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高中語文《登高》教學設計(精選10篇)

高中語文《登高》教學設計(精選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1W 次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麼的問題。那麼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中語文《登高》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高中語文《登高》教學設計(精選10篇)

高中語文《登高》教學設計 1

一、設計思路:

1、指導思想: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要求詩歌鑑賞要“理解作品的思想內涵,探索作品的豐富意蘊,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豐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提高文學修養”。同時,新課標還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式,我們在教學中也要積極落實。唐詩體現了我國古典詩歌創作的最高成就,具有極大的社會認識意義和審美價值。這首詩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晚年寄居夔州,漂泊他鄉,體弱多病,獨自登臺時所寫的一首代表性律詩。古人評價它是“杜詩第一”、 “古今七言律第一”,可見其重要位置。這首詩充分體現了杜甫律詩“沉鬱頓挫”的風格,具有極高的鑑賞價值。學好此詩,有助於提高學生的詩歌鑑賞能力。

我校是一所農村的普通中學,地處城鄉結合部,學生基礎差底子薄,學習吃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於引導,注重基礎知識的掌握基本能力的提高。

依據新課標理念、教材特點和學生現狀,我在設計時,以讀爲主線,引導學生在讀中思讀中悟,由景入情,分析景情關係,再聯繫時代背景及作者處境深入探究產生悲秋情懷的緣由。以文本爲基礎,走近文本,又能跳出文本,再回歸文本,深刻感悟一代詩聖杜甫憂國憂民的情懷。

2、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學習詩歌鑑賞的一般方法誦讀,分析景情關係。

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在朗讀中分析,在分析中理解,在理解中感悟,在感悟中總結鑑賞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深刻體會一代詩聖杜甫憂國憂民的情懷。

3、教學重點與難點:

《登高》是杜甫晚年詩作的代表性作品,集自然風物與一生的悲情感受爲一體,理解起來是有一定難度的。而我們的學生基礎比較差,學習能力有限,因此我把分析景情關係作爲本課的重難點。

二、教學準備:

課前查閱關於本詩的相關資料(作者經歷、教學設計、課堂實錄、說課稿等),從中篩選,精心製作多媒體課件,配上背景音樂,圖片等,化無形爲有形,化抽象爲具象,更好地呈現詩中的內容。請同行們批評指正,上了又改,改了又上,多次修改而成。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秋天是一個多麼令人魂牽夢繞的季節,傾聽大自然秋的絮語,文人墨客們各有不同的情感。馬致遠的《天淨沙 秋思》呈現給我們的是深秋季節淪落天涯的遊子濃濃的思鄉之情;劉禹錫的《秋詞》呈現給我們的是秋高氣爽鶴排雲霄的壯志豪情。那麼,在一代詩聖杜甫的筆下,秋又寄寓了怎樣的情懷呢?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這首被稱爲“杜詩第一”的《登高》,體會詩人的情懷。

(二)誦讀,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選定學生班上讀,感知詩的韻律美。

2、聽錄音讀(課件展示)。

3、師生齊讀,感知詩的情感美,找出詩眼(揭示主旨)。

明確:“悲”,由此生髮出悲什麼,如何悲兩個問題。

(三)分組討論,分析景情關係:

學生結合文本分組討論,詩人到底是“悲”什麼,如何“悲”(提示:抓住詩中的意象及其特點分析) (課件展示)

第一層:悲自然之秋。(鑑賞前四句)文中所用的意象及其特點、寫景的角度:

風急——視覺,天高——視覺,猿嘯哀——聽覺,以上均爲仰視

渚清——視覺,沙白——視覺,鳥飛回——視覺,以上從俯視到仰視

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登高秋景圖:登上高臺,眺望遠方,天空高遠,西風呼嘯,老猿悲鳴,沙渚在下,鳥轉空中,落葉蕭蕭而下,長江滾滾而來,生命老去,無可奈何,讓人徒增無限傷感。

前四句寫景,分析意象,提醒學生注意寫景的角度,並描述畫面,這樣把詩句想象成畫面,把畫面轉變成自己的語言,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了學生聯想和想象的能力,這樣既鑑賞詩,掌握了寫景的方法,又訓練了口頭表達能力,從而有助於把握詩人的情感。

第二層:悲人生之秋。(鑑賞後四句)

作者筆下的秋景營造了一種怎樣的意境?由此看出此時的作者境況如何?結合文本理解。

這樣連續追問,由意象到意境,由自然之秋到人生之秋,由此聯繫作者當時的境況,引出寫作背景,體現了思維的連續性,層遞性,讓學生對詩歌有更深入的體會和深切的感悟,培養學生探究問題的邏輯思維能力。

明確:詩中運用一系列帶有秋季季節特色的意象,營造出天地蕭瑟悲涼、悽清的意境,渲染了詩人登高望遠時內心無盡的悲涼。由眼前景轉入眼前身

萬里-漂泊,地遠-悲 悲秋-時之悽慘悲 作客-羈旅——悲

常作客-久旅-悲 百年-遲暮——-悲 多病-衰疾-悲

臺高-迥處——-悲 獨登臺-無親朋——悲

這八重悲層層累加,將作者內心的悲愴抒發得淋漓盡致。末句艱難苦很,兩鬢霜繁,憂時憂世,憂生憂己,無窮煩惱,真是無限悲慨。

本詩作於安史之亂後第二年,晚年的詩人仍四處漂泊,居無定所,生活困頓,再加上年老多病,登臺賦詩,生命將盡,而命途多舛,壯志難酬,而對於封建時代的士大夫而言,政治前途如此暗淡,而今頭髮已白,命之將盡而功業無成,不由悲從中來,悲嘆個人生活的困頓同時,更加悲嘆政治生命的困頓,實爲悲嘆個人人生之秋。

第三層:悲國家之秋。

根據新課標教學應分層推進,教學是逐步深入的過程,鑑賞文本應把握文本背後的思想內核,情感內涵,以及新大綱目標要求,應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這一環節跳出詩文,把我們學過的杜詩進行整合,梳理出詩人悲國家之秋的情懷,點到即可。

可聯繫杜甫早期的'作品,如《茅屋爲秋風所破歌》、《春望》、《石壕吏》等,與此文作比較,體會詩人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

(四)合作探究:(課件展示)

把全班分爲兩大組,每組各探究一個題,每組各確定一個主持人、書記員、發言人,探究結束後,每組各派發言人在班上發言,其他同學可補充完善,點評質疑。教師根據學生的發言,可作引導,幫助學生深入理解這首詩歌。

本文所選的杜甫的三首詩,都是作於秋天,我們怎樣理解杜甫的悲秋情懷?

明確:這三首詩其中有兩首直接寫到了秋景秋思。悲秋是我國古代文學的一個傳統題材,所謂的“春女善懷,秋士易感”。秋天萬物凋零,霜風漸冷,給人以苦寒之感,容易使人產生人生遲暮,功業難成之類的聯想,但也催人奮進,令人振作。杜甫的悲秋,融入了羈旅的愁思,家國的憂傷,身世的感慨,顯得更加憂鬱厚重。

(五)再讀,指導學生品味、背誦。(課件展示,放背景音樂,結合畫面,引導學生背誦)

(六)作業:(課件展示)

1、背誦默寫。

2、找出詩中你喜歡的兩句,寫一段賞析性文字(200字左右)

(七)板書設計:(課件展示)

登高 杜甫

自然之秋——寫景

詩眼 :悲 人生之秋——抒情

國家之秋——深層

四、教學反思:

總體來說,這節課上得比較成功。運用的多媒體課件,集聲音、文字、畫面於一體,很好地展現了課文的內容,化無形爲有形,化抽象爲具象,幫助了學生更深入的理解課文。課堂環節到位,引導學生層層深入地理解文本,並跳出文本,總結杜詩晚年詩作的特點,基本上實現了教學目標。課堂上,學生反應比較積極,參與度高,少數同學能當堂背誦,還有少部分學生反應遲鈍,表現不是很積極。我在課堂討論這一環節上掌控不到位,學生討論時間有限,討論的程度也很有限,展現時學生不夠大方,聲音不夠洪亮,羞羞答答的,語言組織表達不夠準確。製作多媒體課件雖費時費力,但能更形象的展示課文內容,以後要多下功夫,使課件更加精美。平時上課時要多研究學生,要多給學生表現的機會,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

高中語文《登高》教學設計 2

教學目標

1、瞭解杜甫生平以及對其詩歌創作的影響

2、掌握詩歌吟誦的基本方法。

3、賞析情景交融、氣象宏偉的藝術特點,感受詩人深沈的苦痛與憂思。

學習設想

1、朗讀吟誦。加強朗讀訓練,使學生通過吟誦感受畫面的悲涼氣氛和詩人深廣的憂思。

2、情景再現。啓發學生的創造性想象,再現秋江廣闊的情景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通過再創意境理解這首詩的思想感情和藝術特點。

3、加強背誦指導。

4、學以致用,進行詩歌創作練習

教學時數一課時

新課導入:(投影畫面)

大家都喜歡聽故事吧?

(音樂起)一個秋天,九月初九重陽節前後。長江邊上的夔州,江流奔涌,秋風蕭瑟,萬木凋零,淒冷的風中,一隻孤鳥在高空盤旋,遠處還不時傳來幾聲猿的哀鳴。這時,一位衣衫襤褸,步履蹣跚的老人朝山上走去。這位老人,曾經豪情萬丈,志在報國,曾經渴望“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他“自謂頗挺出,立登要路津”,他無論窮達,都不忘兼濟天下。然而蒼天弄人,他一生數起數落,鬱郁不得志。重陽節,本是登高祈壽家人團聚的節日,而年過半百,滿身疾病,已經“右臂偏枯耳半聾“的他卻面對處在戰亂之中的國家,面對萬里之遙的故鄉,面對漫天飄灑的落葉,面對滾滾翻騰的江水,不禁百感交集,放聲高吟: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滿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是的,那麼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走近這位老人,走近他的生活,一起來欣賞1200多年前他爲我們留下的這千古傳唱的著名詩篇《登高》(投影課題)

我們一起隨着音樂再來誦讀一遍!(音樂起)

指導誦讀

學習詩歌重在誦讀,誦讀能更好地領會詩的主旨,體會詩人所要表達的情感,更好地鑑賞詩歌。

那麼怎樣才能誦讀得更好呢?(投影誦讀要領)

1、理性的把握:理解詩的作者,理解詩的內涵,必須走進作者的內心中去,文如其人,言爲心聲。

2、感性的表現:語音、語調、表情、動作、音樂

爲了更好地誦讀我們就先來了解一下作者,然後具體分析一下這首詩。

誰能介紹一下杜甫的生平經歷?

杜甫(712~770)唐代詩人。字子美。祖籍襄陽(今屬湖北),生於河南鞏縣。因曾居長安城南少陵,自稱“少陵野老”,後在成都被嚴武薦爲節度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後世稱之爲杜少陵,杜工部。其詩深刻反映社會現實,因此被稱爲“詩史”,他亦被稱爲“詩聖”。

杜甫出生在“奉儒守官”並有文學傳統的家庭中,是著名詩人杜審言之孫。7歲學詩,15歲揚名。20歲以後可分4個時期。

一、玄宗開元十九年(731)至天寶四年(745),杜甫過着“裘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後漫遊吳越和齊趙一帶。其間赴洛陽考進士失敗。天寶三年,在洛陽與李白結爲摯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會。杜甫此期詩作現存20餘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嶽》爲代表。

二、天寶五年至十四年,杜甫困守長安,窮困潦倒。他不斷投獻權貴,以求仕進,但均無結果。直到天寶十四年十月,安史之亂前一個月,纔得到小小的參軍之職。仕途的失意困頓和生活的飢寒交迫使他比較客觀地認識到了統治者的腐和人民的苦難,使他逐漸成爲一個憂國憂民的詩人。創作發生了深刻、巨大的變化。

三、肅宗至德元年(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亂最盛。杜甫也盡歷艱危,但創作成就很大。長安陷落後,他北上靈武投奔肅宗,但半路被俘,陷賊中近半年,後冒死從長安逃歸鳳翔肅宗行在,受左拾遺。不久因直諫忤旨,幾近一死。長安收復後,回京任原職。758年5月,外貶華州司功參軍,永別長安。759年,對政治感到失望的杜甫辭官,於年底到達成都。

四、肅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曆五年(770)11年內,杜甫在蜀中八年,荊、湘三年。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並斷續住了五年。765年,嚴武去世,杜甫失去憑依,舉家離開成都。開始了“漂泊西南天地間”的生活,時間多在船上度過。770年冬,杜甫死於長沙至岳陽的船上,年58歲。

寫作背景:

杜甫寫這首詩時,安史之亂已經結束四年了,但地方軍閥們又乘時而起,相互爭奪地盤,社會仍是一片混亂。在這種情勢下,他只得繼續“漂泊西南天地間”,在“何日是歸年”的嘆息聲中苦苦掙扎。時代的.艱難,家道的艱辛,個人的多病和壯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適、嚴武的相繼辭世——所有這些,像濃雲似的時時壓在他的心頭,他爲了排遣鬱悶抱病登臺。

分析鑑賞:

有人認爲杜甫的《登高》是“古今七律之冠”,那麼,它在藝術表現方面有什麼獨到之處?(大家討論)

分析:從藝術表現角度上看,本篇的獨到之處至少有如下兩點:

一是對偶工穩,音調鏗鏘,琅琅上口。全詩八句皆對。詩一開頭就以對仗領起,對得自然、工整,尾聯兩句的對偶一般兩種看法,一種認爲“苦”做甚,極講,詩副詞,與對句的“新”正好相對,“繁”和“霜”是使動用法;一種認爲尾聯屬寬對,只“苦恨”與“新停“不對。這種結構上井然有序的排列,不僅符合於美學上的所謂均齊,給人以一種神清目爽整飾對稱的美感,而且使全詩曲折頓挫,在抑揚有致的韻調中,表達出詩人需要抒發的感情。

