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六年級教案 > 小學六年級語文《馬》教學設計

小學六年級語文《馬》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8.24K 次

  《馬》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小學六年級語文《馬》教學設計

1.反覆誦讀課文,體會作者對馬的人格化的描寫,積累優美的語句。

2.瞭解兩種生存狀態下馬的特徵,體會文中作者對馬的不同感情。

3.學習本文觀察細緻、抓住特徵對比描寫的寫法。

一、資料鏈接

布封(1707—1788),法國博物學家、作家。從小受教會教育,愛好自然科學。26歲入法國科學院。1739年起擔任皇家花園(植物園)主任。1753年被法蘭西學院接受爲院士,入院時發表著名講演《風格論》。他用畢生精力經營皇家花園,並用40年時間寫成36卷巨冊的博物志《自然史》,筆鋒富於感情,語言優美,又不乏藝術的形象描繪,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二、整體感知

1.給下列劃橫線的字注音。

剽悍 ( )( ) 慷慨以赴( )( ) 抖擻 ( )( ) 馴良( ) 駕馭( )( ) 窺伺( )( ) 鞍轡( ) 羈絆( )( ) 瘡痍( ) 闊綽( ) 觀瞻( ) 一撮毛( ) 鬣( ) 庇廕( )( ) 獷野( ) 畸形( ) 相得益彰 ( )覷( ) 鬃毛( )

2.根據語境解釋下列詞語。

慷慨以赴:

窺伺:

瘡痍:

庇廕:

相得益彰:

觀瞻:

3.速讀課文,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

溫馨提示

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

A.抓中心句概括大意。

B.合併文段的幾個意思。

C.圍繞文段中心意思自己概括。

4.反覆閱讀課文,思考課文介紹了幾種馬,它們各自有什麼特徵。

5.作者對兩種馬各持什麼態度?這種態度集中表現在哪些段落?

三、探究賞析

1.人類征服了馬後是怎樣對待這位“捨己從人”的“朋友”的呢?

2.作者在文中寫道:“我們所見的‘馬’已經不是真正的、原始意義上的馬了。”那麼馬原本是什麼樣的動物呢?

3.如何理解“它的教育以喪失自由而開始,以接受束縛而告終”這句話?

4.第一段中“還彷彿窺伺着駕馭人的顏色”中的“窺伺”能不能改成“觀 察”?爲什麼?

5.分析本文對比寫法的妙處。

(1)找出文中對比描寫的相關內容,並思考其作用。

(2)作者在寫馬的美貌時,與其他動物作了對比,你認爲其他動物真的很醜嗎?說說你的看法。

  《馬》教案二

  學習目標

1.瞭解作者布封,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整體感知全文內容,理解人工馴養的馬和天然野生的馬的特性。

3.揣摩體會對比描寫及作用,學會恰當運用對比描寫的方法。

4.理解並賞析文中一些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作者對馬的人格化的描寫,培養學生個性化的閱讀能力和感悟能力。

5.培養學生關心、愛護動物。

  學習重點

反覆誦讀,積累語句,整體感知,體會文章的精妙之處。

  學習難點

揣摩體會,對比描寫,瞭解作用,學會恰當運用對比描寫的方法。

學習過程:

  一、預習

1.自讀課文,解決生字詞、瞭解作者。

剽(piāohàn)悍(hàn) 窺(kuī)伺(sì) 羈(jī)絆

瘡(chuāng)痍(yí) 闊綽(chu) 庇(bì)蔭(yìn) 遒(qiú)勁

相得益彰(zhāng ) 面面相覷(qù) 觀瞻(zhān) 鬣(liè)毛

馴(xùn)良 妍(yán)媚 顎(è)骨 獷(guǎng)野

畸(jī)形 給(jǐ)予(yǔ) 駕馭 (yù)

  二、課堂展示

(一)預習展示

(二)小組探究

1.你認爲課文寫了哪兩種生存狀態下的馬?他們各有什麼特點?

