色的大花。”

C 、“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麼柔美,……輕輕流入雲際。”

4、默讀、思考、朗讀:在這種境界裏,作者產生了什麼樣的感情?最後一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受?(引導學生說一說“境界”一詞的意思。讀時注意理解“既……又……”的並列關係;指導學生有表情地朗讀表達作者感受的兩個句子。)

5、指導學生背誦第1段課文。

多麼優美的景色,多麼生動的語言,讓我們把這優美景色、生動的語言永遠印記在腦海之中吧!請同學們練習背誦第一自然段。(讓學生按課文描寫順序和景物特點,邊讀邊想象,把這段課文熟讀成誦。)

八、佈置作業

1、抄寫第一段中自己喜歡的詞語、句子。

2、背誦課文第一自然段。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6

設計理念:

“古詩誦讀”的學習重在讀和誦,所以,本設計力求體現讀和誦的特點,引導學生反覆朗讀,熟讀成誦,在讀和誦中走進意境;引導學生聯繫生活設身處地地去體驗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內容:

《舟過安仁》是南宋詩人楊萬里寫的一首詩。詩人乘舟路過安仁時,閒來一瞥發現兩小童撐傘使風行船,便作此詩。這首詩淺白如話,充滿情趣,展示了無憂無慮的兩個小童的充滿童稚的行爲和行爲中透出的只有孩童纔有的奇思妙想。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能借助註釋,結合相關資料,理解詩句意思,感受小童的形象;

3、能體會作者對兒童的讚賞、喜愛之情,同時也感受詩人的不泯童心。

教學重難點:

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小童的形象。

教學準備:

查閱有關楊萬里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談話導入:

1、還記得楊萬里嗎?我們以前學過他的哪些詩?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他的一首描寫兒童的詩————《舟過安仁》。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學生解題。

3、學生交流楊萬里的有關知識。

4、教師誦讀全詩。

二、初讀感知,讀順讀熟

1、讀通讀順,讀準字音。

(1)多麼有趣的詩句啊!你們也迫不及待地想讀讀它吧!下面請你們自由朗讀這首詩,注意讀準字音。

(2)學生自由朗讀全詩。

(3)指名朗讀,注意正音。

2、反覆朗讀,讀出音律。

(1)學生標出節奏,指導朗讀,讀出節奏。

(2)同桌互讀互評。

(3)小組賽讀。

三、自讀自悟,理解詩意

1、學生回顧交流以往學過的理解詩句的方法。

2、小組討論交流。

3、小組彙報自學結果。

4、指名串講詩句大意。

四、感悟童心,走近詩人

1、感悟童心:

(1)讀着全詩,你眼前彷彿出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這兩個小童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預設:天真、聰明可愛、有趣、頑皮……)

(2)你能帶着天真頑皮的語氣讀一讀嗎?

指名讀。

全班讀。

(3)走近詩人的內心:

詩人行船途中,偶見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詩人心生疑惑,便仔細觀察,欲探個究竟,可見,此時詩人的心情是怎樣的呢?若是你在什麼情況下才會有這份雅興呢?

(預設:閒適的、愉快的、興奮的……)

從文中哪個詞可體現這份愉快?

師述:是啊,詩人此時應該是愉快而悠閒的,他纔會有心關注兩小童,兩小童的天真、聰明也深深感染了作者,似乎讓他也回到了天真無邪的童年,可見,詩人同樣擁有一顆不泯的童心!

五、背誦古詩

指導學生以多種形式誦讀全詩,體會詩請畫意,進而熟讀成誦。

六、課後延伸

1、你還知道哪些描寫兒童的詩句,找來讀一讀。

2、畫一幅“兩小童使風行船”圖。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7

教學目標:

1、學會9個生字,理解課文內容,領悟文章首尾呼應的表達方法。

2、能結合重點詞句,深刻感悟“沒有什麼比自由的生活更爲可貴”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引入揭題

1、故事引入:

上課之前,我們先來聽一個故事:一個夏天的晚上,有一家人坐在院子的大樹下邊乘涼邊談話,忽然談到房子的風水問題,大兒子說:“哎呀,我們這個房子結構太不好了,四面都是高牆,中間一棵樹,樹就是木,這加起來不就是困難的困嗎?難怪我找工作呀、做生意呀處處碰壁,不行,明天我要把這棵樹砍掉,不能讓咱們天天生活在困難之中。”家人一聽,覺得有理,就都同意了。第二天,他們就把這棵樹給砍掉了,個個都很高興,以爲從此就可以擺脫困境,這家的老二看着院中砍掉的大樹,越看越彆扭,想了一會兒,忽然大聲說道:“哎呀,不好,這下更糟了。”

我想問問大家,怎麼更遭了呢?(板書:囚)原來是困難的困,遇到困難還可以克服,可現在變成囚。“囚”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會意字,就像一個人被關在四面密封的高牆之中,目之所及都是那狹窄的四角的天空。

2、如果爲“囚”組一個詞,你會想到哪個詞?(囚車、囚犯、囚禁、囚籠、囚徒、囚衣)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叫(囚蟻),齊讀課題。從題目中我們知道本文一定和什麼有關?大家還想知道什麼?(爲什麼囚蟻?怎樣囚蟻的?囚蟻的結果如何?)板書:原因 經過結果

3、下面,就讓我們走進文本,走進作家趙麗宏純真的童年時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請大家打開書69頁,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懂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1、文中的這些詞你會讀嗎?

出示:飼養 寧可 驚惶不安 餅乾屑 窸窸窣窣 威風凜凜

2、誰來說說“我”和妹妹爲什麼想養螞蟻?

出示:童年時認爲所有的動物都可以由人來飼養,而且可以從小養大。

3、兄妹倆幾次養螞蟻?每次養螞蟻的結果如何?

4、根據剛纔的回答,完成這樣一個練習,

出示:“我”和妹妹想養螞蟻是因爲( )第一次( ),結果( )。第二次( ),結果( )。

5、哪幾自然段是寫兄妹倆第一次囚蟻?第二次呢?

6、不知不覺,我們已經理清了課文的條理,弄清了課文的主要內容。下面,我們先來學習兄妹倆的第一次囚蟻。

三、精讀課文,深入感悟

(一)學習第一次囚蟻。

1、默讀2、3、4自然段,我們是怎樣養螞蟻的?邊讀邊勾畫,並寫下自己的感受。

出示:找一個有蓋子的玻璃藥瓶,然後將螞蟻捉到瓶子裏,我們一共捉了15只螞蟻,再旋緊瓶蓋。

大家都來讀讀這句話,哪個詞讓你強烈的感受到這是在“囚”蟻?(點紅旋緊瓶蓋)

“旋緊瓶蓋”,這個看似普通的小動作,對15只螞蟻意味着什麼?