同時詩中又多用雙聲迭字,旋律優美,音節和諧,大大加強了詩的音樂美。如尾聯“艱難苦恨”四字,在句法上是並列結構,在聲調上卻具有抑揚頓挫四聲的特色,讀時應一字一頓;“潦倒”“新停”爲雙聲迭韻,在聲調上又有“上”“平”之分,故音節顯得特別鏗鏘嘹亮,讀時應兩字一頓。“繁霜鬢”對“濁酒杯”,其聲調的妙用,也在所謂“抑揚抗墜之間”。讀者密詠恬吟,就能在深沉重濁的韻調之中,體味出詩人顛沛流離的痛苦心情。

二是情景交融,筆法錯綜變化卻又相互照應。前四句寫景,後四句抒情,落筆的角度雖然不同,但都圍繞着詩的中心——“悲秋”。在寫景之中,又有聲(風聲猿啼聲)有色(沙白渚清),有動(鳥飛葉落)有靜(沙渚),有局部景(首聯),有整體景(頷聯)。而且一三兩句相承接,都是寫山景;二四兩句相承接,都是寫江景。

在抒情上,頸聯的“萬里”與“百年”又與頷聯的“無邊”與“不盡”相互應,從時空兩處着筆,由異鄉漂泊寫到多病殘生;尾聯從白髮日多,因病停杯,歸結到時世艱難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而且五、七兩句相承接,都是寫悲苦;六、八兩句相承接,都是寫多病。因“悲秋”而勾引起“苦恨”,因“多病”而造成“停杯”,在詩的內容上又是互相緊密聯繫的。全詩情景交融,渾然一體,中間雖有如此豐富的內容,如此複雜的感情,但筆勢卻一氣直下,造成了一個既有變化又和諧統一的藝術整體。

宋人羅大經評論此詩頸聯曰:十四字之間含有八意:萬里,地之遠也;秋,時之慘也;作客,羈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齒也;多病,衰疾也;臺,高迥處也;獨登臺,無親朋也。又可見其筆法之凝練。

在理解的基礎上,再來誦讀此詩。

指名背誦。

學以致用:

律詩,我們從小至今也學了很多首了,從理論上我們對詩歌的寫法也做了分析指導,那麼下面我們就該牛刀小試一下了吧!

自行創作律詩一首,題目自擬,內容不限。要力求符合律詩的平仄押韻、起承轉合,要求格調清新向上,不做無病呻吟。

佈置作業:

1、背誦《登高》

2、修改自行創作的律詩。

高中語文《登高》教學設計 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通過誦讀鑑賞詩歌情景交融的藝術特點,並聯系詩歌的寫作背景把握詩人豐富的感情。

2、技能與方法:在反覆吟誦的基礎上,分析詩歌意象,品味詩歌意境,把握詩人的情感。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認識詩人憂國憂民的情懷。

教學重點:

1、繼續學習通過分析由詩歌意象品味詩歌意境,把握感情的方法。

2、賞析詩歌情景交融的藝術特點。

教學難點:把握詩人豐富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杜甫青年時就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遠大抱負,無奈世事艱難,人生多艱。杜甫24歲在齊魯大地壯遊時所作《望嶽》大家所熟知的,“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抒發了詩人的豪情壯志以及實現理想的信心,我們今天再來欣賞杜甫晚年時的作品《登高》,瞭解“詩聖”登高望遠時的心情。

(前面已經學習了《杜甫詩三首》的前兩首,《登高》是第三首,因此作者、背景一筆帶過,無需重複)

二、 朗讀詩歌:(老師提示誦讀時請同學們注意四點要求:一是讀準字音,二是把握節奏,三是注意輕重,四是要讀出感情。

1. 同學們自由朗讀

2. 同學個別嘗試着讀(師生先不做評價)

幾個同學讀完之後老師問:以上同學誰讀的最好?爲什麼?(評價最後引到情感的感知上。)

三、把握詩人豐富的情感

1.這首詩歌的感情基調是什麼樣的?詩中流露出杜甫怎樣的感情?可以用一個字概括。

明確:悲

2.同學融入感情再次朗讀,體會詩中所流露出的“悲”情。

3.仔細品味感情:這種情感突出的體現在頸聯(結合課後練習)

宋代的羅大經指出《登高》“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這聯竟然有八種悲,同學們踊躍回答,可以指出任意一種或幾種。

(學生踊躍回答)

(老師引導和明確)這首詩是大曆二年(公元767年)作者寄居夔州時寫的。此時“安史之亂”已結束四年,但地方軍閥乘機爭奪地盤,國家仍是一片混亂。杜甫身逢戰亂,從48歲開始,一直到58歲去世爲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泊,寫這首詩時作者已經55歲了,漂泊了第八個年頭,3年後病死在出蜀途中。國運的艱難,身世的悲苦,個人多病和壯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適、嚴武相繼去世——這些都壓在他的心頭,他是爲排遣鬱悶抱病登臺。

“萬里”,地之遠也;“秋”,時之悽慘也;“作客”,羈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齒暮也;“多病”衰疾也;“臺”,高迥處也;“獨登臺”,無親朋也。——《鶴林玉露》

明確:

(1)“萬里”: 聯繫課下注釋,指離家萬里。很遠的地方,詩人作此詩地點在夔州,他把長安當做自己的家鄉,遠離家鄉在外漂泊。第一層悲,遠隔萬里之悲。

(2)“秋”:古詩傷春悲秋的'主題,一片蕭索之景,可聯想到人的暮年。

(3)“作客”:和現在的“做客”是否相同?不同。作客是客居他鄉的意思,在外漂泊,當時杜甫正是漂泊西南的時期。

(4)“常作客”:長期的漂泊在外,羈旅之久。杜甫從48歲開始,一直到58歲去世爲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泊,這首詩時已是第八個年頭了。 作客是客居他鄉,漂泊在外因爲當時杜甫正是漂泊西南的時期。所以如果你到朋友家去做客遠隔萬里可能還不那麼悲,但如果你是長期的漂泊在外,那這個悲就很大了。

(5)“百年”:聯繫課下注釋,指到了晚年。

(6)“多病”:杜甫疾病纏身。

(7) “獨登臺”:重陽節登高,隻身一人沒有親朋。(《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8)“臺”: 高迥處也。高和感情有什麼關係?

陳子昂《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它能夠感受到宇宙時空是那麼的寬廣,而我渺小的孤獨的一個人在這樣大的一種時空當中,更突顯落寞和孤寂。

(老師引導)那麼,詩人只是抒發一己之悲嗎?爲什麼?

4.品味尾聯所蘊含的感情

(1)“艱難苦恨繁霜鬢”: 既指杜甫個人的命運又指國家的命運,表現出憂國憂民的情懷。聯繫《茅屋爲秋風所破歌》“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具有博大的胸懷。(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和作者的境遇)

(2)“潦倒新停濁酒杯”:古人認爲酒能澆愁,無奈多病連酒也不能喝了。這種憂愁怎麼排解呢?怎一個“悲”字了得!(體會無法排遣的“悲”愁)

5.同學們融入感情,再次誦讀頸聯和尾聯,老師指導朗讀:

頸聯是他的身世之苦,讀“萬里”的時候就要想象出浩淼的感覺,巨大的空間感。“悲秋”重點突出悲字,這是這首詩的感情基調。 “常作客”突出“常”。

四、探究景物描寫

人們稱杜甫這首詩歌是“古今七律第一”。律詩書寫規律先寫景後抒情。

1.詩歌中的景跟情有關係嗎?

明確:詩歌中的景蘊含了作者的感情。清代王夫之說“景、情名爲二,而實不可離”,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一切景語皆情語。”詩歌中的景象我們叫做意象。

2.首聯、頷聯寫景:各有哪些意象?又各有什麼作用?

學生回答,師生明確:

(1)首聯六種意象:風、天、猿嘯、渚、沙、鳥

急風:使人感到非常冷,身體冷,心裏冷。

高天:高遠的天空下感覺人很渺小。

猿嘯哀:叫聲非常悲涼。

飛鳥:鳥在急風中飛舞盤旋。

(2)頷聯兩種意象:落木、長江

落木:中國古人說“一葉落而知天下秋”,落葉“蕭蕭”而下,這蕭殺之景不得不使身心交瘁的詩人想到自己的處境,生髮生命隕落,韶光易逝之感。

不盡長江:這亙古如斯、日夜奔流、永不停息的江水,便給人時間的永恆之感。“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對比之下,歷史和時間越悠久,人的生命越顯得短暫。

總結:“無邊”、“不盡”二詞突出了空間的廣闊,“滾滾”表現了長江壯闊的氣勢,因此我們結合這些景物描寫可以感受到這首詩給我們的是一種壯闊的境界,詩人的“悲”也應該是“悲壯”的。

五:課堂小結

作者在寫景時呈現出來的是一種蕭瑟、淒涼、開闊的景象,而他所表達的感情有羈旅愁,有身世苦,同時還有非常高遠的家國憂。

六、結合板書背誦本詩

七:作業:

1.背誦、默寫本詩

2.完成《新新學案》相關聯繫

八、板書設計

高中語文《登高》教學設計 4

教學目標

1.瞭解詩人杜甫的有關常識。

2.掌握由詩歌意象品味詩歌意境的技巧。

3.賞析情景交融的藝術特點,感受詩人深沉的苦痛和憂思。

一、導入

師:由登高而想起:(留待學生補充)

節日寄情:九月九重陽節《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王維)

登高懷古:《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宋辛棄疾)

二、初讀詩歌,讀通文句

1、自由朗讀詩歌兩遍。

2、關注詩歌內容理解。

師:你從詩歌讀到了什麼?自由講述自己理解。不限制首頸頷尾聯,不要怕錯,說出自己真實理解,這樣我們才能一起去關注如何更有效讀懂詩歌並做好相關試題。

學生自主講述自己的理解,可對別人的理解加以補充,也可以談自己的看法。

3、嘗試用現代的文字講述詩歌內容。

提示:把詩歌幻化成畫面,並把畫面連串起來,適當合情合理添加內容。

1200多年前,一個秋天,九月初九重陽節前後。夔州,長江邊。大風凜冽地吹,吹得江邊萬木凋零。樹葉在天空中飄飄灑灑,漫山遍地滿是衰敗、枯黃的樹葉。江水滾滾翻騰,急劇地向前衝擊。淒冷的風中,有幾隻孤鳥在盤旋。遠處還不時傳來幾聲猿的哀鳴。這時,一位老人踽踽獨行,朝山上走來。他衣衫襤褸,老眼渾濁,蓬頭垢面,步履蹣跚。面對萬里江天,面對孤獨的飛鳥,面對衰敗的枯樹,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頭

4、齊讀詩歌,鞏固詩歌內容認知。

三、深入悟讀,讀懂文句

1、知人論世,深入理解。

師:我有這樣一個觀點,不知大家是否贊同?即,要想讀好一首詩或一篇文章,你需要把你自己當成作者,化身爲其人,就當這首詩或這篇文章就是你自己寫的,否則僅僅停留在文字表面的認知,感覺詩歌內容與我沒有任何關係,就難以領會其中的意蘊內涵。

我認爲理解詩歌是必要的,不能停留表面讀通。注意,所謂理解,就是理性地把握。(板書:理性地把握)這應是誦讀賞析詩歌的一個前提。

我在讀這首詩時就真是這樣想的,我想我就是杜甫,就是那個老病孤獨的杜甫。我就站在長江邊上,衣衫襤褸,蓬頭垢面,登高望遠,懷想

①教師範讀:(朗誦)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②學生體驗性自由朗讀。

③進一步推動理解文本。

教師:詩人登高,懷想了什麼呢?

學生結合初讀文本收穫回答。

提示:懷念家鄉,思念親人,牽掛祖國,同時更淒涼地想自我人生,想自己這一輩子。

師:理解詩的作者,理解詩的內涵,走進作者的內心中去。我們常說一句話,叫做文如(文如其人)言爲(言爲心聲)

④加深讀悟作者的心境。

教師帶領學生一起關注本文寫作背景。

解題:此詩是作者在代宗大曆二年(767)九月重陽節登高時所作。當時杜甫身居夔州,已經五十六歲,長期顛沛流離的生活,加之心情抑鬱憂憤,致使詩人身患重病。重陽登高無心遊賞,觸景傷懷,抒發了自己的內心的感慨。

提示理解:

①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作客是客居他鄉的意思。漂泊他鄉、流浪他鄉的意思。登臺,是九九重陽節的一種習俗。爲什麼登臺?是爲了祈求長壽。而登臺都是全家一起去。可是杜甫呢?常作客,不斷在外面,遠離家鄉,心中眷念着家鄉;百年多病,深感自己老病孤獨,孤苦伶仃,形單影隻,無所依傍。

②造成杜甫的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麼呢?艱難苦恨繁霜鬢杜甫想爲國家出力,平定戰亂,但是由於年老多病而不能爲國家出力了。杜甫的憂國憂民。顛沛流離,坎坎坷坷--幾乎一直伴隨着杜甫老人的一生。

③小結:杜甫這裏既有國家的艱難,又有個人的苦難,二者都有。他既憂國,憂民,又憂身。我特別強調杜甫的一個獨特之處,就是,古代許多知識分子常以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作爲處世準則,而杜甫卻是無論窮達,都是兼濟天下。

⑤學生齊讀文本,加深理解認知。

2、賞析詩歌意境。

①關注詩歌意境(氛圍)創設

教師:我們在讀這首詩的時候不自覺的把語調低沉、憂傷(悽楚,悲涼,悲傷,憂傷,痛苦,孤獨),爲何這樣做呢?同樣是寫秋,毛澤東《沁園春長沙》我們當時怎麼讀的?