(1)工馴養的馬、天然的馬。

①勇毅。無論是在疆場上,還是在平時的射獵、演武、賽跑時,它們都精神抖擻、慷慨以赴,與主人同生死、共榮辱。

②馴良。它們不但屈從人類的操縱,還會迎合別人的心意。它們“無保留地貢獻着自己”,爲人類做各種服務。自由豪邁的動物,成了低眉順目的工具,可以看作是一種悲哀的墮落。

(2)野馬

美質:它們自由自在地生活,感覺自豪而不屑於受人照顧。在大自然中“呼吸着清新的空氣”,被賦予“強壯、輕捷和遒勁”的美的品性,具有“充沛的精力和高貴的精神”。

美德:天性絕不兇猛,熱愛和平;它們羣居行動,團結和睦;相互間沒有“妒忌”,從不爲己爭鬥。

美貌:在所有的動物中,馬“身材高大又最勻稱、最優美”,有高貴姿態。

2.作者對兩種馬各持什麼態度?這種態度集中表現在哪些段落?

作者同情家馬,欣賞野馬,這種態度集中表現在二、三自然段。

3. 寫作方法

①本文運用擬人的手法來表現馬,讚美馬,在作者的筆下,馬被賦予人格的魅力,如本來馬在戰場上是被迫衝騰躥躍的,可作者寫道它“喜愛”並“追求”兵器的撞擊聲;馬是受人擺佈和約束的,可作者卻說它“知道剋制”自己;馬被馴服,這種馴服作者稱之爲“教育”。馬在作者的筆下,具有了人一般的意志品質。它像英勇忠義的戰士,又像馴服誠實的奴僕,像豪邁而獷野的遊俠,又像典雅高貴的紳士。

②本文多處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如將人工馴養的馬與天然野生的馬不同生存狀況的對比,抒發了對馴馬的同情與對野馬的讚美。又如將馬與驢、獅子、牛、駱駝、犀牛、鹿、象七種動物對比,從而更加突出了馬的姿態高貴。

  三、當堂測試

1.如何理解“它的教育以喪失自由而開始,以接受束縛而告終”?

2.“給馬戴黃金鍊條”等是不是對馬的“侮辱”?

  四、拓展小結

自古文人相惜,作家樑曉聲就曾寫過《假如我爲馬》這樣一篇文章,文中有這樣一段話“是的,我如果在對生命形式進行選擇時,我竟不幸沒了做人的資格,那麼,我懇求造物主賜我爲一匹野馬,如果我的渴望得不到更大的滿足,那麼就讓我變成一匹野馬,在行動上去追求更大的自由。”

  《馬》教學設計三

  【教學目標】

1.理解、積累“剽悍、馴良、遒勁、闊綽、慷慨以赴、相得益彰、有過之無不及”等 詞語。

2瞭解作者布封,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整體感知全文內容,理解人工馴養的馬和天然野生的馬的特性。

4.揣摩體會對比描寫及作用,學會恰當運用對比描寫的方法。

5.理解並賞析文中一些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作者對馬的人格化的描寫,培養學生個性化的閱讀能力和感悟能力。

6.培養學生關心、愛護動物。

  【重點難點】

1.反覆誦讀,積累語句,整體感知,體會文章的精妙之處。

2、揣摩體會,對比描寫,瞭解作用,學會恰當運用對比描寫的方法。

  【教學方法】

1.誦讀法。本文語言優美、文筆流暢、詞彙豐富。作者用文學的筆調,描繪了馬在兩種生存狀態下的不同形象,而且賦予人性化的光彩。引導學生反覆誦讀,聯繫語境揣摩語言,發表個性化的見解。

2.研討點撥法。本文是一篇介紹馬的科學小品,也是一篇優美的散文。因其內容生動有趣,課堂教學應充分調動學生合作探究的積極性,爲深層把握文意提供廣闊的活動空間。教師適當點撥、歸結,如作者的感情傾向。

【教具準備】多媒體CAI課件、錄音機及示範朗讀帶、投影儀。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設計(一):

同學們,古語中有“文如其人”“文即其人”的說法,而它是與博物學家布封的名言“風格是屬於個人的”相通的。今天,我們學習的散文化的科學小品《馬》,就體現了“文如其人”的風格,讓我們一起去感受人性化描寫的藝術魅力。(板書文題、作者)

  設計(二):

提及人類的忠實朋友——馬,給人的強健、勇毅的印象是那麼鮮明可感,而且在文學藝術作品中也不乏優美的讚詞。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法國博物學家布封的科學小品《馬》,去感受馬的形象、馬的命運。(板書文題、作者)

  二、資料助讀

1、提問:

@、那中動物可以參加人類的奧林匹克運動會?馬。

@、中國旅遊局將哪一件藝術作品定爲中國旅遊標誌?