2、除了這個詞,還有一個詞也讓我們爲螞蟻感到擔心,誰找到了?(點紅藥瓶)

師述:這15只螞蟻被關在充滿藥味的瓶子裏,它們時時刻刻聞着的都是這種刺鼻的藥味,走到哪裏聞到的都是這令人窒息的藥味,它們多麼想呼吸一下大自然的新鮮空氣,可是卻出不去,時間長了這些小生命受得了嗎?

3、哪些句子可以看出螞蟻受不了?(指名說)

出示:我和妹妹興致勃勃的觀察螞蟻們在瓶子裏的動靜,只見它們不停地搖動着頭頂的兩根觸鬚,急急忙忙地在瓶子裏上下來回的走動,似乎在尋找什麼。

哪些詞語觸動了你?

引導學生抓住“不停地”、“急急忙忙地”、“上下來回地”,體會螞蟻的難受和焦急。

相機引導1、你們知道螞蟻的觸鬚有什麼作用嗎?它們可能在相互說些什麼?

相機引導2、螞蟻在瓶子裏急急忙忙地、上下來回地幹什麼?

4、指導學生讀好這句話,讀出當時難受、焦急的心情。

師述:時間在一分一秒的過去,藥味還是那麼濃烈,它們現在不僅僅是難受了,而是十分痛苦。哪句話可以看出來?(指名說)

出示:我想它們大概是餓了,便旋開瓶蓋投進一些飯粒,可它們卻毫無興趣,依然驚惶不安的在瓶子裏奔跑。它們肯定在用它們的語言大聲喊叫,可惜我聽不見……

5、哪些詞語讓你感受到螞蟻的痛苦?

引導學生抓住“驚惶不安”“奔跑”“大聲喊叫”體會螞蟻害怕、恐懼的心情。

相機引導1、什麼叫“驚惶不安”?它們爲什麼“驚惶不安”?

相機引導2、螞蟻們此時爲什麼喊叫?在喊叫什麼?

6、我們來看看這句話中的三個詞與上句話中的三個詞有什麼聯繫:剛開始螞蟻們急急忙忙地在尋找出口,發現找不到,所以現在變得( ),剛開始螞蟻在藥瓶中不舒服很難受,來回地走動,而現在是十分痛苦,所以在( ),剛開始它們用觸角傳遞信息,說着、交流着、詢問着,而現在發現生命受到了威脅,所以在( )。

讀着這些詞,讀着這句話,你感受到螞蟻此時怎麼樣的心裏?

7、指導學生讀出螞蟻驚慌害怕的心情。

師述:可惜螞蟻的吶喊呼救,螞蟻的害怕恐懼,對於當時年僅五歲的我來說,聽不見也不明白,這是在養螞蟻嗎?這分明是在囚蟻。

(二)學習第二次囚蟻

請大家默讀課文5——7自然段,看看第二次兄妹倆又是怎麼養螞蟻的?邊勾畫句子邊寫下自己的感受。

1、學生默讀5——7自然段。

2、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扎洞眼、剪稻草、放餅乾屑、貼着耳朵聽

3、從兄妹倆爲螞蟻做的這一件件事中你感受到什麼?(指名說)

4、這次,兄妹倆爲螞蟻付出了真心與努力,算不算囚蟻呢?(指名說)

5、誰用一句話告訴我螞蟻后來的結果?出示句子:不到兩天時間,火柴盒裏的螞蟻全都逃得無影無蹤。

這句話中的“全都”和“無影無蹤”給你怎樣的感受?

比較句子:不到兩天時間,火柴盒裏的螞蟻逃走了。

6、學到這裏,你的腦海中一定產生了一個問號,誰想問?它們爲什麼不喜歡這種舒適的生活而要逃走呢?

7、假如你就是其中的一隻小螞蟻,你會怎麼選擇?對你來說,你覺得最重要的是什麼?

8、我們來看看螞蟻們的真實想法。出示:我也終於明白,螞蟻們是不願意被關起來的,它們寧可在牆角、路邊和野地裏辛辛苦苦的忙碌搏鬥,也不願意在人們爲它們設置的安樂窩裏享福。請大家讀讀這句話。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8

教學內容:正確書寫生字,鞏固生字

教學過程:

(一)複習

(二)識字寫字

1、讀生字所在的詞語,新詞所在的句子。

2、出示生字小黑板,(燦 爛 懷 神 邊 這 進 道),學生分小組討論:這些字應該怎樣寫?教師巡視進行指導。

3、全班交流。“燦爛懷神”四個字爲左右結構,“邊這進道”屬於同一偏旁,是半包圍結構。

4、指導書寫。

(1)同桌兩個互相討論,左右結構的字書寫時應該注意什麼;半包圍結構的字應該注意什麼?

(2)師生共同總結,同時教師進行板書。

(3)學生進行書空練習,提出疑問,同學之間共同學習。

(4)學生在練習本上寫字,教師指導,重點指導寫好走之旁。

(三)鞏固生字

1、形近字比較識字

壞——懷 力——邊 文——這 首——道

因——恩 蘭——爛 伸——神 井——進

2、形聲字識字

蘭 邊 着 進 到

藍 變 這 近 道

爛 遍 今 刀

3、口頭組詞。

(四)背誦課文。

1、學生自己讀課文,畫出可以看出周總理對小學生十分關懷的句子。

2、反覆讀課文,說說你對周總理的印象。

3、分小子競賽讀,比比哪一組讀得流、利有感情。

4、指導背誦課文最後一段。

(五)完成課後練習“讀讀說說”

(六)總結佈置作業。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9

  教學目標:

1、學會8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抓住重點詞、句品味,瞭解江南的雪和北方的雪各自的特點,感悟文字背後蘊涵的感情。

  第一課時:

學習生字、生詞,讀通句子,讀熟課文,理解生字、生詞,難懂的句子的含義,整體感知課文。

  第二課時:

一、談話引入:

1、現在雖是初春,可冬天剛剛離去,老師相信大家對漫天飛舞的冬雪,一定不陌生,記憶中,雪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學生自由說)

2、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同樣一種事物留給人們印象卻不盡相同。雪在一位偉大的文學家、一個無產階級革命戰士的眼中又是怎樣的呢?上節課我們初步感知了課文,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魯迅先生爲我們營造的《雪》世界吧!

二、會學習的孩子,一定記住了在上節課捕捉到的很美很特別的詞語,還會讀嗎?

出示:滋潤美豔 如粉、如沙

磬口的臘梅 決不粘連

目光灼灼 蓬勃地奮飛

消釋、褪盡 旋轉、升騰

指名讀,當一生豎着讀時,問:你讀的方式不同,是豎着排列的詞連起來讀,爲什麼這樣讀?(複習課文內容:江南的雪 朔方的雪)

請大家再讀讀這些詞,兩幅不同的雪景圖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呢?(生自由說)

美豔的東西一定最先吸引你的眼球,那就讓我們首先走進那個美麗的江南的雪世界裏,去感受它的獨特的景緻吧!

