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六年級教案 > 《史沫特萊的“中國兒子”》教案第二課時

《史沫特萊的“中國兒子”》教案第二課時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2W 次

  教材說明

《史沫特萊的“中國兒子”》教案第二課時

這篇課文講述的是抗日戰爭時期,美國女記者史沫特萊在鄂豫邊區抗日根據地和她的“中國兒子”沈國華結下深厚情誼的感人故事。課文描述了小勤務兵沈國華細心照顧史沫特萊的生活,並在戰鬥中極力掩護她。史沫特萊想把沈國華帶離邊區根據地讀書深造,被沈國華婉言謝絕了。沈國華後來犧牲在彈雨紛習的戰場上。

本文通過生動的故事讚頌了史沫特萊和沈國華之間的深厚情感,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國際主義教育。

 教學要求

1.結合深刻印象的語句體會沈國華熱愛祖國、誓死保衛祖國的堅定決心。

2.學習課文的表達方法,進一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重點難點

1.重點:理解課文內容,瞭解人物性格特點。

2.難點:感悟沈國華的毅然選擇以及爲國獻身的高尚行爲。

 教學過程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9課。

  2.齊讀課題。

 3.史沫特萊的中國兒子是誰?

  4.沈國華爲什麼能成爲史沫特萊的兒子?課文通過哪幾個具體事例來寫的?

  5.抓住重點句段理解課文內容。

(1)引導學生閱讀課文第1~3自然段,思考:史沫特萊和沈國華分別是什麼身份?他們是怎麼樣走到一起來的?

(2)重點讀第3自然段,說說沈國華是怎麼樣細心照顧史沫特萊,史沫特萊又是如何幫助沈國華的。

可先通過交流,引導學生初步理解像史沫特萊這樣的國際友人遠萬里採訪抗日英雄事蹟的國際主義精神。畫記課文中能體現“親情般的溫暖”的句子,感受沈國華年紀雖小卻忠於職守,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和史沫特萊像母親一樣給予沈國華的關愛。

(3)引導學生閱讀課文第4~10自然段。

A.李司令員爲什麼破例批准沈國華上前線?他上前線幹什麼?

B.在戰鬥中沈國華是如何掩護史沫特萊的?讀下面的句子,想象當時的場景,體會人物的心情。

“可是,一轉身,附近樹叢裏運找不到史沫特萊和她的馬伕!沈國華摸着黑,呼喊着,搜尋着。”

這個細節描述了沈國華和史沫特萊失去聯繫後無比焦急的心情,體現了沈國華高度的責任感和“母子”情深。

“當沈國華見到史沫特萊時,他不停地叫着史媽媽。望着眼前這個被荊棘劃得滿臉血痕的孩子,史沫特萊熱淚奪眶而出,緊緊摟抱住他,一個勁地叫着:兒子,我的兒子”

這是脫險後相擁而泣的重逢場面,“不停地”、“一個勁地”反映了兩人因驚喜而顯得有些語無倫次。重點描寫了史沫特萊被這個全心全意保護自己的孩子深深感動,又心疼又喜愛的心情。

(4)引導學生閱讀課文第11~19自然段。

這一部分可以概括爲“抉擇”和“送別”,前者運用了心理描寫,在教學過程中,可採用小組合作的方式朗讀課文,讀出人物複雜、矛盾的心理變化。後者運用了動作和語言描寫,感人至深。

A.讀句子,體會人物的心情。

“他莊嚴地敬了個軍禮,熱淚滾滾地說:‘史媽媽,我很想跟您走。不過,現在我得留下來,到前線打日本鬼子,等勝利以後,我再去看您!”

分角色朗讀,讀出沈國華對史媽媽的感激和堅持留下打敗侵略者的決心。

B.老師(或學生)範讀第18~19自然段,想象當時送別的情景。還可以以小練筆的開式,以“沈國華想對史媽媽說”或是“史沫特萊想對‘中國兒子’說”爲題,要表現出他們的艱苦的戰爭歲月所建立的深情厚誼。

(5)講讀最後一個自然段。

1.引導學生重溫第17自然段的那名話:“……等勝利以後,我再去看您!”沈國華履行了自己的諾言了嗎?從當年那個機靈熱情的小戰士與“再也找不到的身影”的巨大反差中,使學生感受到戰爭的殘酷和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2.你怎樣看待沈國華的選擇。

交流中要注意引導,使學生懂得“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道理。

總結

 板書設計:

9.史沫特萊的“中國兒子”

史沫特萊 履行職責 沈國華

(母愛) (抉擇)

教授文化

深厚情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