甘肅出土的東漢時代的雕塑作品“馬踏飛燕”。

@、國際標準的鐵路軌距是1。435米,你知道這個數字從何而來?

是古羅馬兩匹拉戰車的馬屁股的寬度,也就是說馬屁股的寬度是國際標準鐵路軌距的“祖先”。這三個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問題,卻在告訴我們同一件事情:有一種動物和人類的生活有着密切的關係,是人類文明發展的見證者,這種動物就是——馬。如果說黃河文化是我們華夏族獨有的文化,而馬的文化卻是世界性的文化的。

含有馬的成語,如:龍馬精神、鞍前馬後、心猿意馬、懸崖勒馬、人仰馬翻、伯樂相馬……

讓我們一起與馬共舞。

2、多媒體顯示:

布封(1707-1788),法國博物學家、作家。從小愛好自然科學。1933年他26歲時進入法國科學院。1739年起擔任皇家花園(植物園)總管。1753年被法蘭西學院接受爲院士。他用40年時間寫成36卷巨冊的《自然史》。 《自然史》是一部博物志,它包括《地球形成史》《動物史》《人類史》《鳥類史》《爬蟲類史》《自然的分期》等幾大部分,對自然界作了唯物主義的解釋。在整個《自然史》中,上帝是不存在的,把上帝從宇宙的解釋中驅逐出去,是《自然史》的一大貢獻。其中《自然的分期》是一部史詩,對獅、虎、豹、狼、狗、狐狸的獵食,海狸的築堤,用形象的語言,作擬人的描寫,生動活潑,至今仍爲人們所喜愛。布封的《自然史》中具有較高文學價值和藝術性的,是他對動物的描繪,在他筆下,小松鼠善良可愛,大象溫和憨厚,鴿子夫婦相親相愛,。布封還往往把動物擬人化,賦予它們以某種人格,馬像英勇忠烈的戰士,狗是忠心耿耿的義僕,……語言優美,又不乏藝術的形象的描繪。

  三、誦讀,感知文意

1. 課文是一篇介紹馬的科學小品,也是一篇優美的散文。自讀課文,初步感知文意。要求標示段序,並疏解疑難字詞。

(1)注音:

覷qù 項鬣liè 剽悍piāo hàn 馴良xùn 窺伺kuī sì 瘡痍chuānɡ yí

闊綽ku chu 觀瞻zhān 妍麗yán 庇廕bì 遒勁qiú 畸形jī 妒忌(dù jì)

顎骨è 慷慨kāng 駕馭yù 鞍轡pèi 眷戀juàn

(2)釋義

慷慨以赴:毫無私心,毫不吝惜地前往。

馴良:和順善良。

相得益彰:指兩個人或兩件事物互相配合,使二者的能力、作用、好處都得到充分展示。益,更加。

有過之無不及:有超過的而沒有達不到的。

2.指名學生分段誦讀,勾畫文中精彩的語句並與同桌交流體會。

3.快速閱讀,篩選關鍵信息,理解課文內容。

思考:(1)本文寫了人工馴養和天然野生的馬,這兩種生存狀態中的馬各有什麼特性,你更欣賞哪一種?爲什麼?