三、學習1—3自然段。

1、先讀讀第1自然段,找到文中的一個詞來說明“江南的雪”的特點。(板書:滋潤美豔)

2、“滋潤美豔”怎麼理解?從哪些詞句讓你感受到了呢?

相機出示句子:雪野中有血紅的寶珠山茶,白中隱青的單瓣梅花,深黃的磬口的蠟梅花;雪下面還有冷綠的雜草。

3、讓我們把目光聚焦在這些色彩的詞上,閉上眼,放飛想象,你的腦海裏會浮現出什麼樣子的畫面呀?

4、放眼望去:在那廣闊的雪野上,那裹滿白雪的山茶樹上你看到了 ,在那白雪覆蓋的梅花枝頭,你看到了 ,在那白雪皚皚的臘梅叢中,你還看到了 ,近處,在你踩踏的白雪下,你看到了 。白雪映襯着山茶熱情的血紅,深黃的磬口臘梅呼應着一片雪白,你會說江南的雪真是 (生說)。咦,明明是冬季,冰冷的白雪中雜草不是枯黃的,卻是——(冷綠),綠色讓你想到了什麼?在那白茫茫的雪野下,那一抹冷綠讓你能觸摸到什麼信息呢?

5、透過這些雪中的花兒、冷綠的雜草讓我們觸摸到了江南雪景的美豔與生機,你還從哪些句子感受到雪中蘊含的生機呢?

生說,相機出示句子:胡蝶確乎沒有;蜜蜂是否來採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記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彷彿看見冬花開在雪野中,有許多蜜蜂們忙碌地飛着,也聽得他們嗡嗡地鬧着。

6、你是怎麼體會到的?---抓住“忙碌地飛着、嗡嗡地鬧着”

說得好,一個“鬧”字寫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機。“蜜蜂”怎麼會在這江南的冬季裏看到呢?作者的眼前真的出現了這種景嗎?抓住“彷彿” ,爲什麼作者會有這樣奇特的想象呢?

7、這是“實寫”與“虛寫”相結合的表現方法,作者由爛漫的冬花,自然聯想到春天特有的動物蜂蝶忙碌的情景,從側面襯托了花的明豔,也讓我們感受到了江南雪景的勃勃生機。雖不是春天,可是我們聞到了春的氣息,感受到了春的活力。(板書:蘊含生機)

你能把這種春的氣息傳遞給大家嗎?讀讀看

8、還有哪句話,展示了江南的雪的生機呢?

出示句子:江南的雪,可是滋潤美豔之至了,那是隱約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極壯健的處子的皮膚。

(抓住“隱約”、“處子的皮膚”,感受雪的滋潤與生機。)

請問對“隱約”一詞你是怎麼理解的?

生:隱隱約約,若有若無。

師:是啊,青春的消息雖不明顯,但我們已能感受得到,那是涌動着的鮮活的生命。

師:“處子的皮膚”有什麼特點?

生:白皙的,光滑的。

師:對,應該是光滑的,白嫩的。而且還是極壯健的處子的皮膚,應該還有健康的特點。

9、此時此刻,我不僅想起了雪萊的詩句“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

想真實地置身於這江南的雪野中嗎?擦亮你的眼睛,調動你的情緒讓我們陶醉其中吧(出示PPT:江南雪景圖片)

此時此刻你最想說-----

用最投入的情感化作最動人的聲音美美地讀一讀吧!----師生合作讀第一自然段(師讀暖國的雨…,生接讀江南的雪…)

10、魯迅的童年,少年是在家鄉浙江紹興度過的,那地方正是江南,成年的魯迅,爲了振興中華,不得不漂泊在遙遠寒冷的異鄉北京,在這樣的一個雪天,魯迅先生想起了故鄉的雪、兒時的雪,他還會很自然地想起什麼呢?在這樣的雪天,孩子們最愛做什麼?

11、默讀2-3自然段感受一下:從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孩子們對於堆雪人的喜愛呢?用你喜歡的符號圈出來,與同桌交流一下吧!

學生交流----抓住表現動作的詞語來體會

12、用雪堆塑成的雪羅漢,自然也有江南的雪“滋潤美豔”的特點,文中哪裏能看出?(很潔白、明豔,以自身的滋潤相粘結,整個地閃閃地生光)

13、回味一下:你還在雪中做過哪些趣事呢?(生說)你的心情怎樣?

14、可當遇上連日的晴天,給孩子們帶來歡樂雪人消釋不見了,你心情會怎樣?

15、是啊,江南的雪,是滋潤美豔的,但也是——(生說)

美好的東西因爲短暫才變得永恆,令人嚮往,令人追求,正所謂“一切景語皆情語”,魯迅藉着對江南的雪的回味,是想表達內心怎樣的情懷呢?(美好的追求)

三、學習第4段。

回到眼前,此時的魯迅正置身於朔風凜冽的異鄉北京,看到的是——朔方的雪,朔方的雪,又以什麼樣的形象呈現在我們面前的?

1、放聲讀讀第4段,讀到那充滿靈性的句子旁寫下你內心的感受吧!

2、交流感受:

(1)朔方的雪是獨立的。

出示句子: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紛飛之後,卻永遠如粉,如沙,他們決不粘連,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這樣。

①“如粉,如沙,決不粘連”。“粉”和“沙”有着什麼特點?

②“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抓住“撒”來感受。(板書:獨立)

什麼原因雪會有這樣的特點呢?(天氣乾燥且寒冷)

這不免讓人聯想到北方的環境,會是怎樣的?(環境惡劣)

還有哪個詞也能讓我們產生這樣的聯想?(旋風)

(2)朔方的雪是奮鬥的。

旋風是大風嗎?感受過這種風中,在這麼狂躁這麼殘暴旋風中,萬事萬物會有怎樣的表現?說說它們的不同,這幾個詞,讓你彷彿看到了一個怎樣的朔方冬天呢?朔方的雪在這凜冽的天宇下有着怎樣的表現呢?

學生交流:

出示句子:別的,在晴天之下,旋風忽來,便蓬勃地奮飛,在日光中燦燦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霧,旋轉而且升騰,瀰漫太空,使太空旋轉而且升騰地閃爍。

①——“蓬勃地奮飛”、“燦燦地生光”,不是亂飛,而是“奮飛”,你感受到了什麼?(板書:奮飛)

②——“如包藏火焰的大霧”冰冷的大霧中卻包藏着熊熊燃燒的火焰,這個比喻又讓你感受到了什麼?

③——旋風愈來愈猛,愈來愈烈,凜冽的天宇下,朔方的雪不僅在奮飛,還在---(生說:旋轉、升騰),不僅僅在雪野上,更旋轉升騰到了哪裏?那會是怎樣的情景呀!想象一下你彷彿看到了什麼?你感受到了一種怎樣的氣勢?(生說:磅礴、壯美等)請你用最飽滿的熱情讀出來!

