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六年級教案 > 六年級下語文教學反思大綱

六年級下語文教學反思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8W 次

六年級下語文教學反思一

六年級下語文教學反思

光陰似箭,任時光飛逝,我辛勤工作,驀回首,點滴作法涌上心頭,存在的問題還需努力解決。以下是我的幾點心得體會

一、做好學習方法的指導

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功”。最重要的學習莫過於方法的學習。搞好了學習方法的指導,對提高學生學習成績是有很大的好處的。有的同學爲什麼老是玩,可成績卻不錯,這是爲什麼呢?首先,我們強調上課專心聽講,及時對知識進行鞏固,然後還要及時複習。有人說,聰明與否,在於是否思考。這是很關鍵的,我們要着重指導學生學會思考。睡前回顧當天所學,也是一種良好的學習方法。方法多,但要適用,易行,便於操作,還要督促學生堅持。

二、靈活機動處理教學方法

根據新課程改革的精神,學生的學習要體現自主、探究、合作。因此我在教學中往往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靈活調整課程內容,以求學生能盡興地表達自己的看法,完成自已的探究,真正體現自主性。要使學生始終保持一種旺盛的學習勁頭,教師也必須對自己的教學方法加以探究,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思想和教學觀念,真正做到與時俱進。在教學中,我時而以讀代講,自主感悟;時而鼓勵學生各抒已見,盡情發表自己的看法;時而採用一些別開生面的方式方法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收到了顯著的教學效果。

三、狠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由於我班學生知識基礎水平參差不齊。爲了夯實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我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上對症下藥,因材施教,不斷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比如,在書寫方面,我大力強調規範性,要求行款整齊,字跡工整,並努力克服錯別字,“規”字右邊本該“見”而非“貝” 字,這類似的問題我進行了大力更正。又如,對修辭手法的判斷運用,對各種句式的變換,對病句的修改,對生字新詞的.理解運用,對近、反義詞的積累等,我都逐一進行講解或強調,以提高學生的基本技能和語文能力.

四、做好扶優轉差工作

學習基礎較好的學生,在學習中往往感到“吃不飽”,而成績差的學生又常常“吃不了”。這就給我們教學提出了一個難題,必須保證優生夠吃,差生能吃。不然,都會有意見的。我常常用的方法,在作業中使用“自助餐”的形式,要求必須全面完成的基礎上,優生可以自選一些操作實踐題,使之能夠有所爲。通過一學期的實踐,我覺得這方法十分有效,來期還將大力推廣應用。

五、突出章節過關

本期的教學內容,分爲八個單元。在每個單元的教學任務完成之後,我都進行檢測,針對學生存在的知識點問題,及時解決。對確實困難的學生進行耐心細緻的個別教育,使之掌握,並能運用。由於抓好了章節過關,本期學生的學習成績普遍有了提高。

六年級下語文教學反思二

六年級教材,無論是上學期還是下學期,均按“主題單元”的方式分組。上學期八組,下學期六組,上下學期各有一組綜合性學習。每組有課文4---5篇不等,課文中包括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口語交際、習作共12次,有的合有的分,有的提供多個角度。安排有“古詩詞背誦””和“綜合複習”板塊。

六年級教材主要有以下特點:

一、選文更多考慮名家名篇:第一,選入中外名家的作品。如列夫.托爾斯泰、馬克? 吐溫、魯迅、林清玄、老舍、安徒生、契訶夫、笛福等。第二,選文文質兼美、有一定內涵、漢語表達比較純正、 語言文字上有可以抓住的“點”,能給學生提示一些讀寫方法。在題材和體裁上都注意拓寬,更重視文學味。如《山中訪友》《匆匆》《賣火柴的小女孩》《北京的春節》《窮人》等等。

二、專題更多考慮讀寫點:從人文和讀寫訓練點兩個方面安排專題,達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如:“人生感悟”------ 閱讀要有自己的見解和感受、“民風民俗”------詳寫和略寫、“感受藝術”------展開聯想和想象、“科學精神”----用具體事實說明道理的寫法等。

三、 內容更多考慮過渡與銜接:第一,內容與呈現方式,向初中教材過渡。如名著長篇《魯濱孫漂流記》《湯姆?索亞歷險記》(梗概 精彩片段)導讀與鑑賞,擴大閱讀範圍,拓展視野,訓練瀏覽;第二,文體多樣,六年級下冊讓學生初步接觸議論文,如《爲人民服務》《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等。

四、體現彈性,留有空間:略讀課文的安排、閱讀鏈接的呈現方式與用途、 古詩詞背誦單獨安排,與初中教材一致爲師生拓展閱讀提供了明確的方向和巨大的空間,可以將凡是與主題相同或相似的材料都精選來爲學生所用。

總之,六年級教材選文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兼顧學生身心特點、興趣愛好和對人生的感悟等,越來越關注學生與社會的聯繫,關注學生的外部生活,體現出高年級學生心理的特點。它使語文課本、語文課堂、語文教學與社會生活以及其它學科之間的關係融爲一體。

結合六年級教材特點,回顧我過去一年的教學,我主要從以下一些方面開展教學:

第一,以語文教材爲切入點,從教材引發開去,與其他學科和學生的生活結合起來,通過查找資料、參與社會活動等方式,拓展學生的語文學習領域,突破傳統語文教科書的有限空間。如教學專題“民風民俗”時,我引導學生通過上網、訪問、查閱書籍調查瞭解各地的節日習俗、服飾特點、飲食習慣以及民居特色等民風民俗,學完該專題後,我指導學生在校園網的BBS論壇整理、交流,修改完善,一篇完成的習作輕鬆完成,而且也讓孩子們從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去感受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民俗風情畫。還如學課文《匆匆》後推薦他們閱讀朱自清的散文集,學《少年閏土》後要求學生讀魯迅的《故鄉》等等,隨着拓展閱讀,學生的眼界明顯地開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