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雨說》知識點

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雨說》知識點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4W 次

《雨說》是九年級語文上冊裏的一篇課文,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雨說》知識點,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雨說》知識點

一、文學常識

作者簡介

鄭愁予,本名鄭文韜,祖籍河北,1933年生於山東濟南。童年隨父親輾轉大江南北。抗戰勝利後到北京上學,49年隨家人去臺灣,1953年大學畢業,1968年赴美,在愛荷華大學學習,現旅居美國,任耶魯大學東亞文學系教授。

寫作背景

《雨說》是作者復出之後於1979年寫成的,此時詩人雖身在美國,卻心繫祖國,以滿腔的熱忱關注祖國兒童的成長。

詩歌以新穎而鮮活的意象,靈動而多情的語言,抒發了對兒童濃濃的關愛之情,表達了對祖國未來真誠的祝福。

二、基礎字詞

田圃( pǔ ) 禁錮( gù ) 襁褓( qiǎng bǎo )

蓑 ( suō )衣 潤如油膏(gāo ) 喑( yīn)啞

喧嚷 洗禮 聞聲細語

三、課文講解

全詩分爲九節。

第一節:

雨來探訪四月的大地。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這“雨”,儼然是一位春天的使者。

第二節

雨輕輕地來了,滿懷着愛心

第三節:

雨希望孩子們不要拒絕它的到來。

第四節:

雨告訴孩子們,它是來親近他們的。

第五節:

雨請孩子們跟着它去迎接春天。

第六節:

雨告訴孩子們它是笑着長大的。

第七節和第八節:

雨要教孩子們勇敢地笑。給孩子們帶來歡笑,讓他們快樂地成長,這是雨的使命。

第九節:

雨交代它最終的歸宿。“我來了就不再回去”,當把歡笑帶給孩子們以後,“我就快樂地安息”。

四、主題思想

這首詩借春雨擬人化的形象 ,運用象徵手法,表達了作者對在中國大地上生活的孩子們的愛意,希望孩子們能夠自由快樂地親近自己、無憂無慮的快樂生活。

五、賞析

《雨說》是一篇雨的絮語,更是一曲春的讚歌。 首先展現在讀者面前的是一幅乾旱嚴冬的景象。

四月,按農曆算,應是陽春三月了,而冬寒不去,春溫不來,不見雨的蹤影,真是讓人久等了啊!真是“羣情盡望春”啊!真是“大旱之望雲霓”啊! “久旱逢甘雨”,過去曾被稱爲人生四大樂事之一。雨,終於來了,是甘霖普降啊!沒有電閃雷鳴,亦非風狂雨橫,只是如絲的細雨,微雨,腳步輕輕,細語溫聲,用貫通、瀰漫於兩間的愛心,溼潤着大地,親吻着、撫慰着每一個孩子,在乾渴和寒冷中生活過來的孩子。 雨,是春的使者,帶來春的'信息,開啓了一個新春的季節。 少不更事的孩子們啊!不要驚詫,更不要害怕。不要撐起雨傘抗拒我,不要關上門窗放下簾子謝絕我,不要忙着披蓑衣、急着戴斗笠防備我。我是到大地上來親近你們的,我是四月的客人帶來春的洗禮。

田圃還是原來的田圃,但,泥土將潤如油膏了,種子會發芽; 牧場還是原來的牧場,但,草兒將復甦了,牛羊又可在這裏牧放; 魚塘還是原來的魚塘,但,水暖了,水深了,魚兒自由自在了; 小溪還是原來的小溪,但,重新歡唱了,還有村婦來洗衣裳。 春,是溫熱,是生命,是希望,是不可遏制的活力,是蓬勃向上的精神。 雨說,他來自遙遠的地方。但是他一下子就和孩子們拉近了距離,因爲他也曾是一樣愛玩的孩子。不過他是幸運的,他是在白雲的襁褓中笑着長大的。

中國大地上的兒童,也都應該笑着長大啊!他們應該有笑着長大的權利。 然而他們的童年是在冰封江河、寒凝大地的嚴冬裏度過的,那是一段沒有笑的日子。現在一切都不同了。雨,接引着春天到來了。是可以笑,而且應該笑了,應該勇敢地笑了。是不會嗎?是不願嗎?是不敢嗎?雨要教你們笑。 你看,楊柳在雨中笑了,笑彎了腰;石獅子在雨中笑了,笑出了眼淚;小燕子也在雨中笑了,笑斜了翅膀。 你聽,旗子在細雨中竟然笑出了聲,嘩嘩啦啦地。這是春天的聲音。你們也要勇敢地笑啊,你們的笑是大地的希望。多好的一首情景交融的抒情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