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享受生活》教學反思2篇

《享受生活》教學反思2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3W 次

  《享受生活》教學反思1

《享受生活》教學反思2篇

本節課雖然完成了既定的教學任務,但終歸是一節失敗的課。

敗筆之一:缺少主問題的設計。

衆所周知,在語文學習中,問題是非常重要的。有了問題,學生的思維纔能有效地啓動,才能產生積極的活動。問題是語文思維的起點,問題是語文的心臟。現代語文教育理論認爲:問題不僅是學生學習動力的起點和貫穿學習過程的主線,也是聯繫師生雙邊活動的最佳紐帶,因此問題的好壞是一堂課成敗的關鍵。“好問題”不但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思維並主動地進行探究活動,還可以深入學生的心靈,實現師生、生生的情感交流。可見在課堂教學中有效地設計問題,已經是當前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

閱讀教學中的主問題設計就是用精、少、深、活的問題激活課堂,有效地簡化教學頭緒,使教學內容於單純之中表現出豐富,於明析之中透露出細膩,這種高屋建瓴的設計風格直指教學目標,省時省力,經濟高效。而且讓學生在不斷的嘗試體驗中掌握閱讀方法,提高分析能力,達到閱讀的一種自覺狀態。讓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享受成功的快樂,激發學習的熱情,真正成爲課堂的主人。

今天我教《享受生活》這篇課文,敗就敗在沒有能設計主問題。課堂容量大,問題多,顯得雜而瑣碎,甚至有些問題重複,不利於學生把握重點。這節課可以重新設計,扣住標題“享受生活”設計兩道題:一是,海倫·凱勒是如何生活的?二是一個盲聾人她爲什麼能“享受”到生活的樂趣?然後再設計子問題來突破。比如突破問題一可設計這幾道題:1、文中寫了海倫凱勒的那麼些趣事?這些趣事蘊含着作者怎樣的精神境界和追求?它採用了什麼手法來寫的?突破問題二可設計這樣的幾道題:1、爲什麼海倫凱勒能享受?海勒凱勒是怎樣的的一個人?3、你從中獲得什麼啓示?

敗筆之二:語言品味不到位。

本節課着重抓住語言的“樸素美”來賞析,但學生根本不瞭解何爲語言的樸素美,所以在教學這個環節時出現卡殼現象。其實教者可舉一些例子,讓學生領悟,從而起到舉一反三的作用,讓學生真正理解“語言樸素美”的特點,讓他們學有所得。教者不妨藉助學案簡略介紹一下樸素美的特點(樸素美,就是指文章的語言,不做作,不雕飾,不堆砌,不尚詞藻,並且要求精練。宋代散文大家王安石說:“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平淡樸素,內容精闢,深入淺出,好像容易,其實寫起來須反覆推敲,是艱苦細緻的勞動,寫成後,才能容易看,容易懂,引人入勝。)並附之以一些實例來讓學生領悟,比如朱自清的《背影》,語言飽含深情而又樸實無華。樸實得如同土地,正是土地才長出糧食,才長出奇葩異卉;樸實得如同空氣,正是空氣纔不被時間所淘洗;樸實之中又閃爍着光彩,使人爲之動容。朱自清曾說:“我寫《背影》就因爲文中所引的父親的來信裏那句話。當時讀了父親的信,真的淚如泉涌。”可見文章是在“淚如泉涌”的情況下寫的。但作者表達自己強烈的感情,沒有用濃筆重彩去渲染,而是用平平實實的語言去直抒胸臆,寫“我”的悔恨自責,寫“我”的動情落淚,用淡筆寫深情。

我想教學的終極目的不是教給學生什麼,也不是教懂學生怎麼做,而是教學生學會學習。因此,教學不能停留在老師爲學生選擇設問點上,還要告訴學生老師爲什麼要以此作爲設問點,它有什麼用。明白了這些,纔是他們“會學”的開始。

  《享受生活》教學反思2

上新課之前,介紹了作者海倫凱勒的有關情況。當介紹到她是一位集盲聾啞於一身的女作家時,課堂上傳來了“啊?”“哎呀?”“太厲害了!”等驚歎聲。原以爲學生憑着對作者的好奇,一定會對課文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學習本課時一定會特別認真,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他們匆匆讀完了課文,解決了生字,瞭解到海倫凱勒在殘疾的情況下仍能夠從事編織、下棋、打字等活動後只輕描淡寫的說了句:“厲害,厲害。”連先前的驚訝也沒有了。怎麼回事?這樣的話,本課上得就很失敗了,連教學目標也沒完成。我細想了一下,認爲之所以會這樣的原因可能是:一、學生覺得海倫凱勒離我們很遙遠,她怎麼樣與自己沒多大關係。二、海倫凱勒是名人,是偉人,偉人可不就應該這樣嘛!

我想以後再上這篇課文時應該把海倫凱勒學習文化之初摔東西、暴躁、發很大的脾氣等等與一般人無差別的種種表現都講給學生聽。讓他們意識到:偉人也是從平凡人成長起來的。這樣,是不是可以拉近學生和海倫凱勒之間的距離,讓他們最終明白只要自己努力也可以變得很優秀呢?應該說這裏用到了德育方法之一——榜樣法,用海倫凱勒的模範行爲和卓越成就來影響學生的品德。海倫凱勒的確是一個非常好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