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高一語文《一段最古老的長城》教案

高一語文《一段最古老的長城》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7W 次

《一段最古的長城》選自翦伯贊同志的一篇富於特色,獨具風格的訪古散文——《內蒙訪古》。文章以遊蹤爲線索,考察了一段最古的長城,並以唯物史觀評價了趙武靈王的英雄業績,讚揚他敢於衝破傳統習慣和保守思想束縛的創新精神。文章既描寫旅遊風光,又抒發見解,把遊記與史論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是一篇別具一格的散文。

高一語文《一段最古老的長城》教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瞭解作者以一個歷史學家的身份所寫的遊記散文的特點。

2、能力目標:學習本文圍繞主旨爲寫作重點進行充分鋪墊的寫法。

3、德育目標:培養學生正確的歷史觀,引導學生客觀評價歷史人物,正確看待歷史上的民族關係。

  二、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1、教學重點:理解作者在文中所發表的一個主要觀點——“趙武靈王是一個英雄”。

2、教學難點:理解課文1—7自然段所起的鋪墊作用及鋪墊的必要性。

  三、教學媒體設計

根據本課教學的需要,本節課採用了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的模式,充分發揮現代化教學媒體的優勢,使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進一步直觀:

1、在導入階段,展示一幅長城風景圖片,以蜿蜒曲折的長城引起學生興趣,使學生對長城有一個感性認識,並由此引出“一段最古的長城”。

2、在分析趙長城的地理位置及大青山南麓在歷史上的戰略地位時,展示一幅地形圖,使學生將抽象的認識具體化。

3、在分析“趙武靈王是一個英雄”時,分別展示兩組圖片,一是關於秦始皇修長城的,一是關於“胡服騎射”的,使學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這一觀點。

4、將一些關鍵問題製作成簡易課件,以引起學生注意。

5、將板書過程製作成課件,並與相關問題鏈接,使其成爲整個教學過程的主線。

  四、教學過程設計分析

(一)課文分析及教學設計

課文圍繞着一段最古的長城展開敘述,先寫塞外風光,次寫大青山的地理形勢及古代草木茂盛、禽獸繁多的情況,再寫歷史上大青山南麓的重要地位。這些都是陪筆。

主筆是通過對趙長城遺址的考察,引出對趙武靈王的評價。以統一的封建帝國秦修築萬里長城作對比,反襯趙武靈王;同時,讚揚趙武靈王敢於發佈“胡服騎射”的命令,敢於擺脫傳統觀念的桎梏,克服狹隘的民族偏見,虛心學習少數民族的長處,不墨守陳規,勇於革新。因而是一個“大大的英雄”。

在圍繞趙長城進行訪古考察時,作者引用了大量的文獻資料,並將這些資料與自己的觀點融爲一體,同時對塞外風光和陰山南麓的沃野進行了生動的描寫。

縱觀全文可歸納出三大特點:

1、重點突出,主次分明。

2、引用資料和提出見解融爲一體。

3、描寫生動形象。

根據以上對課文的分析,計劃這篇課文用兩課時完成,第一課時圍繞課文第一個特點着重理解作者在文中發表的一個主要觀點——趙武靈王是一個英雄。第二課時分析課文的第二、第三個特點

(二)教學過程:

1、由一幅長城風景圖片導入。由長城而想到秦始皇,由秦始皇修長城而引出“一段最古的長城”。另外,在此提秦始皇除起到導入作用外,還爲下文將其與趙武靈王作比較埋下一個伏筆。

2、帶着三個思考題,用兩三分鐘時間快速閱讀課文:

①“一段最古的長城”指的是哪一段長城?

②哪些段落具體描寫這一段長城,描寫的內容有哪些?

③長城出現之前,佔全文大半個篇幅的部分在寫什麼,起什麼作用?

3、研討8、9自然段,找出描寫趙長城的內容,明確趙長城的地理位置,這樣趙長城所處的焦點地位就一目瞭然了。

4、分析大青山南麓之所以成爲爭奪的焦點的原因。課文第1—7自然段分別從自然條件和戰略地位兩個方面闡述了這個原因,其中第七段具體闡述了戰略地位。從闡述角度看,這一段主要從遊牧民族與漢族兩個方面強調陰山以南的沃野的重要性:它既是遊牧民族的苑囿,也是他們進入中原地區的跳板;同時還是漢族排除遊牧民族威脅的一道重要的防線。對於北方的遊牧民族來說,佔領這個沃野就意味着擴大勢力,失去這個沃野則意味着“失去生存的依據”;對於漢族來說,要排除威脅就必須守住峪口,否則,自己的心臟地帶就會被佔據。由此可見,這一地區不論是對遊牧民族還是對漢族來說,都是關係到生死存亡的一個地方,因此也就必然成爲雙方爭奪的焦點。

5、討論長城出現之前的1—7段在文中的鋪墊作用及鋪墊的必要性。

這是本節課的難點,爲突破此難點,特設計以下幾個問題展開討論:

①1—7段在文中起什麼作用?

針對此問題經過討論,明確:起鋪墊作用。

②這一部分是爲下文哪個內容作鋪墊的?

在這個問題上學生會有不同的理解,讓持有不同意見的同學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最後經過啓發引導,明確:是爲推出觀點“趙武靈王是一個英雄”作鋪墊。

③如果不要這個鋪墊好不好,爲什麼?

這個問題討論之後,要讓學生明白,要不要鋪墊關鍵在於文章的中心是什麼,這就是我們在寫作時經常強調的“材料要爲主旨服務”。翦伯贊作爲一個歷史學家,他的關注點和寫作中心決定了這個鋪墊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

6、分析理解“趙武靈王是一個英雄”。

①關於修築長城引入對比:

秦——大國——人力物力大——只連接增補長城——民怨沸騰

趙——小國——人力物力小——完成巨大的工程——沒有捱罵

對比之下,看出反差,趙武靈王更顯得英明偉大。

②關於“胡服騎射”讓學生評價

請幾位學生髮表自己的評價意見,然後教師總結:趙武靈王發佈胡服騎射命令,這本身就說明他克服了狹隘的民族偏見,能夠看到少數民族的長處並虛心向其學習,這是極其難能可貴的;同時也說明了他不墨守陳規,具有改革和創新精神。

明確:作者通過考察一段最古的長城,表明了自己對趙武靈王的肯定和稱讚的觀點。

7、課堂小結

8、作業佈置

課後反饋:本文的重難點是分析課文的兩個寫作特色。第一個特點即遊記與史論融於一體,這一特點反映了歷史學家所寫的散文與文學家所寫散文的不同,在教學中讓學生領會這篇散文獨特的歷史認識作用。二是引用資料與提出見解渾然一體,找議論的文字進行比較,從而加深認識。