(2)本文在傳神描摹馬的形象中蘊含着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請找出文中飽含作者情感傾向的語句。

(3)這篇課文對馬的描寫細緻逼真,使人爲之傾心、讚歎。那麼,你認爲本文的描寫筆觸有什麼特別之處?試結合具體語句說明。

學生回答,教師適時點撥:

(1)人工馴養的馬的主要特徵是:

A、勇毅。無論是在疆場上,還是在平時的射獵、演武、賽跑時,它們都精神抖擻、慷慨以赴,與主人同生死、共榮辱。 B、馴良。它們不但屈從人類的操縱,還會迎合別人的心意。它們“無保留地貢獻着自己”,爲人類做各種服務。自由豪邁的動物,成了低眉順目的工具,可以看作是一種悲哀的墮落。 (馬是人類的朋友,人類卻不是馬的朋友。人類對“它的教育以喪失自由而開始,以接受束縛而告終”;人類還用“銜鐵”“馬刺”“鐵釘”殘忍地禁錮它。更悲慘的是,許多人爲了滿足自己的“虛榮”,把馬變成了自己的玩物。)天然野生的馬的主要特徵是:

A、美質:它們自由自在地生活,感覺自豪而不屑於受人照顧。在大自然中“呼吸着清新的空氣”,被賦予“強壯、輕捷和遒勁”的美的品性,具有“充沛的精力和高貴的精神”。 B、美德:天性絕不兇猛,熱愛和平;它們羣居行動,團結和睦;相互間沒有“妒忌”,從不爲己爭鬥。C、美貌:在所有的動物中,馬“身材高大又最勻稱、最優美”,有高貴姿態。

(2)布封在對馬的描摹中傾注了深厚的感情:對 “在無垠的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馬匹”的由衷讚美,對“被人養育”“經過訓練”“供人驅使”的馬的深刻同情。

飽含作者情感傾向的語句,如:

①“它的教育以喪失自由而開始,以接受束縛而告終。”

②“天然要比人工更美麗些;在一個動物身上,動作的自由就構成美麗的天然。”

③“它們有大自然賦予的美質,就是說,有充沛的精力和高貴的精神,而所有的家馬則都只有人工所能賦予的東西,即技巧與妍媚而已。”

(3)布封是人文主義思想的繼承者和宣傳者,在他的作品中慣用人性化的筆觸描摹動物。本文的馬就被賦予了人性的光彩。它像英勇忠義的戰士,又像馴服誠實的奴僕,像豪邁而獷野的遊俠,又像典型高貴的紳士。

文章一開始寫道:“它和人分擔着疆場的勞苦,同享着戰鬥的光榮;它和它的主人一樣,具有無畏的精神,它眼看着危急當前而慷慨以赴……”就流露寫作意圖是要把馬當作人的同類來寫。馬在戰場上本是被迫衝騰躥躍的,但作者卻說它是“喜愛”並“追求”兵器的撞擊聲;馬是受人擺佈約束的,但作者卻指出它“知道剋制”自己;馬被馴服,卻被說成是一種“教育”。馴馬在作者筆下變成了具有文明意識的生物。同樣,作者在說野馬能夠因爲不受羈絆而“感覺自豪”,它們“不屑於”受人照顧,不願意“作戰”,過着“和平生活”。總之,凡能夠用寫人的語言的地方,作者都力避使用動物學的語言;即便是本來並無“意識”的本能動作,作者都寫成具有人一般意志的自覺行爲。

3. 結構

全文可分兩部分,第1、2節寫人類馴養的馬,第3、4、5節寫天然野生的馬。通過對比表現了兩種狀態下馬的不同生存狀況。以家馬的馴良來襯托野馬的自由奔放,就最後一段來看,是以其它動物來襯托馬的美貌,突出馬的外形的高貴氣質。

4.學生自由誦讀,積累本文的優美詞句。

  四、深層研討,體會意圖

1.學生聽讀課文錄音,合作研討:

(1)我們常說:“馬是人類最好的朋友”。從課文第1、2語段內容看,馬和人到底是一種怎樣的關係?

(2)如何理解“它的教育以喪失自由而開始,以接受束縛而告終”?

(3)第2段中,“這一切之侮辱馬性,較之它們腳下的鐵蹄還有過之無不及”中“這一切”指什麼?爲什麼說它對於馬的侮辱,要超過蹄鐵?

(4)課文第5段描繪野馬的外形時,還寫到了其他一些動物,這樣寫的作用是什麼?