讓我們一起感受朔方雪景那種震撼的氣勢吧:(出示PPT:朔方雪景圖片)

縱然晴天之下,日光之中,也消釋不了它,眼前的雪還是脆弱的嗎?不是,是什麼的?

-----是勇敢地、是不屈的、是奮鬥的…

⑤讓我們循着魯迅的足跡回到當時那個年代——1925年,那會是個怎樣的年代呀!你會想到哪個詞來形容它——黑暗、殘酷。身處在那個黑暗的年代,面對冷酷的現實,魯迅看到這不屈的朔方的雪,他的內心在吶喊,他會說:----(板書:不屈的奮鬥)

激情朗讀:

廣闊的雪野中,那朔方的雪,不就是一位不屈不撓的鬥士嗎?在晴天之下,旋風忽來,他便……生接讀。

凜冽的天宇下,那朔方的雪,不就是千千萬萬個勇敢抗爭的鬥士嗎?縱有旋風忽來,他便……生接讀。

⑥今天,我們循着魯迅的筆香,遊賞了江南、朔方的兩幅雪景圖,江南的優美、朔北的壯麗,然而作者魯迅更欣賞哪裏的雪呢?(學生試說)

師提示:在文中由江南的雪寫到了朔方的雪時,作者用了哪個詞?(但是)它一般與誰聯用(雖然)那麼你能說說嗎?

雖然江南的雪 ,但是朔方的雪 。

魯迅是一位勇敢的鬥士,敢於與黑暗的社會不屈地抗爭,不正是因爲他善於從眼前的一景一物中汲取到震撼人心的力量去與黑暗戰鬥嗎?這也將給我們以啓迪。

四、總結寫法:

1、欣賞魯迅筆下“江南雪景”、“朔方雪景”兩幅截然不同的畫面後,對於雪的印象一定會更加清晰起來,作爲一名文學巨匠,我們又從魯迅這篇《雪》中的文章中,學習到哪些獨特的寫作手法呢?

(交流:對比,擬人,實寫+想象)

2、書是我們精神的食糧,愛思考的你一定有收穫。這奮飛的雪又帶給你怎樣的人生啓迪呢?

五、作業:

1、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走近魯迅——蒐集魯迅的作品讀一讀。

23 雪

江南的雪   滋潤美豔   蘊含生機

朔方的雪   獨立奮飛   不屈的奮鬥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10

一、提出學習任務

1。複習漢語拼音,辨析同音字、多音字,體會成語的感情色彩,練習修改前後矛盾的句子。

2。以介紹小製作爲內容,進行聽說訓練。

3。練習閱讀短文,體會作者是怎樣圍繞中心寫的。

4。練習寫景,注意做到作文有中心。

二、教具準備

1。抄寫“字·詞·句”部分第五題的小黑板。

2。學生的小製作一兩件。

3。學生作文一兩篇,用大字抄出。

三、教學時間 六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提出學習任務。

這節課完成“字·詞·句”部分的五項練習。

二、學生自己練習前四題。(各自在課本上答題,教師巡視指導。)

三、討論交流。

1。第一題。

指名讀寫出的句子。有錯的討論糾正。(句子是:把祖國建設成四個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是我們的共同心願。自己活着是爲了使別人生活得更美好。)

2。第二題。

指名說說每組字的字形、字義的區別,再說說組成的詞語。有組成不同詞語的可以補充,有錯的討論糾正。

3。第三題。

(1)指名讀詞,說說不同讀音時,詞的不同意思,不同用法。(2)指名說說自己組的詞。

4。第四題。

(1)指名讀成語,說說每個成語的意思,還可說說是哪篇課文中學到這個成語的。(2)指名說說是怎樣分類的,爲什麼這樣分類。(一類是帶肯定色彩的詞語:賞心悅目、全神貫注、一絲不苟、雪中送炭。一類是帶否定色彩的詞語:張冠李戴、張牙舞爪、自高自大、畫蛇添足)

四、討論第五題。

1。掛出小黑板。請學生說說句子有什麼毛病,應該怎樣修改。鼓勵學生自己發現句子的毛病,自由發言。

2。練習用修改符號進行修改。(請一人在小黑板上修改,其他學生在課本上練習。然後集體討論訂正。)

五、佈置作業。

1。訂正做錯的題目。

2。做一個製作,準備下節課向大家介紹。

第二課時

一、提出學習任務。

這節課練習聽話說話。說話內容是介紹自己的小製作。大家要積極發言,還要認真聽別人的發言,互相交流,互相學習。

二、各人拿出自己的作品,展示給同座看,向同座作介紹。

三、全班交流。

1。指名介紹自己的小製作,講後適當評議。

2。推薦同座的小製作。(可講同座的小製作是什麼,他是怎麼製作的,自己從同座的介紹中學到了什麼。)

3。教師表揚講得清楚具體、聽得認真仔細的同學。

四、佈置作業。

1。用課餘時間繼續交流小製作。

2。預習“閱讀”練習的內容。

第三課時

一、提出學習任務。

這節課進行閱讀練習,主要體會作者是怎樣圍繞中心寫的。

二、學生按要求自學,同座可互相討論。

三、集體討論交流。

1。指名讀短文。

2。這篇短文的中心思想是什麼?(中心思想是講聶耳是我國著名的音樂家。)

3。短文是怎樣圍繞中心來寫的?(圍繞這一中心,短文着重選擇了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聶耳愛唱歌,勤奮刻苦地練習拉手提琴,這個材料可以說明聶耳是怎樣成爲著名的音樂家的;二是聶耳創作了許多革命歌曲,特別是他創作的《義勇軍進行曲》被定爲國歌,這個材料可以說明爲什麼稱聶耳是著名的音樂家。)

4。你從這篇短文中得到什麼啓發?(學生可從兩個方面自由發言:一是從聶耳的勤奮刻苦中受到啓發;二是從圍繞中心寫方面受到啓發。)

四、佈置作業。

1。朗讀短文。

2。預習“作文”訓練的要求,考慮下次作文的材料。

第四課時

一、指導審題,明確要求。

1。指名讀作文題。

(1)這次作文,在內容上有什麼要求?(可以寫一處景物,要寫出這個景物在冬天的特點;也可以寫活動中的人物,要寫出人物的精神面貌。)

(2)這次作文,在表達上有什麼要求?(表達要有順序,要做到有中心。)

二、互相啓發,拓寬思路。

1。根據題目要求,你準備寫什麼內容?(多請些學生說說自己想寫的內容。)