(回顧朗誦部分句子,如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可以指名學生朗誦。)

教師:暗示,同學們在不自覺中接受了詩歌的一些字句的暗示,不自覺中啓動了自己的感情,不自覺中調動了自我的想象。因而也就進入了杜甫的語言所設定的`特定情境。(板書:不自覺 暗示) 自覺中調動了自我的想象。因而也就進入了杜甫的語言所設定的特定情境。(板書:不自覺 暗示)

如果說對詩歌情感心境的理解是理性的,那麼這種暗示就是

生:感性的。

師:感性的表現。(板書:感性的表現)

這是一篇飽蘊情感的文學作品,既需要理性的把握,也需要感性的表現;要做到理性與感性相結合。理性的把握是重要的,但任何時候,都不要忘了感性的表現。我們就以這兩條爲準則進入到這首詩中去。

②賞析詩歌意境創設的詩句

師:哪幾聯是感性的描寫?

生:首聯、頷聯。

師:再讀詩歌,關注詩歌感性的描寫文字內容。

學生反覆自由讀,然後講述對這些詩句的理解。

如選用的景物及描寫的特點:急風、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飛鳥

教師:這些感性文字各給人什麼感覺?設身處地想想。

A:急風使人感到非常冷、心寒(先是身體的,再是心靈的)。

B:天高,顯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單。

C:哀猿,使人聽到它的叫聲非常悲涼。

D:飛鳥,想象一下,應該是一種什麼處境的鳥?

提示理解:(我想,應該是一隻找不到食物的鳥。因爲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是一隻找不到家的鳥。它在到處盤旋,尋找自己的巢;我覺得,這是一隻跟鳥羣失散的鳥。要敢於展開想象,用自己的想象去填充詩給我們留下的空白。總之,這是不是一隻歡樂的鳥呢?不是,總之這是一隻孤獨痛苦的鳥。)

師:我們爲什麼不把它想象成一隻歡樂的呢?而且大家爲什麼都有認爲是一隻,而不是多隻?

提示理解:我們根據杜甫的此時此刻的處境去想象的。此時杜甫孤單地一個人在外漂泊。

比較理解:毛澤東筆下也寫過一種鳥,鷹擊長空詩人王維筆下也寫過一種鳥,鳥鳴山更幽。它們有什麼不同嗎?

提示:毛澤東筆下的鳥是充滿活力和朝氣的鳥,因爲毛澤東當時正處在立志改造中國的青年時期;王維筆下的鳥是悠閒自在的鳥,王維特別嚮往幽靜的大自然。那鷹與鳥就是毛澤東和王維的化身了。

③頷聯景物描寫賞析

落木、長江。

學生講,教師引導。

提示:由落木蕭蕭,我們想到什麼?由樹及人,還是要聯繫杜甫的此時此境來聯想。我想,杜甫看到落葉飄零,肯定想自己像樹一樣,已是晚年,已老了。人已經到了生命晚秋。生命短暫。

如果說是有生命短暫之感的話,那麼,不盡長江呢?應該是時間的無窮;是歷史長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覺;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歷史和時間越悠久,個人的生命就越顯得短暫。

悟讀:那麼,這兩句應該怎樣朗誦?你就是杜甫,面對蕭蕭落木,你應該是什麼心情?讀這句你應該想什麼?你心裏的潛臺詞是什麼?

提示:我心裏想--我老了;我怎麼這麼快、轉眼間就老了呢?沉鬱。面對滾滾不盡的歷史長河,杜甫感到怎麼樣?無可奈何與一種宏大氣勢。有無可奈何。但同時,作爲一個現實主義詩人,一個有闊大的胸襟的知識分子來說,他僅僅是無可奈何嗎?難道他對生命的短暫想不通嗎?他是不是想違背自然規律而祈求長生不老呢?作爲現實主義詩人,他知道人無論活到何時,都難免一死。所以,他又感到豁達、坦蕩,胸襟開闊。

④師生共讀。

⑤小結感性描寫內容。

教師:從畫面上,首聯和頷聯有何不同?

學生:首聯是一個一個局部景的連綴,頷聯就是一個整體的大景。

四、總結登高詩歌一般特徵。

①學生自由講述總結。

②教師加以引導。

提示:登高見景,關注景物感性的描寫,鋪設環境氛圍,爲情感抒發奠定基調。情感抒發往往觸景生情或情融於景,知人論世。

高中語文《登高》教學設計 5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進一步瞭解作者的生平及其詩歌創作特色。

2.結合課文註釋,掌握重點字詞並能夠理解詩句基本意義。

3.能夠賞析詩歌情景交融的藝術特色以及沉鬱頓挫的詩歌風格。

4.把握詩歌情感基調,運用誦讀技巧,朗誦詩歌。

(二)過程與方法

運用誦讀法、合作探究法等完成教學目標。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體會作者詩中表現的多重情懷。

2.逐漸培養詩歌審美情趣。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詩歌的意象和意境。

2.感知抑揚頓挫的律詩中所沉澱的深沉情感。

【文本簡析】

《登高》選自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三第二單元第五課,本單元是詩歌單元。《登高》的講解要緊扣教學目標和單元目標。第五課節選的是杜甫在夔州所寫的三首詩,而《登高》處於尾篇,可將三首詩做縱向比較閱讀。《登高》是詩人抒發長年漂泊、老病孤愁的感情之作,學習這首詩要善於把握景情交融的關係及詩人悲歡憤激之情,並同當時戰亂的時局聯繫在一起,深入感知詩中意境。啓發學生創造性想象,再現秋江廣闊圖景和抒情主人公形象。通過再創意境,理解這首詩的思想感情和藝術特色。主要遵循讀詩、品詩、悟詩這一基本框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李白、杜甫是我國詩歌史上最偉大的兩位詩人!我們剛剛學過李白的《蜀道難》,領略了李白的豪逸浪漫,今天我們將走近杜甫這位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學習他發自肺腑的詩歌《登高》,感受杜甫詩歌的特點。

二、詩人生平和背景介紹

我們常說要“知人論世”,因此在感受杜甫的詩歌之前,我們需要了解一下杜甫的生平和本詩的寫作背景。

(一)、杜甫生平

杜甫是唐王朝由興到衰的見證者。

1.年輕的時候,曾有“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的豪情壯志

2.曾有“朝叩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羹與冷炙,處處潛悲辛”的10年忍辱和辛酸的經歷

3.曾有舉家吃草度日,幼兒因餓而夭折的大悲痛

4.一生中最重要的經歷就是“安史之亂”,並因之流亡了四年

5.曾有被叛軍扣留9個月受盡侮辱的經歷

曾有從叛軍營裏逃出,由於直諫而被貶的經歷

6.晚年,杜甫在成都憑藉很難遮風擋雨的一草堂安居,漂泊他鄉11年,生活只能靠朋友的救濟

7.58歲時,客死舟中,一生坎坷

(二)背景

寫這首詩的時候,杜甫55歲,這年秋天,詩人來到夔州的一座山上,登高望遠,面對蒼茫的秋景和滾滾的長江,想到自己的人生遭遇,不禁感慨萬千,詩人抑制不住內心的詩意,寫下了這首千古名作。

三、朗讀

1.聽教者朗讀

2.自由朗讀

3.個別學生朗讀

4.聽錄音朗讀

5.集體朗讀

四、賞析

在聽錄音的時候,我發現很多同學已經被這首詩深深地打動了。我想這不僅是因爲別人朗讀的好,還因爲這首詩寫得好。

其實後人對這首詩的評價很高,明代胡應麟曾評此詩“古今七律第一”!現在我們一起來賞析一下這首詩。

(一)前兩聯

本詩是詩人登高之作,請大家找一找,詩人寫了哪些景物?

從這些景物中可以體會出詩人怎樣的情感?爲什麼?

作者又用了哪些手法?

明確:

1.景物:風、天、猿嘯、渚、沙、鳥飛、落木、長江

四句八景,語言凝練

2.情感:悲涼、悲壯

①風急:秋氣逼人,使人感到非常冷,同時使人心裏感到淒涼

②天高:在廣闊的天地間,更使人感到渺小和孤獨

③猿嘯哀:爲景物蒙上了一層悲愴、淒涼的色彩

由“兩岸原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可知,猿聲無所謂哀與不哀,只是詩人的內心哀傷,所以猿聲聽起來才哀傷

④渚清沙白:顏色上給人一種清冷的感覺

⑤鳥飛回:爲何是盤旋着的鳥?

可能因爲風大,風的猛烈,其實詩人的處境與在急風中低徊盤旋的鳥是何等的相似啊!

此詩中的鳥是一隻還是一羣好呢?

都可以:一隻鳥正好是詩人的化身;一羣,鳥的一羣正好反襯詩人的孤單

(詩人後來在《旅夜抒懷》中有一句詩:“飄飄何所以,天地一沙鷗”!老病孤獨的.詩人到處漂泊像什麼呢?就像天地間一隻孤零零的沙鷗!)

⑥落木蕭蕭下:落木即落葉。

一葉落而知天下秋!而紛紛飄落的葉子讓人感覺似乎所有的樹木都進入了生命的秋季,這肅殺之景不得不使身心交瘁的詩人想到自己的處境,自己的人生也進入了秋季!由此自然感慨生命的短暫啊!

在動盪的社會中,詩人就像這飄零的落葉,四處漂泊,而黃葉飄落,落葉歸根,可是詩人卻在他鄉,年老了卻沒有回鄉,這更添了一層悲涼之情!

⑦不盡長江滾滾來:落葉給人生命短暫之感,那麼長江呢?

這亙古如斯、日夜流淌、永不停息的江水,便給人時間無窮之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在無窮、永恆的時間前,更顯得詩人的渺小!

3.手法:情景交融、景中有情

有聲有色有形,上下聯相互照應(一三山景、二四江景)

(二)朗讀

因這些景物含有作者的情,所以我們在朗讀時,需要帶着情感讀這些景物。

請大家一起朗讀前兩聯!

(過渡)詩人的這四句詩向我們描繪一幅蒼涼而壯闊的秋日圖,在這幅圖裏我們已經感受到了作者的悲情!

(三)後兩聯

可是詩人悲什麼?(請從詩歌中找一找,用筆畫一畫,最好在每句詩中找出兩個,可以和前後左右的同學交流交流)

1.離家多年,有家難歸

“作客”:寄居別處,漂泊他鄉(區別於“做客”:訪問別人,自己做客人)

“常”:(時間上)說明詩人經常漂泊他鄉,多年漂泊他鄉

“萬里”:(空間上)離家萬里,有家難歸(交通不發達,詩人的潦倒處境)

“悲秋”:季節上給人悲涼的感覺

2.晚年多病,孤苦無依

“百年”即暮年,此時詩人已經55歲

“多病”在多年的漂泊生活中,詩人身患肺病等多種疾病

“登臺”即登高;古人登高常在九月九日重陽節,帶上親朋好友,而此時詩人卻是獨自一人!詩人的朋友高適、救濟他的朋友嚴武等都已經離開人世,詩人此時孤苦一人漂泊在外!

詩人僅爲自己的身世而悲麼?

3.國事艱難,壯志難酬

“艱難”國事艱難,或者也可以指人生艱難

此時安史之亂已經過去四年,可是國家仍然動盪不安,這對於杜甫來說是一件極其悲痛的事情!

杜甫是受儒家思想影響很深的人,忠君愛國、關心民生疾苦是他的思想的核心。年輕的時候,杜甫就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抱負,他的忠君愛國是真心實意的,骨子裏的!儒士認爲“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而杜甫是無論如何窮困潦倒都要心繫天下,爲國家擔心!在《茅屋爲秋風所破歌》中,自己連住的房子都沒有了,卻想着“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接着又嘆道“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他就像葵花向日一樣忠於國家,心憂天下!

俄國別林斯基說過:“任何一個偉大的詩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爲他們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進了社會和歷史的土壤裏!”

而杜甫就是這樣的一個偉大的詩人!當他看到國家仍然動盪不安,內心是何等的悲痛啊啊!

“苦恨”是非常恨,詩人恨什麼?

恨國家仍然動盪不安,恨自己已經人到暮年,不能爲國家效力,恨自己壯志難酬啊!

這種被很使自己的兩鬢白髮都增多了,“繁霜鬢”的“繁”即:使……增多

4.人生潦倒,銷愁無途

“潦倒“可以指人生潦倒,可是人生潦倒又何嘗不是國事艱難所賜呢!

國難家愁一齊堆積在詩人胸中無法釋懷,詩人該怎麼辦?

喝酒解愁!(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但是人卻“新停濁酒杯”,“新停”,剛剛停,爲何呢?

可能因病不能喝,可能因窮困潦倒,此時詩人孤苦無依,無朋友的救濟,喝酒的錢都沒有了。

那麼這種愁苦、悲愁排泄不了,只能鬱積心頭!

(四)朗讀

因此我們朗讀的時候應緩慢一點,把這種悲苦之情讀出來。

齊讀!

(五)整體小結

1.本詩借悲秋之景抒發悲秋之情,請大家讀一讀,“悲秋”二字在詩中有幾層含義?

三層:

季節之秋

人生之秋

國事之秋

2.小結

律詩的特點是頷聯和頸聯對仗,可是杜甫在本詩中卻是每聯都對仗,句句照應,可見杜甫詩歌寫作技巧的高超,因此本詩也被稱爲“古今七律之冠”,但我想對杜甫詩歌的評價之所以這麼高,不僅有技巧,還有情感的感人!正如本版塊的標題“詩從肺腑出”!詩人所抒的情感既有身世之悲又有國事之悲,帶着作者的這些悲情再來讀一讀品一品詩歌,詩歌將別有一番滋味:

在蒼茫的天地之間,秋風猛烈地吹向一個登上高處的孤苦老人,兩岸的猿似乎要將詩人鬱積在心頭的悲涼之情全部啼嘯出來,急風中的飛鳥低徊尋找着落腳點,這又多麼像流浪他鄉的詩人的化身啊!此時詩人鬱積在心頭的悲苦又像這落葉和江水一般,難排不盡,驅趕不絕,此情此景達到了交融的最高境界!而詩人又爲何如此悲苦?因爲國難家愁,因爲詩人對國家、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

3.朗讀

①現在請大家帶着對本詩的理解,再次齊讀《登高》!

