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六年級教案 > 六年級上冊《山雨》教學反思

六年級上冊《山雨》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W 次

  《山雨》教學反思一

六年級上冊《山雨》教學反思

本課教學時,我在課堂上體現了以下三個特點:

一、注重語感體驗,加強朗讀訓練

這篇文章感情充沛,語言優美。因此在進行教學時,我注重學生的生活體驗和情感體驗,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在情景中閱讀,在探究中感悟,在體驗中交流,極力營造一種自由閱讀的氛圍,讓學生在文本世界裏自由馳騁。引導學生想象感悟中引領學生進入一個詩意的雨天。整體感知時加強文本中如詩一般的文字品味、欣賞。閱讀中,一切都以尊重學生個性化的解讀。文本中美的文字描寫了美的意境,美的意境惟有靠閱讀者自己去感悟方能領略,領略文字背後那美的意境。

二、注重讀的層次性

每一次讀都有每一次的目的和要求,螺旋上升,層層推進,學生經歷了從讀得不熟練,到讀得流利有感情的過程。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在課堂上朗讀、默讀、表演讀,在讀中感悟、理解、交流。學生在反覆誦讀過程中,學詞、練句,走進語言文字,體會感悟課文

三、分析文章寫法,加強寫法的指導

這篇文章的結構清晰,層次分明。課文是按雨來、雨中、雨後的順序寫的。這篇文章也是學生習作的優秀例文。我在教學中,先教給學生賞讀的方法,體會作者的寫作技巧。我還進行適當的課外延伸。我的這節課引着學生從課文中的文本延伸到了生活中、文學裏,不僅是朗讀、感悟能力的培養,也是其他能力的訓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山雨》教學反思二

前幾天我教學《山雨》這一課,現在我回顧一下。

爲了教學好這一課,我看了《山雨》的講課視頻,聽了《山雨》的錄音,更加認識到《山雨》是一篇優美的寫景散文。本文充分表達了作者熱愛山雨、熱愛大自然的濃厚感情。

本文從視覺和聽覺兩個方面,描寫了山雨的聲音美和色彩美。因此我從這兩個方面入手。先讓學生讀課文,進行整體感知,然後指名學生回答:“讀了本文之後的感受是什麼?”學生能夠回答出“本文充分表達了作者熱愛山雨、熱愛大自然的濃厚感情。”

然後我問學生“本文寫了山雨的什麼特點?”有學生回答是“聲音”。有學生回答是“色彩”。因此我總結到本文就是從“聽聲見色”兩方面表達了濃濃的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因此我讓學生從文章中首先找出描寫聲音的語句與大家分享,有學生找到:

先是聽見它的聲音,從很遠的山林裏傳來,從很高的山坡上傳來——

沙啦啦,沙啦啦……

像一曲無字的歌謠,神奇地從四面八方飄然而起,逐漸清晰起來,響亮起來,由遠而近,由遠而近……

雨聲裏,山中的每一塊岩石、每一片樹葉、每一叢綠草,都變成了奇妙無比的琴鍵。飄飄灑灑的雨絲是無數輕捷柔軟的手指,彈奏出一首又一首優雅的小曲,每一個音符都帶着幻想的色彩。

有的同學還找到:

遠處,一隻不知名的鳥兒開始啼囀起來,彷彿在傾吐着浴後的歡悅。近處,凝聚在樹葉上的雨珠還往下滴着,滴落在路旁的小水窪中,發出異常清脆的音響——

丁——冬——丁——冬……

彷彿是一場山雨的餘韻。

然後又讓學生找出描寫聲音的語句:

雨改變了山林的顏色。陽光下,山林的色彩層次多得幾乎難以辨認,有墨綠、翠綠,有淡青、金黃,也有火一般的紅色。在雨中,所有的色彩都融化在水淋淋的嫩綠之中,綠得耀眼,綠得透明。這清新的綠色彷彿在雨霧中流動,流進我的眼睛,流進我的心胸。

這雨中的綠色,在畫家的調色板上是很難調出來的,然而只要見過這水淋淋的綠,便很難忘卻。

然後我讓學生對描寫聲音的語句進行誦讀,進一步感悟作者的獨特感受體驗。然後指名學生朗誦,學生讀得不是很有感情,於是我師範讀課文,由於我已經聽過錄音,我的朗誦比較有感情,有特點,學生們聽了很是高興。於是讓學生再讀描寫色彩的句子。學生讀得比較有進步。

後來在評課時,教研組長給我很高的評價。認爲我範讀課文讀得好,我想這都是我事先做的準備工作好。另外,有老師給我提出,應讓學生進行不同形式的誦讀,顯出層次感。

我想也是,應該讓女生齊讀,或者男生齊讀,或者個別領讀;或者讀聲音,或者讀色彩,誦讀在這裏應進一步着重突出。

看來,教學過程的教學重點還沒有得到突出。所以在月考時,有的同學在作文的一道小題中沒有做好,這一小題就是檢測山雨的色彩美的填空。每一課的教學重點怎麼解決,這是我以後應該注意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