2。從學生講的內容中挑選幾項有代表性的,請學生說說文章的中心可以是什麼,怎樣做到圍繞中心寫。在學生介紹的過程當中,酌情組織討論,並作適當指導。

三、學生作文,教師巡視,對寫作有困難的學生進行輔導。

第五課時

學生繼續寫作,教師對寫完的學生進行面批,指導學生認真修改。

第六課時

一、概述作文情況,肯定成績和進步。

(教師從內容和表達兩方面,抓住重點加以表揚。內容方面,表揚學生的作文寫得具體,寫景物的寫出了特點;寫活動中的人物的,寫出了人的精神面貌。表達方面,表揚學生能按一定的順序,注意做到有中心。還要注意表揚有進步的學生。)

二、交流作文。

(多請些學生朗讀自己的作文,有的讀全篇,有的讀部分,教師酌情評點鼓勵。)

三、重點講評。

1。將用大字抄寫一兩篇學生作文張貼出來,組織學生討論:作文的中心是什麼,是怎樣圍繞中心寫的。

2。請小作者談談是怎樣確定中心的,爲什麼選擇這些材料來寫。

3。教師就怎樣做到作文有中心進行小結。

四、指導修改語句方面的毛病。

教師讀學生作文中的病句,讓學生注意聽,然後說說聽出了什麼問題,應該怎樣修改。

五、學生根據講評的收穫,修改自己的作文。

六、佈置作業。

修改作文,還可以寫一寫寫作文的體會,或者是修改作文的體會,寫在作文本上交給老師。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11

教 學 進 度

月 日 周次 教學內容及課時

9.1 1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11)

9.4—9.8 2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11)——3、鄭成功

9.1—9.15 3 古詩兩首——練習1

9.18—9.22 4 5、負荊請罪——6、船長

9.25—9.29 5 7、愛之鏈——練習2

10.2—10.6 6 國慶節放假

10.9—10.13 7 8、小草和大樹——10、生命的林子

10.16—10.20 8 11、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習作3

10.23—10.27 9 練習3——13、牛郎織女

10.30—11.3 10 14、安塞腰鼓——習作4

11.6—11.10 11 練習4——16、草原

11.13—11.17 12 17、麋鹿——習作5

11.20—11.24 13 練習5——18、給家鄉孩子的一封信

11.27—12.1 14 19、錢學森——20、詹天佑

12.4—12.8 15 21、鞋匠的兒子——練習6

12.11—12.15 16 練習6——23、學與問

12.18—12.22 17 24、大自然的文字——習作7

12.25—12.29 18 練習7——學和做(3)

1.1.—1.5 19 期末複習

1.8—1.12 20 期末複習、考試

教 學 計 劃

一、 教學大綱對本年級本學科的基本要求:

1. 學習習慣。

(1) 繼續掌握正確的讀寫姿勢、朗讀方法,培養課外閱讀的興趣。

(2) 培養寫日記的習慣;能夠做到愛護圖書,並養成習慣。

(3) 培養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學會蒐集材料並養成習慣。

(4) 培養學生不懂就問的習慣,通過多種渠道學習語文。

2. 漢語拼音。

鞏固漢語拼音,利用漢語拼音幫助識字、閱讀、學習普通話。

3. 繼續練習鋼筆字、毛筆字。

4. 口語交際。

(1) 能認真聽別人講話,聽懂別人說的一段話和一件簡單的事,能轉述基本內容。能講述課文所寫的故事。

(2) 能當衆說話,做到語句比較通順,有禮貌。

(3) 討論問題能主動發言,說清楚自己的意思,養成先想後說的習慣。

5. 閱讀。

(1) 繼續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指定的課文。能複述課文。會分角色朗讀課文。

(2) 繼續學習默讀課文,能不出聲,不指讀,一邊讀一邊想。

(3) 能憑藉語言文字理解課文內容,想像課文所描繪的情境,知道課文的大意。

(4) 繼續學習按要求預習課文。能借助字典學習生字詞,初讀課文,提出疑難問題,初步養成預習的習慣。

6. 習作。

(1) 學習有順序、比較細緻地觀察圖畫和事物,寫出文從字順的短文。

(2) 能修改有明顯錯誤的句子。

(3) 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歎號、冒號、引號、頓號、書名號、省略號,認識破折號。從內容、詞句、標點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

二、對教材體系和內容的簡要分析:

本冊課文主要由“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十一)、 “閱讀”、“習作”和“練習”組成。全冊課文安排了7個單元。共25篇,習作7篇,練習7個。

1. 關於閱讀。

本冊教材大體上按寫人、記事、寫景、狀物、應用文等組織單元,根據課文特點相機安排語言文字的基礎訓練。

本冊教材所編選的課文內容風富,體裁多樣。既有反映歷史人物的,又有頌揚現代英雄人物的;既有描寫著名自然景觀的,又有蘊含人生哲理的。

本冊課文安排生字時繼續採用了“識寫分流”的辦法。全冊共安排生字222個,其中要求寫得爲165個,其餘的57個生字只要求認識。

三、對本班學生學習情況的基本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47人,其中男生26人,女生21人。

學習態度端正,學習習慣良好、學習成績穩定、優異的,還屬女生居多。但男孩子相對而言,腦子比較靈活,接受知識、掌握知識比較迅速,課上思維活躍,發言積極且質量較高。但也有個別男孩子學習習慣不好,學習態度也不夠端正,有待於進一步加強教育。

學習習慣很好,學習成績穩定、優異的學生有:寧天暢、倪夢雪、陳雪、孫夢、高婷婷、徐俊鋒、何明星、趙雅文、郭招娣等,共計10人。

學習習慣不錯,但學習成績不夠穩定的學生有:李楊、李森、王詩睿、姜濤、王頂尚、王純、王厚棟、姜衍坤、陳雪、閻雪等。共計10人。

學習態度不夠認真,學習習慣不好,而且成績不理想的學生有:肖芳芳、楊楊、孔芮、孟曉清、劉欣雨、張偉龍、袁苑、俞亞楠、朱桂君、王力羣、湯宇等,共計11人。這些學生還有待於老師和家長的進一步加強管理。

四、改進教法提高質量的設想:

針對本班孩子的整體情況,特提出一些改進教法提高質量的設想:

1.要堅持不懈的抓好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一方面,我要認真抓好本冊所安排的關於讀書做筆記和不懂就問的習慣培養;另一方面,對本套教材以往所提的各項學習習慣也要常抓不懈,始終抓緊、抓實,務求達到預定的目標。

2.要堅定不移的引導學生進行語言的積累與運用。

我在教學中堅持“以讀爲主,以講助讀,以各種教輔手段促讀”,指導學生原原本本地把書讀好;注重感受、領悟、積累、運用,讓他們能“讀得進,記得住,用得出”,從而達到提高語文水平的目的。在平時,多開展讀書、摘抄活動,增強他們的競爭意識,從而促進他們多讀書,讀好書。

3.要明確本冊課本的編寫意圖,注重讀寫結合,循序漸進的進行作文教學。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12

  1、知識目標:

⑴ 學會8個生字。理解、積累詞語。

⑵ 把握課文的內容和作者的思路。

  2、能力目標:

⑴ 反覆誦讀,領會本文內蘊豐富、清新優美的語言。

⑵ 感悟文章內容,瞭解江南的雪和北方的雪各自的特點。

⑶ 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體會文章借景抒情的寫法。

  3、情感目標:

品味文章內涵,感悟文字背後蘊涵的感情。培養初步的語言感悟和鑑賞的能力。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初識魯迅。

1、師:“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同學們你們知道這句詩是描寫什麼景色的嗎?(雪)師:聰明!反應快。這就是唐代詩人岑參在《白雪送武判官歸京》以春花來寫冬雪的詩句。

2、記憶中,雪給你又留下了什麼印象?(學生自由說)雪給人們帶來這麼美的想象,歷來受到許多文人墨客的讚美與喜愛,

3、在中國現代文學,有一個值得我們永遠記住的名字,他就是魯迅,(課件出示簡介)中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1924年12月24日,北京的一場大雪,使魯迅情思涌動,寫下了這篇如詩如畫又充滿哲理的散文詩《雪》。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魯迅先生爲我們營造的《雪》世界,去賞雪景,悟雪情!

二、初讀課文,感知主要內容

1、自由讀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想想課文寫了那幾種雪?

2、學生按要求自由讀課文,(評:有的同學放聲地讀,有的同學默讀,還有的同學邊讀邊做上記號,只要是適合自己的,選擇的學習方式都是的)

3、讀着讀着,作爲一個偉大的文學家,他作品的語言也很特別。讀着魯迅文章中的語言,你有什麼發現?(交流難讀的句子,指導讀流利)(評:同學們不僅在讀着,還在思考着。)魯迅生活在五四時期,正值文言文向白話文過渡階段,許多語言和今天的說法不一樣是難免的,但我們可以按今天的說法去理解。比如:“否耶”就是“是不是呢”,其他的詞語你也能像這樣換一換嗎?

4、初步感受了語言的特色,文中出現的這些生詞,你會讀嗎?

出示:滋潤美豔 如粉如沙

磬口臘梅 決不粘連

目光灼灼 蓬勃奮飛

消釋、褪盡 旋轉、升騰

指名讀,當一生豎着讀時,問:你讀的方式不同,是豎着排列的詞連起來讀,爲什麼這樣讀?(引導學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5、這也就是課文的主要內容,在這篇文章中魯迅非常清晰的向我們展示了兩幅雪景圖----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請女生齊讀左邊一豎排的詞,男生齊讀右邊的,想象畫面,兩幅雪景圖分別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呢?(生自由說)

你最熟悉哪裏的雪?行,那就讓我們首先走進那個美麗的江南的雪世界裏,去感受它的獨特的景緻吧!

三、學習1—3自然段,品讀語言。

1、先讀讀第1自然段,“江南的雪”有着怎樣的特點呢?把最能表現特點的句子做上記號,並且圈出最能突出特點的詞語來。

2、在交流之前,老師有個疑問想你們解決一下:作者開篇就寫了江南的雪嗎?明明是在寫雪,這寫暖國的雨的兩句話不就是多餘的嗎?去掉可以嗎?

3、老師明白了,寫暖國的雨是爲了襯托並引出江南的雪,雨是單調的,哪江南的雪又有着怎樣的特點呢?

(板書:滋潤美豔)“滋潤美豔”怎麼理解?看看這個詞語,從字形上看你有什麼發現?那“滋潤美豔之至”呢?美到極致,不僅是水分多而滋潤,更表現在豐富的色彩上,從哪些詞句讓你感受到了呢?

相機出示句子:雪野中有血紅的寶珠山茶,白中隱青的單瓣梅花,深黃的磬口的臘梅花;雪下面還有冷綠的雜草。

3、讓我們把目光聚焦在這些色彩的詞上,閉上眼,放飛想象,你的腦海裏會浮現出什麼樣子的畫面呀?生想象說

4、放眼望去:在那廣闊的雪野上,那裹滿白雪的山茶樹上你看到了 ,在那白雪覆蓋的梅花枝頭,你看到了 ,在那白雪皚皚的臘梅叢中,你還看到了 ,近處,在你踩踏的白雪下,你看到了 。

白雪、鮮花,豔麗、潔白,互相襯托,你會說江南的雪真是---- (生用詞語概括)。帶着這種美的想象誰來讀讀看?

咦,明明是冬季,冰冷的白雪中雜草不是枯黃的,卻是——(冷綠),綠色讓你想到了什麼?在那白茫茫的雪野下,那一抹冷綠讓你能觸摸到什麼信息呢?

5、透過這些雪中的花兒、冷綠的雜草讓我們觸摸到了江南雪景的美豔與生機,你還從哪些句子感受到雪中蘊含的生機呢?

生說,相機出示句子:胡蝶確乎沒有;蜜蜂是否來採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記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彷彿看見冬花開在雪野中,有許多蜜蜂們忙碌地飛着,也聽得他們嗡嗡地鬧着。

6、你是怎麼體會到的?---抓住“忙碌地飛着、嗡嗡地鬧着”

說得好,一個“鬧”字寫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機。“蜜蜂”怎麼會在這江南的冬季裏看到呢?作者的眼前真的出現了這種景嗎?抓住“彷彿” ,爲什麼作者會有這樣奇特的想象呢?

7、作者由爛漫的冬花,自然聯想到春天特有的動物蜂蝶忙碌的情景,從側面襯托了花的明豔,也讓我們感受到了江南雪景的勃勃生機。(板書:充滿生機)

你能把這種春的氣息傳遞給大家嗎?讀讀看。

8、雖不是春天,可是我們聞到了春的氣息,感受到了春的活力。難怪作者會說----讀

出示句子:江南的雪,可是滋潤美豔之至了,那是隱約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極壯健的處子的皮膚。

師追問:青春的消息是什麼?

“處子的皮膚”有什麼特點?

生:白皙的,光滑的-------

師:對,應該是光滑的,白嫩的。而且還是極壯健的處子的皮膚,應該很健康。

請問對“隱約”一詞你是怎麼理解的?

生:隱隱約約,若有若無。

師:是啊,青春的消息雖不明顯,但我們已能感受得到。江南的雪是美豔的,是滋潤的,雪野中涌動着勃勃生機!生動的比喻,寫得多有生命力呀!