②自由朗讀,爭取能背誦!

③一齊有感情地背誦本詩!

高中語文《登高》教學設計 6

教學目標

1、瞭解杜甫生平以及對其詩歌創作的影響

2、初步掌握詩歌吟誦的基本方法

3、賞析情景交融、氣象宏偉的藝術特點

4、感受詩人深沉的苦痛與憂思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詩人深沉的苦痛與憂思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二、請同學們誦讀,再請兩位同學來誦讀,點評同學們誦讀時對感情的把握

播放誦讀flash,請同學們評價讀得如何?沒有什麼感情。

三、杜甫生平介紹(以《二泉映月》爲背景音樂)

四、寫作背景:

杜甫寫這首詩時,安史之亂已經結束四年了,但地方軍閥們又乘時而起,相互爭奪地盤,社會仍是一片混亂。在這種情勢下,他只得繼續“漂泊西南天地間”,在“何日是歸年”的嘆息聲中苦苦掙扎。時代的艱難,家道的艱辛,個人的多病和壯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適、嚴武的相繼辭世——所有這些,像濃雲似的時時壓在他的心頭,他爲了排遣鬱悶抱病登臺。

五、瞭解了作者的生平,請同學們誦讀全文,把握感情。配以音樂《二泉映月》

播放配樂朗誦的錄音,請同學們評論其感情。

其實,“言爲心聲”,詩人在寫詩的時候已經把感情融於筆端,從他的詩就可以體會他的內心。現在我們就通過杜甫的詩來進一步瞭解他的內心。

六、分析詩歌

通過題目《登高》可知這是一首寫景詩,請同學們自讀全文,並把本詩的意象找出來,思考一下這些意象有什麼特色?詩人給我們營造了一個怎樣的意境?

1、首聯“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1)這首詩首聯共寫了幾種景物?生:六種。風、天、猿、渚、沙、鳥。十四字寫六種景,語言有什麼特點?很凝練。馬致遠《天淨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2)急風、高天、哀猿、清清、白砂、飛鳥,各給人什麼感覺?設身處地想想。使人感到非常冷,哀猿,使人聽到它的叫聲非常悲涼。

李白《早發白帝城》:“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全是歡歌笑語,不見半點傷心,是因爲李白的好運與老杜的潦倒天差地別之故。

秋天有人覺得秋高氣爽,秋風讓人清爽,杜甫的冷一是因爲他是個多病的老人,所以身體冷,而主要是內心的冷。心寒。猿的哀聲也主要是他的心哀。

(3)詩人毛澤東筆下也寫過一種鳥,“鷹擊長空”;詩人王維筆下也寫過一種鳥,“鳥鳴山更幽”。它們有什麼不同嗎?

毛澤東筆下的鳥是充滿活力和朝氣的鳥。王維筆下的鳥是悠閒自在的鳥。因爲毛澤東當時正處在立志改造中國的青年時期。王維特別嚮往幽靜的大自然。

杜甫筆下是“鳥飛回”,有幾隻鳥?一隻,把‘回’變成了‘來’,這有什麼不同?” “回”說明鳥在盤旋。曹操的《短歌行》 “‘繞樹三匝,何枝可依’,‘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旅夜書懷》。這裏寫出了鳥的孤單無依,鳥的孤單無依背後是什麼?是作者的孤單無依。

總結:首聯所表現的意境是很悽清的。可見詩人心中之寒,心中之哀,心中之孤。

我們讀的時候,就讓我們化身爲杜甫,站在高天下、急風中,面對清渚、白沙、孤鳥,誦讀一下這兩句。“風急”——要讀得很淒寒,似乎在牙齒間顫抖着讀出這兩個字;“天高”——調子要很高並帶拖腔,衝上去,描繪得很遼遠,但內心很孤單渺小;“猿嘯哀”——要有欲哭的調子;……讀“鳥飛回”——要想,我杜甫孤獨漂泊,遠離家鄉,我多麼想回家呀,我已是晚年了,我還有回到家的那一天嗎?

2、頷聯:“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1)把“落木”改成“落葉”,哪一個更好一些?爲什麼?

“落木”更好,落葉有很多種,給人的感覺也不同,“落木”給人感覺比較沉重,“落葉”比較輕飄。“落木”給人感覺光禿禿的樣子,而“落葉”讓人感覺到樹上還有許多葉子。從顏色上看“落木”往往讓人聯想到樹幹的顏色,枯黃。

那這裏爲什麼要用“蕭蕭”不能用“飄飄”?實際上與杜甫的感情有關。“蕭蕭”讓我們想到蕭瑟,作者的感情到底是沉重還是輕飄?沉重!所以用:“落木”“蕭蕭”比較好。

(2)“滾滾”換成“滔滔”可以嗎?表達效果不好。

古人用江水往往比喻什麼?時間!舉例: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江水的流逝往往讓我們想到年華的流逝,青春的流逝,歲月的流逝。‘滔滔’只強調水勢很大,而滾滾強調翻滾向前,一年春夏秋冬四季一滾,“滾滾”似乎是年復一年,有一種圓潤綿長不絕的味道在裏面,更能夠表現出時間的流逝。本詩是他暮年的作品,他看到江水的時候就想到,唉,老了,歲月不待人呀!因此這個地方要用‘滾滾’,不能用‘滔滔’。這裏我們就可以想到杜甫的心情,什麼樣的心情?悲涼。

總結:我們重新讀這兩聯,就感覺滿世界的黃葉往下掉,而江水永不停息地滾滾向前,那種一浪接一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滾滾而來的長江的雄渾壯闊,永無盡頭,似乎整個空間都溶進了這蕭蕭落葉滾滾長江之中,深深地感染了我們。”

讀的時候,大家應該把這種豁達、坦蕩,那種氣魄讀出來。應該讀得昂揚一些。站在長江岸邊面對洶涌的波濤,目光遠望,音調略高。尤其“滾滾”二字應該讀出磅慮的氣勢。待到這裏,已經是第三句了,前三句一直低沉,此時應該高昂一些。

3、頸聯: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這裏能體現詩人感情的關鍵字是“悲”,其實這裏何止秋季讓他覺得可悲呢?請同學說說這裏有多少讓他覺得可悲的事情?

宋代學者羅大經《鶴林玉露》析此聯雲:“萬里,地之遠也;悲秋,時之慘悽也;作客,羈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齒也;多病,衰疾也;臺,高迥處也;獨登臺,無親朋也;十四字之間含有八意,而對偶又極精確。”“八意”,即八可悲:他鄉作客,一可悲;常作客,二可悲;萬里作客,三可悲;又當蕭瑟的秋天,四可悲;年已暮齒,一事無成,五可悲;“百年”是虛寫,是說他已經步入了老年。杜甫生於712年,卒於770年,活了58歲,寫這首詩時是767年,55歲,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寫的。親朋亡散,六可悲;孤零零的獨自去登,七可悲;身患疾病,八可悲。他已經滿身疾病,有肺病,瘧疾,有糖尿病,而且已經“右臂偏枯耳半聾”。

總結:九月九日重陽節,雙九是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意思。人們普遍把重陽節當作“老人節”,登高是爲了祈求長壽,可是杜甫到了人生的秋天,得到的不是天倫之樂,功成之勳,不是榮華富貴而是窮愁老病,百業無成,而是顛沛流離,形影相弔,此刻登高有何樂可言,人生還有什麼希望?人生的希望又在哪裏呢?滿紙悲涼,滿腹悲涼。

我們讀的時候,要努力傳達出杜甫老人那種沉鬱頓挫的深層次的內心感情。首先心中要有具體實在的體驗。如讀“萬里悲秋常做客”,要心中眷念着家鄉,“萬”“悲”“常”都要重讀,如“萬”,開口要大,腔調要拖長,以描繪迢遙萬里之狀;讀“常做客”,要倍感身世淒涼。“百年多病獨登臺”,要深感自己老病孤獨,孤苦伶什,形單影隻,無所依傍。“百”“多”“獨”都要重讀,其中“獨”字要讀得特別痛苦。

4、尾聯:“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1)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麼呢?是國難,是連年的戰亂。從哪一聯的哪句詩知道?

從“艱難苦恨繁霜鬢”一句可知。還有個人艱難。因爲杜甫此時已經是 “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渾身是病,他估計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時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應該是自己艱難的不容易的一生。顛沛流離,坎坎坷坷——幾乎一直伴隨着杜甫老人的一生。

(2)苦,是什麼意思?是極度的意思。在國勢艱難的時候,我極度痛恨我已經老了,以致兩鬢斑白了。

(3)老是不可避免的,詩人爲何極度痛恨自己已經老了?

因爲杜甫想爲國家出力,平定戰亂,但是由於年老多病而不能爲國家出力了。恨自己無法救濟天下蒼生。

這是一種什麼心情?憂愁還是憂憤?憂憤,心急如焚。心有餘而力不足。這樣表現出杜甫的憂國憂民。

讀到上一聯,詩人的苦難令我們動容,可讀到這裏,詩人的精神令我們震撼。“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茅屋爲秋風所破歌》古代許多知識分子常以“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作爲處世準則,而杜甫的偉大之處在於:無論窮達,都是兼濟天下。詩寫到最後,筆鋒一轉,總會轉到國事維艱,民生疾苦,憂國憂民上去,他以自己病弱的'雙肩擔起了天下這沉重的悲。唐民間雲:唐朝詩聖是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杜甫之所以被人們尊爲“詩中聖哲”,杜詩之所以被人譽爲“博大精深”,毛澤東稱其詩爲“政治詩”,“民間疾苦,筆底波瀾”(郭沫若語),其主要原因便在於杜詩中迴盪着強烈而深沉的憂國憂民之情,這是杜甫爲人景仰的根本原因。

(4)潦倒新停濁酒杯

重陽節習俗:登高,賞菊,喝菊花酒。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中國文人(其實不光是文人啊)好喝,樂憂皆然。樂飲助興,憂飲消愁(曹操“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濁酒”是不好的酒。酒味很薄。但是連這樣的酒也不能夠喝了,什麼原因?有兩條,一是潦倒,喝不起了,一是多病,不能喝了。

杜甫這個人特別愛喝酒,“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平定安史之亂,他竟激動得悲喜交加,喜極而哭。如今他有滿腹的愁苦,借酒才能澆愁呀,至少能消散一些愁悶的情緒。但是老人卻不能喝酒了。因爲他有肺病等多種疾病,他因病戒了酒。而且因爲窮困,他也不一定能夠有酒喝。愁苦無法排解,只能抑鬱在心頭!情感---愁苦

我們讀的時候,也應該把這種有愁不能解的深沉苦悶錶達出來。“艱難”要讀得稍慢、稍低,“苦很”要快、要高、要特別重,從牙縫間吐出這兩個字,“繁霜鬢”又要稍緩,但聲音不能低。當讀 “新停濁酒杯”時,要把欲罷不能的情緒表達出來。

總結:全詩在沉重的感嘆中收結,結得如此悲憤深沉。

七、請同學們誦讀,並點評感情的把握。配以音樂《二泉映月》。請兩位同學配樂朗誦。

八、這是一首“拔山扛鼎”式的悲歌,曾被人譽爲“古今七言律第一”。

本詩的藝術特點:

1、 對偶工穩,音調鏗鏘,琅琅上口。全詩八句皆對。詩一開頭就以對仗領起,對得自然、工整,尾聯兩句的對偶一般兩種看法,一種認爲“苦”做甚,極講,詩副詞,與對句的“新”正好相對,“繁”和“霜”是使動用法;一種認爲尾聯屬寬對,只“苦恨”與“新停“不對。這種結構上井然有序的排列,不僅符合於美學上的所謂均齊,給人以一種神清目爽整飾對稱的美感,而且使全詩曲折頓挫,在抑揚有致的韻調中,表達出詩人需要抒發的感情。

同時詩中又多用雙聲迭字,旋律優美,音節和諧,大大加強了詩的音樂美。如尾聯“艱難苦恨”四字,在句法上是並列結構,在聲調上卻具有抑揚頓挫四聲的特色,讀時應一字一頓;“潦倒”“新停”爲雙聲迭韻,在聲調上又有“上”“平”之分,故音節顯得特別鏗鏘嘹亮,讀時應兩字一頓。“繁霜鬢”對“濁酒杯”,其聲調的妙用,也在所謂“抑揚抗墜之間”。讀者密詠恬吟,就能在深沉重濁的韻調之中,體味出詩人顛沛流離的痛苦心情。

2、情景交融,筆法錯綜變化卻又相互照應。前四句寫景,後四句抒情,落筆的角度雖然不同,但都圍繞着詩的中心——“悲秋”。在寫景之中,又有聲(風聲猿啼聲)有色(沙白渚清),有動(鳥飛葉落)有靜(沙渚),有局部景(首聯),有整體景(頷聯)。而且一三兩句相承接,都是寫山景;二四兩句相承接,都是寫江景。

在抒情上,頸聯的“萬里”與“百年”又與頷聯的“無邊”與“不盡”相互應,從時空兩處着筆,由異鄉漂泊寫到多病殘生;尾聯從白髮日多,因病停杯,歸結到時世艱難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而且五、七兩句相承接,都是寫悲苦;六、八兩句相承接,都是寫多病。因“悲秋”而勾引起“苦恨”,因“多病”而造成“停杯”,在詩的內容上又是互相緊密聯繫的。全詩情景交融,渾然一體,中間雖有如此豐富的內容,如此複雜的感情,但筆勢卻一氣直下,造成了一個既有變化又和諧統一的藝術整體。

3、語言凝鍊

首聯兩句寫六種景物,對每一種景物都只用一個字加以形容,而且都非常恰切,可以說是凝鍊準確。“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兩句詩14個字卻包含有八層悲哀的意思,可謂含蘊豐富。

九、請同學們帶着感情誦讀全詩。(播放音樂《二泉映月》)

十、語文活動

將本詩譯成現代漢語,並以自己的理解加以修飾。請同學們上臺朗誦自己翻譯好的內容。

高中語文《登高》教學設計 7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進入詩歌意境。

2、總結領悟詩歌意境的方法。

【教學關鍵】

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積極參與。

【教學過程】

一、導語激興

同學們,在唐代的詩壇上,有這樣一位詩人:他幾乎一生都在流浪,成都的一個草堂成爲他短暫安定生活的見證;他幾乎終生都在痛苦,沉鬱頓挫成爲他詩歌風格的最權威的概括。一場戰爭撕碎了他的心,帶給他常人難以忍受的折磨;多種疾病毀滅了他的軀體,最後病死在湘江的一葉小舟上。他,就是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

今天,我們來學習他的一首詩:《登高》。

通過學習這首詩,我們要領悟這首詩歌的意境,總結領悟詩歌意境的一般方法。讀這首詩,我們能看到詩人焦慮的目光,能聽到詩人無奈的嘆息,更能感受到詩人心靈的震顫,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傾聽這一曲時代的悲歌吧!