(5)作者認爲“天然要比人工更美麗些”,那麼你如何看待生活中的化妝現象?

(6)在介紹馬的美麗,爲什麼卻花了大量筆墨詳細介紹馬過分伸長的“顎骨”?

(7)“它的教育以喪失自由而開始,以接受束縛而告終。”“教育”一詞是什麼的修辭手法,指的是?“以喪失自由而開始”指的是?“以接受束縛而告終”,包含哪兩層含義?作者在此流露了什麼感情?

學生交流研討結果,教師明確:

(1)我們常說:“馬是人類最好的朋友”。從課文第1、2語段內容看,馬和人到底是一種怎樣的關係?

馬在被人類長期馴養役使過程中確實贏得了人類“朋友”的稱號,但這一切是以束縛馬的自由,壓抑馬的天性爲代價換來的,如用“銜鐵”“馬刺”“鐵釘”殘忍地禁錮;給馬“戴上黃金鍊條”,把馬的“項鬣編成了細辮”,“渾身蓋着絲綢和錦氈”作爲玩物。這時的馬實際是外在一種十分悲慘的生存狀態之下,這種情形下,只能說馬是人類的朋友,人類卻不是馬的朋友。

(2)如何理解“它的教育以喪失自由而開始,以接受束縛而告終”?

“教育”一詞是擬人化用法,指的是人類對馬的馴養。“以喪失自由而開始”指馬一出生就受到人的照顧,被人餵養,而不是自由自在地自己去尋找食物;“以接受束縛而告終”包含兩層含義:①指馬被套上繮繩,披上鞍轡,戴上銜鐵,釘上蹄鐵;②指馬從思想上接受服從的觀念,服從成爲馬的天性。文章用這句話概括了人類對馬所做的一切,表達了作者對馬的深刻同情,同時也寄託了作者的社會政治理想。

(3)第2段中,“這一切之侮辱馬性,較之它們腳下的鐵蹄還有過之無不及”中“這一切”指什麼?爲什麼說它對於馬的侮辱,要超過蹄鐵?

“這一切”是指馬額上覆蓋妍麗的毛、編成細辮的項鬣、蓋滿身體的絲綢和錦氈等一切視馬爲玩物、無視馬的天性的裝飾物品。因爲蹄鐵只能有限地束縛馬的身體,而“這一切”,卻使馬失去人的夥伴的平等地位,淪爲人類的奴隸和玩物,馬之爲馬的特性喪失殆盡,精神的泯滅是最大的悲哀,所以是比蹄鐵等身體上的束縛更爲嚴重的。

(4)課文第5段描繪野馬的外形時,還寫到了其他一些動物,這樣寫的作用是什麼?

這樣寫是爲了把馬的“勻稱”“優美”的外形同其他形體有缺陷的動物作比較,突出馬的高貴姿態。

(5)作者認爲“天然要比人工更美麗些”,那麼你如何看待生活中的化妝現象?

結合現實生活,言之成理,談出審美見解即可。

(6)在介紹馬的美麗,爲什麼卻花了大量筆墨詳細介紹馬過分伸長的“顎骨”?

在介紹馬的美麗,爲什麼卻花了大量筆墨詳細介紹馬過分伸長的“顎骨”?

因爲這正是馬與衆不同的特徵。顎骨過分伸長本是“所有動物的最卑賤的標誌”,但馬的顎骨卻與頸部的美相配合,凸顯出其高貴的姿態。

(7)“它的教育以喪失自由而開始,以接受束縛而告終。”“教育”一詞是什麼的修辭手法,指的是?“以喪失自由而開始”指的是?“以接受束縛而告終”,包含哪兩層含義?作者在此流露了什麼感情?

