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六年級教案 > 蘇教版六年級下冊《記金華的雙龍洞》導學案

蘇教版六年級下冊《記金華的雙龍洞》導學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6W 次

 第一課時

蘇教版六年級下冊《記金華的雙龍洞》導學案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喜歡旅遊嗎?你到過哪些城市去旅遊呢?它有什麼獨特的風光呢?今天,我們準備跟著名作家、教育家葉聖陶爺爺到浙江省的金華去旅遊,你想去嗎?

2、板書課題,釋題引入。

(1)課題中的“記”是什麼意思?(“記”即記錄之意,記的是遊覽的經過情形。本文是一篇遊記。)

(2) 葉聖陶爺爺游完雙龍洞後是怎樣寫這篇遊記的呢,讓我們隨着課文再觀賞這神奇的雙龍洞,好嗎?

 二、出示本課時學習目標

  三、展示詞語

師:小組內,幫對之間相互檢查一下學案,看看生字是否認識了,詞語是否查字典了。

師指導:所謂讀詞想景,我們在讀詞語的時候,要學會邊讀邊想象與詞語相關的情境。(指名讀,齊讀)

 四、展示讀書

1、練讀課文

師:學案上還有個任務: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請同學們先自己讀一讀感覺還讀不好的段落,一會兒比一比,看看哪個小組同學能做到讀正確、讀流利。(學生練讀自己感覺還讀不好的段落。)

2、展示讀課文

師:每小組的4號比一比,看哪個小組同學能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其他同學仔細聽,幫對針對出現的錯音、停頓不當、讀的不流暢的句子等要及時糾正。

(落實讀正確、讀流利,讀不正確、不流利的,老師要及時糾錯、指導,實在差的,要賽讀。)

3、師:請同學們瀏覽一下課文,誰能說說本文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課文按照遊覽順序,依次寫了去金華雙龍洞的路上、遊外洞、由外洞進入內洞、遊內洞的所見所聞所感以及乘船出洞的情況。)

 五、寫字

1、觀察生字

師:同學們,課文我們已經讀正確、讀流利了,那麼生字會寫了嗎?請同學們先仔細觀察課後生字,想想怎麼記住它,怎樣才能把它們寫好。

2、教師範寫,學生書空

師:同學們,請看“鵑 臀”這兩個字。

鵑:左右結構,左窄右寬,左下角“月”的撇要變成豎。

臀:上下結構,上寬下窄,上邊是“殿”。

師邊範寫邊講清注意點,學生握好鋼筆,跟老師書空。

3、學生仿寫

課前預習時,我們已經對生字進行了描紅。下面請同學們在練習本上仿寫本課的生字。(教師巡視,看學生的起筆、頓筆、大小、間架結構是否美觀。對寫的不好的字進行指導,對寫得好的字用紅筆圈出來。)

評價:我發現同學們不僅書讀得好,而且寫的字也越來越漂亮了。

4、小檢測

(1)師:再仔細看一看這幾個生字,看看能不能記住它?

(生快速記憶)

(2)聽寫生字。

(3)師:請對子之間相互改一改,錯的請及時更正,錯一改三。

 六、出示自學提示

過渡:通過課前老師對學案的瞭解,針對同學們提出的問題進行了梳理,同學們請看:

(課件出示)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作者都遊覽了雙龍洞的哪些地方?你對哪裏的景物最感興趣?標一標,畫一畫,並寫寫自己的感受。

  七、分配展示任務

1、作者都遊覽了雙龍洞的哪些地方?你對哪裏的景物最感興趣?標一標,畫一畫,並寫寫自己的感受。

2、根據作者的敘述,畫一幅金華雙龍洞的景點遊覽圖,再介紹一下你印象最深的一個景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5自然段。

4、蒐集補充葉聖陶及金華雙龍洞的相關資料(文字、圖片等)。

5、思考文章的寫作方法。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分清文章的主次,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3、感受金華雙龍洞的神奇美麗,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難點:

1、分清文章的主次,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2、感受金華雙龍洞的神奇美麗,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記金華的雙龍洞》,請齊讀課題。

2、請看這節課的學習目標。(課件出示)

3、課件出示上節課的自學提示。

師:上節課,同學們都根據這一自學提示,進行了自學,並寫了自己的讀書體會,現在請同學們在小組內交流一下各自的讀書體會。

 二、全班彙報

師:同學們,作者都遊覽了雙龍洞的哪些地方?具體又是怎樣寫的?相信通過你們的自學、小組交流,已經有了答案。

1、作者都遊覽了雙龍洞的哪些地方?你對哪裏的景物最感興趣?