二、放錄音,請學生齊讀

三、研讀課文

1、我們要領悟意境,首先要進入境。這境,就是詩人在詩中創造的生活圖景。首先包括了景,請大家回答:在這首詩中,詩人寫了哪些景物?

明確:風,天,猿聲;渚(水中小洲),沙,鳥;落木(秋天樹木落葉),長江。

景物如何?

明確:

急:呼嘯的秋風(有速度)。

高:天空遼闊(有立體感)。

哀:如哭似嚎(有感情)。

蕭蕭:落葉聲(有聲音)。

2、請大家發揮想象,用散文化的語言描述這幅畫面。

(請兩位同學描述。)

請大家閉上眼睛,在老師的描述中想象畫面:這是一個蕭瑟的秋天,天空是那樣遼遠,遠處的樹林中傳來一陣陣淒厲的猿聲。小洲邊的水是那樣的清冷,岸邊的沙子是那樣的慘白,鳥兒在狂風中掙扎着,盤旋着,發出陣陣哀鳴。無邊無際的落葉在蕭蕭的秋風中飛舞着,奔流不息的長江波濤拍擊着江岸滾滾向前。

3、這是境中的景,除了景,境中還有詩人的形象,請同學們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詩人的形象。

詩人很老了(百年),衰老多病,常年客居他鄉(作客),志向得不到伸展(潦倒),他嘆息着國運和自身的命運(艱難),以至於白髮增多(繁霜鬢)。

請大家當一回導演,把詩人在秋風中登高的'動作設計出來,按小組討論兩分鐘,請各組推出一個代表。

(抽查兩個組,其他同學補充。)

明確:詩人少有壯志,19歲就寫下了“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的詩句,現在他的理想徹底破滅了。頂着秋風,他在詩篇中向我們走來:拄着柺杖,他顫微微走在那秋風呼嘯的山路上,狂風吹亂了他花白的頭髮,枯葉飛舞着掠過他的衣襟,他一路咳嗽着,走走停停。風好大呀,他擡起頭,掙扎着登上了崖頂。然而,讀讀他的詩篇吧,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這是一個垂危的老人,將不久於人世,他關心的卻不是自己。詩人的目光越過了千山萬水,胸襟是如此的開闊,這是一顆多麼偉大的心靈!

4、現在我們來談“意”,也就是詩人在詩中抒發的的情,請大家用詩篇中的詞來概括詩人的感情。

明確:悲,恨。

5、同學們,假如你就是杜甫,現在,你就站在那高高的懸崖之上,眼前,風在拼命的刮,鳥在拼命的掙扎,落葉紛紛下,長江滾滾流;耳畔,風聲卷集着濤聲,濤聲夾雜着猿鳴,你會產生怎樣的聯想?

學生答:

“一葉而知秋”,何況落葉已蕭蕭而下;“問君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愁象流水象落葉那麼密集。

落葉讓人想到生命的短暫,自己壯志難酬,心生感慨。

師:

這同學答的多好啊,看到落葉與流水,就想到時光一去不返,感慨自己壯志難酬。落葉歸根,百川歸海,而自己卻年老漂零在外。

下面我來談談我的理解:岸上枯葉似蝶,岸下猛浪若奔,我們分明已聽到了落葉的呻吟,聽到了長江的嗚咽。這那裏是在寫季節,分明是一個時代的真實寫照!這個時代充滿了傷痛與悲哀,戰亂就象一場大風席捲了中國大地十幾年,在這場大風中,不知有多少鮮活的生命如木葉般紛紛而下,枯萎死亡;那滾滾長江流動着的不正是人們綿綿不盡的眼淚嗎?

現在我們總結一下領悟詩歌意境的方法:

⑴ 揣摩語言;

⑵ 聯想想象;

⑶ 聯繫生平。

讀這一首詩,我們要看到詩人焦慮的目光,我們要聽到詩人沉重的嘆息,我們更要感受到詩人心靈的震顫,現在,就讓我們齊聲朗誦這一曲時代的悲歌吧!

【板書設計】

風 天 猿 渚 沙 鳥

落木 境 長江

作客 多病 │ 艱難 潦倒

↙ ↘

悲 恨

高中語文《登高》教學設計 8

教學目標:

1.理解杜甫在本詩中流露的深沉的苦痛和憂思

2.賞析本詩情景交融等手法的運用

3.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賞析本詩情景交融的手法

教學難點:

理解杜甫在本詩中流露的深沉的苦痛

教學過程:

一、導入:這是一首什麼詩歌?借景抒情,登高而賦的詩歌。

二、朗讀,整體感知,描述詩意。

1、天高風急,秋氣肅殺,猿啼哀嘯,十分悲涼;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鷗鷺低空迴翔。

2、落葉飄零,無邊無際,紛紛揚揚,蕭蕭而下;奔流不盡的長江,洶涌澎湃,滾滾奔騰而來。

3、我萬里漂泊,常年客居他鄉,對此秋景,更覺傷悲;有生以來,疾病纏身,今日獨自登臨高臺。

4、時世艱難,生活困苦,常恨鬢如霜白;濁酒銷憂,卻怎奈潦倒,以至需要停杯。

整體把握:全詩寫了登高所看到的江邊蕭瑟肅殺的秋景,抒發了自己悲、哀的情感。

三、賞析

明代胡應麟曾評此詩“古今七律第一”!作爲借景抒情的詩歌,重點應該抓住兩個字一個景,一個情。

品味情感:

第一步:朗讀詩歌感知詩歌的情感基調。一定強調學生多讀培養良好的語感,憑藉語感來初步感知詩歌的情味。(悲涼的情感基調)

第二步:找出文章中表現情感的句子:詩歌的頸聯和尾聯。(指導:古典詩歌一般是:首句標明內容,尾句參透主旨)

第三步:結合詩句具體說說詩句是怎樣表現詩人“悲涼”的情感的?(結合練習三,說說頸聯中有哪八層意思)

南宋羅大經在《鶴林玉露》中曾就這兩句詩分析出八層意思,原文是:“蓋‘萬里’,地之遠也;‘秋’,時之悽慘也;‘作客’,羈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齒暮也;‘多病’,衰疾也;‘臺’,高迥處也;‘獨登臺’,無親朋也。十四字之間含八意,而對偶又精確。”對學生的分析,可參考上面古人的意見評判。學生能就其中的幾點談出自己的見解即可。

第四步:知人論世,結合杜甫的身世、經歷,所在的時代分析體味,進一步深入體會詩人情感。

(一)、杜甫生平

杜甫是唐王朝由興到衰的見證者。

1.年輕的時候,曾有“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的豪情壯志

2.曾有“朝叩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羹與冷炙,處處潛悲辛”的10年忍辱和辛酸的經歷

3.曾有舉家吃草度日,幼兒因餓而夭折的大悲痛

4.一生中最重要的經歷就是“安史之亂”,並因之流亡了四年

5.曾有被叛軍扣留9個月受盡侮辱的經歷

曾有從叛軍營裏逃出,由於直諫而被貶的經歷

6.晚年,杜甫在成都憑藉很難遮風擋雨的一草堂安居,漂泊他鄉11年,生活只能靠朋友的救濟

7.58歲時,客死舟中,一生坎坷

(二)背景

寫這首詩的時候,杜甫55歲,這年秋天,詩人來到夔州的一座山上,登高望遠,面對蒼茫的秋景和滾滾的長江,想到自己的人生遭遇,不禁感慨萬千,詩人抑制不住內心的詩意,寫下了這首千古名作。

尾聯賞析:尾聯在結構上是“合”,詩人是怎麼表現的?

一合:艱難——總結一生命運,可結合詩人生平再談談對“艱難”的理解。

二合:苦恨——總結一生情感,自己談談這個“恨”包含怎樣的內容?爲什麼是“苦”?

三合:繁霜鬢——外在形象

潦倒——內在心態

四合:新停濁酒杯——厚積蘊藉的情感欲表現而不能、不得,情感更加深沉凝重。詩句止而詩意不盡,回顧一生更添蒼涼滄桑。

第五步,再讀詩歌,體會詩人含蓄蘊藉,深刻凝重的情感,以及“沉鬱頓挫”的風格。

參考:關於“沉鬱頓挫”

陳廷焯雲:“所謂沉鬱者,意在筆先,神餘言外,寫怨夫思婦之懷,寓孽子孤臣之感。凡交情之冷淡,身世之飄零,皆可於一草一木發之。而發之又必若隱若現,欲露不露,反覆纏綿,終不許一語道破。匪獨體格之高,亦見性情之厚。”(《白雨齋詞話》卷一)

所謂“沉鬱”,乃指思慮深沉、情感悲愴、境界闊大、用語凝重,體現出一種悲壯美。意氣洋洋詩興遄飛如李白之《將進酒》,纖細柔弱悽悽慘慘如柳永之《雨霖鈴》皆非此類。

所謂“頓挫”則指感情或文氣章法的抑揚起伏迂迴曲折。李白之噴薄而出一瀉千里,白居易之劍拔弩張疾聲高呼亦非此類。

杜詩有一種厚積的感情力量,每欲噴薄而出時,他的仁者之心,他的儒家涵養所形成的中和處世的心態,便把這噴薄欲出的悲憐抑制住了,使它變得緩慢、深沉,變得低迴起伏。

如《詠懷五百字》先敘抱負之落空,仕既不成,隱又不遂;中間4句一轉、感情起伏,待到鬱勃不平之氣要爆炸出來,卻又撇開個人的不平,轉入對驪山的`描寫。由驪山上的奢靡生活,寫到“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不平憤懣之情似又要噴出,然而感情迴旋,變成了“榮枯咫尺異,惆悵難再述”的深沉嘆息。“入門聞號啕,幼子餓已卒……所愧爲人父,無食致夭折”,悲痛欲絕之感似又難以自制了,但“默思失業徒,因念遠戍卒。憂端齊終南,澒洞不可掇”,個人的悲痛一變而爲對百姓苦難的沉沉憂思,是憂思憂患而不是怨恨憤怒,給人留下了無窮的韻味。

《茅屋爲秋風所破歌》寫個人遭遇令人感慨唏噓,然而到後來詩人憂鬱的目光仍越過自身投向了天下寒士。《新安吏》一面指責徵兵之苛刻殘酷,一面又諄諄安慰受到損害的戍兵及其家人。《新婚別》寫新娘的處境、怨懟——“嫁女與征夫,不如棄路旁”;然而這又是一個深明大義的中國古代女子,她勸丈夫“勿爲新婚念,努力事戎行”,她免除丈夫的後顧之憂,“羅襦不復施,對君洗紅妝”。這樣的新娘幾乎就是孫犁《荷花澱》的水生嫂。但她畢竟不是,表達完了自己的大義,她仍念念不忘雙飛鳥,內心充滿了哀傷和無望的期待。

至若“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江漢思歸客,乾坤一腐儒”、“白水暮東流,青山猶哭聲”、“無邊落木瀟瀟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皆悲愴語、闊大語、厚重語。寫景則境界闊大雄渾,抒情則悲壯蒼涼,淋漓盡致地體現了杜詩沉鬱頓挫之風格。

這種風格,是杜甫既注意了傳統詩論“興觀羣怨”的認識,又發揚了“溫柔敦厚”之主旨,既刺而美又含蓄委婉正合乎中庸之道。故而晚清詞論家陳廷焯甚至將“沉鬱”視爲詩詞之最高境界,所謂“作詞之法,首貴沉鬱”。

賞析寫景

古人語:深於言情者,正在善於寫景

悲涼悽愴的詩人眼裏又是怎樣的景色?

第一步:寫了什麼景色?(找出意象)

第二步:景色有什麼特點?流露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1.景物:風、天、猿嘯、渚、沙、鳥飛、落木、長江

四句八景,語言凝練

2.情感:悲涼、悲壯

①風急:秋氣逼人,使人感到非常冷,同時使人心裏感到淒涼

②天高:在廣闊的天地間,更使人感到渺小和孤獨③猿嘯哀:爲景物蒙上了一層悲愴、淒涼的色彩。夔州向以猿多著稱,峽口更以風大聞名。秋日天高氣爽,這裏卻獵獵多風。詩人登上高處,峽中不斷傳來“高猿長嘯”之聲,大有“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水經注三峽》)的意味。

④渚清沙白:顏色上給人一種清冷的感覺

⑤鳥飛回:爲何是盤旋着的鳥?