9、此時此刻,我不禁想起了雪萊的詩句“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

想真實地置身於這江南的雪野中嗎?擦亮你的眼睛,調動你的情緒讓我們陶醉其中吧(出示PPT:江南雪景圖片)

此時此刻你最想說-----

美的不僅僅是畫面,還有這詩一樣的語言,美美地讀一讀吧!----生配樂讀 江南的雪…)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13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全詩。背誦古詩。

2、能借助註釋,結合相關資料,理解詩句意思,感受小童形象。

3、想象詩中所描繪的情景。能體會作者對兒童的讚賞、喜愛之情,同時也感受詩人的不泯童心。

4、用畫的方式自由表達所想象的詩衝情景。

二、教學難點:

以讀解意,以畫悟情。

教學課時:1課時

三、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以前我們學習了哪些寫兒童的詩?(牧童)這節課我們也要學習一首寫兒童的詩。和《牧童》這一首詩有所不同的是,《牧童》只寫了一個小孩子,而這首詩中寫了兩個十分頑皮的小孩子。你們想知道他們怎樣頑皮嗎?(想)那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首楊萬里寫的《舟過安仁》(板書課題)

(二)自讀感知,理解詩句

1、自由朗讀,藉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讀正確這首詩。

(注意強調讀準字音:篙、棹)

2、小組賽讀,看誰把這首詩讀得最準,最流利。

3、自讀理解,藉助課後註釋或結合插圖理解詩句意思,劃出不理解的詞語、句子。

4、小組合作學習,交流已讀懂的詩句、解決不理解的問題。(老師巡迴指導)

篙:撐船用的竹竿或者木杆。

棹:船槳。

怪生:怪不得。

遮頭:爲頭部遮擋住風雨。

使風:藉助風的力量。

5、彙報交流,小組指派代表交流,疏通整首詩的意思。

(一隻小漁船裏坐着兩個小孩子,他們收起了划船用的篙和槳,而撐開了一把傘。難怪他們會在沒有下雨的時候打傘,原來是想借助風的力量來駛船。)

(三)再讀感悟,以畫悟情

1、自由讀詩,邊讀邊在腦海中想象詩歌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2、小組內交流,互相說說你所想象的畫面。

3、請學生描述畫面,引導學生把想象的畫面說具體、說生動。

4、請學生用彩色筆把想象的畫面畫出來,再把想對兩個頑皮的孩子說的話寫在下面。

(詩中兩個孩子的頑皮舉動,肯定會讓學生有話想說,把這些話寫下來,老師加以點撥就是思想感情)

5、彙報展示:用投影儀展示部分學生的畫,並讓學生加以解說。

(以傘借風力讓船行駛,肯定是行不通的,但這種舉動卻反映了兩個孩子的聰明和頑皮,同時詩人對兩個頑皮孩子的喜愛和讚賞。)

(四)感情朗讀,背誦古詩

1、感情朗讀,帶着頑皮、喜愛的情感自由朗讀古詩。

2、通過賽讀、評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讀好這首詩。

3、誦背古詩。

(五)拓展活動

你還知道哪些描寫兒童的詩,請讀給大家聽聽。

(六)、讀寫,延童趣:

1、師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舟過安仁》,還讀了幾首童趣詩,詩人爲什麼能寫出兒童的種。種童趣呢?我想這和他們擁有一顆童心,用不泯的童心去觀察着生活有關。冰心奶奶曾說過:除了宇宙,最可愛的就是兒童。一個成人再也無法變成兒童。然而兒童世界永遠是一個人最眷戀的精神家園。

2、師:同學們,就讓我們拿起手中的筆,把詩中的鏡頭再放大一點,將它變成一幅流動的畫,一個美麗的小故事,寫一寫《舟過安仁》的小故事或自己的童年趣事吧!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14

一、設計思路

1 結合新課程標準和教學大綱。對新課標和大綱制定的有關六年級的各項要求,理解其中的每一項標準、尺度、重難點。

2學習教材課後練習和理解作者的編排的意圖,理解每一項知識因材施教使得複習有針對性。

二教學目標

1是調查學生的心理狀況。我召開不同層次的學生的調查會,瞭解學生對考試的看法和態度,瞭解他們對複習有什麼要求:分析學生的心理層次,給學生一些精神食糧,調動每一個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期末複習中來。

2是瞭解學生的知識狀況。採用問卷的形式,瞭解學生的知識漏洞,瞭解學生最需要老師幫助他們解決什麼難題;分析學生的知識層次,我可以因材施教使得複習有針對性,使得每一個學生在複習中有滿足感,能較好的受到複習的效果。

三、複習計劃

1、指導思想:根據新課標、依據教材和卷子、對本班的學生狀況都做個簡單的分析和說明。

2、複習時間:我分成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我安排語文基礎知識的單項複習,第二階段我安排閱讀和習作的複習,第三階段我安排的是單元綜合和模擬綜合的測試。第四階段我安排的自由複習和個別輔導相結合。

3、複習方法:我採用的是集中複習和自主複習相結合的方法。

4、複習內容:我把所有內容分爲四個部分:語基部分、閱讀部分和習作部分、口語交際部分。

四、複習的實施方法

我採用的是集中複習和自主複習相結合的方法。第三階段:習作部分--反覆修改 寫好日記由於我平時對學生的日記、讀中學寫、課後習作都抓得很緊,指導及時,講評反饋比較到位,所以我班學生習作的複習重點不是反覆的寫作文,而是把重點放在反覆的修改上。

1、組織修改一個方面:可以是作文中的重點段、可以是人物的一段對話、可以修改開頭和結尾的方法。

2、欣賞日記:我讓學生從四個一練習修改日記

(1)一事一議(練習寫事的,把過程寫清楚出示相應的習作篇目進行分析)

(2)一景一描(練習寫景的,抓住景物特點出示相應的習作篇目進行分析)

(3)一人一寫(練習寫人的,要讓人活起來出示相應的習作篇目進行分析)

(4)一感一想(練習想象的,想象事實結合出示相應的習作篇目進行分析)

3、日記交流:三至五個人進行日記交流,交流日記的方法是自己讀、自己評、同學評、老師導相結合。這樣學生可以互相學習,取長補短,逐漸提高習作水平,而且不乏味。 據學生的實際,我把前邊的單項複習進行綜合檢測,以集中審題和單獨審題的方式進行檢測,可以是整體檢測,主要是做一些綜合練習,(接把自助餐搬進複習課的內容出示相應的題目進行審題並進行口頭作文)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15

【教學目標】:

1、學會文中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聯繫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結合學生親身經歷,體會“我”童年生活的有趣與快樂。

4、激發學生對古詩詞的興趣,積累好詞佳句。

【教學重難點】:

1、體會“我”童年生活的有趣與快樂,感受少年真摯的情懷。

2、培養學生對古詩詞的興趣,積累好詞佳句。

【設計理念】:

教學時,讓學生通過“讀”、“想”、“品”、“悟”,感受“我”童年跟祖父學詩的快樂時光。首先讓學生默讀靜思,在文字中找出能體驗“我”快樂的語句,通過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來體會“我”的童真、頑皮、可愛與快樂。再讀課文,找出“我”跟祖父學詩感覺如此快樂、有趣的原因,經教師指導朗讀體會後,在說說你覺得爺爺是一個怎樣的人?最後回到本文作者蕭紅身邊,瞭解她的經歷,體會她今天能走上文學之路,是與祖父教她吟誦古詩有着密切聯繫的。以此激發學生熱愛中華傳統文化瑰寶——————古詩,自覺在課外多讀、多積累古詩。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初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學習文中生字詞。瞭解作者蕭紅,初步感受文中的“我”跟祖父學詩的有趣與快樂。練寫文章中的生字,提醒學生寫字姿勢要正確,養成好的寫字習慣。)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回顧上文,激趣導入

上節課,我們已瞭解到“我”跟祖父學詩很開心,快樂。這節課,讓我們再次走近祖父身邊,和蕭紅一起跟祖父學詩吧!