擬人;指的是人類對馬的馴養;馬一出生就受到人的照顧,被人餵養,而不是自由自在地自己去尋找食物;(1)指馬被套上繮繩,披上鞍轡,戴上銜鐵,釘上蹄鐵;(2)指馬從思想上接受服從的觀念,服從成爲馬的天性。文章用這一句話概括了人類對馬所做的一切,表達了作者對供人驅使的馬的深切的同情。

3.師生同聲誦讀全文,感受本文寬廣博大的人文美。

4. 寫作方法

①本文運用擬人的手法來表現馬,讚美馬,在作者的筆下,馬被賦予人格的魅力,如本來馬在戰場上是被迫衝騰躥躍的,可作者寫道它“喜愛”並“追求”兵器的撞擊聲;馬是受人擺佈和約束的,可作者卻說它“知道剋制”自己;馬被馴服,這種馴服作者稱之爲“教育”。馬在作者的筆下,具有了人一般的意志品質。它像英勇忠義的戰士,又像馴服誠實的奴僕,像豪邁而獷野的遊俠,又像典雅高貴的紳士。 ②本文多處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如將人工馴養的馬與天然野生的馬不同生存狀況的對比,抒發了對馴馬的同情與對野馬的讚美。又如將馬與驢、獅子、牛、駱駝、犀牛、鹿、象七種動物對比,從而更加突出了馬的姿態高貴。

③語言生動、形象,注重細節描寫,將說明、記敘、抒情融爲一體。

  五、課堂小結

同學們,布封的筆下,馬已被賦予人性的光彩,它像英勇忠義的戰士,像馴服誠實的奴僕,像豪邁而獷野的遊俠,又像典雅高貴的紳士。所以,與其說作者讚美野馬,不如說作者讚美有着野馬一般美質美德美貌的人。布封之所以將馬寫得栩栩如生,這正是把人的思想浸入到馬身上的緣故。我們要一個做像馬一樣的人。 自古文人相惜,作家樑曉聲就曾寫過《假如我爲馬》這樣一篇文章,文中有這樣一段話“是的,我如果在對生命形式進行選擇時,我竟不幸沒了做人的資格,那麼,我懇求造物主賜我爲一匹野馬,如果我的渴望得不到更大的滿足,那麼就讓我變成一匹野馬,在行動上去追求更大的自由。”

  六、課堂練習

閱讀文段,完成題目。

多媒體顯示:

天然要比人工更美麗些;在一個動物身上,動作的自由就構成美麗的天然。你們試看那些繁殖在南美各地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馬匹吧:它們行走着,它們奔馳着,它們騰躍着,既不受拘束,又沒有節制;它們因不受羈勒而感覺自豪,它們避免和人打照面;它們不屑於受人照顧,它們能夠自己尋找適當的食料;它們在無垠的草原上自由地遊蕩、蹦跳,採食着四季皆春的氣候不斷提供的新鮮產品;它們既無一定的住所,除了晴朗的天空外又別無任何庇廕,因此它們呼吸着清新的空氣,這種空氣,比我們壓縮它們應占的空間而禁閉它們的那些圓頂宮殿裏的空氣,要純潔得多,所以那些野馬遠比大多數家馬來得強壯、輕捷和遒勁。它們有大自然賦予的美質,就是說,有充沛的精力和高貴的精神,而所有的家馬則都只有人工所能賦予的東西,即技巧和妍媚而已。

1.這一段話熱情讚美了自然狀態下的馬的________,而這種優點來自於________。

(在段中選擇詞語填空)

2.選段開頭一句話暗示了這段話採用了________的寫法,以________的馬同________的馬相比較。

3.這段話用排比的句式描寫了自然狀態下馬的自由自在的生活。請概括敘述一下這時候馬的生活情況。(40字以內)

4.從選段最後一句話的用語可看出,在讚美自然狀態下的馬的同時,作者也對人工飼養的馬錶達了一種複雜的感情。試說說這是一種怎樣的感情。

5.造句

……既……又……因此……

參考答案:

1.美質 美麗的天然

2.對比 人工馴養 天然野生

3.自由自在,不受拘束、節制,不受羈勒,不屑於受人照顧,強壯、輕捷和遒勁,具有充沛精力和高貴精神。

4.既對馬爲人類作出的貢獻犧牲感到敬佩感激,又對人工飼養的馬的悲慘狀況感到同情惋惜。

5.略。

  七、佈置作業

1.寫一篇關於馬或者你喜歡的一個小動物的作文。要求使用對比手法,題目自擬。

2.閱讀課文選段,完成題目。

在所有的動物中間,馬是身材高大而身體各部分又都配合得最勻稱、最優美的;因爲,如果我們拿它和比它高一級或低一級的動物相比,就發現驢子長得太醜,獅子頭太大,牛腿太細太短,和它那粗大的身軀不相稱,駱駝是畸形的,而最大的動物,如犀,如象,都可以說只是些未成形的肉團。顎骨過分伸長本是獸類頭顱不同於人類頭顱的主要一點,也是所有動物的最卑賤的標誌;然而,馬的顎骨雖然很長,它卻沒有如驢的那副蠢相,如牛的那副呆相。相反地,它的頭部比例整齊,卻給它一種輕捷的神情,而這種神情又恰好與頸部的美相得益彰。馬一擡頭,就彷彿想要超出它那四足獸的地位。在這樣的高貴姿態中,它和人面對面地相覷着。它的眼睛閃閃有光,並且目光十分坦率;它的耳朵也長得好,並且不大不小,不像牛耳太短,驢耳太長;它的鬣毛正好襯着它的頭,裝飾着它的頸部,給予它一種強勁而豪邁的模樣;它那下垂而茂盛的尾巴覆蓋着、並且美觀地結束着它的身軀的末端:馬尾和鹿、象等的短尾,驢、駱駝、犀牛等的禿尾都大不相同,它是由密而長的鬃毛構成的,彷彿這些鬃毛是直接從屁股上生長出來, 長出鬃毛的那個小肉樁子很短,它不能和獅子一樣翹起尾巴, 它的尾巴 是垂着的, 於它很適合。 它能使尾巴向兩邊擺動,它就有效地利用尾巴來驅趕蒼蠅,這些蒼蠅很使它苦惱, 它的皮膚雖然很堅實,並且滿生着厚密的短毛,卻還是十分敏感的。

(1)給加點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

勻稱 畸形 相覷 強勁 鬃毛

A.chènɡ jī qù jìnɡ zōnɡ B.chèn

jī xū jìn zhōnɡ

C.chèn jī qù jìnɡ zōnɡ D.zhēnɡ qí qù jìnɡ zōnɡ

(2)給下列各組字注音、組詞。

(3)這段文字運用得最爲頻繁的說明方法是什麼?請舉例說明。

(4)這段文字的說明順序是什麼?請簡要回答。

(5)文中劃線處應填入的詞語是( )

A.因爲 但是 儘管 然而 由於 從而 B.所以 雖然 但是 卻 因爲 所以

C.因爲 但是 雖然 卻 由於 因爲 D.因爲 雖然 但是 而 既然 那麼

(6)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什麼?

(7)布封的另一篇說明文《松鼠》一文中有這樣一句:“可以說,松鼠最不像四足獸了”,對松鼠進行了小小的讚揚,而在本文中,也有類似的一句話,把它找出來,寫在下面的橫線上,並用本文中的一個詞來爲這句話作註釋。

①這句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這個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請你至少找出八個形容詞,來說明作者對馬採取一種什麼態度,抱有一種什麼 感情。

參考答案:

2.(1)C

(2)liè馬鬣 zōnɡ鬃毛 qū身軀 qū驅使 lú頭顱 jǐnɡ頸椎

(3)比較說明。如:用驢子長得醜、獅子頭大、牛腿細短、駱駝畸形來與它的勻稱、優美相比較;又如:寫馬耳朵與尾巴時,也把馬與其他動物比較,從而更加突出馬的特徵。

(4)這段文字描寫馬的外形是按空間順序來佈置的:先寫馬前部的顎骨,後寫其眼睛、耳朵與鬣毛,最後寫尾巴。

(5)C

(6)在所有的動物中間,馬是身材高大而身體各部分又都配合得最勻稱、最優美的。

(7)①馬一擡頭,就彷彿想要超出它那四足獸的地位 ②高貴

(8)勻稱、優美、整齊、輕捷、美、高貴、強勁、豪邁、豐盛、敏感

這些詞都是褒義詞,表現出作者對馬的一種喜愛、欣賞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