⑥落木蕭蕭下:落木即落葉。爲什麼用“木”而不是“葉”?“下”有什麼特點,與“飄”比?與“落”比有什麼不同

⑦不盡長江滾滾來:不盡、滾滾給人什麼體味?爲什麼不是“去”而是“來”?

3.手法:情景交融、景中有情。

有聲有色有形,上下聯相互照應(一三山景、二四江景)其中天、風,沙、渚,猿嘯。鳥飛,天造地設,自然成對。不僅上下兩句對,而且還有句中自對,如上句“天”對“風”;“高”對“急”;下句“沙”對“渚”,“白”對“清”,讀來富有節奏感。

四、朗讀背誦,再次回味詩歌“沉鬱頓挫”的風格。

五、延伸:與《望嶽》比較閱讀。

高中語文《登高》教學設計 9

教材分析

《登高》是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3第二單元第五課《杜甫詩三首》的第三首。本單元是詩歌單元,主要鑑賞唐代詩歌。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學習這一單元着重要求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進入詩歌的情境,感受古代社會生活與古人的情感世界,領略古人獨特的審美情趣。鑑賞時,要注意知人論世,同時也要注意在朗讀中提高對詩歌思想內容和藝術旨趣的感悟能力,豐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和審美情趣,提高文學修養。

《登高》是杜甫晚年流寓夔州之作,感情深沉,意境蒼涼,最能代表其“沉鬱頓挫”的詩風。被譽爲“杜詩第一”“古今七言律第一”,可見其重要位置和極高的鑑賞價值。詩歌通過寫登高所見所感,抒發了漂泊異鄉、年老體衰的惆悵之情,再現了一位憂國憂民的詩人形象,在這種沉重的感嘆中,我們能感受到蘊涵其中的對生命衰弱的抗爭和對生命的留戀以及對國家、人民的關注。

學情分析

在《登高》之前,學生已經學習過杜甫的一些詩,對杜甫的個人經歷,所處的時代背景也有了一定的瞭解。學生懂得了一些鑑賞詩歌的方法,目前閱讀詩歌時可抓住意象,會結合詩人經歷把握詩歌的主旨,這些都有助於學習杜甫的七言律詩《登高》。但學生鑑賞方法掌握的較少,主旨還不能全面概括,因此,還需要加強學生對古詩詞誦讀的訓練,讓他們學會品味詩歌的意境,進而把握詩歌所表達的思想內容;培養學生的鑑賞能力,使學生受到詩人情感的薰陶而有所感悟,從而引發學生的審美情趣。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瞭解杜甫的生平及本詩的寫作背景及詩歌創作的影響;

2、學會詞句註釋並翻譯古詩;

二、過程與方法

1、掌握詩歌吟誦的基本方法;

2、分析文中的意象,掌握由意象品味詩歌意境的鑑賞技巧;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感受詩人憂國憂民、兼濟天下的博大情懷,培養愛國情懷。

2、提高詩歌鑑賞能力,汲取古代文化深厚的養料,提升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

1、體會詩歌中的意象爲本文奠定了怎樣的基調。

2、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掌握詩歌鑑賞的基本方法,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3、瞭解此詩情景交融、氣象宏偉的藝術特點。

教學難點

1、分析文中的意象,學會意象分析的賞析方法。

2、在朗讀和背誦中,感受詩人悲涼的內心世界,領略詩人獨特的審美情趣。

教學任務

在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在瞭解詩人生平事蹟和寫作背景的前提下,品味語言,感知意象,走進詩人的內心世界。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飽含深情地朗讀課文。本課學習的目標是要領會詩中的景和情,提高詩歌的鑑賞能力;借用投影,呈現學習材料,介紹杜甫的生平遭遇,爲知人論世打下基礎。

在整節課的教學中,應多處運用誦讀法,發揮誦讀傳情達意的作用,帶領學生較快地走近詩人,走進文本,感受詩情。在品讀詩歌時深入探究詩歌意象,體會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讓學生分組討論,抓住描寫意象的關鍵詞並體會其作用,突破教學重點。並通過提問點撥法,創設情境,深化學生的探討,引導他們體會詩人悲涼的內心世界,領略詩人獨特的審美情趣,突破教學難點。

教學方法

1、吟誦法。

2、講析法和引導法。

3、討論法。

4、情景展示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工具

使用多媒體設備,打開教學PPT,向同學們展示圖片、資料、背景音樂等。

課前準備

讓學生繼續瞭解一下杜甫,如課前複習之前課堂上關於杜甫的內容,或利用網絡和圖書館的資料收集杜甫的生平事蹟和詩歌作品。

(設計意圖)知人論世是詩歌鑑賞的重要方法。讓學生課前查找資料並學會歸納概括是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中來。只有充分了解詩人的生平、思想及創作背景,才能使學生更好地走近作者,走近詩人的內心世界並深刻體悟詩歌的豐富意蘊。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課件投影,逐條展示,以此回顧同學們已學過的或者耳熟能詳的杜甫詩句。)

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杜甫《望嶽》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杜甫《春望》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杜甫《春夜喜雨》

同學們,請問你們還喜歡杜甫的哪些古詩詞名句呢?(師生互動)

我們學過杜甫的許多詩歌,對他的作品詩風也有一定的瞭解,今天就讓我們再一次走近這位老人來學一學他的一篇被稱爲“古今七言律詩第一”的曠世之作《登高》,進一步感受杜甫這位偉大詩人的深沉情感。(投影課題)(板書登高杜甫)

(設計意圖)由相關的詩歌導入學習內容,喚醒學生的知識積累,再明確本節課學習目標,既能引發學生閱讀文本的興趣,又可以讓學生更有針對性的學習。

二、品讀詩歌

(課件投影全詩)

登高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同學們,學習一首古詩,首先就是要進行朗讀,朗讀能使人更好地領會詩的主旨,體會詩人所要表達的情感,以此便能更好地鑑賞詩歌。現在就讓我們一起擡頭看着投影,來朗讀一下詩歌吧。(播放PPT中的背景音樂)老師在樂聲中滿懷深情地朗誦《登高》全詩。(營造凝重的課堂氣氛)

師再朗誦,學生跟讀。

(初讀時,要求學生讀準字音,讀懂句意,注意輕重,劃分詩歌的節拍、標明詩歌的韻腳,體味詩歌的韻律美,要求讀出感情並感受杜甫律詩起承轉合、抑揚頓挫的形式美。)

請幾位同學單獨來讀一讀,再請其他同學對他的朗讀進行點評。

(一位學生朗讀,幾位同學點評,教師再指導朗讀。再讀是爲了讓學生深入體驗,體會詩歌的情感美,把握詩歌的整體基調是“悲”。)(板書:總基調-悲)

請大家融入這種感受,有感情地再齊聲朗讀《登高》。

(設計意圖)詩歌重在朗讀,通過聲情並茂的朗讀,可以觸發學生的情感體驗,爲學生搭建一個“體驗”的平臺;學生在朗讀中自覺地把握詩意,感悟詩作意境,爲下面的'分析奠定基礎;培養學生對古代詩歌的朗讀吟誦以及通過朗讀吟誦感悟詩歌情感的能力。

三、預習檢查

(1)請學生展示課前預習情況,交流介紹杜甫的經歷和代表作。

(2)老師概括杜甫生平,並引入詩歌創作背景:(課件同步投影)

作者簡介: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漢族,襄陽人,後徙河南鞏縣。杜審言之孫,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爲“老杜”。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他創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於《杜工部集》。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爲“詩聖”。

杜甫既經歷了安史之亂前那種繁榮昌盛的“開元盛世”,也看到了唐王朝在安史之亂後一蹶不振、江河日下的敗落景象。因此,杜甫的一生和唐王朝的由盛及衰息息相關。大致說來,杜甫的生平,隨着社會和個人環境的變動,可以劃分爲四個時期:

(板書各時期的代表作):讀書壯遊(三十五歲前)——長安求職(從三十五歲到四十四歲)——戰亂流亡(從四十五歲到四十八歲)——漂泊西南(從四十九歲到去世)

杜甫是唐王朝由興到衰的見證者,他的詩歌多反映現實,因此被稱爲“詩史”。

作品背景:杜甫身逢戰亂,從48歲開始,一直到58歲去世爲止,11年中,一直在外飄零,寫這首詩時已是第八個年頭,3年後病死出蜀途中。這首詩是大曆二年作者寄寓夔州時寫的。此時“安史之亂”已結束4年,但軍閥乘機爭奪地盤,國家仍一片混亂。他的鬱悶是多種因素造成的,這裏有時代的苦難,也有家道的艱辛,個人多病和壯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適、嚴武的相繼辭世。爲排遣心頭的鬱悶,杜甫抱病登臺,但悲涼蕭瑟的江峽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於是,就有了這首被譽爲“七律之冠”的《登高》。

(3)同學們理解詩歌背景後,心裏默讀兩遍,然後留心幾個問題:

1、找一找詩歌中的意象有哪些?

2、杜甫是個什麼樣的詩人?

(設計意圖)設置問題讓學生初步把握詩人的創作特點和性格特徵,爲接下來具體分析詩歌作鋪墊。

四、詩歌分析

(1)梳通詩意(師生互動,投影逐條展示)

1、詞句註釋

嘯哀:指猿的叫聲淒厲。

渚:水中的小洲;水中的小塊陸地。

鳥飛回:鳥在急風中飛舞盤旋。回:迴旋。

落木:指秋天飄落的樹葉。蕭蕭:模擬草木飄落的聲音。

萬里:指遠離故鄉。作客:漂泊他鄉。

百年:猶言一生,這裏借指晚年。

艱難:兼指國運和自身命運。苦恨:極其遺憾。苦,極。繁,這裏作動詞,增多。

潦倒:衰頹,失意。這指衰老多病,志未得伸。

新停:剛剛停止。杜甫晚年因病戒酒,所以說“新停”。

2、翻譯

風急天高猿猴啼叫顯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鳥兒在盤旋。

無邊無際的樹木蕭蕭地飄下落葉,望不到頭的長江水滾滾奔騰而來。

漂泊萬里客居異鄉更添悲秋情緒,百病纏身而今我又獨自登臨高臺。

歷盡了艱難苦恨白髮長滿了雙鬢,衰頹滿心偏又暫停了澆愁的酒杯。

(2)逐聯分析(師生互動,投影在老師講解完後逐步展示)

《登高》是一首七言律詩,共有八句,可分兩個層次,前四句是寫景,後四句是抒情。

1、首聯“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A、首聯共寫了幾種景物?分別用什麼詞描寫的?

首聯共寫了六種景物:風、天、猿、渚、沙、鳥。分別用“急” “高” “嘯哀”“清”“白”“飛回”來描寫。詩由寫景開頭,十四字寫了六種景,極爲凝練,勾勒出一幅登高遠眺的壯闊圖景。每一種景物都夾雜在這特定的環境下富有特別的意義。從視覺聽覺角度進行描寫,使人感到“悲哀”。

B、急風、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飛鳥,各給人什麼感覺?並體會作者心情。

急風:身體冷,心裏也無比淒涼

高天:天地廣闊,更使人感到渺小、孤單

哀猿:悲涼

清渚:顏色上清冷

白沙:顏色上清冷

飛鳥:在空中盤旋,說明它無處停息,比喻孤獨無依。

詩人站在高天之下,急風之中,面對清渚、白沙,耳聽猿嘯的叫聲,內心萬分孤獨,彷彿就是一隻孤鳥,悽楚、憂傷、悲哀、絕望。

2、頷聯“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A、頷聯給我們勾畫出了一副極其廣闊深遠的圖景,寫了幾種景物?從中可以體會詩人怎樣的情感?

兩種

(無邊)落木(蕭蕭下):落葉的飄落,體現時光易逝,感嘆生命短暫,暗喻杜甫的人生也走到了生命的晚秋;看到落葉歸根,加重鄉愁,不知何時才能結束漂泊的生活。

(不盡)長江(滾滾來):時間是無窮的,歷史的長河永不停息,抒發壯志難酬的苦痛。但又知道這是一種必然規律。所以,他又感到胸襟開闊。

B、聯繫杜甫此時的處境,面對首聯和頷聯的情景,詩人會想到什麼?

天地廣闊,宇宙無窮,生命的短暫和渺小。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合作探究中學會抓住典型意象,把握詩人情感。

C、把這聯上下兩句的意思聯繫起來總結一下,什麼寫法?

對比、襯托:人的生命越短暫,歷史和時間越顯得悠久;或者反過來說,歷史和時間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顯得短暫。人生僅百年,江山萬古長青。

3、頸聯“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從“萬里”、“常作客”、“百年”、“多病”、“獨”這些字眼中,你能領悟出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萬:表明了離國別家,漂泊路途之遠

常:表明了離家萬里,流浪他鄉的時間之久

多:感嘆年老多病,精神疲憊不堪

獨:感嘆獨自登臺,形單影隻,萬分淒涼

頸聯:視角迴歸微觀,回到詩人個人身上。

只有“萬里悲秋”與我相伴,我只能“獨登臺”,獨在異鄉的孤獨惆悵感與深秋景色之荒涼淒冷融合在一起,達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寄託詩人悲秋傷己的傷感情懷。詩人由秋及人,有感而發,寫自己年老多病,拖着殘軀獨自登上高臺,那種異鄉懷人的情感噴薄而出,心中苦悶躍然於紙上。

4、尾聯“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A、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麼呢?

是國家連年的戰亂。

B、尾聯中“艱難”、“潦倒”二詞形容的是國家還是個人?這一聯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境界?