二、感悟快樂

1、請大家默讀全文,思考:你從哪兒體會到我的快樂?用筆勾畫出相關語句,並寫下自己的點滴感受。

2、引導學生抓住以下片段去理解體會。

預設:

師:誰願意把你體會到的快樂和大家交流交流?

生:我從“早上唸詩,晚上唸詩,半夜醒了也是念詩……念困了再睡去。”體會到了“我”學詩的快樂。

師:能說說你是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到的嗎?

生:我從“早上”、“晚上”、“半夜”這些表示時間的詞語體會到作者很愛念詩,而且很勤學。

師:請你想象一下,小蕭紅在“早上”“晚上”“半夜”唸詩時,她會想些什麼?又會做些什麼呢?

(引導學生想象蕭紅的內心,她是怎樣想的,怎樣做的?)

生:我還從“念困了再睡去”可以看出作者是多麼喜歡唸詩。

師:你們很會讀書,能通過你的朗讀把作者學詩的快樂表達出來嗎?

(生朗讀此部分)

師:同學們,聽了他的朗讀,你想說點什麼呢?(生評價)

師:你來試試,讀出你的體會吧。(生讀)

師:讓我們一起來朗讀這一段,看看老師能不能從你們的朗讀體會到作者很愛詩、勤唸詩。(生齊讀)

師:你還從哪可以體會到“我”的快樂呢?

生:我還從文中的“我”大聲喊詩體會到作者的快樂。

師:她爲什麼要大聲喊?

生:因爲她覺得那詩念起來很好聽,所以很高興地跟着祖父大聲喊。

師:請默讀課文,找出能表現“我”大聲喊的關鍵詞句,讀一讀,體會“我”的快樂

(引導學生找出“跟着喊”、“比祖父聲音大”、“房蓋被你擡走了”、“照樣地喊”、“亂叫”、“瞎念”等體會“我”大聲喊詩的自在與快樂。)

生:我還從“很好聽”、“真好聽”、“多好聽”、“越念越覺得好聽,越念越有趣味”這些詞句中體會到“我”喜歡聽,而且,覺得好聽就學,不好聽則不學。

師:詩讀起來真的有這麼好聽嗎?想想你們平時是怎樣學詩的?有這樣的感受嗎?

師:怎樣讀詩才好聽呢?讓我們也像小蕭紅那樣好聽地讀讀這兩首詩吧!

生:我還覺得文中的“我”跟祖父學詩時心情很好?

師:你怎麼體會到的?

生:我從“高高興興跟着喊”、“笑了一會兒”、“我很喜歡”、“更喜歡的”、“滿口的大叫”、“得意極了”這些詞句中體會到“我”學詩時心情非常好。

師:你來讀讀這兩首詩,讀出“我”的喜歡、開心、得意之情。(練讀、指名讀、分組賽讀、齊讀)

(教師在引導學生交流體會時,可引導學生聯繫自己學詩時的情景,想想自己是怎樣學詩的,有什麼樣的體會來進行朗讀指導。)

師:從你們找出的語句和從你們的朗讀中,我深深地體會到兒時蕭紅跟祖父學詩是多麼有趣,多麼快樂啊!學到這,兒時的蕭紅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呢?你能用恰當的詞語來形容形容嗎?(天真、頑皮、可愛、愛學習、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等)

三、感悟寬容與慈愛

1、認真再讀課文,想想:“我”跟祖父學詩爲什麼會覺得如此有趣,如此快樂呢?

2、學生帶着問題讀課文,邊讀邊做記號。然後小組交流。

3、集體交流體會。

預設:

生:“我”唸詩大聲喊時,母親要打我,而祖父只是很幽默地警告我說:“房蓋被你擡走了”。雖然祖父實際上也是在批評,但是我還是覺得很開心。所以“我”跟祖父學詩覺得很有趣。

生:跟祖父學詩“我”是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每當祖父教我一首新詩,開頭我覺得好聽,我就學,不好聽,就不學,祖父總是依着我,直到我滿意爲止。

生:當“我”不高興時,祖父就趕緊讓“我”念“我”最喜歡的詩,一念,“我”又高興起來了。所以“我”跟祖父學詩是快樂的。

師:你們很會讀書。你覺得“祖父”是個怎樣的人?(幽默、寬容、慈愛……)

(抓住“常常警告我說……” “每當祖父教我一首新詩,開頭我若聽了不好聽……我還是不要” “祖父一聽就笑了” “看我還是不高興,他又趕快說……”等體會祖父對“我”的寬容與慈愛。)

師:因爲祖父的幽默、寬容、慈愛,讓“我”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全憑“我”的興趣去快樂地學詩。現在我們來讀一讀“我”與“祖父”的對話部分,選擇你喜歡的角色,在小組裏練習讀一讀,聯繫你們平時學詩的經歷,讀出“我”學詩過程中的特別感受和“祖父”的寬容與慈愛、風趣與幽默。(分角色讀)

4、讀讀這些句子,你又體會到了什麼?

出示句子:

“祖父念一句,我就念一句”

“唸了幾十首後,祖父開講了”

“但從此再讀新詩,一定要先講的,沒有講過的也要重講。”

通過這些句子,讓學生體會到祖父教詩的方法是不斷變化的,以“我”的興趣爲主,用他的寬容與慈愛,幽默與風趣引導“我”,啓發“我”學習《千家詩》,讓“我”的童年生活充滿快樂。

5、教師小結學習內容

四、拓展:積累詩句,激發學習古詩的興趣

1、古詩文是我們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請把我們課文中涉及到的詩句完整地讀一讀,讓我們也讀得越來越好聽,越來越有趣吧。

2、學生比賽誦讀平時積累的詩句。

3、聯繫實際,說說你平時是怎麼學詩的?與文中“我”學詩經歷作比較,有什麼體會?

師小結:蕭紅現在走上文學之路,與兒時跟祖父唸詩、誦詩是有着密切關係的。讓我們課外也多讀一些詩句,多積累一些詩句,讓我們的童年充滿詩情畫意,讓我們的童年更豐富、更快樂,而且這樣會讓我們受益終身的。

【板書設計】

2跟祖父學詩

早晚念

大聲喊

好聽就學

有趣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