教學措施預設:

理清遊覽順序: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內洞→出洞。

師:同學們回憶一下葉老都遊覽了雙龍洞的哪些地方?

預設:葉老遊覽了雙龍洞的外洞、孔隙和內洞。(板書)

師:經過寬大的洞口,就來到了外洞。這裏又是怎樣的景象呢?繼續彙報。

預設:高、大,彷彿到了個大會堂聚集一千人或是八百人開個會一定不覺得擁擠。

師:誰能把這種奇特的感受讀出來?(指名讀)

預設:這又高又大的外洞已經讓我們感到很奇特,更令人驚歎的是,內外洞有巨大的屏石相隔,僅通水道,長10 餘米,寬3米多。內外洞的相隔與相通,形成了雙龍洞最鮮明的特色。古詩云“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覓泉源臥小船”,如欲觀賞,唯有平臥小舟,仰面擦崖逆水而入,不得稍有擡頭,有驚而無險,妙趣橫生,堪稱遊覽方式之一絕,有“水石奇觀”之譽。那正流出溪水的孔隙。快來看看吧!

師:我們乘船從孔隙經過,大約走了八、九米就來到了內洞。這裏又有什麼樣奇特的景觀呢?繼續彙報。

思考:在內洞你看到了什麼?有什麼感受?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到的?把你的感受讀出來。

預設:

1、內洞一團漆黑,什麼也看不見。

洞頂的雙龍石鐘乳和石筍名目有四十多種。形狀變化多端,顏色各異,即使不比做什麼,也很值得觀賞。

師:洞內鐘乳石、石筍衆多,造型奇特,佈局巧妙,有“黃龍吐水”、“倒掛編幅”、“彩雲遮月”、“天馬行空”、“海龜探海”、“龜蛇共生”、“青蛙盜仙草”、“壽星與仙桃”等景觀,幻化多變,使人目不暇接,宛若置身水晶龍宮。

過渡:這些石鐘乳和石筍,像神仙、像動物、像宮室、像器用……名目繁多,造型奇特,再加上那搖曳的燈光,忽明忽暗,讓我們置身於神祕的境界,怎能不令我們驚歎自然的奇異,請大家有感情地讀讀內洞這部分。感情朗讀。指讀。

師:就這樣,我們隨葉老又仰臥在小船裏,通過孔隙出了洞。

預設:

學生可能會問:作者爲什麼不稱之爲水洞卻還要稱爲孔隙呢。(因爲外洞面積太大了,水洞相對就顯得很小,所以作者用孔隙一詞是恰當的。)

2、根據作者的敘述,畫一幅金華雙龍洞的景點遊覽圖,再介紹一下你印象最深的一個景點。

預設:

學生板畫金華雙龍洞的景點遊覽圖,然後像小導遊一樣把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個景點介紹清楚,介紹詳細。

3、蒐集補充金華雙龍洞的相關資料。

學生根據自己蒐集的文字、圖片資料進行展示。

(金華雙龍洞距金華市區約15公里,坐落在海拔1000多米的北山南坡,除底層的雙龍洞之外,還有中層的冰壺洞和最高的朝真洞。雙龍洞分內、外兩洞,外洞高大明亮,洞高66餘米,廣、深各33餘米,面積1200多平方米。常年洞溫爲15攝氏度左右,冬暖夏涼,炎夏至此,有“上山汗如雨,入洞一身涼”之感。洞內陳放着一排排石桌、石椅,可容千人品茶避暑。

雙龍洞現爲國家森林公園,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素以林海莽原、奇洞異景、道教名山著稱於世。)

4、迴歸整體,體會寫法

(1)課文在寫法上有什麼特點?

敘述有條理,貫穿全文有兩條線索。一是遊覽的順序: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內洞→出洞;二是泉水流經的路線:深黑的石洞→內洞→孔隙→外洞→洞口→流下山,作者正是迎着溪流上山入洞的。

(2)全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山川景物的熱愛。)

 三、小練筆

按照遊覽的先後順序描寫景物的方法,選擇校園中一兩處重點景物來寫一段話。

(學生自主練習,然後交流,師生共同評價。)

總結拓展:

作者乘船出洞,結束了雙龍洞之遊。我們同作者一道感受了雙龍洞的雄偉、驚險與神奇。面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們不僅折服於自然之偉大,自然之神奇!你們知道嗎?葉聖陶爺爺出洞後,並沒有直接回城,而是藉着濃濃的興致,又繼續遊玩了上游的冰壺洞。金華有兩個巖洞,一個是雙龍洞,另一個是冰壺洞,那裏的景緻也很迷人,請同學們課下讀一讀葉聖陶寫的《記金華的兩個巖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