既是國家的,也是個人的。客觀上,“國破”與“家亡”是因果關係;主觀上,詩人一直憂國憂民,爲國家的衰亡心急如焚。古代知識分子大多以“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自勉,而杜甫無論窮還是達,都心憂天下,其思想境界之高,不愧被稱爲“詩聖”。

因此,我們讀這首詩,解析這首詩,既要把握詩境對錶現人物情感的妙用,又要揭示人物情感抒發的內涵——詩人憂國憂民、兼濟天下的情懷!本詩爲我們展現了一個具有憂國傷時偉大情操的詩人形象。

(設計意圖)感情昇華,照應情感價值觀目標。

五、整體感知,內容總結

(1)同學們,一堂課下來這首詩給你的總體感受是什麼?(師生互動)

悽楚、悲傷、痛苦、孤獨、沉鬱

現在讓我們再來回顧一下這首詩,這首詩前四句寫景,後四句抒情,無論是寫景還是抒情,通篇關目,全在一“悲”。那麼詩人因何而“悲”?

離家多年,有家難回

晚年多病,孤苦無依

國事艱難,壯志難酬

人生潦倒,消愁無途

(2)詩歌的中心思想,即主旨是什麼呢?

整首詩充分體現了杜甫沉鬱頓挫的風格。全詩抒發了詩人飄蕩無依,老病孤愁的複雜而深沉的感情。全詩包含着對個人病困潦倒生活的深沉感嘆;對終生壯志難酬的激憤與哀怨;對祖國多災多難現實的憂愁與焦慮;對人民艱苦命運的關切之情。

(3)本詩是如何寫“悲”的?

1、找準切入點:

急風、哀猿、清冷的沙石、無家的鳥、紛紛而下的落葉:典型意象

(注:我們把這些寄寓作者情感的景物叫做“意象”)

萬里悲秋、艱難苦恨、潦倒:體現感情色彩的詞

2、明確手法:情景交融,以哀景襯哀情

(4)《登高》是杜甫七言律詩的代表作品,這首詩之所以被人看作是古今律詩的壓卷之作,除了是因爲內容豐富深沉外,在藝術上也具有極高的成就,具體表現爲?

1、對仗工整

2、情景交融

A、前四句寫景,爲下文悲秋的抒情作了鋪墊,情景交融。

B、詩人想到自己客居他鄉、老邁多病的處境,悲涼之情頓生。

“獨登臺”將悽清的景物和悲涼的心情結合起來,令人頓生同情。

C、尾聯含義深刻,概括了當時整個社會的現實,發現了詩人的衰嘆。

“艱難苦恨”導致詩人“多病”和“繁霜鬢”。特別是因多病而斷酒,詩人的悲情更難以排遣,這些都道出對時世“艱難”不滿,對自己人生之秋的悲嘆。

(設計意圖)讓學生學會運用意象—意境—情感分析法,解讀詩歌,從而加深對情景交融這一手法的理解,這就初步突破了教學重難點。

六、方法總結,鞏固提高

鑑賞《登高》這首詩,我們主要運用了什麼方法?怎樣將這種方法運用到其他詩歌的賞析中?

從詩中描寫的景物入手,由景入情,分析這些意象,進而探究詩歌的意境,體味詩人的感情。

鑑賞步驟:找準意象及特點——運用想象展示畫面——感受詩歌意境——把握詩人情感。

通過……意象,描繪了……畫面,營造了……氛圍,表達了……情感。

補充:古典詩歌中常見的意象。

楊柳:表現離情別恨或柔情。

梅花:象徵高潔或不屈不饒的精神。

菊花:象徵隱逸、脫俗、高雅。

猿嘯:表現哀傷、孤寂、愁苦。

鴻雁:表現書信、情感交往或思鄉之情。

黃葉:象徵新陳代謝或表現美人遲暮。

月亮:象徵人生的圓滿、缺憾;表現親人的團圓、分離。

七、作業佈置

(1)背誦全詩。

(2)完成課後相關習題。

(3)以《春望》爲例,進行鑑賞練習。

八、板書

登高杜甫

杜甫的生活和創作大致可以分爲四個時期:

1、讀書壯遊時期(三十五歲前):《望嶽》(涉世不深)

2、長安求職時期(從三十五歲到四十四歲):《麗人行》、《兵車行》、《出塞》、《赴奉先詠懷》(憂國憂民)

3、戰亂流亡時期(從四十五歲到四十八歲):《月夜》、《春望》、《羌村三首》、“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現實主義創作達到高峯)

4、漂泊西南時期(從四十九歲到去世):《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蜀相》、《登高》、《茅屋爲秋風所破歌》、《江村》、《登岳陽樓》(思想更深邃、詩風更沉鬱)

高中語文《登高》教學設計 10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瞭解杜甫的生平及本詩的寫作背景;

2、感受詩人深沉的苦痛和無盡的哀思;

(二)過程與方法

1、掌握詩歌吟誦的基本方法;

2、掌握由意象品味詩歌意境的鑑賞技巧;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走進詩人的情感,感受詩人深沉的苦痛和無盡的哀思。

二、教學重點

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品味鑑賞詩歌語言,瞭解此詩情景交融、氣象宏偉的藝術特點。

三、教學難點

在朗讀背誦中,感受詩人悲涼的內心世界,領略詩人獨特的審美情趣。

四、課時安排

2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

大家有沒有看過《慶餘年》,在《慶餘年》中張若昀所飾演的範閒與人賭七步成詩,誰輸了就終生不再作詩,他當時就借用了一首七言律詩,震驚了所有人,並且因爲這首詩,他也被譽爲慶國文壇的希望,一舉成名。大家知道是哪首詩有如此大的威力嗎?《登高》,登高被譽爲古今七律第一,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這首詩,來感受一下它寫的好在哪裏。

(二)知人論世

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長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稱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一度任工部員外郎,世稱杜工部。是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代表作:“三吏”、“三別”。其詩顯示了唐的歷史,被稱爲“詩史”,後人推崇他爲“詩聖”。有《杜工部集》。

【杜甫是唐王朝由興到衰的見證者。】

1.年輕的時候,曾有“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的豪情壯志

2.曾有“朝叩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羹與冷炙,處處潛悲辛”的10年忍辱和辛酸的經歷

3.曾有舉家吃草度日,幼兒因餓而夭折的大悲痛

4.一生中最重要的經歷就是“安史之亂”,並因之流亡了四年

5.曾有被叛軍扣留9個月受盡侮辱的經歷;曾有從叛軍營裏逃出,由於直諫而被貶的經歷

6.晚年,杜甫在成都憑藉很難遮風擋雨的一草堂安居,漂泊他鄉11年,生活只能靠朋友的救濟

7.58歲時,客死舟中,一生坎坷

【杜甫一生的四個時期】

1.讀書和漫遊時期(三十五歲以前)杜甫少年時便文才出衆,他的詩中亦有記錄,“七齡思即壯,開口詠鳳凰。九齡書大字,有作成一囊。”(七歲時就情思豪壯,開始寫詩就謳歌具有鳳凰品質的德才高尚的人。《壯遊》杜甫七歲能寫詩,九歲寫就一手好書法,到他十四五歲的時候,就能與當時的文人一同吟詩作賦,即興應答。)開元十九年(時二十歲)始漫遊吳越,5年之後歸洛陽應舉,不第。再漫遊齊趙。以後在洛陽遇李白,二人結下深厚友誼,繼而又遇高適,三人同遊樑、宋(今開封、商丘)。後來李杜又到齊州,分手後又遇於東魯,再次分別,就沒有機會再見面了。

2.困居長安時期(三十五至四十四歲)35歲入長安求官,過着“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的生活(《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早上敲過豪富的門,晚上追隨肥馬沾滿灰塵。吃過別人的殘湯剩飯,處處使人暗中感到艱辛。)。最後通過向皇帝獻賦,向貴人投贈,得到一個看守兵器的小官。不久父親去世,此後的生活變得艱難起來,43歲時幼子餓死。

3.陷賊和爲官時期(四十五至四十八歲)45歲時安史之亂爆發,被叛軍俘獲,押到長安。聽到官軍一再敗退的消息,寫成《春望》等詩。後來他逃出長安,潛逃到皇帝所在的鳳翔,做左拾遺。由於忠言直諫,後被貶爲華州司功參軍。

4.漂泊西南時期(四十八至五十八歲)隨着官軍在相州大敗和關輔饑荒,杜甫棄官,攜家人逃難,經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依靠友人嚴武,過了一段比較安定的生活。後嚴武死,他再度飄泊,在夔州住兩年,繼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帶,最後病死在長沙到岳陽的一條破船上。

那大家思考一下《登高》這首詩是杜甫在哪個時期所作的?

【寫作背景】這首詩是杜甫大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這是五十六歲的老詩人在極端困窘的情況下寫成的。杜甫本入嚴武幕府,依託嚴武。不久嚴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只好離開經營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買舟南下。本想直達夔門,卻因病魔纏身,在雲安待了幾個月後纔到夔州。如不是當地都督的照顧,他也不可能在此一住就是三個年頭。而就在這三年裏,他的生活依然很困苦,身體也非常不好。詩中抒發的不只是詩人個人的不幸。當時安史之亂已經結束四年了,但地方軍閥又乘時而起,相互爭奪地盤,造成社會動亂,民不聊生。一天他獨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臺,登高臨眺,百感交集。他的鬱悶是多種因素造成的,這裏有時代的苦難,也有家道的艱辛,個人多病和壯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適、嚴武的相繼辭世。爲了排遣濃雲一樣時時壓在心頭的鬱悶,他抱病登臺,但悲涼蕭瑟的江峽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三)整體感知

這首詩是什麼體裁?【律詩】那它是近體詩還是古體詩?(近體詩)律詩是中國傳統詩歌的一種體裁,源於南朝盛行於唐宋時期,屬於近體詩範疇,因格律要求非常嚴格而得名。律詩在字句、押韻、平仄、對仗各方面都有嚴格規定。其常見的類型有五言律詩和七言律詩。

律詩每首四聯,依次稱首聯、頷聯、頸聯、末聯(或尾聯);每聯兩句,上句稱出句,下句稱對句;每句的平仄都有嚴格規定,凡偶句都要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聲韻,一韻到底(在詩詞中,句尾押韻有壓平聲韻和仄聲韻。平聲即陰平、陽平,仄聲是上聲、去聲。壓陰平、陽平韻的是平聲韻,壓上聲、去聲的是仄聲韻)。;中間兩聯須對仗。

【朗讀】明代胡應麟曾評此詩是“古今七律第一”!那麼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這首詩。首先請大家聽一聽名家朗讀的錄音帶感受一下。

我們來看看這首詩朗誦時的斷句,請大家模仿名家的朗誦,齊讀一遍這首詩。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翻譯】請這一組的同學結合註釋,翻譯全詩。

天高風急猿聲悽切悲涼,清澈水中羣鳥飛舞盤旋。

無窮無盡的樹葉紛紛落,長江滾滾涌來奔騰不息。

悲對秋色感嘆漂泊在外,暮年多病我獨自登高臺。

深爲憾恨鬢髮日益斑白,困頓潦倒病後停酒傷懷。

【結構】最能體現作者感情的是哪個字?悲。這首詩可分爲幾層?每層都寫了什麼內容?(全詩分兩層:①前四句寫景,述登高見聞,描繪了一幅雄渾高遠而又悽清悲涼的秋景。(首聯爲局部近景,頷聯爲整體遠景。)②後四句抒情,寫登高所感,抒發了詩人感時傷世的愛國情感和長年飄泊的孤苦愁緒。)

(四)詩句賞析

【第一層】大家找一找,這首詩的首聯出現了哪些意象?(六種。風、天、猿、渚、沙、鳥。)十四字寫六種景很凝練。馬致遠《天淨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短短的二十八字中排列着十種意象,語言極爲凝練卻容量巨大。使用衆多密集的意象來表達作者的羈旅之苦和悲秋之恨,使作品充滿濃郁的詩情。

①首先我們來看“風”,這是什麼樣的風?(急風。)秋天本來是容易颳風的季節,而江邊的風要比其它地區大得多,江邊高處的風就更大,再加上詩人年老多病,當然會感到秋風特別猛烈,所以一個“急”字,很傳神地寫出了當時的季節特點。不僅如此,這個“急”字,還寄寓了詩人當時的深切感受。秋風本來就是涼的,而江邊的秋風要比其它地方更涼,秋氣逼人,使人感到非常冷,同時使人心裏感到淒涼。

②然後是天,詩人是怎麼形容天的?(天高)那麼高遠的天空會給人一種什麼樣的感覺?秋的天空是高遠的,明澈的。對於心情好的人來說,秋日的天空是令人神清氣爽的感覺,對於像杜甫這樣一位被家愁國難所困擾,同時又疾病纏身的老人來說,秋日的天空卻顯得那麼高不可及。無邊際的天空,顯得非常遙遠,襯托得顯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單。所以,一個“高”字就寫出了詩人孤苦無助的淒涼心境。

③猿又發出了什麼樣的叫聲?(哀嘯)有歌雲“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三峽》酈道元)一個“哀”字,不僅寫出了猿鳴的特點,也傳達出了詩人心中的濃濃哀愁。爲景物蒙上了一層悲愴、淒涼的色彩,在這樣的背景音下,詩人更加感到孤苦哀愁。

④“渚清沙白”“渚”是江中的小洲,站在高處朝下看,水中的沙洲顯得既小又空,在蕭瑟的秋風中,給人一種悽清的感覺。“沙白”白色是冷色系,與前面的“清”字一起構成一幅蒼涼的畫面,視覺上會給人一種清冷的感覺,形象地傳達出詩人內心那種淒涼的情感。

⑤在寒冷的江邊,鳥在飛舞盤旋,鳥爲什麼在盤旋飛舞?可能因爲風大,風的猛烈;可能是因爲找不到落腳處,找不到自己的巢穴;可能是因爲天氣轉涼而找不到食物;杜甫的艱難處境與在急風中低徊盤旋的鳥是非常相似的,鳥在風中吃力地盤旋,杜甫也處於戰亂年代,卻有家難歸!此詩中的鳥是一隻還是一羣好呢?都可以:一隻鳥正好是詩人的化身;一羣,鳥的一羣正好反襯詩人的孤單。

接下來我們看看被稱爲千古名句頷聯,“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這一聯寫了哪些意象?(落木、長江)

落木:就是落葉。一葉落而知天下秋!“無邊”寫落葉之多,“蕭蕭”寫落葉之聲。而紛紛飄落的葉子讓人感覺似乎所有的樹木都進入了生命的秋季,這肅殺之景不得不使身心交瘁的詩人想到自己的處境,自己的人生也進入了秋季!自己像樹一樣,已是晚年,已老了。人已經到了生命晚秋。生命是短暫的,倏忽就是百年。杜甫寫這首詩時55歲,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寫的。同時,在當時動盪的社會中,詩人就像這飄零的落葉,四處漂泊,而黃葉飄落,落葉歸根,可是詩人卻在他鄉,年老了卻沒有回鄉,這更添了一層悲涼之情!

如果說“落木蕭蕭”是有生命短暫之感的話,那麼,“不盡長江”呢?“不盡”寫出了江水的源遠流長,“滾滾”寫出了江水的滔滔氣勢。亙古如斯、日夜流淌、永不停息的江水,便給人時間無窮無盡,歷史長河永不停息的感覺。在無窮、永恆的時間前,更顯得詩人的渺小!把這聯上下兩句的意思,聯繫起來總結一下,是互相對比着寫的,也有襯托,人的生命越短暫,歷史和時間越顯得悠久。或者反過來說,歷史和時間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顯得短暫。“人的生命”,指的是個人的生命。人生倏忽百年,江山萬古長青。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孔子在河邊感嘆道:“時光像河水一樣流去,日夜不停。”出自春秋孔子《論語子罕》。逝者:指流逝的時光;斯:這裏指“川”,即河水;舍:居住,停留。白天和黑夜不停息。感慨人生世事變化之快,亦有惜時之意在其中。)“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滾滾長江向東流,不再回頭,多少英雄像翻飛的浪花般消逝。爭什麼是與非、成功與失敗,都是短暫不長久。只有青山依然存在,依然的日升日落。)短暫的人生,在永恆的時間面前越顯得短暫。

把“落木”改成“落葉”,哪一個更好一些?爲什麼?“落木”更好,落葉有很多種,給人的感覺也不同,“落木”給人感覺比較沉重,“落葉”比較輕飄。“落木”給人感覺光禿禿的樣子,而“落葉”讓人感覺到樹上還有許多葉子。從顏色上看“落木”往往讓人聯想到樹幹的顏色,枯黃。

那這裏爲什麼要用“蕭蕭”不能用“飄飄”?實際上與杜甫的感情有關。“蕭蕭”讓我們想到蕭瑟,作者的感情到底是沉重還是輕飄?沉重!所以用:“落木”“蕭蕭”比較好。

提問:“滾滾”換成“滔滔”可以嗎?不可以。古人用江水往往比喻什麼?時間!舉例: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江水的流逝往往讓我們想到年華的流逝,青春的流逝,歲月的流逝。‘滔滔’只強調水勢很大,而滾滾強調翻滾向前,一年春夏秋冬四季一滾,“滾滾”似乎是年復一年,有一種圓潤綿長不絕的味道在裏面,更能夠表現出時間的流逝。

【第一層小結】首聯兩句,描寫天高風急、秋氣肅殺、猿啼哀嘯、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鷗鷺低空迴翔的景象,指明瞭時節和環境,渲染了濃郁的秋意,構成一幅登高遠壯闊而又蒼涼蕭瑟的秋景圖畫,爲全詩定下了哀婉淒涼的基調。對仗工穩,句法嚴謹,語言極爲凝練。

頷聯從大處落筆,仰頭寫山景:落葉飄零,無邊無際,紛紛揚揚,蕭蕭而下;俯視寫江景:奔流不盡的長江,洶涌澎湃,滾滾奔騰而來。不僅使人聯想到落木窸索之聲,長江洶涌之狀,也無形中傳達出韶光易逝,壯志難酬的悲愴。同時讓人想到生命的消逝與有限,宇宙的無窮與永恆。透過沉鬱而又高昂的精工對句,顯示着詩人出神入化的筆力。這兩句詩歌寓情於景,歷來被視爲千古佳句。

【第二層】無邊落木彷彿就是大唐衰敗的寫照,從江河東去中我們分明可以感受到無情的歷史變遷,蕭瑟的秋意中飽含着杜甫多麼深厚的憂國憂民的感情。接下來,我們共同賞析詩作的第二層次,請大家先齊讀一遍頸聯和尾聯。

我們剛剛說了能體現詩人感情的關鍵字是“悲”,那麼這裏又有多少讓他覺得悲傷難過的事情?請從詩歌中找一找。

①萬里:這兩個字寫出了(空間上)詩人距離自己故鄉之遠,身在萬里之外,遠隔千山萬水,離家萬里,有家難歸(交通不發達,詩人的潦倒處境),輾轉江湖,身不由己。那種濃濃的思鄉之情,溢於言表。這是第一層意思。

②悲秋:寫出在秋天的悲涼感受。秋天是衰草悽迷,百花凋零的季節,人在秋天往往會有一種悲涼感覺,所以宋玉《九辨》中說“悲哉,秋之爲氣也”(秋之爲氣悲哉!秋天所形成的肅殺氣氛多麼令人悲傷啊!),再聯繫詩人所處的`時代和四處飄泊的經歷,就能夠體會出“悲秋”中這個“悲”字的沉甸甸的份量。這是第二層意思。

③做客:詩中的作客,不是到別人家裏當客人,否則應寫成“做客”,詩中的“作客”是寄居別處,漂泊他鄉。而寄居他鄉的人,當然難免會有思鄉之情,這種思鄉之情,在秋天就會更加濃烈。這是第三層意思。

④常:在“作客”前,加上這一個“常”字,說明什麼?它說明在詩人的一生中,經常要到處飄泊,四處流浪。杜甫中老年常年累月馬不停蹄,聚會離合,歡少苦多。如果說“作客”他鄉,已經讓人心懷愁緒的話,那麼“常作客”就更令人倍感淒涼。“常作客”,指出了詩人飄泊無定的生涯。這是第四層意思。

【離家多年,有家難歸】

①百年:指“暮年”也就是老年。當時作者已經五十五歲了,這麼大年紀還在外飄泊,這就不能不讓人非常感傷。這是第五層意思。

②多病:在多年的飄泊生活中,詩人身患多種疾病,多災多難,年邁體弱,疾病纏身,一個身體多病的人,往往多愁善感,更何況是在悽清冷落的秋天呢。這是第六層意思。

③獨登臺:“登臺”即登高;古人登高常在九月九日重陽節,帶上親朋好友,而此時詩人卻是獨自一人!詩人的朋友高適、救濟他的朋友嚴武等都已經離開人世,詩人此時孤苦一人漂泊在外!使“登臺”更加悲涼,將那種孤苦無助之感,可謂是表達得淋漓盡致。

【晚年多病,孤苦無依】

九月九日重陽節,雙九是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意思。人們普遍把重陽節當作“老人節”,登高是爲了祈求長壽,可是杜甫到了人生的秋天,得到的不是天倫之樂,功成之勳,不是榮華富貴,飛黃騰達,而是窮愁老病,百業無成,而是顛沛流離,形影相弔,滿紙悲涼,滿腹悲涼。

詩人僅爲自己的身世而悲嗎?我們繼續往下看。“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是什麼造成杜甫登高時【離家多年,有家難歸】【晚年多病,孤苦無依】的處境?詩中哪一個詞可以看出?(艱難)國家艱難,連連戰亂,導致個人艱難,顛沛流離,坎坎坷坷——幾乎一直伴隨着杜甫。

“苦恨”什麼意思?(極度痛恨)“極度痛恨”什麼?極度痛恨自己已經老了,以致兩鬢斑白。

老是不可避免的,詩人爲何極度痛恨自己已經老了?因爲杜甫想在這戰爭年代,爲國家出力,平定戰亂,但是由於年老多病而不能爲爲國效力了。恨自己無法救濟天下蒼生,恨自己心有餘而力不足啊。

此時安史之亂已經過去四年,可是國家仍然動盪不安,這對於杜甫來說是一件極其悲痛的事情!杜甫是受儒家思想影響很深的人,忠君愛國、關心民生疾苦是他的思想的核心。年輕的時候,杜甫就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輔助君王使他在堯舜之上,要使社會風尚變得敦厚朴淳。)的抱負,他的忠君愛國是真心實意的,骨子裏的!杜甫是無論如何窮困潦倒都要心繫天下,爲國家擔心!在《茅屋爲秋風所破歌》中,自己連住的房子都沒有了,卻想着“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接着又嘆道“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他就像葵花向日一樣忠於國家,心憂天下!憂國憂民!杜甫既不像蘇軾,也不像李白。蘇軾在政治上失意時,能曠達自解、“倚杖聽歌聲”;杜甫做不到,他終生坎坷,卻從不談清風明月,即使晚年走投無路,也未曾問過桃園仙蹤,歸隱山林,他活得太執着。唐民間雲:唐朝詩聖是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

【國事艱難,壯志難酬】

面對這樣的國難家愁,它們一齊堆積在詩人胸中無法釋懷,詩人該怎麼辦?曹操面對憂愁是怎麼做的?(何以解憂,唯有杜康)但是杜甫卻“新停濁酒杯”,“新停”,剛剛停,爲何呢?可能因病不能喝,可能因窮困潦倒,此時詩人孤苦無依,無朋友的救濟,喝酒的錢都沒有了。那麼這種愁苦、悲愁排泄不了,只能鬱積心頭!

【人生潦倒,銷愁無途】

【第二層小結】頸聯是詩人一生顛沛流離生活的高度概括。先橫寫“萬里悲秋常作客”,再縱說“百年多病獨登臺”。一橫一縱,承上啓下,點出了全詩感時傷世、羈旅飄淪的主旨;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沉鬱悲抑的感情。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獨自登臺。極爲沉鬱頓挫。

尾聯兩句是悲嘆自己窮困潦倒孤苦寂寞的境遇和心情。出句寫詩人備嘗艱難之苦,白髮叢生;對句寫自己困頓潦倒,疾病纏身。國難家愁,只有借酒排遣,但又因多病不得不放下這澆愁的酒杯。“艱難”,既有國家的艱難,又有個人的苦難。他既憂國,憂民,又憂身。全詩就在這憂憤無奈的感嘆聲中收筆,悲憤深沉,而又寄意深遠。

(五)鑑賞詩人形象

這首詩塑造了一個怎樣的詩人形象?這首詩通過詩人登高的所見所聞所感,描繪了大江邊的深秋景象,又有長年作客異鄉的羈旅之愁,晚年多病的孤獨之感,戰爭帶來的國難和日漸增多的白髮,抒發了詩人對艱難身世的感慨,展現了一位窮困潦倒、漂泊無依、憂國憂民的詩人形象。

(六)歸納主題

前四句寫景,後四句抒情,此手法爲觸景生情,即景抒情,借景抒情,全詩抒了什麼情?全詩通過登高所見秋江景色,傾訴了詩人長年飄泊老病孤愁的複雜感情。詩人通過無邊無際的秋色、悲壯雄渾的氣勢,觸情生情,情景交融,抒發了詩人對自然之秋的悲涼,人生之秋的感傷和家國之秋的憂思之情,表達了詩人對個人命運的傷感和憂國憂時的情懷。

(七)總結藝術特色

最後,我們來總結一下這首詩的藝術特色?

1.對仗工穩,音調鏗鏘。

詩一開頭就以對仗領起,八個詩句,兩兩相對,非常自然、工整,這種結構上井然有序的排列,給人一種神清目爽的對稱美,使全詩曲折頓挫,在抑揚有致的韻調中,表達出詩人需要抒發的感情。同時詩中所用詞語,聲調和諧,韻律流暢,讀起來有一種抑揚頓挫的音樂美,如三四兩句。

2.寫景抒情,筆法錯綜。

寫景,有工筆細描也有大筆寫意,有動也有靜,有聲也有色。聯工筆細描,寫出風、天、猿、渚、沙、鳥六種景物的形、聲、色、態,每件景物均只用一字描寫,卻生動形象,精練傳神。頷聯大筆寫意,傳達出秋的神韻。鳥飛葉落是動,水渚岸沙是靜。風急猿啼是聲音,渚清沙白是顏色。

抒情,既有縱的時間的着筆,寫“常做客”的追憶;也有橫的空間的落墨,寫“萬里”行程後的“獨登臺”。從一生飄泊,寫到餘魂殘骨的飄零,最後將時世艱難歸結爲潦倒不堪的根源。這樣錯綜複雜手法的運用,把詩人憂國傷時,老病孤愁的蒼涼,表現得沉鬱而悲壯。

六、課堂小結

《登高》被稱作“古今七言律第一”。前四句寫景,述登高見聞,緊扣秋天的季節特色,描繪了江邊空曠寂寥的景緻。首聯爲局部近景,頷聯爲整體遠景。後四句抒情,寫登高所感,圍繞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抒發了窮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鄉的悲哀之情。頸聯自傷身世,將前四句寫景所蘊含的比興、象徵、暗示之意揭出;尾聯再作申述,以衰愁病苦的自我形象收束。此詩語言精練,通篇對偶,一二句尚有句中對,充分顯示了杜甫晚年對詩歌語言聲律的把握運用已達圓通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